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

2023-05-29

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 监察部工作回望

1.学期初,我们新一届监察部成员改选工作在余处和广大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先后共7名11级的同学加入我们监察部的学生工作集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随着新部门成员经验增多,各项工作渐渐熟悉,监察部成员开始配合学校完成了各项活动。如①体育部在晨跑时点人数而我们监察部也进行了配合,②在各个活动或开会上我们监察部也进行配合维护现场的次序等工作。

3.与此同时监察部还把人员分到各部门进行检查并与其相配合。 4.并且开始了几次部门会议对工作进行了一定性的总结和分配。

二、存在的问题 1.通过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来看,我们监察部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①工作方法以上尚有欠缺。 ②工作激情和态度也有欠缺。 ③工作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④我的经验还不足未能很好的带领部门。2.另外我们部门的活动相对于其他部门的活动可以说没有。和我们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以后我们部门会尽量去开展一些活动来让大家对监察部了解更深。

3.有时认为其它部门因该做的很好就不尽监察部的职责去监察。

三、以后工作计划 1.提高部门的内部人员素质和工作态度。 2.进一步加强成员工作方法的学习。 3.每次开会必须报告自己监察的情况并且每月至少开二次会议。 在这学期,因为我和其他因素使得监察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本质,对此我们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调整,至少对自己有所安。 以上为我们部门的总结,如果我们部门还有什么没有发现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来以便于我们早日更正,更好的服务学校。篇二:学校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佳木镇汉族小学

2012年上半年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2012年,执法监察工作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等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推进了我校惩防体系建设

2012年,校纪委把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作为工作重点。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党委的布置,起草了《佳木镇汉校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办法》,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重点任务分解表。《实施办法》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学校特点,从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自律机制、防范机制、监控机制、惩处机制等方面,对构建我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出了总体规划,从而全面启动了我校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实施办法》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并以党委文件的形式上报下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

二、加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切实搞好学习党章、贯彻好党章、遵守好党章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学校纪委积极配合党委认真开展了学习党章活动。按照高校纪工委部署,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章知识问答活动。各基层党组织也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安排讲座,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党章,增强了党员意识,提高了党性觉悟。

在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中,校纪委积极协助党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八荣八耻”的内容,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此外,还组织全校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在树立先进榜样的同时,注意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效果。重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及时的反映和宣传学校纪委及基层纪委的工作情况。

三、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抓住制度建设年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制度建设工作。按照“有的放矢、切实可行、阳光建制、改革创新”的要求,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制定了《中共佳木汉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新修订了《佳木汉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佳木汉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办法》;完善物资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修订了《佳木汉校物资采购与招标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完善招生考试管理制度,修订了《佳木汉校招生监察工作规定》。在纪检监察内部组织起草或修订了《佳木汉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规定》《中共佳木汉校纪律检查委员会案件检查工作规程》《佳木汉校纪律检查委员会案件审理工作规程》《佳木汉校调查处理政纪案件规程》等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制度。此外还将近年来党中央、中纪委、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编辑成册—《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汇编

(一)》,下发全校党员干部学习。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实施纲要》要求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促进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的制度建设工作得到省高校纪工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校党委、纪委高度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邓俊华任组长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专项治理办公室;制定了《佳木汉校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方案》《佳木汉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具体安排》等文件。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在纪检监察网页、《佳木汉校纪检监察》简报上开设“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专栏,编印《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学习材料》,提高干部群众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自查自纠阶段,强调政策把握,提出工作要求。学校党委与全体教职工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责任,促进了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深入开展。校纪委集中力量对全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进行了两次检查督导,认真排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全校的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五、加强信访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2012年,纪检监察进一步健全了信访举报制度,加强了信访工作。一年来,纪委办、监察处通过各种渠道收到许多信访举报,对所有举报按信访工作程序及时进行了梳理、排查,遵循“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属于纪委受理的信访,依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对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则及时转办。信访工作的规范开展,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六、强化监察职能,加大了执法监察工作的力度 半年来,学校纪委认真落实招生“阳光工程”,为做好招生执法监察工作,成立了学校招生监察工作办公室,制定了《2012年关于做好招生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招生监察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制定了《招生执法监察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对招生录取工作人员及执法监察人员进行纪律教育。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对考生及家长的举报,认真进行调查,维护考生的利益,确保各类招生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 继续加强对基建工程招投标、物资设备采购、纠风工作、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等专项监督和检查,规范行为,提高了学校资产使用效益,避免了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2012年初,纪检监察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内部管理,加强了工作协调,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对二级纪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充分发挥二级纪委抓党风促廉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业务培训和工作研讨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 佳木镇汉族小学

2012年6月1日篇三:2012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12年泉湖中心校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 2012年纪检监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按照省纪委七次全会和2012年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作出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贯彻反腐倡廉方针,加大预防工作力度,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一、加强教育防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工作,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要结合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切实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纪委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开展以权力观为重点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倡导“读书修德、以德律已”,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风。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在各级领导干部,人、财、物等管理部门重要岗位干部中,深入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积极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廉政教育活动中,协助、支持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要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网站,积极开展网络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保持网站内容丰富、信息及时,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强化监督,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是规范权力运行,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必要手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尤其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和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有关规定,提出的“六不准”。在严格执纪的同时加大组织处理力度,严肃处理顶风违纪行为。

要深入贯彻三个条例,根据省即将出台的落实党内监督十大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制订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谈一述”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招生考试、收费、大宗设备物资采购、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学位授予、文凭发放、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工作的监控,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要继续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对在人、财、物管理,基建、招投标、物资采购、招生、收费等方面已建立的制度进行总结和检查,不完善的要健全,不可行的要修改,对无效的要废除;监督部门要认真审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干部中存在苗头性问题。进一步深化校(院)务公开工作,使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能始终处于广大教职工监督之中,形成群众监督制约的良好机制。

三、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内容,要进一步提高对办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能,严肃党的纪律,做到依法办案、查处及时、惩治到位,不断提高查处案件的适应、发现、突破和促防能力。要注重办案综合效果,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堵塞漏洞,发挥办案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并及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以案为鉴。

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反腐倡廉工作合力

贯彻落实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的一项根本性工作。要根据《实施纲要》和省委、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使已有的实施办法深化提高,使《实施纲要》的要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纪委要全面履行职能,协助党委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并加强督促、检查;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紧紧依靠各业务部门推动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按照责任分工,积极发挥作用,切实抓好本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抓好班子,管好队伍,做好表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对照责任分工认真检查一次,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落实整改,保证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

纪委要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根据省纪委的部署,抓好“执纪为民、公正廉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纪检监察工作能力,更好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继续参加干部轮训,提高专业水平。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要耐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加强纪检监察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党委(总支、直属支部)纪检委员、学校特邀监察员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参与、监督作用。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做好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本届纪委工作报告的起草等工作,认真回顾总结前四年的工作,提出今后几年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建议。

