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

2024-02-18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下同)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体系比较成熟。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多开设有文秘专业,并普遍把统计学作为基础课程来开,但到目前为止,也还都使用财经类的统计学教材。由于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本不同,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期能进一步提高文秘专业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计学;文秘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职院,下同)成立至今已十几年的时间了,纵观各职院的专业设置,多数都开设了文秘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对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看法,那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基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秘书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计划与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秘书各项具体事务办理能力、文书写作与处理能力,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办公设备,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从事秘书接待、事务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文字处理、办公事务管理等各项职能性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构建

从对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在现代信息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调查研究和多年的统计学教学体会,文秘专业学生统计素质的培养应侧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树立较强的数量观。文秘专业开设统计课程,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使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过程中,善于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处理来认识、判断事物。通俗地讲,就是善于用数据看问题,用数据说话。其中,数量观是最基本的统计观念,即一切事物都具有量的表现的思想。数量观主要表现在:①对现象数量方面的感知,即透过现象发展变化的表象,感知其数量表现及特征。②对现象数量内涵的判断,即从数量资料表象,挖掘蕴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③懂得利用数剧,即善于利用数据分析说明所要阐明的问题,有意识地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思考和决策。文秘人员经常要撰写调研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以说,没有数据和图表的报告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利用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和解释,才能使问题表述得更加明白、精确和深刻。因此,统计课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量观,使学生对现象的数量方面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对运用数据说明问题有很高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统计思维。

二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技能。统计是定性认识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工具,文秘专业的学生由于工作的需要,至少应掌握以下几种最基本的统计技能:①数据资料获取技能,包括数据的计量方法和搜集方法。首先,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数据的计量尺度,教会学生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其次,教会学生获取数据信息的方法,能够运用调查表或问卷进行调查,搜集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信息,做到用时短、费用省、效率高。②数据处理技能,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数据整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技术,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分析的需要。数据整理是提高数据资料价值和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基础和关键。数据的整理过程不仅仅是加加减减,还包括统计分组、设计整理表、计算汇总等。应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特点正确分组,设计整理表,并根据整理表进行归类整理;数据分析是运用统计特有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是对现象从量的认识上升到质的认识的过程。统计分析方法很多,文秘专业学生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如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抽样推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这些计算公式的用处及应用范围,并能够把各種方法结合起来分析,挖掘出数据的深刻内涵。③数据资料使用技能。经过数据调查和整理,获得了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和图表,这些数据资料和图表在调研、分析报告中用来支撑、佐证、解释、描述文字材料所阐述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数据资料和图表,以及如何正确应用数据的表现形式等。④计算机在统计中的运用技能。数据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和储存等已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的应用。目前,可以用于数据处理的软件很多,其中Excel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应用软件,职院普遍开设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统计课程与Excel课程整合,教会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制作统计图表。⑤统计报表填制技能。统计报表是政府获取基本统计数据的一项制度,所有基本统计单位都有责任按照规定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提交报表。文秘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报表填制的技能,掌握统计报表的填制要求,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报表数据。

对此,统计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文秘专业学生统计素质的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文秘专业学生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教学重点应放在统计数据资料的获取、整理、储存、基本分析及运用上。这样,就需要对现在使用的财经类统计学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特别是对各章的教学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安排,增加综合实训(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及时间分配如下表所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多年来,统计学课程在文秘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统计学的重视不够。多数学生认为统计属于理工科,与数学联系密切,跟文秘专业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对统计就有一种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一提到统计,他们就会想到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等,觉得枯燥无味,并且认为统计学在工作和生活中实际作用不大,因此,在学习时,仅停留在获取学习内容的表面上;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单一。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实际情况是,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应用还不够,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统计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由此可见,要使文秘专业的学生学好统计学,在学习中获得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首要的问题是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使学生从不够重视统计学到足够重视统计学就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各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要加强统计案例教学和统计实践性教学,把统计课程教学和统计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1.结合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在授课前,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尤其是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就业方向、岗位需要和实际工作进行案例搜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主动地根据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判斷,最后,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体的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统计实践过程的一种模拟,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这样,一方面既强化了学生对实际统计资料的阅读、理解、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利用统计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是跟学生未来就业、实际工作息息相关,所以他们自然也会很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分析探究过程中。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根据教学进度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社会实践可先点后面、由浅入深逐步开展,最后安排一次综合实习。如统计调查内容讲完后,安排、组织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网络利用的利与弊、学生厌学现象、社会经济现象等)进行具体的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和任务的确定、到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到调查项目的确定和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再到调查方式方法的确定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学生利用周末或闲暇时间进行数据资料的搜集,在规定的时间交由教师审阅后统一讲评;又如统计整理内容讲完后,又安排学生对上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从选择分组标志到统计分组、到过渡整理表的设计和汇总计算方法的选择、到具体的汇总计算直至最后编制统计表,也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审阅后统一讲评;再如,当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讲完后,最后再安排、组织学生对上次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独立完成统计调查报告的编写,老师审阅后进行综合讲评。这样,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亲力亲为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整个过程,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理论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培养方案.

