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2022-07-07

第一篇: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幸福如此简单

——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北京市同文中学 纪春玲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是我父亲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日子。上午九点,全家十口人随同医生把父亲推进了手术室,伴随着关门声,我的心也跟着怦怦地跳了起来。虽然知道这搭桥手术对于阜外的医生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成功率几乎是百本之百,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揣着一颗不安的心来到了病人家属等候室,一进门便被这紧张的气氛镇住了,所有的人几乎不说话。挨着门坐着一个工作人员,她负责接听医生随时打来的电话,一切的好消息、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的。时间很缓慢地过着,眼睛死死盯着墙上的挂钟,看着秒针一圈一圈地挪移着,心里默默祈祷着父亲能平安地回来。苦于时间的煎熬,拿起包中的龙应台的《目送》,随手一翻,翻到了《幸福》这篇散文,不曾想,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在此时此刻,它是那样的吸引我。到底什么是幸福,我陷入了沉思。中午1点20分,电话的铃声响了,工作人员喊道:“42床家属。”我急不可待地快速走过去,抓起电话,“您好,42床手术非常成功,请放心吧。”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沉下去了。放下电话,激动地告诉家人:“老爹很好,放心吧,走,咱们吃饭去。”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原来平安就是幸福。

从医院回到学校,见到学生问:“什么是幸福?”学生争着答:“不用做没完没了的作业这就是幸福”“不用上课外兴趣班就是幸福”“只上课不考试就是幸福”“体育课不被主科老师占就是幸福”“家长会老师不告状,回家不武力镇压就是幸福”„„

回到家,问年幼的女儿:“什么是幸福?”女儿说:“永远长不大就是幸福,永远有爸爸妈妈陪就是幸福。”

端午节同学聚会,忽又想起这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便提起这个问题。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身边的亲人第二天还能睁开眼睛算是一种幸福吗?”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颤:莫非家里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吧。再三追问下,得知他的妻子刚刚得了乳腺癌,正在做化疗,能否战胜疾病还是个未知数。人很年轻,刚刚36岁,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听了这话,心里很痛,原来人在特定的时候,对幸福的要求竟是这样低——亲人只要活着。我又何尝不是呢?父亲做心脏手术时,他只要能平安地下手术台就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幸福。

到底幸福是什么,我茫然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龙应台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用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用她独到的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演绎她的文字,演绎文字的内涵,其实我、学生、女儿、同学对幸福的理解不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吗?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和身边的人第二天早晨依然能睁开双眼看这美丽的世界,享受生命,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一切,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2011-6-18

第二篇:读龙应台《百年思索》有感

最初知道龙应台这个名字是因为她是《目送》的作者,大学时期一起看书的书友强烈向我推荐她的作品,在图书馆的偶然邂逅这本书,造就整个寒假的相守,黑暗的夜也就没那么寂寞了。

《百年思索》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作者用她的眼光看世界,看中国,抒写了她对历史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对未来的展望。本书所说的百年,是指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明确的说,是1870年代到1990年代,作者关怀这一百年来的人文演进(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地区),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指问题的内核。跟着她的文字,一开始很困惑,因为自身的历史知识匮乏,恶补相关的历史知识后,再读时,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巴以冲突的由来以及相对稳定局势的来之不易,二战后德国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全世界性的种族歧视何等厉害,亚欧真正的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以及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思索——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等等。作者通过她深厚的古文功底引经据典,依靠她真实的所见所闻记录现场,凭借她独立的思维从现象的表层中剖析出本质,一声声反问,一句句诘问,无不道出作者的控诉和无奈啊!也令我深思不已!

给我印象最深最能激励我的莫过于<代序>一文中的《在迷宫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养》。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龙应台对台大法学院的同学谈人文素养的必要,很有条理,很有深度,她把人文大致分为:“文”、“史”、“哲”(加引号是指最广义的文史哲)。我认为不只是法学院,只要是非人文学院的同学,读了这一篇,一定会受到震撼,并可能改变对知识思维的向度,以及对人群关怀的角度。她犀利得指出我们在大多数大学生的硬伤,现今大学里的分流教育,使得政治、法律、理工科系学生不重视文、史、哲,导致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会迷失方向、抵挡不住诱惑、丧失价值判断的能力,最糟糕的是,在危机中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龙应台就“我们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里”提出几点建议:

