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航行技术

2022-08-26

第一篇:大航海时代航行技术

大航海时代的帆船技术发展史18.1 桨船

16世纪初,船舶的发展状况很有意思。那时,伟大的现代航海探索事业已经开始,开辟了全球贸易的海上航线,并通过海上贸易在接触到的其他民族当中传播西方文明。据称,船舶方面的巨大改进使得这些海上航行成为可能。真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有些什么改进呢?这些问题至关重要。我们也经常听到,由于船上配备了重型火炮,战舰变得更加令人生畏。亨利八世(Henry VIII)就是因为跨出了这一步而被人称道。这样的观点有证据吗?首先,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16世纪初在欧洲水域中从事贸易和战斗的船舶类型。

地中海军用桨帆船 带桨的大帆船是传统的地中海战船,但在16世纪初,这类战船已经与古代大为不同了。地中海的造船厂里造出的典型的这种大型桨帆船的甲板长约120英尺,船中宽度15英尺,这类战船造型轻巧,框架由龙骨和肋材组成,外面再覆以端部拼接而成的船壳板,此法在北方被称为平接建造。甲板高出龙骨只有5或6英尺。1290—1540年间,流行的军用桨帆船被称为三列桨船。舷侧置有25块到30块座板,每块座板上有3名桨手,每名桨手各划一桨。每个“三人组”桨手的桨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典型桨帆船的甲板是单层的,分成3部分,船首是作战平台,船尾是艉楼和舱房,中部是桨手划桨的地方,由一条中间过道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两侧由于舷外支桨托架的伸出而得以延长,为桨手划桨时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杠杆系。这样一来,在最大宽度为15英尺的船体内就有22英尺×106英尺的空间可供桨手使用。船的后端座板向内倾斜。每支船桨长29—32英尺,重量为120磅。约有三分之一的桨身长度在船内,以便与舷外部分的重量平衡。座板前边有一些低台阶,以便让桨手爬上去,把桨叶放入水中,同时身体后仰时,脚稳稳地踩在台阶上。

船首的单根轻型桅杆挂有一面大三角帆(也称“拉丁帆”),那是典型的地中海三角帆(第Ⅱ卷,边码584,586)。这种帆可让桨手在桨帆船顺风航行时得以休整,但在战斗时帆就被收拢并吊起。一门大炮和一些小型火炮架在船首,在首楼平台下向敌人开火。高出水面的首部冲角带有撞角或尖铁。军用桨帆船由吊挂在艉柱上的舵来操纵。在战斗中,它朝着敌船驶去,火炮齐发,乘着混乱,桨手们使劲划着船桨,将冲角上的尖铁撞入敌船上部的工作区,此时尖铁起着桥梁的作用,士兵借此得以登上敌船。与传统桨帆船不同,后来的船只没有水下铁撞角,而且它的桨手实际上都是些奴隶,也就是罪犯或战俘,而不是通过这种劳动可以获得额外津贴的志愿者。在基督教徒和土耳其人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批奴隶桨手的处境凄惨。然而,军官、水手以及士兵(总共50人左右)并不比150名桨手的生活好多少。尾部舱房有为船长准备的房间,他的大舱房往往被用作每天的食堂。桨手们终日与座板为伍,飘泊在海上,听凭口哨声呼来喝去,在紧张时或借酒壮胆或饱尝鞭挞。

这种桨帆船即使在地中海上也并没有良好的适航性,在大西洋上则更是如此。航行时,船必须承载近船首的大炮的重量,在下风时还要受舷外支桨托架和划桨的影响。但这类桨帆船队协同完成了很多任务,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还是易于操纵的,其实现的目标和准确度会让我们联想起带有蒸汽动力的现代海军。

1 / 18

当时还有一些较小的桨帆船,如西班牙双桅渔船、双桅小帆船和驱逐快船。这些名字主要因为以后又被起用而变得饶有兴味。这类军用桨帆船也可以用来运载值钱的细软及重要客人。为了装载贵重的东方商品,则设计了一些载重量更大的商用桨帆船。这些商品当时仍然通过陆路运至黎凡特,再通过海路从地中海东部到达西欧。

地中海商用桨帆船 1500年,世界上最好的商船或许就是大型商用桨帆船,当时这种船大部分是在威尼斯建造的,船甲板下能装载约250吨商品(第Ⅱ卷,图534)。这种商用桨帆船的船长6倍于船宽。而军用桨帆船的长宽比为8∶1。这种船有3根桅杆和3面大三角帆。实际上,尽管被称为桨帆船,但到1500年为止,要划动这种船还是很困难的,所以保留的船桨只在紧急情况或进出港口时使用。然而,这样的推进布局使商用桨帆船基本具备了按时完成运输计划的优点,因而比光靠船帆推进的船舶更加可靠。它们的船桨配置具有3列桨船的风格,而且一艘商用桨帆船上集中有200名桨手和炮手。这种船运载贵重货物,运费很高。它们实力强大,能抵御海盗的侵袭,因此一些商人认为没有必要给这种船运载的货物上保险。

16世纪初,威尼斯大型商用桨帆船声誉很高,它们一边与亚历山大和圣地巴勒斯坦保持贸易关系,另一边又同南安普顿和布鲁日保持贸易关系。不过在16世纪下半叶,桨帆船被圆船取代,仅作为三桅划桨风帆战舰——一种参加了勒班陀湾大海战以及无敌舰队战役的有桨有帆的军舰使用了一段时间。

为什么对桨帆船的信心在那个时候会降低了呢?1506年,一位伴随理查德·盖尔德福德爵士(Sir Richard Guyldforde,1455—1506)从威尼斯航行到巴勒斯坦去朝圣的牧师留下的一篇航海日志,使我们能够判断出这些大船的航海性能。例如,他搭乘的桨帆船总喜欢在晚上进港停泊,而在无风或逆风的时候,就只得在海面上抛锚,随波起伏。它一般不太用桨,所以不能逆风航行。当试图行驶在两个岛屿之间的海峡中时,在无风的日子或波涛汹涌时,桨帆船几乎会被冲向岸边,必须要动用桨才能得救,后者明显是一种绝境求生的补救办法。当风吹起,桨帆船在另一个海岸几乎又会很快陷入同样的困境。如果有足够多训练有素的桨手,船主就不必出资雇佣大批船员,但对于经常远航的帆船,使用大批奴隶并不现实。经过改造的圆船——也即帆船的出现,以及雇佣大批船员致使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得桨帆船最终不再用于一般用途。

16世纪中期,划桨方法有了一些变化。座板上的所有人用力划动同一船桨,因此笨重的桨帆船能够被驱动得更快。有时候,多达8个人划一支桨,但是通常是5个人划一支桨(图296)。这类大型桨帆船是全副重武装的,但不论装备轻武器还是重武器,它都不能承受帆船的舷炮攻击。这种配备有大型火炮新的全帆装船,使地中海商用和军用桨帆船丧失了其特有的优势,从而控制了整个海域。诚然,1509年,威尼斯的商用桨帆船在敌人的威胁下,历时31天,行程2500英里,从南安普敦直航到奥特朗托,但已经被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不过,地中海列强在整个17世纪、甚至到18世纪初还一直保留着桨帆船船队。划船时,奴隶们握紧固定在船桨桨柄上的把手,必须遵守水手长的银哨所传达的命令。他们有自己的墓志铭:“如果地球上真有地狱,那么地狱就在桨帆船;在这里,从

2 / 18

不知休息为何物。”

图296 地中海桨帆船。这是每支船桨由5名桨手并排分5列划动的多桨船,在船首部装备了一些大炮。1629年。

18.2 全帆装船 18.2 全帆装船

传统上,圆船曾经是地中海的货船,不过这种商船既不能与战斗用的桨帆船比速度,也无法比战斗力――也许在有强风的情况下除外。在中世纪帆船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建造和帆装方面的思想观念在地中海和北欧之间相互影响,而相互借鉴的结果则消除了传统上的差异(第Ⅱ卷,第16章)。

15世纪的伟大成就是全帆装船的飞速进步――实际上,它几乎是突然出现的(第Ⅱ卷,边码585―588)。1400年,大西洋上的帆船是带有一面横帆的单桅柯格船(cog,第Ⅱ卷,图530)。大约在1450年,三桅帆船在南北方同时兴起,至1500年,很多帆船都装了4根桅和1根艏斜杠(图297)。因此一艘三桅帆船上至少有5面受风帆:艏斜杠下的斜杠帆;艏帆;主帆及其上的顶帆;还有尾帆。这种类型的船通常被称为卡拉克(carack或carrack)。它的船体可以通过艉楼和艉楼甲板,以及伸出艏柱的艏楼而区分出来。在所有的此类船中,后桅或者四桅船中的两根尾桅,都挂有大三角帆,这是典型的南欧纵帆(第Ⅱ卷,图536)。在北欧,主桅、艏桅以及艏斜杠上都挂横帆,它是一个混合帆系统。有时主桅以

