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建筑论文范文

2023-04-07

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保险业的主要责任是担风险,其主要功能是组织经济补偿,因此保险业要围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开展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真真成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推进器”。

关键词:保险业;担风险;经济补偿;路径

2013年3月21日,中国保监会在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保险监管核心价值理念和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是“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其中担风险是保险的本质属性,是对保险行业功能最好诠释和高度概括。当前及今后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特别是担风险理念,对于保险业、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意义深远和责任重大。

一、保险业服务经济和民生的路径

1.保险业要积极参与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各个行业,风险不同,特别是那些高风险行业,由于其不稳定性,资源流入受阻,社会总资源在各个行业的配置也因此呈现不合理的状况。借助保险,各行业的风险可以较少的代价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有限的社会资源可以按照社会的需要作出合理的配置,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保险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社会综合保障水平,特别是全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让全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3.保险业要积极参与“三农”保险。“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保险业一定要顺应这种发展需要,在支持、服务和保障“三农”的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

4.保险业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运行。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积极开发、设计险种,增强企业防灾防损的能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提供责任保险等产品,保障商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以减少因过失而造成的损害。通过提供信用保险等产品,提高企业信用度,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大胆开拓市场。

5.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个人通过购买保险产品,以较小的保费成本换取对未来的保障。保险产品充分保障了个人的生命和身体,使得个人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得以延续,体现了社会文明,这也是社会管理的直接目的。保险可以保障个人的消费能力,人们在免除了对未来的担忧之后,可以大大减少个人对未来不确定事件而作的资金储备,保证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当个人在资金出现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宽期限条款、保单质押贷款条款等方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融资,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之而得到了促进。

6.保险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保险的目的是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减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其造成的损失。被保险人的防灾防损工作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由于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上具有利害关系,保险公司就会监督被保险人加强防灾防损工作,避免由于被保险人自身的过失行为导致风险增加,从而约束了被保险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风险。保险介入社会公共管理,可以减少社会纠纷,维护合理有序的公共秩序。

二、保险业服务经济和民生的主要险种

1.农业保险保险

(1)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农业保险实际情况看,农业保险必须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商业运作”的模式推进,保险业要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积极参与到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中去。

(2)要增加农业保险产品险种和覆盖率。要在水稻、小麦、油菜和能繁母猪等险种的基础上,开办玉米、大豆、蔬菜、花卉、水果、生猪、奶牛、养鱼,养鸭和养鸡等保险,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大病医疗保险

当前大病病人特别是农村大病病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仅仅靠医保、大病救助和群众捐款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保险业要推动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在社保和新农合支付和报销以外的自付费用部分实施补贴,国家要求补贴不低于自付部分的50%。同时国家明确大病医疗保险的资金从社保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不够部分由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从试点地区了解到一般每年每人从职工医保基金中提取50元左右,从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民新农合中基金中提取20元左右。

3.责任保险

责任保险指保险人承保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险种,主要有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公众(火灾)责任保险责任险、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医疗责任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险种。责任保险适用于一切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各种单位、家庭或个人。

(1)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条例》都明确规定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交强险)为强制保险险种,不投保的机动车辆不能上路和年检。但交强险的保额仅仅只有11.2万元,不能满足交通事故风险保障的需要,建议车主还要投保50万元保额的商业性第三者责任险作为交强险的补充。

(2)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承保的一种责任保险。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办公楼、饭店、工厂、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都可以通过投保公众责任保险来转嫁这方面风险。公众责任保险的险种很多,主要有火灾公众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场所责任险、电梯责任险和特种设备责任险等。其中国务院和公安部先后发文要求大力推广火灾公众责任险,从而改变大火后由地方政府买单的局面。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保监会于2009年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产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民爆器材等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检查落实,保险公司具体承保。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伤社会保险、各种商业保险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来的一种带有一定公益性质、采取政府推动、立法强制实施、由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化运营的新的保险险种和制度。它的特点是强调各方主动参与事故预防,积极发挥保险机构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管理功能,运用行业的差别费率和企业的浮动费率以及预防费用机制,实现安全与保险的良性互动。