1.了解文学、接近文学。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它是湖边白杨树的水中倒影,它使白杨树的存在更真实,使我们更贴近生存的本质。我们是当局者迷,作家向我们展现出艺术的生活状态,当我们成为旁观者时我们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2.认识哲学、接受启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生存在迷宫般的世界中,掌握权力的人更是活在迷宫中,哲学就像天空中的星象图,帮助我们走出思想、历史的迷宫。

3.熟读历史,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过去,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它们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在历史的大坐标里,确定其位置,才不会被教育系统及传媒所欺骗。

最后龙应台就素养和知识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做出阐述,“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识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深刻指出关于政治人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政治人掌有权利,他将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

第三篇:读龙应台目送有感[本站推荐]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继《孩子你慢慢来》之后,龙应台又创作了一本散文集叫《目送》(PPT1),(PPT2)这是一本关于爱与忧愁的书。(PPT3)她的这本书里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她敞开心扉,满纸温情,细腻地书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自己的脆弱。可以说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同名篇散文《目送》,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从小学到大学,然后又目送她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PPT4)其中读来最伤感的一段文字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文字读来让我思绪万千。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幼的晚辈变做了“大人”,而曾经将这些“大人”们养大的大人们,却退成了孩子。这是个多么奇妙的循环啊!父母已然老去,他们会变得迟钝退化,变得像孩子般需要细心照料,甚至有时忘记了你是谁。兄弟姐妹们也各在各的道路上怀着沧桑低头前行。虽然亲人们还在那里,但我已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还在那里。

书中还有一段文字震撼着我的心灵(PPT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被雨打湿了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读到这儿,我想到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真的不能让这句话再次成为一种遗憾。

龙应台是可怜的,她在写父亲时,她的父亲已经走了;写母亲时,她的母亲已认不得她;写孩子时,看到的也只是他们的背影。于是她说(PPT6):“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文字里满是爱与忧愁,可是我觉得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所以好好爱你的父亲母亲,别总以为时间还很多;好好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别总他们经历太多的目送,因为,他们在乎的不是你的背影,而是你正对的脸和你脸上的笑容。

朋友们,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吧!谢谢聆听(PPT7)

第四篇: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500字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1

或许有些人从出生起,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存活于世,直至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不明不白地活着,跟随大众的步伐前行后退,足尖从未着地;不明不白地死去,顺应自然的秩序骤然离世,灵魂苍白虚浮。

终此一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对自我的直面剖析,即研究“我”这一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亲子、兄弟、朋友、陌生人等等——以及对虚无概念的物质化描述,例如生与死、得与失、新生与永诀,失散与重逢。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直面地剖析了她所走过的人生。

目送,落笔成书时,龙应台已行过半生的路途。近半生侍养于父母膝前的子,近二十年垂髫稚童面前的母,一路走来她目送着世间种种,用文字,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年,父亲的离去,意味着失去了那双牵引自己前行的手,意味着照片仅余黑白二色,意味着那从哪里来的灵魂便要归哪里去。闪电劈开漆黑的幕布,于命运的狭缝中,龙应台窥视到生死的无果。她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探求“生死”这一永恒的辨题。意识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的这时,她已过半百。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某个有着慵懒阳光的午后醒来,八十多岁的人儿又变成了当年轻倚窗棂,浅嗅青梅的女子,门前是熟悉的树与河流,自己正要去佃农那收租,忙起身下床,路过妆镜,那皱纹遍布的面庞,青筋暴露的手不由让她迷惑。只知道唤着“雨儿,雨儿……”熟悉又陌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龙应台应市长邀请,出任首任文化局局长,她离开时,孩子尚幼,而当她卸甲归田之时,孩子已长成大人的模样,唤的依旧是“妈妈”,却少了几分亲近。或许会遗憾吧,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十年。犹记婴儿时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而如今注视她的眼神却深邃不露。

我们作为“人”这一个体,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有先行者,有跟随者,亦有与自己携手同行的友人相伴。我们一生都在进行一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目送。

目送生与死的更相交替,目送失散与重逢的悲欢喜怒,目送缠绵不舍与绝然的虚无。“目送”使我们真实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到若有所思顿然醒悟,这一过程充满温情与残酷,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愿承认、不愿直视,但必定发生及存在的现实。挣扎,反抗,最终与时光达成和解,塑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的个体。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的,这世间太多事实总以温和的语言粉饰太平,让它看起来不是太过残酷。目送前行者的老去,日益佝偻的萧条身影;目送同行者的远行,猝不及防的挥手告别;目送跟随者的成长,自信的姿态不曾犹疑;目送自己,依旧是与生俱来的愚钝,依旧是不畏前路的初衷。

