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范文

2023-11-14

大米加工范文第1篇

一、发酵工艺分类:

1,液态

2,半固态

3,固态

4,丢糟法

5,生料酿造

解说:大米、玉米面,适用于液态、生料、半固态发酵工艺,不适用全固态工艺除非是配糟进行固态发酵,玉米、高粱、稻谷、荞麦、等适用于固态、半固态,生料需要粉碎。

1,液态——粮食蒸熟后——加水拌曲——密封发酵——蒸馏

2,半固态——粮食蒸熟后——糖化18-36小时——加水拌曲——密封发酵——蒸馏

3,固态———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移缸发酵——蒸馏

4,配糟酒——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配糟——移缸发酵——蒸馏(固态丢糟)

或者 粮食蒸熟后——拌曲糖化18-36小时——配糟——加水发酵——蒸馏(半固态丢糟)

5,生料——傻瓜做法 粮食直接兑水兑酒曲密封,高粱玉米等粮食需要进行粉碎 此类工艺因为粮食没有经过蒸煮不能充分发挥粮食其本身的香精分子,故口感不好,邪杂味重,水味强,亦会上头,一般不予以推荐。

二、准备工作:大米 10斤、传统烧酒小曲25克,发酵容器:陶瓷缸一个,蒸馏设备:中型蒸酒器(底锅可替代饭甄用于蒸米饭,省却了另外购置蒸饭的设备了)

流程:大米浸泡---蒸熟---摊凉----拌曲----糖化----加水密封-----蒸馏。

这个是大米做白酒的其中一种工艺 也叫半固态发酵工艺

另外一种液态熟料工艺 没有糖化的过程 操作简单 但是口感略差些。

1.普通大米 10斤装一袋 先将大米进行浸泡,因为现在天气有点凉了 为了效率,在浸泡的时候加了些开水进去 以缩短浸泡时间,很多人会问 这个浸泡到什么时候呢? 用手指捏断 看到里面没有白芯即可。但是不能泡过头了,否则米会碎去,看到没有白芯即可沥出 准备蒸。

2.淋洒要均匀,水以细和绵为佳, 之所以要淋开水是因为上面的米饭比较干 没有外加的水补充很难蒸熟。 要淋到看去比较湿露为宜。

(也可以采取双蒸法 ,也就是在大气冒起5-10分钟将米饭取出倒入一个大脸盆中,加80度左右的开水 按粮食的10%左右搅拌让米饭吸收水分,然后再回笼继续蒸直至蒸熟为止,这个效果要好于前面的淋水)

3.淋好后盖上盖子继续蒸 直到大气再次冒起 打开 查看是否上面的已经熟了没有 如果没有熟再淋再蒸 直至熟了为止另外也不能蒸得太烂要熟而不烂为宜

4. 米饭蒸好后 迅速摊开 摊薄,以加快冷却 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 在夏天可以用电风扇加速冷却。趁热弄散饭团。

5.接下来的工作 工作就比较重要了 拌酒曲 别小看这个 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发酵 和出酒的口感,

称量好酒曲

6. 称量好酒曲后 就要开始拌酒曲了 拌酒曲时候米饭的温度最好在30度左右,搅拌酒曲别看那么简单 要搅拌匀称,尽量让米饭松散(所以前面米饭摊开的时候要做好工作趁热打散)先取一小堆进行搅拌,然后将这一小堆搅拌好的米饭分散开来跟“大部队”混合。

7. 当所有米饭都搅拌匀称后 转移至缸中糖化 这里要说明下 大米不同于高粱等粮食 不能在地上糖化 应放入缸中 因为会产生酒酿 如果放在地上就会浪费了。

装缸的时候要注意 一是缸要干净,二是容积不能太大 否则会冷缸 最好粮食在缸中有个70%左右的 是比较适宜的 装缸的时候要松散的装进 不要用力压。

装好后 中间挖个低

8.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缸体内的上面部分 如果有米饭 零散的在上面要 弄下来 不能让他孤零零的在哪里晃荡 否则会容易有菌变。

然后覆盖上薄膜 或者你可以用塑料袋

另外在上面找个什么东西压下 薄膜不需要密封 糖化是需要氧气的

好了 现在算是告一段落了等24-36小时左右开启加水 加水量为生米的1.2-1.5倍即可

经过了36小时 很浓的酒味 底部有酒酿渗出

加水后要密封了哦 那个照片忘记拍了 直接将昨天打开的照片调上来用吧

打开 入鼻是浓郁的酒味 闻着就爽 因为有两天没有搅拌了 所要都涨在一起了

赶紧戴上手套去搅拌 ,不过最好是用长点的东西去搅拌 把底下的能搅拌上来才好,不过一下子没有找到

只用我的九阴白骨爪了

搅拌好后

10. 已经发酵好的米酒 上次我说了的话要更正下,这个米酒不是要米饭下沉才蒸馏的 给大伙一个标准的两个尺度 一是酒液转清,二是测量酒醅的温度,温度跟常温一样的话 就可以蒸馏了。当酒液转清后5天内最好蒸馏了 特别是夏天 三天内就蒸馏掉(冬天可以适当的延长发酵时间,前面可以酒曲加少些 比如一百斤米加3-4两 延缓发酵,发酵个15天以上 这样口感就会蛮好 如果你心急的话 就按一百斤5;

