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育范文

2024-04-29

高效教育范文第1篇

语文在中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更为重要。但是,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长,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中学,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造成中学生对语文教学逐渐消极、渐行渐远的现状主要可从师生客观和主观上找原因。 客观原因:1.语文学科太枯燥,尤其是初中语文复习课,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文言文等,难以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新厌旧”的学生。2.考试的效度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多学生说,语文考试靠运气,语文成绩靠发挥。3.学习语文没有成就感,没有数理化解题时的快感。 主观原因:1.部分语文老师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居高临下,不愿放下“师道尊严”,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2.有些语文教师课堂上缺乏激情,教学观念陈旧,甚至有的认为高中语文尤其是专题复习课,无需技巧,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3.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沿袭,使大多数老师仍然认为应试教育实在而摒弃素质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

文课。 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在即将推行的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换教师角色搞“活”课堂

新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老师要以开放的胸襟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碰撞,从而和学生打成一片,增强课堂效果。 (二)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知识的共享者。改变传统教授者惯用的手法是“填鸭式”和“启发式”,而采用体现出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新境界,真正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对话地位,实现师生互动的“共享者”教学。学生成了课堂乐趣“共享人”,课

堂能不活起来吗? (三)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创造者,由成绩的裁判者转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教科书进行“裁剪”,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拓宽和拓深语文课程,并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统一起来。让课堂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用激情激“活”课堂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的责任,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李镇西先生就说过:“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

其次要使课堂充满激情,还得让课堂语言精妙,回味无穷。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

三、灵活多样的方法教“活”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学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种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那么为了让学生“活”起来,可以尝试哪些手段方法呢?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澡、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高科技手段,使昏昏欲睡的学生集中精力“活”起

来。 (二)以读激情。语文教学,读为根本,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都充满了农厚的感情色彩,很合适朗读。这时,假如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也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竞答抢答。有些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主动作出回应。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而也有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却羞于启齿或明知不答,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用竞答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必答、轮答、抢答等类型的题目,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就会“活”起

来。 (四)角色对换。语文课堂上,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角色对换,部分知识、题目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讲,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又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找出自己知识盲点,懂得老师讲课的艰辛,从而尊重老师,与

老师“情同意会”。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点点反思。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都是新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省新课程的即将推进,我们语文教学中将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耽于经验,不囿于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就一定会常教常新,学生也永远会坚守在我们的课堂,等我们点亮那求知的眼睛。

阅读全文(15)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2010-4-28 9:02:09 | By: 10黄颖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保证,而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上,更体现在“学”的有效性上。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育策略。

一,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认真备课是其基础和前提。备课前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知识储备应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有效备课,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合理设计任务

二、课堂——语文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1. 设置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让每位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并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可因人而异,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

2. 精巧设问,为有效教学导航

教学始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语文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 记好笔记,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遗忘。但语文新课程强调以探究为核心、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获得过程、探究思维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强调方法、情感与知识的感受。

首先,教师得让学生明白“记什么”。 其次,教师得指导学生“怎么记”。

三、课后作业——有效教学的补充

高效教育范文第2篇

一、整合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 亲情关系, 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 长期性和针对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孩子的知识, 培养他们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在教育子女中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子女出于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 能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 具有情感化的特点;家长最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孩子, 使教育十分个别化, 也最有条件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丰富了教育内容, 扩大了教育范围, 整合了教育资源, 提高了教育效果。

二、整合科任教师资源

科任教师担负着为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任, 也为学生的良好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直接参与班级管理, 应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重要整合对象。协调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 与他们融洽相处,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对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整合学校相关资源

很多班主任忽略了学校相关教育资源的整合, 其实, 学校领导, 门卫, 学生宿舍管理员, 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等都是重要的整合资源。班会课或搞班级活动如果能有学校领导来到班上参加, 自然能提高班主任威信和学生的参与度, 重视度, 门卫, 学生宿舍管理员能帮助班主任对学生课余的管理, 请年级的优秀学生到班上介绍学习经验, 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四、整合社会相关资源