3 / 18

及其他桅分成两部分;而顶部(最初,它好像是射箭及投掷标枪和石块的作战平台)则独立装有它自身的桅和帆。

中古时代7这些船都是平接的,属南欧风格,并具有由北欧发展而来的悬于艉柱上的中舵。16世纪期间,南欧船保留了某些特点,而这些特点后来因赞赏北欧的使用实践而被放弃了。例如,甲板横梁的两端伸出舷侧;舷侧支索没有桅梯横索,而爬上桅顶需要利用沿着桅杆向上的绳梯。帆船设计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如此慢――特别是与16世纪惊人的发展相比更甚,以至于有必要考虑这种船从多桅中获得了什么好处。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帆船增加了尺寸所致。商人们希望将更多的货物更安全地运载到更远的地方,而大型船更容易防备海盗。它们也能够为长途航行运载充足的备用品。对于这类船而言,北欧所用的单面横帆是不适宜的。分离的帆船面设计是牢固的,但是长久以来,主帆和艏帆,以及所谓的“下桁大横帆”,是比其他帆要大得多的帆。它们是下向分力帆,有一面顶帆作为飞伸筝帆。斜杠帆与尾桅帆可协助掌舵。此类帆船用了一个较小的、狭窄的舵来进行操纵,并通过展开或者收拢船两端的帆来协助转舵,或调转船头。

值得注意的是,挂有多面帆的船比原先的单横帆船更不能迎风航行,但是帆能够更为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因此船更加灵活。所以这种新颖的全帆装船适合于探索性的远程航行:船上能够容纳人员和储备物,而分离的帆面设计意味着,帆船能够更加安全地驶离未知的海岸,而且更能耐受长期的海上航行。

这种长期的海上航行实际上是全帆装船取得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就。跨越大西洋到达印度,以及环球的航行都可说明威尼斯的桨帆船为何不再出现在南安普敦水面的原因。与东方的贸易也不再从东部地中海借海路到达北欧。即便威尼斯没有被陆上战争所摧毁,它的老本行也成为多余的了。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的是,卡拉克船即新颖的全帆装商船到底主要是北欧类型还是南欧类型。称它为大西洋型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它有很多特征,特别是促成了这类帆装改进的更大的船身尺寸,好像出自巴约讷附近造船师之手,他们的工作曾给北海以及地中海的船主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桅横帆装的柯格船在地中海已经被模仿制造了;而挂大三角帆的尾桅可能是从事海上贸易的人从葡萄牙卡拉维尔(caravels)船学来的,这些船只是由航海家亨利王子(Prince Henry,1394―1460)派出到非洲沿岸的。这些小帆船在2根或者3根桅上装有大三角帆帆装,非常适合沿海岸航行(第Ⅱ卷,图533)。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滨一带,它们被用于贸易和捕鱼,而且在哈克卢特(Hakluyt)所编纂的伊丽莎白时期水手的航海日志中被经常提及。16世纪后半叶,卡拉维尔帆船艏桅上经常安装横帆。纵帆装置证明了自身更加适合沿海岸航行及岛屿之间的交通(18世纪西印度的纵帆船可以作证),而横帆装置更加适合于跨越大洋。如1492年哥伦布(Columbus)航海中的“尼娜号”(Nina)是大加那利岛的一艘经重新装备帆装的船。必须记住的是,如果横帆安装得当,它就能像纵帆一样迎风行驶。

4 / 18

海关统计报表之类的官方记录,证实了15世纪以及16世纪期间商船在尺寸上有所增大;而在15世纪,大型帆船往往出自西班牙。在我们自己的帕斯顿(Paston)信函中,1458年一份相应的报告提起“16艘有艏楼的大帆船”,这是西班牙船;后来在一份相应报告中又写道“有200艘带有高大艏楼来自西班牙的大帆船”到达了塞纳河。

到1500年,600吨的帆船已十分普及。尽管人们都同意,全帆装船的发展使得到美洲以及印度乃至环球的探索性航行成为可能,但绝不能因此认为完成远程航行的船就一定是一种新型的特别完美的船只。众所周知,哥伦布对3艘船的挑选与人员配备都较为随意。1518年,麦哲伦(Magellan)航海的5艘船都是在加的斯购买的。“它们都非常旧并修补过,”当时有人写道,“甚至只是乘坐它们到加纳利群岛去也会令人忐忑不安,因为它们的肋材软得像黄油。”“维多利亚号”(Victoria),是5艘船中唯一完成这次航行的85吨的帆船。人们对约100吨的德雷克(Drake)的“金鹿号”(Golden Hind)知之甚少,它总长75英尺,宽20英尺,西班牙俘虏曾说起它是一艘很结实牢固的船。如果想到这样一条小船竟装载了约60人,德雷克还能在他自己的舱房里听着音乐享用银盘中的美餐,那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毫无疑问,这种新型帆船使长途航行成为可能,但同样需要的是人类的勇气和技能。

中古时代7为了解帆船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亨利七世(Henry VII)和亨利八世时期的海军舰队,它们由源于北欧和南欧的两类帆船组成。

当时控制整个海域的全帆装船综合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造船实践。这两种风格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西班牙、葡萄牙和布列塔尼的造船师。船体设计开始依循西班牙卡拉维尔船的“

一、

二、三”的比例规则,根据规则,船体长度传统上是船宽的3倍,而船宽则是船深的2倍。不同于桨帆船,在这种帆船中,战舰和商船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因为所有船都装备了武器。此后亨利八世为皇家海军所建造或购买的这些船只实际上成为欧洲帆船队的典型。他不仅雇佣了意大利的造船师,而且还从热那亚、西班牙和汉萨同盟的商人那里得到了新船。

中古时代7卡拉克船与巴卡船1512年时亨利最大的战舰――1000吨的“摄政者号”(Regent)是根据1489年法国的一个模型建造的,配备151门铁炮和29门铜炮,装载400名士兵以及300名海员,并同布雷斯特湾的一艘卡拉克船、法国的“科尔得利号”(Cordelière)锚泊在一起。后来后者着火,两船一起爆炸。在亨利的舰队中,较大的船只从800―1000吨不等,它们常被称为卡拉克船;而较小的船是200―400吨的巴卡(Bark)船。在当时的一幅关于法国卡拉克船的画中,舷侧下方的两个圆形炮眼清晰可见。而在另一幅画中,重型火炮在中部上甲板船舷缘开火,这种样式比较老式。

5 / 18

亨利决定用一艘1500吨的较大的船只代替“摄政者号”,在建造过程中先后被命名为“大卡拉克号”(Great Carrack),“特大卡拉克号”(Imperial Carrack),和“亨利皇帝号”(Henry Imperial),最后举行命名仪式尊为“亨利号”(Gr?ce ? Dieu),简称“哈里号”(Harry)或“大哈里号”(Great Harry,图版21A)。大船通常象征一个国家的荣誉。亨利可能以此来回应苏格兰在1506年建成的“大迈克尔号”(Great Michael)的挑战。“哈里号”配备了195门炮和900人。其中也有一两座重型大炮。该船主要装备了134座普通的海军火炮;这些都是小型的后膛填装式火炮,填装火药的药室顶在炮身的后膛上。“哈里号”的一份清单表明它有4根桅,其上一般均有中桅和上桅,或许后面尾桅仅连接中桅帆。1545年,“哈里号”又被改装为一艘1000吨较小的船,配备船员800名和151门炮,其中19门是可发射重60磅炮弹的重炮。1553年这艘船在伍利奇的一场意外的大火中被毁。

中古时代718.3 亨利八世的皇家舰队(1546年)

1546年的一张图表把皇家舰队分为4类:全帆装船、风帆炮舰、三桅小帆船和驳船。共有从60―1000吨不等的全帆装船20艘。尽管被称为全帆装船,但它们都是具有高艏楼的卡拉克型船。重型火炮通过位于舷侧较低位置的炮眼开火。最小的“乔治号”(Geoge)是一艘60吨的四桅帆船。

插图中15艘没有船桨的三桅风帆炮舰船楼低矮,船首有着像桨帆船一样的撞击头;前桅更加靠近艉部,而重型火炮则被安放在船首。它们的吨位在140―450吨之间,最小的是三桅船。方形艉构架是全帆装船和三桅风帆炮舰的一个特色。这种老式的圆形艉还在使用,到了下一个世纪在称作凹槽形船或者运河用平底快船等这些小型商用帆船上变得更加流行。而10艘三桅小帆船(吨位15―80吨)的船体与三桅风帆炮舰类似,并有3根桅杆,其前桅和尾桅上没有顶桅,而尾桅竖于右后方。13艘20吨的带桨驳船都是一些小型的带桨的风帆炮舰。

由威尼斯造船师设计的“萨布泰尔号”(Subtile)是一艘典型的地中海单桅桨帆船。15艘被称为风帆炮舰的船是新型帆船,用桨帆船的撞击头代替了卡拉克船高悬的艏楼(插图21B)。其中“羚羊号”(antelope)、“虎号”(tiger)、 “公牛号”(bull)和“公鹿号”(hart)等4艘船在1546年就造好了――如同那13艘带桨的驳船一样。这4艘船代表了200―300吨的战舰的最新设计。“虎号”的舷侧配有8门大炮,其中有一两门大型重炮可像桨帆船一样在撞击头上开火。主尾桅桅顶后方有半个桅楼平台,这也是桨帆船的风格。这4艘风帆炮舰都是平甲板,与重载的卡拉克船形成鲜明对比。桨帆船的撞击头是盖伦船(galleon)的特色之一,该船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新型船只。因此亨利八世海军舰队所谓的风帆炮舰看起来似乎是盖伦船的雏形。

