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03

低效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人工智能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以机器人搭车为例,不仅拷问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而且质疑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面对学校德育存在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问题,学校德育应该重新审视并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培养学生的常人道德、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赋予生命以意义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德育 价值观念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I

WANG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6)

從Alpha 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再到人工智能产品在日常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名词、技术概念,人工智能在改变人们的生存现状,带来新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新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与真实的二元世界里,我们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学校又将确立何种价值导向?这些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理论探究性问题了,而是急需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1 人工智能对学校德育的拷问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学校德育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培养拥有何种道德观念的学生等等。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工具,它还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建立在高科技技术基础之上,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等特性的文化现象。如今我们面对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立足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我们上一代人基本上从社会的主流滑向社会的边缘,而我们这一代人也正因为对现代技术的盲目或是思维的定势逐渐被边缘化。随之而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给未来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依然固守在狭小的空间里,停留在陈旧的思想中,以“玩物丧志”、保护孩子的名义让孩子们远离信息技术,拒绝对新的信息技术的了解、认识与应用。这样如何才能不被机器所取代?如何才能在以创新引领世界的竞争中取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各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一方面,人工智能及衍生品以其智能、高效的特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体制不健全,所承载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待加强。以2015年机器人搭车人的遭遇为例,一个机器人的“遇害”,拷问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是我们敏感过度了吗?抑或是这只是未来人类面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伦理困境的一个提前预演?

从伦理设计到人工道德,从“机器问题”再回到人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伦理坐标?未来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生作为社会的“易感人群”,又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时空条件,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空前加大。

2 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拷问着我们的学校德育,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的道德变得不堪一击,是人工智能自身的原因,抑或是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问题。针对学校德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德育存在外在化、边缘化、低效性的问题。

2.1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

在快速发展的物质化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被大大的削弱,主要表现为学校德育的外在化,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被诠释为:外显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学校德育注重学生可见的道德行为,当道德只是作为学生的调节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以外在表现形式出现的道德,无法深入学生内心,走进学生精神世界,根植学生的灵魂,难以满足学生内在的需要,同样也难以促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然很难丰盈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最终使人的道德异化为一种外在的形式。

学校德育的外在不仅仅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浮于表面,更关键的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更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2 学校德育的边缘化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句话体现了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身处功利化社会,知识成为人们最为看重的,而价值观、道德观被置于边边角角。例如,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成绩,把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基础教育奋斗的目标,漠视学生道德的培养。高等教育重点抓学科建设,强调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的就业率,忽视学生道德的发展。这也是现今小学欺凌现象、大学生心理问题频繁爆发的原因之一,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不顾学生品德的发展,搞错了教育的方向。对学校教育而言,越是不能量化的软指标,越是应该重点投入精力,学校教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次关注的才是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

除此之外,学校德育的边缘化还导致德育信度的降低。课堂上,教师还在墨守成规地讲授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与整个时代脱节,这样怎么不被时代抛弃?

2.3 学校德育的低效性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各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的收效仍不容乐观。

在政治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政治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学校教育强调德育的经济价值;在文化社会中,学校德育强调文化功能。在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上,更多的呈现为一种灌输式、强制性的现象,没有或未全面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忽视学生立场。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沿用老一套的评价模式,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知,甚至违背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低效性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体系不完善以及学校德育过程中“人的缺失”。为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出发,探究学校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学校德育在学生价值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内在的道德观、道德标准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势必会带来价值观念的困惑,就像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挑战一样。人一旦失去价值观,就会随波逐流,丧失对人性、对道德的追求。因此,正确的道德观念及价值标准的确立,对学校德育、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3 学校德育追求的价值观念

学校德育的外在化、边缘化和低效性,使得学校德育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导向,以及在培养学生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观念方面发挥的作用。

3.1 学校德育:培养学生的德性

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是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学校德育不仅要培养道德的人,更着力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潜力的人。

