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晚期癌症心理护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质量。

晚期癌症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篇1:

基于纽曼护理模式和中医情志护理的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摘要】 针对肠癌术后的高复发率,文章归纳了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常见情绪,指出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分析了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心理护理的可行性及中医特色情志护理的潜在优势,从构建护理框架、分类护理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入手,探讨融合纽曼护理模式与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护理策略。

【关键词】 肠癌; 护理; 纽曼护理模式; 中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23

肠癌属于祖国医学之“脏毒”、“锁肛痔”范畴,据报道结直肠癌术后肠旁、中间和中央组有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7.6%、41.8%、48.8%,常规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者,术后2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全身播散转移几率约32%~37%,无淋巴结转移者机率为17.4%[1]。癌症患者在疾病诊疗各阶段均伴随各种心理危机及躯体症状[2]。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一直是医学和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美国护理学家纽曼1989年提出了纽曼系统模式理论观点,重视对人的整体进行护理。中医情志护理在心理干预、躯体症状改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纽曼系统模式为框架,结合癌症现代心理护理和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心理不良因素,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

1 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心理特点

恶性肿瘤及术后复发作为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 可能诱发激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随之出现躯体化症状。几乎所有的晚期肿瘤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强迫、厌食、恶心、呕吐甚至精神错乱等心理应激反应[3]。恶性肿瘤本身的消耗及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打击,术后复发可能带来进一步影响,导致自杀等心理疾病造成的结局,或由于心理因素而影响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结合文献报道及护理体会,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1 悲观绝望 研究显示,80%的患者表示得知自己肿瘤已复发时,自我感觉心理刺激强于第一次获得肿瘤诊断时,无助感、绝望感很强烈,75%的患者承认动过放弃治疗的念头[4]。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可能引起患者对前期治疗效果失望,对后续的治疗丧失信心。悲观绝望心理往往表现为焦虑不安、容易激动、暴躁、孤独消沉,丧失治疗信心,甚至拒绝继续治疗,个别还可产生轻生念头。

1.2 抑郁、焦虑 文献[5]报道癌症患者抑郁发病率可能在3.7%到58%,癌症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和其他疾病病患[6],研究提示,在肠癌术后2年内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肿瘤复发的诊断会加强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反应,同时也会增加与心理障碍相关的躯体反应[7]。癌症术后复发患者负面情绪中,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发生存在着高度相关性[8]。焦虑是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甚至出现植物神经症状。抑郁是最为常见且持久存在的负性情绪,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9]。

1.3 愤怒 患者接受手术、放化疗治疗后,一切痛苦短暂结束,部分满怀希望开始恢复生活工作。当癌症再次降临,心中之悲愤、绝望、无助等情绪交织,常有强烈的愤怒和悲痛,深感命运弄人,情绪无以宣泄,进而把这种情绪发泄给家人及医护人员。部分患者及家属甚至责怪医疗手术失败,是医疗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这种不良情绪可能消耗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正常生活的能力。

1.4 依赖和逃避 依赖行为通常指向对家人或医护人员的依赖,常有有强烈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患者接受肿瘤复发的事实,希望在精神上、治疗上得到最大的安慰和鼓励,表现为在生活上对家人、在治疗对医护人员的过度依赖。与此相反,部分病患表现出逃避行为,表现为否认病情,拒绝治疗与人际交往。

以上心理特点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疗效效果和生活质量[10],也可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系统的活动来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可能增加癌症患者的病死率[11-12]。

2 基于纽曼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可行性探讨

纽曼护理模式将人定义为一个护理对象或护理对象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并维持平衡。当系统稳定的环境因素压力源改变过大而破坏平衡时,纽曼护理模式期望通过三级预防措施,帮助患者维持或重获健康[13]。护理对象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中心核,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精神5种变量构成的基础结构。外面被一些与核同心的环所围绕,同心环表示保护基础结构的弹性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和抵抗线3种防御机制。最外部的弹性防御线是环境施加压力时,正常防御线的缓冲剂,动态且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发生变化,以保持机体的正常和稳定状态;中间的是正常防御线,是人的正常状态或稳定状态情况,是由系统用来对付压力源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精神的技能所组成;最内部为抵抗线,是防御压力源的内部因素。