我们的人生不抵冥灵的半个春秋,又如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的辞世诗中所言:“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时间久了,便明白了,没有什么苦痛是咽不下去的,没有什么欢乐是永久长存的,没有什么悲恸是无法抚慰的,亦没有人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目送”——贯穿一生的仪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活着”的含义。

不只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注定的独立,“目送”揭开了我执意蒙蔽双眼的一角轻纱——认识到“人”的不完美。这历经亿万年爬上金字塔塔尖的物种因为智慧,有着无法摆脱的劣根性,同时也有着会随时间流逝而变更的本性。没有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地满足,这种不满足使之衍生出欲望与野心,促使其向更高处攀登。即使劣根性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显得有所残缺,但又有谁会断言否定这种不完美呢?正是由于“人”的不完美,才会彰显“活着”的含义与价值,我这样认为。

“人”的出生并不意味他活着,只有他真正剖析自己的存在并有所了悟,才能称之为“活着”;“人”的死亡并不意味他已离去,只有与他相关的所有痕迹均被抹去,才能称之为“死亡”。贯穿“活着”与“死亡”的“目送”,是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纵使如今我尚愚钝无知,但将持一腔孤勇一生目送,自始吾生,终至死亡。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2

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

当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时,颠覆我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作家的推测,这细腻的`文笔所书写的情感,证明男性化的名字并不能代表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所在孩子面前展现的爱和智慧,曾使我一直幻想当我有了孩子一定像她一样做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因为对龙应台的喜爱,买下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开时正值大一的寒假,第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离家许久的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心底莫名的情绪被触动,不知是因为想念还是这段话对亲情说得透彻。

上了大学后流传着一句话,作为外地学子你会发现考了十几年的试就是为了离开家,初看我觉得有些诙谐,细想来却越发觉得伤感,我来上学时妈妈就是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些讨厌这样犀利的龙应台,她将她认为的父女母子关系这样赤裸裸的写了出来,我抗拒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辩驳,心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不再有温柔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个作者,一个有思想的作者,一个理性的作者,一个手诛笔伐的作者。

越读这本书就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适合她的名字,叙事绘景时也许还有女子的柔情,每一篇文章中的柔情总被那么一段话戳破而让心颤动,心在流血却没有办法与之抗争。《为谁》中安德烈嫌弃妈妈煮的泡面,带着妈妈去买菜,教妈妈做菜。正在为安德烈如此孝顺感动时,文章最后安德烈反驳妈妈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让刚刚的感动一下沉入谷底。

文章最后我总希望龙应台回复儿子点什么,翻来翻去之后确定真正的结束了,作为一个母亲又能说什么呢,抱怨孩子即将把自己抛弃,让自己安顿好自己,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会离开妈妈的身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现在年轻人总是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就是帮我们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

我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总是沉迷其中思考一番。生来二十多年,经历的只有生和在老去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了。平时人们很避讳说到病和死,特别是父母姊妹身边最最亲密的人,逃避着逃避着,成了坚信身边的人不会离自己而去。龙应台用一生的经历诉说着在你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身边终将有人离你而去,你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整个过程。

《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地把所有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举,然后会员们互相执行。残忍的俱乐部,何尝不是对将逝之人的尊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到死亡的边缘,一次次医生在家人的要求下费尽全力的将他救回,割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张不开嘴挂上吊瓶,大小便失禁渐渐身上有了味道,还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我们都会说这些子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弃父母的人好太多太多,可是这孝顺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努力留下老人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病和死的不接受。

经历过一生的老人而言,多几天几个月也许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质量远远要比长度要重要,用医疗措施减少痛苦,带着生命的美好走向终点,不是比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走向终点好的多。亲人间的爱,让人们对生命心生留恋,也是亲人的爱抛弃将逝之人的尊严只为了呼吸机上的跳动。当病床上的人失去了人的一切行为能力,靠着机器活着,直到在一次次的手术后再也看不出人样,死也就没有了尊严。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性的,没经历过生死的我也是理性的,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感性的我是什么样子,会做出什么抉择。但现在我看的最懂得是珍惜眼前人,没有什么失去后的后悔更让人痛苦。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3

