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2023-04-07

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会选择将飞机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而民用航空產业作为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航空运输作为所有的运输行业投入最大,风险最大的运输方式,所以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必不可少。安全出行一直都是全民话题,所以民航企业对于安全的管理对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更好地达到对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就应该对其在安全管理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然后对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管理。本文首先对民航中风险管理的应用过程进行了阐述,然后具体论述了风险管理在民航产业中的油库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是如何具体进行实施的。

关键字:风险管理,民航安全,风险控制

一.民航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在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进行风险管理时,其主要涉及到三个步骤,主要包括对威胁民航安全的风险识别、对识别后的风险评估以及面对相应风险时应采取的措施。对于影响我国民航安全的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对威胁民航安全的因素识别时,管理人员应严谨的排除和发现在整个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的风险。其主要可以通过以往的危险事故报告、飞机维修报告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记录来获得数据,然后邀请专业的风险识别人员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要求专业评估人员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别和等级,将风险进行分类统一并确定其优先等级。为了后续管理的进行,可以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建立风险识别数据库,方便以后的风险管理过程。我们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会发现造成航空安全威胁的来源很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机组人员操作不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飞机的设计也日趋完美,运行故障随之减少。但是随着飞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对于飞机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增加了机组人员在飞机的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压力。而在整个飞机的运行过程中,强调飞机上各操作人员的相互协调、规范分工。如果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有某一环节的工作人员操作发生失误,都会导致整个飞机的安全运行受到直接的影响。

2.维修人员处理不当

除了在飞机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影响着飞机的安全运行之外。在对飞机进行定期检修时,飞机维修人员对飞机故障的正确处理也对飞机的安全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民航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由于飞机维修人员处理不当而造成的飞机事故。所以,飞机维修人员也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保证飞机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有效精准的服务,为民航安全管理提供极大的保障。

3.管制不当造成的风险

与其他形式的运输工具相同,在飞机的运行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控制事故和纪律管制人员。但空中管制的操作比其他运输工具的操作更要复杂和危险。飞机管制人员的每一项命令和操作,都与飞机安全运行有着直接性的关联,由于管制人员命令不当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也有很多。所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工作人员的相互协调,减轻管制人员的工作负荷,加强日常过程中对其技能的培养。

4.消防管理环节监管不当造成的风险

在对威胁民航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识别时,不应该忽略因消防管理不当所造成的风险,为了保证整个航空公司的消防安全,应该在整个民航企业设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消防装置,尤其是注意对民航油库的消防安全的管理。

在对以上四个风险的来源进行清楚认识和识别之后,就需要让专业人员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在风险等级评估的过程中,要考虑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之后所造成的后果两个方面。

一、民航油库消防安全管理

在上文对风险管理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整个应用过程进行阐述过后,本文主要以民航消防的安全管理过程为例来对风险管理在民航管理中的具体操作进行说明。

1.识别威胁民航油库消防安全的因素

民航油库是为了保障航空运输顺利进行所设立的,他的安全与否直接威胁着旅客的安全。威胁民航油库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由油品的本身固有属性决定的。因为油品大都具有易燃烧、爆炸性强的特点。石油基本都属于化学上的碳氢化合物,在其遇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时,都存在着燃烧的危险。而且在其燃烧之后,极难对其进行扑灭,当油品与空气接触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就会发生爆炸。由于油品都是液体,如果在爆炸或其他原因导致其泄露时,极易使油品四处扩散和流淌。这些都威胁着民航的安全管理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2.对民航消防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

在上面的风险识别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威胁民航消防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是石油的固有属性,所以可将石油的固有属性评定为威胁民航安全管理的一级指标。所以在对民航消防安全进行管理时,就应该严格要求石油的保存介质。

3.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

(1)油罐的要求

在选择油品的储存介质时,应该选用由钢材制成的,保证在油品储存的过程中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且油罐的结构和组成要充分完整,所有的组件不使用玻璃制品。还要保证油罐的附件的材料与油罐材料一样都使用不燃材料。

