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谱写教育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真情谱写教育范文

用真情谱写智慧的教育

用智慧与真情助跑理想教育

——读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的方向》,阐明了教育的方向与方法,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第二部分《教育的真义》,肖川先生认为,教育的真义是“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第三部分《教育的智慧》,主要写了什么是开放的课堂?“建构知识”的意含是什么?“学贵有思”的精髓有哪些?自主学习的要义是什么?第四部分《教师的解放》,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观察教育,教师的解放,名师不可仿,写作与教学等。第五部分《文明的星空》,谈了学者的品格,我们为何如此平庸,如何培养民族精神等。 第六部分《语言的世界》,主要阐述了写作的意义,学问与人生,为教师而写作等。第七部分《心灵的阳光》,是对成功进行诠释,阐述幸福的意蕴,感悟人生等。第八部分《自由的言说》,作者从一介平民的角度阐述期盼的未来、大学的真相与真义。第九部分是《书的芳香》,主要写的是读书之乐,课程的改革需要理论导航。该书言语间倾诉着教育之灼见,字里行间溶渗着理想、信念、智慧、真情、情趣与艺术六大元素,这也就是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和幸福美好人生的六大基石。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智慧和爱引导教育学生,建造辉煌灿烂的教育幸福大厦,是我们肩负的重任。

一、用智慧浸染教育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这是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封面上的一段话。它不由得让我们教师深思:建造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需要智慧的教育与真情。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作为一个教师,在你的教学中,你把什么样的内容带进课堂,带入学生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你的文化底蕴、你的文化眼光,取决于你的价值追求,故有诗云:“功夫在诗外。”这功夫,就是教育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友善、宽容和积极合作的人。

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我们用智慧的教育,大力推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向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肖川先生书中有一句非常令人警醒的话“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培养能写会算的机器容易,但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用教育的智慧,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自主和谐地发展,就是我们这些教师——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的将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改变的将是我们所有的人的生活品质。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人才的过程。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真正地培植起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用良好教育成就光明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气氛的营造,甚至用什么语言,背后都蕴藏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随机事件,把这些突发的事件,当成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智慧地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

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因为教师的智慧,会让优异的学生变得更灵活,会让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在知难而上后,感悟到思考的神奇,一步步地走向成功。所以,只有用教育的智慧才能成就光辉灿烂的未来。

二、用爱浇灌学生。

肖川先生认为:爱,就是在别人需要时,看到自己的责任;爱,就是恒久的忍耐,且有恩慈。与爱相伴而生的当是感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爱,并且要让他们学会爱,那就是感恩。感恩于我们拥有的一切,感恩于生活中拥有的阳光、微笑、歌声与鲜花,感恩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感恩于人类文化养育出我们追求美好的永恒冲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地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地得以彰显、深发、丰富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认准教育的方向,不但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的发展,关注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要倾注真情去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就是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不简单地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态度粗暴和恶劣地当面大声训斥学生,尽量避免对学生极端的批评;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肯定与否定不是敷衍;当学生表现优秀或者出错的时候,能帮助学生从因果关系上展开分析;课堂上,做到与学生之间的自然真诚的交往,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爱、信任与宽容;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有理解与宽容„„要知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爱学生,还要会赞美学生。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幽默良药不苦口,含蓄忠言不逆耳。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赞美学生,还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赞美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爱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事物,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公平厚爱。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如果是泥土,可把它烧成砖瓦;如果是铁石,就将它百炼成钢;如果是黄金,就要让它放出光彩!

爱学生,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的未来负责。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还要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的自信。教师要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尊重孩子的自我主见,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学校作为孩子学习成长

的主要环境,也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校园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宽松、宽厚、宽容;温情、温暖、温馨;自主、自由、自信;成长、成功、成人’。要让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最美好的东西,给他们欣赏与鼓励、宽容与信任。假如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的话,他就能够真正深刻地被感动,在他的心中就会建立起道德底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一定包含着爱。课堂上的互动生成,基于师生之间的爱。缺少了这些爱,我们的课堂依旧是枯燥乏味的。教育智慧的形成固然是不断思考不断积累的过程。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对教育的追求必须充满真情。没有真情,没有爱的教育追求,只能是一种敷衍。有了爱,生活变得更充实;有了爱,追求变得更美好;有了爱,教育会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真情与智慧的教育,建构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

