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

2023-04-06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1英汉语言的对比

1.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 “帆 ”,短语 “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 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 (枪 ,炮 ),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 ( 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 ), “brunch”( 为了休闲和放松 ,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最后,英语中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 分别与汉语中几个词对应。 对于这些多义词的具体意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确定。 比如 “time” 一词, 在 “have no time to do something”中 ,它的意思是时间 ;在 “The times are different.”中 , 意思为时代;在 “I met her several times.”一句中,它指的是次数。 可见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很多词义,意思随着不同的使用场合而不同。

其次,从词的搭配能力方面看。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上有差异, 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汉语意思。 以单词“cut”为例,可以用于以下短语之中,如cut cake{切蛋糕},cut wheat(割麦子),cut fingernails(剪指甲)。 由此可见,cut的搭配能力很强,可以用于“cake,wheat, fingernails”, 而汉语就需要分别用 “ 切 , 割 , 剪 ” 来搭配 。 在翻译时,要注意英汉语在搭配能力上的差异,译文选词要符合汉语的表达 习惯 。 如 “She wore a pair of sunglasses and a white dress.”一句中 ,wear分别搭配了两个名词 “sunglasses”,和 “dress”,

应译为“戴太阳镜”和“穿连衣裙”。

最后,从词的顺序方面看。 英汉句子中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顺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多样。 例如,汉语句子“他们在教室里 唱歌 ”, 翻译成英 语是 “They are singing in the classroom.”,汉语中状语 “在教室 ”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 而英语中状语“in the classroom”,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 又如英语中时间或地点状语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从小到大, 而汉语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如“She was born at 8a.m.on the first of October, 1990.”,译为 “她出生于1990年10月1日上午8点 。 ”另外 ,定语的位置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差异, 英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前面,但有时也 后置 ,如 “an interesting story” 中 , 定语 “interesting” 是放在被 修饰词 “story” 的前面 ;而 “something interesting”, 当中定语 “interesting” 放在被修 饰的词的后面。 然而汉语的定语一般前置。

1.2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在翻译中,英汉句子结构有时不需要转换,有时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转换,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英汉句法现象上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句子结构和句子顺序两个方面。 句子结构的转换分以下几种情况, 将英语简单句转换为汉语复合句,将英语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简单句,英语倒装句转换为汉语正装句,英语被动结构转换为汉语主动结构等。 如“She doesn’t 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er.” 这句话在译为中文时 , 可将英语中的主从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的简单句,译为“她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在英语中,为了突出重点和上下文语气的需要,常常用倒装结构, 而汉语一般不倒装, 此时应将英语倒装句译为汉语正装句。

另外,英汉的句子顺序,这里指的是主句,从句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样。 现以英汉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为例。 英语主从复合句中,表时间的从句既可以放在主句之后, 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前, 位置很灵活。 而汉语则会按照比较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发生的事陈述 , 之后陈述 后面发生 的事 。 如 “After I had my dinner, I watched TV. ” 英语句中 , 不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 主从句位置可以互换。 若将此句翻译为汉语句子,则应先说先发生的事: “吃完晚饭后 ,我看电视 ”。 表示因果的英语复合句也是一样 ,因果顺序较为灵活,而汉语的习惯表达是因在前,果在后。

2英汉翻译技巧

通过以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现象的对比, 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在翻译时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运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来表达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 英汉翻译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词类转译,增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各种从句的译法,习语,拟声词的译法等。 现根据上文提到的英汉差异,从分析语言的特点入手, 着重选择几种翻译技巧加以说明。

2.1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同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属于几个不同的词类。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根据英汉词汇的对应情况,选择和确定关键词的意义,有时还需要对词进行引申和选择其褒贬意义。 选择词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和联系上下文,看词在句中的搭 配关系 。 如在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一句中 ,根据分析词类 ,判断出 “like”是形容词 ,汉语意思是“相同的”,全句翻译为“同性电荷相排斥,相异电荷相吸引”。 “like”除了作形容词外 ,还可以作动词和介词 。 如 “Tom likes to play football.”中 ,“like” 作动词 “ 喜欢 ” 讲 。 “Her hair is shining like gold in the sunbeam.”中 ,like作介词 “像 ”讲 。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要选择正确的词义, 可以根据该词在句中的词类来确定。 另一方面,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词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 必须结合上下文再根据词的搭配来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中的意义。如以下几句话中的“serve”一词,都作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确定它的词义是不同的。 “He has served for Ms. Daisy for twenty years.” 中译为 “ 任职 ”; 在 “His two daughters and a son served in the army.” 中译为 “ 服役 ”; 在“It is your turn to serve.”中,译为“发球”。

