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3-03-20

全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学

在我国进行的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的初级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中,要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就必须推行全科医疗,要推行全科医疗就要依靠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是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努力提高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一、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定义

1.全科医学的定义。当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的定义是: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各种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长期负责式照顾[2]。

2.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是一种在通科医生的基础上接受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与健康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3]。

二、大力培养全科医生的意义

据世界各地的调查结果统计,所有病人中,只有5%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诊治,而人群中9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4]。由于我国社区的全科医生数目少、水平低,不能全面有效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而造成老百姓大病小病都涌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诊所门前冷落。长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做到“大病在医院治疗,小病在社区就诊”。

三、我国全科医生现状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应服务2000~3000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全国真正的全科医生不到3000人[5]。除了人数不足外,还存在着学历和职称偏低,卫生执业资格分布不平衡,以及收入偏低等情况。2008年,浙江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了“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中期检查,共走访全省11个市,13个县(市),实地考察19家市、县培训机构,1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回收有效问卷303份,其中基层全科医生填写76份[6]。该调查发现:(1)学历层次偏低。全科医生以专科学历为主体,占44.7%,中专占22.4%,本科生仅占30.3%。(2)职称偏低。高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只占1.3%,中级、助理占了84.2%,显现基层难以留住高水平人才。(3)卫技执业资格分布不平衡。从统计来看,中医医师(3.9%)、公共卫生医师(2.7%)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临床医师(88.2%)。而根据国家有关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要求6名以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执业医师中,至少有1名以上任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从目前的比例来看,距此要求相差甚远。(4)收入偏低。全科医生税后年收入2.1~3.5万的占55.3%,2.0万以下的占14.5%,3.5万以上的仅占30.2%,相比于浙江省专科医生的年收入来说,还是比较低的[6]。

四、培养全科医生的措施

1.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我国目前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主要是“五加三”模式,即5年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加3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7]。在5年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教学培训课程设置应包括:(1)医德医风;(2)人文学科课程,如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课程;(3)临床医学课程,内容上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满足社区卫生服务要求;(4)应用课程:为适应全科医生基层服务的需要,开设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生临床策略、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健康保险等方面的课程[8]。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全科医生掌握全科理论,并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在3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27个月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学习,6个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实践学习[7]。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一般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必须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医学科等13个临床科室轮转27个月。通过临床轮转,系统学习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常见病相关辅助检查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双向)指征;培养职业素养及沟通能力[9]。最后6个月,全科医生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实践学习。社区实践阶段是全科医生执业上岗的实战阶段,此阶段将所学的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临床各类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慢性病管理技能与技巧、行为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运用于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通过社区实践阶段各科室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掌握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卫生机构中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累实际经验[9]。

2.在岗医生通过转岗培训“转型”为全科医生。近十年来,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主要是通过转岗培训来解决的。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方式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一共600学时左右,其中理论教学500学时,实践教学约100学时,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生的岗位要求[10]。经过考核,合格者获得全科医生上岗证。

3.从大医院分流一部分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扩大和加强基层的全科医生队伍。

4.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对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生,按卫生部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使其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11]。

5.政府应当改革现有的全科医生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才能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从而加强社区的卫生服务质量。

6.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全科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推动全科医学向深层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直以来注重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先后选派多人到美国、英国学习全科医学;自中美合作项目开展以来,邵逸夫医院专门安排高年资医师和外籍教授一起上课、门诊带教等,确保学到原汁原味的美国全科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培训,这些陪诊的高年资医师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带教及开展全科医学科研工作[13]。

参考文献:

[1]张俊权,裴丽昆.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7):1399-1401.

[2]梁万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52-256.

[3]蒋己兰,周启良,任四兰.论全科医生的职业教育与培养[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01-1102.

[4]Dupuit S,Collins E,Shergill S,et al. Co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 family medicine [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1998,55(1):201-203.

[5]赖小玫,刘朝杰,裴丽昆,许艳子,刘雁翔.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方法对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09,23(4):470-473.

[6]李振华,温馨,杨再峰,沈杰.对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39-140.

[7]杨政雄.全科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5):25-26.

[8]郭清,王勤荣,杜亚平.中国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291-295.

[9]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498-2501.

[10]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2-644.

[11]陈天辉,李鲁,施卫星,杜亚平,王红妹,叶旭军,姜敏敏.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12]施盛威,谢根甫.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1,6(4):453-455.

[13]鲁建华,陈融,王青青.美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1):50-51,55.