学校德育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德性的发展,或者说德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从理性上分析,国家需要道德,社会生活需要道德,个体生存更需要道德。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对人、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可和承诺,进而维系整个社会的生活,否则,人类的一切无法持续运转下去。正如米尔恩所言:“没有道德就不会有任何社会生活”。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国家诞生起,一直强调德的重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德代表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德性对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德性存在以及被需要的理由,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性、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学校德育:引导学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自身认知模式的思维取向,并对自身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与人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并调控自身行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也是学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学校德育使学生顺利完成人的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而教授则是为了提高智力。前者培养人们了解自己的责任,后者使人能够尽其责任。”②马志尼笔下的教育所指的就是当下的德育,教授就是指现今的智育。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可以归结为:提高道德修养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源自社会对主导的价值体系的需要和追求,源自现代社会充斥的多元价值。多元价值的存在使得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但我们必须确立一种主导的价值体系,而学校德育正是传递这一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的价值观的引导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不应该追求的,哪些又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以此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价值上对学生引导的过程,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过程,是通过价值的方式,对德育对象发展方向的引导。

3.3 学校德育:赋予生命以意义

道德不是生命的全部,但道德是构建生命意义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通过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从而激发生命的意义。

学校德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目的是使生命发出光彩。这种“特殊关怀”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德育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呵护。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方式去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一种强烈的暗示和明示,孕育学生真爱生命的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的呵护不等同于对生命的放任,学校德育对学生也存在约束的含义。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采取的是一种合理的约束:一是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的方式,通过纪律與制度的方式,直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是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指导个体的生命获得意义,在呵护学生生命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的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 [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43.

② [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16.

参考文献

[1] 吴永和,刘博文等.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5).

低效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低效;问题;原因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高中语文教学难见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程度不够;其次,是因为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力度不够;再次,是过于急功近利,带着过于浓重的应试色彩;最后,是因为教学工作者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精髓。

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抛弃

新课程改革无疑给教学工作者以创新的动力。很多教学工作者有着彻底变革的决心,而且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不屑一顾,认为其一无可取。在很多课堂上,教师过度重视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于是出现了所谓“探究法”的滥用。这种“探究法”被滥用的后果使很多的语文教学过程被科学化了。整个过程变成了一种技术和程序,从而使语文的语言表达功能和审美功能弱化。正是因为教师滥用“探究法”,主张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的教授,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度强调,很多教师对“填鸭式”教育方法退避三舍,从而不敢在课堂上讲授观点。更有甚者,将教师课堂讲课的多少作为新课改成效的衡量标准,讲得越少,就代表新课程改革的力度越大。这种形势下,教师很少讲课,而是将课堂改造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登台讲课,甚至成了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的标准模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至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会错过课文背景的讲解,学生的错误看法也会得到有效地修正。仅仅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有意识地避免对学生不当看法的否定,但是这就使得课堂没有了讨论的氛围,而只剩了学生的个性展示。

二、忽视背诵

传统的语文课堂,重视背诵,将背诵作为一种法宝。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有着较强的记忆力,所以很多教师重视对学生背诵能力的训练,选择大量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背诵材料。背诵既可以起到增加知识、积累材料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新课改的深入带来了教师的恐惧。很多教师不敢安排背诵任务,怕被人批评“死记硬背”。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只要是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而全面否定了背诵这一教学手段。但是,背诵也可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理解记忆课文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不应该遭到排斥,反而应该受到鼓励。值得注意的是,平时的课文背诵能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语言文字基础,从而通过模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语文教学承受的社会压力过大

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人识字、教人说话作为自己的职责,还要对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人的审美、人格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高。但是,对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人文学科的任务。很多时候,一旦有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出现,语文教学的质量便会受到质疑。诚然,通过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质甚至整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但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并不单单是由语文教学决定的,而且,语文并不是唯一的人文学科,将所有与人文素养有关的问题都归咎到语文教学上,是不公平的;同时,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不仅仅形成于语文课堂上,还与其日常生活交际有关。虽然,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担子放在语文教学上,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视,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文素质问题不是凭语文一科之力就能解决的,提高人文素质,需要的是人文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

四、其他人文学科的干扰

有的教学工作者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其他人文学科对语文的教学有着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虽然现在的教学工作讲究学科间的合作,但是过多引入其他学科反而会使语文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如果讲述《史记》的篇目就大量引入历史材料,语文课就会变成历史课,随着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文学的美感也丧失了大半。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使得语文知识的学习收效甚微。虽然语文课堂需要有形式上的变革,需要多样化的因素,但是所有的变化应该围绕着语文教学这一重点,所有的教学形式和其他学科的内容都应该服务于语文,而不应该使语文教学的主旨淹没在花样迭出的形式中。