两的酒曲加 )

经常有人抱怨 米酒蒸馏的时候会糊锅,很多人说大米最烦,呵呵下面有个绝招 不会糊锅,就是在投料锅

里加水,烧开再放酒醅

底锅的水不用加多 摊平即可 煮沸后将发酵好的酒醅倒入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放上冷凝器、链接好水管 打开自来水

上传视频很慢 你们自己直接百度视频中搜索 酒舞至樽就能看到了以下和出酒的过程都用视频了。 前面煮料的时候用大火,我用了鼓风机 一些朋友家里可能没有煤球炉 你们可以用以下几种其他的加热方式:

一、 可以是用木材烧,用砖块什么的围个土灶起来(农村的朋友可以使用);

二、 是可以将你家里的煤气灶,在煤气灶四周叠上砖块,靠砖块来支撑蒸馏器 否则单靠煤气灶上的支架是支撑不了几十斤重量的

三、 用猛火灶 小炒店里面那种灶 支撑力大火也大。

我是用碗接的头酒,等下要转到玻璃瓶子去。这里废话下 头酒的话可以按粮食的2%摘取,标准来说是以50度的酒的2%计算 一般大伙也很难测出所发酵的粮食有多少斤50度的酒 呵呵 简单点 跟着感觉走就好了 不要被乱七八糟的数据给整迷糊了。

小型设备和中型设备相比出酒就没有那么大把了 是细线,中型设备因为容积大,冷却面广,出酒自然多了。昨天蒸馏的10斤大米发酵的 我只用了40分钟就搞定了 开始出酒后要调整火力,不能大火了 要中火,蒸馏中要稳定火力。

还有一个关键的几个问题说下:

往往大伙会有个误区,看到不少人喜欢自己搞个铜管冷凝,铜管盘了好几圈,认为出酒温度越低越好,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温度低了 酒中低沸点物质就会多起来 比如醛等分子就多起来,会影响酒质,比如喝去会辛辣的味道,容易上头。

出酒温度高了 也不好,浪费多,口感倒是不会影响。最佳的出酒温度在30度左右。

大家自己可以进行调整火力,或者调整冷凝管来达到出酒温度的控制

这次我准备取50度,按照一般的经验大米50度的出酒率应该在70%左右 我10斤米的话应该能出7斤左右的50度的白酒。一般的话我会在接到6斤左右开始测酒度。 怎么测量酒度?

是用酒度表在盛装容器的酒中测量(不要在出酒上测量)酒精表浮起的度数为数据(最好配备量筒),但是并不是酒的度数,20度以上每三度减一度如23度减一度,26减2度,29度减3度,

如26度的温度,测量酒度为41度,实际酒度只有39度。如21度的温度测出的酒度是40那么要减去0.3度.

工具如下:酒度表、量筒、以及温度表。

经过测量浮起的刻度为60度

温度为28度得出酒度为57度左右

因为刻度不是很清晰 照片不能清楚的显示刻度

来张在瓶子中站立的酒度表,最后取酒到了51.7度,总共取酒重量看图

这次发酵的不错 相当的满意 口感也蛮好。

今天送给我一个亲戚 他尝了 直夸 哈哈 后面的尾酒接了些就熄火了

大米加工范文第2篇

中国大米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2014年中国大米产量达1304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2010年以来中国大米产量呈增长态势,2012年产量增长高达22%,此后三年一直保持在1亿吨以上高位,预计2015年中国大米产量也将持续增长。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中国进口大米258万吨,说明目前大米进口量占中国国内大米产量的比重还很小。 大米进口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国内外价差增大导致企业进口意愿增强;

二是国内部分高收入消费群体和高档餐馆对泰国香米、日本大米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

大米加工范文第3篇

-----------码头完小 王绪贞

在这新的一轮研修中,教师们在一起磨课,人人皆能上台展示自己的个人教学成果,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磨课让每位教师都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如何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课堂,把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同行们面前,如何不在众多的老师面前把课上砸而丢了脸,这无形给了教师压力。然而着又是充分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因此,每位教师都精心选课、备课,在磨课的整个过程当中显得认真、仔细、小心、专注。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大米加工范文第4篇