英语中, 常用一个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概念或一种属性,而汉语常用抽象的概念。 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英汉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能逐词死译,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该词的意义 作进一步 的引申 。 如 ,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中的 “rose”( 玫瑰 ) 和 “thorn”( 刺 ) 这两个具 体形象不 能直译,而要引申为“甜”和“苦”。 整句话译为“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苦与甜 ”。 又如 ,“I have a little money put aside for a rainy day.”此句中的 “rainy day”不能译为 “下雨天 ”,而是一个抽象概念,指急需用钱之时。

2.2转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 “一个萝卜一个坑 ”来死搬硬套 ,有些词在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 , 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 词类的转译法就是指将原文的词类转译为其他的词类,如英语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例句“My sister is good at swimming. I think sh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中的 “teacher”是名词 “教师 ”,在翻译时可转译为动词 “教 ”,本句译为“我想她会教得比我好”,如果译为“我想她会是比我好的教师”就显得死板生硬。 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译为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 汉译时就要把形容词译为名词 。 如 “We will do ou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中的形容 词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要译为名 词 “病人和伤员 ”。 英语中还有一些形容词表感觉 ,情绪 ,如 “angry, confident, afraid, aware, concerned, ashamed, thankful” 等 , 这类形容词放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 往往可以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He is aware of his mistakes.”此句中形容词aware应译为动词“知道”。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 根据这一特点, 英语中很多词类,尤其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2.3增词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除了转换词类外,还可在词量上作增减。增词法就是根据意义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 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时可以增加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如“He went home after the banquets and concerts.”如果直译为“在宴会和音乐会后,他回家了。”,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但如果在名词前加上动词, 译为 “在参加完宴会和出席了音乐会之后”,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动宾词组,句子就更通顺了。 又如“The crowds melted away,”(人群渐渐散开了 )。 本句中 , 在动词前增加了副词“渐渐地”,使译文的表达更加确切。 再如“You should wash before meal.”(你应该饭前洗手)。该句的宾语 “手 ”其实是隐含在动词“wash”之后的,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宾语表达出来,在这里增加了名词。 另外, 英语中的数词往往能直接与可数名词连用,而汉语往往要借助量词来表达其形状,特征。 如,a bike一 (辆 )自行车 ,a bad dream一 (场 )恶梦 ,a red sun一 ( 轮 ) 红日 。 以上几个例子中,在汉译时都增加了量词,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4省略法

前面提到的增词法是指增加一些词来使译文更通顺, 省略法则是指原文有些词不需要译出来,删除一些可有可无,有之反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但省略并不是摒弃原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译文中虽无其词但明其意。现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分别举例加以探讨。第一,从语法角度看,可以省略代词,it,连接词,冠词,前置词等。 根据汉语的习惯,前一句话已经出现主语,而后一句若是相同主语,则不需要重复使用。 然而英语通常每句话都有主语, 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英汉在表达上的差异。 如 “He was thin and he looked miserable.”(他很消瘦 ,看上去很可怜),第二句话中的主语在翻译时已省略掉。 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在汉译时往往也可以省略。 如”He shrugged his shoulders and shook his head.” 中的物主 代词 “his” 不需要译 出来 , 该句译为 “他耸耸肩 ,摇了摇头 ”。 在英语中 ,it也是一种代词 ,它常常作非人称用, 此时, 往往省略不译。 如She glanced at his watch;it was 7.(她一看表 ,是七点了 )。 另外 ,汉语词语之间的连接词不多,其逻辑联系常常是暗含的,英语则不然,连接词用得比较多, 因此,英汉翻译时不需要把连接词译出来。第二,从修辞角度看, 英语句子有些短语反复出现,英译汉时可作适当省略。 “Applicants who had working experience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 译为 “ 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如果不作省略,译成“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就显得罗嗦。

英汉翻译还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如重复法,正反表达法,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对比其异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 本文对比研究了英语汉语在语言文字上最普遍最典型的特点和差异, 提出几种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供教师在翻译课教学时参考。当然,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翻译时应根据原文的具体思想内容加以灵活运用,不应生搬硬套。 总之,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 经过实践积累总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指导和启发翻译实践,而翻译实践也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课的教学时,应注意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翻译实践,也不忽视必要的翻译理论。