(2)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

民航在对油库安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完善与油品性质一致和符合国家消防标准的消防措施。主要包括消防的给水以及灭火器的选择。灭火器应该选择空气泡沫灭火器,而不应该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为了保证民航的消防给水,应该建立相应的消防管道和消防站。力求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保证火灾发生后的及时反应。

(3)加强员工素质教育

为了防止消防人员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消防的安全问题,所有的消防人员在上岗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新职工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正常上岗。对于老员工,应该对其进行定期岗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通用的消防技术、油库作业特点以及民航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并且要求对于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的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月至少两次。

二、结束语

民航的安全管理制约着我国民航企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提高和改进必不可少。为了使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有保障,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尽管风险管理在我国部分的民航企业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在其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一些民航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如何采用更安全、更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成为现在航空运输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相信,只要相关的民航安全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探索与民航企业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系统,民航企业的发展瓶颈一定能够得到突破,迎来中国民航企业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徐柏龄.前车之鉴—新中国民航飞行安全回顾与思考[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2].李小燕,肖雄飞.中国民航发展中的安全问题[J].中国民用航空, 2004,12:46~48.

[3]史国蕊.浅谈对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环保工作的分析口[J].中国经贸,2020(26).

[4][英]比尔·维特主编,李正译.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城市消防安全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安全保障,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城市的安全指数。基于某城市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城市消防安全显著,研究了基于GIS-AHP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探究了完善对策与手段,希望可以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问题。

【关键词】GIS-AHP;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风险隐患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建设工程逐渐增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密度大、人口较为密集,如果出现火灾等安全隐患就会严重的风险问题[1]。对此,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评估系统,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问题。

1、基于GIS-AHP的评估数学模型构建

1.1评估指标体系

调整数据分析,本研究旨在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层次分析法(AHP)建设消防评估数学模式,通过AHP进行模型数据处理[2]。评估监理评估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两级指标系统,第一级指标主要就是危险指标、区域特性指标以及消防水平指标几点。危险指标对应了二级指标,区域特性指标对应了七个二级指标,消防水平指标对应二级指标。

1.2各项指标数据

1.2.1危险指标

危险源主要就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与相关单位;燃气管线线路以及主要分布地区。

1.2.2区域特征指标

分析人口密度区域,了解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分析建筑密度、高度以及用地性质、建筑年代与交通状况,地下空间占比。

2、计算权重

2.1评估权重

通过评估分析,分析综合值区域的安全风险,了解消防设施落后;要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要合理的增设消防设施。本文采用AHP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步骤有3步,第一,构造全部四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第二,计算二级、三级、四级指标在其上级指标所占权重;第三,对判断矩阵和指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1)构造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

设指标层次X有n个因素,即X={x1,x2,x3…,xn},首先要比较指标对目标层次的影响程度,计算该层次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次所占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一层次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这种影响程度需要成对比较,比较等级有五级,分别是:不影响、影响、比较影响、非常影响、严重影响,倒数如Bi/Bj=bij,则Bj/Bj=1/bij,为第i个影响因素相对于第j个影响因素的比较结果,即bij=1/bij。根据以上设定,本文得到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如公式(1)所示。

因此,同一级别的指标需要构造12个判断矩阵。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以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三级指标,即:危险源数量、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与输油管道长度、危险源数量、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用地性质、建筑年代、交通状况等说明判断矩阵的专家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是其中一位专家对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评分表。其中,危险指标B1,区域特征B2,消防水平B3。

(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2.2计算综合权重

该过程是通过以上计算得知第三层次的影响因素C对第二层次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重要性影响,而第二层次的风险因素B又会对第一层次总风险A产生影响,所以根据递進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第三层次Ci对总风险的重要性。

结语:

综合城市消防特征,基于GIS-AHP构建城市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分析消防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方式确定权重,构建完善的消防管理系统,探究优化对策与手段,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城市安全性,降低消防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贾博,赵红.基于GIS-AHP的古城镇消防安全评估研究[J].建设科技,2018(2): 116-117.

[2]阮文,陈吕义.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城镇消防安全评价体系[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2).

