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5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作者姓名:马蓉蓉

学校年级:西安市西航一中高一年级

指导教师:王雪丽

联系电话:13991989707

通讯地址:西安市西航一中综合组

回 味 历 史 ,守 望 幸 福

一个月前,我和同学去吃过桥前米线时,无意间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书生为了应考,选择一偏僻小岛刻苦读书,妻子则是每日为他送饭。因为路途遥远,途中还需经过一座长桥,每遇天寒地冻饭菜送到就凉了。为了让丈夫吃到热菜,一日,她炖了只肥母鸡,将汤倒入罐里用竹篮装上,和米线、佐料一并送去。这次郎君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此后,在书生家、长桥和小岛的路上,人们总能看到了一位温柔的女子,提篮带罐送饭的情景,女子的贤惠感动着周围的邻居,“过桥米线”由此扬名。听完后我不觉惊叹: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普通的“米线”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从古到今,人类为了生存,创造性的改善了生活,许多凝聚着智慧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钻木取火,解决了食物由生变熟的一大难题。有了火,不但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增强人的体质,为人类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恩格斯指出:“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

蒸汽机。”

商朝时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符号”——文字。文字的演变由最初甲骨文到后来的由篆、隶、楷、行、草书构成的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的一步步的蜕变,这无不体现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文字的魔力,是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公认的符号, 如同那些紧靠1234567几个音符创作出美妙旋律的音乐大师们一样,是他们用自己的天才智慧,为我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快乐着幸福着浪漫着我们的人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迎来了早期的铁器时代。战国中期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炼铁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大改进了农具和手工工具的质量,并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当然,铁的产生还为战争提供了更加锐利的兵器,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

东汉年间,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地动仪闻名于世。在张衡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较大的地震屡屡发生,于是对地震的研究成了他十分关切的研究课题。基于对地震方向性的认识,以及受一些事物的启示,张衡于公元 132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它的出现使人类的避免了一些严重的地震灾害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同时仍也启发着今天科技创新的新的思路。

唐宋时期,陶瓷业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唐代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在陶瓷技术上又超过前代。中国陶瓷至今兴盛不衰,仅凭从大家熟悉的“china”一词,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来说,就足以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发展,使得发达的手工业作为封建

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同时也将精湛的陶瓷技艺流传于世,成就一批批的工艺人才。

历史大跨步来到18世纪,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工业革命,虽然是以英国为主,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主展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到交通工具中的火车和蒸汽轮船的诞生以及第二次更高一级的飞机等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载着”人们进入了电力时代,信息时代,资讯时代。继而第三次的工业革命再次将人类的生活推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为生物科学事业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回顾历史长河,我们祖先留下的生产资料不计其数,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质量。尽管我们不知他们姓谁名谁,但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他们为我们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善于探索,善于改善,才使得我们会有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于这份幸福,我们不仅要守护,更要继承祖先们身上那种特有的精神品质,学会创造我们让的生活。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

2.

3.

4.

5. 您的性别:男女保密 您的年龄段: 12-1819-2324-3031-5050以上 你的旅游兴趣程度非常喜欢很喜欢一般不喜欢 您对本地区的红色历史了解吗?了解不了解 请问您到过本地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参观旅游吗?

几乎没有以前大概去过一两次经常去,几乎每年一次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6.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红色旅游的

网络新闻媒体旅行社报刊杂志经人介绍

学校或班级组织上门推销宣传

7. 如果您选择去红色旅游景区,您的理由是?

革命历史的吸引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人文气息浓厚风景优美

低价门票或者免费门票其他

8. 根据您的观察及理解,您认为本地的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不怎么样一般般,还过得去很好,蒸蒸日上

没什么特殊感觉,不关心也不了解

9. 您更希望红色景点举办什么活动?

映抗战电影举办历史歌舞剧举办艺术文化节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您对于红色旅游(参观、瞻仰革命遗址,学习、传承革命精神)的看法是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有力方式

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没有实质的意义

很没必要

11. 您去过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之类的革命纪念地吗?

去过5处以上去过3处以上去过1-2处从没去过

12. 如果选择红色旅游景点,您会对那些景区有兴趣?

距离近,交通便利旅游价格便宜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 非常著名的老牌红色旅游地宣传火热的对您具有特别意义的

13. 您认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对您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有影响吗?

没什么影响

一般般,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很大的影响,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很大的提高

14. 如果有,可否具体说明您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红色精神呢?

15. 您认为安徽发展红色旅游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旅游资源单调纪念品缺乏吸引力服务质量差

服务设施差缺乏自己可参与的活动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16. 红色旅游资源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等形式向游客开放那个,您认为这种游览方式?