第一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全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师资队伍

全科医学是一门融疾病医疗、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多种临床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医学,其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为家庭、病人、社区、健康人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需要解决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非发展全科医学莫属[1]。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几十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和具体要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编写出版和翻译了多部国内外有关教材,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全科医师培训,加强了全科医师队伍建设,使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就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

根据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是脱产学习方式,需要经过3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33个月的医院大科轮转,12个月的社区实践,培训合格后经报考成绩合格者方可晋升为全科医师。这就是说培养一个全科医师除在校系统学习外,大约还需要4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对于一个从医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来说,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实在太重了。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矛盾,作者认为应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采用多途径、多模式培训全科医师,下面几种思路值得思考和探讨。

二、本科生式培训

高等医学院校应将本科生作为将来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来重点培训。所有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公卫等特殊专业除外)均应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按照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案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习的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时除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还应发《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培训合格证书》。毕业生结业后无特殊情况者,应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律安排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站点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基地为期一年的实践培训,经省(区)统一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社区基地培训合格证书》,经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将上述各有关证书报省(区)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就可颁发给《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授课、重复实习、重复考试,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减轻了学员压力,节约了教育资源,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基层社区输送大量人才,有利于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1.在职免费式培训。浙江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他们在理论培训方面安排了以自学为主、短期集中培训为辅,由省统一教学计划与大纲,统一教材建设、统一命题范围,考试实行自由选择方法,考教分离,全省统考;临床实践在标准培训基地完成,4年一周期,其中大科轮转2年,专业培训2年,临床能力采用统一综合水平测试。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广大社区医生在本地区就近接受到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

2.自学考试式培训。这是学习借鉴国家自学考试的一种模式,对现有执业医师采取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实践标准、统一命题考试,每年报考几门,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不受年龄、学历限制,每3-4年一周期,各门考试都过关合格者,可发给《理论培训合格证书》。在此期间,根据临床实习要求,分期接受严格而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并取得《临床培训合格证书》,学员结业时,上述有关证书报省(区)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颁发《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以自学为主,不影响正常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门槛,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给所有相关执业医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参加培训及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

全科医学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产物,要想建立和实施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合格师资。要聘请高校和临床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分别参与全科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带教。选聘经过规范化培训,并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全科医师担当社区实践的带教师。建立师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各类师资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成绩突出者应受到表彰奖励,考评不合格者可随时解聘;加强全科医学学术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不定期组织师资骨干到外地参观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教学,同时要加强针对性教学,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失地进行培训,保证学员学一點、一点、用一点。(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讲授,尽可能调动学员的兴趣,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成人培训特点,教学方法应充分涵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自助培训、播放录像等多种教学形式。

2.落实完善有关配套政策。(1)做好全科医师晋升工作。全科医师仍属于卫生技术职称系列的一个学科,所以应和现有卫生技术系列衔接配套,并及时认真地解决好他们的技术职称晋升工作。(2)重视和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这些地区工作艰辛、环境恶劣,缺医少药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对这一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扶持力度;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快这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加快全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缺医少药、因病致穷的落后状况。

总之,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深信,只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经过规范化培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一定会飞快地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的全与专[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6).

[2]虞建荣,邓文海,张华达.以“在职免费”方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创新思路[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0,13(4).

通讯作者:李正直,男,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全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剧,医院在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社区医院得到了越来越完善的建设,对于全科医生的需求也就大大增加。基于此,本文先示范分析了全科医学的特征,然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社区医疗

引言: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建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经过了七年多的实践,教育体系已经得到实践,但是仍然需要得到完善和落实。高等医学院必须要扭转自身的思想,要积极更新观念,将我国医疗事业改革和学校发展积极联系起来,主动适应人们的医疗需求,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一、全科医学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的要求逐渐从身体上扩大到心理上,面对这样的形势,医院临床诊断模式无法照顾到病患的全部需要,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生无法对每一位病人的生活环境进行关注。专科化医学对于疾病进行了精准的定位,发展成为多个二级、三级学科,但是社会老龄化的变化增大了医院的工作任务[1]。自从全科医学被提出,给当前医疗形势带来了新的转机。全科医学是将人作为核心,以推动健康作为根本目的,给社区、家庭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疗服务最大的特征是:第一,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由于全科医生更加了解病患的生活环境和背景,能够在诊断的时候综合分析全科医生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在病患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病患进行诊断,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第二,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全科医生面向的病患不区分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种类,提供的服务内容包含保健、健康以及生育技术等多个房间的内容,提供的服务项目包含内科、外科、儿科人以及妇科等各个科类的常见病。第三,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在全科医学中,包含生命的全部过程,包含婴儿保健、青少年保健以及老年疾病管理等多个方面,不仅针对新旧疾病的诊断,更涵盖了急性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第四,提供协调性的服务,在社区保健中,构建了健康服务网络,将个人和家庭同各个医疗机构联系起来,从中起到协调的作用。第五,提供可及性的服务。全科医学中认定医生就是社区中的成员,医患关系只有十分融洽,社区内的居民才能得到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照顾。