[3].葛天阳,后文君,阳建强.基于GIS和AHP的历史地段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7).

[4].赵阳,黎慧,池国勇.基于GIS与AHP的阜阳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v.34;No.114(04):19-24.

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火灾风险评估;消防安全;火灾风险指标;火灾危险源

一、引言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消防救援的能力也逐步增强,消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当前的火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巨大,2012—2019年我国火灾情况汇总如表1所示。表中显示,在2013—2016年期间,我国的火灾数量、财产损失、伤亡人数都出现了快增长,特别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明火灾危害有所加剧,2017—2019年火灾四项指数相对平稳,但是仍处于高位。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全年城乡居民住宅火灾虽然只占总数的44.8%,但全年共造成1045人死亡,占总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的总和[2]。值得关注的是,已查明原因的火灾中有52%系电气原因引起,在住宅小区中,电气短路、电动车充电、手机充电等导致的火灾居高不下,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十分巨大。总结来说,当前我国的火灾总量较大,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的风险仍然存在,住宅火灾风险占比居高不下。由于住宅火灾存在着受灾面积相对较小,但火灾荷载密度大,灭火救援环境复杂等情况,因此,研究城市社区消防安全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在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探索如何充分使用当前消防信息化系统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基于Delphi法征求专家组意见的研究方法,构建城市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和指标,运用层次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比城市火灾风险等级评定标准,确定城区社区火灾风险所属风险区间,对评估城市社区消防风险安全提供了可行方案。

二、火灾因素分析

火灾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城市、不同社区都有不同特点,因此,大多数火灾因素分析都依据城市火灾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城市区域火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基于两类火灾危险源理论的火灾风险评估,因此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实际指导意义。一般按照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将危险源划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由于能量或危险物质在事故致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称它们是第一类危险源;把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3]。

一般情况下第一类火灾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分析火灾危险源要结合第二类火灾危险源进行分析,而第二类火灾危险源伴随着第一类火灾危险同时产生,因此,两类火灾危险源是相互对应[7]。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火灾事故的状态,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共存并处于相对平衡,这时候,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由于第二类危险源的抑制作用而无法释放,但第一类火灾危险源的客观存在,因此,火灾事故风险总是存在。当第一类危险源能量过大或者第二类危险源抑制作用过小,事故才会发生,两类危险源的关系如图1所示[7]。

两类火灾危险源在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5]。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在发生火灾时释放出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能量主体;第二类火灾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它是导致火灾产生的各种隐患因素。对火灾进行风险评估及建立指标体系时,可以两类危险源为基础开展研究工作。

三、火灾风险指标分级量化

(一)风险分级

目前,采用划分城市火灾风险等级的方法是确定火灾风险的主要方法,各国都在开展相关研究。公安部把我国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但火灾风险等级一直没有确定规定。火灾等级划分是区分火灾风险轻重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火灾等级划分可以确定对应的防控措施,因此火灾等级也是不同学者研究的内容。火灾等级的划分不易过细也不易过粗,继而通过等级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化学工业区火灾等级可以相对细,而农田区域火灾等级就相对粗。文章采用五级划分法,把区域火灾风险划分为安全区间、轻度危险区间、中等危险区间、高危险区间和极度危险区间五个区间。相应地,把风险指标分为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五个等级。

(二)指标量化

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种,所涉及的评估指标有的可以实现量化处理比较,通过制定评分规则得到相应的分数,有的指标则无法通过数值表示,定性评价很难把握评分尺度,必须通过对该指标的主要特征描述进行定量赋分,把该指标转化成相应数据才能进一步运算,即无纲量化[6]。因此,无论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本文均通过对指标特征进行描述并量化,其指标量化赋值和风险等级特征描述见表2。

四、建立火灾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指标体系建立要综合考虑不同城市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实力、建筑结构特征、消防管理水平、市政消防布局、灭火救援力量等因素[7]。在分析城市社区火灾风险时,通过选取典型社区,进行现场实际调研,获取社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的各个数据,组织专家组运用Delphi法建立指标体系;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社区消防风险评估指标要素进行整理归类,初步得出评价体系。后续通过Delphi法以问卷的方式对指标进行筛选及最终确定。综合调查得出最终的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五、风险评估过程