第二篇:用真情服务谱写一路流畅欢歌

骆驼圈子收费站坐落在新疆的东大门,成立于1998年是由维、汉、回、哈收费站有工作人员45名,是一支由多民族同志组成的团结向上的团队,担负着骆驼圈子至梯子泉路段征收车辆通行费的任务。

骆驼圈子收费站先后曾获得“自治区交通厅纠风工作文明公路收费站”、 “哈密市市级文明窗口”、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及哈密地区“文明示范窗口”等光荣称号;站长汪明选连续两年荣获哈密公路总段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个人;班长刘昱杉获哈密公路总段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收费员李燕、陈金花先后荣获哈密公路收费所“青年岗位能手”、“百万元操作无差错能手”荣誉等称号。

身着蓝制服散发着热情微笑的同事们,在365个踩着星星上班顶着月亮下班的日子里,用真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漫漫长路为难多 总把真情筑坦途

在骆驼圈子收费站,一年到头,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数不胜数。

2009年7月3日,收费职工在站房边废弃房屋里发现一名刚刚出生的女婴被遗弃在那里,看此情景,值班收费员也迅速端来热水给婴儿洗澡,用干净床单将女婴包了起来,抱回宿舍,简单的喂了糖水,当起了“爱心妈妈”…. 2009年8月12日下午,车号为新L-08741的一辆拉煤重型车在经过骆驼圈子收费站时,司乘人员突然发现车尾冒烟,仔细检查后,由于天气过热,引起车上的煤渣自燃,时值酷暑正午,情况十分危险,站领导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救活措施,站长汪明选亲自指挥职工提水灭火,站亲情服务队迅速投入到灭火一线,火势被控制,避免了不要的损失。当时货主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2009年10月7日一名粗心的司机在在配合交警安全登记时,不慎将钱包遗失在车外。收费站班长在巡视车道时,捡到了钱包,并及时交予骆驼圈子交警中队。失主在认领钱包后,拉着班长邓晓耕的手万分感激。

2009年10月17日,一名英格兰男青年在途径骆驼圈子收费站时,走近收费亭想问工作人员要点热水喝,当天天气突变,收费人员阿合买提看到,将男青年请到宿舍,并递来了热水,同宿舍杨帆用简单的英语与他交流后,知道他骑自行车打算从英格兰去香港。下午大家又送来了热腾腾的汤饭,次日男青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向大家告别,用他那不熟悉的汉语连声说:“谢谢你们!”

所谓成长,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成熟,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迈进!从微笑服务到感动服务,我们一直在成长……

漫漫长路得相知 微笑之间露真情

收费工作看似简单,就是收取过往车辆通行费,给司机找钱、撕票等细小的工作,但要立足三尺岗亭,坚持一天12小时重复这些动作实属不易,有少数的司乘人员态度极其野蛮,出口伤人,漫骂收费员,还会感到非常委屈。可是每个收费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自己站在窗口上,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的整体形象,甚至是一个地方的整体表象。

成熟的瓜果、丰富的矿产资源都要通过道路运送出疆,为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必须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为了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必须保证司乘人员心里舒畅。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骆驼圈子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有的司机对收费政策不理解,有抵触情绪。收费员耐心解释,一遍不行,两遍、三遍,甚至十几遍。为了把国家规费收上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对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总是报以真诚的微笑。

收费工作苦,不仅仅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顶风雪、熬酷暑,还要饱受昼夜轰鸣不止的噪声、呛人的汽车尾气损害和重复单调的收费流程。收费工作难,不只是会遇到有些司乘人员的不理解、不配合,还要面对不时出现的征缴矛盾,甚至白眼、辱骂……每每遇到这些,收费员们都耐心细致地处理,化解矛盾和纠纷。“经常有过路的司机送上自家种的葡萄和其他水果”,虽然我不能收,但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很多收费职工都欣慰地说道。

“服务车主、奉献社会”是我们的宗旨。继续开通“绿色通道”为鲜活农副产品开绿灯,减轻农民负担,免费放行拉运救灾物资车辆,开展“三项服务承诺”。为国家收费一分也不能漏,为百姓服务,我们义不容辞。

漫漫长路多风雪 哈密精神暖人心

近年来,骆驼圈子收费站不断完善各种惠民措施,先后配臵医药箱、工具箱、灭火器、饮用水、行车导示图;员工自发捐款为困难司乘设臵救助基金、收费站还与附近医院、派出所形成联合治安、救助体系,全方位为司乘提供服务。