二、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教育机制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发展时间较短的科学,重点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适合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全科医生,使用全科医学中的医学理论对医生进行教育,要求医生能够掌握全科医生必备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全科医生需要在社区以及医院中给病患提供初步的人性化服务,承担初步诊断病情的责任,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邀请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全科医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工作,同时需要获得设备和相关义务人员的支持[2]。

首先要保证医学教育体系具备社会性,医院不仅仅作为自然科学,更作为社会科学,其卫生服务的对象包含人,也包含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文、理以及其他多个学科的融合,让医学培训工作中全科医师能够掌握充足的知识技能,更要建立坚定的医德。在课程体系中,需要融入医学伦理以及社会心理,为学生建立强大的信念。因此,首先需要对全科医生的素质和能力设定明确的标准,其中也包括设定规范的理论学习时间、临床实践时间以及社区实践时间等。国家也需要制定针对全科医生的上岗测验以及资格证书。其次需要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全科医生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法律的划定。最后需要做好明确的人员配置,这也需要社区医院的进一步完善,对社区医院的人员配置进行进一步明确。

(二)制定准确的教学内容

全科医生既然需要承担初步诊断的责任,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需要全科医生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预防工作、康复工作;在医患关系上重视对全科医生展开心理辅导。对全科医生的要求需要做到:保证融洽的医患关系;积极参与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以无创性的检查作为主要形式;医疗活动应该围绕病人中心进行。因此,针对全科医生的教育需要做到全面和普遍,全面也就是对医疗保健知识进行全面教育,例如各个疾病的种类以及发病的各个阶段。普遍也就是让全员的医疗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例如:常见的疾病都能得到正确的诊治。

(三)实施岗位培训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实践,更要重视在医院和社区中的实践,必须要让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融合起来,让针对全科医生的培养能够落到实处。首先要建设好全科医学院校以及教师队伍,在保证学校资源以及教师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人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训。其次需要建设良好的医学氛围,需要加大对于全科医学的宣传,增加资金对于硬件、软件的建设,让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全科醫学工作中。在院校中实施“教育——实践”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最后在教育体系中,不能忽视岗位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院校需要给在职人员提供培训的平台,让在职的全科医生也能得到不断学习的机会。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科医学的特征,全科医学能够提供人性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以及可及性的医疗服务。要想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首先需要制定规范的教育机制,其次制定准确的教学内容,最后实施岗位培训。这样才能实施全面的全科医学教育,更广泛的培养全科医学人才,让医学人才投身于医疗服务中,发展医疗事业。

参考文献:

[1]黄佳清,陈长,金蓉家,梅晓晨,刘英超.浅谈全科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2):190-191.

[2]张玉佩,孙晴晴,丁国锋.加拿大全科医学教育对我国全科医师培养的启示[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02):273-275.

作者简介:郑紫薇(1997.08-);性别:女,籍贯:浙江省丽水市人,学历:本科;在读于温州医科大学;

本文项目基金: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7R413076

全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科医学;教育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服务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全科医学的概念被引入全科医学教育中,成为了国家重点建设的医学教育学科,全科医学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成为了重点的研究对象,全科医学人才十分匮乏阻碍了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老百姓,主要负责宣传卫生知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等医疗服务,因此需要全科医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社区的卫生服务人员,满足老百姓的卫生服务需求。全科医生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医生,受过专业的训练,能够解决社区中老百姓常见的健康问题,为个人或者家庭人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掌握了各方面的医疗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社区人员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合理的利用社区的医疗资源,为社区患者提供专科会诊。全科医生在进行社区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为老百姓解决了医疗费用贵,看病困难等问题,为老百姓能够健康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得到了医学领域和社会群众的认可。

二、全科医生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全科医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有限,目前,全科医学专业的学员人数在不断增多,师资短缺的现象严重,因此想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医师,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师资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师资队伍人数少、学历低、专业水平低等,严重影响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仅从培训角度看,接受培训的医师大部分是从事专科医师的工作,对于全科医师的认识不够全面,经验不够丰富,导致培训后仍然倾向专科化。面对严峻的培训任务,需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数量大的全科师资队伍,才能全面发展全科医学。

三、全科医学教学现状研究

(一) 本科生教育

我国引入全科医学概念之初,计划在本科教育中加入全科医学的内容,并培养出专业的全科医生,教育部门根据我国这一计划,安排了相关的课程内容,课程的设计核心是围绕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各科的临床医学理论和技能、医疗保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事实证明,想要用5年的本科教育时间培养出全科医学的专业人才还存在很多的困难。我国卫生服务部门针对全科医学教育召开了会议,将全科医生培养转为本科毕业后的教育。