(一)建立判断矩阵

根據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规则,转化成层次中各因素相对于上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问题,在排序计算中,采取成对因素的比较判断,并根据一定的比率标度,形成判断矩阵。为了使判断量化,采用1~9标度,如表4所示。

(四)计算权重

权重计算分为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和系统权重累积计算两部分:

(1)分别对这些调查表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舍去不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调查表后,经使用MATLAB数据处理工具计算,可得到多组指标权重,通过求平均值计算最终得到各指标权重。

(2)一、二、三级各指标权重计算后计算绝对权重,绝对权重为各指标相对上一级相对权重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其中,i=1,2;j=1,2,3,4;k=1,2,3,4,5,6

(五)系统权重累计计算

将目标层的总分设置为1,指标层的各个指标取值为Ci,假设各指标Ci的社区风险分析得分为Xci,而指标层的各个指标的取值Pci可以这样计算:

假设电气线路的累计权重为0.0166,根据动态监控结果,某一日该社区的电气线路最终得分Xci为4分(高风险),则最终的评价得分为0.0166×4=0.0664(分)。

所以按照此方法,该社区的最终火灾风险评价值可以这样计算:

按照五级分级法,社区火灾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如表6所示。

当得分大于3时,火灾风险等级就进入中等风险区域,说明社区火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可以依据风险指标因素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因素一一排查,及早消除社区风险隐患,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六、结语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城市区域安全的一项系统性、综合性评估,该过程包含了城市社区火灾的风险分析、数据收集、评价体系构建、量化等级评定和结果分析运用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城市社区起火和灭火过程有关的各种因素,合理地评价城市社区的火灾风险等级,可及早发现发生火灾的潜在风险,提升城市火灾风险防范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统计[EB/OL].https://www.119.gov.cn/gongkai/sjtj

[2]闫家伟,张苗.大数据驱动的社区火灾风险智能感知预警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12):35-36.

[3]屈波.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4]陈长坤,许丽丽,徐童等.城市公共场所综合风险评估指标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6):41-43.

[5]杜兰萍.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6]李丁.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城市消防规划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7]黎志国.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某市中心城区火灾风险评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8]黄俊斌,张国维,闫肃,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火灾风险动态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10):67-69.

[9]伍爱友.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理论及应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8.

[10]刘铁民.火灾频发暴露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03):5-9.

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校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北部湾大学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仍存在不少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为此,近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消防安全现状、研究方法、火灾成因和微观管理等方面,如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特征、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大学城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实验室火灾特点及火灾危险性影响因素,校园消防“网格化”管理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如何引入安全文化、构建消防大数据和实现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制度化及技术现代化。因此,研究并建立普效性强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机制,对提高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率、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所在学校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消防安全基础较硬、制度保障到位、教育体系健全、人员素质较高的消防管理工作新格局,且于2017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并在学校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现场会。本文重点介绍笔者所在单位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探索,以期为当前国内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一)优化消防工作顶层设计,确保消防工作“有计划”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始终坚持党委行政齐抓共管,把消防安全工作列入黨政联席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个消防工作“制度有保障、培训有基地、宣传有队伍、教育成体系、管理标准化”发展路子,努力构建消防工作大格局。

(二)明确职责、细化工作,确保消防工作“有人抓”

为落实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学校成立由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处、宣传部、后勤基建处等部门组成的校消防安全委员会。在校消委会领导下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和综合治理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标准化的组织落实、监督及评价工作。学校制定了《北部湾大学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与二级学院及各部门签订“消防安全工作责任状”,逐级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定责,分步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

(三)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消防工作“有保障”

为深入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学校出台了《北部湾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北部湾大学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北部湾大学消防安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消防安全职责、日常管理到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进行了明确规范,从而确保责任担子压到肩,工作细化分到人,项项工作有规范。

(四)把好源头审验关,确保基础建设“无隐患”