2009年3月,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哈密公路总段收费公路普降大雪和中雪,骆驼圈子收费站迅速成立了站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救助队伍。

收费人员顶风雪、冒严寒,对收费站不定时、不定点地进行严格检查,各项工作安排有序,指挥得当,克服车道多、人员少的困难,对车道、站区的积雪进行了彻底清扫,保证了车道的畅通无阻,保持了站区环境的干净整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滞留司乘人员送开水、送面包、送方便面、送馒头、送鸡蛋、送棉被棉袄……小小的收费站变成了临时的“救助站”,收费站的职工食堂成了周边滞留旅客的“避风港”,一场大风雪检验了哈密公路人的精神沿着那漫漫长路传向四方。

那天,我帮助了一位老人,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了一首歌,“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

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只要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它就会悄悄发芽,绿意摇曳,让你的心里吹拂起温暖的春风〃〃〃〃〃〃

漫漫长路向辉煌 我在路上种春风

2010年以迎接国检为契机,骆驼圈子收费站召集职工学习“胡曼精神、雪歌精神、铺路石精神”,不断增强职工思想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按照总段党委的要求,骆驼圈子收费站加大交通文化建设力度,并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发挥地方优势。通过学习交通楷模胡曼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宗旨意识,切实提高了优质服务、文明服务的工作水平。

一场关于“哈密公路精神”的大讨论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展开,大家踊跃地献言献策,征集活动变成干部职工接受教育、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过程,通过对“哈密公路精神”的总结提炼和宣传,增强交通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家发扬铺路石精神,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动脑筋。

收费站是广大司乘人员出行的重要信息来源点,骆驼圈子收费站坚持以便民服务为基础,通过发放宣传单、服务电话、窗口咨询等构成全天候的信息发布网,为广大司乘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出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确保路况动态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2009年以来共计发布路况信息十余条,天气预报五条,窗口工作人员回答司乘人员问询、为其指路等更是不计其数。

近期骆驼圈子收费站以“星级收费员”为载体,推出手势服务,通过扬手问候、接递规范、挥手道别等温馨的手势感染了每一位司乘人员,成为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9年4月,骆驼圈子收费站结合撤所见站的大势头,将现代礼仪与公路行业规范相结合,形成以“微笑服务”为核心、以员工的仪态美、语言美、微笑美、心灵美为内容的“窗口”服务标准。并以“微笑大使”为载体,以“形象升级、语言升级、技能升级、微笑升级、素质升级”为步骤,实现微笑服务的全面提档升级。

骆驼圈子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用良好的职业价值观,用优质的服务和坚实的承诺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骆驼圈子收费站 若先〃阿斯木 朱海琳

第三篇:用声音记录历史用真情谱写传统

编者按:2007年底,《南方周末》“中国文化原创榜”约请文艺界专家对当年艺术作品进行评比,王向荣《陕北民歌演唱专辑》入选优秀作品。适逢乔建中先生发来文稿述及专辑制做的前前后后,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王向荣专辑终于出版了。这件事,对于向荣本人、对于我、对于听过这套录音的少数同行以及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却迷恋着陕北民歌的无数同好来说,都包含了某种不平常的意义。“不平常”者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都知道,有25年职业歌唱生涯的王向荣参加过无数次的表演,录制过难以计数的音像资料,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凡是公开出版的陕北民歌盒带,几乎都少不了他的录音。然而,在众多的民歌音响出版物中,就是找不到他的一张专辑。在当今这个大大小小专业歌唱家乃至大大小小民间歌手都忙活着争相出版个人专辑的时代,这位早已名见经传的“歌王”竟然还没有“专辑”,似乎很让人费解。其实,出版专辑并不难,像他这样肚子里装着上百首传统曲目的唱家,别说一张专辑,就是三张五张,又何其易也!对他来说,难的是出什么样的专辑。像以往那样,请作曲家编配、请小型民族乐队伴奏录制吗?像有些歌手那样,凑合着与电子琴、合成器一起录制吗?显然,对于他这个几十年来习惯于想唱就唱、想唱就要自自在在地唱的歌者,很难做出如上的选择。那么,他的个人专辑到底应该以何种形式、载体,何种理念见诸当代社会呢?„„他一直为此而苦苦思索。其中,他想的最多的,或者说他要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在未来的专辑里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住父辈和老师传给他的、也是他每歌一曲都努力凸现出来的陕北民歌所特有的风格和个性。因为他知道,陕北人把他们最喜爱的歌称作“信天游”,就是希望自己的歌声像蓝天上的云、黄河里的水、空中的风那样,悠扬、自然、洒脱、奔放,无所拘束。而要保持这样的歌唱状态,只能如父辈、祖辈那样,于赶脚、放牧、种田之际,矢口寄兴,引吭而歌。如果加进伴奏,必定让这样的歌唱大受限制而无所适存。然而,迄今为止,又有哪个音像公司愿意出版一张一个人从头到尾都以“徒歌”(西北人称“干咂”)方式没完没了地唱一个地方一种风格的民歌呢?就这样,想用徒歌演唱保留民歌的原生性特征与大多数音响公司不接受这一方式之间的矛盾,成了王向荣出版专辑之打算一拖再拖的主要障碍。

