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脓肿误诊急性胃肠炎10例分析

2022-09-12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以5~12岁最为多见, 5岁以下发病率逐渐减少, 但也有新生儿阑尾炎的报告。婴幼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 早期症状不典型, 自我表述欠清, 查体欠合作, 而儿科医生对该病警惕度不够, 使得婴幼儿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延误形成阑尾脓肿, 现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10例婴幼儿阑尾脓肿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分布:1~2岁7例, 2~3岁3例。4例以呕吐、腹泻来就诊。3例以呕吐、腹痛就诊。2例以发热咳嗽就诊。发病后1d内就诊者2例, 2d内就诊者3例, 3d内就诊者3例, 1周内就诊者2例。

1.2 临床表现

患儿表现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以脐周痛为主。腹泻黄稀水样便, 一天5~7次, 量时多时少。部分患儿表现发热, 精神差, 拒食, 不玩喜卧。

1.3 辅助检查

10例患儿入院后均查血常规, 其中8例白细胞总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70%。10例患儿查CRP均>50mg/L。

1.4 诊断及治疗

8例患儿最初均按急性胃肠炎诊断治疗, 2例患儿以发热咳嗽, 按支气管肺炎治疗, 病程中体温每日39℃左右, 伴有呕吐腹泻, 后按急性胃肠炎治疗。10例患儿在治疗中均持续高热, 体温39℃左右, 阵发性腹痛, 吐泻, 拒食, 触腹部哭闹明显, 精神差, 请外科会诊, 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 行B超检查探及右下腹部及盆腔区包裹性积液, 壁较厚, 内部回声不均, 显示阑尾脓肿, 与保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择期阑尾切除。

1.5 结果

1 0 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2讨论

误诊原因: (1) 临床思维不全面, 对小儿阑尾炎认识不足, 警惕性不高, 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急性阑尾炎分型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 后两型可造成阑尾穿孔。也有人将阑尾腔内存在异物、阑尾管腔狭窄或阑尾痉挛等称为梗阻性阑尾炎。典型阑尾炎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恶心或呕吐, 稍晚时间出现发热, 右下腹固定压痛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血细胞总数增高, 中性粒细胞比率上升, 因小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 不同年龄组各有其特点, 且变异较多。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阑尾炎症状往往不典型, 病情变化快, 股壁薄弱, 腹肌发育不健全, 腹痛表现不典型, 有时又不能正确表达腹痛症状, 就诊延迟, 部分儿科医生认识不足, 易被误诊为呼吸、消化道及尿路感染, 因此对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认识,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2) 病史资料不完善, 临床体检不仔细, 是导致误诊的另一个原因, 腹痛是小儿阑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学龄儿童可表现出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婴幼儿腹痛常以脐周痛为主, 但也有腹痛始终位于右下腹, 腹痛多为持续性, 有时阵发性加剧, 提示为阑尾腔梗阻。5岁以下患儿常不能确切表示有腹痛的性质与部位, 婴幼儿甚至根本不能表达有腹痛, 常以哭闹表示, 病程在2~3d以上,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 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 会很快转为阑尾脓肿, 因此对于发热伴腹痛、腹胀或呕吐患儿, 即使腹痛在主诉中是一过性或腹痛不剧烈, 也需要反复仔细的进行腹部查体, 要注意上、下、左、右反复对比腹部压痛点, 根据患儿腹肌紧张度、肢体反应及面部表情变化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已形成阑尾脓肿, 要注意局部表现是否饱满, 界限是否清楚, 医生体检时触诊力度一定要适当, 避免用力按压, 防止脓肿破裂, 形成腹膜炎。

因此, 进一步提高对小儿阑尾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减少并发症, 避免很多因急性阑尾炎诊治不及时, 而遗留的后遗问题, 是每个儿科医生面临的责任。上述10例患儿因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误治疗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也警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总结经验, 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摘要:探讨阑尾脓肿误诊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 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婴幼儿,阑尾炎,阑尾脓肿误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校中部”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问题研究

热门文章

阑尾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