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课堂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幼儿园教学任务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幼儿教师更需要通过科学的课堂管理方式,创设有秩序的学习生活情境,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证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完成和幼儿的健康发展。但幼儿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丰富课堂管理理论知识、增强教师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反思能力、建立课堂管理行为评价机制等途径得以解决。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课堂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一、问题提出

课堂不仅指师生教学活动的场所,而且包含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教学互动情境。为保证课堂学习,成功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诸方面的因素,进行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①其范围包括物理环境的创建、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问题行为的处理等。它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幼儿园也不例外。

幼儿园的课堂管理对象是幼儿,幼儿处于教育的启蒙时期,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思维发展水平低,缺乏一定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社会意识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按规则、规范行动的自觉性,因此教师更需要通过课堂管理创设有秩序的学习生活情境,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证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笔者以师范毕业的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堂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师范毕业的幼儿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重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鼓励和奖惩结合的方式,这些都符合以人为本,促进幼儿发展的原则,但在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课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存在矛盾。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以激励、促进幼儿发展为主的课堂管理理念,强调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认为控制型的管理方式更方便、更有效。

片断一:时间已经到10:50分,快要吃午饭了,但是孩子们都没有安静下来,有的在跑,有的在打来打去,有的虽然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在聊天。教师叫道:“今天中午有一些小朋友不想吃饭了是吧?从现在起,有哪个小朋友在教室里乱跑、打人都不要吃饭了!”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片断中的教师曾经向笔者抱怨:“现在的幼儿真难管教,稍微客气一点都不听我的。”“所以,我现在对我们班的孩子可凶了,我只要一讲话,小朋友都不敢讲了,可有效了。上课比以前轻松多了。而且我的师傅也对我说不要对幼儿太客气,先管住幼儿,其他的以后再说。”这个片断中,教师就是通过威胁的方式,达到控制纪律与改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的目的,虽然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但对教师而言,这种方式立竿见影,所以经常使用。

片断二:毛毛是个大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有次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跑来跑去,一不留神把放在教室一角的积木撞翻了,教师让毛毛捡起来,毛毛不捡,教师就让毛毛站在一边,不让他参加任何活动。

这位教师认为,毛毛拒绝把积木捡起来,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这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就用教师的权威压服幼儿。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幼儿意识到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帮助幼儿发展责任意识,反而会影响幼儿的自尊,造成师幼的对立,不利于幼儿发展。但在教师权威与幼儿发展之间又冲突时,教师更重视教师权威。

(二)管理措施缺乏一贯性。

管理措施一致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和期待要保持一致,对每个幼儿的管理都要公平一致,这样使幼儿有种安全的感觉,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而教师的管理措施往往缺乏一致性。

片断一: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最初并不限制孩子奔跑,但当一个孩子因奔跑不慎撞上别的孩子而流鼻血时,教师会马上禁止所有孩子奔跑。

片断二:在座位问题上,教师有时要求孩子找准自己的位子,不能随便坐;有时要求哪里有空座位就坐哪里。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管理要求常会随具体情境、个人意志等变化而变化。由于经常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察言观色,而不是按照规则行事。同时要求的不确定性,必会给幼儿造成迷惑,不知道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混乱将不可避免。

(三)重干预,轻预防。

幼儿教师总是在课堂规则受到破坏,或者课堂秩序受到干扰的时候进行干预,而没有意识到事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片断一: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一幅图片,然后问幼儿,图片上有什么?幼儿七嘴八舌,教师这才意识到课堂秩序太混乱,接着提出了规则的要求:一个一个说、先举手再说。

片段二:在引导幼儿进午睡室时,教师没有交代清楚,全体幼儿同一时间走进午睡室,幼儿之间发生撞碰,产生矛盾,导致秩序混乱。教师在发现这种情况后,下令全体幼儿重新走一遍,排队进入午睡室。

在这两个片断中,教师事先没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等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才仓促管理。如果能在活动之初就提出要求,进行预防,就能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活动,避免混乱而导致活动的中断,也前慑性地避免了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美国学者库恩认为课堂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解决问题应该从它尚未发生的时候开始,而处理事情应该从尚未混乱的时候开始,才能够事半功倍。

