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2022-10-01

第一篇: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陈珍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作 者 陈 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010811200161 成 绩 工作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 职称职务 邮 编 450044 联系电话 15238026506 完成时间 2012年9月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陈珍

内容摘要:李商隐是晚唐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一位诗人,其诗通过比兴、象征、隐喻、用典等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塑造情感形象,创造出朦胧幽邃、含蓄隽永的诗风。他灵动的笔触勾画出了一种意趣横生的朦胧之美,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上再创造的余地,他的诗风在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朦胧美;成因;影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一生经历了宪、穆、敬、文、武、宣六朝,正是史家所谓中晚唐时期。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盛唐已达到了顶峰,到了中晚唐时期鲜少有人超越,取得世人认可的成绩。晚唐诗坛和当时的社会一样呈现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衰落景象,诗歌艺术创新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但李商隐却在充分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有的含蓄蕴藉、绮丽绵密、扑朔迷离、富有伤感情调的朦胧诗风。从而成为审美转向中“文以韵为主”、“境生于象外”及晚唐

抒情诗走向的杰出代表。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更是含蓄婉转,寄托深远,静谧深邃,耐人寻味,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同时,李商隐的诗歌也是历来学者和专家评品争论的焦点。

戴叔伦曾曰:“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

至于眉睫之前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朦胧美在诗歌领域中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朦胧诗所营造出的意境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唤起读者丰富多彩的想象。朦胧诗朦胧多义,旨蕴丰富,很多诗中的意象和感情处于可解不可解的交界处,给读者提供了多元阐释的可能,无限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则是公认苦调情深、晦涩多义的朦胧美的代表,金人元好问曾无限感慨地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在艺术手法和诗歌内容上的表现、形成这种朦胧诗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以及诗人的诗歌成就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对后人创作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乐此不疲的话题,在此我也浅谈自己一些的认识。

一、李商隐诗歌朦胧美的表现

从内容上来说,李商隐的诗歌侧重于表达人生体验与心灵感受,擅长描摹人物内心深处的活动,抓住每一个情感微妙变化的瞬间,借助人物所处环境,含蓄的表露人物细腻真挚的情感。李商隐在描写他人情感的同时往往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不露痕迹的融入诗歌之中,看似平常无奇的诗歌却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一生的际遇。

李商隐诗歌深邃的内容外化为文字的时候,含蓄朦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其意象很多取自于神话传说,富于非现实

的色彩,含蓄朦胧,很难在现实生活找到实指,往往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诸如:青女、素娥、青鸟、彩凤、灵犀、蓬山、碧城、天泉龙宫、珠泪、玉烟、灵风、梦雨等,这类意象都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物象,而是经过诗人心灵反复浸染渗透,被诗化的素雅迷离的意象,它超越于客体物象和主体意念的单一层面,是多种体验的复合。诗人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地点来暗喻现实世界里那些不便言说的事情或感情。由于意象所指的不确定,读者的揣测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形成了李商隐诗歌的朦胧之美。

如《重过圣女祠》中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两句诗着意渲染圣女祠幽缈迷蒙的环境氛围,如梦如幻的细雨轻轻飘洒在屋瓦之上,似乎表现一种朦胧的希望,隐约传出生命萌动的春之气息的同时,却又带有阴冷凄艳的色调,烘托出了主人公难以表达的忧郁苦闷的心情。而自己的人生感慨亦隐于诗句之中,梦雨、灵风所指也非一物,诗句的意境因而就显得深邃朦胧而又多解,让人感到有言道不尽的意蕴。

从艺术手法上来说,李商隐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最突出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在诗歌的意境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融合、比兴象征手法的联用、大量的使用典故和神话传说。

李商隐的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融合统一,这是他诗歌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他的诗歌或借题抒怀寄托身世漂泊,或感慨仕途坎坷,笔触灵活多变,语言含蓄朦胧,情感复杂缠绵。他的心象反映到现实世界总令人感到无比凄凉,犹如孤鸿之悲,有一种断

肠之痛的凄美,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夕阳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诗人将自己的心象融入眼前之景,以孤鸿自喻,同时也是以孤鸿喻友人。自己也是无着无落的漂泊,却向孤鸿发问,怜悯孤鸿亦是怜悯自己,悲哀之至,情与景在孤鸿之处完美融,孤鸿即是诗人,诗人即是孤鸿,含蓄婉转的将自己漂泊无依的孤寂和辛酸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真情与琢磨不定的物象融合起来更见情真意切。不管他是写仕途失意,还是写对爱情的向往、追求、惆怅和失望,抑或是写梦想的难以实现,他总能够把自己的心象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寓情感于景物之中,含蓄而唯美,朦胧而动人。从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令人揣测不清,无形中披上了一层迷离朦胧的色彩。

从侧面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多采用比兴和象征的手法,是李商隐诗歌另一显著的艺术手法。比兴、象征手法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诗歌惯用的创作手法,李商隐不仅将比兴、象征手法引入到诗歌中的某些诗句之中,甚至将其引入整章诗篇中。比兴中夹带着象征,两者联系起来,借艺术形象整体托寓比较概括抽象的情感内容,扩大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范围。

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彩凤比翼双飞是美好爱情象的征,这里却用“身无彩凤”来暗喻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碍。“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即使爱情中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只要彼此心灵相通也一样可以为爱而矢志不渝。这种意象上的暗喻、选择上的矛盾、情感上的执着让

读者感同身受。诗人用新奇而贴切的比喻来寄予相爱之人心灵感应的微妙。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不仅使诗歌内容蕴涵及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而且在增加诗歌耐读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多义性和朦胧美。

大量的使用神话传说和典故是李商隐诗歌在艺术手法上的又一特色。用典故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再现和喻指,是对人物存在的时空环境的置换。创造性的使用典故和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典故是李商隐诗歌中的突出特点。近人苏雪林说:李商隐“以古书典故影射其一生恋史。”④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大量的运用典故,而且大多数典故用得恰到好处,犹如神来之笔,从而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神话传说奇特虚构的想象加上诗人自身隐晦的情感表露,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迷离朦胧的特色。

如《重过圣女祠》中的“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香兰、玉郎都是传说中的神仙,诗人用萼绿华下降人间漂无定所,不久前杜兰香却升天而去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昔日玉郎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更加突出了此时的惆怅落寞之情。三处神话,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际上却是写女冠的生活遭遇和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怜悯。

典故的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作者借用典故象征何物或寄托何情都是经过仔细的考究和探索。因而,诗的意旨就极不容易弄明白,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构成了李商隐诗歌深邃悠

远的艺术意境。

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李商隐的诗歌在结构上收敛细密,回环往复。李商隐的诗歌并不是一种全景式的扫描,也不是把几种相关联的意象平面的连缀,而是有意打乱画面的序列和完整性,把一些不相关的精巧形象剪辑在一起,通过形象间的跳跃性,从多个角度叠合起来构成多层面意境朦胧的境界,多层次的对所处环境进行渲染烘托,时间的、空间的、色彩的等多方面的透出各种各样的信息,由欣赏着在自己的头脑中拼合出诗人所表达的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形象,造成一种迷离恍惚的情感境界。从而使读者在这种境界中接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信息,而产生艺术的联想,得到美的享受。