当然,有障碍不等于不做准备。1994年春,我和向荣终于有了一个合作的机缘。此前,我多次听过他的演唱,以我个人的判断,在历年发现的陕北民间男歌手中,就掌握的曲目数量、涉猎的民歌品种以及个性、风格而言,向荣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所以,我事先与他联络,建议他将自己所积累的曲目作一次盘点,再利用他在北京演出的空档,请他来音乐研究所录音棚录音。对此,他欣然应允,并在4月的一个整天完成了全部录音。记得当天是上午十点左右开始,我当场提出的要求是,彻底放松,随心随意,就像我在陕北家乡的山峁上对他采访那样,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他自然知道我说的意思,所以,前后两个来小时,就录完了一大半。每录一首,他先酝酿一两分钟,便立即进入状态。录音过程中,唱词的段数、调门的高低,一任他当时的情绪和状态而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曲目都是一气呵成而不再重录。两个小时顺利的工作成效让我们兴奋不已,所以,午餐时,大家激情满怀,举杯痛饮。下午的录音基本上是在半醉半醒中进行的。向荣越唱情绪越高,效果一点都不比上午差。四点左右,录音全部结束。从上午到下午,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共录了90多分种音乐,四十二首曲目。我知道,这样的录制速度、方式,与某些流行音乐采用的大制作、高投入、长时间等做法相比,只能称作是短、平、快,因此,它的质量肯定也会遭到质疑乃至否定。但以一个具有一定田野考察经验的音乐学者的观点看,我恰恰认为此番录音是我采录生涯中非常难忘也极具价值的一份资料。12年后回头看,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征:1.向荣当年四十一二岁,他的声音、经验、感觉正值其艺术生命的高峰期;2.他当天的歌唱情绪、心态十分自然,无任何心理压力或紧张感;3.虽然是一个现代录音环境,但因无其他外部因素的限制,歌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调适自己的歌唱和声音。我想,以放松和充满艺术感觉来衡量,他当时简直可以与一位富有经验的伟大歌唱家在舞台上的状态相比。4.所录曲目,事前并未讨论,他自己也没有什么“腹稿”,而是想起哪首唱哪首,整个一个“信天游”。但正是在这样的无备、无序中“亮”出了这位唱家的真功夫。可以说,除了两三首因作品原因外,所有录音首首精彩,几无瑕疵可挑。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富有创新意味的歌唱实践,一次愉快、默契、无可挑剔、会心会意的合作。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艺术创造、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或者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常常发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所谓有意者,是在发明创造之前曾经经历的艰辛、探索、钻研;所谓无意者,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积累之后,或许因为个人的悟性、灵感,或许因为外部因素的启迪和机缘,使预设的目标得以实现。如上所述,1994年4月的这次录音,一方面看,它不过是一位歌手和一位学人偶然凑在一起的顺利合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却是王向荣近三十年学习、演唱、传播陕北及其周边地区民歌的全面总结和收获,是他作为民歌传人进入巅峰时期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甚至认为,这次录音,不仅对于他个人,而且对于陕北民歌文化,也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至少我们可以对后人说,在这一天,我们采用录音的方式,将这位歌手歌声中所积淀的陕北文化传统留住并传之后世。人们从中领略到的,将不仅是一首首民歌,而是用声音记录的历史,用真情谱就的传统,以及这块曾经使中华文明冉冉升起的土地上的人们博大宏阔的精神世界。