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题记

《目送》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漫漫长路中不可避免的跌倒。这本书中解析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感情,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别等等,描写深刻,感人肺腑,从人间真情而得出对生活和生命的冷静反思,打动人的心灵,触碰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字里行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推敲。从“目送”到“不必追”告诉我们应该珍爱拥有的一切,也应当正确面对失去的一切。

记得那次挣班费,开始我们都很胆怯,可又想想:什么事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便挪步走向一个大哥哥面前说:“哥哥,看一下吧。”可大哥哥却一手推开,给了我一个白眼,就这样,第一次的满怀希望的试探失败了。天空阴了下来,下起了蒙蒙小雨。伤口这时候疼了起来,哦,这才想起来是被传单划破了。冰凉的风肆意的吹着那几道伤口,雨无情地打在上面,疼,这才有了疼的知觉。此刻的天气像极了我的心情,我甚至知难而退,望而却步,不想继续下去了。

难道就这样狼狈的结束这次旅程?不,我不甘心!

“不要放弃,一次跌倒算什么?”一种来自心灵的声音唤醒了正在沉睡的勇气,它燃烧起来了!对,我要继续!我勇敢的迈向一个看起来二十几岁的姐姐,说:“姐姐,看一下吧!”我都没有想到自己说出这句话的声音竟如此温柔。姐姐对我温柔一笑,我们几乎同时说出了“谢谢”。那个姐姐的微笑,如同冬日的暖阳,点燃了我的自信之火。于是,我鼓起勇气,看到对面来了个人,我走近他身边,重复那句话。就这样,我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了起来。

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不管你幸运不幸运,你总会跌倒,总会失败,你无可避免。也许你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放弃一切成功的机会,你就像“因噎废食”,就像“杯弓蛇影”,你怕了所有,不敢去闯,害怕失败,害怕跌倒,害怕被人嘲笑。如此畏畏缩缩,躲在角落怨天尤人的你怎么可能会成功?所以,你不去尝试,又如何得到心的救赎?你终日迷茫度日,不知道自己一生要朝哪个方向前行。怕这个方向上荆棘太多,怕那个方向上不易成功,畏首畏尾,你想给自己找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想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可是你忘了,成功要靠自己的实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你却站在十字路口的位置左右徘徊,进退两难,郁郁不得终。

也许你下定决心选了一条路,却又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感觉这条路是错误的,你开始后悔,并且极力回头狂奔,但是等你跑累了,是不是才发现,这条路的起点早已消失,你再回不到当初,那个十字路口,再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向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不知道道路的尽头在哪,又或是它根本没有尽头,你也应该不回头,勇往直前地走下去,不管结果如何,你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你只能毫不犹豫地前进。

你也许会停在原地,等待命运召唤,这一生你也就这样了;也许,你会一条路走下去,但你已经失了当初那份热忱,你对跌倒和失败已经麻痹,虽然不会绝望,但也再找不到一丝希望,就这样,你自己一点一点掩埋了希望。你不肯相信一个道理,希望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外界。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要为昨天的烦恼而忧愁,展望未来,给自己一份信念和力量,心态平和地去接受每一个挑战,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挑战自我,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我们无法计量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每天给自己订一个小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你才能触碰到成功的曙光。我们要心怀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书中所说:也许你在起点时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你,跌倒时,怎样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的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当然,有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是好事还是坏事?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修行的必经之路?

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第五篇:读龙应台《孩子,请慢慢来》有感

面对孩子,慢半拍好些

――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小悟作为育才的教师,已经习惯了,每半年至少要看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今年学校又会推荐怎样的书目呢?带着这样的企盼,《孩子你慢慢来》走进了我的世界。

能选择这本书,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的简明、朴实又温暖人心。我觉得很荣幸,能够早早地就身兼母亲和教师二职,两个极其伟大的身份,生养教育的职责相融,才真正理解了“养育”一词的涵义――无私地生养,一生的教育。

这本书不太厚,我用了两天的时间读了两遍。虽说读得挺快,但随即思考的并不少,有时会不自觉地因书中那中西合璧,又定居于彼此异乡家庭的孩子――安德烈,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四种语言而惊叹环境在孩子成长中作用之大,有时又会因作者的家庭生活中语言大杂烩而生发的乐子而陶醉。妈妈与孩子的交流用的是汉语,爸爸与孩子的交流用的是德语,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交流用的是瑞语(瑞士话,是方言德语,和德语差别较大),父母间交流用的是英语。正是缘于耳濡目染,四岁的小孩子就能依交流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而每一次,孩子掌握了一个新的词语后,对于细心的母亲来说,都是莫大的惊喜与欣慰。