编辑:刘於诚

低效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低渗透油田因为其本身渗透率较低,单井产能低,再随之经过不断的开发,油井出现见水、能量下降、水驱效率降低等问题,油井产能不断递减,从而产生一部分低产低效井,而这部分井会直接制约着油田开发工作的整体效益。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将这部分井的潜力进行挖掘,保证其潜力发挥最大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低产低效井的成因

低产井一般表征为低液量和高含水两大类,其中低液量低产井主要因储层物性差、地层堵塞等因素造成,高含水低产井主要因见地层水和见注入水造成。通过分析形成低产井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单井的挖潜方向及潜力。

1.1 低液量低产

储层物性差:该类井多处于油藏边部,由于储层的物质基础较差,投产初期的单井产能就比油藏中部油井低,且开发过程中驱替系统难以建立,见效程度低,单井产能很难提高。以西峰油田为例,主力区块董志、白马南油藏边部由于储层物性差造成的低产井较多,据统计,其初期单产与渗透率、油层厚度呈正相关性,当地层系数越小时初期产量越低,动态表征为液量低且持续递减,中低含水。

地层堵塞:通过薄片对比分析,地层堵塞的井由于粘土矿物中高岭石,随着流体矿化度的降低,分散运移加剧,释放更多的微粒,堵塞孔喉,使渗透率下降。该类井投产初期产量高,动态表现为产量呈台阶式下降,含水小幅度上升。

1.2 高含水低产

见地层水:该类井由于储层含水饱和度高,油井投产后即高含水,矿化度高。见地层水井一般分布在油藏边部,相对低含水油井,含油饱和度低、电阻率低、泥质含量高,原层潜力不大,基本无挖潜空间,治理此类井应从挖掘剖面潜力层入手。

见注入水:低渗透油藏均采用注水开发,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见水是必然现象。根据见水时间及动态表征,见注入水可分为两种模式:裂缝见水、孔隙见水。一是裂缝见水。裂缝对于低渗透油藏开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提高储层渗流能力,也能导致油井快速见水。受天然裂缝控制的油井,初期单产一般较高,但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快速见水,见水时间一般在3~6个月,含水快速上升至50%以上,个别井直接表现为爆性水淹,含水突升至100%,该类井治理难度较大,一般通过堵水调剖或者查层补孔来治理,但无法恢复正常产能。二是孔隙见水。目前在开采技术以及现存井网的基础上,由于注水波及体积的局限性,致使油井剩余可采储量减少,含水随之上升。根据童氏图版可以看出,随着采出程度增加,油井含水会不断上升。以西峰油田白马中区为例,该区块经过多年开发,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已接近标定采收率,尤其是在产液剖面的角度上,部分井纵向小层的含水已达80%以上。该类井的见水时间较长,动态表征为含水缓慢上升,符合含水与采出程度的关系,一般通过周期注水、井网调整等方式,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最终使水驱动用程度上升,以达到单井挖潜和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2 低效井综合治理方法

2.1 储层压裂

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为了改善油井周围渗流能力,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对该类井可进行大强度的压裂、提高射孔程度后压裂等措施,在强化加砂量的基础上,对裂缝的长度进行延长,增加裂缝延展方向。在实施压裂前,提高压裂的目的层对应注水井的注水量,完善压裂前能量培养工作。对于低产低效井而言,压裂是一类较好实现提液的方式,通过有效的措施参数优化,可以保证油层动用状况的高效性,提高井的出油能力,让每一个油层的生产能力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挥。

2.2 注采系统调整

一般情况下,低产低效井能通过措施直接治理的仅占小部分,大部分井需从提高水驱效果方面入手,通过调整注采系统,提高地层压力、降低油井含水、提高见效程度,间接性的达到治理低产井的目的。常用的方式有注水优化、堵水调剖、周期注水等。一是注水优化技术。针对压力低,见效差的低产井,通过加强注水,提高地层能量,促进油井见效,同时也可为后期压裂改造提前做好培养工作。二是堵水调剖技术。通过有机复合交联和无机复合凝胶等调剖体系,封堵裂缝和高渗通道,提高低渗段的动用。三是周期注水技术。通过改变注水量,形成高低渗储层不断发生油水交渗作用,动用低渗层剩余储量,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低产低效井进行综合治理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低渗透油田低产低效井的成因以及综合治理方法,分析和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益。

摘要:随着低渗透油田的不断开发,受储层物性、见水等因素影响,一些低产低效井也逐渐出现,我们需要对这部分低产低效井进行综合治理,促使其油层潜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主要分析了低渗透油田低产低效井的主要成因,并研究了低效井综合治理方法。

关键词: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刘春林,贺海洲,王卫忠,韩生军,苏小明.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1,05:61-66.