肠癌术后复发将给患者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较大作用[14-16]。纽曼系统模式以恢复、维持、促进护理对象的稳定性与完整性重建为核心,重视压力源对人体的整体作用,有利于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该模式与肠癌术后复发带来的负面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切合性。在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应用纽曼护理模式,有利于深入理解和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明确护理诊断和目标,制定三级预防为主的措施帮助患者有效地缓冲和减轻外部压力源的刺激,建立新的心理稳态。

3 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肠癌术后复发的潜在优势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及社会密切相触,有着“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的情志变化。正常的心理情志活动,依赖于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气血的充盈平和,阴平阳秘。若气血不和,阴阳失衡,脏腑能活动失常,则人体的心理情志变化亦失常。异常的心理情志变化,又可逆乱气血,损阴伤阳,使脏腑功能活动紊乱而致病。孙思邈《青囊秘箓》指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中医情志护理就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一切不良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17]。情志护理的核心是用中医理论实行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集中体现了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和尊严的维护[18]。

4 融合纽曼护理模式与中医情志护理的心理护理实践探讨

4.1 纽曼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护理实施框架 纽曼护理模式的护理程序包括3个步骤: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护理目标包括制定护理对象系统所期望的结果及为达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结果包括如何实施所选择的护理措施及评价是否达到预订的目标。护理措施是通过3种方式来实施的,即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护理诊断:主要评估患者病情和心理状况。以纽曼护理模式理论了解患者弹性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和抵抗线等防御机制的维持情况。合理运用心理评估量表进行客观评估,为干预提供基础和依据。

护理目标:以维持和促进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精神等中心核基本结构的稳定和完整为主要目标,通过三级预防等综合干预重点解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因素,使患者梳理信心,配合治疗的开展并回归在正常的生活工作之中。

护理结果:通过对比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弹性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和抵抗线等防御机制的稳定和恢复情况、心理评估量表评分情况,评估是否达到护理目标。

4.2 以三级预防对患者进行分类护理 一级预防:指护理对象系统正面临或有可能面临压力源的到来,但反应还未出现,努力避免护理对象系统受到压力的打击或受到压力时尽可能增强患者的应变防御线,减轻对压力的反应。护理对象主要为肠癌术后尚未发现复发患者。

二级预防:是指当正常防线被压力源攻破,导致躯体症状出现。护理措施以调动护理对象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增强3条抵抗线,使护理对象系统获得稳定。护理对象主要为肠癌术后复发患者。

三级预防:指当护理对象系统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或恢复时,护理措施主要是巩固二级预防的效果,使个体获得并维持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护理对象主要为已取得一定护理效果的肠癌术后复发患者。

4.3 具有中医情志护理特色的心理护理措施

4.3.1 进行科学客观的护理评估 常用的有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应对方式问卷、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问卷(E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等,全面掌握患者存在何种心理特点以及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

4.3.2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在日常言语交流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认真倾听和分析,明确心理护理诊断,让患者充分表达情绪,对于患者的提问给予耐心合理的解答,对患者身心不适给予及时处理,对患者生活上的不便,给予积极的帮助。让病患尽可能的放松身心,取得病患的信任与信赖,劝导病患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化解愤怒、抱怨、等不满情绪,保障后续评估、诊疗的顺利进行[19]。

4.3.3 发挥中医情志护理特色和优势 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利用情志之间和情志与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喜胜忧、怒胜思、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来调节失常的情志活动。若病位为肝,情志表现为易怒者,则谆谆诱导,指导亲属对其多迁让,减少发怒可能;过度悲伤者,进行耐心的疏导劝解,以喜胜悲,讲述欢乐的故事等移情易性。亦可运用五声调和法情志护理法,根据五行所对应的五声:呼、笑、歌、哭、呻所推演,同样采用五脏五声相应,生克制侮,指导患者以呼吸或发声来自我疏泄的一种放松形式,以调畅脏腑气机[20-21]。