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医疗责任险等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产品质量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一大批责任保险的险种。

保险业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这只“有形之手”与市场运作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将政府部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专业机构、企业和市民四方有机组织起来,多管齐下、协调运用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政府、监管部门要发挥组织优势,做好政策引导,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行业透明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保险市场运作环境。

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用地的面积相较于以往有了层次化的扩张,覆盖率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可用耕地的面积,也给新兴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经济的增长并不会停止自身建设的脚步,这也就意味着,高层住宅和建筑的施工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市场需求,然而这种变化也给相关的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为了保证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高层建筑必须要在质量和水准上有较高的要求,能够保证后续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尽可能地避免人身安全受到损害。这不仅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市场效益的必然举措。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高层建筑的施工相较于普通建筑来说,要承担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包括电力系统和水利系统的构建。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是意识不足而导致的意外事故不在少数,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火灾。为了能更好地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和稳定,高层建筑除了在施工中需要更高的技术保障和科学规划之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火灾评价体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

一、方法选择

要想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选定方法作为整体结构的指导,为后续各项评估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评价是方法应当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能够全面地分析火灾发生的起源和经过,能够相对准确的预测火灾的后续影响,为具体的抢险救援提供依据,这也就意味着要注重科学分析的原则。当下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有事故树和事件树两种,通过简易的构图来分析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的源头和起因,并且对过程中可能恶化情况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辨认,将不同因素按照层级来划分,从而更为直观地将起因和结果联系到一起,促进后续工作的开展。这两种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情景模拟

普遍情况下的火灾模拟,主要是将其从起源到顶点的过程进行复刻,或者是直接从火开始燃烧时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火灾模拟要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内部构造来分析其可能诱发火灾的原因。一是要对火灾发生之前的各项客观因素进行考虑和分析,包括易燃物、起火点、空气状况等等,分析其可能发展的程度和延伸的楼层范围。二是要对火灾发生过程中的各项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住宅内的人员,实体建筑对于火势蔓延的抗击程度,主客观财产损失毁灭的数量等等,主要是对事后的结果进行预测。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场景模拟中场景的不定向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出引起火灾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无论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除此之外,对于火灾的发展趋势也不应当进行阶段性的限制,要將最坏的结果考虑在内,即火灾吞没了楼房的上上下下,无一幸免。

(二)层级设定

火灾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制定出火灾风险评估的各项应对措施和抢救方案,应当将火灾的发展态势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划分。在具体划分过程中要考虑到时间等客观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火灾的层级发展做出更为谨慎全面的考虑,将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实现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统一。设定时,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状况,高层建筑结构对火灾的耐受力,救灾抢险的疏散情况和救援程度,以及人员处理的失误和建筑客观因素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可以大致将火灾发生的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火灾已经发生,发生与否主要根据是否有明火燃烧的现象来判断。二是火灾尚未大规模扩散,尚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这时相关的抢险救援也比较简单,运用高层楼内基本的灭火器设备就可以解决。三是火灾大规模扩散,这一阶段火灾已经不能用灭火器来进行控制,室内的燃烧情况已经非常严峻,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各类有毒气体的含量急剧增高。此时必须要将楼内人员疏散,开始进行规模性的控制。四是火灾已经很迅猛的发展,利用消防栓或者是灭火器灭火已经完全不能解决情况。火势由房间开始横向和纵向扩展,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或者轰燃,已经给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五是火势向整栋楼房开始蔓延,防火区域也受到侵扰,已经开始出现人员的伤亡,部分建筑结构已经被烧毁,甚至会引起系统的倒塌。

二、事故的分析和方法论

根据上文中所建立的体系方法,可以大致将火灾发生的每一阶段的事故和相应处理方法列为以下几点:

(一)发生阶段

出现明火燃烧现象,大致的引发原因包括抽烟,用电不当,电线运行短路,附近厂房发生事故,燃点低的物体自燃以及娱乐性玩火不当等等,包括主观因素和外来因素。对于这些情况,一是要在高层建筑的选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要尽可能避免在可燃性较高的厂房附近施工,以防在事故发生时被波及。二是要在高层建筑内部设置一定的文明标语,对火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限制,提醒居民要注重用火安全。三是要对老化的电路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当电路的运行发生一定的磨损和消耗,就会容易出现短路或者是失火现象,从而引发火灾。因此要对各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动态的监督,一旦出现发生可能引发火灾的现象或者是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反应,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四是要培养居民的安全用火意识,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注重对居民的火灾知识进行教育和培养,让居民意识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思想上树立严格的安全意识,以此来作为自身日后行为规范的指导。

(二)初级阶段

火灾发展到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事故处理的不及时不到位,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待提高,相关监督主体并没有树立安全的防范意识。但这一阶段的火灾态势并不严峻,能够运用灭火器或者是建筑类的喷淋系统进行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在高层建筑内部,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并且建立完善的自动喷淋系统。一是能在火灾的初级发展阶段进行人为的有效控制。二是可以依照系统的自动化识别进行科学的处理,将火灾的发展控制在源头内,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和恶化。当事故处理完毕后,高层内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当就此次火灾进行总结和宣传,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思工作,并且对楼层内的居民进行警示。

(三)扩散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消防栓解决的前后阶段。在火灾已经开始扩张但并没有危及到大部分建筑时,可以利用消防栓来灭火,此时火灾的发展态势,已经可以给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足够的伤害。当消防栓灭火已经不能起到作用时,火势就开始进一步的扩散和蔓延。因此在这一阶段,首先要保证消防栓的完善和健全,相关主体在遇到火灾蔓延的情况时,要具备迅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意识,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要保证各项程序的正当,符合灭火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其次是要在施工时提高建筑物的燃点,防火分区的建设也要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尽可能地减缓火灾扩张的速度,同时要借助消防人员的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建筑火灾评估风险体系的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它是提高建筑运行安全系数,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正确举措,也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其长远发展的应有之策。体系的建设要注重对各项客观因素的综合考虑,要将建筑本身的具体情况和火灾发生的主要阶段科学结合,让体系构建在具有系统性的同时也能具有针对性,能够按照高层楼房自身的建筑特点,来对火灾进行不同阶段的评价。

参考文献:

胡奇.某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建筑,2017(01):140-142.

王雅娜,米红甫.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3):90-92.

游温娇,徐志胜,刘顶立.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03):71-76.

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人人有责!为提高XXX建筑工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力,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特制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为指导,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做好建筑施工现场防控传染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生命安全和秩序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不在xxx建筑工地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全体施工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对员工宿舍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

5、每日进行施工人员身体病况排查,一旦发现发热等疑似症状的人员,立即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员工所在寝室所用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疫情立即向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6、严格控制新入场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并对外地进陕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送往定点医院,严禁在工地留宿。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工人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落实建筑工地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领导

成立建筑工地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防控工作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及分工:

(1)

宣传与教育:

督促建筑工地制作、张贴防护宣传条幅标语,宣传和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项目部落实专人对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防控传染病的文件、通知、疫情通报等信息及防控传染病的知识向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现场黑板报、宣传栏、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对职工进行宣传、同时做好原始记录。项目部每天公布疫情检查情况,有无新来外省务工人员,有无体温过高人员。

(2)消毒与检查:

人员登记管理:对春节复工新进场人员,项目部要做好花名册,记录所有人员节日期间所在地、返岗时间、是否与**人员接触、是否有发热症状等。外省回来人员按防疫指挥部统一要求隔离、留观。加强门卫管理,尽量限制人员在一个出入口通行,集中管理排查。每天对进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登记人员姓名、工种、进场时间、进场测温温度等。

消毒测温管理:每天按照说明书,使用84消毒液、酒精等,对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食堂、卫生间、垃圾堆场(桶)开展两次以上的消毒工作并记录;对出入人员严格登记、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立即进行隔离并上报高新区防疫指挥部;对进出车辆严格登记并进行喷洒消毒,外省入陕车辆严禁驶入工地内部。

(3)联络与上报:疑似病例。有以下三项临床表现,并具有任何一项流行病学史的患者:

1、临床表现:发热;

2、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

辖区交通和住房建设局:

辖区定点医疗机构:

辖区人民医院

辖区中医院:

(4)物资储备

对于药品、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储备数量是否满足日常所需,并提供储备清单及每日消耗清单。(如:口罩、感温仪、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雨衣等)

五、主要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卫生大扫除、印发宣传资料及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2、加强疾病检查工作。

每天由施工班组长做好工人的检查,突出以班组为单位的询问制,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工人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上报项目部。

3、保持寝室空气流通。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畅通。

4、做好防范措施,每个寝室配备体温计,84消毒液,口罩等物品。

5、加强工人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工人饭前便后以及班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喝生水。

6、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工人发热特别是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迅速隔离,立即带到正规卫生院就诊。

7、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应急措施

当工地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2、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

(1)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发热病人退热两天后,且无反复,项目部应对其隔离14天无异常,才能回岗。

(2)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发热人数,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3、对可疑病例的处理

(1)发热病人经医院认为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工地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在工地发现的病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并报告指挥部医疗救治组诊治。

(2)工地要对可疑病人所在寝室或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3)可疑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

(4)工地应根据可疑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施工计划和安排。

4、对传染病人的处理

若“疑似病人”被医院正式确诊为传染病患者,工地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要求是: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寝室及班组,等待卫生部门和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工地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工地应配合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5、根据相关规定,出现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部停工,按上级主管部门及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决定执行。

七、保障措施

建筑工地适当安排经费用于传染病疫情的宣传及防控工作,确保处理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八、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班组长直接负责,其余人员一岗双责。全体管理人员必须把疫情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工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工地传染病疫情扩散传播或对施工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上级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倒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建筑施工领域节后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坚决防止疫情在建筑工地输入、蔓延、扩散,切实保障全市建筑施工领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主要目的

全面加强防控,坚决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我市建筑工地蔓延、扩散,并指导各县区住建部门和工程项目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编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应急工作。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全市建筑施工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长:xxx

副组长:xxx

员:xxx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指导下,组织指挥全市建筑工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应急工作,积极做好应急信息收集、统计等工作。

2、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质安科:负责建筑施工领域节后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各县区在建工程项目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2)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防控指导工作,安排疫情期间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3)城建科:负责指导市政道路、桥梁、场馆、广场等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4)市场科:负责指导全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5)党组办公室:负责做好返岗返工党员干部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6)财务科:负责协调政府工程财政物资保障工作。

(7)各县区住建局负责各自辖区内建筑工程项目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住建系统职工返岗

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工作人员于2月3日正式上班,在疫情期间,严格按照《x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疫情期间上下班工作的通知》要求,上班人数按实有人员的25%比例执行。

(二)在建工地返工

全市新建项目和已停工项目,原则上不早于3月16日开复工,因疫情防控、污染治理、民生工程实际,需连续作业和应急处置的工程项目,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可按审批时间开复工。

1、严格落实人员管控

**及周边省份(河南、湖南、江西、重庆、安徽、陕西、四川)从业人员疫情解除前不得返同;途经**从业人员一律自行隔离14天;省内其他城市回同人员一律自行隔离14天;已去往**人员禁止返同;因工作等原因计划去往**的人员疫情解除前不得前往;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无身份证人员公安系统原则上按在逃人员处理。

开工后工地每日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记录登记,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并对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同时通知就近发热门诊安排就医。

2、严格落实防控应急准备

春节过后,全市各建筑工地陆续进入开、复工准备阶段,输入性疫情风险急剧上升。各工程项目务必做足防控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制定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做好“五个明确”。明确防控第一责任人和各方责任,备足备齐防疫物资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设备满足工程项目应急需要;明确疑似病例报告程序、时限和处置方式;明确距离项目部最近的定点专门医疗机构的名称、位置、联系方式及病例转运方式;明确疑似病例接触者的隔离观察等处置措施;明确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3、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

(1)建筑工地办公区、生活区(工地食堂、宿舍及厕所)要每日进行消毒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干净。

(2)施工现场严格实行门禁制度,防止施工人员、外界人员随意进出。工地入口处要对所有进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身份、健康状况登记,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第一时间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