摘要:英汉翻译的一切理论,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因此在翻译课的教学中,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指出相异之处,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学生能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从而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活动目标:

1、学会朗诵儿歌《量词歌》,感受儿歌活动的乐趣。

2、通过找错、创编活动,能正确使用量词。 活动准备: 一份儿歌范图、汉字卡片“量词”。 活动过程:

一、找错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辨、改错能力。

1、师:现在,老师要讲几句话,这几句话中有三个地方讲错了。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能把错的地方找出来。

2、师:“小红、小明两条好朋友出去玩。玩累了,就去买两件方便面泡着吃。吃完后,他们就爬到一朵床上睡觉了。”

3、引导幼儿大胆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对量词的正确使用有个初步的感知。

4、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我说错的地方都找出来了。两条好朋友应该说两个好朋友、两件方便面应该说两袋方便面、一朵床应该说一张床。“个、袋、张”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量词。”(出示字卡“量词”。)

二、通过猜想、揭示活动,引导幼儿愉快地学习儿歌。

1、师:今天,有很多量词都跑来跟我们做游戏了。不过,他们都躲在一首儿歌里面,要大家把他们猜出来呢!你想来猜一猜吗?(想)

2、出示儿歌第一句“一头牛,两匹马。”

师:看!图上是什么?有多少?请你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说:“一头牛,两匹马。”)

3、猜想第

二、第三句儿歌中的物体名称。

教师朗诵“三条××,四只×,五本×,六支×。”把××朗诵在心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物体的名称。例如:三条鱼、三条裤子、三条辫子、三条狗„„四只小鸭、四只小鸡、四只螃蟹„„五本本子、五本书„„

4、出示儿歌内容,为猜对的幼儿鼓掌。

5、猜想第

四、第五句儿歌中的量词。

教师朗诵“七×树,八×花,九×飞机,十×车。”把“×”量词念在心里。 (引导幼儿自己想猜想哪一个就说哪一个,可以不按照顺序。)

6、出示正确答案,给予猜对的幼儿以言语奖励。

7、教师小结: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量词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牛要说“头”、马要说“匹”。所以说(出示儿歌最后一句):“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幼儿跟念两遍。)

8、倾听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后,鼓励幼儿结合范图朗诵儿歌。

三、创编活动!

1、师: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它的量词。现在,请你找一两样东西,把它的量词说给出来,如果说对了,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2、幼儿经验创编,把量词说给大家听,与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附文: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量词千万别说错, 说错就要闹笑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量词。

2、通过自己创编量词歌,进一步巩固使用量词。

3、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量词歌

2、一封信(内装图片)

3、幼儿用各种图片,胶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信件导入

1.配班老师送来一封信:寄给大一班的一封信。 2.教师打开信:我看看是谁给我们班小朋友写的信。

读信:

亲爱的小朋友,我是红红,周末,妈妈带我到城了去了,

给我买了一个衣服,一个裤子,还有一个鞋子。

妈妈还买了很多好吃的呢,有一条鸡腿,二只鱼,三两黄瓜,四把苹果,

请你们到我家来一起吃,好吗? 3.听了这封信,你想笑吗?为什么? 它可笑在哪里?把什么词说错了。(量词)

二、课件:量词歌

1.我们一起来帮红红纠正一下吧,指导幼儿正确说出量词。

一件衣服 一条裤子 一双鞋 一根鸡腿 两块鱼排 四根黄瓜 三个苹果

一枝香蕉(解释:一枝) 2.量词能不能说错啊?说错了会怎样? (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

二、学习量词歌

1.说量词

(1)你们会不会也把量词说错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

(2)出示量词歌里涉及到的物品 请幼儿逐一把正确的量词说出来。 2.谁来想个好办法帮助红红也学会说量词呢?

现在,我们用这些图片来编一首量词歌吧, 请小朋友听好了。

(教师示范念儿歌)

3.老师编得好吗,你们听清楚了吗?老师编的儿歌里用到了哪些数字,

三、创编量词歌。

1.量词有许许多多,我们刚刚念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想学会更多的量词,就要编更多的量词歌,你会编吗?

2.请小朋友说说看,是怎样编的?