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学校就将消防安全规划纳入总体规划范围,积极对接市消防救援支队,邀请支队专业人员担任学校基建技术顾问,协调支队提前介入项目规划和建设,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技术讨论会、评审会26次,现场指导建设58次,提出整改措施236条,整改施工现场火灾隐患115处,切实坚持做到消防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同设计、同施工”,从源头消除了一大批先天性火灾隐患,为学校的顺利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二、抓好经常性工作,落实精准化管理

(一)划好小网格,铺开一张网

在学校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学校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工作落实,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三个层级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将所有建筑按照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服务楼等使用性质进行分类统计入册,科学划分网格区域;明确了分管消防安全副校长为负责人,保卫处处长为网格长,每栋教学楼和综合服务楼确定一名物业服务人员为楼长,每栋宿舍楼确定一名学生干部为楼长,每个宿舍确定一个网格员,建立了消防网格管理体系。学校共划分为1个大网格、46个中网格、1951个小网格。所有网格员按照消防安全隐患“日查、周查、月查、抽查”的“四轮”排查机制,能及时发现和整改身边的火患,有效将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建好一个站,强化三支队伍

学校按照一级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有一个微型消防站,站内配置2辆小型消防车,器材装备一批,24小时专人值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同时,学校依托现有人员打造三支校园消防队伍。一是隐患排查队伍。由1951名小网格员组成网格员消防隐患排查队伍,负责日常的火灾隐患排查,发现火患形成简报及时上报。二是隐患整改队伍。由46名中网格员组成的隐患整改队伍,负责搜集各网格员上报的火患信息,及时进行核查和整改工作。三是专职消防员队伍。学校建立一支由12人组成微型消防站队伍,明确岗位职责、值守联动、管理训练等6类制度,实行每日巡查、每月演练、每季度考核,每年分两批派员前往消防支队进行严格训练,训练结束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严控三类车,用好一个系统

由于学校地处郊区,且校园面积较大,存在大量使用电动车的情况。为防止电动车充电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学校专门开展校园电动车、燃油助力车和摩托车(以下简称“三车”)综合治理,全面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三车”,对本校教职员工现有的、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发放号牌的“三车”进行登记造册,规范“三车”使用管理,彻底消除了私拉乱接电线充电行为。学校倡导师生出行使用自行车或步行,推进公共自行车站点进校园,建设校内小公交系统,添置6辆14座的小型公交车,协调完善校外公车服务。同时,校内所有建筑均安装了校园智能用电系统,对学生宿舍实行智能用电管理,有效保障了师生用电安全。

(四)管好两类人,施好两个“训”

学校注重对消防安全管理员和在校生的消防培训,实行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和全体新生入学前消防安全培训。首先,抓好管理人岗前培训,要求食堂员工、宿舍管理员、保安队员、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水电工和辅导员等消防安全管理员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而且要求消防安全管理员每个学期至少参加2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次数不足则安全履职评定为“不合格”。同时,学校将军政训练课这门占有2个学分的必修课作为一个开展消防培训的好课堂。从2013年开始,积极开展“消防进军训”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到军训内容中,通过举办消防知识讲座、火场逃生演练和消防器材实地操作等内容学习,实现了全体入学新生消防培训全覆盖。

三、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提升消防宣传教育品质

(一)研发手机APP,实现大数据管理

学校自主研发校园消防安全安全管理手机APP“火眼”,打造一个学校消防安全大数据平台。“火眼”具有火灾隐患举报、火灾报警、火场逃生引导和数据分析等功能。“火眼”还能结合现有的数据,科学分析和预测一定时间内的火灾形势,及时发出火灾预警,从而实现了学校消防管理智慧化。

(二)用好科普馆,教育多元化

2016年学校建立起一个消防科普教育馆,总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包括消防知识学习区、火灾案例警示区、火场逃生体验区等,以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和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展现,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讲解员进行讲解,普及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安全知识。学校规定每名在校学生必须经过科普教育馆4个学时的消防学习,并通过火场逃生测试才能毕业。在做好自身教育培训的同时,学校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每周三向社会开放科普馆,向体验者宣传消防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