4.3.4 建立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面对无法治愈的事实,承受着疾病带来的不适症状,每位病患都是脆弱的。及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释病情,交代预后,日常护理要求等,有助于患方动员一切可能力量参与治疗。亲人的关怀安慰能够化解悲观情绪,坦然的面对病痛,重拾生活的勇气;亲人细致入微的护理,既能实实在在地帮助治疗,又能协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身心的变化,减少护理工作量。

5 小结

肠癌术后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心理带来诸多不良情绪,可直接带来躯体症状,也可间接影响临床治疗。纽曼护理模式重视心理防御机制的稳定和平衡,结合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对于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实际护理效果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策略,也需要进一步观察验证效果。

参考文献

[1] Laso C A,Gonzalez J J,Fresno F,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mierometasrases in esophageal and eolorectal carcinoma(a clinical experience)[J].Hepatogastroentem-logy,2004,51(58):964.

[2] Fisch M.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cancer[J]. 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04, 32(6):105.

[3] Cella D F, T ross S, Orav E J, et al. Mood states of patient s after the diagnosis of cancer[J]. Psychosoc Oncol, 1989, 7(1):45-54.

[4]张宗莲,胡延霞,高晓霞.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78-79.

[5]王中川,刘永芳,周详,等.肿瘤复发对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3):985-987.

[6] Zabrara J, Brintzenhofeszoc K,Curbow B,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 [J].Psycho-Oncology,2001,10(5):19-28.

[7] Valente S M, Saunders J M. Evaluating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J]. Cancer Nurs, 1997, 20(3):168-177.

[8]张辉,张先庚,梁小利,等.中医情志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3):208-110.

[9]孟丽,徐艳,王复字.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69-70.

[10]陈虹,姜潮,刘启贵,等.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08-110.

[11] Ones L W, Coumeya K S, Vallance A J K,et al.Understanding the detenminan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 cancer survivors: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ancer Nurs,2006,29(3):167-168.

[12] Hamer M, Chida Y, Molloy G J.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ancer mortality[J].J Psychosom Res,2009,66(3):255-258.

[13]潘盂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4-55.

[14]韩俊林,郑连雪,王清馨,等.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患者情绪状况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1354-1355.

[15]周树勤.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66-67.

[16]黄玉.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改善手术患者生理状况与焦虑心理的作用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79-80.

[17]丁海静.浅谈中医情志护理[J].河北中医,2010,32(5):775-775.

[18]韩玉薇.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文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248-249.

[19]许海阳,屈文燕.癌症患者临床心理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67-69.

[20]高峥.浅析情志相胜疗法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J].内蒙古中医药,2013(13):140-141.

[21]黄家芹.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焦虑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47-48.

(收稿日期:2014-07-27) (本文编辑:蔡元元)

作者:江嘉敏

晚期癌症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篇2:

浅谈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1]。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心理护理的概念及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关键词】病人;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02

1概念

心理护理是指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解决或改善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的护理过程。

2心理护理的分类

2.1疼痛的心理护理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2.2焦虑的心理护理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病人,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重。

2.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于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采用松弛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

2.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中易醒等。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对这种我们应该认真聆听病人的苦衷并理解同情他们,给他们发泄内心悲伤的时间并时刻陪伴患者以防意外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走出悲伤的情绪。

3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3.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3.1.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3.1.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