要把数字1-10都要放进去,最后结尾时要加上一句什么话? 3.桌子上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创编一首量词歌。

可以两人商量一下,然后把图片贴纸上。 编好了,就把你们编的量词歌老师听。

四、幼儿创编量词歌,教师巡回指导。

自然结束。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哲学思维

在国际交往众多的今天,我们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各种不同于我们的文化,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中西方在此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方面具体的差异和产生原因我们会一一进行分析。

一、饮食观念

1.“民以食为天”、 “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多么地重视吃,把吃饭看做是人生至急、比天还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们的语言和组词方面:无论何时见面打招呼都是“吃了吗?”说人不忠诚是“吃里扒外”、说谁社交能力好是“吃的开”、说经历磨难是“吃苦”、感情中的嫉妒是“吃醋”等等。中国人重视吃、喜欢吃,无论各种场合都能找到吃的理由:人,出生要吃、满月要吃、生日要吃、升学要吃、毕业要吃、升职要吃、结婚要吃、去世要吃;出远门要吃(饯行)、回家要吃(接风)等等。

中国人不仅喜欢吃、重视吃的场合,还强调吃的美味。“民以食为天”但“食以味为先”。中国烹调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国饮食独特魅力之所在。中国烹调美味的产生是各种调料、辅料,配料相互搭配、相互调和的结果。中国的饮食观其实是一种美性饮食观,讲究五味调和,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当然中国美食在过分追求“味”的同时,很难兼顾营养,这也是我们感性饮食观的外露。

总之中国人重视吃、强调味,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吃已不仅是填饱肚子维持生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国人重视吃,是因为它是生存的第一要务,也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食不果腹,才会把吃看得重于一切。中国哲学强调“和”,阴阳调和、五味调和,讲究的是统一、融合和和谐。不仅是“色、香、味、形、器”的“和”,还要 “阴阳五行、四季”的“和”,吃饭不仅要味道鲜美还要和四季时令结合,至此才创造出中国的美性、感性饮食观。

2.西方国家虽重视吃,但其不管是在吃的重要性上还是对“美味”的重视上和中国相比都相去甚远。饮食对他们来说大多还是作为生存的必要手段或者是一种交际方式而已。林语堂先生语:“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足以抵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1] 所以,即便他们的食物单调乏味,为了生存他们还是会理性地吃下去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他们会关心所吃食物是否有营养,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充分吸收。尽管中西方都有食物的搭配,但中国强调的是“美味”,一种感性的享受;西方强调的是营养,一种理性的生存方式。

二、饮食对象

1.“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生存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 [2],“其生存环境不仅决定了可能获得的食物资源种类,而且对于该食物的获得方式和消费方式等也影响至深” [3],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基础之上的,所以历来大多以谷物或其他素食为主,肉类为辅。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中国的饮食对象范围在无限的扩大,食物的种类可以说无所不包,烹调方法:炒、煎、炸、蒸、炖、烤、爆、焖、拌等五花八门。食材的丰富、烹调方法的多样化,使得中国人对吃更是乐在其中,并且不辞辛苦地不断追求创新,把吃文化的享受发挥到极致。

中国饮食对象的广泛性是和感性、随意、享受的饮食观念相适应的。哲学观念上的“和”,在这里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一切皆可为我所用,为我所食。

2.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传统农业为畜牧业,种植业只占小部分。所以西方人以食用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的,但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他们食材虽营养丰富但种类单一,制作简单。他们吃的目的不在于享受,而只是为了生存和交际,所以他们会很乐于吃“大块牛肉”和“整块鸡”。

理性、注重营养、简单,这依然是西方理性哲学思维的表现。

三、烹调操作准则和程序

1.由于中国饮食对象的范围广,烹饪手法多样,所以烹饪准则和烹饪程序也不确定,且同样变化多端。就算是全国知名的菜,其菜谱上的描述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模糊。不管是原料、调料或者是辅料,很多时候都是用“一汤匙”、“小半碗”、“适量”、 “少许”等等这些模糊概念来描述的。同样一个菜,因为配料、调料或辅料选择的不同,不同的人做出来有不同的味道,即使同一个人每次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烹调程序上同样可以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没有严格的操作标准。那么在中国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人更会做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特色,中国饮食也才因此有了不同的菜系。为了追求味道的独特和鲜美,厨师们甚至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客和不同的场合把同一道菜做出不同的变化。

宏观、模糊、变化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饮食操作准则和程序上的随意和不确定性就是其内在影响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操作程序和烹调准则上的随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味”,对味的强调和追求依然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阴阳调和、五味调和,食材原料、辅料、调味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而为一,包罗万象。