[2]杨汉东.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统计素质的培养,秘书,2008年06期.

[3]高莉.文秘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16(6).

[4]阎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北方经贸,2010(2).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吉林财经大学专业】吉林财经大学招生网站-吉林财经大学分数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今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今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吉林财经大学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性质:公办 招生层次:本科 第四条 学校主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月大街3699号。 第二章 招生计划第五条 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计划。 第三章 学历证书颁发第六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吉林财经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 第四章 学位授予第七条 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政学、税收学(注册税务师与高级税务经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经济学等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法学(经济法方向)、法学(民商法方向)等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英语(经贸方向)、日语(经贸方向)、朝鲜语(经贸方向)、新闻学(财经新闻)、广告学等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保险精算方向)、统计学等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第五章 收费标准第八条学费收取标准 本科专业: 新闻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日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朝鲜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法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国际商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经济统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保险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税收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经济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财政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金融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审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财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物流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行政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金融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广告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20元;电子商务(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3000元;统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资产评估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第六章 录取说明第九条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 1.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统计学、统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学、资产评估、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类等专业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招收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考生。

2.报考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英语、日语和朝鲜语等专业的考生,如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英语口试,则考生须参加,录取时英语口试成绩将作为参考。 第十条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无特别要求 第十一条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无特别要求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 1.我校招生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2.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具体比例视各省(区、市)志愿设置方式及生源情况而定。 3.对于实行顺序志愿录取方式的省(区、市),首先录取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当第一院校志愿生源不足时,按未录满的招生计划补缺录取第二院校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对于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省(区、市),按照该省(区、市)政策调阅考生档案。 4.对享受政策性加分或者降分投档的考生,可按所在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投档,但在专业录取时只按实考分数进行排序。 实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和有一定特长的考生。 5.在江苏省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根据考生的投档分数,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排队,结合考生的专业志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其它指标,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和所录专业。 选测科目等级最低标准为BB。 6. 在内蒙古自治区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即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7.除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外,在其他省(区、市)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专业级差方式录取。 级差分数的确定以所录考生总体专业志愿满足率最大为准。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 具体操作程序为:所有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数排队,由高到低按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降一个分数级差录取进第二个专业志愿,以此类推。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及相关科目成绩调剂到相应未录满专业。 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8.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第十三条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联系电话:0431-84539100 联系人:招生办公室 第十四条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吉林财经大学重点专业:

吉林财经大学全景地图:

吉林财经大学历年分数线:

吉林财经大学报考指南:

吉林财经大学招生计划:

吉林财经大学人气校友: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财经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现实出发,进一步探讨其发展模式,提出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符合财经类院校特色的实习基地和长效机制、构建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浓厚氛围等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引言

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经类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社会经济理论,又能联系实际的人,所以财经类院校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经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科学中重要的学科领域,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由于财经领域极为复杂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等学科背景,财经院校学生不可能像理工科学生那样用严谨的实验来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也不容易像理工学生那样做出科学成果和科技发明,因此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财经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培养广大财经学子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广大财经类院校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财经特色、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指导老师人数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各类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为探索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财经类院校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实践主题与财经类专业结合程度趋向紧密

近些年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主题选择与专业结合愈加紧密。财经类院校以经贸类、金融类、商科类等专业见长,学生实践主题选择越来越受专业导向,主要集中于对相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和相关企业的走访活动和专业实习等活动项目。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设置中专门分列了探索经贸发展这一主题。这使得学生能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培养理论掌握、具体观察、科学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感悟企业文化、提高实战能力,学以致用。

(二)实践类型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财经类院校在着眼于财经类专业主题实践的同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有效引导下,学生的视角更加独特,观察更加细致,选取的主题更趋多元,也更贴近现实,实践类型与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近些年,财经类院校的社会实践主题范围涵盖了经济区域发展、志愿活动、社区服务、实习创业、文化研究等多种主题,实践途径也日趋多样,包括实地调研、实习、支农支教、社区关怀、远征宣传等多种途径。在各色实践主题及类型中,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也加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主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受到财经类院校学科实用性导向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主题日益得到关注,职业规划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反映了学生贴近现实的诉求与规划未来的壮志。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1年与爱因斯特共建国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的实践项目。

三、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财经类院校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财经类院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开创性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财经类院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