中国自古是大米为重要主食的国度,在消费者心中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意识,品牌忠诚度特别低。东北大米中不乏优质大米,但是大多优质不优价、销售终端被经销商掌握在手中,品牌宣传弱。从源头来看,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大约为7400万亩。其中面积占到了全国粳稻总面积的46%。产量占到全国粳稻总产量的50%左右,高品质的种植土壤,产业优势让东北大米等于优质大米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国稻米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区域优势。但是,由于地域、物流以及品牌的限制,消费者较难购买到正宗的东北大米。市场对东北大米需求量大,因为受利益驱使,某些市场充斥着各种贴牌、假冒东北大米,用其他米勾兑成东北大米的现象,造成消费者真假难辨。东北大米的低价格也是影响真正东北大米优质不优价的一个原因。

(一)品牌传播影响力差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可以接触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中国,乃至全球。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大米营销开始依靠于网络。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都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地域距离远的无法得到详细的信息,可能造成信息传播效果减弱或者误会。虽然大米的品质有着保障,但是消费不了解,以至于造成了产品的知名度不高的结果。大多数的营销都是靠着质量的问题进行营销,宣传效果不到位,导致出现了许多的宣传推广带着一些专业名词来模糊消费者,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虽然良好,但是品质却没有到达消费者所想象的高度,导致消费者对外地的品牌持有质疑的态度。

(二)产业链环节薄弱

东北大米的代表品牌大多是产区品牌。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也大多指名购买产区品牌,如来一袋东北米、来一袋小站米之类的。当然这也是从传统的口碑传播向小包装品牌化运作转变的一条必经之路。目前“全产业链”是对东北各个大米品牌的一种挑战。我国东北地区重工业较多,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等区域特色不同,产业存在互补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各省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产业连缺少聚集和示范效应,削弱了东北地区的经济聚集力和规模化。从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不够完善,大都是只走个形式,并没有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特点进行点对点销售。使用的还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只是进行简单粗暴的加工。赢利的三个必经阶段:管理好企业内部,做到无损失;做好供应环节,做到企业盈利;建立品牌信誉,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目前中粮集团等一批大型的企业已经处于增加附加值的过程中,但针对其他的中型企业来说,更多还是处于买与卖的循环中。大都是没有计划、没有阶段性管理。从原粮收购、仓储、分销系统建设到品牌卖点规划、品牌包装特色等一系列的过程都相对简单,效果特别的低,难以提升品牌附加值。

(三)耕种分散和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

虽然东北地区的耕种面积大,但是农户分散,各自经营销售,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销售。大多数的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经过专业营销知识的学习。多数没有自己的特有销售渠道,几乎都是直接销售,并且不是销售给固定的中间商,很难形成一个好的品牌,因为大米的来源并不稳定,最终的大米产品的成品品质并不稳定。无法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致使品牌得不到好的评价。东北大米的品质都是较好,但是由于农户受教育的程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没有使用正确的销售策略,减少了东北大米的价值。农户手中的耕地较为分散,不能够做到统一的耕作,这样就减少了耕种的效率。

二、解决方法

(一)打造特色品牌

消费市场目前80%以上的大米以流通为主,依托不同的资源计划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取得突破。采取什么合作体制,使渠道商、消费者都获得各自的利益,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口碑才能得到了出众的品牌效果。但随着新生消费群的加入,主食休闲化,休闲食品主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一代的消费群体购买强调的感觉比单一的价格更有诱惑力,如何把品牌做出自己的特色,做成他们心中喜欢的饮食类型的一部分,抓住目标消费者的心理,使品牌升级的必须跨出的一步。

(二)打造高效生产链

虽然大米在消费者看来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但事实上大米原料加工成本占整个成本70%左右。在原粮采购、加工、以及储运的各个环节中构建一个高效的产业链,从价格上先超越对手,才能拥有更强的发展潜力。企业的采购和加工、运输等实行一个高效的结合,不再是分开的部门。组合成一台自动运转的机器,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工的投入,从而减少了成本的投入。把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品牌的宣传当中,建立生产、销售双发展系统。大米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以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目标人群有差别。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目标人群特点,在把自己的品牌的大米进行包装,使消费者从一般购买者变成忠诚客户。

(三)实行整合营销战略

传统的营销模式可以发展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营销传播中需要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合理的使用企业的有限资源,使传播效果最大化。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对于整个大米销售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大多数的耕种的农户都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缺乏销售经验,通过把这些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合作社的形式,统一规划。那些不懂得销售的农户只需要种植自己的大米,最后这些大米通过统一的回收,经过加工,形成一个品牌。最后由一个专业的营销团队去进行品牌打造,实现生产与销售分离,专业的事由专门的去做。

摘要:本文浅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东北大米的问题,从根本的生产销售开始改革,适应现代化社会。解决东北大米品牌影响力、生产链环节薄弱等问题,为东北大米另谋生路,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开辟新的营销模式。

上一篇:铣床加工下一篇:石油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