如《风雨》中的“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慷慨不平的悲歌。诗以“风雨”为题,表露羁泊异乡的愁绪,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飘零之感。诗人身处细雨绵绵荒野飘飞的自然环境中,感慨自己的境遇,从宝剑篇入手写羁旅之愁,眼前实景一笔带过,笔锋一转写起了青楼,着实让人意外。继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隐于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想象中,表达了羁旅漂泊的惆怅和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诗中所选的地点跨越了地理上的距离,所选物象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而汇聚于一诗中,跳跃的意象构建了诗歌无限开阔而朦胧的意境。

诗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一种触发式的心理活动,这种触发式的心理使得诗中出现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无序性和主题的不明确性,给读

者一种朦胧和不易把握的感觉,这种触发式心理也是诗歌中结构朦胧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李商隐诗歌朦胧美的形成原因

时代造就诗人。国富民安的盛唐给了满腔热血的李白以裘马轻狂的生活,积极用世的报复,从而造就了诗仙的潇洒俊逸狂放不拘的自信,大气洒脱的诗风。诗圣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亲身见证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权势争夺和下层贫民百姓的流离失所。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从而形成了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风。那么,李商隐能够在晚唐诗坛一片萧瑟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有的含蓄蕴藉,绮丽绵密,扑朔迷离,富有伤感情调的朦胧诗风,成为审美转向中“文以韵为主”、“境生于象外”和晚唐抒情诗走向的杰出代表。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晚唐社会在安史之乱之后已经走向日益衰落的时代,唐王朝元气大伤,满目苍夷,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李唐王朝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统治力量的日益衰微,导致宦官跋扈恣肆,掌握军政大权,藩镇割据也是日渐兴隆,排除异己的宗派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在官僚群体中愈演愈烈,尤其是“牛李党争”,两党之间势如水火,斗争延至唐末,长达四十年之久。不少文人才子卷入其中,成为权柄争夺的牺牲品。李商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他生活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对黑暗社会有很深的感触,从而培养了他过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但是他性格过于武断又不敢直言抨击,只得以

暗喻表达其真实感情,借历史典故讽刺时事,用神话传说诉说自己的愤懑不满。李商隐自己也曾说自己“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 李商隐的诗歌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触及了他一生悲剧的社会根源,生动细腻的表现了他在那个黑暗时代的社会重压下一个知识分子的挣扎和呻吟。⑤

李商隐独特诗风的形成,他的个人际遇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他一生的坎坷遭遇使其诗歌注入了更为复杂的情感,着重表现处于多重重压之下难以舒展的情怀和充满矛盾的思想。

李商隐十岁时丧父,跟着叔父学习古文、书法。十七岁时,得到令狐楚的礼遇,亲自教他今体文,待之以非常。《上令狐相公状》记载:“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⑥他多次上京应试,却都未曾如愿,而曾经和他一起学习的令狐绹却早早的中了进士。科举考试的屡屡失败让他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充满了不满和愤懑。大和九年十一月的甘露事变给李商隐以强烈的震撼,在对朝臣遇害深表痛惋的同时,对宦官的凶残表示极大的愤慨。后来,李党的王茂元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做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婿,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令狐绹为人心胸狭窄,对李商隐不遵守党派戒律很是恼火,视他为异己分子,对李商隐缕加打击,嗤责他“背恩”。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来牛党得势,李商隐在仕途上永无出头之日,潦倒终身。尴尬的生活造就了诗人,李商隐将自己所生活的那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中的苦

闷、寂寞和不甘通通派遣在诗歌中,然而因为党派争斗中对他的排挤,致使他在诗歌创作时不能直言不讳的抨击当时的社会黑暗,也不能够直接陈白他内心的真情实感。万一哪一句诗词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李商隐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在层层重压之下,他只能通过隐晦的笔触宣扬他对国家政治腐朽黑暗的不满,对党派之争的厌恶,对生命充满希望而又绝望的复杂的心态。他的诗歌大多追求隐蔽,着意隐藏自己真实的意图,委婉的表达内容情志。诗中所描写的情感带着明显的矛盾性。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感情流露,那些无处不在的叹息和无可奈何并不仅仅是对爱情的有感而发的,它也寄托着诗人的自己内心深处对梦想的渴望,对现实的不满。

李商隐的感情生活也对他的诗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无题诗历来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而这些被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是爱情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句句用情至深而刻骨铭心的爱情诗句透露出诗人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据说,他早年曾苦恋过一个女道士,最后却不了了之,也许还有其他的爱情经历而没有结果。与李氏共结连理后,虽然夫妻之间伉俪情深,却因此而招致了牛党的诽谤和攻击,令狐绹因为他的婚姻而骂他背信弃义,更不幸的是妻子在他39岁时因过度操劳而香消玉殒。爱情和婚姻在他的心灵中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在原本应该甜美的感情历程中他品尝到的却是不同于别人的极深痛苦。由于他独特的情感经历,他所创作的有关于爱情的诗歌在文坛上似乎

未曾有人超越。

除复杂的社会背景,腐败的政治制度,不幸的个人际遇和感情生活之外,李商隐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他诗歌的创作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李商隐的诗歌感情往往深藏不露,迷离恍惚,隐隐约约,欲言又止。从而衬托出他的无可奈何,他在潜心摹写自己心象的同时,又着意将其客观化。借客观事物诱发多种联想,将本难直接表现的心象渗透或者寄托于物象之中,增加了诗的朦胧迷离之感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软弱不争、缺乏勇气的性格。

李商隐是位感情丰富,颇有才华的诗人。对人生充满浪漫遐想,怀有拯救危亡力挽狂澜的宏愿,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容不下他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他的性格软弱不争,难以决断杀伐,虽然正直而有理想,但是缺乏全力去实践梦想的勇气,没有雷厉风行的果敢和强硬的政治手腕,对于现实和生活的不满就只能沦到自怨自艾的深渊。他在牛李党争中左右摇摆,不能够决绝的走出任何一方,从而使党派之争贯穿他一生,他在两党的狭缝中千辛万苦的求生存,谋仕途,坎坷可想而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⑦李商隐大半生在羁旅漂泊的幕僚生活中度过,创伤郁结于心。才华难以施展,理想难以实现,于是他把希望寄托于迷离的诗词中,他的诗歌反映了一个衰颓的时代中正直而软弱的诗人矛盾而悲剧的心理: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却又无力反抗;有所追求向往,却又感觉空虚幻灭;为自己的命运深感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茫然。政治上的失意潦倒,感情上爱而不得

和得而复失的悲哀,使他常处于感伤抑郁的纠结之中,这种感情基调便构成了他的诗歌的旋律。

三、李商隐诗歌朦胧美在诗歌领域的影响

李商隐的诗歌浓丽而带有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华丽和朦胧的意境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诗歌史上,他在朦胧美诗歌方面的成就是无人超越的。

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对诗歌题材的发展有重要的拓展,还预示了晚唐以后文人走向内省,重视观照心态的新趋势;同时又站在一定的思想和艺术高度上架起了诗通向词的桥梁,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了李商隐的诗歌有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王维、李白,居第四位。晚唐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自觉地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比如:韩偓、吴融、唐彦谦等。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明朝以后很多诗人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前后七子、钱谦益、吴伟业对李商隐的诗歌都有一定的借鉴。

李商隐的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政治诗、咏史诗、抒情诗、咏物诗、感情诗和应酬交际诗六中类别。他的诗歌能够很好的反应当时社会下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以及他自身的经历,是后世研究唐诗