(四)有伤害幼儿身心发展的行为。

幼儿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伤害幼儿身心发展的行为。

片断一:大班集中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在位子上坐着,不要说话,但是毛毛一直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就走到毛毛身边,让他不要讲了,但是毛毛不听,老师很生气,把手一挥,朝毛毛的额头拍去,刚好毛毛把头一抬,老师打到毛毛的鼻子上,毛毛流鼻血了,保育员赶紧把毛毛带到洗脸的地方去,帮他止血。

在管理过程中,特别是面对一些干扰课堂秩序的行为,由于这些幼儿屡教不改,教师就会缺少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伤害幼儿的行为。

教师要在互相尊重、平等、信任的基础上,与幼儿进行真诚的交流,在倾听和诉说中,了解幼儿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教师一定不要以管理者、说服者、批评者的身份与之交流,这样只能起到反作用。

三、改善幼儿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建议

(一)丰富课堂管理理论知识。

师范学院毕业的幼儿教师通常具有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能够意识到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指维持课堂纪律、控制课堂秩序,还包括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性,同时注重幼儿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表达和发展自己思想的空间与机会,使教师能关注到幼儿的内心深处,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课堂管理的过程为幼儿社会性学习提供学习内容和真实情境。

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理论,不少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管理技能,如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技能,有效建立常规的技能等。因此改善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就要将课堂管理理论的学习纳入到教师职前职后培训的课程中,激励教师主动地学习、接纳更丰富的课堂管理知识。

(二)加强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

研究发现,多数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她们热爱幼儿、热爱工作,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具有更多更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方式;但在情绪失控时,课堂管理就会偏离目标,甚至造成对幼儿的伤害。教师的情绪调控能力与自身涵养有关,因此教师需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修养。需要通过适当的情绪培训,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和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减少对幼儿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效能。

(三)提高教师对管理行为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波斯那(Posner,1989)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②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反思;其次帮助教师树立一定的问题意识,联系理论审视课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疑点;最后帮助教师关注反思效果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管理行为,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四)建立课堂管理行为评价机制。

教师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一定的群体教学观念。这种教师群体教学观念是群体内所有成员的行为标准,也是教师群体活动的目的性和意向性的集中表现。这种教师群体教学观念是群体内所有成员的行为标准,也是教师群体活动的目的性和意向性的集中表现。教师群体对于个体而言,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教师群体与个体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因此,幼儿园可以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评价机制,帮助教师认清课堂管理的目标,以及可以采用的课堂管理行为或不能采用的行为。同时帮助教师认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引导幼儿教师在自我调控中优化自己的管理行为,帮助教师形成科学管理的理念和相应的课堂管理技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注释:

①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xlsk1/etfz/200806/

t20080616_473559.htm.

②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

参考文献:

[1]卡罗尔·西蒙·温斯坦,安德鲁·J·米格纳诺.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12).

[2]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广东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推动实施学前教育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财政投入显著增加,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

在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老城区改造和人口流动的实际之下,为解决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数量不足的问题,广东真抓实干,在广泛调研和周密论证的情况下,就“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出台了有关文件。这是广东全面贯彻国家和省的学前教育工作部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立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所作出的顶层设计,必将有力推动广东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作用探讨

3、基于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

4、幼儿园班主任工作总结

5、浅谈运用文学作品培养3-6岁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6、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初探

7、浅谈教师情绪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8、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五专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9、情绪管理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研究

10、绘本阅读在幼儿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1、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绘本教学策略

12、学前专业学生情绪智商评估及教育对策研究

13、探究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14、浅析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管理

15、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6、贵州省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就业观相关研究

17、”尴尬的幼小衔接期“教师何去何从

18、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19、浅谈如何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0、中职幼师生备考过程中的情绪管理研究

21、浅谈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22、师幼互动中的教师情绪管理研究

23、青少年社会工作防犯剧场中共情干预研究

24、幼儿教师愤怒情绪管理策略

25、探析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工作

26、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助力于高质量成长

27、如何运用幼儿戏剧课程 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28、幼儿园情绪情感培养及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29、浅谈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30、基于疫情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探究

31、幼儿园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研究

32、浅析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34、绘本教学对幼儿教育的启蒙作用

35、当情绪来敲门,幼儿教师如何驾驭

36、浅析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37、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幼儿毅力培养

38、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39、家园校共育,搭建成长阶梯

40、幼儿园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分析

41、如何提高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有效性

42、抗压导向的幼儿师范体育课程实施研究文献综述

43、浅谈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策略

44、绘本阅读润化高职幼教学生核心素养

45、3-6岁幼儿社会情绪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46、音乐与舞蹈类教师情绪劳动能力的现状分析