6 / 18

中古时代7 盖伦船盖伦船是葡萄牙人发明的一种大型战舰。一艘葡萄牙人的盖伦船(Sāo Foāo)在1535年参加了攻击突尼斯的战役。同时代的画显示出它是一艘四桅帆船,没有船桨,装备舷炮火力,有一个桨帆船的撞击头。这种撞击头不能用来撞击,因为船首斜杠系在下面。

16世纪后半叶,西班牙与英国都在建造这种强有力的新型战舰,其帆装同那个时期的大帆船相类似,但其船体的长与宽之比较大,而艏艉楼较低。据我们所知,这种盖伦船的龙骨长度是船宽的3倍,而旧式圆形帆船的龙骨长度是船宽的2倍或2.5倍(图298)。

盖伦船是最先作为战舰使用的第一批帆船之一。它的火炮甲板上装载着主要的重型火炮,可通过舷侧的炮眼开火。由于侵占了存放货物的空间,这类火炮甲板不适用于商船。它的船长度的增加和船上部船具的减少使它比卡拉克船速度更快,更具顶风航行的能力。它被认为是速度型的,而较老式的船则被认为是载重型的。但不是所有投入战争的水手都喜欢盖伦船,因为当时的船仍需要徒手攻克,而载重型船的船楼上小型火炮林立,适于抵御登船的敌人,就像陆上防卫城堡一样。

在1588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战役中,双方都有盖伦船参战。当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航时,它一共有150吨及以上的船只101艘;它包括两队盖伦船,4艘地中海风帆炮舰以及4艘桨帆船。桨帆船由于气候恶劣被迫停靠港内,而事实证明风帆炮舰不能与英国战舰相匹敌。20艘不同尺寸的盖伦船是在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Duke of Medina Sidonia)指挥下的葡萄牙船只以及巴尔德斯(Diego Flores de Valdés)的卡斯蒂尔船只。后者是配备有印度卫兵的盖伦船,印度卫兵通常的职责是保护载有珠宝的舰队。“圣马丁号”(San Martin)和“圣胡安号”(San Juan)为1000吨,而“佛罗伦萨号”(Florence)则为951吨,最小的在250―350吨之间。较大的盖伦船总长约160英尺,龙骨长约120英尺,宽约40英尺。

7 / 18

图298 英国盖伦船上帆布置及其立视图,约1586年。出自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属下的总造船师贝克(Matthow Baker, 1530―1613)的手稿。

斜杠帆顶桅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为公司的首次东航租了4艘商船。他们选择的是600和300吨的船只,清单中显示船的帆装有了明显改善。不同于那些同西班牙无敌舰队作战时的同样尺寸的船只,它们都是三桅帆船并在船首斜杠的一末端竖有一根小桅――这根斜杠帆顶桅及其帆,使得该船在这个世纪中的这类船只图画中非常容易识别。

18.4 17世纪的船

现在探索船舶发展的证据变得更为充足了。出现了许多由优秀画家(多数是荷兰人或佛兰德人)画的画(图版22,图版23)。手稿资料更为丰富,也很翔实;还出版了一些优秀教材和航海词典。到该世纪末,用于放样线型的舷弧图以及其他设计图是根据大量按比例制作的精美模型绘制的,也不限于英国造船师(图299,图版24A、B)。对数学及自然科学的热衷使人们尝试去改进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以及帆和帆装的设计。在这个世纪,为能装载更多枪炮,战舰造得更加庞大、坚固。商船并没有亦步亦趋,在多数贸易中,远洋船一般平均在200吨;不过像英国、荷兰以及法国的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公司则使用了达 600吨甚至更大的船。

图299一艘英国造的携有90门大炮的船的比例模型的船首,该船可能于1670年出自造船师安东尼·迪恩爵士(Sir Anthony Deane,1638?—1721)之手。这些早期船模没有铺设甲板,但小规模地复制了那个时期船只的华美装饰。船首装饰是一个骑马的人。船首舷栏和船体托架相连,一直向上延伸到吊锚杆上。

5 8 / 18

个人的全身塑像装饰着鸟嘴状船首的舱壁。艏楼下环绕的炮眼为雕刻花环包围,用着色的横饰带连起来。

较之以往,盖伦船流行采用比以前更大的船长和船宽之比,较低的艏楼和艉楼。艏楼的前端是个方形舱壁,其上延伸出鸟嘴状船首,它由弯曲的艏柱及向前伸出的船首破浪材构成,最后是船首装饰,在两舷都有船首栏杆(图299,图304)。通常把甲板铺成不同高度的3部分,被纵向船楼分隔处下的舱壁所分隔开。这种设计能够让船头和船尾的舱房得到更多的净空高度,但是甲板上的间断和台阶却削弱了船体的强度,因而船身越来越习惯于使用从头到尾没有间断和台阶的平甲板。不过,在一些建造得非常牢固的小船上,为了改善甲板之下的舱室空间,那样的间断却保留了下来。艉楼的减少使得船只在海上航行时减少了颠簸摇摆,而且通过设置艉部走道和窗户,可以使艉部官员的舱房通风透光。

沿着船舷,用腰外板将船体进行了加固,较厚的腰外板要纵向安装,尤其是在吃水线附近。即使如舷外桅支索承板这样的厚板也要相隔一定距离装在船舷侧较高的位置,用来撑开稳索,也就是说,伸展侧支索和后支索,用来支撑桅杆。稳索被三眼饼和绞收索拉紧。位置较低的三眼饼用紧固在船体下部的桅侧支索牵条或板材扣在舷外桅支索承板或桅侧支索牵条上。三眼饼是一个圆形木块,它周围有环索或者绳环,而且还有为绞收索设置的3个孔。自然,在绳索已经拉紧或者收拢时拉紧侧支索对保证桅杆的安全很重要。16世纪上半期开始,侧支索用三眼饼和桅侧支索牵条拉紧。桅被分成3部分竖立,分别是下桅、中桅和上桅,它们的连接处都由桅楼、桅顶纵桁以及桅帽紧固在一起。前支索以及各桅之间的其他支索拉着它们以免向后斜。侧支索上面的桅梯横绳成了供人们爬上桅顶的阶梯。

船上的繁重劳动——竖起中桅、把大炮或者长艇搬上甲板、或者起锚——都通过绞盘来完成,绞盘是一个穿过甲板的竖直心轴,支承在一个或者多个卷筒中心,可通过把绞盘棒推入插口靠人力来转动这些卷筒(图305)。较小船只用的

9 / 18

则是起锚机,此时心轴被横向装在船头上。吊锚杆是一个船首之外的突出的木棒,其上备有滑轮孔(图299);起锚的滑轮组被穿孔固定,它的另一端的吊锚滑车带有一个大铁吊钩,可与锚环相连。第二根木棒是在需要的时候临时安装在艏楼之外的,称为收锚杆,用来起锚并保护锚爪,据说当时被称为起锚和吊锚。

木制船容易变形、渗漏,特别是过于陈旧时,雨水会渗入甲板。所以泵非常重要。链泵是用于大型船只上的,而一般的手泵则能够辅助链泵工作。16世纪末的帆布吊床西班牙语称“hamaca”,来自加勒比的一个单词。,首次在巴西被水手发现,从而被引用到了木板船上。船上厨房一般被安排在铺砖的舱面上,因为其工作得依靠蜡烛照明,失火危险很大。所以把厨房(正如以后所称的)安置在吊钟架前方的艏楼之下就越来越常见了(图300)。船上的作息时间一直利用一只钟来控制,在17世纪期间,重要船只上的钟的位置从一般艉楼的间断处或后甲板处转移到了艏楼的间断处。大船是利用舱面下的舵轮或横舵柄来操纵的,后者是一根插入舵杆头的木杆。舵的控制是由和舷侧相连的滑车来进行的,风平浪静时,就用上绞辘轴,它和横舵柄的一头相连,穿过上方的甲板,一直延伸到齿轮,该齿轮是一个木制单眼滑车,穿过甲板上的孔固定在枢轴上,可使其旋转。站在操作台上的舵手能透过头顶的天窗(“舱口盖”)看到甲板和船帆。舵手来回推动绞辘轴,便可控制下边的横舵柄自然地向各个方向移动。舵手的前方是一个罗经柜,这是盛放指南针和沙漏的盒子,沙漏是用来定时或掌握舵手换班时间的。

图300 海军验船师达默(Edmund Dummer,1692—1698年任职)画的一艘一流帆船的纵向截面图的前部。显示了火炮甲板、最下层甲板和下面的船舱。在艏楼下有厨房用炉灶和厨房。系有锚链的锚链柱位于厨房下面较下层的火炮甲板上。

不同国家的船的帆装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但是在船型式样以及装饰风格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明显。例如,荷兰船只为了要到达阿姆斯特丹,就得通过须德海危险的浅水面,所以荷兰的大船和英国及法国的船只相比,吃水较浅而且船身较宽。只要看一下荷兰船只的船尾就很清楚了。不同国家的小型商船非常相似。有一种被称为三桅海帆船的普通类型船只,有一个宽宽的苹果状艉部,其艉部外壳板做成圆形而与艉柱相配。上面是一个小的方形平面状带艉窗的艉横材。相对自身狭小尺寸来说,这类船内部已经很宽敞了。

