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2023-03-05

第一篇: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论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作者:侯成清来源:上传时间:2013-11-28

幼儿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认为:幼儿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因为它是基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作用、职责、劳动特点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社会使命。衡量一个幼儿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就是看其综合素质是否全面和过硬。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以德为现的模范

1.深化职业理解和认识,做合格的幼儿启蒙者

幼儿教师不仅要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奠基者,而且要做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启蒙者。教师的作用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育孩子们,把他们打造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以幼儿为本的职业操守和师德为先的高尚品格,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进取态度。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作为启蒙教师,应该按照教育目标并结合幼儿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经过精心选择、创造和加工,将它们变为教育因素,为幼儿的成长服务,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2.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先立德后立业。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就难以胜任幼儿教师的光荣使命。虽然幼教工作注定要全身心地奉献,而且会异常艰辛,但是,真正爱孩子的人会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获得幸福和愉悦。

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提出了特别要求,并明确指出,师德与专业态度是教师职业的基准线。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

迅速、可塑性大、同时易受伤害的幼儿。这就更要求从业者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是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献身幼教事业不是仅凭三分钟热度,而是要真正热爱幼儿,时时以幼儿为本,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培养。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是师德的具体体现。

3.理解孩子、爱孩子是做好幼儿教师的前提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一名幼教工作者只有从心灵深处爱孩子,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只有把事业当作生命,我们才会去敬畏她的崇高,只有把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才会去用心呵护。爱孩子应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美德,理解孩子则是爱的基石。幼儿园孩子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孩子在一日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学习、游戏都要幼儿教师来照管,孩子的饥饱、冷暖、生病护理、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幼儿教师饱含爱心地去做。幼儿园工作看起来很平凡和琐碎,但是每件事做好的确不容易,幼儿教师只有把爱心放在第一位,才能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麻烦,处处为孩子着想。幼儿教师只有怀着像母亲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热情和爱心,才能够更好地去关心、体贴、理解孩子,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性地做好幼教工作。树立幼儿为本的意识,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1.做幼儿健康安全的保护者

近些年来,小学和幼儿园伤害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桩桩事件让我们悲痛和愤慨!特别是发生在一些幼儿园的虐童事件,让我们心痛,但更多的是不理解: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怎么能下得了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天使般的高尚情操、母亲般的舔犊之情、卫士般的责任之心一样都不可或缺。怎样保护这些稚嫩和柔弱的孩子,成了每一位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就是,进一步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还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

者。在与幼儿的共同生活中,让他们感觉到父母般的慈爱,让他们始终处在放松和愉悦的氛围里,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幼儿身体的发展特点,力求做到保护幼儿身体不受损伤,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努力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积极做好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为幼儿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温馨的成长氛围。科学合理地策划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合理锻炼,使他们具有健康的身体。用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方式给幼儿传播科学知识,寓教于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幼儿教师要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理世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社会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传授给幼儿,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表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热爱劳动的美德。组织各种活动让幼儿用不同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美。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自身的知识才能、品德和智慧,利用各个生活环节随机向幼儿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他们心里埋下智慧的种子,开垦他们心里高尚道德情感的绿洲。

幼儿教师除了有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外,还应树立谦虚严谨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学会沟通与合作,要多向老同志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学习,从他们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学习也是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幼教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改革经验和发展趋势。要善于总结和反思,认真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研究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逐步提高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

文化素养,在探索中积累,在实践中总结,在学习中提高,豪情满怀地献身于培养祖国未来主人的光荣事业,用真挚的大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二篇:论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13生物行知班

李佳琪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在中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是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其身上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既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有关系到中学生知识水平及道德水平的双重发展。 社会不仅需要人掌握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智力和能力水平,需要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而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阶段,他们不象小学生不具备自我思考能力模仿居多,也不象大学生能够充分独立进行思考,他们是处于二者混合状态的综合体,正处于二者过渡的重要阶段,思想独立能力开始萌发,自尊心的需求逐渐增强,其人格的发展完善还需要有来自教师正确的引导;中学生又处在一个知识水平大幅增长阶段,他们乐于广泛吸取知识、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兴趣,知识框架与自身能力开始发展趋于成熟,他们了解的知识也许很多但难免理解不够深入,他们还需要有人辅助他们对已有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发现;中学生的思想正处于一个逐步稳定的阶段,他们对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开始关心,思考自身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总之,中学生是处在一个不断学习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他们稳定的素质也就在这个