3.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3.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和发生意外,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3.3.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4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活动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3.4.1否认期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对于这样的病人,护士应当劝说家属不可当着病人面表现出难过,即使这样彼此心照不宣。也可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3.4.2愤怒期度过了否认期,病人知道生命岌岌可危了,但又禁不住地想:这种致死的病为什么落在自己身上!怨自己命不好。表现得悲愤、烦躁、拒绝治疗,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或是拿家属和医务人员出气,借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情绪,这是病人失助自怜心理的表露。护士要谅解宽容病人,真诚相待,说服家属不要计较和难过,并与医护合作,帮助病人度过愤怒期。

3.4.3妥协期病人由愤怒期转入妥协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友善、沉默不语。这时能顺从地接受治疗,要求生理上有舒适、周到的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护士就尽量地安慰病人,为之解除疼痛,缓解症状,使病人身心舒适。

3.4.4抑郁期病人已知道自己面临垂危,表现了极度伤感,并急于安排后事,留下自己的遗言。大多数病人在这个时候不愿多说话,但又不愿孤独,希望多见些亲戚朋友,愿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关心。这时护士要同情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允许亲人陪护和亲友探望,让病人同亲人在一起度过不可多得的时刻。嘱咐亲人要控制情感,不要再增加病人的悲痛。

3.4.5接受期这是垂危病人的最后阶段。病人心里十分平静,对死亡已充分准备。也在临终前因疼痛难忍而希望速死。这时护士应该协助病人安详、肃穆地离开人世,使病人及家属感到安慰是护士的崇高职责,是情操高尚的表现。护士是一直守护在临终病人身旁的人,要帮助病人整容,用生理盐水擦拭眼睛、鼻孔和面部的污迹。病人听觉是人体最后的丧失知觉的器官。故不可议论不利病人心情的话,不可耳语。有的病人来不及等到亲属到来就离开人世,就由护士代替其亲人接受并保存遗物,或记录遗言。

4心理护理的方法

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尊重理解病人,了解病人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

4.2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合理安排好病人的休息、睡眠、饮食、营养等基本需要,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感觉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从而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3合理使用心理治疗,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解除焦虑,配合治疗护理。

4.4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根据不同的疾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性质、病程长短、个性特点等,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练气功,打太极拳,鼓励病人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改善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心理护理的意义

5.1有助于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5.2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抗病能力。

5.3有利于了解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能够及时正确的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5.4有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和疾病的康复。

5.5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6结论

通过更深入的对病人心理护理的认识和了解,使我们更加坚定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强调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如今心理护理已经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也普遍得到认可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将过去的传统式的护理模式逐渐发展为,“重护理—改模式—建体制,从而体现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心理疏导,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必须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理解病人内心的痛苦,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通过细致观察,专心倾听病人的陈述,仔细分析病人不同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还必须以良好的仪表、举止、语言、心态、行为和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感化病人的心灵从而使病人由悲观变为乐观,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总之,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做病人的心理护理时,要始终贯穿病人的情绪这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进行调整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有些疾病,情绪改善了可以不用药而愈,从而可见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重巧.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7):212.

[2]伟灵,主编.中国实用心理学护理杂志,2001,21(3):137-138.

[3]刘晓虹,主编.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2):1-2.

[4]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5]周晓林,主编.北京大学心理学,2003,16(3):21-150.

[6]吴丽华.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33).

[7]鲁会.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23(21).

[8]王春英.不同护理模式对1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2(03).

作者:王晓英 杨营军 王玉枝

晚期癌症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篇3:

电子镇痛泵皮下给药用于晚期癌症的疼痛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镇痛泵皮下给药用于晚期癌症的疼痛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108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无法口服强吗啡制剂的患者归入观察组(52例),均接受镇痛泵皮下注射吗啡治疗;其余患者归入对照组(56例),均接受常规口服强吗啡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如镇痛效果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因而生存周期普遍较短,对照组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因而生存周期普遍较长;两组在镇痛疗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假若无法口服吗啡制剂,也可采用镇痛泵皮下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样能够发挥理想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 镇痛泵;晚期癌症;疼痛治疗;吗啡制剂