在该世纪初,一些大船仍然是四桅的;如1200吨的“皇家王子号”(Roya

10 / 18

l Prince),就是1610年由菲尼亚斯·佩特(Phineas Pett)在德特福德建造的。不过有一幅画表明,在它的主尾桅和第四根尾桅杆的大三角帆上,都带有一面顶横帆(图版 22)。1637年,彼得·佩特(Peter Pett)在伍利奇建造了1522吨的“海上君主号”大帆船(Sovereign of the Seas,图版23, 并参见边码486),该船有3根桅杆,3根桅杆均有中桅和上桅,前桅和主桅上都有上桅顶桅、顶桅帆,并且3根桅杆顶上均有旗杆。即使不是诗人们创造的,这些新桅杆的名字肯定也是被赋以诗意的。对上述“君主号”有一首诗歌中这样写道:

谁无畏的顶桅毫无阻拦直顶穹顶,

白天触摸太阳,夜晚轻拂繁星。

小型帆船也很快遵循了大型帆船的风格,尽管只有3根而不是4根桅,它们一般用多个活动索具来控制较分散的帆。

横帆由一幅幅帆布缝制而成,接缝是垂直的。它被绳索绑住,而穿绳子的圆孔或锁眼打在帆角处及其他绳子必须与帆布系在一起的部位。借助所谓的束帆细索,帆被绑紧在帆桁上。帆桁则被升降索提起,利用桁桅连接环和索箍固定在桅杆上;它的迎风角由转桁索和升降索来控制。帆朝下的两角被帆脚索固定住,而大横帆既有系帆索,也有帆脚索,当帆脚索导向艉部时,系帆索是一些导向前端的锥形绳(图306)。这些帆由人工卷起,人们爬到帆索的高处,把它们向下紧靠帆桁拴住。但起初,它们是被系在帆较低两侧下角(帆下角)的托帆索扯上帆桁的,可以用起帆索收卷起来,卷向帆之侧缘或平交外缘,再用拢帆索拉起帆的鼓起部分(或称帆腹)。在这个世纪初,名为帆缘索的绳索系在了侧缘上,但是具体操作方法尚不太清楚。当迎风航行的时候,帆迎风的垂直边,也就是帆前缘被张帆索拉紧了。当船顶风航行时横帆并不一定就是没有效率的。

17世纪中期以来,船的帆面积因在桅之间的支索上设置了三角形纵帆而增大。这些帆称为支索帆。顺风时,横帆面积增加,因为附加了辅助帆(或称翼帆)。在17世纪上半叶,辅助帆和下部辅助帆开始被缩帆系统替代。辅助帆被固定在帆底或下缘;缩帆时,帆的顶部或者上缘会收拢起来,而在各缩帆索点把一根绳子系在帆桁上,缩帆索是一段段绳索,按缩帆索的高度穿过帆的上缘。为了系牢缩帆索,人们不得不经常在恶劣的天气中爬上帆桁,而为了方便,踏脚索开始被安置在帆桁下边。弗罗姆(Vroom)在1623年创作的画《停泊于弗拉兴的“皇家王子号”》(Royal Prince at Flushing,图版22),显示了带有斜杠帆帆装的艇或者快艇游船中的缩帆索点。虽然船上的帆装越来越复杂,但这一情况显然与同时代的画不一致。画中摒弃了大部分复杂的天幕吊索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用并联滑车装置的精巧设置,使支索连在桅杆上,或使各支索连在一起。这些笨重的装置在王政复辟时期后的英国船只上消失,这说明,皇家学会及类似组织的深思熟虑对于地位低下的水手或者造船匠设计新船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18.5 造船

早期造船厂不过比在一小块硬地上建立的一个仓库稍大一些,它临河而建,

11 / 18

或建在高潮位时的水深足以浮起待造船只的隐蔽水域附近。船只一般尽可能在靠近木材供应地并远离公海的地方建造,以便避开大风和敌舰。1512年,在伍利奇建造“大哈里号”(Henry Gr?ce ? Dieu,图版21A)的准备工作可能是欧洲任何一处建造大型皇家船只的典型。房屋、土地和码头都是租借的,造船匠和船员都是从国内的不同地方招募到伍利奇的,面包师、酿酒师及大量备用物资也同样来自全国各地。多数取自埃塞克斯和肯特郡的1987吨木材是教堂和各郡县的显要们送给国王的,用以建造大船以及它的大划艇、单座艇、小工作艇和3艘中型舢板。造船匠、木匠及锯木匠被派到森林工作。铁匠为了制造钉子、墙头钉、锁链及螺栓而建造了锻造车间。缆索、锚索、绳索、绳梯、双股细缆及填充材料也必须准备好。工作人员被安排好住房和床位,由一名叫布雷冈(Robert Bregandyne)的人主持所有工作,他有一间住房兼办公室。卫兵被安排看管储备物资,当时的储备物资包括沥青、焦柏油和松香松脂等。

随着木材到货,桅杆、滑车和索箍纷纷被制备,同时还准备了一些装饰用木珠,让固结在贴近桅杆的帆桁上的缆绳穿过。“斑驳陆离的色彩装饰在‘大哈里号’上的桅楼、船帆和各种雕刻像上”,结果耗费了许多钱财。有的材料用大车运来,有的材料则用驳船运到码头。单桅小船、小型货运帆船一种小型商用船。和其他沿海商船都大老远地从达特茅斯、南安普敦以及拉伊运载着大炮,锚和圆材抵达这里。船长斯珀德(Thomas Spert)监督着船员制船帆、上帆装以及建造3艘中型舢板。这些舢板是用建造大帆船时剩下来的余料制作的,要不然就会浪费掉。

人们相信,“国王之船的秘书”布雷冈确实设计了“大哈里号”帆船,可惜的是,他的设计方案已散失。造船匠只把设计和建造船只的诀窍传授给儿子,通常不传给外人。第一本关于造船的综合教材在17世纪末开始出版。在设计木船时,必须考虑木材——尤其是橡木的性质。厚约6英寸的船壳板得加工弯曲成船首和船尾的形状。笔直的木材得收集起来,而梁后直立肘材、竖梁肘材和梁后水平肘材所需的木材也从树木的不同部位选择。这样一来,根据木材纹理被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图301)。一旦新船龙骨的伸展长度确定下来,那么艏柱和艉柱的倾斜度(就是艏、艉柱必须倾斜的纵向角度)也就确定了,而船体形状主要取决于所画的船身中截面。为了制作这张图,很多合适的曲线或圆弧从不同的圆心画出,不同的曲线也与连接它们的线条平整地接合(图302,图303)。

图301一艘西班牙大帆船船身中部的剖面图,约1586年。它引自贝克的手稿,表现出吃水线以上的船身宽度在逐渐变窄,即“船舷内收”。图中显示出肋材、甲板梁、水平肘材和撑杆。

12 / 18

16世纪以及后来的造船匠技艺基本上没有彻底偏离世代相传的诀窍以及一些经过考验的、成功可靠的船只的中部设计。这些船由技艺高超的造船匠以及他的工场或他的家族所造。造船匠一般很少做计算,而佩皮斯(Samuel Pepys,1633—1703)告诉我们,他的朋友安东尼·迪恩爵士是第一位船舶设计师,他能通过计算知道造一艘船所需材料的重量和船的容积,预言其航行时吃水深度。所以,为了避免灾难,一艘船的建造酷似另外一艘,因而船体设计的改进也非常缓慢。所幸的是,鉴于木材的性状,船体在水下部分势必要设计成流线型。一旦船身中部截面确定下来,船体的光顺的曲线也就可勾勒出来,用木制曲线尺在与龙骨平行的各个高度勾画线型,并在艏柱槽口选定的船中截面和艉柱槽口3个位置之间进行线型调整,从而使船形更和谐流畅。

如果设计者对所划线型满意,那么距船中截面相应距离的其他截面图也能绘制出来。这时便能拟就船的型值表,从而能在放样间地面上全尺寸地画出各个截面,所以船材就可根据图中线型截取(图303)。应该注意,木船的设计线型止于船壳板之内,因为船体的形状取决于肋材的正确加工和成型,它们穿过龙骨而固定起来,形成了船体的基本框架,船壳板则钉在肋骨这个框架上。

从船体型线图和横剖型线图来看(图304,图305),一个模型可能是一个按比例精心制作的构架,英格兰的比例一般是1/4英寸比 1英尺。船模不仅向未来船主展示了他们未来船只的样式,而且还标示出双方达成意向的装饰、炮眼分布、起锚绞盘位置、锚架和其他设备(图299,图版29A和B)。从1700年以前,保存下的船模比草图多;这些模型未经改动,它们是原图的翻版或本身就是

13 / 18

船只赖以建造的一种型值表。反过来,型值表根据只有造船匠才能理解的草图而逐个确定,他们希望能严守自己所造船只实际尺寸的秘密。

图302 都铎王朝的造船匠在制图室中设计一艘新船。右边的人正用一副很大的圆规进行测量,准备绘制船体外形的长曲线。引自贝克的手稿,约1586年。

图303 置于放样间地板上的船体剖面。放样间场地空阔,地面十分光滑、平坦,灯光明亮,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船肋材的各曲线,它们是用一种叫sweep的大圆规画的。图上显示了一艘1000吨的船从船头到船尾的每条肋材,它们是按1/4英寸比1英尺的比例绘制的。这些曲线将在放样间的地板上被转换成实际尺寸。