“孩子,你慢慢来”,正如书名所要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相信作者正是想通过自己身为两个儿子的母亲这十几年来,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性片断,与众多的母亲以及即将做母亲的朋友彼此交流。真的,我觉得自己真的从中有所感悟,正如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格在《管一辈子的教育》一书中所说,作为家长,攻读经典教育,目的不是为了立即拿来用,而是读了不用,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教育素养。通过两次品味这本书,自认为在教育思想上,有所受益,也想与大家分享。

感受一:身为母亲的老师,身为老师的母亲

身为母亲的老师,对待孩子会更多些耐心,教育孩子会更关注思想的引导;身为老师的母亲,对待子女会更多些细心,教育孩子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前面我说过,很荣幸我能身兼二职,而且是两个极伟大的身份。很喜欢作者这样的母亲,生活中的多数时间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写作)留到孩子入睡之后。注重倾听,与孩子成为交流的朋友;解决事情放慢半拍,去寻找孩子做事的出发点,从孩子的角度再思考,会更理解孩子;陪孩子共同学习,不论是自然界的知识,还是故事中的情节。其实想想,孩子能绑着我们,几乎如影随形的,也就是上幼儿园之前的三年时间,而恰恰就是这三年,是我们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最好时机。孩子天生好动,爱探究,极单纯,我们引导孩子怎样,孩子就会朝着我们给他指定的方向去发展。三岁的小孩,能犯多大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多对孩子笑笑,多为他解决些他的小问号,该多好。

作者定居在美国乡村,在儿子去幼儿园仅一千多米的途中,妈妈骑着脚踏车,像个导游一样,不停地给孩子介绍途中所见到的一切一切,从太阳、白云、乌云、蓝天、喷气机、风,到苹果树、葡萄藤、兔子、鸭子、蘑菇、青蛙,还有路上不停奔跑的各种车。妈妈总是很珍惜这路上的时间,又总觉得时间太短了,要给宝宝介绍的东西太多了。

是呀,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似乎总想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推给学校,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全心地对待孩子,又怎能企盼老师比自己多用心思呢?

感受二:幽默风趣的语言,轻松快乐的生活之前对作者不太了解,读了这本书后,不自觉地查找了关于她的资料。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她常常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着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下面摘录几处我非常喜欢的句子。

鸬鹚被描述成 “这鸟的嘴巴极大,像把剪树枝用的大剪刀。奇怪的是,嘴巴下面还吊着个大口袋”。

蟾蜍被描述成“一身鸡皮疙瘩的小青蛙”。

“小提琴的声音真像森林里的小河。”

在描述下课时,她这样写道,“突然一声铃响,像爆炸一样,空气被点燃了。”

“在窗外聒噪的是数不清的鸟,是春天那忍不住的声音。”

“窗外木兰树的叶子金黄了,落了一地,好像有人用黄色的毯子将草地盖了起来。”

想想,真如鲁迅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待时势,她的语言如鲁迅般犀利,然而面对生活,对待孩子,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偶遇的,

她都会以无限的耐心去等待,以不尽的智慧来回答,以巧克力般的诱惑来引导。正如她在书中说过的:

世上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

感受三:学习依孩子的兴趣,惩罚是一生的心结

正如前面所说的,书中,作者的语言多处都充满着童趣,读起来,真的是让我很开心的。但,当她回忆自己在台湾读小学的经历时,那种记忆的片断,真的是很冰冷。倒是自始至终,作者从未贬低过中国的教育,可是,当时大家都接受的老师的种种做法,在今天被回忆起来,的确让人颇感不适。

“当‘督学’出现的时候,大家会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老师也换上轻松的表情说:‘今天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

“张小云没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在男生那一排去,面对着男生把裙子高高地撩起来。”

“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在教室后面罚站,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

“张炳煌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要他在下课时跑步绕操场一周。”