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正是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学生,对其教学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中学教师又需要在教学进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由此就产生了对中学教师素质的一些特殊要求。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而中学阶段主要为造就具有完美人格和创造未来能力的人才打基础。为了使中学教师能真正地培养出适合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然会对未来中学教师的素质产生较为全面更为广泛的要求,也是中学教师应该达到的例如教师的人格、职业观价值观、发展意识等多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高尚的人格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教师的人格历来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重视,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养成,这就需要中学教师们具备更高的人格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表现出真正的热爱,对学生人格的发展积极关注满怀热情,用自身高尚的人格影响其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创造者,未来社会的支撑力量。因此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必须有积极进取的职业观。中学教师不但是一个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光荣的职业,而且更是一门充满了科学与艺术探究的职业。从古至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是充满尊重的。人们赋予教师充分的荣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这一职业也难免充满艰辛与奉献的。作为一名教师甘心做出牺牲的同时,更应该在内心充满职业自豪感,把教师当做一份令人激动自豪的事业。中学教师确实需要有奉献精神,但更需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对学

生知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而且在事业的追求中使自身的人格、知识和能力都不断得到升华。只有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成功与失败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即便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难免出现众多预料之外的问题与挑战,难免受到挫折的影响,所以中学教师要有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在竞争中,我们都将会面临暂时失败的局面,比如,在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方法不能得到学生或学校的理解以及其它不尽如人意的事等等,遇到这些情况,自身的心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就。优秀的中学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能够较好地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教师能保持自己平和的心理和愉悦的心境,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才可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担负着为现今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作为优秀的中学教师必须具有发展进步意识。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在中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对此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把它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有发展意识的教师,必然能自觉地进行终生学习,使得自身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和更新,始终保持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在观念上乐于学习和接受改革与变化,能认真地研究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尊重不同意

见,使自己始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教师,才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才会由衷地欣赏学生的创造性,并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教育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教师,今天的师范生们有一大批将成为未来教育中的骨干教师,但是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现在的我们就应该重视起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努力成为为未来的教育中优秀的师资力量,为祖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教学能力

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其素质的综合反应,“为人师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好的威信,才能迎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近年来随着初升高比例的不断扩大,中职学校的生源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适应现在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1、优良的品德,宽广的胸怀;

2、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

3、丰富的表达,娴熟的技能。

一、优良的品德,宽广的胸怀

优良的品德是教师的首要条件。所谓“德行”则要求德高而行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的工作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其学会做人。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牢固根基。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日趋提高,初升高比例的不断扩大,中职生源基础知识偏差,许多学生表现出贪图享乐,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纪律松弛等缺点。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教师要以自身的品德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从而使学生因敬师而乐业,因崇拜教师的人格而把他们作为学习榜样,从而形成教师的威信。倘若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品德一般甚至低下,对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热心,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宽广的胸怀是教师必备的另一基本素质。具有和蔼通理,宽以待人的情怀是实施良好教育的坚强保证。新时期的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很深,思想开放而处理问题思路狭隘,事事以金钱为重,个性表现力强,势必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矛盾,在教师实施教育过程中有着更多的冲突。作为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允许这些矛盾的存在,要以宽大的胸襟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对待新时期的中专生,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所以没有不犯错的,但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改正过去错误,纠正现在错误,避免将来错误。要做到这点,教师就不能歧视学生,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勇于和学生交朋友,通过教师优良的品质直接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若不然,教师不能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学生,高高在上,鄙视学生的缺点,只能使矛盾激化,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学校教育的充分实施。

二、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教好书、育好人,教师除了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外还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掌握教材的体系。现今的职高学生,思维开阔,获取信息的途径广泛,知识杂,但往往是一知半解,时常会问一些课本以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严谨治学,博览群书;有真知灼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创新。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在你评审职称、评比先进时,那你尽管放心,领导和老师都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不配得到什么。因而,教好功课是教师能力最基本体现,亦是教师威信形成的重要条件。

教师除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讲授为学生所容易接受。在学生中不乏有“混证”思想的,这些学生本无学习兴趣,把课堂当作“睡吧”,教师的授课也成了他们的“催眠曲”,由于“底子”薄,而真正能听进课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设计成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争取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具有灵活的教法,不但表现在课堂教学,还应体现在个别教学中,对于那些还不善于接受课堂教学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实施个别教育。如,对于钟爱计算机和网络的学生,可以组织和指导他们制作一些小教学课件,并适当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励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兴趣,逐渐将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三、丰富的表达,娴熟的技能