图304一艘“ye的最大尺寸”的五级舰船。引自1684年的凯尔特里奇(William Keltridge)的设计图集。把海军战舰进行分“级”,是佩皮斯(1633—1703)

14 / 18

率先采用的。

图305“鲨鱼号”(Shark)辅助炮艇的草图手稿。1732年建于朴茨茅斯。它显然是一艘双桅帆船,也就是说,是类似于没有尾桅的船。后来的双桅小帆船常会增添尾桅。这个时期,一艘船的设计图通常是画在单张纸上的。这里可以看到船内侧和外侧部件的轮廓图、横剖面型线图、半宽图和居住舱室布置图。船后部有:(a)大舱房;(b)卧舱;(c)海员办公室;(k)舱房下的面包房;(l)木匠的贮存室;(m)管理员的房间;(n,o,p,q)外科医生、助理官员、炮手和船长的舱房;(r)贮帆间;(s)平台下的贮鱼室;(t)弹药库;(v)抽水机舱房。船前部有:(1)水手长工作间;(2)木匠工作间;(3)军需官舱房;(4)走廊;(5)壁炉;(6)石头的壁炉地面;(7,8,9)在艏楼和壁炉下的水手长、木匠和炮手的贮存室。

从很早起船模便在岸上用新料制作了。为同一目的制作的模型船在1600年以后

15 / 18

常被人提起,而且很多保存了下来,特别是1650年以后的英国战舰模型。考虑到那时造船匠一般缺乏科学知识,所以也许他们非常有必要先看模型再造新船。1668年,伊夫林(John Evelyn,1620—1706)目击了“查理号”(Charles)在德特福德的下水过程,“这艘船是老希什(Shish)——一位坦诚可靠的木匠——建造的,他是这个船坞的主要建造者,但是他很少用语言解释他的作品,他几乎不会阅读,然而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上却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的家族成员已先后在这工场当了300多年的造船木匠。”法国海军上将德图维尔(de Tourville,1642—1701)对17世纪英格兰造船匠先做帆船模型再造船的习惯颇为赞许。而其他国家的造船师也用制作模型来表现船体结构,而且有时候还制作已造好的著名帆船的模型。幸运的是,很多模型已经保存下来,并能在博物馆中见到。

在16和17世纪,多数帆船看来是在船坞建造的。这些船坞部分是通过挖掘,部分是使用木桩和砌石工程围埝建成的。在潮位很低时,坞门可以关闭,必要时船坞内还可排干水。新建船舶或修好的船可乘涨潮水位高时驶出船坞。建造新船时,龙骨被安放在干船坞的龙骨墩上,艏柱和艉柱被嵌接于龙骨两端,这是一项最繁重的工作。然后将船底肋骨横向安置在龙骨上;内龙骨则沿着龙骨置于底肋骨上;内龙骨、船底肋骨及龙骨相互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船底肋骨除了两端外都是笔直的,在两端,木材开始弯曲,也就是向上翘起。复肋材与船底肋骨紧接在一起;这些都是弯曲的或弧形肋材,构成了帆船的曲边。这些肋材被安排得非常紧凑,而且在船的中间部分和靠近桅的地方是双层的,在这里会受到巨大的应变作用。沉重的厚压板水平排列在肋材内侧,支撑住甲板梁的两端。桅孔加固板是很结实的木材,垂直穿插在甲板梁之间,用螺栓紧固,用来支撑桅杆,而桅的根部则竖立在内龙骨之上。这个框架进一步与大量梁后直立肘材、竖梁肘材以及梁后水平肘材夹固在一起,所有船材都用橡木。造船匠总是寻找自然弯曲的木料,进行最仔细的加工,以免造成木材浪费。船首和船尾精心的结构设计是为了抵御舵和锚索的张力以及海浪的冲击力。

在建造过程中,船体被加固,周围搭起脚手架以方便造船匠施工。外壳板使用以橡树芯做成的木钉或木栓固定在船肋材上。为了防止漏水,还铺了一层填絮。根据计算外壳板、肋材、内壳板或舱内衬板厚度,可知舷侧几乎有2英尺厚。外壳板外层的接缝处很仔细地用填絮封严实。这种厚实的结构使得肋材之间的空气不流通,况且船是露天建造的,雨水会渗入船体,所以木头容易腐烂。所幸的是,多数船只造得很结实,有很大的储备强度。建造一艘大型帆船的木材大部分是橡木,其耗用量之巨大难以想像。一艘大型战舰大约需要2000棵橡树,每棵需一百年才能成材;生长快的树木不适合造船,因为这类木材太容易开裂。2000棵橡树至少需要50英亩的林地,树砍光后,林地裸露。

所使用的肋材重量可以解释新船下水时造船匠所遇到的困难。如果潮水没有高到足以让沉重的船体浮起而出坞,就很难用楔块、螺旋起重器和绞车移动它。鉴于此原因,尽管一般都是在船坞里建造大型船舶,但其他船只都是在高出水平面的硬地上建造。当船体造好后,就在它周围做一个托架;下水滑道朝向水面;

16 / 18

托架被支在加润滑油的滑道上;龙骨墩被移开后,轮船就可以在高水位时从高于水平面的滑道上下水。

新船得靠在船旁的趸船的人字起重架将桅杆竖起,之后可以制备帆装。易浮的木船体在开始安全航行前必须先加压载。

吨位。过去的船的吨位是用从事波尔多葡萄酒贸易的船只承载能力来表示的一种随意的数字度量。其单位是能装两桶葡萄酒共252加仑的大酒桶,1626年被估计体积为60立方英尺,这个估计考虑到了因桶的形状而浪费了的空间。1626年,一艘长63英尺,宽26英尺的船按老的量度方法被计算出吨位为207吨,测出的是它平均货运装载量或净吨位,而用“新的”测量方法可计算出它静止时的最大载重量或毛吨位是276吨。由于那个时期的科学手段难以精确测量载重量,吨位计算导致了不同的经验性标准和公式的发明(精确测量只有在现代才可能实现)。

18.7 帆船的发展(1700—1750年)

很多迹象都已表明人们在17世纪对造船理论和实践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考虑到这一点,因此说到造船业在下一世纪中的发展是如何之慢是多少让人有些吃惊的。究其原因,可能是海员和造船匠们凭经验制造的木帆船已臻完善——面对不变的海上条件自然显得保守——到1700年,其发展几乎已达到当时可能达到的完美顶峰。例如,一艘约2000吨的大型帆船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纯木制结构帆船的最大尺寸极限。值得注意的是,当19世纪有关船舶建造和船舶推进的新技术风靡西方世界时,帆船仍能长时期地存在,甚至和那些被证明具压倒优势的新型船舶分庭抗礼,大体上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样式。

商船总体上要比战船小,大部分商船仍是约200至400或500吨。最好的商船是那些英国东印度公司使用的船,为600或700吨。普通的长途航海帆船是桨帆快船,这种小船以速度取胜,在无风时,可以用桨划船。它们没有配备重炮,希望能以超高速度避开海盗和其他敌人。欧洲各国的帆船外形越来越相似,四海为家的海员消除了国家间的差别。

帆装方面的一些典型变化在新世纪初就变得显著起来(图306—309)。尾桅的中横帆及上横帆通常都已装上。现在一般在前桅中帆和主桅中帆上有2或3排缩帆索,并在后桅中帆和前桅主横帆以及主桅主横帆上有一两排缩帆索。中桅帆的头部已经更像方形了,也就是加宽了,而且帆之高度比主横帆更大。关于桅之间的纵向支索帆的运用,前文已述及(边码486);现在斜杠帆中桅因为有了艏斜帆桁而被取消。艏斜帆桁从艏斜杠伸出,终止于新的最前三角帆的下前角索桁外缘。在英国,艏三角帆在1702年被皇家海军所采纳,大船帆装也在1715年被正式取消了斜杠帆中桅。这个尴尬的过渡时期难以让人理解,特别是当时的画和模型表明被分段的中桅和艏斜帆桁都已经设置,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组合。尽管斜杠帆中桅今天受到了海员的嘲讽,可在当时却维持原状,并在同时代画中可以见到——一般是在荷兰捕鲸船的画面中见到——直到进入17世纪,但可能不会晚于1750年。根据在格林尼治的国家海事博物馆里的英国模型来看,舵轮在大约1705年已被引进。前文提起过的笨重的垂直舵柄只有在天气好的时

17 / 18

候才起作用,因为突兀而至的滔天巨浪可能会让舵手脱手。1705年之后,遇到坏天气,舵柄被通向绞车圆筒的滑车组所控制,绞车可通过后甲板上的舵轮来旋转。

18 / 18

第二篇:《大航海时代》读后感

怀着一种为自己培养专业兴趣的目的,前不久在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大航海时代》和《海底两万里》(凡尔纳)。两本书同时开始翻阅,后来渐渐地《大航海时代》这本书更吸引我了。可能是因为前不久刚买了一个地球仪的原故吧。为了弥补自己地理常识的不足,我网购了一个地球仪,加之现在又有一本《大航海时代》,两者一起看,相互补充。

《大航海时代》主要讲的是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国家先后对世界各地进行探索、掠夺或殖民的时代。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了。