的转向和李商隐的生平重要的史料典籍。

李商隐作为一个心怀理想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一直都没有放弃积极用世的信念,哪怕是受到了政党之间争斗的排挤,依然在坎坷的仕途中苦苦挣扎,不肯轻言放弃。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和咏史诗,现今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多首左右。他用遒劲的笔力直指时代的弊端,不坦白直言,多借用历史材料来暗指其在的环境。诗人满含悲愤的表露出自己对当时社会不满的同时,也暗含着自己对人生的期许,以及自己积极用世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理想。

李商隐的抒情诗和咏物诗都有明显的杜甫的诗风,尤其是七言律诗。他的诗在继承了李贺诗风的同时,兼顾众家之长。他的诗不仅能让读者读出他一生仕途的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悲凉和痛苦,还能让读者感受到比诗圣更加颓唐的沉郁,比李贺更加无力的心痛。他还擅长于把情感熔铸于景物之中,把握内心深处微妙的情感变化。为后世婉约词派的诗词创作奠定了基础。

李商隐在求官生涯中长期辗转,应酬交际是自然在所难免的。尤其是他在令狐楚的幕府中才华展露的时候,他的才华吸引了那么多的有识之士,雅会上自然免不了要应酬一番。从李商隐的交际应酬诗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他的交际应酬,还能看出了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了解他交际面的宽窄,而且能够看出他与谁更为交好。从他的交际应酬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牛李党争中苦苦挣扎的诗人到底持怎样的态度,尤其是他写给令狐绹的诗中可以作为解释和证明他和令狐绹关系的直接证据。

他的诗总体而言构思缜密、情致深蕴、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升华了前人诗歌创作中常用艺术特色,拓宽了诗歌心灵世界的题材,改变了唐诗充满豪情壮志的阳刚美,形成了绮丽缠绵、温婉含蓄的阴柔之美的诗风。为后世婉约派诗词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李商隐可以说是在诗歌中进行心灵探索的第一人。他的诗歌大都苦调情深。他致力于心灵世界地体验、把握与再现,借外在环境和精美的意象来展现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方式多幽微隐约、迂回曲折,许多诗歌的情感色彩都是多层次的,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渺远,遂形成如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辞意飘渺难寻。这种将心灵体验完全融入诗歌之中,让心灵浸润情感,从人人共有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以人人共有的情感结束,从始至终表达的皆是一个高雅知识分子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李商隐是我国古代诗歌朦胧美的开拓者,其作品代表着古典诗歌朦胧美的艺术境界。他对心灵世界的探索开辟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全新艺术表现手法,朦胧情思和朦胧意境的完美融合在文坛上是史无前例的。“晚唐诗歌第一人”的称呼李商隐当之无愧! 注释:

①朱怀春、曹光甫、高克勤:《李商隐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②(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卷三 ③(金)元好问著,贺新辉辑注:《元好问诗词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第458页

④苏雪林:《唐诗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16页 ⑤董乃斌:《李商隐悲剧初探》,文学评论丛刊,1981年9月,第43页

⑥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 12页 ⑦(唐)崔珏:《哭李商隐 其二》,扬州诗局本,《全唐诗》591卷第五首

参考文献:

1、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聶石樵、王汝弼:《玉溪生诗醇》,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3、姜太军:《李商隐无题诗的意境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9月

4、刘凤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5、崔其征:《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性》,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6、汤春华:《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3月

第二篇:诗无题 情无尽——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摘要:

李商隐的诗《无题》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作者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复杂感情,同时通过各联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连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作者心底的绵邈深情。与此同时,李商隐通过朦胧多义的特殊性表达了他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怀。从“东风”一词中隐含政治势力,“蓬山”在唐代有秘书省的别称,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秘书省时的真实意旨是自伤仕途。

世间种种苦痛,常缘于欲而不得;明知欲而不得,却又更加执著地去追觅,苦痛就演变成了悲剧。爱情、事业乃至整个人生,它们的悲剧,都因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境界,而倍受世人感叹、景仰。汤老师对于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中心论点既是他认为:诗学者们多将其解为咏爱情相思之作,但笔者从“东风”一词中隐含政治势力,“蓬山”在唐代有秘书省的别称入手,认为本诗创作于诗人被排挤出秘书省时,进而论证该诗的真实意旨是自伤仕途。

首先,仕途曲折,无缘“东风”。本诗首联第一句是诗人回忆自己踏入秘书省这条道路的崎岖。

诗人青年时受恩于牛党,并经推荐于文宗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入李党并娶王女为妻,从此卷入牛、李党斗争之中。从这时起诗人便成了牛李两党斗争中的牺牲品,背上了“放利偷合”,“鬼薄无行”“忘恩负义”的恶名。直到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才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按唐制秘书省隶属中书之下,有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阶。面对付出巨大努力获得的这个理想中的职位,诗人万万没想到因被不自觉的卷入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而受到排挤打击。身虽处在这个美职上,但屡次受到同事和牛党人的排挤。果然不出所料,诗人在秘书省任职仅仅几个月就被“长名放”(京官外调)。当诗人得知自己被调为弘农尉这个俗官时,心中的失落与痛楚难免犹然而生。在即将与自己千辛万苦谋得理想职位告别时当然会发出“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叹。这句话中包含了诗人求取仕途过程的艰辛,也囊括了被外调时依依不舍和无奈。接下一句“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东风借指春风。笔者在查阅唐诗时发现“东风”在唐代又借指诗人在仕途中所干谒的对象、援引者,后来泛指自己的后台势力。“东风无力”这里隐指诗人的后台势力已没有能力保举自己,此时诗人的岳父王茂元所在的李党在党派斗争中正处于劣势,诗人希望岳父帮助的幻想破灭,只得飘零异地。

其次,“春蚕到死丝方尽”,雄心壮志永不死。

诗人尽管仕途曲折,还是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诗人从春蚕吐丝、蜡烛成灰中感悟到物尚且有如此执着的信念,人何以堪。因此,对于这次外调,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从此厌恶官场,企图退隐,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图有所为,有朝一日重返京城。诗人被调到弘农尉后体恤人民的疾苦,赢得百姓的口碑。我们从诗人在官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行动中可看出诗人确实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强,而志向亦非常高远的才子。他不甘长期沦际下僚,所以在开成五年诗人当得知自己的岳父内调入京。他也由弘农尉告假返回东都洛阳携家眷到关中长安居住,从这一举动我们可得知诗人的宏图志向岂是一个九品的县尉,他这次移居长安是希望岳父在仕途上帮自己一把。但时运不济,因为母服丧,齐衰三年。当他三年后再次踏上复官的道路时,朝廷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牛党得势,李党纷纷被贬逐。于是直到他中年病逝再没能再在仕途上有大的作为。

最后,“晓镜但愁云鬓改”,时不待我触伤怀

诗人在颔联抒发了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后,紧接着一种“美人迟暮”之感不由而生。于是在颈联就出现了“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当诗人早起照镜时,发现以前的青丝已参杂斑斑白发,年华如流水一样逝去,时不待我。就连我们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站在黄河边也发出了:“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之感叹。诗人担忧这次京官外调,何时才有机会复起,面对如此曲折的仕途,自然在夜晚吟诗会感受月光格外的寒冷。后来事实证明,这次诗人外调结束了他的京官生涯,即使三年后的短暂辉煌也是昙花一现,就因母亲的去世而终止了自己的美梦。