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教师是靠一张嘴挣工资的职业”,从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职业特征。如果教师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就不可能达到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这个目的。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生动、风趣。语言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学生对教师语言中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敏感。因此,教师上课时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理不能离开言之有情,理寓情中,以情表理;言之有序也不能离开言之有趣,离开了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教师一旦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学生则兴趣盎然,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汲取知识,达到余味无穷,百学不厌的境地。另外形体表达也是教学中的一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形体表达不但能活跃气氛,而且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是学生注意的焦点,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神态表情。要做到行为专注,举止大方。面目表情是“心灵的镜子”,微笑是最美的语言。这里教师是一名充满激情的导演,在课堂上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满怀胜利的信心,全神贯注的爱心,坚决地实施预定的教学过程.要用振奋的激情感染学生,不能以丝毫的倦怠涣散学生情绪。例如,有的教师在授课时面目表情呆板,声调低沉,时而俯视地板,时而仰望天棚,这样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名合格的教师,光有优良的品德和较强教学能力尚嫌不够,还应具有娴熟的教研、科研和实践技能。因为教研与教学关系密切,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教改方案等用文笔表述出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研究才能获得。培养学生为实用型人才是中等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教研、科研和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学者型教师,既是实践家,又是教育理论家。这样一个教师,是既能照亮别人又能照亮自己的火烛,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应具有的风采和追求境界。

总之,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实践中能力、品德、形象等诸多因素得到最佳体现的综合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是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因此,教师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我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修养,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准,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在教师素质的结构中,有一种素质可以称之为才华,即教师的教育能力。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种是教师的教育能力(又称教师的德育能力),这两者加起来构成合格教师教书育人的才华。

教师的工作主要表现在教学上,尤其是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师素质突出地表现在其教学行为上。换句话说,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它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地决定于其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虽然我们强调 调的知识、观念、工作积极性和教学监控能力对其教学的作用,但很明显、这些因素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学生也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理解教师的要求,掌握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因此,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之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兴趣的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应变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创造性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调查学生心理变化的能力,渊博的知识(知识面广,水平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教师的兴趣爱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错误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设计问题的能力,教学反馈能力、系统操作能力,教学诊断能力,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教具演示的能力,科研、教研能力,板书能力,把握相关学科发展并渗透到本学科的能力,写作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致有五个方面:

第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教师成才的基本点,也是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解决好三种力的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愿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

第二,求知欲强,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永不停步。

第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强,思路缜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创新,课堂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教态自然大方,教容朴实无华。

第四,善于总结点滴教学经验,及时改进,及时提高,重视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积累。

第五,虚怀若谷,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受表扬不骄傲,遭挫折不气馁。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如果说教学是一种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教无定法,选有法则,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选择备课、讲课和处理好若干关系的规范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备课的要领: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什么叫备课?顾名思义,备课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的内容。但是,备什么?怎样备?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提倡备课应考虑17个字,那就是“三的、三点、三实际、二基本、一灵活、纵横关系”。

1、三个目的

备课首先要备目的,使我们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备课应备哪些目的呢?主要是“三的”,就是要备出教学大纲的目的,单元或章节的目的、课时的目的。

2、重点、难点、疑点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讲好难点,说明疑点。

在任何一篇教材,都有一些在同类知识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有一些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这就构成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找出重点和难点,备课要备一篇教材的实质性内容,掌握其重点与难点,熟悉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了解它和前后教材相互联系之处。所谓疑点,就是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地方,讲课时需要特别强调,不然学生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这也是我们在备课时要注意的。

3、从三个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社会实际出发。

首先是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因材施教。接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先得摸清这个班级在某门学科的学习水平,要熟知这个班级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分化表现,多少人学习有困难;接着要摸清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哪些知识已经了解了,哪些还不了解,教材中哪些内容可能成为难点或疑点;还要摸清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带动两头,使好的更好,差生也能有进步。

其次是备教材,“吃透”自己所命使用的教材,从教材实际出发,便于因“教材”制宜。所谓备教材,有三层含义:一是在目前“一纲多本”的情况下,了解自己使用教材的特点;二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实质和各项知识内容,并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知识,使教师本体性知识、文化性知识与实际知识融会贯通;三是在“熟”字上下功夫,通过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避免偏离主题;熟练地理解教材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避免脱离教学大纲的指导;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部联系,避免完全被教材所束缚,这样教师在课堂上,不论从哪个方面组织教材,不论从什么角度进行讲解,都能运用自如。