任小艾老师通过人脉关系, 整合了机场资源, 让学生坐飞机, 写感受, 其实, 我们一般的班主任也能整合社会相关资源, 为教育服务。比如博物馆, 纪念馆, 社会图书馆, 工厂, 本地的相关公用设施等, 带领学生参观, 访问, 写调查报告等, 总之, 力所能及的整合相关社会资源, 为学生教育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 加强与家长, 科任教师, 学校领导以及门卫, 宿舍管理员的联系, 整合社会相关资源, 有利于形成立体的管理体系, 将班主任与科任教师, 门卫, 宿舍管理员, 家长及学生都调动起来, 克服唱“独角戏”的局面, 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使班主任走出苦与累的困境。在合作中家长与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及时沟通, 主动献计献策, 给予班级工作更大的支持。班主任也应整合学生资源, 让学生能协助门卫, 宿舍管理员进行管理, 实现良性互动。多次的合作能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 相互帮助的合作伙伴关系。即使彼此之间有意见, 也能做到及时沟通, 及时协商, 及时处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有利于因材施教。

高效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构建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時还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保证大学音乐教育能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大学音乐教育服务。基于对大学音乐教育的了解,以及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我们应明确大学音乐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并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保证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大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提高大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

在大学音乐教育过程,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对大学音乐教育特点的了解,以及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以及优化音乐课堂入手,保证大学音乐课堂教学获得有力支持,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满足大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为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大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提高大学音乐教育水平。

一、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合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基于大学音乐教育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考虑到大学音乐课程特点,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只有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措施,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夯实教学基础,为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尊重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做好课堂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为了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确保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基于这一认识,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到深入挖掘学生的特点,并掌握学生的变化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围绕学生而展开

结合大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在高效课堂构建中,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对象,除了要得到有效尊重之外,还要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使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学需求以及学生需要,提高高效课堂的针对性,确保高效课堂在构建过程中能够找到着力点,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平,为高效课堂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巩固与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对于大学音乐教学而言,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能够对课堂教学形成有力的支撑,并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基础。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活跃学生思路

在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学生的思路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重要影响。学生只有在学习思路和音乐理念得到大力的发展和提升,才能有效降低课堂教学难度,进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因此,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效活跃学生思路,是提高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对大学音乐课堂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措施。

(二)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外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通过正确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使学生在各方面素质和理念上能够达到课堂教学要求,进而降低课堂教学难度,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解决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正确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对课堂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按照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正确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解决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必要的课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更为深入,对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效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三、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优化音乐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大学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优化音乐课堂是重要措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流程

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认识到教学流程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但要对教学流程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现有的教学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有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优化教学流程,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二)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为了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质量,应按照高效课堂的构建标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通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强化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也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对大学音乐教育高效课堂得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学模式创新

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大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实际,应着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加强教学模式创新,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支撑,并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能够做到教学目的突出,教学手段得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大学音乐教学而言,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对大学音乐教育特点的了解,以及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以及优化音乐课堂入手,保证大学音乐课堂教学获得有力支持,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满足大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为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大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科.论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

[2]葛云云.常态下音乐教学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4,(36).

[3]吴文君.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才之路,2014,(32).

[4]陶能清.给音乐教学插上隐形的翅膀[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1).

[5]李宏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J].职业,2014,(17).

[6]喻先贵.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性发展[J].考试周刊,2014,(39).