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四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八项要求:(1)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2)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3)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4)要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5)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6)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7)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8)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脱离群众。)要切实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顶风违纪有以下行为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处理:(1)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2)“跑官要官”的,要批评教育,不能提拔重用,在重要岗位上的要予以调整,已得到提拔的要坚决撤下来;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3)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的,要辞去现任职务或者由组织责令辞职,并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4)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的,要严肃查处。(5)参加赌博的,应予以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到国(境)外赌博的,要从严惩处。 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有关规定,提出了“六不准”,即:(1)不准利用职权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2)不准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3)不准配偶、子女、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务的影响谋取私利;(4)不准利用职务和工作便利越权干预招生录取、职称评聘、科研项目评审等工作正常开展;(5)主要领导不准担任社会上经营性实体的独立董事;(6)不准擅自决定学校对外融资或进行股票和风险性债券投资。

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和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指导管理,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村镇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小康住宅建设稳步推进,村镇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城乡建设工作步入了较快发展时期。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省危旧房改造示范县创建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学习落实情况。在认真组织学习了刘厅长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示范县创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之后,结合我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效能风暴”,创新了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在对主要公路、铁路、风景名胜区沿线的“三线”地带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农村危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着力实施农村集中连片危房改造,加大建筑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和建筑节能示范推广工作。通过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立争农村危房改造上水平、有突破、显效果,确保危房改造整体效果有显著提升。

(二)城镇化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1、城镇化水平。2011年凉

1

州区城镇化水平达到40%,2012年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1.5%,达到41.5%。

2、建筑业完成情况。2012年武威市建筑业相关目标任务是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8.03%,落实房屋及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8.18亿元,下达凉州区(含市直)28.4亿元。上半年,全区建筑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全区已纳入统计范围的建筑业26家,其中凉州区在外企业9家;外地在凉建筑企业21家,未在本地进行登记注册,没有纳入统计范围,正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经统计,上半年全区共有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94亿元,同比增长9.9%。全区建筑业企业(指具有三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62.83%;签订合同额27.02亿元,同比增长28.9%。

3、村镇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全区38个乡镇中,武南、高坝、金羊、和平、发放、金沙6个乡镇位于城市规划范围内,不需单独编制总体规划;黄羊、双城、永昌、张义、丰乐、清源、羊下坝7个乡镇已完成了总体规划,其中,黄羊、双城、永昌、张义、丰乐、清源6个乡镇规划已到期限,已委托修编。截至目前,已完成32个乡镇的地形图测绘。其中:丰乐、双城镇的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黄羊、永昌等19个乡镇总体规划已完成初稿;清源、西营、洪祥已完成初步方案;其余7个乡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四坝、古城、永昌、韩佐、东河、柏树6个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意见征询会,规划编制单位正在

2

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将于近期组织专家评审。计划于10月底全面完成规划评审和报批,年底将实现我区小城镇、集镇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2012年,完成了31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正在编制双城镇南安、谢河镇五中、金沙乡新中沟等3个社区规划。完成了松树乡冯良村、松树村,康宁乡新寨村、康宁村等4个新农村示范点规划,洪祥镇、东河乡、吴家井乡等5个移民搬迁示范点规划,黄羊镇平沟村灾后重建建设规划,共计完成44个村庄(社区)建设规划。

(三)重点镇建设情况。我区涉及金武城镇群的共有黄羊、武南、双城、永昌、丰乐、清源、张义7个重点小城镇,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凉州区2012年省级建设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及《凉州区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向省市予以申报。按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要求,我局积极配合黄羊、武南、永昌等全区19个小城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向上争取各项资金政策,对村镇道路、供排水、防洪、电力、环境卫生等村镇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49185.7 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9076.6万元。其中铺设道路109.03公里,自来水厂1座,污水处理厂1个,铺设供水管网96.17公里,铺设排水管网59.09公里,垃圾填埋场1座。

(四)百镇千村、特色旅游名镇、绿色低碳小城镇培育申报情况。一是已将核心区内黄羊8个镇,武南镇青石村、发放镇双桥村、贾家墩

3

村等40个村上报省建设厅申报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的示范镇村。二是积极组织落实全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示范镇村申报工作,其中确定张义镇、下双乡申报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清水乡菖蒲村、蚂蝗村、张清村,金羊镇松涛村等村委会申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在进一步完善申报资料,筛选后将及时上报。

(五)农宅建设和质量管理情况。按照市区安排,今年我区确定了松涛、发放、刘广等8个区级新型农村社区,市规划局在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确定了12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城市规划区外8个社区已全面开工建设,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碌碡、台庄、金沙等3个社区也已开工建设。此外,接脑、中坝、上坝、贾家墩、菖盛、侯吉6个社区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有17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共计5843户。

针对我区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示范点较多,今年,区建设局制定了局领导分片包抓全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各包抓领导要确保所抓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确保各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包抓制度将做为一项长项工作督察指导我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同时,还组织了专项综合执法检查,开展了安全防护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

(六)村庄治理进展情况。今年,我区计划对15个村庄开展治理,现已制定了村庄整治建设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截至

4

目前,共完成投资3000万元,其中,通过“一事一议”建设村组道路50公里,配套垃圾转运车120个,垃圾箱200个,清理公路沿线两侧的“三堆”240余处、清运建筑垃圾70多吨,生活垃圾50余吨,拆除残垣断壁160余处、破旧广告牌32块、乱搭乱建构筑物30余处,乱吊乱挂50余处,清理集镇区探头经营400余户,清理规范公路沿线的露天经营场地18处、废品收购点5处,清理公路沿线乱堆乱放300余处、出动装载机80台(次),清除卫生死角180余处,填埋垃圾40余处,对武民公路两侧300多棵枯死树木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清理沿路乱修乱建遮阳棚、围栏、木质栅栏42处,拆除影响村容环境的简易厕所8个,环境卫生整治取得了明显实效。

(七)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村镇建设情况。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凉州区重点小城镇建设工作思路,及早着手、超前谋划。一是积极争取省、市、区等部门对重点小城镇项目建设的工作支持,目前,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道路及供水建设项目、环城西路延伸段道路建设项目、黄羊工业园区纬七路道路及给排水工程、黄羊镇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黄羊工业园区开闭所电网工程及电网改造工程等项目已完成可研、立项、环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和征地等前期工作。武南镇三马路改造工程,主要完成非机动车道旧油面拆除工及重新罩油工作,完成交通信号灯,

5

停车亭的建设;武南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开工建设;武南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环评、征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已结束,即将开工建设。加快黄羊、武南、永昌、丰乐、清源和黄羊河集团路网建设,铺设供、排水管网,实施供电、信息网络、集中供气、供热和强弱电工程,配套建设环卫、生态绿地、休闲广场等附属设施,开发建设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改扩建黄羊、武南供水厂。加大金山、永丰、五和、怀安、中坝、清水、河东、东河、谢河和吴家井10个乡镇镇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及附属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城镇规模,提升服务功能。二是认真开展规划编制,按照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金羊、和平、高坝、柏树、金沙和发放6个乡镇融入城市建设,修编完成黄羊、武南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中坝、怀安、清水、吴家井4个乡镇和黄羊河集团集镇总体规划。截至目前,在核心区内已完成了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28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近期,羊下坝镇下二沟、谢河镇五中、金沙乡新中沟等3个社区规划已开始编制规划方案。其中,松涛、发放、刘广、白洪、于郭庄、新店、大河、汪家寨、中坝、上坝、贾家墩、菖盛、侯吉、碌碡、台庄、金沙、清水中畦等17个社区,共计5603户已开工建设。

(八)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情况。 2012年,省建设厅、市建设局第一批下达凉州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00户,第二批下达凉州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000户,累计下达任务6000户,下达补助资金2400万(其中区上配套补助资金400万元)。在对全区农村住房状况进行