第三是备社会发展实际,要求教师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平时加强学习、关心社会,搜集资料。

4、抓好“双基”

备课要备“二基本”,又称“双基”,即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技能和技巧。

5、灵活地发展智力与能力

在备课中注意到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6、纵横联系地备课 备课时要常常想到四个字:纵横联系。

纵的联系是一门学科的上下联系、年级之间的联系。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每节课必须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才能温故知新。所以教师在备新知识或新概念的引领时,必须考虑如何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或概念,尽快地将新东西纳入他们已有知识结构中去。

横的联系,就是各学科之间要彼此照顾。 讲课的艺术:

要上好课,就讲究讲课的艺术。衡量课堂教学的六个标准,即明确性、任务取向性、启发性、参与性和及时评估教学效果,正是体现讲课艺术的要求。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的五个字,这就是讲、写、作、画、演,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讲”:讲课当然以讲话为特色。一位优秀教师,上讲台用不了多少话就能够吸引住学生,讲好课的三个前提,一是精神面貌:精、气、神,二是感情投入,就是把感情融入教学全过程中去,这叫真正进入角色,以情动人,移情于听讲者,引起共鸣,达到讲课的目的;三是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知识,而在于传授知识的前提——激励、唤醒和鼓舞。讲课的语言要求: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做到确切、明白、简练、通俗、优美、形象。提倡多种授课方法:课堂上的“讲”,方法是多种多样。按照教学要求,可以是讲授式的,也可以是谈话式的,还可以是读书指导式的。同样是讲授,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述和说明,称作叙述;

写就是板书,上课要善于运用板书;作就是动作,教师的教态起着很大的辅导作用;画是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及时画出图表、状物,按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演即演示,直观使用教具,也包括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总之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即明确性、多样性、任务取向性、启发性、参与性和及时评估教学效果,正是体现讲课艺术的要求。

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处理好其中一系列的关系。解决好德、智、体、美的效果,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处理好尖子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关系,处理好留作业与批改作业的关系,处理好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具备自学能力、 现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和预测超前教育的能力。

第四篇:论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摘 要】素质对播音主持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播音品质、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播音主持 基本素质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素质对播音主持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逊色。相反,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在全球化、数字化的环境下,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新形态已经出现,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将是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大任务。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播音员、主持人要向受众传播新闻,说明事理,传播知识。在荧屏和话筒前面,他们是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代表。台长们走不到荧屏前面来,也不出来对着话筒跟全国人民说话。大量幕后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要通过他们最后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体现。采编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导播工作等等好不好,最后都体现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之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政治上要坚定。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必须要在政治上坚定,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播音员、主持人面对亿万群众,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自身来说,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对我们党的领导,对党的方针政策,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有坚定的信念,充满信心。自己有崇高的信念,才能够影响广大受众。再次,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为人,如何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良好的修养。为人要正,为文要正,为事要正。为人要正: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在荧屏上挺像一回事儿的,结果一下了荧屏,在社会上做一些与你的形象、身份很不相称的事,甚至做出些荒唐的事情来,或者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来,那你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要大受影响。为文要正:你写的东西,你的作品要正派、正直,不能搞斜的歪的。为事要正:你要处理很多事情,同样要公道、公正。所以,对播音员来说,这一条很重要,这是德的要求。

二、扎实的播音品质

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拥有更多的听(观)众,必须要讲好普通话,正确掌握语音的声、韵、调,做到发音准确清楚。不论是听众、还是观众,人们终究还是喜欢听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先要有较好的声音天赋。主持人的声音虽然不要求向传统的播音员那样吐字必须清晰、音质必须优美、声音必须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要想达到一定的播音水平,仅靠天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播音理论和技巧,

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原理,运气吐字的方法,情、声、气综合处理的技巧,话筒镜头前的感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把握等等。如果能按这个要求去训练自己,我们节目主持人才能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使自己的播音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才能使整个节目“锦上添花”。播音不仅是难度很大的“技术活”,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丰富的经验对于提高播音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理论素养、技巧训练,相应的实践经验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的老一代播音员都是在话筒前工作了几十年,才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播音经验。尽管我们不必要求节目主持人个个都成为“播音大腕”,但是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在播音时发挥运用自如,相应的播音经验是不可缺少的。