(三)强化阵地作用,实现培训专业化

2007年学校成立了一支消防志愿者服务大队,目前注册人数超过2200多人,是校内最大的一支专业化志愿者队伍。为充分发挥消防志愿者这支队伍在协助校内管理和服务社会的作用,2014年学校联合共青团钦州市委和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了全区首个“消防志愿者培训基地”,并聘请16名经验丰富的消防员和资深消防工程师为主要师资力量,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作为提升消防志愿者服务社会能力的一个课堂,基地从消防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两方面进行培训,通过科学有趣消防知识学习,组织形式多样消防技能训练,开展“消防公益万里行”“消防文艺进社区”等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公益宣传活动,吸引了大批消防志愿者自觉投身到提升自我和服务社会中来,也让社会各界更多群众关心消防、学习消防。

(四)举办消防文艺创新大赛,创编消防文艺作品

从2014年开始,学校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每年举办校园消防文艺创新大赛,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活动,创作了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立意清新的消防文艺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消防宣传的形式和内涵。如陶瓷与设计学院师生结合自身专业,创作了一批或活泼可爱、或英勇无比的消防员形象陶艺作品;人文学院鱼山实验剧社创编消防采茶剧等15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不但在学校119消防文艺晚会上演出,还通过“三下乡”活动契机,将作品搬到乡镇、农村,传播消防知识,受到群众欢迎;学校制作的消防微电影《自食其果》在钦州电视台、钦州360、手机视频等媒介上展播,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

四、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一)从“钱袋子”入手,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北部湾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消防专项经费不少于行政经费的3%,校保卫处、综治办、学工处和团委共同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做好消防专项经费预算,报请学院审批。其中,2017年学校消防配套资金96万元,其中用于添置器材的占30%,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占40%,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占20%,志愿者宣传服务占10%。

(二)以“结对子”开展,建立警校合作机制

学校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消防科研项目开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定期进行会晤,研判火灾形势,科学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和安全培训,鼓励学生参与消防社会实践,催化消防科研项目开花结果。2013年由龙富等4名志愿者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研发的“无人消防坦克”被广西教育厅评为第三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下一步,学校还将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就海上救援能力建设、海船船员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

(三)从“立竿子”切入,建立消防工作考核机制

把消防工作考核体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消防安全工作的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考四挂”,把消防安全工作与各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评定职称、业绩考评、利益分配相挂钩,定期考评通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对在消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因工作不落实而发生火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责任。

五、结语

(一)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学校应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个“制度有保障、培训有基地、宣传有队伍、教育成体系、管理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发展规划,努力构建消防工作大格局。

(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抓好经常性工作,落实精准化管理。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全校铺开,划片区精細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抓好人、车、电和培训等几项重点常态化工作,确保人人懂消防,人人管消防。

(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进一步提升消防宣传教育品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与时俱进,逐步推进智慧化管理;同时,学校消防工作还要强化阵地建设,建设校园消防安全文化体系,实现教育多元化、培训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系列保障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如资金保障、技术合作、考核评价以及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确保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管权。

六、致谢

特别感谢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和钦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与支持。

参考文献:

汪勇.大学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7):54-58.

刘晓华.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1):64-65.

李冉冉.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02):277-280.

贾海林,余明高,崔志恒.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02):173-176.

张利均.浅谈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8):56-58.

薛宇飞.网格化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2):93-94.

孙令通.试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中安全文化的植入[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1):85-86.

胡君健.大数据在消防设施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2):267-269.

宋成瑞.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化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77-80.

贾水库,刘兴德,蔡嗣经.高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129-131.