6

摸底调查、数据分析和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凉州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拟定了农村危房改造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具体实施办法,并下发了省建设厅提供的《农宅方案图集》及我局编印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汇编》。今年结合凉州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危旧房改造工作主要落实到G30等四条主干道路、金色大道沿线的示范点建设。各乡镇正在按要求组织农户进行改造,截至7月底,危旧房改造正在实施的8577户(不包含城市规划区内金沙1368户,金羊1516户),其中新建松涛、刘广、新店等8个区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集中改造3484户;新建中坝镇中坝、上坝、下畦社区,西营镇接脑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集中改造1077户;新建、续建小康示范点34个,集中改造1102户;分散改造2914户。目前累计已完工4960户。

(九)防灾减灾情况。在全区小城镇防汛抗洪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印发了《凉州区小城镇防汛抗洪预案》、《关于加强建筑工地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督促各乡镇和建筑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提高洪涝灾害危害性的认识、认真排查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小城镇防汛减灾工作机制;二是强化监督,确保责任主体的职责落到实处进行了进一步明确,我局也对部分乡镇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巡查,有力保障了我区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7.20暴雨,致使全区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受灾,尤其黄羊镇平沟村和谢河镇石岗村损失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暴雨灾害,灾情

7

发生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赶往各受灾乡镇,调查核实灾情、对受损房屋进行鉴定,此次暴雨造成部分乡镇农民房屋倒塌致危,经现场核查统计,致危房屋3957间,倒塌房屋318间,受损面积59355平方米,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46.7万元。我区对7.20暴雨以来受灾严重的黄羊镇平沟村、张义镇澄新村编制灾后重建建设规划,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户型方案也已基本确定,下一步我区将配合农户积极进行建设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滞后。根据《城乡规划法》及《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编制镇总体规划及乡规划。编制规划的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但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各级领导对总体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规划长期滞后,制约了建制镇、集镇的建设发展。

(二)规划编制经费不足,导致规划编制进展缓慢。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经费应由编制主体乡镇政府本级财政筹集。由于目前我区大多数乡镇财政由区级财政统管,乡镇政府缺乏规划编制经费,区财政也较为困难,导致我区规划编制进度缓慢。

(三)村镇管理力量不够,导致规划建设管理混乱。目前,我区专职的村镇规划管理人员只有4人,全区也只有黄羊和武南设立了城建分局,部分建制镇虽有村镇办,但也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大部分

8

乡镇均没有专门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和配备管理人员。部分乡镇不能确定专人负责开展危旧房改造工作,且人员调换频繁,对政策把握不准确、业务不熟练。在村镇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村容镇貌日常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等问题仍然突出,有效的村镇管理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危旧房改造任务量少,影响农户改造的积极性。2012年我区按照市建设局要求,按照8000户危房改造任务进行动员、安排,各乡镇积极配合,农户积极性较高,截至7月5日已开工10772户,目前仍有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陆续开工,而2012年上级下达我区危房改造任务只有6000户,请求市建设局协调下达改造任务,以便更好完成我区2012年危房改造工作。

(五)土地集中使用调整难度大,制约了规划的全面开展。一是土地审批困难。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用地规划衔接不够,部分根据农民意愿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点需要占用耕地,因土地审批无计划指标而无法报批,导致违规建设。二是土地流转困难。因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长期不变,村庄基本上没有预留的住宅建设用地,村庄规划建设用地只能靠村组间、组户间、户与户之间协商调换或流转,如果出现部分群众阻止,集中连片建设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六)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内在质量不高,多数建制镇是由撤乡建镇这种行政体制改革转变而成,基础设施滞后,非农业人口少,

二、三产业不发达。我区小城镇规模小,村

9

庄较为分散、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人居环境质量差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尽完善。小城镇建设长期投入资金不足,与建设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缺乏,节水措施不完善,节水设施建设资金缺乏,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乡一体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有为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使全区村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强项目建设实施。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依托。“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招商引资抓项目。我们要围绕经济发展,狠抓项目建设。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机遇,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村镇规划编制项目争取为重点,筛选上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力量狠抓项目实施管理,认真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廉租住房建设等项目,全面完成落实到位项目的建设任务。

(二)加强规划编制,加快村镇规划编制进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科学把握核心区及节点乡镇的功能定位、

10

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以黄羊组团、永丰组团为重点,按照节点乡镇的功能定位,积极委托省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修编黄羊、武南、永昌、丰乐等核心区内乡镇总体规划,通过科学定位,推动各乡镇立足资源环境条件,深度开发建设核心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突出的重点小城镇。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将以解决“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为重点,按照城镇化型、发展核周边型、相对独立型,打破乡镇之间、村组之间行政区划界限,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居住。2012年争取在今年年底实现全区乡镇总体规划的全覆盖。完成1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小城镇集群。 核心区内乡镇、园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将按照 “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的组合发展模式,以金大快速通道为产业发展轴,以武南、黄羊、清源、永昌、丰乐5个重点镇为重要节点,将园区、基地、物流中心、乡镇串接起来,打造建设小城镇集群。通过项目谋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立足核心区内武南、黄羊、永昌、丰乐、清源等集镇的区位优势和现有基础条件的优势,高起点、高规格编制镇区建设方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强力推进镇区道路、供排水、亮化、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争取将黄羊、武南、永

11

昌、丰乐、清源、双城、张义、永丰8个乡镇40个村列为全省“百镇千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等方面重点给予支持。2012年,在核心区乡镇、园区规划区内计划建成道路60公里,敷设供水管网35公里,敷设排水管网20公里;在丰乐、永昌、武南、黄羊建设垃圾中转站,其它17个乡镇布点垃圾收集站;开工建设武南镇垃圾填埋场。

(四)推进村镇住房建设,全力改善人居环境。住房建设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我们将努力抢抓国家、省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政策机遇,进一步推进“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积极指导抓好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工作,重点抓好金大快速通道沿线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的建设,在武南、黄羊、永昌、丰乐等重点小城镇开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五)积极督察落实,确保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顺利完成。积极同市建设局沟通,请求尽快协调落实危房改造任务,以便给各乡镇分解下达。严格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度月报的通知》文件执行月报制度。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我局领导包抓责任制,组成由我局局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股室干部为成员的督察组,对2012年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督察。主要督察内容:(1)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工作台账。(2)危房改造有关制度(申请、评议、公示、批准、验收、补助)落实情况。(3)项目报建、审批、设计、质量安全监督、备案、

12

开施工许可、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情况。认真做好危房改造验收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对危房改造验收小组验收合格的农户,我们将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合格一批,发放一批。并对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六)服务村镇建设,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我们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规划监察,严格执行规划管理“一书三证”制度,依法查处违规违章建设行为,坚决杜绝先建后批,未批乱建等违法现象的发生,确保全区村镇规划编制的顺利实施。通过严把规划许可、开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关口,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同时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城镇形象,通过强化经营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城镇环境卫生脏、乱、差,改善交通堵塞、不安全的状况,全面提升全区村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我区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二、审批制度。省州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的重要事项,呈请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阅批;省州政府办公厅(室)交办的事项,呈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阅批;省州有关部门及办公厅(室)交办的一般事项和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的重要事项,呈请办公室主管领导同志阅批;一般事项由督察室领导主任审定。