是的,我和他都为这次成功的录音活动而欣慰。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套录音竟遭到连续十二年被束之高阁的冷寂之运。最早,我曾将它推荐给台湾一家对传统音乐的历史音响相当认同甚至有些使命感的唱片公司,也许是地缘关系,他们觉得无法接受这种从头到尾的“徒唱”形式。后来,又先后与几家大陆的公司接触,也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2002年在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时,该校教授民歌的一位老师对录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表示如果没有哪个公司认可,他宁愿自己出资出版。我不忍心让他这样做,所以也就没答应。就这样,原本是一套现时录音,三拖两拖,几乎也成了“历史音响”了。我和向荣的失落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此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与中唱公司谈及出版事宜。令人感慨的是,自从听完录音样带以后,中唱的老总们就明确表态,不仅完全接受它,而且一定要当成重要选题隆重推出。这个决断确实也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五十多年来,尽管中唱高度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并推出数以万计的传统音乐唱片,但也从未发行过这种一律“徒唱”形式的制品。而这种制品在西方音乐界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对于中唱公司而言,它是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张,也是该公司制作理念的一大突破。有鉴于此,在双方决定进行正式合作之后,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文案编撰、装帧设计、图片选用符合这种新理念,如何通过我们的精心编制尽可能凸现出歌手演唱的精微和绝妙,如何保证他代表这一地区历代歌手所创造、传承的这种民歌的完整性,使它以更加感性、生动的面貌与读者见面。想到这一切,我们对于十多年来所遭遇的坎坷、冷漠也就不去在意了。

近三十年来,由于职业使然,我先后接触过二十多个民族的上千位民间歌手、乐手。老者有九十多岁,幼者才六七岁;有的只给我唱或奏过一首作品,仅有一面之缘;有的录下近百首民歌,且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交谊;有的是著名歌手,有“王”者风范,如哈扎布、朱仲禄、宝音德力格尔、白秀珍;有的是普通人。但无论是谁,只要我听了他们的唱,与他们有一言半语的交流,他们的歌声、琴声就会自然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一部分。我的经验是,与民间传人交往,如果你为了完成某个学术研究任务,当然可以做大量的访谈,以便取得你所需要的资料。但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而只听只录他们的唱奏。在听赏中,感受他们那奔腾的生命的旋律,并渐渐贴近那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因生活空间的差别而熔铸成的多种多样的音色、音响,简直可以深入到你的灵魂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那声音都可能唤起你对某个文化现场的无穷回味。对于王向荣的歌唱,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如果说,1982年第一次在北京地质礼堂听他唱《五月散花》就让我受到其演唱技艺、个性和风格的巨大冲撞的话,那么,1994年录下的这四十余首民歌,不仅成为我走进他的歌声世界的重要媒介,而且,也成为我真正了解一位优秀的民间歌手与一种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影响能够达到怎样的深度。以往,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优秀民间歌手对某一民歌品种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贡献。而对于他们的歌唱艺术中所蕴含的种种文化因素,例如自然风土、民间习俗、社会结构、礼俗交往等,常常会不自觉地被疏忽。而听王向荣所歌所唱,诸如“走西口”、“社火曲”、“搬船调”、“神官调”、“酒曲”“脚夫调”等,我们简直就像在观赏陕北黄土高原上一幅幅民俗生活画卷。反过来说,王向荣无论唱什么,或喜、或忧、或庄、或谐、或沉郁、或高放,它都将你引入一个境界: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对黄土地无法割舍的眷恋。