47、幼儿情绪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48、幼儿园师幼情感管理教育探究

49、浅析幼儿自我情绪管理的指导方法探究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在挪威越来越普遍。在挪威,大量年幼儿童入园是对学前教育的巨大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教育的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可供中国同行参考。

[关键词]挪威;学前教育;1~3岁儿童;入园;挑战

以往,挪威的学前师资教育主要是针对幼儿园3~6岁儿童的需要设计的。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的越来越多,已占全国在园儿童总数的30%,这对挪威的幼儿园教育和学前师资教育都造成了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的教育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本文将介绍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供中国读者参考。

一、承认儿童有能力对环境施加影响

1 年幼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发展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使我们对0~3岁儿童的能力有了许多新认识。以往我们对0-3岁儿童的看法大多是建立在弗洛伊德与皮亚杰的理论之上的,认为儿童是脆弱的,依赖成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在,许多实证研究证实,与成年人相比,年幼儿童确实易受伤害,但并不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脆弱。与皮亚杰所描述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形象大相径庭,新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很早开始就具备了以他人为中心的能力。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年幼儿童可以通过模仿学习与他人互动。

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从出生开始,就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并积极构建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意义。儿童对现实的理解是通过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环境的认识来形成的。进入幼儿园后,即便是年仅1岁的儿童,也有能力参与到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活动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环境施加影响。年幼儿童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加入幼儿园这个集体中来的。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相比,1-3岁儿童更擅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 尊重年幼儿童的参与权

挪威政府规定儿童在幼儿园有参与权。所有儿童都应该有机会定期参与计划制订和教学活动评价,儿童的参与年龄没有最低限制。必须强调的是,教师是按照儿童的年龄和成熟程度来决定对其意见的重视程度的。如何理解和真正实现年幼儿童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权,是幼儿园面对的重大挑战。

(2006)认为,儿童的参与权在广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成人维护儿童的表达权利,从而使儿童的意愿可以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所影响。Sandvik(2007)认为,1~3岁儿童的参与会带来教学和道德上的挑战。㈨教学上的挑战指的是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而道德上的挑战是指要求教师在与年幼儿童交往时要平等对待儿童。从道德角度看,教师和年幼儿童接触时应该使用平等的态度和方式,使儿童处在最自然和放松的状态。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儿童身上,倾听和理解他们的身体和口头语言。

二、重视与年幼儿童的家长合作

挪威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证所有年满1周岁的儿童都有幼儿园可上。2007年,上幼儿园的1~2岁儿童已占全国1~2岁儿童总数的69%。近年来,年幼儿童上幼儿园的人数在迅速增加。换句话说,为年幼儿童提供日常保教服务的幼儿园已经越来越普及。

Farstad和Stefansen(2007)在研究中发现,家长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什么地方反映了他们的看法,即认为什么是对自己的孩子最有益处的。最有益于孩子的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最方便照看孩子,而是对于文化价值观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1~3岁的孩子上幼儿园,说明家长认识到上幼儿园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幼儿园被看作是让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家长都强调,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服务是稳定和安全的。

当年仅1岁的儿童开始上幼儿园时,他们通常是第一次被直系亲属以外的人照料。从家庭护理过渡到由公共机构提供护理,对年幼儿童来说,这是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动。年幼儿童既要和陌生人建立关系,又要在由同龄人组成的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到一个新环境的过渡常常会给年幼儿童带来情绪上的压力。成人必须认真对待并帮助儿童,使他们能够应付新的环境。为了使1~3岁儿童在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需要与年幼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父母知道孩子的习惯、经历、愿望和兴趣。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此外,入园阶段良好的家园合作也会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以后的进一步合作铺平道路。

在幼儿园里,每一名年幼儿童都要由一名固定的成人来负责。这名成人就是儿童的主要联络人。教师们分工明确,各自负责当几名儿童的主要联络人。主要联络人通过建立和儿童的密切关系来保证每名儿童都不被忽略,都能被教师看到、听到和了解。作为主要联络人的教师应该给儿童安全感,当儿童探索周边环境时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主要联络人的另一个任务是建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使儿童能够体验到两个不同环境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幼儿园法》规定幼儿园的工作应得到儿童家长的理解,同时要和家庭密切合作。儿童在幼儿园的时间里,由教师负责对他们的照料和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家长的愿望来照料和教育儿童。《幼儿园法》保证了儿童的父母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权和影响力。家园要密切合作,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控制幼儿园工作的细节。幼儿园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贯彻《幼儿园法》和《学前教育内容和任务大纲》等。因此,幼儿园有必要探索如何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来,以共同促进年幼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引导年幼儿童学习知识