[Key words] Analgesia; Advanced cancer; Pain treatment; Morphine preparations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疼痛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资料显示,初期癌症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8%,而晚期癌症的疼痛发生率甚至高达70%[1]。疼痛将使癌症患者面临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所以,选择适宜的镇痛措施以控制患者疼痛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由于恶心呕吐等原因而难以甚至无法口服镇痛药物[2]。为解决这一问题,镇痛泵皮下给药疗法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108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镇痛泵皮下给药具有的疼痛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8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分别为62例、46例,平均年龄(52.21±7.9)岁,癌症类型及例数如下:①肺癌患者26例;②消化道肿瘤患者52例;③泌尿系肿瘤患者14例;④其他肿瘤患者16例。入选患者均接受NRS评分,得分在4~9分,判定为中、重度疼痛患者(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将无法口服强吗啡制剂的52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均接受镇痛泵皮下注射吗啡治疗;其余56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口服强吗啡制剂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应用3种强吗啡制剂:①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美施康定,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62);②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口服(奥施康定,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10016);③芬太尼透皮贴外贴(多瑞吉,比利时JANSSEN-CIL AGN.V.,国药准字J20110042)。

1.2.2 观察组 吗啡镇痛泵(电子镇痛泵,型号CFYQ-M1,江苏省长丰医疗实业有限公司)皮下给药:通常选取距脐周大约5 cm处或上臂内侧靠近腋窝位置来埋置针头。按使用说明将27G翼状针和输液管正确联接到镇痛泵上,然后对腹壁或上臂相应位置的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插入针头且有效固定,以1 mL/h的速度持续皮下给药,一般5~7 d调整1次针头的埋置部位[3]。在输注盐酸吗啡的过程中,初始剂量通常由20 mg/d这一标准开始。假若患者有口服吗啡片剂史,则初始剂量减半。密切监测0.5 d,如果疼痛没有减轻,则需要做个体剂量滴定处理,即按照40%剂量分批次递增,直至患者可以耐受为止。经滴定处理之后明确患者每天所需的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计算出患者5 d所对应的总用量,然后将其掺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配制成体积总量为120 mL的目标溶液,并将其转移到镇痛泵中。应用镇痛泵时,流速控制在1 mL/h,可持续5 d皮下给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盐酸吗啡注射液而言,其日最大给药量应控制在240 mg/24 h以下[4]。在实际治疗操作中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适时适当调整。假若遇到爆发性的强烈疼痛,可征求医生意见通过自控方式追加药量,以15 min为间隔,允许追加0.5 mL药液。镇痛泵安装结束后应将其交给患者并要求其随身携带,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正确使用,应特别叮嘱患者一旦察觉异常应于第一时间向医护人员反映。无论是对照组患者,还是观察组患者,均允许常规使用相关的止痛辅助类药品。

1.2.3 观察指标 采用NRS评分法对两组治疗前后各自对应的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两组用药过程中平均每天爆发痛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各自对应的止痛辅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可实现对中重度疼痛的有效缓解,将其转化为轻度疼痛,然而两组在止痛效果方面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镇痛泵皮下给药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

3讨论

3.1癌症疼痛及其治疗技术的发展

癌症疼痛大部分属于慢性疼痛,不仅具有渐进性,而且具有长期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疼痛将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由疼痛本身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将会明显降低患者的实际生存质量[5]。多数癌症疼痛是一种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这种疼痛往往使患者情绪低落,寝食难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常的治疗方法较局限,除口服镇痛药或神经阻滞外,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电子镇痛泵皮下镇痛无疑为这种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除痛方法。在癌痛治疗中,要求镇痛剂具有持续给药的特点,最好能够以最佳剂量给药。所谓最佳剂量给药指的是在不诱发严重毒副作用的前提下以实现最为理想的镇痛效果。WHO推荐三阶梯止痛方案[6],其中口服给药属于最标准的给药方法。然而,口服给药无法满足所有晚期癌症患者的实际镇痛需求。在此背景下,镇痛泵皮下给药法应运而生,在控制癌症症状、缓解癌症痛苦方面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临床疗效。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最早见于英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广泛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尤其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3.2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的适应证及优点