其实想想,老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们羞愧自己的行为,以后不敢再那样做了。可是,面对今天这些独生子女的第二代,这样的惩治方法,能奏效的凤毛麟角。今天,从大人到小孩,都在强调人权,“南风有时要比北风更有力”,作为老师,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多鼓励他们,多引导他们,让那些在学习、行为上后进,自己还浑然不知傻打傻闹的孩子能自己顿悟;但,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企盼别人去改变孩子们的不如意,自己要多用心,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作者的大儿子――安德烈,为本书作了跋。书中有一小段话,我觉得特别熟悉:我承认自己是个顽皮的孩子。琴弹得不好,泳游得不精,我也没法倒过来“指控”她说:“当年我小,你应该强迫我啊。”因为我记得那么清楚,当年她就说:“好,现在我不强迫你了,但是你长大以后不要倒过来埋怨我没强迫你喔。”多么熟悉的对话,这些话我总会对我的学生、我的女儿说,真的。想想,我们小时候,母亲常常会用所谓的粗暴的“打骂”来教育我们,甚至强迫我们,所以今天,听话的我们多数因踏实、认真而能够自立于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时候,通常是“哄”“引导”,能教育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将来是不是后悔,只有孩子们自己知道了。大人的想法是:

我们真的尽力了。小孩子的想法是:当初听话点就好了。反正,谁都别怨谁,方向是自己选的,路是自己走的。

感受四:面对孩子的选择,放慢自己的节奏

小孩子的思维必定是不成熟的,有时候,他会突然冒出让大人难以接受的话,会做出让大人难以面对的事,但,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放慢自己的节奏,哪怕只是半拍的停顿,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判断、采取不用的方法。

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安安随作者回到台湾老家,在好奇的驱使下,妈妈告诉他,柱子上缠绕的,张牙舞爪的那是龙。回到欧洲,安安在电车上,突然就对着窗外大声呼唤着“龙!”,妈妈的眼睛不断地搜索,并未见到龙,可是她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开始寻找,终于明白过来,那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彩饰,对于安安来说就是龙,龙就是长条的东西。未及纠正,一阵秋风吹过,那鲜红的彩带在风里波浪似的翻滚,此起彼落,妈妈呆住了,连她自己也认定了,这是“龙”。后来,安安在地毯上排自己的车队,竟也冒出来个“龙”,有了经验的妈妈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开始迅速地思考,笑着告诉安安 “车水马龙”。我喜欢这样的妈妈,她总是能放慢自己的节奏,让自己充分的思考。试想一下,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彩带时,妈妈厉声厉色地告诉孩子,“别瞎说,那是彩带”,也许孩子在玩小汽车的时候,也就不敢去想象,去试用语言了,更不会知道“车水马龙”。

洞悉孩子的世界,今天物资富庶环境中的妈妈与昨天为衣食而忙碌的妈妈是不同的,我们更应用心地教育孩子,不能总是托辞――没时间。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觉得,更多的时候,也要慢半拍来处理。就像静候在最后的黄雀一样,要看清楚孩子到底想做什么,要想清楚他为什么要那么做。真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在孩子面前厉声强压,势必会让他在家长面前拘束,而到家长的背后去放纵,那样,会更危险。书中曾有一段,安安陪母亲去妇产科做检查,老医生和小孩子之间有一段让我们听着会脸红的关于生理的对话,然而孩子在与医生的交流中,运用了自己看过的《人体的奥秘》中隐约的记忆,让自己的很多懵懂结合生活变成了知识,潜移默化地上了一节实习课。其实,目前我们身边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越来越科学化了,多数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你是妈妈生的,而不再是老一辈的“捡来的”。很巧,前几天陪女儿看《大耳朵图图》,里面也涉及到了小孩子性别的知识,通过动画片,告诉孩子男女、爸妈、生孩子等等知识,真的挺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么多十六七岁花季少女,做出后悔的事情,甚至遗憾终生的,真的是生理知识匮乏,相应的引导不够造成的。

啊,合了书,收了笔,神却还在游荡。我感觉这本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准备作母亲的人看,适合教育工作者看。最后把自己曾经在迷途中的几点顿悟与大家分享:

作父母很辛苦,但决不痛苦。我们常常会抱怨养孩子有多累、有多气,但在内心深处,洋溢着的却是幸福。

作父母多好,正是我们用自己的辛苦,完成着延续生命的使命。“能够见证宇宙的蕴吐,是多厚的恩泽啊!”

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即使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即使我们的声音很严厉,但,只要是出于爱,就会被理解,就会被接受。“让我们的孩子在爱中出世,在爱中成长。”

作者说,孩子是天使,是特别赐给妈妈的礼物。我想说,学生也是天使,是特别赐给老师的礼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代理商务合作协议下一篇:德鲁克全书读后感

热门文章

龙应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