《学前教育内容和任务大纲》指出,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有义务照料所有儿童。对儿童的照料被理解为认真倾听儿童的需求,与儿童在感情上紧密联系,有能力从儿童的角度来理解问题。通过在幼儿园环境中和其他人的日常互动,年幼儿童形成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寻求事物的意义。因此,幼儿园要成为年幼儿童的避风港,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在儿童寻求事物意义时提供支持。Lisna(1989)认为,能与年幼儿童进行良好互动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是最优秀的教师。

挪威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中只有30%接受过专门的学前师资教育。在幼儿园中,这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大多是班级的负责人。幼儿园其余的工作人员没有学历的限制。这就对班级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照顾到儿童个体和儿童群体外,还有责任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按照挪威的法律,幼儿园应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力,使儿童渴望了解世界,并以儿童的兴

趣、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各种挑战。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涉及七个领域,这也是儿童应该经历和学习的重点。引导幼儿园最年幼的儿童学习这些知识,对教师的教学是很大的挑战。

Sandvik(2006)认为,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各个学科的知识并不是以学科的形式,而是以生活和世界的一部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对于孩子来讲,没有学科,只有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会帮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通过非正式的学习情境,得到大量的机会,学习各种有关生活和世界的知识。学习的前提是有成人或其他儿童分享和支持他们的好奇心,成为他们学习的“支架”。成人应该有兴趣观察微不足道的事物,愿意和儿童一起,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并在合适的时间里为儿童指出前进的道路。儿童表现出的兴趣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机会。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制订正式的学习计划,帮助儿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重视年幼儿童间的互动

传统的看法是,年幼儿童最重要的是接受成人的照料,所以年幼儿童首先需要和大人建立联系。这种看法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心理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母亲对儿童很重要,担任着不同角色,其他人就微不足道了。此外,由于皮亚杰理论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社会交往。

目前挪威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正在讨论如何对幼儿园中的年幼儿童进行分班的问题。正式的法规条文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幼儿园法》规定,3岁以下的儿童,每7-9名组成一个班级,配备1名负责教学的班主任。传统上,3岁以下的儿童会单独组成班级,通常人数较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把儿童组合成混龄班,儿童的年龄从1至6岁都有。我们不确定这样的分法是否有助于保证针对年幼儿童的教学质量。目前来看,关于幼儿园的结构质量,如班级规模、师幼比例、室内布局、材料和设备等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Lφkken发现,年幼儿童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自己的文化。~3岁儿童彼此间的社会交往基本上是建立在他们的身体基础上的。

Lφkken根据Stern和Merleau Ponty的理论来论述年幼儿童间的人际交往。Stern(2003)指出,在7—9个月时,也许更早,年幼儿童就可以参加主体之间的交往了。Merleau Ponty认为儿童从6个月起就有了彼此进行社会交往的兴趣,并有能力实现这种交往。在语言能力尚未充分发展前,交往是以身体为载体的。儿童用自己的手、脚、眼睛和嘴巴来表达自己,在身体动作中与对方沟通,通过沟通来理解对方,分享共同的经验和情感。通过共同的经历,年幼儿童创造了“幼童文化”,即1—3岁儿童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一直以来,我们对语言交际的重视远远大于对身体表达的重视。然而,要了解幼童文化,幼儿园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学前师资教育中还是在在职教育中都应该学习和研究儿童的身体语言,不断思考儿童的身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在幼儿园小班对4名2岁幼童的观察,Michelsen(2001)发现儿童间的互动与儿童和成人间的互动有所不同。例如,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可以被描述为纵向的,成人负责照顾儿童,他们会去适应儿童,确保互动继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需要更高程度的相互适应,儿童必须负起责任,使互动规范化。成人不能强行规定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要亲自通过交流和相互适应来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