(二) 规范化培训

因为我国医疗教育的教学基地有限,全科医学教育基本以理论传授为主,所以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我国通过引入全科医学相关课程,使学生对全科医学概念有了正确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本科学生未来的实习和就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确立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地位,在卫生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大部分地区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继续教育

全科医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不断的补充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论等。全科医生对于继续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因为教育的内容能够丰富全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培养全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全科医生吸取全科医学新概念等。

(四)岗位培训

随着卫生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全科医生岗位培训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全科医学培训机构对于参加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学员进行的调查显示,全科医学的概念虽然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基层医师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学历偏低,仅仅通过短期的培训,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继续教育项目,才能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师资培训

卫生部对全科医学师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将全科医学师资分成了三类,包括理论类、临床类和社区类,并针对各类师资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材、考核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调查的内容没有得到统一标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各项内容需要进行系统的规范,才能培训出综合素质高的全科医学人才。

四、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针对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我国的师资队伍人数严重不足,配套的教学制度也不够完善,导致全科医学人才的质量较差,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卫生服务的特点,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满足群众对于卫生服务部门的需求,建设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师资队伍,坚持将全科医学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计划中,按照政府的领导,充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对全科医师学员进行培训,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将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全科医学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教育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卫生服务部门相关管理机构对全科医师进行管理和监督,不断强化在职全科医师的医学教育意识,采取有效的教育模式,为全科医师提供培训项目,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的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提高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的医疗师资队伍,确保能够满足社会卫生服务部门的需求,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08:642-644.

[2]黄星.欠发达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5:13-14.

[3]杜娟,郭爱民,路孝琴,崔树起,王嵬.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继续医学教育,2009,03:9-12.

[4]许茗越,吕琳,杨倩蓉,夏艾抒.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5:851-852.

全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目的:对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0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科护理,对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病人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4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病人而言,在医院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科护理,不仅能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还可以提高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医院护理;全科护理;效果

护理作为医院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内容,由于医院的科室比较多,病人的病情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护理方法也要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来[1]。因此,在医院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技巧,特别是在面对特殊病人时,护理更加要专业和娴熟。全科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些年来,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也得到大力的推广,并且取得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是选取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病人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范围介于18~57岁,平均年龄为32±3.4岁;研究组病人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范围介于20~59岁,平均年龄为34±3.2岁。所有病人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病人、精神异常病人、不配合病人等[2],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且本次研究的整个过程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案:给予常规护理,即病人入院后健康知识宣教、病情观察、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指导、饮食注意方面的嘱咐等一些基础性护理。

研究组护理方案:给予全科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各科室的护理培训,主要内容包含理论和技能培训,其中理论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以及职业礼仪等,而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急救技能、无菌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等,通过规范化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了解其职责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帮助其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为病人提高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二,完善奖惩制度,在全科护理中,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更好的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业务水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如果表现比较好的,应给予相应的奖励,而表现不好的,应给予一定的警告,这样一来,有利于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全面的开展。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全科护理,由于医院各科室收治的病人不同,病情也存在各式各样,因此,在对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在病人入院时,首先要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以及疾病的有关知识,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更加的了解,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更加的信任医护人员,以争取病人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第四,注重护理人员实践机会,在医院护理过程中,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比较单一,除了日常的一些基础性护理技能以外,没有其他特殊的护理技能,而全科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基础性技能,还应对各种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护理操作,因此,在医院护理过程中,应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定期的分配护理人员到各个科室进行学习有关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其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能更好的进行疾病判断,并及时实施护理操作奠定基础。

1.3觀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病人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对比。护理满意情况主要是以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为主,调查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态度、穿着、专业知识、护理技巧等,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0~90分表示一般满意,60以下表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的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表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并用( )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值检验,并用例(%)表示,如果P值在0.05以内,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病人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研究组病人非常满意33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49/51)96.08%;对照组病人非常满意19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40/51)78.4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全科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和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该模式主要是以病人为护理中心,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除了具备基础的护理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对特殊疾病的护理技术和特色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业务技术上要严格遵循医嘱,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还应对不同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到位,以增强自身应有的护理实力,使病人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一种实在的信任感[3]。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通过实施全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费用,同时获得非常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由此可见,对于住院病人而言,在医院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科护理,不仅能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还可以提高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慧,陈文思.医院护理中全科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价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7,30(06):1407-1409.

[2]王莹.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6(18):2.

[3]温利娜.全科护理运用于医院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80-182.

上一篇:护理经验论文下一篇:护理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