鉴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朦胧多义的特殊性,这首诗还可以这样来诠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意为盛世光景难再、唐朝气数将尽的国势衰微之忧。东风,君王德泽之喻;百花残,万象衰败之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为自己忠贞坚毅、矢志不渝的爱国报国之志;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是自己年老失时、孤独飘零的凄凉身世之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则是自己怀才不遇、前途渺茫的沉痛感愤之叹!蓬山,京城朝廷之指;青鸟,荐才任良之贤德重臣。

老师试以诗解之曰:

蓬山万里相见难,青鸟无凭万象残。

痴心报国思未断,苦意济世泪难干。

晓看落花伤春去,夜对明月悲流年。

自古仕途多歧路,东风无力义山寒。

综上所述,这首无题诗应该是诗人在释褐秘书郎仅短短几个月后就被排挤出来时所做,它是一首回忆自己仕途崎岖经历的诗歌,诗人以爱情为题材隐晦表达在仕途上的不得志,所以认为该诗的主旨是自伤仕途。

参考文献:

[1]汤治平,李商隐《无题》真实意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4期

[2]韩海燕,李商隐《无题》赏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1期

[3]刘海微;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J],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年24期

第三篇: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区别

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不同点:

一、语言风格上:

(一) 北岛的诗歌主调是沉重、悲壮和冷峻,但也可以明显分出两个时期,80年代的直白、对抗和90年代的隐晦、平静。

北岛的诗歌创作是始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因而刚开始的作品带着对文革十年浩劫的强烈否定,他的诗刚健沉雄,熔铸着广袤的民族苦难和厚重的历史思考,以人道主义为支点,关注作为个人命运的人的权利和真实的生存状态,坚持理想,拒绝向现实投降。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方式,即出奇得冷静和深刻的思辨,带着这一代人特有的沉思,带着对社会的怀疑、否定和反叛的思想。而90年代的诗歌则更多地体现朴实的预言风格,如《局外人》中“一代人如帷幕落下,下一代人在鼓掌”北岛站在历史高度上思考,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他的哲思。

(二) 顾城诗的语言既不像北岛的深沉,冷峻,具有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英雄人格,也不像舒婷那样人道,充满浪漫情调和奉献精神,他只是以童真的孩子形象确立自己诗歌和人格的独立性,在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述说着成年人的忧伤。 顾城被称为“儿童诗人”,他多以大自然和儿童世界为描写对象,营造唯美、纯真的童话世界,因而语言更显得清新、纯净。无论是早期的天然明丽、率真热情,中期的高度凝练、流畅和神秘莫解还是后期的孩童心绪、淡泊心境,都有着童话的印记。

(三)舒婷的诗多抒发她自己对情感、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经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相对于顾城和北岛来说,少了声势力竭的“我不相信”“我不满”的呐喊,更多的是在言语中表达叹息与怜惜。

二,表现手法上:

(一)北岛善于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出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整体上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在价值内涵上处于对立的位置。前期北岛多用预言、判断、宣告的语式,在80年代旅居国外后则改为陈述,反省,对话的语式。

北岛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形成可以作明确意义归纳的象征符号体系。他以鸽子、五色花、星星、山谷、天空、浪花等,来暗示一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以夜、乌鸦、栅栏、网、深渊、残垣等,作为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滞、破坏的力量的象征。

(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诗人的情感往往藏得很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而要进一步体会“幕后”的心灵世界,需要一段路程。他也擅于运用联想和通感,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他总是能自由地将声、光、色、味融为一体。

(三)舒婷善于从具体的事物出发,运用想象、联想和意象的拼接和组合,表达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舒婷的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她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舒婷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情怀将朦胧诗的核心思想: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展示得更加真切。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张扬,是她诗歌的核心,如《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她告示人们:与其成为望夫石,等待没有结果的爱情,不如追求现实的幸福。

三.感情色彩上:

(一)北岛的诗作中大都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情,他冷静地观察“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是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民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北岛是众人皆醉独醒的那个人,他清醒地审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不是绚丽多彩,而是黑暗的,他想通过建立自己“理性的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则,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 例如,北岛的名篇《回答》,他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过去,愤怒而又不失理性,拒绝承认全部现实的新生性,以一种批判的立场,为了确定人类的假胡子,不惜牺牲一切地庄严宣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愤怒的呐喊,如冬日惊雷响彻天宇,诗中这一连串的“不相信”代表的正式善良与正义的呼声,北岛语气坚定,大气磅礴,展示了他毫不妥协的意志!

(二)顾城的诗现实意味比较浓,富有哲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和光明分别是专制、压抑和人道、人性两种生存状态的总体特征。“黑夜”作为一个时代典型的暗喻,笼罩着一代青年对往事的记忆,历史的苦难给个体带来深重的伤害。但是黑暗并不意味着沉沦和深渊,相反,正是黑暗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它释放出巨大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力量。

(三) 舒婷的诗歌表现为双向发展,既乐观昂扬又低沉哀婉如《祖国啊,我的祖国》:“我是新刷出的雪白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这类作品中多充满乐观积极的词句,感情表达上,高昂有力。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在表达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向往。

相对于顾城和北岛来说,舒婷以一个女性独特的视觉出发,更多地抒发对祖国无比热爱和对生活充满激情。当然,她的作品也不乏深沉、怅惋、颓靡的一面,如思念里“也许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知识两颗泪珠”。

第四篇: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导语:李商隐的诗歌,会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供各位参阅,希望为大家带来帮助。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范文

(一)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然而,李商隐的诗歌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诗歌表现特色如下:

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

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如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再如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暮春衰残的景象映衬出两个倾心相爱的人此时的难舍难分,诗人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欲说分别,却从相见之艰难写起。“相见”时难是诗人长久的匪徒和铭心的思念,惟其相见不易,才便见出分手时的万般留恋。但诗人并未完全绝望,在他内心的深处那种绵邈深挚的感情起了作用,使他对爱情充满了期冀憧憬,于是用“东风”一词过渡到了颔联,吟咏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和蜡炬为比,用谐音方法生动活泼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像春蚕一样到死才能停止,像烛泪一样在燃尽之后,才能流干。这是一个爱情的盟誓,写得缠绵悱恻,凄凉伤感。作者在颈联中拟想对方也被真挚的爱情所缠绕、折磨,痛苦得从早到晚辗转反侧,并且相爱而不能厮守,年华流逝,云鬓渐改,对月空吟,寒冷悲凉。尾联借用神话传说寄托诗人对所爱之人劝慰,其实,这何尝不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呢?诗人请求可以通往仙山的神鸟云探看所爱之人,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希望与眷恋。全诗抒写了相爱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痛断肝肠的离别,至死不渝的忠贞,热烈执着的追求。意境优美,婉曲多情,体现了李诗的感情细腻深刻。

从整体上看,他的诗选材广泛,常用的诗构成一幅画而看成统一的整体,或是用组诗的形式来表达到抒情写实的目的。例如他的政治讽刺诗,诗人就巧妙的把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通过咏史、咏人、咏物、写景等方法的运用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同时,诗人还采用组诗形式,集中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讽刺。如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事迹的《马崽二首》《龙池》等诗。唐代诗人咏明皇、杨妃事迹的诗篇颇多,大多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而李商隐却能采取批判态度,特别是对明皇“贵为天子不能保其妻子”这点给予揶揄,这种见解是对“不彰君过”的传统观念的否定,并且扩大了咏史诗的构思领域,对后世起了良好的启迪作用。

