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观课报告

2023-04-15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多想去看看观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我多想去看看观课报告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过程

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小朋友起立,跟唱国歌。

孩子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里的人们在举行什么活动么?

不错,那是升旗仪式。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刚才在看视频,唱国歌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或者说说视频里面的人们,都在怎样的观看这个仪式?

升旗仪式是非常庄严、严肃的一件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随着音乐停止,国旗也升到了旗杆的顶端,在微风中飞扬。那你们知道,哪里的升旗仪式最壮观?最能吸引大家去观看吗?

北京!

天安门广场!

对了,(板书北京,认读)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天安门广场每天都要举行非常庄严的升旗仪式,在那里,国旗会和太阳同时升起。每天,都会有好多人去那里观看,一起祝福祖国会越来越好。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下面我们在来看几张照片。这是国旗班的叔叔们护卫着国旗走到旗杆下面。你们看他们的步子,整齐不整齐?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好不好看?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升旗,他是听他的妈妈说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所以不停的和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通过这首诗歌来认识一下这个小男孩,诗歌的题目就是 我多想去看看

下面的时间,老师交给你们,认真的读这首诗歌,一会来告诉大家,读完之后,你认识了哪些字。

七八分钟之后

认识了××字,拼音,组词,教师板书生字。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字,拼音,组词。 再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摘苹果的游戏

四个人一个小组,仔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 小男孩住在哪里?他的家离北京远吗?

2 他为什么想去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仪式?

3 他的愿望容易实现吗?(远,没有钱,没有电脑。)

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课件出示大山,北京,告诉他们要走出大山,坐车就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再坐车到北京就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理解遥远,课件展示)

他那么想去北京看升旗,可是又那么难实现,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歌呢?谁来试着读一下?

指名读

我们来听听这位阿姨是怎么读的。

指导朗读。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真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大家放松一下好不好?

我们来一起看一些北京其他的美景.

咱们这节课一直在说国旗国旗,那你们知道哪些歌唱国旗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唱一下。 齐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下课。

第二篇:我多想去看看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2、课件展示北京的图片,更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

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 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 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 F、每天早晨,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 指名读

⑶ 想读的站起来读

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 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第三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

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第四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2.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

二、明确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自主探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读一读。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四、点拨指导

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配图,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小男孩的家在哪里?小朋友想去哪里看看?那里可以看到什么?

2.理解“弯弯的”“遥远”。

(1)读读词组:“弯弯的小路”和“遥远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遥远的北京城”?(理解“遥远”) (3)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也离我们很遥远。 3.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出示妈妈的话)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4.理解“我多想去看看”。

(1)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抒发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坚定,读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读“多”,表达强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为什么要说两遍呢?(说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5.想一想,“我”为什么想去看看。

小男孩想去北京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异域风情。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另一个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 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新疆风貌图、天山图、雪莲图等。说一说图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

2.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全班齐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新疆的句子。

(1)教师提问:这段话是谁与谁的对话?“我”想去哪儿?为什么想去?

(2)新疆有这么美好的事物,同学们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那句话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想去看看?(课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话)

3.开火车读文段最后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国边疆的愿望,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知识运用

1、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并学习填写叠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弯弯的)小路 ( )公路 ( )苹果( )雪花

六、回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个小朋友分别想去祖国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2.同学们,你们想去祖国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妈妈计划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国的美吧! 3.照样子,写一写。

我多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我多想

板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 天安门 升旗仪式 新疆 天山 雪莲

第五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2 我多想去看看

(二)

科目: 语文 班级: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

2、会写“会、走”等6个字。

3、认识偏旁:足字旁“足”,巾字底“巾” 将字旁“丬”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号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知道中国地域广大,我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伟大家庭中。

教具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

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检查组词扩词及说一说如何记忆这些字词?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靖倩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2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一个感叹号。)

(3)妈妈告诉我什么?(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4)小路的特点是什么?(弯弯的)

(5)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哪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

(6)北京城在哪里(北京市)

(7)北京是祖国的首都

(8)北京城有什么?(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9)北京城有一个天安门,每天,太阳升起,举行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许畅:播放北京升旗仪式的视频。一起感受。 学生讨论:你看完有什么感觉?

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谁了解北京的升旗仪式?观看时有什么感受吗?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一个感叹号。)

(3)爸爸告诉我什么?(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 (4)公路的特点是什么?(宽宽的)

(5)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哪里的孩子?(北京的孩子)

(6)天山在哪里?(新疆)

(7)天山上有什么?(天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7、看天山雪莲图片。一起感受。

总结:这篇课文讲了两个孩子,一个生活在祖国的西部天山脚下,一个生活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两个孩子,一个想看看北京城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一个想看看天山雪山上盛开的洁白的雪莲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外面世界思想感情。也说明了我国辽源广大。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五、课文升华

1、以“我多想„„”开头,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苏杰管老师说:我多想去西湖看看。妈妈告诉我,在遥远的杭州城,,有一座美丽的西湖。那里的荷花盛开,美丽如画。我多想去看看。

2、以“我多想„„”开头,写一写自己的愿望。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六、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七、指导写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贷只有身份证能过吗下一篇: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