三、检查制度。 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承办的上级转办、交办的工作任务要记录在案,定期进行督察,以免积压或延误;对督查室发出的各种督办通知,每周要进行回查,避免造成查而不办的现象。

四、报告制度。 对列入督察的事项,要按照工作程序,认真、准确、及时办理,并及时向领导报告;每年年中和年末要及时汇总督察事项办理情况,并向领导汇报。

五、通报制度。 及时掌握市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督察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指出,进行指导,督促改进;对工作不认真、不得力等造成损失的,要查明原因,报请市政府对相关单位进行批评。

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为全面整改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函》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及关于祁连山问题批示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从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作为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和有力抓手,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和保护修复工作会议纪要,立足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战略地位重要的省情特征,着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修复,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实际行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促进经济社会

- 1 - 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建成“山川秀美”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二、总体目标

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总体部署,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正确面对、照单全收,全面整改、不留死角,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严格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结果运用,推动整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得到深化。以《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为统领,确保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全面贯穿到社会生产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到社会各方面,高度的生态自觉有所显现。坚持统筹谋划,把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目标定位,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任务,2020年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性目标,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重点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提升。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2017年至2020年全省“三化”草原治理率分别由49%提升到55%以上;湿地面积持- 2 - 续稳定在169.39万公顷;沙化治理、戈壁保护等取得重大进展,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治理率由5.07%提升到12.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由28.65%提升到30%以上;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绿化水平稳步提升,新增造林面积由350万亩扩大到4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14%提升到12.58%以上。2017年底前划定祁连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底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和绿色。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至2020年资源产出率由5162元/吨提升到5600元/吨,全省用水总量指标控制在120.54亿立方米和114.15亿立方米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由13.1%、33%下降至12.3%、30%,城市可再生水利用率由18.5%提升到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7年至2020年较2015年由5.85%下降至14%。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达到25.8%,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达到57.7%。

(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基础不断夯实。2017年至2020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89.5%上升至92.1%,劣Ⅴ类水体比例从不大于2.6%至完全消除;消除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杜绝新增黑臭水体;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地下水超采区逐步实现采补平衡。2020年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空

- 3 - 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以上,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控制在82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以下;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3.6万吨、3.4万吨、52.54万吨、35.61万吨以内;完成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臵,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五)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环境监管队伍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组织机构,优化配臵监管力量,加强市州环境监管队伍建设,推动环境监管延伸至重点乡镇和工业集聚区。落实环境执法督查机制、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和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联动响应机制。污染源监督监测与环境监察执法同步,逐步实现污染源监控向环境执法部门自动预警、超排警告和追踪定位,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相关环境基本信息,环境质量精准管理不断得到强化。

(六)完成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整改任务。加快实施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使自然保护区生态空间得到保障,生态质量有所提升,生态功能有所增强。2018年底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得到彻底清理,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得到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启动。编制上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理顺祁连山管理体制、理清自然资源资产权属、合理划定功能范围,增强祁连山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工作要求

- 4 -

(一)从严从实,全面彻底落实整改。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总要求,建立联动、销号、预警、公告四项整改工作机制,把最高的标准、最实的举措、最硬的作风、最严的问责贯穿于整改工作全过程,确保整改目标不含糊、反馈问题不遗漏、措施手段不走样,逐项整改,逐一落实,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影响绿色发展、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环境质量改善增强群众获得感。

(二)挂账督办,压实整改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归纳整理出的62个问题,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对确定的270项具体整改措施,定期督导、挂账督办。各地、各部门按照“各负其责、立行立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立足长远、健全机制,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原则,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整改方案和整改问题措施清单,切实落实整改工作主体责任。

(三)限时整改,扎实有序稳步推进。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中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整改,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对需要专项整治的问题,紧盯快办,两个月内见成效;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半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对制度层面的问题深化改革,明确措施,研究制定长效机制,并长期坚持。2017年底基本完成所有具体整改任务,需长期整改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分步推进。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分类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属于机制制度的问题,进行调研,试点推进,形成成果后固化为制度认真执行;属于普遍性、系统性的问题,统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启动实施。

- 5 -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坚持以点带面,在全省环境保护问题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结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通盘考虑,根据本方案中11大类44个方面不断强化措施,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整改制度,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整改上综合施策、督导上压茬推进、根子上彻底解决。

四、任务与措施

(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水平,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每年组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年度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在各级各类公务员岗位培训中增设生态环境保护课程。

2. 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臵。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市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要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及时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市州政府在定期的经济形势分析中,要与省政府一致,将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作为重要依据,提出与环境质量改善趋势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措施。

- 6 - 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舆论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实践成果。在省级新闻媒体设臵环保宣传教育专栏。加快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利用“六·五”环境日等活动,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环保共识,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1.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政府严格建立健全涵盖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其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负总责;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负领导责任;分管领导既要对分管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其他有关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直接领导责任。省、市有关部门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有关行业、领域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2. 组织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按照中央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依据《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坚持职责法定、问题导向、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责任清单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管发展必须管生态环境保

- 7 - 护,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的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

3.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指标的约束性作用。按照《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推进绿色发展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中,科学布局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把好政策关、投资关和环境保护关,强化绿色发展各项指标的刚性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 层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将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及责任分解落实到同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并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靠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省人大每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5. 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财税保障政策体系。按照《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转移支付力度;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加快资源要素产品价格改革、环境成本内部化改革;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落实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 8 - 6.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评价。按照《甘肃省市(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化解产能过剩等考核指标的权重。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逐步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按照《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对违背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三)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继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加快“四屏一廊”建设,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及哈尔腾苏干湖水系为重点,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以南部秦巴山地区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甘南高原地区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泾河、渭河等黄河支流上游地区为重点,构建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中部沿黄河地区为重点,构建生态走廊。通过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四)调整优化产业能源结构

- 9 - 1. 严格落实过剩产能化解责任。各地、各部门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管理,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全面完成“十三五”压减产能目标。到2020年底,压减生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174万吨,落后煤炭产能991万吨。扎实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完成列入淘汰落后年度目标任务。

2. 大力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按照《甘肃省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发展风光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加大风电设备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推进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建设。强化新能源消纳利用,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城区燃煤消耗量。

3. 积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初步建立生态补偿体制机制。重点抓好钢铁、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和行业准入门槛,优化新增产能布局和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治理、煤炭质量管控、涉气企业达标改造、施- 10 - 工场地扬尘防控、餐饮业油烟整治和黄标车淘汰“六张清单”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不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

(1)加大燃煤锅炉烟气治理。全省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外的燃煤采暖锅炉必须全部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对现有404台每小时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加快提标改造进度,全部安装高效脱硫设施,对每小时6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必须安装脱硝设施,同步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按照《甘肃省新能源消纳实施方案》,推进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继续开展城市集中供热、“煤改气”和“油改气”工程,对中小型燃煤设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等逐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已完成供热管网覆盖或清洁能源替代的区域,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有计划的对2014年以来新注册的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912台燃煤锅炉进行淘汰。2017年,14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3)加强煤炭质量管控。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煤炭经营和质量管理的意见》,强化煤质监管,依法对辖区内生产、销售、使用的煤炭煤质进行抽检,各市州、县(市、区)辖区内严禁销售和使用高硫分、高灰分的劣质煤,全省境内禁止销售和使用不符合《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煤炭。