二、虚实相生,尽显朦胧之美

李商隐的诗歌的美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1、辞采华丽,色彩鲜明

义山的词给人以绮丽典雅的感觉,诗人在诗中运用成语典故,丽词逸句、淡言浅语,以至在语言民谚口语,莫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的诗的内容含蓄形式优美,给人以回味想象的余地,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如:诗人这样描绘美女“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描写月的诗句:“昨夜月轮明”,“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月带楚域积”。又如诗句“欲为东下更西游”“我欲西征君又乐”“碧云东去丽云西”等在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起落跌宕,徘徊低回,有着无限情趣,让平凡的**显得五彩缤纷,灿烂夺目。请看如下诗句月榭故乡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银河吹笙》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中元作》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即日》

风女癫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曲江》

上述诗句,形象生动、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2、善于赋予意象新的含义

意象的虚幻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之一,可以传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艺术效果。它以典型化的意象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弥补言不尽意的缺失。在这一基础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则属于一种经由社会文化沉积而成的民族化的产物,符合一定民族的文化心理。而李商隐在意象的选用上,则跳出传统的藩篱,具有独特的个性化构造。由于李商隐的诗都是指向自我的内心世界的,所以,他诗中的意象已超越了传统的简单物象,从而心灵化了,经过了诗人独创性的心灵升华与创新,充满了虚幻和奇异,呈现一种个人化、个性化风采。并在心象与物象的结合中,使诗人的感伤、幽独、怅惘得以传达,得以慰藉。如他的意象群:彩凤、灵犀、梦雨、灵风、瑶台、青鸟、珠泪、玉烟、红泪等等,无不充满颖妙、虚缈、迷幻、哀美,也无不是诗人心灵的承载。如《重过圣女祠》,全诗意境缥缈朦胧,极富象外之致,而“梦雨”一联尤为出色,历来被誉为是“有不尽之意”的名句。诗人借幻梦般的细雨,给人一种虚无缥缈、若有若无、迷蒙飘忽的感觉,即体现了诗人在炼字铸词上的怪奇瑰丽,善于传神地描绘出春雨的形态神韵,更是突现了诗人渺茫的期待和追求的失落,心绪的凄迷哀婉与寥落。而用“灵”字饰无形无神之风,则更显出诗人意绪的纤细敏感、隐晦曲折。

他的咏物诗大多也都是或隐或显地象征诗人身世遭遇,寄托诗人人生体验和感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像为雨所败、先期零落的牡丹,非时早秀、不与年芳的梅花,先荣后悴、在斜阳暮蝉中摇曳的衰柳,暗夜自明、风天强笑的李花,“高难饱”“恨费声”的秋蝉,“巧啭岂能无本意”的流莺,乃至“无端五十弦”的锦瑟,无不渗透身世遭遇之感,使这些客观事物成为诗人形象、品格、命运的一种象征,物我神合,从而表现他凄怆难宁的心灵坎坷。 而很多时候,由于诗人意绪的纷繁,常常由一时之景事触发无限思绪,种种情绪互相牵连,难辨难分,种种幻象心象纷呈复至,使人 5 一时难着头绪,感到朦胧隐晦,但通过对李诗的大量阅读便会发现,诗人表现的只是一种萦绕心际的莫名的愁绪,也许自己也把握不住其来龙去脉,即使是有一时一事的触动,但诗人最终着力处仍在写心境,表现的不是对内容的阐释,而是以此引发的感觉或情感,其内涵远超出了具体的情事。如《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南细雨来”)作叙事看,常觉若断若续,莫知指归,不免让人匪夷所思,但作物象与心象序列的交织与融合看,则更能窥见诗人“文心”,诗人是运用一连串的意象序列来深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追求和幻灭两种心象的交迭映现

3、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李商隐诗中的“比”,简单说来就是比方。不管是比甲物还是比乙物,亦或是比具体事物、抽象道理,还是以客观景物比主观感触,都是咏物托志。而他诗中的“兴”,简单来说就是联想,由甲物联想到乙物,看到外界景物出发内心感慨。也就是触景生情。[7]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渊博的知识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而使他的比兴、象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含义。他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融为一体,从而使他的诗具有深情绵邈、余味曲包的优点。

他的诗往往在一首诗中同时运用象征、比兴、拟人、拟物等多种手法,来借以抒发主观感受,影射现实生活,或是诗人对生活上的评价,亦或是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例如《独居有怀》意识,表面上指少女失恋后独居还念旧欢,实际上是暗喻诗人在政治失意后希望改善和令狐绹的关系。

又如在《鸳鸯》《石城》等诗中,诗人以鸳鸯来象征男女结合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在《七夕》中又通过乌鹊填河的神话,向青年恋人们传达着“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祝愿。 此外,诗人在《赋得鸡》《晓起》《柳》等一些诗歌中巧妙的把拟人、拟物、双关语等修辞完美结合。这也是诗人的诗写得意境深远、委婉曲折的重要原因。

4、善于使用对比和史实

李商隐的很多诗歌都用了对比手法,“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两种事物、现象和感情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进行比较对照,形成相铺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以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李商隐的咏史诗和托物寓怀诗中,如在咏史诗中的昔盛今衰之比、咏物诗中的昔荣今悴之比,还有就是“在同一时空向度内展开矛盾对立着的人、事、景、情、境之间的多样对比”,如凄冷的环境、处境与强烈的用世热情和生活热情的对比,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实现其艺术价值,“有助于表达李商隐复杂微妙的心态和形成其诗歌回环复沓、层层翻进的结构特点,以及形成诗歌沉博绝丽的风格”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祫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同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这首诗是因春雨怀人而作的,前两句写所爱者分离的失意惆怅,红楼二句描写怅卧时回想自己寻访所爱者不遇而独自归来的情景,颈尾两联既写出了相爱人之间的互相思念,也写出了相爱无累的苦闷。全诗借助飘雨迷蒙的春雨烘托别离的寥落与深挚的思念,创造出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一联不用典故,不靠涂饰,只用清新明丽的语言把色彩与感觉相对照(红与冷)和雨帘珠箔的自然融会,细致入微地写出抒情主人公寂寥怅惘的心理状态,极富抒情气氛。

三、无题诗的创作

无题诗是李商隐所独创。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所寄托。这类诗多用七律,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工于比兴,善用象征和暗示手法形成绮丽精工、深情绵渺的独特风格。[8] 无题诗的创写无疑是李商隐在唐代诗歌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无题诗扩大了抒情诗的领域,发展了抒情诗的技巧。除李商隐之外,历代诗人中都有写无题诗的作者。如晚唐的韩偓就有《无题》四章,唐彦谦的《无题》诗更是多达十三首之多,可都没能赶上李商隐的无题诗。

《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去绝无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知名阿候’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体者‘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比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和本旨。”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寄托为主,但每个人的读解不一,很难确定诗歌的本意。

另外,从他的《无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无题诗是李商隐艺术成就的结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以及新颖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结合构成了李商隐诗的隐晦深奥、沉博艳丽的特点。

综上所述,李商隐这位在中国诗坛颇具影响的大诗人,他的创作 7 证明了诗歌可以以朦胧的形态表现复杂变幻的内心情绪,而近体诗尤其七律,在他手中也更成熟了。但由于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激烈的特殊情境下,“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远大理想与抱负无法实现,甚至他对现实的评判和真情实感都不能一吐为快,而只能用隐曲晦涩的语言来表达,致使其诗作确实有费解之处。但暇不掩玉,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的诗作多以比兴寄托手法,大量的典故,细腻的感情,清丽的语言来反映深刻的社会主题。典雅瑰丽,含意隽永,至今仍有许多诗篇为人们所乐道,所欣赏,这在我国文坛确实是不多见的。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范文