过于单调还可以接受很不错比较满意

17. 您对安徽红色旅游发展前景怎么样?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教育活动中实践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

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一年来,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轻松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胜任本职工作。(1)我以坚持“六认真”来使自己常规业务精益求精;(2)将传统教育理论与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学生、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坚持课题研究。

三、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这一年来,我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1)文道结合、宽严相济的教育风格深受学生好评,有利于师生的探究与合作;(2)

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期末统一测查成绩表明,我所带的班级历史成绩都有明显优势。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2012-2013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业已结束,现根据考试情况对本次考试试题进行分析。

本套试题总共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材料解析题。其中选择题共25个题目,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填空题5小题共计10分,占10%,材料解析题共三个大题12个小题,40分,占40%。本试卷题目选材广泛,能典型地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既强调用材料中所蕴含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历史现象,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好的避了死记硬背的弊端,对进一步深化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命题特点

1、着重考查了本册上半部分教材主要知识点。本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把教材中的内容在试题中活化、迁移和提升,往往通过引用教材以外的大量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形成新的问题情景,如试题第33题,四个问题分别引用了教材外的四段材料。但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还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大体浏览一下,此次七年级其中试题考查的本次主要知识点有: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禹的传说;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高鞅变法的史实;春秋战国时的科技文化;秦的统一;汉武帝的大一统等。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评价、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学会评价历史现象

和历史事件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2、凸出素质,关注情感。试题以巩固基本知识点为基础,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第25题、30题,即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第32题等无不隐含了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较为全面地考查。

3、联系热点、关注生活。历史学习和运用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关注世界。因而,在考查历史试题时通过启发考生对现实的思考已是中考命题的思路之一。本次试题以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关注社会现实。例:第4题、8题、14题、第16题,等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生活现象为载体,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国家、关注世界,体现了新课改一以贯之的理念。

总的来说,此次命题难易适中,区分度适中,即考查考生的历史基本功和历史素养,又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综合性强,注重理解判断的题失分较多,可见,试题既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注重了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查,区分度适中。

三、考后反思及教学建议

综上分析,我们的历史课的学习要求师生能“以不变应万变”,

紧扣《课标》,做到以本(课本)为本,把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训练,提高能力。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但是分析、归纳、理解和运用能力欠缺,致使整体成绩不理想,今后要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1、构建知识网络。每学完一课,要求学生对本课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从事件的原因、时间、主要人物、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纳,最终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

2、加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学习。历史试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考生练好基本功,记准史实,理解历史原因,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3、纵横对比分析,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试题中都有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题,属于“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是有较好区分度的试题,体现试题的选拔性功能。而学生往往就在此类题上易失分。因而,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多关注宏观知识、纵向综合、横向联系。

4、关注热点问题,国际焦点问题。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现实是过去的延续,将来是今天的延伸。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以史为鉴”,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为此,在学习有关历史知识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5、有必要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从解题原则来说,可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共十六个字,“即精析题意”、“回归教材”、“注重发散”、“力求完美”。从解题方法来说,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是“阅读理解材料”,两个基本点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读懂是前提、获取是关键、利用是目的。解题的步聚是:三个环节,即读、找、答。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郭沫若赞美安阳的诗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学校刚刚建成的安阳历史文化展馆。安阳历史文化展馆是安阳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大一的时候,空闲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把安阳的景点几乎都去了一遍,例如殷墟,红旗渠,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等。置身馆内仿佛有一种故地重游,游遍安阳的感觉。

学校的安阳文化展馆共八个展厅,分别为殷商文明、周易文化、民族英雄、人工天河、传统建筑、历史名人、民俗文化和师生作品展。通过这些展厅汇聚了安阳的文化精华,展现了安阳文化的变迁和历史的故事。此外,一些能表现安阳地方特色文化的民间小吃、手工艺制品等也在展馆中得以体现,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经过展馆解说员的介绍,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安阳文化的变迁及安阳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通过参观安阳文化展馆,让我对安阳的历史文化有了系统的了解。从殷商时期的国都,到后来彰徳府,再到现在的安阳市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从妇好领军出征,到岳飞精忠报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英雄人物,人才辈出;再到林州人民开凿人工天河红旗渠,彰显了安阳人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片甲骨惊天下,在这里出土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透过甲骨文,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上游,出土的司母戊鼎,也是青铜文明的象征;文王推而演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安阳的历史文化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希望安阳能够借助自己的文化优势,结合当今的形式,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重新走向昔日的辉煌。

上一篇:地名调查报告下一篇:创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