2.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有力推动《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实施,严格落实任务清单销号和定期

- 11 - 预警通报制度,持续加强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区域水污染治理,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不断巩固和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

(1)加大区域水环境治理。针对山丹河、葫芦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河流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水体,张掖市、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定西市、白银市要制定水体达标方案,全面排查流域范围内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明确治污任务责任主体、治理措施和达标时限,及时报省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对治理后水质仍未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的实施挂牌督办或区域限批。

(2)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认真实施《甘肃省实施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的实施方案》,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和收集率,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至2020年,全省地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由92%、83%提升至95%、85%。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缺水城市加快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确保完成缺水城市年度再生水利用目标任务。

(3)开展重点水污染行业整治工作。取缔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一、二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采掘和石油行业建设项目,2020年底前取缔境内九大水系干流、一级支流沿岸非法开采开发行为。集中整治工业园区- 12 - 水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并配套安装自动监控装臵。

(4)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采取“一源一策”有序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取缔关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完善存在道路穿越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套建设防撞护栏、围网、事故应急池等环境应急设施,有效降低环境风险隐患;未建成备用水源的市州政府积极开展第二水源地建设工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双水源”。

3. 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按照《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全省土壤污染现状;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按照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3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用地准入;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全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4. 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落实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臵全过程监督管理措施,加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力度,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非法转移、处臵和倾倒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危险废物安全防控体系。

- 13 -

(六)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 规范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收运处理。统筹安排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臵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重点对城镇街道、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集贸市场和交通干线两侧开展环境整治,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推广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系统,逐步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解决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过程中的脏、臭、噪声和遗洒等问题。

2.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按照《甘肃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根据“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要求,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模式,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严格执行《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和省农膜生产地方标准,强化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回收加工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2017年8月底前完成全省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加强分区分类管理,持续提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水平。

3.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个以- 14 - 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庄,60%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基本实现安全饮水,村庄绿化率达到50%以上。

(七)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1. 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修订完善《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方案》,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地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空间。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及时掌握全省、重点区域、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功能状况及动态变化。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

2. 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与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和管理职责,完善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标工作。加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核查处理力度,完成年度自然保护区常规遥感监测工作,重点区域加大监测频次,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出台《甘肃省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和《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申报材料编制规范》,严格自然保护区区划范围调整。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督促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定期开展资源普查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完善相关基础信息和数据。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停止一切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区划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认真开展自然保护区环境保

- 15 - 护专项执法检查,及时清理和妥善处臵涉及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有步骤地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存在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自然保护区,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在2017年底前清理完毕。

3. 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按照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状况评估,督促新建和在生产矿山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未按要求编制的,不受理其采矿权申请或对采矿权不予通过年检。对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予以关闭。充分发挥保证金制度作用,在生产矿山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责令采矿权人组织开展恢复治理;历史遗留、责任人灭失的矿山,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恢复治理。充分利用各类土地、矿产遥感调查监测项目成果,加强动态巡查,对矿山恢复治理情况进行监控。

4. 强化水利开发和河道采砂的生态环境保护。2017年8月底前完成全省自然保护区内水利项目摸底清查,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明确处理意见。组织实施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水利项目进行逐项复核,对位于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内的项目,2017年9月底前调出规划。认真落实《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等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禁止审批取水许可。全面排查全省河道采砂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对违法采砂依法处理处罚到位,限期- 16 - 开展恢复治理;各市州于2017年7月底前完成所辖区域内河道采砂规划编制、修编,并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未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的,一律不准核发河道采砂许可。制定《甘肃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加强水资源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八)抓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对照,切实举一反三,进一步摸排梳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逐个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一个问题建立一套整改班子,动态掌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对位于保护区内的矿山企业、水电开发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复核排查评估,坚决依法整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利用专业力量强化科技支撑,建立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和保护修复工作会议纪要》,对关闭退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山、水电企业所需补偿资金,分类处臵补偿退出方案和生态移民搬迁等相关事项,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衔接,进一步争取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有步骤、有重点,分期分批予以实施。结合实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山水林田湖修复工程,规划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修复任务。

- 17 -

(九)强化环境风险隐患全过程防控

1. 优化布局,严控环境风险源。在重点流域沿岸严格控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合理布局生产装臵及危化品仓储设施,新建涉重金属冶炼及化工生产企业必须在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内选址建设,落实化工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2. 加强尾矿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督促市州完成尾矿库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尾矿库“头顶库”企业“一库一策”选择隐患治理、升级改造、闭库及销库、尾矿综合利用和搬迁下游居民等方式开展综合治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3. 持续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年度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计划,全面排查和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清单,完善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制度,督促环境风险高的市(州)政府组织重点风险源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和风险评估,划定环境风险等级,按照评估结果完善风险防控措施,督促企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十)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1.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2017年底前,现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要全部完成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全面落实环境监察执法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严格按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执法装备,保障执法用车,统一着装。2017年底前,90%以上的环境监察人员要配- 18 - 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进一步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补齐和完善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测平台,升级服务器。2017年8月编制“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监测项目”实施方案,2017年底,初步实现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监控手段的运用。

2. 持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对私设暗管、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臵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负有连带责任的环评编制、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环境监测等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依法吊销资质,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加大环境监察稽查力度,每年对30%以上的市(州)本级和15%以上的县(市、区)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进行稽查,稽查情况通报市(州)人民政府,及时纠正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有案不移、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处罚不当等问题。

3. 确保环境信访投诉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对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1984件环境信访投诉问题进行后督察。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建立工作台账,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对非诉执行案件,环境保护、工商、供水、供电等部门配合人民法院落实强制措施。依据《甘肃省环境保护约谈办法》,对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约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指出问题、提出要求、督促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严肃追责。研究制定企业失信行为管理办法,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依法向社会公开曝光。

- 19 - 4. 加强环境保护联动执法。2017年底,制定甘肃省办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实施细则,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设专职联络员,负责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工作;健全联合调查程序、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机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采取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的方式,对环境保护重点区域、流域和环境信访问题反映突出的地区开展集中检查,跟踪问效督促整改。

5. 开展八大行业达标计划。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8个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查评估工作,实现全覆盖。2017年6月底前组织相关院所、科研机构完成8个行业的达标评估工作,并报送环境保护部。

(十一)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

1.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或发生环境污染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干部,在评先选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并暂缓提拔任用。在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考核制度,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国土资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2018年起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20 - 2. 启动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启动并有序推进我省改革相关工作。组织对全省环保系统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框架大纲,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工作。

3. 逐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认真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2017年,建成覆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对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控;增设地表水跨市州界断面,区分跨界污染责任并开展联合监测;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典型生态功能区生态预警监测试点,对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加快推进水、大气、土壤、噪声、辐射、重点污染源等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数据共享、预报预警能力和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

4. 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落实《甘肃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参照中央做法,理顺全省环境保护督察体制机制,推动全省环境保护日常督察与专项巡视督察工作,确保实现对所有市州党委、政府环保督察的全覆盖。2017年适时启动省级环保督察,按规定对市州党委、政府开展环境保护专项巡视督察工作,确保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全面贯

- 21 - 彻落实,进一步靠实各地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切实推动全省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五、工作机制