(二)

一、韵律之美

诗歌之美首先在于它的节奏和韵律,读之朗朗,唇齿生香。李商隐工于律诗,尤长七律,大家熟读的无题诗和比较有名的诗多为七律。律诗尚声律重对偶,“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为唐代多数诗人轻视,认为格律的约束破坏了意境的营造。然而李商隐承袭杜甫、李贺对格律的重视,用自己高超的技巧精心营造律诗的韵律之美,“戴着镣铐跳舞”,使格律诗别具美感,提振诗歌的技术标准。他的“燕台”组诗和无题诗是代表。

二、朦胧之美

(一)在诗中的体现

李商隐在诗里有偏爱描写的意象。他爱写“雨”、“蜡烛”、“柳”、“风”、“蝴蝶”、“夜”等意象。雨,飘飘洒洒,柳,寄托着离愁别绪,蜡烛,摇摇曳曳,忽明忽暗……诗人选取的意象本身就带有朦胧感。除此之外,诗人还借用一些特别的修饰,让这些意象变得轻盈、空灵,甚至难以感知。以雨为例,诗人吟到“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小幌风烟人,高窗雾雨通”(《寄目》)、“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寄令狐郎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水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诗人描写的雨多是细雨、暮雨、冷雨。形容雨细,诗人用了“雾”、“烟”、“梦”一系列词,“雾”、“烟”、“梦”不仅细而且迷蒙,再加上“暮”、“夜”、“寒”,这样的雨天在诗人笔下,气氛变得更加沉晦。

(二)在典故中的体现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还体现在其对典故的运用上。古代文人诗歌喜欢用典故,特别是唐代

五、七言今体诗的体制定型以后,这种风气尤为普遍。李商隐在其诗歌中对典故的运用有其特别之处。

首先,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量是很大的。我们不妨做个量的统计。以李商隐最有名的六首七律无题诗为例。粗略地统计一下,刘郎蓬山、贾氏窥帘、毖妃留枕、莫愁、班雅、小姑、神女等用典近十处。而仅名篇《锦瑟》,作者便在首颈二联中连用了庄生蝴蝶、望帝杜鹃、沧海明珠、蓝田玉生烟四个典故,一句一典,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在此例子不再多举。典故用得多,必然增加读者阅读理解的难度,甚至给人一种“若其用事深僻,语虽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之感。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可能,但在大多数作品中,诗人用典精当,词句优美巧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典故的运用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要拥有诗人那样广博的知识面是很困难的,由于文化程度不同,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歌,以及读者的理解和诗人自身想要表达的意旨的理解可能是大相径庭的。但李商隐诗歌中典故本身的色彩感和形式美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并且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三、距离之美

晚唐描写情爱的诗歌很多,和李商隐合称“温李”的温庭巧、合称“小李杜”的杜牧等都有不少情爱佳作。相对来讲,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近600首诗中,情爱诗不占多少比例,读者真正最耳熟能详的其实还是情爱诗。感受李商隐诗的距离美,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认真对其情爱诗进行品读和解析。其中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名句。

李商隐能让今人读者共鸣同,对情的期待同趋唯美,或者源于古今情爱体会爱恋深切时,方在相见、钟情、相思、携手乃至共剪酉窗烛的期许方面产生共鸣。无论是《夜意》中的“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还是《凉思》中的“人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其实都可以在现代人中引起共鸣。想必“枕冷被仍香”,对伊人痴情的感觉仍在回忆中,而后在《凉思》中透出的是担心、怀疑,想必成就这样通占今之情感的就是不变的真情的共鸣。距离之美源自诗中人,在其诸多无题诗中有足够体现。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佳句,无处不散发出李商隐诗的距离之美。

四、“蝉”――幽怨之美

在李商隐570多首诗作中,“蝉”这一意象先后出现了15次,咏蝉诗1首,涉及“蝉”的诗歌共有16首,这在众多咏物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却有他独特的个性,赋予蝉别样的韵味。蝉,居高不食,以清露为饮,而且蝉的生命周期极其之短,古语曰:“蝉不知秋。”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咏寒蝉的诗文传统,大多都是表现蝉声凄寒和赞扬蝉德高洁。唐人笔下的蝉大同小异,多带有自喻意味。或是苦难的象征,或是清高的化身,总体上讲还是借蝉托己之幽情,标明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清高。李商隐笔下的“蝉”却别有一种意蕴,诗人突出的是一个“怨”字,其中既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牢骚,又有婉而不露的怨刺。

五、婉约之美

说起李诗的婉约美,不得不谈李商隐的情感诗,通常认为无题诗是李商隐情感的载体,其诗风形象、细腻、含蓄、深刻,用隐晦的笔触表现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情感。在这里,我不谈论李商隐的爱情,但不得不说他有关情爱诗歌的婉约。我们可以认真感悟《柳枝五首》、《夜雨寄北》、《锦瑟》、《重过圣女祠》、《燕台诗》、《碧城三首》、《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河阳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及众多无题诗。读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样感人千占的名句,其情其景怎不催人泪下?这样的婉约极尽缠绵绵之美;在《柳枝五首》中,读者尽可品味“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情深爱重、相思浓浓,诗人内心情感流溢于笔触,但仍是言语间点到即止;当读者明自“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自《碧城三首》)的清寂,感受“巴酉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自《回中牡月一为雨所败二首》)的孤独,也许更能明自婉约的文字间潜藏着诗人炽热的情怀,这份婉约是无奈,抑或更是期待。

总之,李商隐诗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领域,也给充满颓废、伤感气息的晚唐诗坛增添了不少生气,他的创作风格不但在唐代,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其诗歌的多义性成为人们永恒追求的艺术境界,因之使其诗具有一股绵远流长的艺术魅力。

第五篇:朦胧派诗歌分析与鉴赏

赵春明

(河西学院中文系08级6班

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朦胧诗派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开来,并出现了一批新诗人,如:北岛、顾城、舒婷、芒克、江河等。他们出生在文革时期,对那一个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十分的熟悉。他们用自己的诗作诅咒了那一个黑暗专制的时代,把理想和憧憬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在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强烈的现代生命意识及对历史、文化的探索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在文章中主要列举出了当时的朦胧诗派的三位重要诗人和其作品,并对其作品做了分析和比较,让读者能深入了解到三人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 关键词:朦胧诗; 时代背景;诗歌特点;诗人间比较

Hazy futurist poetry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Zhao ChunMing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hexi 08 6 class level in gansu zhang ye 734000) Abstract:dim poetry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popularity, and a batch of new poets, such as: the north island, attend to city and self-identity, the awn grams, rivers, etc. They generally bor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 era in which all very familiar. They use their poems curse the time of a dark, and also the ideal written into his own works. As a kind of tide of new poetry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poetry, the poetry simple diagrams depict the reality, the traditional mode, the policy of poetry as an important way to life in philosophy meaning are unprecedented increase, "Person" as the core, the thought in the art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strong modern lif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culture and explore three aspect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 mainly enumerate the dim poetry poet and the three important works, and the work don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let the reader can be learned three poetry style and content. Keywords:poetry; Background; Poetry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et