步入这种境界,不仅是因为他对歌唱中声、情的辩证理解和处理,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在陕北高原上数十年的生活经历和特殊感受。他放过羊、种过地、下过煤窑、当过民办教师;他到山西、内蒙学过二人台、蒙汉调、爬山调;他南下绥、米学“信天游”、社火曲,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生命历程中曾经吞嚼过的酸、甜、苦、辣,一点点、一滴滴,全都融进了声音、升华为感情,见之于一句句高起低落的旋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人生的这些体味,全都来自陕北这块黄土地。且不说当职业演员的前几十年,就是近二十余年,他虽然有机会走了很多地方,远到欧洲,近到台湾、香港,但只要任务一结束,他就赶紧返回榆林,继续过他早已习惯了的家乡的日常生活。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就是怕唱歌的时候,丢了根、丢了味、丢了本。古人云: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适于任何艺术审美判断的箴言。王向荣所唱,无论是山歌、小调,还是神曲、酒歌,均融绚烂华丽于质朴平实,让听者顿生浸透肺腑、刻骨铭心之感。同时还有那陕北人一听亲近无比的乡土气息。这股气息,正是黄土地民俗风尚赋予他的;这股气息,恰恰也就是他最害怕丢的那个根、味、本。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优秀民歌手的历史使命,不外乎有两点:保持与创造。在他们向前辈人学唱的阶段,为了把传统延续下去,“保持”也许是头等任务。但在他们参与民俗演唱乃至再传之后人时,他们必然要发挥个人才智,在前辈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这个时候,创造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在民间社会,民间歌手总是以“传歌人”身份出现。传者,承上启下之谓也。无论在平时,还是在节日,传歌者常常扮演某种十分活跃的角色,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具有主动创造意识的主体。所以,凡经他所“传”之歌,已经不是他从前辈承接下来的那种意义上的歌,而是既保持原歌之“基因”又加入某些生命活力的新作。就像一位西方音乐家所言:任何调子都没有原本,任何调子都有几百个来源。即传歌人所唱的,表面听起来都很新颖,犹如他重新编写的,但认真追究,却首首有根有源。就这个意义上说,本专辑收入的三十多首陕北民歌,没有一首不是王向荣几十年来从前辈老师那儿学习来的,但又没有一首是原封不动的模唱。一词一调、一抑一扬,都浸注了他创新精神的血汗。对之,人们可以逐词逐句地加以研究,并一定可以从中探寻出优秀歌手成功的奥秘所在。

如果说,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的集体记忆,那么,民间歌手就是这一集体记忆的保管者。这样的保管者每代皆有,但在当代,对于黄土地上的民间歌唱而言,王向荣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

为了黄土地文化传统的特性永存,我们应该向王向荣和所有的传歌人鞠躬致敬!

乔建中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金兆钧)

第四篇:真情关怀谱写和谐曲爱心保险架起彩虹桥

--吉安市实施“爱心保险工程”推进利导惠民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奖励、保障、扶助、优惠”,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利益导向政策和措施。全市累计为4364户二女节育户落实了养老保险;为21.6万户计划生育家庭办理了爱心保险;为20.9万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了独生子女奖励费;3260名奖励扶助对象得到每年600元的扶助金;4293人次享受了医疗减免优惠;7435名计生家庭子女享受了中考加分优待,其中有845名学生直接受惠升入高中。同时,县乡村还根据各地实际,在山林承包、宅基地分配、县乡企业就业培训等方面对计生家庭实行了扶助优惠政策。尤其是自2005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后,利益导向机制不断趋于健全完善,推动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更新思路探新路,化解难点寻亮点

2005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0—6周岁独生子女爱心保险,是在政策与现实的不断磨合中深化认识和得到启示的。

1、既然无法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把钱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在推行爱心保险之前,我市各地在落实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中,经常遭遇尴尬,乡村干部把独生子女证和奖励费存折送到计生家庭手中,有近半人不肯接受。其根本原因是奖励额度太少,按每月5—8元计算一年只有几十元钱,享受14年也不过几百元。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物价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奖励费所应达 1

到的鼓励少生快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效应已经起不到作用。如果将资金集中起来,对计生家庭发生天灾人祸实行有效的救助,则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2、老既有所养,幼更应受到关怀。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使计生家庭老有所托。而幼童特别是0—6周岁的幼儿正是生命的脆弱期,成为计划生育家庭最担心的事。开展爱心保险,正是填补了群众这一迫切需求的空档,为计生家庭献上一道“护身符”,为农村普遍流行的“花钱买平安”的心理发挥了寄托作用,能使受灾户得到补偿,有效化解受灾家庭面临的困境。

3、既要抓好计生,更要关注生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计划生育家庭的子女和父母一旦出现重病、意外伤残或死亡等风险问题,政府对计生受灾家庭势必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扶助。爱心保险把政府计划生育政策措施落实同倾注爱心为计生家庭分忧解愁有机结合,关注民生疾苦,能为政府分担一些应尽的社会职责。