(一)实行整改工作联动机制。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整改领导小组)、省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整改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对整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会商,研究解决措施。省整改办公室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完善监督协作机制。省直各部门根据省整改办公室的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工作要求,对省整改办公室移送的问题线索,及时受理和查办,并将处理结果书面上报省整改领导小组。

(二)实施整改工作清单销号机制。省整改办公室建立反馈意见整改问题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清单销号”制度。对未按照时限落实整改工作的、未将整改结果及时报送的、反馈整改情况失实的和未及时公开整改结果的,由省整改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约谈相关市州、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

(三)落实定期调度和预警机制。省整改办公室统筹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省整改领导小组进行重点调度,研究确定重大事项,及时召开办公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负责本地区整改工作的日常调度工作,及时掌握整改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省整改办公室对未达到整改目标任务的,实施预警。

- 22 -

(四)建立整改通报和公告机制。省整改办公室要将定期调度结果和督察检查情况,及时上报省整改领导小组,抄送省整改办公室副主任成员单位,同时通报各市州、省直部门,并在甘肃日报、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各市州、省直部门也要在当地主要媒体、门户网站及时公开本地区、本部门的整改结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甘肃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整改领导小组下设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环保厅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负责人为成员。省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全面负责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各地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各部门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领导小组,明确整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认真进行考核总结,抓好整改工作落实。

(二)严肃责任追究。成立省环保督察整改问责工作组,由省监察厅牵头,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调度指挥、重要情况沟通、重大问题研究等工作。省问责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 23 - 设在省监察厅,具体负责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跟踪督办、把关审核、汇总上报以及涉及省管领导干部问题的调查核实、责任界定、处理意见落实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责任追究,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力、负有环境监管责任人员违纪违规等问题,依法依规实施责任追究。各地、各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参照省上的做法,组织成立调查问责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调查问责工作。

(三)严格督导检查。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反馈意见整改过程和结果的督促检查,对未按期整改的或整改结果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定期进行督办;对整改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查找症结,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查情况和结果报送省整改领导小组。对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不到位,以及整改中遇到的典型性、政策性突出问题和疑难事项,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整改方向不偏离、整改任务不落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省整改办公室、省委省政府督查机构、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地对整改工作中发现的需要追责的问题线索,涉及省管干部或省直部门的上报省问责工作组处理,涉及其他干部或部门的直接移交相关市州进行处理。实行一事一移送,对问题发现后不移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及时公开信息。围绕推进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及具体落实情况,以及责任追究、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等情况,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新闻- 24 - 发布会、新闻通报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开我省整改工作情况,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清单

- 25 - 附件

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反馈意见整改措施清单

一、重发展、轻保护的问题在甘肃省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范围内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整改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臵,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各市州党委和人民政府,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责任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责任人员: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每年组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培训班,在公务员岗位培训中增设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精神。

- 26 -

(二)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市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环境质量改善趋势要求提出相关经济政策措施;县、乡级党委、政府每月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及时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在新闻媒体设臵环保宣传教育专栏,加快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

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危机感、紧迫感不强,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发展全局中去认识、考量和把握,责任意识不强,压力传导不够,导致在具体工作推进上存在不严不实问题。一些部门环境保护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较为突出。

整改目标: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全面落实,规划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评价更加科学,责任进一步靠实,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各市州党委和人民政府,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责任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责任人员: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 27 - 整改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按照《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建立健全涵盖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及其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二)按照《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推进绿色发展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中,科学布局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三)按照《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评估考核,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或恶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或下降的地区通过增加或减少转移支付资金等方式予以奖惩。按照《甘肃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基本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逐步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按照《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收费标准,逐步覆盖全处理成本。按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执行节能环保资源及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按照《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分解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及责任,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28 - 书。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省人大每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按照《甘肃省市(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省直部门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中设臵“生态屏障行动”指标,对14个省直部门进行评价打分,对42个省直部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考核情况计入各地各单位年度考核综合得分,考评结果按一定权重纳入年度政绩考核。注重考核结果应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执行力。

三、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目标: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严肃落实责任追究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到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执行到位、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各市州党委和人民政府,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责任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责任人员: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 29 -

(一)按照《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对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不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以及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严肃追究相关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责任。

(二)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作为评定政绩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按照考核办法规定严格落实“一票否决”。

(三)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的问题和整改工作中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根据调查核实结果进行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四)按照《甘肃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从2017年起,每年按计划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3年内对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督察一遍。

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审批、违法建设问题长期屡禁不止。 整改目标: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区内各类项目行政审批和建设情况,对违法违规审批一律撤销,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分类分期清理退出;2017年起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得到严格执行,杜绝违法违规审批建设问题的发生。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各市州政府分管发改、国土、林业、农牧、水利、环保、安监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农牧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安监局

- 30 - 整改措施:

(一)按照《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全面摸排自然保护区内各类项目行政审批和建设情况,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并向社会公开。

(二)根据摸排情况,采取“一事一策”方式落实整改。对已作出审批或行政许可的项目,依法依规作出处理,该暂停的一律暂停,该撤销的一律撤销。对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展的建设项目立即予以关停或关闭,限期拆除。

(三)严格执行涉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审批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五、省级自然保护区“瘦身”问题突出。

整改目标:自然保护区不被随意调整,核心区、缓冲区面积不得减少,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不被损害,自然保护区性质不改变。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农牧厅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环保、林业、农牧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农牧厅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2017年6月底前制定出台《甘肃省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和《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申

- 31 - 报材料编制规范》,规范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和调整申报程序。

(二)2018年底前完成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基础信息和数据完善、自然保区范围及功能区勘界核定,对批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开展重新确认。

(三)对已调整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功能的核查,对面积偏小,不能满足保护需要的自然保护区,扩大保护范围。

六、矿产资源违规开发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整改目标:建立矿业权人履行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责任全面落实,新建和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管理到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形成“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整改时限:2020年底前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国土工作领导,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各市州政府分管国土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 32 -

(一)按照《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同步编制、同步审查、同步实施的“三同时”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责任与工作落实情况作为矿山企业信息社会公示的重要内容和抽检的重要方面,强化对采矿权人主体责任的社会监督和执法监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恢复治理方案边开采边治理。对拒不履行恢复治理义务的在建和生产矿山,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各地将矿山地质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纳入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建立要求明确、分工负责、限期完成、严格考核和问责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渠道,为废弃矿山、政策性关闭矿山等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必要支持,切实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成效。

(四)认真落实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自然保护区内已设臵的商业探采矿权,限期退出;对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前已存在的合法探采矿权,以及自然保护区设立之后各项手续完备且已征得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设立的探采矿权,分类提出差别化的补偿和退出方案,并组织实施;对不符合自然保护区相关管理规定但在设立前已合法存在的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制定方案,分步推动解决。

- 33 -

七、甘肃省虽然针对问题开展了整改,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建设,以及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措施不够坚决,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整改目标:落实《国务院关于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和保护修复工作会议纪要》,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建立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全面解决存在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整改时限:2017年8月底前

责任单位: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政府分管发改、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农牧、旅游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旅游发展委

整改措施:

(一)全面停止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所有探采矿、水电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生产和经营活动。禁止在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新增任何开发建设项目、建设任何生产经营设施,禁止在实验区内建设任何可能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人工设施。

(二)将中央和省级财政下达的山水林田湖建设、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即有专项投资和转移支付资金,优先向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倾斜,并按年度建立台账加强监管,确保建设成效。