朦胧诗是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种传承,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十年代的象征诗派、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派、七十与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和八十年代后期崛起的新生代诗,朦胧诗在其中有着它的特殊历史使命。在中国粉碎了“四人帮”,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开始解冻的时候,新一代诗人开始怒吼。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等一批名作相继问世,打开了朦胧诗的序曲。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他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朦胧诗潮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醒的人的意识独树一帜,这种人的意识体现在:忧患情绪、怀疑和批判精神、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呼唤,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北岛诗歌人的意识又是与特

1 定的时代以及他所接受的艺术影响密不可分的。因为其思想的独特,北岛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答》写于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中,诗人把它贴到了天安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封顶。”„„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蓄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首诗通过对专制时代的政治死难者的悼念(“看吧,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反思历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然后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向苍茫大地喊出了“我——不——相——信”的叛逆的声音。这声音回荡在中国的上空,激起一代中国青年心中无数的波浪,蒙昧主义的历史铁幕,被一声诗的怒吼撕开了第一道口子。北岛用他强健的笔触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特别是“死海里千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北岛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造反派的身份曾经使这批小青年头脑发热过一段时间,然而,随着运动的非理性推进,社会秩序的日益混乱,他们目睹了劣质的政治模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正常要求的践踏,感悟到个人在社会的急风骤雨中的无奈„„一些有头脑的红卫兵开始思考这场运动的社会心理后果,反思它的功过是非,思索个人和民族的命运。北岛早期的诗歌,本质上其实就是对“文革”教训的形象总结。

顾城(1956—1993,北京人)是朦胧诗派的又一重要作者,他的诗歌与其说是“文化”意义的人的觉醒,不如说是“生命”意义的人的本能的歌唱。顾城13岁随父母下放,一边放猪,一边写下早期虽然稚嫩却充满灵性的诗篇。由于顾城的诗充满独异的直觉和感性,较难进行确定的解读,因而成为朦胧诗人中被争论最多的一个。

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

走进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不难发现,“孩子”的愿望遥远地矗立在灰暗现实和苦难人生的对岸。童话的纯净、美好和梦幻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那个“世外桃源”。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就是诗人独出心裁开辟出来的种植自我精神的“田园”。他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的蜡笔那样美丽”。他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他想涂去一切不幸,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2 都习惯于光明”。他还“画下了东方民族的渴望”。最后,他还想“把自己也画上纸角上”,再“画下一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静静的树枝上”,“孩子还想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有和孩子眼睛一样蓝的天空,天空中飞着风筝和小鸟。白天有为我拉纤的太阳,夜晚月亮洒着干干净净的月光。天地之间吹着“淡紫色的风”,大地上“画满窗子”。大地上还长满了“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和狗尾草。大地长麦子/也长诗人。在这个童话世界里,“露水能看见微笑/爱情没有痛苦”,“爱人没有见过阴云”。在这里,“幻影的梦”可以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心可以放在金黄色的麦秸织成的摇篮里,“让时间拖着/去访问世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象征。‘黑’是一种反面的力量,是诗人灵魂压力的来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社会、现实对我的异化,使我的眼睛也变黑了。而‘我’又被夹在“黑夜”与“黑眼睛”两个意象的中间,我受困受伤害的状况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但诗人却表态,“不用说了,我不会屈服”。这已经体现出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但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本来就没有光明,诗人却偏要固执地在“黑夜”里寻找光明。这就陷入了自身逻辑性的背反。悲剧的美就在这里诞生。“黑夜”的现实对顾城心灵的过度挤压,迫使诗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逃离现实,“出世”的民族无意识在冥冥中不断呼唤诗人的灵魂回归自然。外部势力的逼迫和内心的无意识愿望的痛苦呼唤,共同把诗人推向现实生活的苦难边缘。生命的悲剧意识,促使诗人沿着陶渊明式那种“田园”式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走进自然,走进梦幻,走进超验的感觉,并用自然、梦幻和超验感觉中的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编织一个纯净的诗歌童话,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一个精神的家园。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人)。综观舒婷的诗歌,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特色——以‘爱’为表现主题。‘爱’始终是她诗歌的内核。这种‘爱’包括自爱和爱人。 《致橡树》更明确地提出了一种独立理想的爱情,它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诗中一连串的假设和随后的否定,表现了对隶属、依附的轻蔑。只有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有价值,才值得肯定,才能分担风雨共享霞霓。舒婷不倦地追求着人生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实现,用自己的爱的方式去感受。她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舒婷正是以“自爱”这种充足的情感能源,通过对人的信任、尊重和对心灵的抚慰,来表达她对现实的关切。舒婷抒写着‘爱’。“‘爱’是她情感和意识供养的神明”。因此,‘爱’也是她诗歌的内核实质。她从“自爱”和“爱人”的情感出发,实现着她对‘人’的关切的诺言。

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女性意识”的复苏表现了人的觉醒。如《致橡树》一反过去依赖性的女性生命和情感特点而强调女性的独立性:“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里我们容易想起新诗的开拓者沈尹默的《月夜》:“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不过舒婷不像沈诗的抽象,而把这种独立的主体意识具体化为一个爱情的女性主体,使之更加血肉丰满。舒婷的另一首名诗《神女峰》同样借爱情的主题反叛压抑人性的传统文化。‘神女峰’在传说中是女性坚贞的榜样,然而诗人不这么卡门:“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诗人发出了内心的疑惑,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最后诗人坚决地‘背叛’了传统的烈女贞妇的观念,要爱,就要得到,否则空守一种贞洁的观念,是没有意义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

3 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两句诗歌明确凝练、坚定有力,成为当代诗歌的名句,广为传颂,好像另一个时代的语录和口号一样,但它却不是以抽象的说教,而是以丰润的感情来赢得读者的共鸣。

(一)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特色比较 北岛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强烈需求,诗风凝重,语句犀利,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诗歌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抗争,他的《回答》被誉为是一代人的心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具有如岩石一般坚韧的质地,许多警句式的诗行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憾。

如《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首诗的成功首先是思想的成功,但承载这种思想的是高超的诗歌艺术。北岛用他强健 的笔触付与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

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特别是“死海里千 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诗中最撼人心魄的是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连珠炮般的轰击,那么激烈而 坚定,那一连串“不相信”所代表的正是善良与正义的呼声,也代表了人民的不可欺、历史的大浪淘沙。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强烈的感情和控诉进行了高度的升 华,从而使诗具有了哲理的意蕴,历史的深度。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对于人民的坚定信心。其浪漫主义情怀和象征主义意象高度融合,严肃、冷峻、 庄重、热烈,既有曲折的情思,又有深刻的反思,既有深沉的回顾,又有热烈的希望。《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他通过所倾心的意象的接组和叠加,撞击和转换,通过所谓的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剪接,成功地将一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沉重的理想生活的渴求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他用这些象征性诗歌形象再真实不过地传达出了一个充满压抑感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

舒婷朦胧诗主要表现出对情感的呼唤,舒婷是新时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朦胧诗人。她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呼喊人的真诚和包容。《致橡树》表达了女性独立的决心。《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她的诗带有传统女性温情的调子,但又具备现代女性的刚强气质。

舒婷在“朦胧诗”诗人中独特的意义,是在“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下,充分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内心感觉对于诗歌的意义。她是一个本色的诗人而不是“姿式”诗人,认同