从经费资助方面来看,有些院校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这使得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受财力限制而难以深入下去。受研究经费和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从课程设置来看,部分财经类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较少,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激发和训练,而经济管理类、财政金融类课程很少安排实验教学,这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财经类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财经类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内涵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大大限制了社会实践的选题范围。很多财经类院校学生将社会实践局限于个人发展,缺少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学生多选择实习、创业类社会实践,而往往忽视科研、志愿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此外,财经类院校学生依据财经类专业选择的实践主题往往过于空泛,这使得实践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具有广泛现实意义的实践成果。

(二)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很多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缺乏日常化和长期性,往往集中于暑假。这使得社会实践成为了学生的暑期任务,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此外,部分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甚至部分院校学生托人找单位盖章了事,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2]。

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自身专业特色体现不足。

部分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选择的主题往往流于大众化,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财经专业的特色,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学生在实践中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学校的资源,也不能得到更多来自专业教师的指导。

四、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途径

经过上述的分析,结合当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财经类院校的现有办学特点和资源,我们为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财经类专业属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本科学生,除少数进入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经济方面的种种工作。因此,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渗透社会实践思想,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将为财经类院校开辟更广泛的社会实践途径。

在教学方法上,要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更多地采取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团队等新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内容上,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教材适应实践的需要随时更新。在教学考核上,考试形式灵活多样,扩大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此外,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家兼任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

将实践应用于教学,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为探索财经专业类实践课题,建设财经专业类实践基地打下深厚的基础,如斯坦福大学为财经类学生设有很多的讨论班或研讨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修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研讨班,不同专业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不同的思想达到碰撞,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3]。

(二)结合财经类专业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

财经类院校应结合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财经类院校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将有助于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性问题,财经类院校大批的专业教师也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财经类专业性指导。

此外,财经类院校结合本校专业开展特色实践能够使教学与实践相互促进。学生可以在专业性社会实践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财经类院校结合本校专业开展特色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开辟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长效发展机制,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三)建设符合财经类院校特色的长期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不仅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稳定、长期的实践途径,而且能够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选择实践基地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特色,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力求做到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校外实践基地为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之具备产、学、研一体的特点。即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同时也为学校注入科研动力,促进学校形成技术创新、交流、转化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速实践成果的转化。

(四)建立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克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化的现象,将社会实践推向日常化。这不仅需要建立并完善社会实践领导管理机构,设立并规范社会实践专门规章制度,还要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并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考评体系,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社会实践日常化方面,可以撰写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社会实践教程,设置社会实践方法理论课程,或定期举办专门讲座。将实践融入课堂,推行实践教学方法,将实践课题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各种短、中、长期的实践项目,做到社会实践人人做、时时做,全面覆盖,全面铺开。这将有利于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并更好的与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五)构建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浓厚校园氛围

只有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中可以传授科学的每一个场所,它方可成为真正意义上提高财经类学生科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组织活动[4]。财经类院校应更加重视社会实践的日常宣传与成果分享。运用各种校园媒介,开辟实践版块,分享实践故事,刊载优秀实践论文,构建人人乐于实践的浓厚校园氛围。此外在日常的思想教育课,更应该重视实践过程的作用,激发同学们对于开展社会实践的热情,从而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途径,是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文科类院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院校应紧跟时代潮流,重视人才培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03.

[2]邹丛阳.浅谈新形势下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J].湘潮,2008(2).

[3]邓和平.斯坦福大学成功之路的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4]乐章,吴苗苗,李东阳.财经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贵州财经大学于2008年成立了艺术学院,声乐专业的教育是艺术学院的专业课,也承担着通识课的教育,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根据麦可思-中国2015-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音乐表演连续三届成为“亮红牌”专业,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能否在培养方案、教育理念、教材使用等方面发力,更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教师的资源配置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和引人深思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针对目前财经类大学声乐专业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一些改革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财经类高校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贵州财经大学在2008年成立了艺术学院,不但是专业教学分院,还承担全校学生的艺术基础教育和培养,截至2018年有音乐系、舞蹈系、环境设计系三个教育系。艺术学院致力于实现锻铸“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精艺术、懂营销、善管理、能胜任艺术推广,具有高素质的艺术应用型人才”。但截至2018年,艺术学院就声乐来说,仍然存在一些规划或具体实施上的问题。比如,可以和贵州省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贴合得更紧密一些,牢牢把握自己本校经济背景的大优势,深入实践教学和优化上课模式,努力探寻一条行之有效,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做到教学和实践的双赢。

2 我校艺术学院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8年,贵州籍音乐考生在贵州省大学联考中是不需要考试基本乐理的,考生只需要准备专业主科和视唱练耳的考试。这对于考生来说虽然减轻了学习成本和考试负担,但缺乏对音乐技能系统的学习,直接导致考生的音乐基础知识薄弱甚至缺失,最终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降低,大量的贵州籍考生考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优秀音乐院校,影响他们接受进一步的音乐教育。此类底子薄的音乐考生只能大部分被贵州省本地高校消化,再经过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这几所专业性强的院校层层筛选,落到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的好苗子更是凤毛麟角。如果我们的声乐教学依然以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为标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就相当大,稍显笼统又不切实际,也不符合贵州财经大学“儒魂商才”的定位。