(3)工地食堂严把食材进货关,严禁食用野生动物。工人餐具专人专用,每日进行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工人就餐区域要设置洗手池,配置洗手液等。

(4)施工现场全部人员需佩戴医用口罩,落实每日体温检测等措施,逐一记录做好统计。项目部要及时掌握工地人员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及时隔离。

4、严格落实联防联控

各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要在属地建设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强化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强化与住建、卫健、公安、社区街道等部门的联动,密切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特别是积极配合卫健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及时发现报告并有效处置疫情。

(三)城市公园管理

1、全市各公园管理中心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公园的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人员上岗时需进行体温测量,并正确佩戴口罩。安保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检查游客入园体温和佩戴口罩情况,不得进行聚集活动。

2、对公厕、座椅、垃圾箱、栏杆扶手、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游园环境干净整洁。

3、加强宣传,在入口处等明显位置发布疫情期间的温馨提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通知等,并通过广播、标语、人工劝阻等方式引导市民居家锻炼。

4、大同公园管理中心关闭动物园,对野生动物做好巡查监测。

四、应急处置

根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建立以下应急处置程序。

(一)建筑工地一旦发现有来自****等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就地隔离相关人员,1小时内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二)建筑工地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第一时间采取隔离观察措施,1小时内联系就近定点医院就医,有疑似状况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

(三)建筑工地发现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人群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停产停工,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实施隔离,1小时内联系就近定点医院采取医学防护措施并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1小时内报告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预案终止与评估

(一)疫情终止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终止本预案。

(二)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应急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建筑施工防控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全市建筑工地总体情况、现场处置情况、所采取的的措施效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工作建议。

(三)预案管理

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火灾安全隐患问题逐年上升,造成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难度增加,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水平相应提升。本文将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及对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的策略两方面展开研究,以对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

关键词: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现状;策略

一、前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全国人口普遍向城镇化方向迈进,火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不可预见的火灾事故频次多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负面压力与影响。因此,提升火灾防控监督管理力度、及时进行火灾防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分析,采取系列措施,提升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极有必要。

二、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现状

首先,社会快速进步发展,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趋于复杂化,工作难度持续上升;其次,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提升,商业综合体、储能电站、城市管廊、地下空间等新型产业及建筑逐年增加,安全隐患问题更为突出。最后,火灾防控消防监督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明显欠缺,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整个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消防监督员、网格员、楼栋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这些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欠缺,极有可能会对火灾防控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消防管控质量。

三、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的策略

(一)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较大,一旦监管不力,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存在,一旦出现大规模火灾安全事故,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城市稳定发展和群众安全生活影响极大。目前我国消防改制转隶,消防监管工作的落实主要在区县消防大队,因此,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必须过硬,以便于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火灾预防与安全保障系数。

一方面,重视培养基层消防大队(站)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实力。就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来讲,管理层居于核心位置,直接影响防火工作落实情况。具体展开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时,要充分认识辖区火灾特点、掌握被管理单位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了解现代消防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复杂场所和艰难环境,管理层工作人员都必须保持沉着冷静,能够有意识有能力的及时应对各类已有的监管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问题,依据具体监管情况,结合“双随机”抽查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做好辖区内消防监督工作。根据辖区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准确判断存在问题根源,及时制定相应的消防规划和解决办法。一方面,及时展开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工作,对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管理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案例分析,引导管理层深入业务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分析监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提升管理层人员专业能力,掌握更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定期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管理层人员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能管的想法,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以便更好应对突发情况,减少监管中可能存在失误。其次,提升其他消防监督管理人的综合素质。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除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层监管与领导,同样离不开被管理单位法人与管理人的参与与支持,单位管理人的综合素质,会对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提升,产生直接影响。为实现这一目的,要将培养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素质作为重点,根据这些从业人员实际情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促使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人自身职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就是要不断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事故发生概率。因此,除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容忽视,被管理单位应根据火灾风险建立微型消防站或义务消防队,设有固定消防设施的单位应积极接入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确保自身安全。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险情控制能力和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监管工作是否到位。而要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应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定期通过消防维保单位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检测与维护保养,对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有故障、破损不联动等情况的,应该及时跟踪督促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保证能够在火灾初期和火灾扑救过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要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还需要及时对相应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进行搭建与完善,以便于将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中。另外,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中,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将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引导内部员工及时培养安全责任意识,并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技术交流。此外,要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整体维护与补充更换,需要定期按时进行。此外,还应搭建专门的消防隐患排查及防火监督管理小组,充分发挥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街道社区网格员、楼栋长的监督管理作用,确保本辖区本单位本部门單位消防安全保障。