4 的是诗歌对个人内心需要的一面,而不是社会功利的一面。如果说舒婷是一个用诗来关切生活的诗人,诗的创作随着个人感情生活的潮汐有涨有落(她在1980年代中期曾因做“一个普通女人”而中断写诗,1990年代以后则主要从事散文写作)。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朦胧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还有诸如船(双桅的、桅数不明的以及搁浅的)、大海、贝壳、沙滩、星星,橡树、凌霄花、紫丁香、紫云英、茑萝、三角梅、蒲公英等等。而提供新的事物品种最多的是舒婷。 “朦胧诗”也不仅仅是舒婷式的“软性”话语,其中也不乏音调高亢、激烈的声音,如北岛。北岛给世人一个“愤怒的青年”的形象,喊出了那个时代最强音——“我——不——相——信!”。而当怀疑主义情绪在“今天派”诗人那里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的时候,舒婷则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和解的道路。 舒婷的诗提供了一种“软性”话语模式,也提供了禁欲的一代人的情感模式,经过了革命的禁欲年代,这些年轻人的个人情欲终于获得了一点点舒解的可能。但比起日后的“新生代”诗人的狂热的情感宣泄来,舒婷一代人的欲望舒解则显得十分可怜。一点点假想的发泄而已。我们不难发现,舒婷非常喜欢使用一种虚拟语态。

如果你给我雨水,

我就能瞬息茁长;

如果你能给我支援,

我就能飞旋直上。

……

(《茑萝梦月》)

一种小女生式的感受,从内心里萌生的一点点霓虹般的、甜蜜的梦幻。假想中的情爱和对虚拟未来的憧憬,也许是处于情感的赤贫状态的一代年轻人心中最后的一线希望。这些希望差不多就是精神鸦片,安慰着他们的干渴、枯燥的心灵。

很多人都说顾城是在寻找光明,顾城被称作是“童话诗人”,他的诗歌简单,纯洁,却又能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传诵一时。他似乎是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万事万物,希望寻找他心目中的纯美境界。但这种诗风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他对寻找陷入痴迷,他就很难自拔,因而也会丧失诗歌本应有的智性的光辉。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在《无名的小花》中有个片段是:我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顾城本身的一个影子,那就是一朵小花开在寂寞的人间,而我们绝不会看到一朵小花有这种感受。在《远与近》中是这样写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

5 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二)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审美价值

朦胧诗的审美价值在于,它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使之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总体象征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总体象征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它要求审美主体的介入,因而对于八十年代的诗坛,它又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徐敬亚把“朦胧诗”界定为“现代主义诗歌”,也是针对其艺术特点而言的,他说:“在艺术主张、表现手法上,新倾向主张写自我,强调心理;手法上反铺陈、重暗示,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但他们的创作主导思想从根本讲,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反映论。因此,诗歌审美意识的凸现及艺术形式的自觉,关注“内在”世界,而非“外在”现实——对主题的感觉、印象、直觉和潜意识的表现。“意象”中心,而非“思想”中心——象征手法的普遍运用。情节和语言的跳跃性立体结构,而非单一的线性或平面结构,显示了现代性诗歌的智性特征。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而非单一的抽象地抒情。这是“朦胧”清晰的表现诗歌的审美价值在于其艺术的创新为新诗艺术在艺术形式上走向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北岛舒婷们的命运几乎是宿命的,因为无论如何他们不能摆脱那个悲剧性的年代,他们曾经和那个过往的世界一起沦落、浮沉过,因而,对时代的脉搏也就格外的敏感,并不可避免地感染了那个年代的典型情绪:犹豫与怀疑。加上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历史责任感和他们所特有的英雄意识,其崇高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弥漫在或深沉或优雅的诗意氛围之中。无可疑义,朦胧诗的崇高感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真实的,只是当这种姿态被认可为一种供人或供己仿效的范式时,其真诚也就渐渐地消隐和遁迹了。

朦胧诗潮在艺术上的追求成就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其独到的风格和美学旨趣对诗坛来说都是一个典范。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唤起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觉醒。实际上,任何诗歌的审美价值都在于其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朦胧诗潮的诗歌所创造并形成的陌生化手法和艺术旨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也为当代美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凭据,更为新诗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个人化——自我的抒情方式。朦胧诗的个人化抒情,并非孤立的艺术现象,其思想根基恰恰是在对“左”的政治和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中所表现出的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生命意识。新时期中国民众的心灵的苏醒首先在诗歌中显露出来了,个性化抒情分明是对“五四”新诗的现代传统精神的承继与张扬。从艺术的脉络上看,它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有着相互的衔接,特别是现代派人戴望舒等人的诗歌,九叶派诗人穆旦等人的诗歌,对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发生饿了积极的影响或心灵的感应。诗人们恰到好处的熔铸了群体意识与“代言人”的角色内质,又尽情发挥着个人化抒情的潜力和持久立场,更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民间化立场体现在诗人的写作中,就意味着尽量摆脱体制化立场,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意味着对个体精神的坚持,意味着保持个人写作的纯粹独立性。朦胧诗的创作追求便因循了这样一种自由。不论它的前期探索还是它后来的自觉原则,都紧密地恪守了这一立场和旨趣。它呈现的是个人的真正独特的生命经验,朦胧诗让一个个诗人的艺术个性在单一平实的传统文风里更加分明。

6 北岛的诗更多是否定、揭露和砸碎,有一种怒不可竭和一种惊人的内在力量在其中支撑,读完他的诗,一般很震撼,我觉得很过瘾。北岛用他那惊世骇俗的高声回答,回答出了我不相信这句口号,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的这声惊呼不知震撼了多少知识分子的心灵。北岛的诗让我不禁想起了黄翔,他的《火神交响诗》、《野兽》,体现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憎恨和坚决与罪恶年代抗争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诗是一种力量,是对社会对时代的宣言书。顾城的诗则是另一种角度、一种孩子的角度,他希望世界应该是‘那样的’,但却不是。他有孩子一样美好的梦想和愿望,他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幸福,他希望能找到光明,读起来感觉童真美好。舒婷的诗则是折其中,既没有北岛的那样言辞激烈,也没有顾城那样的扑朔迷离,她的诗是一种具有独立的人格、靠自己生活、不去依附隶属,因为那样得来的爱情是不长久的。她渴望自由的生活,也能勇敢地面对生活,她要做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呼唤自由的使者”,她希望大家能消除隔阂,能互相信任和爱。她以爱为其中的核心,这爱有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恋人的爱情,也有对亲人之爱,这些爱贯穿在她的诗中。

总的来说,三人的诗都是朦胧诗派的经典之作,其各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北岛的高声呐喊、顾城的构筑理想王国、舒婷的爱的呼唤,都在那样的一个艰苦时代中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虽然风格各异,但核心都是在揭露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期盼人性中的真、善、美的萌发,打破了当代文学在思想上的禁忌,成功的跨越了当代文学史的禁区,实现了对五四人本主义文学传统的承接,并推动了这一优秀文学传统的发展。其贡献是巨大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杨林昕.中国现代主义诗学通变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7. [2].杨林昕.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纵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3].北岛.时间的玫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 [4].顾城.顾城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5].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致谢:

两年的学习生活马上就要划上句号了,毕业前所有努力与付出,都凝聚在这篇论文里面。相信它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的确是我用心血浇灌的答卷。在这里面更有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的耐心点拨和诚恳建议,正是在他不遗余力的帮助下论文的思路从混乱到清晰,材料从芜杂到精到,语言从所琐碎到精炼,一步步接近成熟。

感谢杨老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旅行社计调实习周记下一篇:劳务管理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