书在封面背面有这样一句总结的话:“香料在东方,财富在海上,野心与希望奔向汹涌的海洋;殖民与扩张,强权的时代,弱者的国殇。”固然各个时代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总归是有各自的特点存在。葡萄牙、西班牙对未来的世界进行探索,寻求财富,充满希望与热情;英国、法国则眼红,进行抢夺;俄国、荷兰的贪欲猛起,不断殖民与扩张。

要说引起这一时代的重要原因,我看有一本至关重要。那就是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即《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岩边有金砾甚多,在渚川入海流拣之。”“黄金遍地,美女如云,绫罗绸缎应有尽有。”这样一些关于东方富足程度的夸张的描写顿时让西欧人热血沸腾起来。于是葡萄牙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随后更多的西欧国家便接踵而至……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便先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闪亮登场了。

就是这样一些故事。令我惊讶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竟是由葡萄牙这样一块儿弹丸之地发起的。令我震惊的是,即便是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着简单的规律。先是新奇于一个大家都未知的领域,然后部分人试齐心协力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接着所有的人也蜂拥而至,最后私心骤长,兵戎相见。从不勇敢到勇敢,从勇敢到残酷,从残酷到结束。

夏天

2011.12.02下午

第三篇:大航海时代OL冒险技能归纳

一 战士系列 白兵&造船匠

首先呢,法国在早期刷战也是有点优势的,离热比较近嘛,而且在新天地版本到来以后,传说中的战62(法兰西皇家巨型排浆帆船 听名字就够气派)也将在马赛隆重下水试航了,鉴于战62是白兵军人的顶级船,而且在顶级船匠改过之后呢,只有法国国籍的人才能驾驶,所以船匠和白兵军人以后的日子会很好过.另经过长期泡台服论坛观察,大家都说技能船(新天地版本)里,只有法国的紫色最漂亮,所以以后找法国人造技能船的不在少数,紫色的法国技能船在台日服都有紫杉龙王的美誉,大家加油咯.

二 工艺(可以选择一些既有工艺 也有纺织品取引的职业 比如美术品商 或者三转的糕点师或工艺师)

工艺师本来在法国只有初期的优势,相对后期工艺制作的主要产品-家具,来说呢,法国的工业品很少,而且需要的木材等工业制品也很少,但托"紫杉龙王"的福气,工艺师在与船匠合伙做技能船的时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采集无国界,在采集工艺双优待的三转职业里,大家靠宝石发财已经不是纸上谈兵了.(本人在锡兰做过采集测试,采集10+3,20分钟的时间400仓的船装满了各种特殊矿石,但要找对位置,具体什么位置嘛,以后再告诉大家)

三 武器商

武器商可能是最适合法国人了,为什么呢?武器取引和造船,铸造统统优待.武器取引在法国的重要性就在贝鲁特,法国的高纺织品取引的商人以后会很多,但高武器取引的就不见得多了,而且在贝鲁特-雅法,边烧取引边练造船也是一种高效率,而且铸造也是造技能船的"四巨头"里必不可少的,所以铸造在法国也不能说是完全没优势呀,小弟就是准备转武器商的,呵呵.

四 香料商

在红海开始开拓的时候,我们的香料商也要开始运做起来了,因为香料商的众多取引,可以在印度向红海返航的时候做一个小特产com,拿点星书哦,经过我们几个人的测试,红海的乳香在印度有1000+的利润,路程仅10天,又互相认定特产,在印度返航的时候,印度布 胡椒 印度红 印度蓝 白檀 桂皮 宝石等等,完全是一个特产com嘛,而且新天地开放以后 印度的小茴香 红茶 小豆蔻 都将成为印度 和东南亚的名特产,来一个10com都有可能,记住,10天的路程哦。..

五 裁缝

虽然裁缝看不出优势,毕竟生丝港在大国手里,但裁缝是法国必不可少的,不只是技能船需要裁缝,裁缝的纺织品取引在法国来说尤其重要,不过经本人实践发现,在波斯湾拖羊毛到第乌买生丝,做出的土耳其地毯,每个单价可以过万哦,所以以后在波斯湾拿一个羊

毛港也是必不可少的哦。在不刷星书的条件下,我们的赚钱速度不比抱着生丝织天鹅绒来的慢哦,而且不用考虑羊毛的进货价,确实不错哦,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们没他们那么舒服,呵呵...

六 冒险

冒险无国界的.....哪里都一样.... 不过欢迎想开紫色梦幻般的技能船的冒险来法国...

法兰西欢迎大家的到来...

第四篇:大航海时代OL:关于沉船打捞的介绍

沉船打捞整个流程很简单:

获得沉没船碎片-进行分析-完成沉没船地图-到沉没地点-进行打捞-拖沉没船到港口-进入沉没船内探索

获得沉没船碎片:沉没船碎片获得的方法很多,比如海战,陆战,和NPC交易,采集,探索,报告任务等都能获得。看rp„„

进行分析:沉没船的碎片是属于消耗道具,所以在快捷键道具中使用道具就会登录沉没船的碎片。全部登录完成后,沉没船的地图会完整的显现出来。右边的星数就是沉没船的等级,星数越高沉没船的等级越高,宝箱越多,3星以上的宝箱数量为星数-1个宝箱。

航行到沉没地点:尽管刚刚完成的地图不会有“X”标记沉没船确切的沉没地点,不过不要急,在沉没地点四周的临近的海域中就会有提示表示接近的沉没海域。在沉没海域中,会提示就在该海域。在沉没的海域中点沉没船地图,可以看到有一个淡色的红“X”,而且会跟着你的航行,会移动。这个红“X”就是大概的地方。

进行打捞:航行到红“X”周围使用吊船技能进行探测式吊船,不一定马上就能进行打捞,在红“X”周围多试几次。一旦捞到沉没船,就开始打捞。打捞的进度根据%确定的,越高星数的船打捞%越慢,%进度和水手数量,疲劳度,熟练度,合作伙伴有关。使用了吊船技能,技能第二个。发现沉没船,进行打捞。

开始打捞,人多可以协力,协力也分大成功。吊船超过一定时间,会疲劳,捞船效果下降,最后会强制切断。100%会捞上来。沉没船上拉成功,看看这个沉没船是啥船型?再查看沉没船的信息的时候就能看到该船的名字了。完成打捞需要将船拖到港口才能进入船内探险。

拖船:捞起沉没船后立刻状态进入拖船状态,使用拖船技能开始拖船。拖船要注意的就是船速不要过快,过快会导致拖船的绳子不稳定,可能会和沉没船断线,需要重新打捞。遇到奇袭和PK,沉没船也会沉没,需要重新打捞。

辛辛苦苦拖到港口,在出航所的按钮中第二排第二个就是进入探险

沉没船探索:进入了一个滴着水的就船,里面有N个宝箱等着我探索。33个名大工,N多银子,银细工,金子。

出现了抢劫者,可以54,和陆地NPC一样,可以逃跑。

第五篇:《大航海时代3:新世纪》全发现物

地理篇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好望角(非洲南端) S34 E19 非洲南端图(发) 1300可以取名

2 新大陆(西行航路) N32 W64 (岛) 西行航路图(发) 1800 3 印度 到达印度 印度航路图(发) 2000交易4 4 马六甲海峡 N1 E10

3马六甲海峡图(发) 1400

5 摩鹿加群岛 S3 E127 (城) 摩鹿加群岛地图(发) 1700交易5 6 中国 到达中国 中国地图 1500

7 新世界海峡 S54 W72 新世界海峡图(发) 1800可以取名

8 环球一周 环球一周 环球一周记录(发) 6000 9 日本

到达日本

日本地图(发) 1700

10 南方大陆 到达澳洲 南方大陆地图(发) 2000可以取名

11 南极大陆 到达南极 南极大陆地图(发) 2000

12 北境海峡(最遥远海峡) N65w169

北境海峡图(发) 2800可以取名

13 石灰沉积岩(白鳞阶梯) N37E28 水晶花(服饰) (185)

14 黄山

N31 E115 水精灵像(船首像)

(1142)

15 艾雅斯岩(地球肚脐) S24 E131 天马 像(船首像)

(1285)

16 雄伟的大峡谷 N37 W113 飞龙 像(船首像) 2000 17 悬崖谷(神的祭坛) N37 W112 彩虹色发簪(服饰) 1700 18 尼加拉(大湖瀑布) N43 W78 女神眼泪钻石(服饰) 1000 19 伊瓜苏瀑布 S26W54 银百色小鹅笛(服饰) 1400

历史篇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卡奈克巨石群 N47 W3 古代牛角(发) 120

2 环状石柱群(巨石 祭坛) N51 W2 马林手杖(发) 增体力(有副官)140 3 罗马竞技场 N42 E11 (城)

(14)

4 麦卡纳 N37 E22

280同宝物3

5 巴特侬神殿 N37E23(雅典) 伊吉司盾(持有) 240 6 德尔贝神域 N38 E

21黄金 竖琴(服饰) (185)

7 诺色斯

N35 E2

5280迷信4

8 基沙三座金字塔(埃及金……) N30 E30

500同历史9宝物6 9 狮身人面像 N30 E30

120同历史8宝物6 10 帝王谷 N25 E31

180宝物4

11 卢克索神殿(底比斯神殿群) N25 E32

480历史12 12 卡那克神殿 N25 E32

死者书(书籍) 260历史11

13 啊布辛贝尔神殿(拉姆西斯二世) N22 E32

女神 像 (船首像)