Michelsen(2001)举例说,年幼儿童之间的游戏常常是简单的,会经常重复,游戏的灵感来源于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如,假装上床睡觉再起床对年幼儿童来说就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一个孩子躺下睡觉,其他孩子铺床,找枕头、床单和被子。在30分钟时间里,孩子们可能会把这个游戏重复玩几次。孩子们还会交换角色,轮流睡觉或铺床。孩子们通过身体和口头语言来讨论,或者是躺下来说“现在是我”,或者只是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他们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变换游戏内容。游戏如何发展取决于个别儿童会出什么样的主意。游戏的规则依具体情况建立。孩子们在游戏中投入全部感情,和其他儿童沟通时既使用身体语言也使用口头语言。

通过与同龄儿童的互动,年幼儿童会得到和与家人相处不同的经验。与同龄人的互动还会为年幼儿童带来喜悦和挑战相混合的情感经历。年幼儿童在一起互动可以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更复杂的同龄人关系奠定基础。幼儿园是发展年幼儿童社交能力和与人交往技能的一个重要平台,社交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实现的。发展儿童社交能力是挪威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所有儿童,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背景和自身条件,必须有平等的机会与同龄人共同参加有意义的活动。Lφkken(2004)认为,即使儿童未满3岁,彼此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对双方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年幼儿童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有同样充分的理由上幼儿园。

幼儿园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年幼儿童巩固他们之间的友谊,这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要做到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幼儿的游戏可能非常吵闹激烈,对于一个想要安静的成人来讲,这些噪音可能会引起他的厌烦。如果成人没有意识到友谊对年幼儿童的重要性,很可能会把吵闹的孩子分开,让他们远离“不安分”的伙伴,去进行安静的个人活动。事实上许多教师正是这么做的,比如把年幼儿童分开,不让他们自己选择和谁坐在一起用餐等。可见,帮助年幼儿童发展彼此之间的友谊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应该对年幼儿童之间是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情况有所了解。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首先,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有很多条,其中关键的三条是受约律、适应律和协

调律。受约律是指教育发展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教育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而存在。学校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治教。要研究、遵循、运用经济发展规律,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努力传播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弘扬和丰富社会文化,不断催生和创造新的文化。要适应科技发展水平,充分运用已有的科技发展成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

适应律是指教育发展应该适应两个发展的需要,即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课程设置要考虑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一展身手,真正享受到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协调律是指教育发展需要协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学校要有正确的理念、措施、方法不断改进教育效果、教学效果、管理效果。

学校应注重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使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教育的合力和凝聚力。

其次,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管理规律。管理规律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全面规律、以人为本

规律、激发动力规律和注重效益规律。

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系统全面规律。学校教育管理涉及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多个方面。管理要全面系统,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以偏概全,要全盘考虑、系统把握。管理中要力争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使教师团队优者更优、差者赶上,优秀生培养有成绩,学困生转化有成效,问题生教育有成果。要抓好管理过程中的计划制定、任务落实、效果检查和总结提高工作,真正通过高效的学校教育管理使学校、教师、学生都有发展。

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面向生命的事业,因此管理中以人为本更为重要。管理过程中要了解教师的诉求、需要,因势利导,改进服务,使他们能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教育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分,是教育的本义,也是教育的本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才能实现高效。

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激发动力规律。学校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推动力量,包括国家教育政策、上级行政机关指令以及学校师生员工的有意识的行动。学校教育管理要善于把国家教育政策变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准则,使大家干有方向、做有目标。学校教育管理还要善于借助上级行政机关的指令推动师生员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大家有获得感,有成就感。当然,学校发展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师生员工自身的努力。这种动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一种机制的力量。教育管理中要重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通过机制的力量调动干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教育管理要遵循注重效益规律。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社会效益是首要效益。学校教育管理要注重效益,就要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要科学评价教育效益,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看学生是否德有所立、智有所启、体有所健、美有所向、心有所养。要科学评价教学效益,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开展,看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培养了能力。要科学评价管理效益,通过学校管理活动的开展,看是否實现了预设的目标、促进了师生的成长、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之,学校教育管理需要研究、遵循和运用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哪个学校做到了,哪个校长做到了,学校管理一定就会取得应有的成效。

(责任编辑 李 芳)

幼儿教师幼儿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舞蹈是幼儿们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教育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舞蹈教学,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开发幼儿智力具有重要作用。内容首先阐述了幼儿舞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其次研究了目前幼儿舞蹈教学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幼儿舞蹈 舞蹈教学 创新策略