低效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的思维易混乱

1.1 现 状分析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上册《渐变的形》时,屏幕播放:

一组《字变脸》的动画视频做为导入,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然后,教师提问到:“看了这段《字变脸》的视频,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竟天马行空的回答:“我发现《字变脸》的过程非常有趣,很独特;笔者猜创作《字变脸》视频的人很有想法,有个性;我发现《字变脸》变化的很奇妙,可以把字变成人脸……”。答案跑偏了,教师为了继续教学,只能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到课前预设的轨迹上:“大家都能发现字变脸,是一个逐渐而又连续的过程。”

教师的提问没有针对性,会让课堂教学混乱,造成学生答非所问。长此以往的教学,势必会让美术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作用。学生对学习美术也会产生疲倦、消极的情绪,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课堂气氛。

1.2 策略 :课堂提问要有导向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必须要找准提问的切入点,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字变脸》视频导入生动有趣,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借势来提问。提问时,不能含糊不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案例中的教师可以改变提问:“谁来描述一下《字变脸》的变化过程 ? ”这样提问具有导向性 ,学生就明白教师提问的目的。

正如,陶行知所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是智者的化身,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的切入点和导向性要明确,使学生了解学习中的困难,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2提问的内容或难或易,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1 现 状分析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海洋生物》时,欣赏各种海洋生物之后,屏幕出示:

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海洋生物吗? 请你以其中的一种海洋生物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都肯定地回答喜欢,却在说理由时哑住了。少数学生能够从颜色、花纹和形状上阐述自己的理由;一小部分学生从生活习性上阐述,答非所问;剩下的学生就等待答案。课堂教学的氛围顿时进入了“冰谷”。教师再想调动学生的情绪都非常困难。最后,课堂教学就演变成教师的独角戏。

美术课堂中的提问, 往往存在提问难度低或提问难度高,甚至有些提问可有可无,毫无价值。难度低的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却和教学内容的没有联系;难度高的提问看似挖掘教材的深意,去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2.2 策略 :课堂提问要有坡度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问题要有层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中的教师可以设计三个问题:(1)看了美丽的海洋生物,它们在什么地方吸引你呢? (2)我们从形状、花纹和颜色三个方面来欣赏热带鱼。 (3)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海洋生物? 三个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海洋生物时,能从一开始的整体把握,到以“鱼”为例的赏析,最后发散开来。

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基础存在差异。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来设置问题。层次性的设置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3提问的时间过紧,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3.1 现状分析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画汗衫》课堂实录中,提问到:“汗衫的种类很多。从图案的角度上,可以把汗衫分成哪几类? ”学生尚未思考,教师自己回答:“可以把汗衫分成三类,文字式、图形式和图文并茂式”然后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图案的设计方法。

思考是一个过程,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理解问题,组织语言来阐述解决的方法,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一些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短,学生的回答散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满堂灌,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自信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交流由双向变成单向。

3.2 策略 :课堂提问要给予思考的时间

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互动教学环节中, 教师的提问,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案例中的教师不给予思考的时间,易造成学生后续学习的困难。汗衫的图案分类是一个知识点,是学生继续学习画汗衫的前提。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听取学生的想法,然后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小结。思考后的学生,对图案的设计有了一些启发。

教师设计互动提问的目的是创设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以学定教,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思考时间的把握,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没有固定的模式,考虑到学生的本位和个体差异,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导向性、坡度性和延展性,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心思考,努力尝试,不断创新,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还需要善问。提问讲究方法策略是,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

低效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课堂交流的困境

困境一:流于形式, 照本宣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下, 如今的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但是, 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关注了交流的形式——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却没有真正发挥好交流的效果。

困境二:热闹有余, 交流无序。课堂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 当老师一宣布“开始交流”, 教室里马上“轰”声一片, 人人都开始“交流”, 其实, 大部分学生是在“交流”其他的东西。

困境三:偏离方向, 费时低效。在交流过程中, 学生出现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是正常的, 不一致的观点往往会引发学生的争辩, 然而, 随着辩论的深入, 原本有条有理的说理辩论, 逐渐偏离了轨道, 甚至陷入了与目标毫不相干的无意义的争吵当中, 最后交流演变成“争论”, 宝贵的交流时间在双方的对峙中流逝, 这样的交流, 费时又低效。