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

实际工作中,往往有部分播音员认为,作播音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要写稿,只要相貌端庄,声音条件好,即使文化功底与文学修养差些,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产生这种错误看法的原因,缘于对播音工作的实质了解不够深入。从这几年从事播音工作的体会来看,我个人的感觉是,电视广播是一个让人给予付出,尤以脑力付出为突出的综合艺术载体,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时时会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事实上,文化功底的深浅,是决定播音员能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关键。随着电视广播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收视收听昨日新闻,渴望在第一时间内快捷地得到信息。如此,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发新闻工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从另一个方面讲,播音员在播音工作中要体现出“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的新闻播音特点,并做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步振动”,同样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的支持。由此,才能在短暂的备稿时间里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稿的精神实质,很快洞察记者编辑编发稿件的意图,消化愈快,恰当准确地播音表述也才有了先决条件。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的提高与获得,在于平时不断地汲取知识与养成。

四、良好的心理状态

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机性和挑战性,它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很高的应变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设备高科技化,事故隐患的可预见性也随之削弱。因此,播音员尤其是直播间的播音员,更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对一个播音员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是一次严格的心理侧试。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播音员不仅要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镇静,而且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独立解决问题,还要极力保持声音的亲切感与平和感,不能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所以说,播音员是否能把好这一关,在关键时刻是否有“抢险”、“补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综观现在各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素质不佳者不在少数。具体表现为:一是临场紧张慌乱,在话筒前思维呆滞,语言平淡;二是临场亢奋,过于矫情,说话言不由衷,无遮无拦;三是过于拘谨,自控能力差。因此,建议播音员主持人适当地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建立全新的理性思维模式,充满自信地面对话筒和镜头,是完全有必要的。播音心理学也应

具有特定的哲理性内涵,不断强化悟性思辨和文化积淀,以构筑不同的研究层面,有效地进行剖析和训练。

第五篇: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

论文导读: 要做一个合格的体育解说员,在具备了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个现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体育解说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艺术,融合了体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精华,需要解说员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关键词:新闻记者,现场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演讲

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变得异常的快捷和方便;这也给给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和精美的运动瞬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平台;各种体育节目的丰富也使得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及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体育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现场赛事的解说员也是越来越挑剔。那么,怎么样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才能的到观众的青睐呢?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呢?

一、体育解说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

电视是视听媒介,从信息传播角度看,电视的突出特点是视听结合。画面是电视的主要语言,运动着的画面是电视同其它大众传播媒介最主要的区别,但声音决非画面的从属物。电视体育直播的画面部分,主要是由导演组织、设计、指挥、切换的。而声音(国际声除外)则是由解说员结合转播画面,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主持”播讲的,体育解说员不同于一般读他人文章稿件的播音员,他说的是自己对这场比赛的观点、见解,可以没有稿子,即兴发挥,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他是节目的代言人,是节目方针的前台体现者之一,同时也是这场转播节目的主要制作者之一,他具有身份真实、节目固定、主持交流、形象鲜明的特点。导演在幕后操纵画面,解说员在幕前主持报道,一般看来,体育播音员似乎是一个主持人,是一个按照导演要求进行解说的主持人;但是,作为电视体育节目的直播,体育解说员所从事的其实是结合赛事的进展画面把最新的赛事情况配合声音进行传播报道,是一个在现场进行报道记者的角色。

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记者,他不是导游,不是球迷,不是主持人;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当赛事的进展画面出来的似乎他必须结合画面配合声音将赛事的进展情况客观的进行传播报道。

当一个人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 ,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也不仅代表个人 ,而且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离开解说席回到日常生活中他可以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友好的邻居、彬彬有礼的消费者,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狂热的球迷。而比赛现场、解说席、摄像机等则共同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搭建了个公共话语平台.规定了电视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身份和行为,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电视体育解说员必须忘记其他社会身份.做一个合格的记者 。

体育解说员要做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要有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的新闻素养,就必须遵循新闻工作的共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纪律观念,能够坚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报道方向。比如对中国女排,在他们五连冠时我们体育解说员就要介绍她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事迹,提倡学习她们的女排精神。而面对中国足球队屡屡与世界杯无缘,我们也要头脑清醒,不要有过激言行,但我们需指出中国队在对抗训练、中场组织、临门一脚、应变能力方面的不足,希望中国队能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

第二,体育解说员也必须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性和客观报道的精神。新闻敏感性是完成现场报道的灵魂新闻敏感性涉及新闻报道的多方面,主要是围绕播报、题材和受众。新闻敏感是任何一个记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体育解说员来说。一些可以预知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体育解说员在事发之前有时空条件来构思选题、选材和报道的结构。