高效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煤矿企业高效生产的基础。煤矿事故不仅对煤矿员工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害,还会对煤矿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为了把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上一个台阶,有必要研究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对策

1 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就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系列相关要素和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为了保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确保煤矿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有必要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应该是实时的、全程的、全面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核心。 煤矿安全管理的要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要素。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人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2 煤矿事故的原因

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正在逐年下降,但是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从横向来看,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0年中国的煤炭总产量为32.4亿吨,在全世界原煤产量中占45%左右,但是,因煤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在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中占70%左右。煤矿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2.1 煤矿企业特殊的生产条件容易引发事故

我国煤矿生产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威胁、作业环境及条件恶劣,作业点多、面广、线长、流动性大、预见性差、技术和装备更新慢等特點,这些都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因素。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煤矿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定义。孙林岩(2001)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提高系统风险性的人因失误。王泰(2005)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失误。陈洪等(2005)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包含故意违章、设计不合理、管理欠缺在内的人为失误。研究表明,事故的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但根本原因还是与管理政策、监督、培训等有关。

3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了煤矿企业特殊的生产条件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容易引起事故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煤矿安全管理手段主要是事后管理,事故发生以后再进行管理,这处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第一个阶段,这种事后管理的方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2)对煤矿安全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一是目前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不能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有效监督。二是目前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三是对事故的处理不够严厉,有些事故被隐瞒。

(3)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很大比例,而在我国煤矿生产中,从业人员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而且没有经过系统合理的培训,所以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几率明显增加。

4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

(1)煤矿安全管理的手段从事后管理改为基于风险预控的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识别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别危险源产生风险的大小,对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终把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消除,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2)实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将责、权、利统一的过程,煤矿中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都要严格明确,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责任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加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最为重要。

(3)对煤矿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应由专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对煤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督监察,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煤矿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云刚,王恩元.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7(8):32-34.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70-73.

[3]任玉辉.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4]王敬阳.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5,(5).

[5]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群体性同化倦怠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010.

[6]吴晓煌,付建华等著.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30.

[7]李晋平.煤矿安全管理方法新探[J].煤炭经济,2000,9(5):12-16.

高效教育范文第5篇

1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视听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于一身, 其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更新速度快、交互友好、反馈及时,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1.1 为学科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下, 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 建构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下, 学生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极大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2 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为教学提供了文本、图形、图像和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短时内, 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节省了搜集资料、设计教具的精力和时间。

1.3 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或学生不熟悉的知识。这些知识, 如果仅用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幻灯片、模型等教具, 通常难以解释清楚, 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十分困难。而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 这些困难都将迎刃而解。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用图片、声音、视频形式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甚至可以用三维的图像进行模拟, 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难以想象的微观现象宏观化。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 (五年级下册) 时, 学生难以想象, 这时可以用电脑播放用Flash制作的展开动画,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正方体六个面展开成平面图的理解。

1.4 方便呈现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可以灵活地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 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则可对教学实物实时展示, 不但直观、方便, 还能给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高效课堂的策略

由于各学科课程在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各有特点, 因此在具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 所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

2.1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学科,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要起到表率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地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做法, 在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同时, 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尽可能地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比如, 在学习Word时, 可向学生提供经典诗词、优秀文章等, 让学生自己对这些内容进行编辑排版;在学习Excel时, 可把数学中关于统计的知识引入Excel中, 利用Excel强大的函数功能处理数据, 快速得出结果;在学习PPT时, 可以渗透美育,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这样, 既有利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又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技术, 还可以学到学科知识, 一举两得, 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2 其它学科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用各种方法和策略, 充分利用以电脑及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去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平台, 进行探究性学习, 提供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 等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 形成学生的学习资源, 并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合成等数字化工具, 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 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例如, 在低段识字课中, 可以用Flash设计动画教案, 将具体事物通过动画一步步演变为象形的甲骨文、金文直至现代楷书字体。通过这样简单的设计, 就可以使小学生很容易记住生字, 而且印象会很深刻。

综上所述, 我们只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强大功能,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积极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能使得几十年来各个学科知识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绎下, 学习变得形象直观、简单易懂, 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为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摘要:近年来, 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建设在重庆市潼南县如火如荼的开展, 如何在各科教学中深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策略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效课堂,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2] 张建武.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6) :54-57.

上一篇:基础管理工作下一篇:公共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