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

2023-02-13

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但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以小麦为例, 其在生长过程中受病虫害的影响就十分严重,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提高小麦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探究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迫切。

1 使用高效农业药剂防治各种病源

导致小麦发病的生物害虫种类很多, 在不同时期, 这些害虫造成的影响不同, 导致小麦大量减产。如小麦容易患条锈病, 针对这一病症, 最好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具体用量可参考:每667 m2使用25%烯唑醇粉剂30~40 g或者悬浮剂40 m L喷雾。能够有效防治。如小麦出现赤霉病就会导致麦穗腐烂, 这就会直接造成小麦减产, 更严重的是, 如果人类或者牲口食用了受害的小麦颗粒会中毒, 导致胎儿畸形, 甚至死亡[1]。针对小麦赤霉病应该及时清除病残体, 进行作物虫病检测检查, 结合天气情况实施农药喷射, 要坚持预防为主, 普及用药防治覆盖率。注意时间安排, 趁小麦抽穗的阶段用药, 具体用量可参考:每667 m2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者每667 m2使用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70~100 g, 进行有效防治。此外, 蚜虫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一大杀手, 干旱和连阴雨都容易使小麦抵抗力降低;同时, 也有利于蚜虫大量繁殖, 给小麦生长造成直接影响。治理小麦蚜虫可以采取:每667 m2使用20%的抗蚜威3 000倍液喷雾剂, 20%的吡虫啉2 500倍液, 或者10%的蚜虱净60~70 g。在消灭蚜虫的用药过程中, 要注意药物用量的把握, 以免对小麦造成损伤。

2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特点进行分期管理

一般来讲, 小麦生长周期长, 大概可以分为返青拔节期, 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 需要防治的重点不同[2]。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 下面具体介绍在这3个阶段应该采取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返青拔节期

小麦在返青拔节这一时期, 主要防治的有红蜘蛛、纹枯病和吸浆虫等, 对这类问题应该防患于未然, 根据多年种植经验, 在小麦发生病变之前喷射适当含量的药物, 如:每1 000 m2使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40 g, 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40 g, 或者23%唑酮乳油40 g。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雾, 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扼杀, 能够避免小麦承受不必要的损失。有些病虫适合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达到防治效果, 如每10 kg小麦种子用3%立克秀粉剂20 g加水600 g拌种;也可用6%井冈霉素水剂5 000 m L在生长期间喷雾。除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外, 也要注重栽培技术的科学化, 按时对小麦幼苗进行除草, 松土, 浇水等, 这样有助于小麦吸收养分, 增强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一般来说, 2月下旬-3月中旬这短时间是小麦返青期, 最适合除杂草。

2.2 抽穗扬花期

吸浆成虫是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的主要防治对象, 一定要在吸浆成虫进入小麦壳之前就喷打药物, 提前预防, 否则等到吸浆成虫已经进入小麦开始吸浆后才采取措施就于事无补了。这一时期可以采取的药物用量可以参考:每1 000 m2用50%辛硫磷乳剂50 m L或者40%氧化乐果40 m L进行喷雾防治。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 保证小麦抽穗。赤霉病主要是由长期的阴雨天气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小麦病症, 应该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 如果在下麦开花期间遇到长时间的雨天, 就要在小麦抽穗和盛花期这段时间喷药, 一般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者12%治萎灵对水喷雾, 扬花期间如果遇到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 应该在第一次用药之后7 d内再次用药, 以免药效因雨水洗刷而失效[3]。

2.3 灌浆期

很多病虫害都集中发生在小麦灌浆期,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防患工作是否到位, 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这一时期主要防治的有麦穗蚜、锈病和白粉病等, 不同时期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不同, 在除虫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小麦品种特征,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用药。具体用药方法:每用1 000 m2小麦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 g或者30%快杀灵乳油40 m L, 加水后进行喷雾, 能够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4]。

3 全面进行小麦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的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如气候温差, 土质情况, 栽培方式等, 在其生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灾害的影响, 就拿上文中提到的病虫种类来说, 数目和种类已经很庞大, 这严重威胁着小麦健康生长和产量收入, 所以, 认真搞好小麦病虫害预防工作, 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相关农业工作者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进行实地考察核摸底, 搜集多方面资料, 抓住问题的关键, 找到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式。并将这些方式经过实践和合理预测进一步优化, 最后将其推广到小麦种植户中去, 这将给小麦种植者提供很大帮助, 也会直接提升小麦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其次, 加强农业新技术研发进程, 研制新的高效、少污染的农药, 并不断普及推广, 组建病虫害监测小组, 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并给小麦种植者讲解小麦问题所在[5]。最后, 广泛交流防治小麦病虫害经验, 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段特点, 使用适合的药物进行防治;同时, 要注意用药的时间和药量, 防止因用药对小麦造成伤害。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必须确保小麦产量和质量, 因此小麦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在小麦生长周期内, 投入更多精力对各种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同时, 不断提高小麦种植者的种植水平, 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小麦进行管理, 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对小麦的损害, 提升小麦产量。

摘要: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麦田生态系统问题, 以防治小麦生长过程中各种病虫为要点, 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有效控制病虫对小麦的影响, 从而达到提升小麦总产量的目的。主要介绍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防治措施, 分析进行分期管理、全面综合防治的要点, 希望对后期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晓丽.小麦春季抓九防病虫减少产量高[J].河南农业, 2015 (1) :33.

[2] 郭海鹏, 冯小军, 卫军锋, 等.陕西省春季小麦主要病虫草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3, 59 (5) :263-265.

[3] 孟红菊, 赵兰枝, 高林霞.侯马市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13) :70-72.

[4] 高慧芳.春季小麦易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新农村 (黑龙江) , 2012 (20) :86.

[5] 陈彦术.2013年小麦春季管理及病虫草防治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 2013 (4) :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当代养老现状以及模式论文下一篇:综合性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污染物管理与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