- 34 -

(三)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刚性要求、政策红线和法律规定,加大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生态环境资源破坏行为,坚决杜绝生态破坏问题反弹。

八、2013年修订出台的《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管理办法》规定“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限制勘查和开采”,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的“不得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开采矿产资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的“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规定。

整改目标: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权威,体现法律严肃性。

整改时限:2017年8月底前

责任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法制办

责任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分管法制工作领导,省政府分管国土、法制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法制办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有关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依据“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35 - 的规定进行全面清理,提出废止和修订意见,清理结果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并按程序报省政府审议后再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停止适用《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审批管理办法》,省政府法制办会同省国土资源厅修订,按照程序报省政府审议。

九、2011年以来,为了给开发建设项目让路,先后两次调整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共将5000公顷面积调出保护区范围,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50%。

整改目标: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不被破坏,自然保护区性质不改变。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责任单位:陇南市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陇南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陇南市政府分管环保、农牧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环保厅、省农牧厅 整改措施:

(一)对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次调整情况进行法律法规、程序和申报材料复核,组织水生生物保护方面科研院所和专家开展物种分布调查,进一步核查调整后保护区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完整性和保护区功能,科学合理确定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

- 36 -

(二)在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保护区内存在的水电站、涉矿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对违规企业依法关停清退,确保生态环境秩序良好。

(三)从2017年起,康县财政为保护区管理提供资金保障,每年列支保护区管理专项基金50万元,用于保护区的巡护管理及检查执法。

十、2013年以来,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未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PM10浓度不降反升。

整改目标:2017年完成全省PM10较2013年下降12%,PM2.5较2015年下降7.5%的目标任务,14个市州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国家“大气十条”终期考核评估。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并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各市州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组长

责任人员:各市州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整改措施:

(一)按照《2017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持续强化燃煤锅炉淘汰治理、煤炭市场煤质监管、工业企业达标改造、施工场地扬尘防控、餐饮业油烟整治和黄标车淘汰重点

- 37 - 任务“六张清单”和“网格化”监管措施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二)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空气质量作为省委省政府“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重要内容,集中对各地党委和政府安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情况、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成员单位履职尽责情况以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及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三)将大气污染防治终期评估与明查暗访年终考核和对市州部门的政绩考核有机结合,对大气质量终期评估不合格的市州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推进不力、目标任务进展严重滞后,导致全省不能通过终期考核的市州,由省监察厅、省委组织部依据《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和《甘肃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对相关市州、部门责任人进行问效追责。

十一、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3〕93号)推进落实不够,一直未与各市州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有关部门也未按照省政府要求对各市州2014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于当年9月才由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各市州,导致全省大气治理工作整体较为被动。

整改目标:2017年5月底前与各市州政府签订《“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2017年底前会同省直有关部门- 38 - 对各市州2016年度以及2017年终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并向社会公开。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责任单位: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省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各市州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对距离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差距大、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市州,启动黄色预警,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并约谈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时省大气办会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组成督查组,加大对相关市州的明查暗访力度。

(二)省大气办每月按旬对各地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判,并逐月公布排名。督促指导各市州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日分析、周评估、月研判制度,对各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空气质量考核排名。

(三)督促指导各市州建立健全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督查工作机制,市州、县(市、区)政府督查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照部门责任分工,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十二、2015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15〕103号),但《甘肃

- 39 - 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于当年11月才印发各地、各部门,才与各市州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整改目标:每年5月底前印发《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方案》,完成《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和总体目标任务。

整改时限:2017年5月底前

责任单位:省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省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省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各市州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省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各地按《甘肃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方案》,制定并印发本地区年度工作方案。

(二)严格执行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清单销号和定期预警通报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十三、《甘肃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计划完成的“全省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8%”目标任务至今没有落实到位。

- 40 - 整改目标:2017年底前,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6个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8.5%。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责任单位: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政府分管建设、发改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 整改措施:

(一)选择合理成熟的再生水生产工艺,因地制宜确定再生水生产设施工艺及配套再生水管网的规模和布局。

(二)加快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升级,缺水城市及处于具备饮水功能湖库等敏感区域上游的临夏市、岷县、永昌县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改造升级,新建污水处理项目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并实施,通过改造和配建等方式,强化再生水利用设施。

(三)各缺水城市促进再生水利用,拓宽再生水使用范围,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并纳入再生水利用统计范围。

十四、由于财政资金短缺,甘肃省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总体偏弱,执法装备相对落后,加之环境监测、执法专业人员占比

- 41 - 低,专业素质、硬件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环境监管执法还比较薄弱。

整改目标:提升环境监管执法基础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全省环境监管执法需要。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并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 责任领导: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分管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环保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 整改措施:

(一)积极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各市州、县区每年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中,安排一定的职位、岗位用于招录、招聘环境监测、执法方面的专业人员,解决占比低的问题。

(三)逐年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统筹安排环境污染防治与监测监管专项资金,保障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需要。

(四)加大对环境监测、执法人员专业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在职教育、参观学习、挂职锻炼等培训方式,进一步解决环境监测、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偏低的问题。

十五、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审批采矿和探矿项目。

- 42 - 整改目标: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杜绝在自然保护区内新设和延续探采矿权。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国土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将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全部纳入《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禁止勘查、开采区,强化规划管控,在探采矿权转让、变更、延续等审批过程中,实行规划协查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进行审批;自然保护区内不再新设探采矿权,已设臵的探采矿权到期后不予延续。

十六、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调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后,省国土资源部门仍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保护区内审批和延续采矿权9宗、探矿权5宗。其中,涉及核心区3宗、缓冲区4宗,共涉及保护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

整改目标:对涉及的9宗采矿权、5宗探矿权清理退出,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整改时限:2017年停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探采矿活动,2018年底前全面清理退出,2020年前全面消除自然保护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43 -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国土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全面停止勘查开采活动,撤离人员设备。加强执法巡查,防止关闭矿山死灰复燃。

(二)对甘肃九条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房沟矿井1宗采矿权进行公告注销。对天祝塔窝煤业、天祝同德煤矿、天祝华隆大滩煤矿、肃南石居里八号沟铜矿等4宗采矿权和肃北县疏勒山多金属详查1宗探矿权,通过扣除方式退出。对肃南县凯博马蹄煤矿、窑街煤电集团天祝矿、天祝千马龙煤矿、天祝祁连重晶石矿等4宗采矿权,肃南县大海铜矿、肃南县木卧铺铜矿、民乐小石壁沟金矿、天祝县阿沿沟铅锌多金属等4宗详查探矿权,通过冻结方式退出。

(三)对涉及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恢复治理规划,抓紧实施。

十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未按照省政府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要求推进相关工作,监管不到位。

整改目标:健全违法违规项目监管体系,坚决防止已淘汰和压减产能反弹,坚决杜绝违法违规新增落后和过剩产能,确保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全省化解生铁过剩产能160万吨、粗钢174万吨的任务。

整改时限:2018年底前

- 44 -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发改、工信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省发展改革委

1. 深刻吸取兰鑫钢铁公司违规建设和中瑞铝业未批先建电解铝项目教训,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

2. 继续严把审批环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准、备案。

3. 深入开展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对违法违规项目实行网格化管理,会同环保、质监、安监、国土等省直部门和各市州政府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二)省工信委