4、既然要花钱,就“钢要用在刃上”,使政府的资金投入发挥最佳的保障效应。按照省《条例》规定独生子女奖励费每户每年96元的标准,我市每年要为16.87万户0—14周岁领证独生子女家庭支出奖励费1600多万元,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吉安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而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将奖励费发放到群众手中,所起的作用微其甚微。开展爱心保险,每份30元保费平均每月只用2.5元,却能改善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医疗保障条件,提高计生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使遭受不幸的家庭得到经济上的有效救助和精神上的爱心抚慰。

5、既然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就要寻找有效的稳定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原则对计生工作必将产生很大

影响。当前,国家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教育和医疗改革、征地补偿等各方面的普惠政策,使原有的一些计生利导优惠政策逐步淡化甚至消失,只有在普惠政策之外,再寻找新的有利于计生家庭的专享政策制度,从一般公平中出台新的特殊专惠项目,才能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找到心理平衡点。开展爱心保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道超前的预防屏障,通过爱心保险的实惠,稳定现有的独生子女家庭,带动更多的人遵守生育政策规定,达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的。

二、完善机制献爱心,好事办好促和谐

自2005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以来,我市从建立和完善“三项机制”入手,确保爱心保险覆盖面广、赔付率高,最大限度维护了计划生育家庭利益。2007年,全市爱心保险投保达74711户,农村0—6周岁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家庭投保率达93.78%,赔付128.65万元,赔付率达56.74%。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立足“动”字,建立倡导机制。一是思想搅动。2005年开办之初,我市先后两次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赴抚州南丰考察学习,并当即召开了全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委主任会议,专题讨论研究,达成了共识,确定了全面推行。二是试点带动。2005年3月在永丰县召开了全市推行爱心保险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相关工作,先行试点的永丰、峡江两县介绍了开展爱心保险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市全面推行提供了一整套参考模式。各县(市、区)立即行动起来,泰和、吉安两县一次性投保就达7889户和7141户。三是项目推动。2005年开办当年,我市将爱心保险列为年度创新项目,明确投保率达90%以上予以目标考核总分加10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爱心保险的投保进度,全市当年投保家庭就达66487户。

2、突出“重”字,建立保障机制。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爱心保险工作开展,将其列入了

对县(市、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通知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督办通知书》、《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方案》中,市、县领导亲自协调相关部门,确保经费投入和工作配合到位。二是加强考核。在年度目标考评中,我市突出爱心保险考核项目,并逐年加大其评分权重,现在已占利益导向考核分值的40%。三是保障经费。我市采取了市县乡三级财政分担制,乡级部分从计划生育专项经费或中央转移资金中统一直接划拨;县级财政每例承担了6-20元;市级财政补助由每例2元提高到现在的5元,三年来累计下拨补助经费72.89万元。

3、紧扣“抓”字,建立监管机制。一是紧抓宣传。我市印制了40万份《爱心保险宣传单》发放到群众手中;结合“十到户”活动,上门进行了面对面地讲解;与报社和电视台对重大赔案进行专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反响。二是强抓理赔。与保险机构先后下发了《爱心保险理赔流程》、《理赔服务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等,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规范和简化了理赔手续,让投保家庭出险后能得到最快捷的关爱。三是真抓服务。督促保险机构做到主动服务,即一旦出险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投保对象面前;坚持回访服务,即定期对投保家庭进行回访;开展上门服务,即赔付金额5000元以上的送赔款上门;实行限时服务,即一般案件七天结案给付,需上报案件十五天内给予答复,对于1000元以内案件单证齐全且无疑问的当天结案给付赔付金。四是力抓市场。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积极引入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人寿为主、泰康人寿参与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通过市场竞争争取了保险机构的进一步让利,实现了群众保险权益的最大化。2007年,全市追加赔付14万元用于救助了48户发生大额赔案的计划生育家庭。