比如在奥运会、世界杯上愈演愈烈的新闻大战中,各国新闻机构都是以秒为单位抢新闻、抢时效的。电视体育直播就是转播体育新闻,解说员是在新闻战前的前沿阵地进行现场报道的,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嗅觉灵敏,眼睛要亮,头脑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意识。在悉尼奥运会上,前两天我国运动员在举重射击上先后失手,中国运动员何时能拿到第一枚金牌,一时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而杜丽在射击场的夺冠,解说员在电子记分牌还未打出个人成绩及名次顺序时第一个向全世界播报了这条喜讯,为中国记者采访团,也为中央电视台争得了荣誉。

但是,不可预测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就要求体育解说员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对题材、素材及时作出必要的判断和选择。这就要用平时积累和掌握的准则和知识快速决断哪些内容可以播报、哪些内容不可以播报。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体育解说员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包括政治敏感、法制敏感、人性敏感等。体育解说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报道尽可能趋于平衡。也就是说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告诉听众所发生的事件经过,反映专业人士分析和官方的评论。

当然,这些都要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报道解说。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增其恶。要尊重事实,对双方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偏袒一方。对自己喜爱的球队誉美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而对另一方则冷嘲热讽,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偏激的“啦啦队员”。

第三,体育解说员要有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的同时还有能够抓住典型和捕捉细节。

一个赛事在报道解说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变数横生,这就要求一个体育解说员要有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突发情况。

同时,一个体育解说员还有能够在驾驭全局的情况下,能够抓住典型和捕捉细节。在现场报道中所谓抓住典型,就是要抓住能体现报道主题,反映新闻事件的典型场面、主要环节、重要人物。一般来说,这里很少有什么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可谈。全凭体育解说员对新闻现场的把握,对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的认识,体育解说员的洞察能力,临场反应和表达能力。应当说这是记者业务功底临场的集中表现,也是体育解说员业务功底临场的集中表现,谁的功底深,谁就能主动地掌握话筒,在纷乱繁杂的现场巧妙地抓到典型素材,真实地表达新闻事件,为深化报道主题服务。捕捉细节就是说体育解说员在播报赛事现场,既要一览无遗,迅速看清全貌,抓住典型,又能明察秋毫,捕捉到一些生动的细节。细节的独特和个性,能使现场报道具有吸引人的现场感,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体育解说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现场主持人

要做一个合格的体育解说员,在具备了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个现场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首先,一个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像主持人那样的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电视体育解说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对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因此,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是解说成功的保障。

那么,怎样才算是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

第一,体育解说员要讲标准的普通话。作为电视大众媒介的组成部分,电视体育解说同样承担着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的社会责任,必须有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规范的普通话用语。现在播音风格多样化,可以有比较多的说话方式,但唯一不能淡化的就是普通话语音,绝对不能像现在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腔调那样嗲声嗲气,装腔作势,甚至搞所谓的“美女体育解说员”等华而不实的现象(有些地方台出现这种现象),有损于体育精神内涵。科技论文。

第二,体育解说员要练就扎实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电视体育解说主要以口头语言为特色,辅以一些体育专业术语,解说员应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用浅显易解的语言解释体育专业术语,就象在跟观众进行口头对话。没有扎实深厚的口语基本功,难以成为优秀的体育解说员。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炼就的,不仅要练发音吐字,还要练大量的绕口令,练现场无稿口播的速度,以适应快节奏的比赛。其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核心是学会使用既不同日常口头语言又不同与书面语言的谈话语言。掌握优美严密、形象、通俗的谈话体语言,是口才出众的基础。口语化的谈话体语言既吸收了书面语言的优点——讲究语法修辞、逻辑性强、准确鲜明,又吸收了日常生活口语的长处——自然朴实、通俗生动。总之谈话体实况解说,要求说起来自然上口,简洁明快,听起来清脆悦耳,顺畅生动。如:书面语言——“骁将郑智带球突破,连闯三关,只见他虚晃一枪,横传禁区,飞马杀到的李金羽,不待皮球落地,凌空头撞,直挂网角”。日常口语:“郑智真快,左一晃右一晃,硬是连过三人,嘿!,那下底传中落点有多好,李金羽那个球绝了,没等球落地,趴地一个鱼跃冲顶,人都差点进了大门。”谈话体语言:“郑智利用自己速度快,带球突破技术好的特点,连过了三名防守队员,突然急停,传中,李金羽飞身赶到,一个鱼跃头球,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看着球飞进了大门”。