2 课堂交流困境的剖析

科学课堂出现的低效交流绝非偶然低效交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交流形式的陈旧。目前的科学课堂交流的形式仍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 课堂围绕着“教师问—学生 (全班或者个体) 答—教师评价或追问”的形式而展开交流, 这样的单一陈旧的交流形式限制了学生交流的思维空间, 导致了课堂交流效率的低效。

(2) 教师角色的忽视。《小学科学 (3~6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探究为核心”。在实施过程中, 许多教师重视了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作用。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的思维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他们不可能自由地或自发地对任意一个问题进行交流并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因此, 要想使学生的课堂交流有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有所收获, 教师不能完全的“教”知识, 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 而应该在课堂交流中充分发挥作为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的角色作用, 使课堂交流朝着有效的方向发展。

(3) 交流习惯的缺失。课堂上的有效交流, 不仅仅是思维结果的单向传输, 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 更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 沟通和整合的互动过程。《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把“学会交流”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 并与他人交换意见。但是, 学生对课堂交流的认识程度不一致, 对课堂交流的态度和习惯也很不一样。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课堂的交流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从而对课堂交流存在敷衍或者抵触心理, 无心参与交流、倾听, 课堂交流意识和习惯都很薄弱。没有良好的交流习惯作基础, 课堂交流就显得苍白无力、低效无序了。

3 课堂交流提升的策略

(1) 师本交流——开发文本资源, 设计交流形式。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是学生课堂交流的精选材料。巴恩斯曾指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与他们对教师设计的交流模式是否能真正的领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与接受的交流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交流学习。因此, 教师作为课堂交流过程的组织者, 引导者, 备课时首先要亲身经历一次和教材文本交流的过程, 聆听文本的声音,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创造性的整合教材, 拓展课堂交流空间, 精心设计交流方式。

在四年级上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教学中, 如果原原本本的照搬教材的教法, 仅靠老师挂上一张挂图, 让学生交流学习人体的消化器官, 学生自然会感觉平淡, 枯燥乏味。我的做法是:活用教材、以记录纸粘贴进行交流为主, 辅助适当讲解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学。首先我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给你一粒花生米请你吃下去, 你认为它会走到哪里去?在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给每个小组一张人体消化器官构造图, 画出花生米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接下来是展开交流汇报, 认识消化器官。我让学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图一起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比较, 学生看到的是一张张整洁清楚, 文字大小适中的记录纸, 一目了然, 这是有效交流的基础。接着我引导学生说说不同小组画的食物路线图的差异。这样的交流反馈, 有效的达成课堂交流的目标。

当然, 要取得较好的交流效果, 教师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当中, 除了要合理整合教材, 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外, 教师还需要更好的预设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 使自己能在课堂交流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需求, 及时选择确定恰当的交流方式。

(2) 师生交流——教师角色定位, 催生交流成效。科学教师不只是教材的传播人和代言人, 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引导者, 参与者。在课堂交流中, 教师不是旁观者, 更不是局外人, 而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学会传递自己的理解, 关注学生的言行, 倾听学生的回答, 欣赏学生的发现, 肯定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交流中, 教师是导演, 从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 构建交流平台, 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必要的科学指导, 引领学生循序渐进的交流;教师是演员, 放下为师的架子, 本着学生一样的“求知”心态融入到学习交流之中, 参与并示范交流;教师亦是道具, 为课堂交流提供资源调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 引导自然, 反馈评价恰当, 直接影响到课堂交流效率。

(3) 生生交流——实施课堂监控, 强化交流习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自我和他人交流的过程, 是和他人思维相互碰撞的过程。生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在同桌、好伙伴, 小组和全班内实施。借助交流这一环节, 介绍彼此的发现, 交换意见, 交流收获, 并不断质疑、评价、补充, 实现生生“互补”, 实现共同提高, 从而取得课堂交流的实效。强化监控生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避免课堂交流“一言堂”的情况,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认真的参与交流, 从而达到课堂交流的实效。

摘要:课堂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 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有效的交流过程是学生思维相互碰撞, 相互沟通的过程, 是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

关键词:课堂交流,提升策略,科学课程

参考文献

[1] 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M].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华斌, 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维修工程论文下一篇:地理课堂教学论文

热门文章

低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