三、细雨和风本无声,爱心点滴汇真情

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已经开展三年多了,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开展这项工作确实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计生家庭的肯定,群众满意的答复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抓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正如吉安县指阳乡群众书写的一幅对联中所说:“政府买单、群众受益、一孩父母光荣;爱心保险、子女平安、计划生育真好。”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计划生育家庭解了忧。全市开展爱心保险以来,着实为计生家庭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如永丰县藤田镇老圩村民宁增贤儿子患食道裂孔疝,花去医疗费4万多元,2006年爱心保险获最高理赔额后,病情没有痊愈,需分期手术, 2007年又得到了第二次理赔,两次共计理赔12800多元,今年继续办理了爱心保险,同时得到了农村合作医疗和爱心保险的双重保障,使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三年来,全市累计有726户参加爱心保险的计划生育家庭获得一次性500元以上赔付;有284户家庭获得3000元以上赔付;有169户家庭因子女或监护人死亡获得万元赔付,为许多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2、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开展爱心保险,既解决了计划生育家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通过利益导向的潜移默化作用,引导群众从根本上转变生育观念,是当前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矛盾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种“柔和剂”、“融化剂”。许多受益群众激动地说道:“感谢政府,感谢计划生育的好政策,今后我们要向亲威、朋友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处,不要违反计划生育。”峡江县计生委在2005年开办爱心保险的当年,收到受益群众自发赠送的6面感谢锦旗。2007年,全市计划生育信访件比2005年减少20%以上。

3、农村独生子女领证率得到提高。据基层同志反映,开办爱心保险以后,一些原来不愿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群众,

得知爱心保险能够带来这么多实惠,纷纷到乡镇要求领证办理爱心保险。2007年,全市独生子女领证率由2005年的19.64%提高到21.11%,其中0-14周岁领证率从15.95%提高到18.30%;已婚育龄妇女一孩率由2005年的35.85%提高到37.74%,其中0-6周岁一男户比例从10.83%提高到11.26%;爱心保险投保人群违育比例由2005年1.74%下降为

1.42%。

4、基层计生工作多了一个抓手。爱心保险连着千家万户,乡村干部开展计生工作多了一个有效的抓手,干群关系有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工作方式由生硬的执法形象逐步融于服务、关爱、维权之中,有效地消除了隔阂,消融了对立,有利于生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几年来全市有5160对夫妇主动推迟二胎生育时间,1210对夫妇主动放弃二胎指标,3060对夫妇打算躲生的对象主动回乡接受补救措施。

第五篇:用爱谱写教育之歌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8个春秋,“杏坛18载,辛勤育桃李”,18年,看似漫长,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韶华已逝,不再复返;实则短暂,恍若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只缘于我在一直从事着自己最喜爱、最热衷的事业——教书育人。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确了“乐学”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而作为教师,把“爱岗敬业”作为座右铭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我心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收获着,也能谱写着平凡人生的最宏伟的乐章!

我的教学生涯起步于1996年8月,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朗朗晴日,一个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走上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的神圣职业的开始。我以一个新教师的谦虚与谨慎,博学与勤奋很快赢得了校长和各位前辈教师的信任,更以年轻人蓬勃朝气与活力很快与像小弟弟小妹妹一样的学生打成一片.学校委任我担任新初一的班主任,并担任两个教学班的英语学科教学任务,回想当年的自己,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凭自己坚忍不拔的干劲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很快赢得了学校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好评,这一干就是18年.我在不断进取,不断总结反思,再进步再反思的迂回向上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境界,其中的得与失很难用合适的言语来描述,只是总结一句:爱我所爱,为我了为,奉献教育,无怨无悔!

多年以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我胸怀崇高的理想,坚守高尚的情操,发扬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始终默默无闻地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始终不渝的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慈母心和积极的进取心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我是劳累的,有时候面对教育失败,面对那些屡教不改犯错误不断的学生感到精疲力尽力不从心;有时候我是快乐的,面对孩子们的张张笑脸,笑靥如花般灿烂,我又会倍感安慰。每天,我奔波于学生,教室和办公室之间,除了家,我的唯一去处就是学校,我稳定踏实始终如一地完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奉行“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的为人准则,不断正视自己,督促自己,激励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典论述,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标准和伟大诺言,用人格魅力与道德风范铸就了“教师如烛,师德如光”的高尚师魂,谱写了“太阳底下最神圣职业”的一段精彩人生旅程。

歌德说过,“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在工作过程中会感到最高度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和感情。”18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这若干四季春秋,冬夏轮回,我生命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从事教育工作,有过辛苦和劳累,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我把我自己的整个青春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我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奉献教育,我无怨无悔。”明天,我还将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使我永远无悔的选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祝寿贺寿生日范文下一篇:招商银行概述范文

热门文章

真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