2.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上强调的是营养,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在饮食对象上相对中国而言又比较的单一,他们吃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充饥和交往,所以他们的烹调程序可以、也能够严格地依照一套标准的步骤进行。“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而西方人仅把饮食当做注入一个生物机器里的燃料,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4] 相对于中国的菜谱,西方的菜谱整体上看是科学和精确的,配料、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甚至他们的厨房里备有天平、量杯、刻度锅、定时器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容器,厨房不像是一个制作、享受人间美味的地方,反倒像个辛苦工作的实验室。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虽然其连锁店遍布全球,但其所有的食物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能吃到的地方都是一个味道,因为他们是严格按照全球通用的一整套操作标准进行烹饪的。这种烹饪手法做出来的食物,几乎都保持着食物本身的味道,即使有不同食物间的搭配,也只是在容器之上的搭配。

西方哲学的理性思维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机械、严格的烹饪操作程序。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强调个体和独立。西餐中大部分正菜原料互不相干的搭配风格把这种哲学内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四、饮食习惯

1.中国人用餐,不管是什么样的宴席、怎样的目的、什么样的场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围桌而坐。所有的食物,冷菜、热菜、主食、副食、汤、甜点、水果等等,全都放在桌子中间供大家共同享用。同时,会根据用餐人身份、地位、年龄等的不同,尊卑有序地安排不同的座次。大家在宴席中相互敬酒、相互劝菜。此种用餐习惯看起来团结、热闹、祥和,也便于集体情感的交流。

围桌宴饮符合我们中国人“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单道菜品的“味道”、整桌食物的“搭配”,以及用餐人员间的“团结、礼让”,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和”的体现。我们一向以“和”、“合”为最美妙的境界,我们重视整体、强调全局,个体和局部被融合在集体之中,“和”的哲学思想导致了如此的饮食习惯。

2.西方人用餐的主要目的是充饥,其次是交谊。通常情况下的用餐都是分食制,大家各自用餐互不干涉。而西式宴会的核心目的就在于交谊,所以此种宴会讲究温馨、优雅和富于情调。西方人最钟情于自助餐,所有的食物依次排开,大家各取所需,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大家可以自由走动,或是取食或是独处,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地选择交谊的对象。如果在多人餐桌共同用餐时,西方人更注重的是和相邻人的交谈,而不是全桌人的交流。

与讲究“气”,追求“和”的中国哲学思想不同,西方哲学讲究实体和虚空的分离,强调的是形式结构,他们尊重个体,崇尚个性突出,不喜群体性的交流,这也是自助餐流行的深层原因。

五、餐具、用餐环境及其他

饮食对象的差异以及用餐习惯的不同,也导致了饮食餐具的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五花八门,用餐时又是围桌共食,所以筷子的发明和使用简直就是绝配了。筷子虽简单,但却几乎能应付一切食物。中国人用餐,讲究的氛围就是热闹,要场面、好面子,吃饭或喝酒时喜欢大声说话。

西方人喜欢大块牛肉、鸡肉,又实行分食制,刀叉当然是最好选择了。他们宴请时,依然追求一种浪漫的情调,讲究安静,席间很少有人大声喧哗,甚至喝酒、咀嚼食物時发出声音也被认为是不雅、不礼貌的,彼此间的敬酒也只是意思一下,绝少有人去狠命地劝酒和拼酒。

上面提到的这些饮食方面的差异只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又是整个文化中的一个方面。中西饮食虽然在诸多方面存有差异,但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它们已不断融合。当今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不相同的文化加速了相互间的吸收和包容,中餐西吃、西餐中国化都是跨文化交流的结果。当然,我们在了解、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通过饮食文化的传播来搭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煤炭的矿床勘查类型,是指在煤层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煤层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煤层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

勘查工程间距是影响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靠性的最根本因素。国内现行勘查规范主要依据矿床勘查类型而确定基本勘查工程间距,该工程间距作为勘查工程部署和资源储量估算与分类的基本原则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勘查类型;工程间距

Thinking on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Indicators of Deposit

Wang Wan-qiong

The Mineral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valuation Center of MLR, Beijing 100035,China

The interval between exploration project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factor affecting the reliability of resource reserve estimation results. The current exploration norms in China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typ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the spacing of basic exploration projects is widely used as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the deployment of exploration projects and the esti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source reserves.