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的适应证:①难以或无法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如患者存在恶心、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等问题时;②由消化道癌导致的肠梗阻等;③痛感特别强烈时,可使用镇痛泵予持续皮下给药[7]。

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的特点:①相较口服方式而言,无法进食的患者也可采用;可省去每天多次口服用药的繁琐;可结合患者症状来适当调节用量;能够发挥持续治疗效果;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一般不会导致副作用。②相较持续静脉点滴而言,简单易行;镇痛泵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不会给患者日常行动带来麻烦;一般不会导致过量给药问题;使得在家治疗走向现实。

镇痛泵最大的优点是患者不必打扰医护人员,镇痛效果讯速,患者可以自行控制给药。与传统的给药相比,使用镇痛泵的患者镇痛效果较好,镇静程度轻,有利于病情恢复。镇痛泵非经胃肠给药,便于使用,避免了因口服药物不规律而引起的镇痛作用时好时坏的效果,减少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镇痛疗法的依从性。

3.3镇痛泵皮下注射技术的疼痛治疗分析

本研究选取受中、重度癌痛困扰且无法口服吗啡制剂的5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镇痛泵皮下给药途径予以治疗。经由滴定确定每天最佳用药量之后,借助镇痛泵进行全天候持续给药,能够将患者血药浓度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想的镇痛范围之内,最终获得令患者满意的持续止痛效果。

应用镇痛泵皮下给药的患者多数为晚期癌症,不仅生存期较短,而且难以口服药物及食物,另外,近50%的患者存在常规应用强吗啡制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镇痛泵皮下给药和口服止痛药在止痛效果方面十分接近(P>0.05),另外,在每天爆发痛次数上同样十分接近(P>0.05),由此可见,镇痛泵皮下给药能够获得同常规使用强吗啡制剂差不多的镇痛效果。

镇痛泵皮下给药过程中,维持小剂量持续给药,能够实现对患者血药浓度的有效控制,使其为不痛的最低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最低血药浓度,有效规避了单次肌肉注射止痛药导致患者血药浓度急剧上升的弊端。与此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吗啡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镇痛泵皮下给药引起恶心、便秘以及膀胱潴留等并发症的可能较低,即便发生也很容易控制。

允许患者自行控制镇痛泵,充分考虑了疼痛治疗中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与此同时,患者自控时间通常被锁定为15 min[8],这样有效限制患者由于自控镇痛泵而出现的吗啡过量使用问题。虽然镇痛泵治疗费用较高,并且有一些副作用,但相对其镇痛作用强、使用方便以及作用持久等优点,很多患者还是愿意坚持使用。

总之,镇痛泵皮下给药疗法具有诸多优势,不仅方便灵活,而且镇痛效果理想,再加上操作简单以及副作用少,因而获得了医患双方的普遍认可。相信在晚期癌症疼痛的治疗中,镇痛泵皮下给药疗法将会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志林,孙月琴. 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5):469.

[2] 刘萌,于琛,彭雯,等. 改良性皮下自控镇痛对晚期癌症镇痛的护理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303.

[3] 朱振宇. 经皮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9):209-210.

[4] 郭朝阳. 硬膜外阻滞用于晚期癌症患者姑息镇痛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7(28):14-15.

[5] 张华. 应用PCA自动控制镇痛泵治疗晚期癌症疼痛5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17-318.

[6] 马敏洁. 舒芬太尼复合吗啡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4):275-277.

[7] 李霞,秦怡菲.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镇痛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14):1719-1720.

[8] 吴少银,曾睿. 镇痛泵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的评估及分析[J]. 吉林医学,2014,(16):3473-3474.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曹强 周良军 卫才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理教学工作衔接研究论文下一篇:社会福利企业税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