(500) 14 特洛伊木马 N39 E26

海伦的宝石(服饰品) (342) 15 伊序达门 N39 E26

苏美尔粘土板(书) 1300 16 帕塞玻利斯 N30 E53

1200宝物9

17 摩亨佐达罗(印度城堡) N27 E68 石刻护身符(发) 1400宝物19 18 吴哥窟(高棉寺院) N13 E103 蛇神像 (船首像)

1200历史19 19 吴哥城 N13 E103

700历史18

20 云冈石窟 N40 E113 白虎 像 (船首像)

(1142)

21 万里长城 N41 E116 天龙 像(船首像)

(1071)

22 乾陵 N34 E108

龙赠送宝珠(服饰) (1200) 23 佑国寺铁塔 N33E115 (城)

(171)宗教33 24 武宁王陵 N36 E126 乌罗冠金花(服饰) 1300

25 登吕遗迹(富饶村庄) N34 E138 仙女彩带(服饰) 1240

26 (婆罗浮图)爪哇大佛塔 S5 E106(城) 狮子 像 (船首像) 1600 27 图拉台庙浮雕(战士石像) N20 W100 阿滋特克族短剑(武+5) 900 28 帕卡尔王陵 N17 W91 波波尔伏凡绘图本(书) (357)宝物26 29 那斯科地面画(大型地面画) S15 W74 鹫 雕像 (船首像) 1300 30 睇啊瓦那呵 S16 W69 黄金耳环(服饰) 1100

31 车臣-查伊……庙 N20 W88 佩列西阿奴斯古抄本(书) 640历史32,33 32 战士神殿 N20 W88

240

33 马雅古天文台 N20 W88

400历史31,32

34 巫师金字塔(希伯拉7都市) N20 W89 特洛啊农古抄本(书) 1060 35 普韦布洛城(石造村) N38 W111 火神像 (船首像) 1800 36 太阳金字塔 N19 W99

1200历37宝22 37 月亮金字塔 N19 W99

400历36宝22

宝物篇

望远镜(华沙N52E21)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萨杜夫头盔 N54 W1 萨杜夫头盔(武+30) 1240

2 约翰王酒杯(英王室宝物) N53 E0 约翰王酒杯(发) 360 3 啊葛曼侬面具 N37 E22 啊葛曼侬面具(发) 440同历史4

奇妙假面具 N42 E29瓦纳 奇妙假面具

200

4 图唐卡面具 N25 E31 图唐卡面具(发) 1100历史10

木雕面具 突尼斯 N37 E10 500

5 罗塞塔石碑(古埃及记录) N31 E31 罗塞塔石碑(书)

100 6 埃及护身符 N30 E30 埃及护身符(发) 300同历史8,9

幸运护身符 N31 E30(城) 幸运护身符 300 7 萨贡王头像 N34 E43 萨贡王头像(发) 700

奇怪的头像 N33 E36(城) 奇怪的头像 350

8 乌尔黄金发簪 N30 E46 乌尔黄金发簪(发) 1100宗教24

廉价发簪 N31 E45(城)

廉价发簪

250 9 银酒杯 N30 E53 银酒杯(发) 800历史16

送礼用酒杯 N32 E51(城) 送礼用酒杯 100 10 银水壶

N32 E48

银水壶(发)

900

铜水壶

N30E48(城)

铜水壶

600

11 湿婆神像 N16 E75(城)

湿婆神像(发) 1120 12 黄金象

N16 E96(城)

黄金象

1300民族5

白色木象

N21 E95(城)

白色木象

400 13 转经轮 N32E90(城) 转经轮(发) 300民族7

货郎鼓 N34E135(城) 货郎鼓(发) 200

14 秦皇陵(金缕玉衣)

N35 E110

金缕玉衣(发)

1740 15 商周青铜器

N36 E11

4四羊方尊(发) (971)

16 明代景泰蓝 N39 E116 (城) 明代景泰蓝(发) (1085)民族16 17 地动仪 N36 E119 地动仪(发) 1480

铁壶 桂林 铁壶 280

18 白琉璃碗 N34 E135 白琉璃碗(发) (1128)练锤镰刀(武+52) 19 地母神像 N27 E68

地母神像(发) 280历史17

20 邪马台国金印(倭印) N33 E130 邪马台国金印(发) 1640忍者黑装束(防+52)

普通印章 N22 E113(城) 普通印章 350

21 太阳石碑 N19 W100 (城) 太阳石碑(发) 160民族26

装饰石 N19 W99 (城) 装饰石 50

22 水晶头盖骨 N19 W99 水晶头盖骨(发) 1400

23 神之面具(黄金乡) N19 W99 西佩特提克神之面具(发) 1960获10万金币

邪神面具 N17W95(城) 邪神面具(发) 400

24 翡翠面具 N17 W91 翡翠面具(发) (900)历史28

25 西康黄金大面具 S13W71(城) 西康黄金大面具(发) (1142)民族27

宗教篇

圣人约定城市(历史31) 希伯拉7都市 (历史34)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杰罗尼莫修道院 里斯本 N38W9 (10) 2 圣雅哥大教堂 科卢纳 N43W8 (10)

3 希拉鲁达塔 塞维尔 N37W6 (10)

4 巴黎圣母院 巴黎 N48E2 (10)

5 查特里斯大教堂 卢昂 N50E0 (10)(科柏尼斯) 6 圣马坦教堂 土尔 N47E0 (10)(土鲁斯)

7 圣施尔南教堂 土鲁斯 N43E1 (10)(科卢纳)

8 米兰大教堂 米兰 N45E8 (10)

9 圣玛丽亚菲奥列教堂 佛罗伦斯 N44E11 (10)

10 比萨斜塔 比萨 N44E10 (10)

11 圣玛丽亚马修雷教堂 罗马 N42E11 (10)

12 蒙列亚来大教堂 巴勒摩 N38E13 (10)

13 达拉姆教堂 约克 N54W1 (10)

14 圣马丁教堂 科尼斯柏 N54E19 (10)

15 木造教堂 N46 E0 银十字架(服饰) 160 16 圣米歇儿山 N48 W1 朝圣十字架(服饰)

17 木条教堂(北欧木造教会) N59E10(城) 魔槌(武+75) 200

18 乌斯宾斯基教堂(俄罗斯) N56 E36 (城) 东正教十字架(服饰) 600 19 圣索菲亚大教堂 N40 E28 (城) 圣枪 (武+95)) (400) 20 圣盖欧基教堂(普列斯特国) N8 E38 (城) 有插图的圣经(书) 1120 21 洞窟修道院 N38 E29 圣殿骑士铠(防+58) 800宗教32 22 圣坟墓教会 N32 E34 (城) 死海抄本(书) 700

23 岩石神殿(以东人的城市) N30E34 黄金苹果(服饰) (642)

24 月神圣塔(卡尔圣塔) N30 E46

1000宝物8 25 诺亚方舟 N37 E42 希望钻石项链(服饰) 4000 26 巴比伦塔 N31 E44 汉……法典碑(发) 4800 27 圣索菲亚大教堂 基辅 N49E30 (257)

28 圣马可大教堂 威尼斯 N45E12 (21)

29 圣伯多录大教堂 罗马 N42 E11

(42)

30 亚瑟王圣杯 N64 W18 亚瑟王圣杯(发) 300

金色酒杯 N42 E11(城) 金色酒杯

31 圣史蒂芬皇冠 N42 E34 圣史蒂芬皇冠(发) 860 32 圣遗物箱 N38 E29 圣遗物箱(发) 780宗教21

精美小袋子 N47E16(城) 精美小袋子(发) 500

33 景教十字架 N33E115(城) 景教十字架(服饰) (1271)历史23 34 极光(天的廉幕) N74 E22(海) 天使 像 (船首像)

(885)

交易品篇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稻米(印度谷物) N22 E88

稻苗(发)

720

2 玉蜀黍(新大陆谷物) N15 W90 玉蜀黍种子(发) (571)

3 马铃薯

S0 W79 马铃薯苗(发) 700

4 胡菽

N20 E71 (城)

胡菽粒(发)

2000地理3 5 丁香

S3E127(城) 丁香粒(发) 2300地理5 6 肉桂 N10 E76

肉桂树(发)

(1285)

7 甜菽(新香料) N17 W98 甜菽果(发)

8 咖啡(回教徒活力饮料) N23 E57 咖啡树 (571)

9 茶叶

N24 E119(城) 茶 叶(发)

(857)

10 可可(新大陆强壮果实) N17 W95 可可豆 1120 11 烟草

N18 W69 (城)

烟草叶(发) (457)

12 生丝(蚕)

N32E120

蚕(发)

(1500)

13 古董品

N32 E34 (城)

太古古董品(发)

(357)

14 地毯

N32 E51(城) 手织地毯(发) (714)

15 花纱布

N11 E75 (城) 高级花纱布(发) 800 16 麝香

N20E39(麦加) 麝香 香水(发) 840 17 乳香

S7E39占吉巴 乳香香水(发) 640

18 龙诞香N33W8(城)

S7E39(城)? 龙诞香香水(发) (257)

19 白坛

S5 E106(城) 白坛片(发) (285)

20 珍珠

N21 E109 大粒珍珠(服饰) (714)

21 翡翠

N17 E96 翡翠珠(服饰) (428)