Key word:Co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The exploration of type; Engineering spacing

1.引言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大规模的勘查工作刚刚开始,对矿床勘查理论研究和勘查经验都比较缺乏,主要是采用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对有关矿床的勘查分类。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在总结我国勘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陆续制定了铁、有色、铝土矿等矿种的勘查规范。在规范中分别对相关矿种的矿床勘查类型做了划分。1962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又制定了我国铜及磷块岩矿床的勘查规范,相应对其勘查类型做出了明确规定。1978年以来,在原国家储委组织下,在大量探采资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新规范,相继明确了各矿种的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2.煤炭勘查類型研究

2.1煤炭勘查类型划分的地质因素

现行的煤炭勘查规范中没有明确划分煤炭勘查类型。在现实工作中,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划分勘查类型。构造复杂程度一般划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共四种,通常作为勘查类型中的“类”;煤层稳定程度一般划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四种,通常作为勘查类型中的“型”。

2.2勘查类型划分原则

在划分勘查类型和确定工程间距时,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以主煤层为主的原则。

勘查类别的划分,原则上以勘查区(井田)为单位。当勘查区(井田)的不同地段构造复杂程度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可以分段(片)确定勘查类别。

当勘查区(井田)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煤层稳定型别时,应以资源储量占优势的主要可采煤层的型别确定全区的勘查型别。当勘查区(井田)的不同地段煤层稳定程度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可以分段(片)确定勘查型别。

2.3煤层可采性评价

2.3.1点可采系数

煤的可采性评价不宜采用点可采系数,因为点的分布取决于人为因素。如图1,点可采系数虽然很高,但钻探点主要分布在煤层的可采范围内,显然用点可采系数评价煤层的可采性不符合客观实际。

2.3.2面积可采系数

用煤的面积可采系数评价煤层的可采性,目前主要存在8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二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本煤层的赋煤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三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内最大可采煤层的可采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四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内最大可采煤层的赋煤面积(不含剥蚀区)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五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内最大可采煤层的赋煤面积(含剥蚀区)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六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范围内所有可采煤层可采范围的最大投影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七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范围内所有可采煤层赋煤面积范围(不含剥蚀区)的最大投影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第八种是用煤层的可采面积与勘查许可范围内所有可采煤层赋煤面积范围(含剥蚀区)的最大投影面积的比值确定可采系数。

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评价煤层的可采性,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煤炭可采范围的分布情况。如图2和图3,图2中面积可采系数48%,图3中面积可采系数28%,而显然是图3中的煤层稳定性高于图2。

2.4本次研究提出的勘查类型

本次研究,勘查类型划分依据的地质要素为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其中,依据构造复杂程度确定勘查类型中的“类”,依据煤层稳定程度确定勘查类型中的“型”。依据四类构造复杂程度和四类煤层稳定程度,将勘查类型划分为四个大的类型,即:一类Ⅰ型,二类型(一类Ⅱ型、二类Ⅰ型、二类Ⅱ型),三类型(三类Ⅰ型、三类Ⅱ型、三类Ⅲ型、一类Ⅲ型、二类Ⅲ型)和四类型(极复杂构造及极不稳定煤层)。

3.基本工程间距确定研究

3.1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原则

通常根据勘查阶段选取相应的勘查工程间距。预查和普查阶段,因工程数量稀少,其工程间距不做具体要求,但应充分考虑与后续工程的衔接;详查阶段的工程间距是矿床勘查的基本工程间距,圈定控制的资源储量,各矿种勘查规范中对工程间距研究的重要即为基本工程间距;勘探阶段的工程间距原则上在基本工程间距的基础上加密一倍,以保证所圈定的煤层没有多解性。

对于具有分叉合并现象的煤层,通常是先在地震工作的基础上,尽量在分叉合并部位附近进行钻探验证。

对于构造极复杂煤层,及鸡窝状、藕节状的煤层,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3.2基本勘查间距应用现状

根据2008年—2017年期间煤炭资源储量报告,采用的工程间距总体情况如下:

(1)对于勘查类型为一类Ⅰ型的,普遍采用2000m×200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采用基本工程间距最小的为2012年3月备案的《山西省河东煤田兴县固贤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及2010年3月备案的《新疆库拜煤田库车县阿艾煤矿区详查报告》,以1000m×100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