第三,解说要增强幽默感。体育比赛属于休闲娱乐范畴,比赛巾可能发生很多戏剧性场面,如果解说中适时采用幽默风趣的言,既能与场面相映成趣,又可以带给观众轻松和愉悦,这是目前很多解说员需要提高的。

第四,体育解说员要努力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可以说,体育解说员的解说水平是高难度的口头语言艺术,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边看、边想、边述,虽然电视是声画并茂,而解说员却是主要通过声音,凭借声音形象同观众交流的。科技论文。

体育解说语言是一种与电视画面相配合的生活化语言,单拿出可能是个四不像:句子短,节奏快,甚至语调惊人,意思表达不完整。但如果与电视画面结合起来听,它不仅是完整的,还是生动正确的,这也是体育解说员的谈话体语言,同主题节目的解说员在“坐而论道”时使用的谈话体语言的不同之处。

体育解说员在学习动用这种与电视画面相结合的,或追求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谈话体语气时,要努力追求自己富有个性的声音形象,不能单纯模仿,齐白石讲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文化素质和自身气质也不同,如硬要去模仿谁,很可能弄巧成拙,失去自我的特点和长处,同时要保持自己声音形象的相对稳定性,以利于在观众中形成较稳定形象。

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并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声音形象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体育直播的语言水平。

其次,体育解说员要具备主持人的冷静敏捷的应变能力

电视体育解说是一门即兴发挥的艺术,对比赛的进程和结果无法做到“先知先觉” ,解说员必须全神贯注地注意场上的形势变化和电视转播画面中镜头的切换,迅速即时地将场上信息传达给观众,特别是比赛激烈紧张、节奏变化很快的时候,更需要解说员反应敏捷善于应变。对体育比赛中内容有所选择的解说对解说员至关重要。体育解说不同于有稿播音员或事先准备好内容的节目主持。解说者无法预料比赛过程的具体细节,也无法预料运动员会采用何种战术策略;有些比赛,解说员甚至连哪些运动员上场都不清楚。解说者不可能事先将解说细节设计好,只好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选择解说内容。

体育解说又是一种高度即兴的播讲形式,它要求播讲者思维敏捷,语言反应迅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画面信息,也包括画面之外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还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各种认识和感情抒发。另外,解说员还应具有应对比赛中的突发事件。如比赛中因故中断了很长时间,要想方设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冷场”。还有,体育比赛结果在没有结束前,就处于千变万变之中,在没有确切结果时不好过早报道,在解说中可以阶段性地根据事态发展报道了场内情况。

等等这些,都要求体育解说员要具备像主持人那样冷静敏捷的应变能力。

三、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体育解说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艺术,融合了体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学、美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精华,需要解说员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从人文的角度来讲,解说中需要对体育有透彻的理解。体育是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从事的身体运动。体育中对人类行为本身的理解,对于存在于社会文化中的体育现象的理解,对于各种时代背景下体育精神的理解,都有不同意义。解说员必须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此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才能向观众阐释。

从体育学的角度看,体育比赛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非常密切的学科。体育比赛中又有不同的项目,在各个体育项目中又有各自不同的规则和技战术特点。体育解说需要专业化,就必须做到:(1)通晓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对技术、战术的术语表达准确;(3)熟知各种技术和战术的特点;(4)了解运用技术和战术训练的方法和过程;(5)具有即时分析、概括比赛的能力;(6)了解一些运动医学知识。要为一名合格的电视体育解说员最起码要懂得以上的体育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解说员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画面信息,也包括画面之外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还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各种认识和感情抒发。

另外,还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掌握好解说的时机、音调的高低等,例如网球、台球在比赛进行时,此时就需有“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只是在每个球结束的间歇中进行有选择的解说、评论,而且音调较低;而在解说类似足球、篮球、拳击,在比赛过程中就需要解说员用较高的音调进行解说、评论,甚至引导、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从法学的角度看,解说员在介绍某个国家或运动员的背景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介绍的内容是否侵犯到其利益或权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解说员掌握必要的法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解说的具体表达中,还必须明确电视媒介的特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众传播中的叙事风格、修辞风格等的形成和完善也需要解说员多方汲取营养。

