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记者行业压力

2023-01-03

那一年, 我怀揣着梦想考入了电视台, 当了一名新闻记者。当时, 身边的亲朋好友总会说起记者是“无冕之王”, 并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我对这个职业充满了热爱和迷恋。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 我从懵懂无知逐渐走向成熟, 成为了一名采、写、编、制作样样精通的新闻记者。然而, 在这个亮丽的新闻工作背后, 有着多少的酸甜苦辣, 我想只有我们媒体人自己知道。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得我们经常加班、熬夜、四处奔波、吃饭不规律, 又因为工作时间过长、没时间陪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等等来自工作、生活上的压力, 很多人心理上的压力较大, 有的人患有肠胃病、腰间盘、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等, 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的人甚至选择另谋高就。

一、记者压力来自何处

(一) 来自绩效考核的压力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电视受众群体的关注点在转移, 年轻化的群体在捕捉信息的时候更多倾向于选择新媒体, 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面临转型, 节目编排、节目形式、节目内容需要重新改版创新。因而我们的绩效考核在原有的稿件计分制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收听收视率考核及创收考核。记者在完成基础工作量的同时, 还要奔波跑广告业务, 如果你有跑业务拉广告的能力, 那么绩效考核的分值自然会很高, 如果你工作能力很强, 但广告业务为零, 那么所得的分值还是会很低。这也要求我们要学会应对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及挑战。

(二) 来自生活的压力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也是如此。目前, 我们的媒体人基本工作生活状态相同, 工作时间不规律, 不固定, 家里孩子、老人基本交给了另一半, 买个房子房贷压力大, 有的则配偶无工作, 即便我们工作量很大, 时常感觉身心疲惫, 但为了生活也得硬着头皮玩命干。

(三) 来自社会群体的压力

2016年我国的APP数量超过了1700万, 年轻人更喜欢用APP。针对一些突发事件、娱乐新闻、重大消息、购物、生活、理财信息, 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使用微信、微博、手机APP及各种网络平台, 现在周边的人很少有看电视、看报纸的了。这也给传统媒体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 新闻记者在第一现场所采访报道的用词、观点、评论等如果不认真去揣摩, 也会引起受众群体在网络上的争议或讨论。想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想让不同受众满意, 就要认真钻研业务、加强学习, 要有责任心, 要有担当, 要培养自己的新闻素养, 要不断创新, 生产出内容新、质量高的好节目。

在一次北京的学习培训班上, 浙江杭州调频文化CEO凡音老师在讲课的开场就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 问在座的媒体朋友, 有多少人知道或者是在使用《觅食》、《爱相机》、《元气弹》、《柏拉图》、《108天》这些软件, 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当时在现场的我, 听了之后也有些许的紧张和不安, 说真的, 有些软件我也没听过, 作为传统媒体人, 我顿时感觉自己落伍了。老师说, 这些APP软件的研究团队大部分是90后, 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是吃泡面, 干通宵。这也无形间让像我这样的80后感觉到压力山大。

二、一专多能已成标准

(一) 一专多能

很多时候, 我们会发现, 在一个新闻现场, 一个主持人既要出境, 又要现场采访, 撰稿、还要当编导, 可以说一个人充当多个角色。尤其在网络时代, 有时只需一名记者带着一部手机就能够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出去, 一专多能已经成为媒体人必然趋势。

(二) 如何提高自己的多种能力呢

1. 培养自己的多媒体意识

如今, 传统媒体转型, 对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人不仅会主持、撰稿, 还要会摄像、编辑、制作, 你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更加广阔, 不仅仅局限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天文地理等等某个领域, 还要掌握现代科技技术在内的多个领域, 比如, 各种编辑软件, 直播软件、制作软件及程序开发。

2. 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虽然现在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强调技术的重要性, 但是一专多能记者还应同时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与立体的、发展着的知识体系。这包括我们业界经常提及的政治素养、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历史的科学的辩证思维, 当然懂的越多越好。在任何时候, 记者都应该记住“内容为王”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现今, 信息繁杂且真假难辨, 更加要求记者在处理信息、制作新闻时谨遵职业要求, 打造精品, 引领舆论。

三、缓解压力注重自身健康

现今社会, 我们媒体人, 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更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我想, 之所以大多数媒体人处于亚健康, 一方面来自压力, 另一方面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去运动。

我们很多记者编辑平日里因为工作忙, 很少给自己挤出时间出去户外运动。在我身边, 有60%的人是乘坐公交车或者自驾车出行, 不少人每天工作都是处于单位、采访地方、家三点一线。其实, 我们应该抛开工作时间, 在闲暇时间, 适当户外运动, 比如, 看看电影、看看演出、近郊游玩等等, 以适当运动来放松心情。如果我们无法保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一些户外运动, 那么一周至少有三天做一些对身心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同时, 对自己的生活工作要充满信心, 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 避免工作中出现焦虑、紧张的情况。很多病毒的侵袭都缘于身体免疫力下降, 而运动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希望自身的健康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朋友重视起来。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 身为一名媒体人, 无论你从事的是记者、还是编辑、主持人、摄像、制作, 你感觉身上的压力大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的回答有所不同。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必须清楚, 现今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 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一行业, 面对自己的软肋, 我们又该如何攻克难题, 去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想谈谈感受及体会。

关键词:记者压力,一专多能,知识储备,健康

参考文献

[1] 周葆华, 陆余恬, 寇志红.网络新闻从业者的生活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四[J].新闻记者, 2014, 04.

[2] 程忠良, 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 2010, 1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A区块单管串接通球集油工艺适应性分析下一篇: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修模式和基本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