(三)实现监管体系完善

城市日常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提升过程,还需制定更为完善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落实、提高各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监管意识,实现监管责任落实制度,确保日常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让日常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制度,得到更为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让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更具现实意义;二是通过制定严格的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责任制度体系,来尽可能避免消防安全隐患与事故发生,确定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效能提升;其三,势必强化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层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安委会、消委会的职能作用,确保相关管理与监督人员能够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此外,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预案编制,需在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前,依据具体监管现状及特征,以针对性监管为目的完成,成立专门监管小组,完成相关监管工作专业培训。必要时,选用定期或不定期细化监管或多方监管的模式,以此来确保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落实。

四、总结

总之,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对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发展作用显著。因此,需提升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监管体系完善,促使城市消防安全监管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宇.提升火灾防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31):129-132.

[2]吴志君.工业园区火灾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0):123+125.

[3]周珊.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与火灾防控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9):102-103.

火灾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从预防火灾,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角度,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3、要保护的历史街巷如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两侧的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楼层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在改造中应考虑街巷两侧建筑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建筑内燃烧构件的安装尽量保持在6~8米的距离,形成有效的防火间距。

(二)消防设施配置设计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建筑,在考虑消防设施配置问题上应采取以下方法:

1、文物保护单位。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器,在这里笔者认为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是不错的选择。细水雾灭火系统可避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后。产生大量水渍,易造成古建筑中文物的破坏等缺点。其灭火效能高,反应时间快,仅需喷淋系统的10%或更少的水量;它可局部应用,独立的保护古建筑某一部分,又可作为全淹没系统。保护整个空间;安装时隐蔽性强,能很好的维护文物的整体景观,符合文物建筑保护要求。

2、

保留历史建筑。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3、新建仿古建筑。可按规范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提供全面保护。

4、新旧结合建筑。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5、街道消火栓系统。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为保存原有保护区的历史街巷风貌特色,原街道路面狭窄,不能拓宽情况下,消防车无法通行,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除市政街道上外,区内可让消车通行的街道上亦增加提供街道消防栓协助扑救。

6、室内消防栓箱系统(改置室外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一般室内消火栓箱改装置于各建筑物首层室外的消防栓箱内,以减低对文化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破坏,设置在外面同时方便了消防人员协助扑救,亦增加对外的扑救范围。

(三)消防车道设置

1、在改造项目地块周围市政大街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抵近现场扑救。

2、在简氏别墅广场及中心广场两处连通部分有充足空间,亦可以让消防车通过,抵达街区的中心,有助深入区内扑救。

3、可以采用小型消防车扑救火灾,此类小型消防车体积小,乘员4人,车上携带水带、水枪等基本的灭火器材,可以2米左右的狭窄街巷中穿行,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扑救区内的火灾是相当有效的。

(四)安全疏散设计。

1、建筑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尽量通过此类指引,疏导大量的人员离开建筑,进入街巷,从而疏散至安全区域。

2、历史风貌小街巷两侧于适当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提供清晰的消防疏散出口方向指示,避免形成死胡同,当发生火警时引导街上游人可以尽快离开窄巷直接跑到主疏散通道,市政大街或主集散区等安全区域。

(五)消防管理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建筑及减少损坏为主目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与使用单位,要把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列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霞要部分,其具体消防管理包括:贯彻执行例家发布的消防法律法规;制订和落实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区内防火宣传教育,定期教育训练工作人员,普及消防知识: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褴改隐患:制订灭火应急预案,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有效的扑救;制订人流管理措施及安全疏散路线,定期进行疏散演习;定期检测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上一篇:消防法律论文下一篇:消防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