基金项目:2018年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20189912)。

消防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1 引言

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高层建筑的数量成倍增长,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而在现阶段高层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施工人员,都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基于这种情况,实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就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因此,本文对这一条件下的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2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据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已经达到34.8万幢,超过百米的高层建筑达到6千多幢,高层建筑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高层建筑主要是指楼层数量在8层之上,超过2m的建筑物体。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面积比价大,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之中。我国高层建筑分布比较密集的城市有北京、上海、重庆等。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体积比较庞大、人员比较集中、危险源较多等特点,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又涉及多个部門,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导致在考虑消防安全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在消防设施的安置方面也不够全面,导致火灾等安全隐患的产生。

3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分析

3.1 施工现场明火较多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金属材料、钢筋等部分的切割工艺,还涉及到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以及取暖设备等的安装,大量气焊、电焊以及切割等明火操作存在于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据近几年的数据表明,造成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明火作业操作不当以及没有及时采取消防措施。

3.2 施工现场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会在施工现场存放大量的施工材料,包括保温材料、木质材料、胶合材料、塑料材料以及乙炔气体等,这些材料基本都属于易燃物品,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1]。因此,材料的存放问题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3.3 具有较强的通透性

高层建筑的设计一般都是垂直方向设计的楼梯间、电梯井以及门窗洞等,考虑到施工工序以及安装工艺等方面的原因,一般都不会在早期施工中进行封闭处理[2],因此就造成了空气水平、垂直方向的流动速度较快,若果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出现大面积的火灾情况。

3.4 灭火空间较窄

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通常都是先在施工现场的周围挖出一道比较深的基层,并在周围存放大量的施工材料,这些问题都使得消防通道的空间变小,影响了消防人员的救火行为。此外,在一些高层建筑施工中,并没有专门的消防电梯,火灾现场的疏散和救援工作难以顺利完成。

3.5 建筑物内部及外部的消防供水有限

目前,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甚至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在建筑工程的总设计中规划关于消防供水设施的相关设计,这使得在实际发生高层建筑的火灾情况时,消防人员难以进行取水工作,只能采用外攻的方式,影响了消防安全施救工作的及时进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4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4.1 合理布局施工平面图

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先对其施工平面图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其布局的有效性。其中,对于办公区域、生活区域以及明火作业区域的划分,应保持其相互之间的消防通道宽度大于4m,设计出防火的安全距离[3]。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设施设备安装、材料装潢等部分,应留有供消防作业补救火灾的空地。此外,对于消防车道的设置,应保持其宽度、高度及路面荷载等方面都能夠符合消防车通行的要求标准。

4.2 加强施工消防给水设施的建设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要安置消防给水设施,这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基础工作。消防给水设施主要的功能有室外消防供水与室内消防供水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室外消防供水设施包括市政消火栓、自然水源以及临时消防供水池等部分,其供水时间与用水量可设定为每小时30L/s;而室内消防供水设施包括供水管道、接口以及临时水泵等部分。其中,供水管道的直径应大于100mm,栓口的直径应在65mm左右。此外,在室内消防供水设施的设计中,应保证水枪的水柱能够覆盖到建筑施工现场的任何一个角落。

4.3 在固定位置上放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一层楼内,都应按照消防规范要求安置一定数目的干粉灭火器,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明火的作业地点周围,或是易燃易爆材料的周围,一定要放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同时,随着施工位置的转移,干粉灭火器放置的位置也应随之转移,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予以施救,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4.4 完善消防预案

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不遗漏任何一处消防隐患,编制完善的消防预案。在编制消防预案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应全面地考虑到每一个施工区域,包括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明火作业区一级施工通道位置,设计时一定要符合消防安全方面的规范标准。第二,对于临时用水管道的设计,应根据总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通过科学的计算,满足消防安全管理的一切要求。第三,对于施工用电线路的设计,一定要安置自动跳闸装置,当用电负荷过大时,及时跳闸,减少明火出现的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布局施工平面图、加强使用消防给水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消防员等。总之,消防隐患是必然存在的,施工单位应根据消防的特点,对施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进而避免消防火灾这一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高层建筑的有效施工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燕青.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7,38(06):66.

【2】王占国.浅谈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J].建设科技,2017,26(11):71-72.

【3】兰小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系统管理研究初探[J].科技展望,2017,27(07):33.

上一篇:火灾建筑论文下一篇:社区消防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