22 犀牛角 S0 E40

犀牛角(服饰) 900 23 象牙

N12 E14

象牙(服饰) 880 24 珊瑚 S15 E41(海) 珊瑚(服饰) 960

25 玳瑁甲

N21 E95(城) 玳瑁工艺品(服饰) (342)

26 药材

N38 E126(城) 中药药材(发) (785)

迷信篇

白熊(生物1)龙亚种(生物2)大嘴兽(生物3)巨大驼鸟(生物4)

人面猴(生物5)会游泳的鸟(生物6) 群星塔(生物7)

食虫植物(生物8)地狱花(生物10)南海怪兽(生物11)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穆帝国 S21W137(海) 魔王象(船首像) (3857)

2 尼斯湖水怪 N57 W4 亚瑟王圣剑(武+85) 640 3 小矮人 N62 E13

小矮人财宝

400

4 弥诺陶洛斯

N35 E25

弥诺陶洛斯之斧(武+3) 480历史7 5 活恐龙(提列湖水怪) S2 E20 水龙 像 (船首像) (642)

6 大怪鸟

N11 E36

不死鸟 像 (船首像) (557)

7 雪人 N32 E86 纯洁之心项链(服饰) 1920 8 美人鱼 S6E116(海)

(714)增加能力

9 妖精 S18E46

(571)满足1个愿望

10 独角兽 N38 E50 独角兽 像(船首像) (571)满足一个愿望

11 白鲸

N5 E149

白鲸像(船首像)

(428)

12 亚马逊人

N0 W67

亚马逊族弓(发)

2000 13 大脚巨人 S49 W68 大脚巨人鞋(发) 1400

14 吸血鬼

N44 E26(城) 啼血女王……戒指(服饰)

500 15 幽灵船 N14 W63 死神 像 (船首像) (142)

16 海龙(战) S1 E73 (海) 海兽像(船首像) 17 乌贼怪 N59W45(海)

(214)能力上升

18 鳐鱼怪

N25E125(海)

(157)能力上升

生物篇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北极熊(白熊) N65W42

北极熊(动物) (457)

2 鳄鱼(龙亚种)

S0 E14

铠龙(动物)

(342)

3 河马(大口兽)

N7W4 大口兽(动物) 560 4 大脚鸟 N15 E2 驼鸟(动物) (371)

5 大狒狒

S6 E22 人面猴(动物) (500)

6 好望角企鹅(泳鸟) S46 E36

半鱼鸟(动物) (614)

7 龙舌兰

S15 E17 群星塔树枝(发) (328)

8 猪笼草(吃虫植物)? N3 E114

猪笼草(发)

(642)

9 扑蝇草 N33 W93 扑蝇草(发) (571)

10 大花草(地狱花) S1 E113

巨大花(发) 1000 11 鬣蜥

S0 W89

鬣蜥(动物)

(1357)

12 疣猪 N9 W9

疣猪(动物) (342)

13 腔棘鱼(活化石鱼) S20 E60

腔棘鱼(动物) 1000 14 豪猪

N32 W0

豪猪

(257)

15 熊猫 N29 E102 熊猫(生物) (1714)

16 老虎 N28 E111

老虎(动物)

(1114)

17 紫貂 N50 E83 紫貂(动物)

(1857)

18 极乐鸟 S0 E132 极乐鸟(动物)

(1314)

19 袋鼠(育子兽) S24 E151 袋鼠(动物) 1760

20 无尾熊(育子兽) S31 E152 无尾熊(动物) 1700

21 袋熊(育子兽) S35 E139 袋熊(动物) 1680

22 信天翁

N18E145 信天翁(动物) (1000)

23 象龟 S0 W91 加拉巴哥象龟(动物) (1314)

24 军舰鸟 N6 E134 大军舰鸟(动物) 1380 25 森林麋鹿 N44 W80

麋鹿(动物) 760 26 野牛 N37 W89 野牛(动物) (157)

27 土拨鼠(直立鼠)

N31 W95

土拨鼠(动物)

(642)

28 骆羊(新世界家畜) S8 W74 骆羊(动物) 880 29 毒蜘蛛(食鸟蜘蛛) S4 W54 毒蜘蛛(动物) 1320 30 纸草

N27 E36

纸草

280

31 水笔仔(有腿树) N23 E121 水笔仔(发) 1320 32 野牡丹

S12E142

野牡丹

(71)

33 千岁兰(粘手草) S23 E15 千岁兰(发) (507)

34 王莲(净土莲)

S0 W52 王莲(发) 880 35 面包树 N7 E125 面包树果实(发) 1280

36 巨杉(世界最大树) N7 E125 巨杉枝(发) 1410 37 橡胶树 S3 W51 橡胶树(发) (714)

38 麦哲伦企鹅(南极人)

S59 W62

南极人(动物) (1142)可以取名

39 食人鲨 N29 E152 (海) 鲨鱼像(船首像) (71)武力+5 40 飞鱼 N24 E140 (海) 飞鱼(动物) (1228)

41 大闪蝶 N0 W57 大闪蝶 (285)

42 红鹤 N22 W79

(214)

民族篇

亚马逊人(迷信12)石造村庄(历史35)

编号 名称 座标 发现物 名声&备注

1 泥清真 N15 W5 (城) 火蜥蜴 像 (船首像) 1100

2 辛巴威神殿(要塞) S18 E29(城) 鹰 像 (船首像) (642)

3 泰姬陵(印度光清真寺) N28 E77 (城) 春阳……戒指(服饰) (1028)

4 布利哈……庙(印度持庙) N16 E75 (城)

960宝物11 5 仰光金塔(缅甸佛塔)

N16 E96(城)

1300宝物12 6 阿瑜陀耶佛像头

N13 E100 象 雕刻(船首像) (514) 7 布达拉宫(**之宫) N32E90(城)

2400宝物13

8 金阁寺(黄金寺) N35E135(城) 红丝威胴丸铠(防+60) 1640童子斩安纲(武+90) 9 玛图毕切城(石头要塞) S12 W71 印加结绳文字绳(书) 1120 10 伊斯岛巨石像(赫玛图王) S27W109(岛) 海神 像 (船首像) (2571)

11 巴斯拉清真寺

N32 E51(城)

1100 12 艾勒汉布拉宫

N37W3(城)

120

13 岩石神殿

N32 E34(城)

540 14 光塔 N28E77(城)

1260 15 阿南寺 N21E95(城)

1370

16 紫禁城 N39E116(城)

(214)宝物16 17 陶偶像 N7E3 陶偶像(发) 160

陶制头像

N37E4 陶制头像

30

18

霍屯都长脖族(快乐民族) S32E21 霍屯督人枪(武+20) 500 19

帕登长颈族(长脖族) N22 E96 帕登族颈套(服饰) (1285)

20

秃鬼(食人鬼) N39 E140 秃贵菜刀(武+7) (1228)

21 猩猩(森林野人) S1 E102 森林野人(动物) 1040

22

澳洲土著(南方大陆人) S33 E150 人马 像 (船首像) (1257)

23

新内几亚人(无头人)

S8 E147 海豚像(船首像) (1314)

24

伊奴意特人(冰原民族)

N57 W61 鹿 像 (船首像) 740 25 印地安人(勇猛民族) N36 W82 猫头鹰像 (船首像)

800(571)

26 阿兹特克王国(太阳王国) N19 W100 (城)

2800宝物21 27 印加帝国(黄金帝国) S13 W71 (城)

(2285)宝物25

赝品 只有在找赞助人赞助寻宝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宝物

1萨杜夫的头盔----损坏的头盔(伦敦) 2约翰王的酒杯----镀金酒杯(波尔多) 3阿葛曼侬的面具----奇妙的面具(瓦纳) 4图唐卡门的面具----木雕的面具(突尼斯) 6埃及护身符----幸福的护身符(亚历山卓) 7萨尔贡王的头像----奇怪的头像(大马士革) 8乌尔的黄金发簪----廉价的发簪(巴格达) 9银酒杯----送礼用酒杯(伊斯巴罕) 10银水壶----铜水壶(巴斯拉)

11湿婆神像----木雕佛像(维加雅纳加) 13转经轮----货郎鼓(界镇) 12黄金象----白色木象(阿瓦) 14金缕玉衣----陈列的铠甲(界镇) 15四方羊尊----青铜香炉(北京) 16明代景泰蓝----廉价陶器(济南) 17地动仪----铁壶(桂林) 18白琉璃碗----玻璃碗(泉州) 19地母神像----烧坏的陶器

20邪马台国金印----普通印章(广州) 21太阳的石碑----装饰石(特拉斯卡拉) 22水晶头盖骨----玻璃头盖骨(墨西哥)

23西佩特提克神的面具----邪神的面具(米拉图) 24翡翠面具----黏土的面具(圣地亚哥)

25西康的黄金大面具----异行神的面具(基多) 宗教

30亚瑟王的圣杯----金色的酒杯(罗马)

31圣史蒂芬的皇冠----装饰用的头冠(哥本哈根) 32圣遗物箱----精美的小袋子(维也纳) 民族

17陶偶像----陶制头像(阿尔及尔)

每个赞助人对赝品 的鉴别力不同,一般学者和西班牙女王的鉴别力很高,80以上。所以最好不要蒙骗他们。

商人、神甫较低,罗马教皇最低,尤其雷奧十世。只有45,蒙骗他一般是会成功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下一篇:大话西游英文版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