(2)对于勘查类型为二类型(二类Ⅰ型、二类Ⅱ型、一类Ⅱ型)的,普遍采用1000m×100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采用基本工程间距最大的为《云南省镇雄县石坎向斜北翼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采用2000m×2000m结合探槽、探硐、老窑见煤点圈定控制的资源量;采用的基本工程间距最小的为500m×500m的工程间距,10年期间共评审3个报告,即:2011年8月备案的《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1年1月备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贵江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及2016年备案的《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五九煤田五九矿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3)对于勘查类型为三类型(三类Ⅰ型、三类Ⅱ型、三类Ⅲ型、一类Ⅲ型、二类Ⅲ型)的,过去的10年间共评审过6个资源储量报告。其中:一类Ⅲ型1个,二类Ⅲ型2个,三类Ⅱ型3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南、江西(2个)、辽宁和黑龙江省。具体情况如下:

一类Ⅲ型:2009年12月备案的《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如木台煤炭详查(最终)报告》,勘查类型为一类Ⅲ型,采用250m×25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

二类Ⅲ型:2008年5月备案的《河南省陕渑煤炭观音堂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勘查类型为二类Ⅲ型,采用375m×375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2009年2月备案的《江西省萍乡市青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勘查类型为二类Ⅲ型,采用500m×50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

三类Ⅱ型:2009年11月备案的《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煤矿区赣州高桥合成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12月备案的《辽宁省沈阳市清水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勘查类型为三类Ⅱ型,采用250m×25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2011年3月备案的《黑龙江省宝清县龙头马场地区煤炭详查报告》,勘查类型为三类Ⅱ型,采用500m×500m的工程间距作为基本工程间距。

3.3现有规范对基本勘查间距的规定

2002年发布的煤炭规范中,并没有依据勘查类型对基本工程间距作出规定,而是分别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提出了工程间距要求(见表1、表2)。

3.4本次提出的基本勘查間距要求

数十年的煤炭勘查及后期的煤炭生产证明,2002年发布的规范中勘查间距的要求是合适的。在2002年发布的规范勘查工程间距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来煤炭报告的勘查工程间距情况,依据勘查类型,提出如下勘查工程间距要求(见表3)。

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工程间距。比如,同样是二勘查类型,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就很大(图4、图5)。同时,有的是构造复杂(图6),有的是煤层复杂,具体情况并不相同。

对比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教师职业化经历长者化和圣职化培养阶段、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师范教育阶段、教师职业资格证书阶段三个阶段。出于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革除现存课程体系弊端和教育教学不足的需要,应延长教师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融合以促进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师范教育 教师职业专业化 师范性

[作者简介]贺杰(1975- ),男,陕西榆林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与教学法。(陕西 宝鸡 721400)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1.经验传授和学习模仿:长者化和圣职化培养阶段。职业的形成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原始社会中,教育即生产劳动,主要是由家族、氏族部落中的长者来承担的,更多的是传授劳作经验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教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出现所谓“长者即师”“师即长者”①。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生产劳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并随之出现学校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但这一转变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在西周时期的官府中就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大小师。这是一种政治和教育相结合的体制。另外,秦朝实施“吏即师” “法即教”的教育政策,使得政治与教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②到了汉唐,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职位增加到数十种,如博士、祭酒、助教、学正、监丞、典簿、典籍等。这就形成一种“官即师,师即官”的制度,而官职的高低又决定了师职的贵贱。与我国不同的是中世纪的西方封建社会,宗教是封建统治者的尚方宝剑,僧院、教堂即学校,而僧侣、神父、牧师即教师。东方的“官学一体”和西方的“教学一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教师职业发展仍处在非专业化阶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变动性和不平衡性。

2.封闭式定向培养: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师范教育阶段。18世纪后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其中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拉萨尔被称为人类师范教育的奠基者。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纷纷出现各级各类学校,而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充足的教育经费和训练有素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③到19世纪,许多西方国家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和师范教育法,为师范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与此同时,各级师范院校也应运而生,他们除了对教师进行通识教育外,还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这种专业化的教育训练能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的实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主要以夸美纽斯、卢梭、斯宾塞等为代表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形成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标志着教师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职业被人们所接受,而教学成为一门科学也被社会所接纳,进而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体系。

3.开放式非定向培养:教师职业资格证书阶段。二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并逐渐普及义务教育。那些义务教育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则从延长教育年限上入手开展改革。这就要求处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化培训,这也意味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步入专业化和正规化阶段,即开放式非定向培养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科研造诣。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教育逐渐发展为多学科共存的学科群。这促使师范性与科学性、学术性的有机融合。为此,师范性的学术层次和地位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皮亚杰等。