四、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

目前,我国现有10多亿电视观众,他们的文化层次不同,体育爱好也不同。在收看体育直播过程中,既有体育专家,又有热情的球迷,还有众多的普通观众。科技论文。从数量上讲,大多数观众是属于看“热闹”,他们希望主持人能为他们当好“导游”,引导他们会看比赛、看懂比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视画面局限性的另一面,电视观众受到画面的制约,只能看到摄象机摄取的并经导演选样播出的画面。出全景时,人的图象小,观众看不清场上运动员是谁;出近景时,观众又看不到镜头以外的情况,如足球赛的无球跑动配合的情况,裁判及巡边员的执法手势,这就使得电视观众也就希望主持人能当好他们的“眼睛”,叙述并介绍他们没看到、没看清的比赛情况,也就是帮助观众看清比赛,看全比赛。上述电视转播的特点和多数观众的要求,就决定了我们的解说员必须具备一个演讲家的素质,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既要会说故事,又要能讲道理,也就是说在报道解说时要注意评述结合,评中有述,述中有评.

而什么是述呢?这就是叙述、介绍、解释和说明,需要重点叙述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比赛中精彩的场面,得分的高潮。如足球的射门得分、篮球的快攻扣篮,乒乓球的连续扣杀,排球的连续防反等。赛场气氛热烈,连观众也激动叫好,这时尽管观众已经看清,解说员也要热情地跟球叙述、介绍是谁传给谁,是谁怎么得的分,因为此时解说员已成为观众议论比赛、抒发情感的“喉舌”和代表,如果此时解说员冷言寡语,轻描淡写,就失去了电视这种家庭文化的交流感,失去观众的信任,观众会感到不对味、不解气、不提神、不高兴。

二、比赛中的盲点、疑点、难点及场上纠纷,如越位、三秒、边线、发球、风向等等,观众往往看不到裁判的手势,看不清运动员的动作,看不全运动员的位置,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这时解说员要想观众所想,急观众所急,成为观众的“耳目”,必须及时加以解释说明,否则会越看越糊涂,大失所望。

三、背景材料,如双方的身高、体重、年龄、特点、风格、成绩、球星教练的历史及裁判、场地,还有专家评价、趣闻轶事、赛前的心理战、舆论战等,叙述介绍这些好比是向观众发布“比赛指南”,现场与历史结合,深化新闻,增加趣味性,有助于观众理解比赛,看清看懂比赛,并可增加解说的深度和评论的可信度。

四、体育知识。解说员要结合比赛进程介绍比赛项目的历史演变,现行规则,风格流派,中国,亚洲和世界水平发展趋势,存在问题,项目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等等。要宣传好和普及好体育知识,提高观众的体育知识水平。在解说实践中背景材料和体育知识很难细分,运用时要注意“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原则,要述中有味,饶之有趣,恰到好处,使述“立体化”。

所谓评,就是评论。对比赛的各个阶段,主要方面:或开局、或高潮、或相持、或低潮、或关键时刻、关键球、关键分,还有队员的发挥、场上换人、教练指挥、裁判热潮以及球队作风、赛场风气等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种评不感而发,针对性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杜绝空泛议论,罗嗦,评论员不是为了评而评,不是游离于叙述之外的评,而是紧密结合比赛进程的评论,评论要有叙述为基础,是为了深化解说,引导观众看懂比赛,看出“门道”,看出“趣味”,提高欣赏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解说水平。

现场体育转播是电视台的“拳头产品”,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但在解说员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克服“个播化”影响,直播与录象播出的区别等等。述中有评,述评结合,两者兼顾作为体育解说员的工作方向,只要我们努力实践,注意总结,就一定能够得心应口,评述自如,至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多述一点还是多评一点,多说一点还是少说一点,这要视不同项目而定,以达到评述得当、融会贯通、协调同一,恰到好处的境界。

总的说来,电视体育解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易碎品”,说它遗憾,是因为它像电影那样,只要播出了,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回收修改了。说它易碎,是因为它同任何新闻一样,稍纵即逝,播出即过,成为历史。虽然昙花一现,但它美丽芳香,虽然体育转播难出佳作,全国新闻评论奖从未有此一项,但它拥有十多亿观众。如今电视离不开体育,体育也离不开电视,体育直播和体育解说,前途光明,重任在肩。

参考文献: [1]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叶子:《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阎玉:《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胡志平:《新闻写作和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陈寅:《新闻策划大道》,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3年版。 [8]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曹璐:《解读电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版。 [10]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11]闻闸:《播音主持训练280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版。 [12]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版。 [13]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版。 [14]宋世雄:《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和荧屏春秋》,作家出版社,1997版。 [15]李强:《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蓝月亮洗衣液调查报告下一篇:林业局学雷锋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