幼儿舞蹈活动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极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接受的美育形式,是实现幼儿园全面发展、陶冶情操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Ⅱ向,目前幼儿舞蹈活动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幼儿舞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机能发展

1.能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及优美体态的形成

学前班孩子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新陈代谢很快,若能有效开展舞蹈教学,能促进孩子的骨骼健康生长。学前班孩子经过舞蹈训练,能使幼儿形体更柔软、优美,气质也变好了,能够有效纠正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弯腰、驼背及端肩等,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也为幼儿未来优美形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促进幼儿肢体的健康及肌肉控制力的发展

舞蹈活动需要肢体各部分的配合,也需要幼儿手、眼睛、身体、步法等的共同协调,通过舞蹈教学,能促进幼儿肢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幼儿通过舞蹈训练,也能有效促进幼儿全身肌肉群的发展,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

3.能促进幼儿心肺功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

幼儿舞蹈训练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需要消耗一定的体能,坚持进行舞蹈活动,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心肺功能,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增强免疫力。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观和良好的性格

多数幼儿舞蹈都源于一定的故事,幼儿在学习、排练及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舞蹈的故事、情节的深刻意义,能让幼儿学会认识人世间的真、善、美。舞蹈活动一般都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身体舞蹈动作感受音乐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况,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培养幼儿形成活泼、热情的性格,尤其当前独生子女众多,通过舞蹈活动对于克服独生子女的交往恐惧症、自闭症等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认识美、表现美的审美能力

舞蹈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最显著的区别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的深刻内涵,是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使其认识到舞姿的美、画面的美、服装的美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舞蹈活动,会促使幼儿积累大量美的直接体验,能进一步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及智力的拓展

舞蹈教学活动通常都起始于基本功,必须对肌肉韧性进行拉伸训练,这会让幼儿身体产生一定的痛苦,然而经过教师的鼓励,幼儿都能坚持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幼儿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的坚强意志和毅力,也让幼儿从小就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过一定的挫折才能获得成功,培养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同时舞蹈活动也符合幼儿好奇、喜欢探索和幻想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舞蹈训练能促使幼儿观察、记忆、模仿等,有利于幼儿智力的拓展。

二、幼儿舞蹈活动教学存在困境

(一)对幼儿舞蹈认知不当,过早“成人化”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开展舞蹈训练,主要是培养幼儿艺术鉴赏和体验能力,这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却逐步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跟风赶潮”趋势,使得幼儿舞蹈教学活动越来越比变为一种经济产业。首先,部分幼儿园的舞蹈教育开始违背原始的出发点,逐渐转化为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尤其是部分私立幼儿园,为留住幼儿,先留住家长,幼儿越多,办学效益越好等,为秉承这些宗旨,部分幼儿园过于扩大舞蹈的功效和必要性。其次,以牺牲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前提,对家长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完全答应,追求短期效果,在舞蹈技术上追求速成。同时,基于招生竞争的激烈,幼儿园之间也进行激烈角度,评价指标不外乎看幼儿的软开度、技术、数量等,这些都导致幼儿舞蹈“成人化”趋势日益大范围化。

(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幼儿舞蹈教学的正常发展

从目前幼儿舞蹈教育师资队伍而言,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幼儿教师对舞蹈教育认识不深入,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盲目行为。由于目前国内整体对幼儿舞蹈理论研究相对较浅,也没有明确指出舞蹈教学活动对幼儿的积极促进作用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中难免出现盲目、无所适从的情况。多数的幼儿舞蹈教学活动通常是在音乐活动中,这就使得幼儿舞蹈教师对于舞蹈教学法研究较浅,一旦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往往会手足无措,难以求教,最终造成舞蹈教学活动中的盲目。第二,部分教师自身素质较差。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门槛减低,招聘的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不是幼师毕业,只要能使教学过程进行下去就行,教师来源五花八门,并经常更换,这就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有的教师对幼儿舞蹈教育一无所知,就跟着光盘对幼儿进行教学;有的教师擅长芭营,对幼儿教学时偏重芭蕾舞方向;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舞蹈教育成果,拼命给幼儿排练舞蹈节目,试图将幼儿培养成舞蹈“天才”演员等。各种情况的出现都导致幼儿舞蹈教育本末倒置,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很多幼儿园使用的舞蹈教材不合理,缺乏科学性,舞蹈教材的编写并没有突出舞蹈启蒙教育的宗旨,而幼儿舞蹈教师由于本身素质不高,对舞蹈教育认识不深刻,难以及时发现教材中存在的漏洞,就算有部分很好的教材,由于编写方面的原因也不完善,如编写能力强的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编写的教材理论过深,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教材能力不够,自己能够进行很好的舞蹈教学,但是却难以将其进行科学、完善、严禁的编写成册,让其他教师使用。