1.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准、备案。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坚决防止已淘汰和压减产能反弹。深入开展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对违法违规项目实行网格化管理,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2. 与14个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签订《甘肃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水泥平板玻璃)》,明确要求各市州坚决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落后产能生产企业实行属地化监管,落实党政同责,市州党政主要领导作出书面承诺。

- 45 - 3. 按照《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督促关闭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落后产能或设备的通知》,要求当地县级政府对淘汰类的水泥生产线或设备立即下发关停通知,责成有关单位对企业立即断电断水,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拆除,并进行现场验收,出具验收意见。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公示,相关部门吊销企业相关证照,整体关闭淘汰企业。

4. 督促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2017年6月底前完成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落后设备拆除工作,个别企业由于债务处臵,职工安臵等问题,列入淘汰的生产线或设备不能按期拆除的,当地政府采取断电、断水等措施,对主要设备进行封存。

5. 制定《甘肃省2017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年度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措施和责任部门。

十八、质监、工商等部门在新增燃煤锅炉注册和煤质管控等方面工作不够严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但甘肃省2014年以来仍新注册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912台。

整改目标:完成2014年以来新注册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912台燃煤锅炉的淘汰整治工作,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从严审批新注册燃煤锅炉。

整改时限:2020年

- 46 - 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工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质监、工商工作领导,各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省质监局、省工商局主要负责人,各市州政府分管质监、工商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省质监局

1. 各市州政府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工程进度,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燃煤锅炉。

2. 质监部门立即开展辖区内燃煤锅炉调查摸底工作,2017年6月底前彻底查清各地燃煤锅炉的安装地点、数量、额定蒸发量(热工率)等情况,列表造册分别报送各级政府,通报政府有关部门并协助做好锅炉整治工程相关工作。

3. 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责成各地质监部门对明令禁止新建的燃煤锅炉,不得接受安装告知,不得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不得办理使用登记。

4. 各级质监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做好燃煤锅炉整治工作,依法依规监管燃煤锅炉。

(二)省工商局

工商部门以法人库为基础,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互联互通、共享市场主体公

- 47 - 示信息,使触犯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十九、全省商品煤煤质管控不到位,仍有大量劣质煤在市场上销售和使用。

整改目标:建立当地煤炭经营单位的备案体系和制度,完成煤炭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布局建设,严控劣质煤流入市场。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 责任领导: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分管工信、质监、环保、工商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工信委、省质监局、省环保厅、省工商局 整改措施:

(一)加大煤炭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和数量,做到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全覆盖,特别是要加严加密冬季供暖期的煤炭检验批次和频率,及时将检验结果报送政府相关部门。

(二)依照本地区城乡规划,合理确定本地区煤炭交易市场布局的位臵和数量,城市建成区禁止设臵煤炭新增交易市场、煤炭物流储存、型煤加工、煤炭洗选、煤粉加工等项目。

(三)加强商品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标准的煤炭。对违法销售、使用不符合标准煤炭的依法严肃查处。

- 48 - 二

十、省商务、安监等部门未对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行研究部署,落实责任分工,文件仅在班子成员间进行传阅。

整改目标:各相关部门按照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安监局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商务、安监工作领导 责任人员:省商务厅、省安监局主要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对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安排。

(二)立即成立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安排并督促整改。

(三)制定落实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责任分工,明确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

(四)对涉及的问题逐项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处室,明确工作职责。结合“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

二十一、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电开发强度较大,卫星遥感分析报告显示,该区域现有水电站150

- 49 - 余座,其中42座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由此带来的水生态系统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

整改目标:祁连山区域内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全面整改。

整改时限:2017年9月底前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金昌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人民政府

责任领导:省政府分管水利、发改工作领导,金昌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责任人员: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金昌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政府分管水利、发改工作负责人

督导单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 整改措施:

(一)省水利厅

1. 对祁连山区域范围内159座水电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审批环节是否规范,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等问题,并督促水电站业主单位安装取用水和生态流量泄放计量监控设施。

2. 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42座水电站开展水资源论证复评工作,重点对各水电站发电取水量和最小下泄生态流量进行复核,形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水电站水资源论证复评报告》。

3. 对祁连山保护区范围内42座水电站建立引水和生态下泄流量监控系统,实现在线监控,完成水利、环保信息平台的对接共享。

督察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警务督察工作,是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公安机关的职能任务将日趋繁重,其执法形象也更为社会所关注,形势发展对公安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强化警务督察如何提高警务督察实效,推进警务督察工作的规范化,为完成公安各项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为此,本人就怎样提升警务督察工作谈一些肤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从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督察民警要充分认识督察工作的职能,《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督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和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虽然其特殊的监督职能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意味着督察的监督权力大到无边无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督察民警要克服高高在上的不正常心态,不以管人者自居,不干扰办案,尽量定好坐标,找准位置,充分发挥督察的特殊职能作用。

二、从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公安督察民警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执法素质、服务素质以及警容和言行素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责任感,既要对上级警务督察部门和本级行政首长负责,又要实事求是地对基层民警负责。不仅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也要维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为民警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为此,督察队员必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督察业务和技巧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和业务工作的学习,提升督察工作水平。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修养,把警务督察队建设成为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敢于督察和善于纠正的监督队伍。通过随案督察、随警督察、专项督察、指令督察、明查暗访等各种督察形式,确保各项公安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

三、从预警防范上下功夫。按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规定,督察工作具有“惩处、教育、监督、保护”四项职能。督察工作既是主动发现不足、预防问题的过程,也是总结教训、完善工作机制的过程。督察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依法履行督察职责,强化前瞻意识,抓早、抓小、抓苗头,侧重事前、事中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的发生或造成现实影响。督察重点要做好防范工作,做到走在前头、关口前移,尽量减少事后查纠,当事后诸葛亮。在工作方法上,要由过去的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改进,在发现、查纠问题的同时,注重做好民警的思想工作,对被诬告、乱告的民警给予必要的安慰和鼓励支持,必要时要为民警正名,恢复名誉。要注意树立好的典型,弘扬正气,鼓舞士气,使督察部门进一步成为领导与民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应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处罚放在第二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让民警充分认识到督察是在帮助领导管理,是在保护民警,从“我不要督察变为我要督察”,从而增强民警的认可度、信任感,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四、从和谐督察上下功夫。督察工作难做,但只有凭着正直宽厚的人格魅力做好督察工作,才能赢得民警的信任。做好督察工作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实

事求是,以坚持原则,不带偏见,不以个人感情为左右作为督察工作的基础和生命。督察工作涉及到公安机关的所有业务、队伍,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仅是督察,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把督察与指导帮助相结合,避免事事发通报的做法,积极帮助被督察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指导落后单位改变工作面貌,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这样既能得到基层单位的理解,又能促进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从而提高督察的威信和亲和力。

五、从核查群众检举控告上下功夫。督察是群众眼里的包公,是主张权利的保障,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是说理的地方。督察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投诉无小事的思想,绝不能包庇袒护,对投诉的一切问题都要认真查处。同时,在发现、查纠问题依法依纪处理方面,对专门诬告、陷害、欺负民警的投诉人也要坚决予以震慑,绝不能让其先入为主、得寸进尺,真正维护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上一篇:监事会工作计划下一篇:输液室工作计划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