二、我国师范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础教育改革从1999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开始,到2005年全面启动,标志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本次课程改革是基于对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方式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构建、教学理念的更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等方面提出的。在这种状况下,培养教师的各级师范院校就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只有遵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课程和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完全胜任教育教学任务的合格教师。在对基础教育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担任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任务的师范院校的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而当前改革却显得滞后,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相向而行,十分不利于教师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为使基础教育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齐头并进,必须把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修改提到议事日程上④。

2.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职业倦怠”是所有社会职业领域都会出现的现象。研究表明,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至六年后就会出现教学的模式化和程式化现象。应在此时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实现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更新和转变,使其对教育教学价值、个性、理念、方法、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同时,通过“回炉重塑”摆脱对旧教育思想、方法、手段、现实利害关系、心理习惯定式等方面的功能性固守。否则,就会表现出职业性格的固执己见、职业结构的墨守成规,思想的安于现状以及创造性的萎缩停滞。当今社会正处在经济、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阶段,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个性化、大众化成为共识。师范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职前教育,更加注重职后培训和提升,尽可能延长继续教育的年限,不断拓展教师职后培训和提升的空间。

3.革除现存课程体系弊端和教育教学不足的需要。现存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如专业过于集中,近似雷同;课程结构过于单一,不够合理;课程类型程式化,缺乏前瞻性;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实习见习时间不足;教学效率低下等。这些越来越不能适应师范教育教学内容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体系最终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社会适应性差、发展后劲不足;另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师范性”的特点,理论教学不到位、技能训练不扎实,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不全面,课程设置不能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结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与基础教育课程衔接;不能将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和提升有机结合;基于教师教育体制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属性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师范教育专业化特色未得到充分凸显。

三、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延长教师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教师的学历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小学、中学教师分别应有中师、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随后,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教育硕士的教育工作。然而,由于当时受到国内国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仍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级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都有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起点低,要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困难。不管怎样,小学、初中教师具有大学学历,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已成为时代要求。当然,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水平提升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学历提升,不搞一刀切,逐渐形成专科、本科、教育硕士师范教育新的三级层次。

2.完善培养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面对国内外师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打破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应开展师范教育的定向和非定向专业化培养与定期和非定期技能化培训,实行多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养新体系,促进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压力倍增,这就要求今后仍要以师范教育为主,加强非师范教育的比例,促使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在职培养与培训。另外,要充分发挥综合类大学的办学优势,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合格师资。⑤同时,鼓励非师范类毕业生和社会公民积极参加教师专业资格培训和认定,在通过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学实践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加入到教育教学的竞争中来。

3.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就要凸显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吸收借鉴他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把强化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和注重教育理论学习、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的师范性相结合。如美国师范教育模式的转变就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即以综合性大学或大学中的文理学院为主体来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能很好地凸显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特点。而且,对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见习、实习将继续得到加强。这样不仅加强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而且还巩固了其学术性。从教师教育的本身来讲,要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就需要依托积淀深厚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完善的学科,这也是高等师范教育教学总体水准的反映。

4.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融合。20世纪中后期,英国教育家波特就明确把师范教育整合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大学或教育学院两年的基础教育,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接着进行两年的教师职业和培训的专业教育:第一年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通识知识,并进行教育教学实习,接着进行一年的在外教学实习,在实习期间接受所在学校教师与学院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教师不仅要几年一进修,而且在整个教育职业生涯中都必须坚持在职培训,以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加深对教育理论、技术的理解和领会。三个阶段有机结合,缺一不可。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的培训部或函授部、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研究机构多层面、多途径在职培训的新模式。但如何加强在职培训与职前教育的衔接、交叉和整合,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不是前后脱节、相互隔离、条块分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可以预见,新时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将贯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教师教育作为传统的“师范教育”与“教师在职教育”的整合与延伸的专业教育,在经历了古代的“长者化、圣职化”、近代的“封闭化、定向化”和现代的“专业化、开放化”之后,必将越来越强,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注释]

①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②唐玉光.教学工作与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0(2):34.

③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4(4):5.

④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12.

⑤刘婕.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EB/OL]. http://www.pep.com.cn/xgjy/jiaoshi,2012-07-16.

⑥谢安邦.我国师范教育发展道路研究[J].师范教育,2000(1):13.

上一篇:社交语言论文下一篇:网络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