(四)教学管理不规范、设施不健全

近些年来幼儿园舞蹈教育总是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设计的舞蹈活动过于专业化、成人化,没有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入手,也没有真正从根本上为幼儿创造愉悦、适宜的教学环境,尤其是部分相对比较落后的幼儿园,更是没有最基本的舞蹈配套设施,给幼儿的舞蹈教学活动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学管理没有统一的科学管理制度,不仅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也缺乏专业的舞蹈设备。管理方面:幼儿舞蹈教育并没有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对整个舞蹈教育管理无序,既降低了教育质量,也抑制了舞蹈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教学条件方面:舞蹈教学都需要具备专业的舞蹈教学设备,专业的舞蹈房是必备的,然而相当多的幼儿园缺乏必要的设施,环境艰苦、设备简陋、教学条件不规范,即难以具有满意的教学效果,严重的可能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后果。

三、幼儿舞蹈活动教学创新策略

(一)正确认识舞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首先,幼儿园要首先正确认识舞蹈,要尊重舞蹈本身的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一切要以幼儿的科学训练和发展为前提进行。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旺盛时期,各个器官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能明显提高幼儿的关节活动幅度。其次,幼儿园要正确宣传舞蹈教育理念,向家长解释科学发展的必要性,解决家长的心理疑虑,让家长认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强的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若孩子缺乏健康的身心,再学好任何的技能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让家长从内心深入认识到舞蹈教学活动对孩子非智力方面的重要影响,避免盲目的追求舞蹈技能,而忽略幼儿健康的身心发育。

(二)大力提升师资素质,确保幼儿舞蹈教学健康发展

要引导幼儿舞蹈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界和舞蹈界必须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引起足够重视。就幼儿园来说,在教师招聘方面要把好关,必须是幼儿专业毕业的学生才能担当幼儿教师,相关主管部门要随时抽查幼儿园教师的师资情况,避免不合格教师上岗教学:就教育主管部门而言,除了要监督各个幼儿园的师资情况,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尤其是幼儿舞蹈教育方面的培训。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让家长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不要过多的逼迫孩子学习各种仅仅用于等级考试的技能。

(三)编写、选择合理的幼儿舞蹈教材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教材的选择。因此教师在编写幼儿舞蹈教材时,必须做好下述几方面:第一,教材内容要贴近幼儿一日生活。编写的幼儿舞蹈教材必须贴近幼儿的每日生活,这样就会使幼儿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清晰的思路,也会使幼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学习舞蹈时更加得心应手:第二,教材内容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舞蹈教材内容要选择节奏欢快、活泼、阳光的舞蹈实现对幼儿进行教学,如玩娃娃、小星星洗澡等,都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这样的教学内容,能使幼儿更容易体会到舞蹈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第三,教材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发育规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育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舞蹈教材内容的编排要根据幼儿的阶段特征,从易到难、从最基本的身体部位训练到综合训练来进行。

(四)强化管理、完善教学设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检查幼儿园舞蹈教学管理的制度、规划及舞蹈设施等。首先,科学的管理是关键,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幼儿舞蹈教育,督促幼儿园对舞蹈教育管理的规范性,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幼儿园对此项工作进行认真检查管理工作:其次,督促幼儿园完善教学设施。教育主管部门要检查幼儿园的舞蹈设施,如舞蹈教室必须配备木地板、固定把杆、鞋柜、落地玻璃、电视及电脑等,对于没有木地板的幼儿园可在其上面铺上化纤地毯,若条件许可,可配置专业塑胶地板。对于基础设施的配置一定要考虑舞蹈教育的文化,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在舞蹈室内部悬挂主题鲜明、色彩清晰的幼儿剧照等,但也要切忌不可影响幼儿的注意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且前舞蹈活动教学还存在诸多困境,只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理论和实践研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良好的科学舞蹈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与教育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