笔者认为,财经类大学在培养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尤其要注重“财经”二字,要探索在财经背景下的音乐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贵州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制定经济类音乐人才的发展目标,声乐和经济类教学双管齐下,立足贵州,为社会输送带有鲜明财经背景的高素质经济管理音乐人才。

2.1 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向专业演唱方向看齐的,基本沿用音乐专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以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为培养目标。这种人才的培养与财经类大学声乐专业的社会需求不相符。

2.2 老师教学方法保守与考试手段单一

首先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和提高实用经济管理与推销的课程,“多管齐下”,强调拥有财经专业的素质而不必强调其专业的精湛性;声乐专业学生要紧紧依靠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类学科优势,眼光不要局限在艺术学院,积极选修第二专业;经济背景的课程教育则要贯穿大学前三年,并在毕业前降低声乐考核难度,增加经纪人的相关考试,以保证毕业生可以胜任今后的有经济思维的艺术工作。

3 贵州财经大学声乐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3.1 紧紧依托贵州财经大学的办学特色

以前艺术学生只学艺术,声乐专业也只学声乐,闭门造车。现在贵州财经大学要更深层次地把经济和艺术根据贵州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声乐专业的学生能够从贵州财经大学的通识课和公选课中接触专业的经济思维和人文社科知识,能够具备一定的人文熏陶和经济管理头脑,对以后为人处世、价值观和认知观,甚至子女家庭的教育都会有很大影响,而且这些带有“儒商”特征的人文教育也更能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更符合我国的主流价值观。

3.2 整改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

(1)建立小组课与集体课的授课模式,考试实行末位淘汰制。笔者认为,要打破现在的僵局,就一定要出现新的授课模式。例如,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声乐水平,采取“高带低”(高年级带低年级),“老带新”(老同学带新同学)的授课方式。这种灵活的上课方式的好处是让低年级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和高年级同学一起上课时有前进或超越的目标,也让高年级的同学有不甘落后和竞争的意识。而且要求在每个学期的声乐考核中排名连续处于后5%的学生由艺术学院声乐老师汇总,进行集中和公开上课,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并要求其专业老师拿出避免其“淘汰”的可行性方案。

(2)专业老师上课,不同的年级学生观摩。每位老师基本上都会有四个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甚至每位学生的程度都不尽相同,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是如何诠释,同样的高音不同的人是如何演唱,同样的表演紧张不同的人是如何克服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同一“师门”下讨论和借鉴的。老师和学生在琴房中充分民主自由地沟通交流,切磋技艺,取别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也会把学习积极的目的性表现出来。而且在琴房里声乐教师把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统一的讲解,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也能同步跟进,教学相长,大家都能受益,不但能把教学的内容范围扩大化,还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衍发.财经类高校艺术概论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艺术教学与实践,2016.

作者简介:袁冬,男,河南信阳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研究生在读,贵州财经大学艺术经管学院声乐系教师,多次在“金钟奖”“多彩贵州”“贵州专业文艺奖”等声乐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影响高职财经类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 高校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让财经类高校也开始不断地发展, 但是没有规划的扩招, 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财经类人才逐渐呈现出一种“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 全国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院校层次和水平不同, 某些高职院校在没有实际规划的情况, 盲目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最后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创业非常困难, 市场需求同他们的能力不相符合。

(二) 市场

某些企业在不衡量自身需求的情况, 过分依赖于高学历的人才, 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开始创业或者是就业的时候, 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同时, 具备创业想法的学生, 在开始创业的时候, 也会受到资金、经验等方面的限制, 加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这也是学生放弃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专业+创业”融合模式下高职财经类专业建设策略

(一) 构建“专业+创业”融合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中开设创业教育, 首要任务就是应该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创业意识, 专业教师也要积极地向学生传递一个创业的知识与技能, 以此来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 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教育的时候, 应该将目标放置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上面, 这样也符合现阶段学生创业的基本需求。要实现专业教育同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教师就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个是开展一些财经类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将创业理念同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融入其中。另一个则是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能力, 最好是可以得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现象。

联系到财经专业, 创业并不仅仅是需要一些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基于此, 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专项课程, 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 学生的课时作业都比较少, 而且部分学生对于指导类的课程, 兴趣比较低, 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所以, 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转换观念, 将创业指导课在学生刚开始入学的时候, 就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授课, 这样更能增强他们的投入感。

(二) 创建一个专业性的实践平台

财经专业教育是需要实践的, 而创业教育也需要一个实践平台, 在人才培养中, 学校可以将财经专业同一些社会企业相互合作, 这样也能为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思想。首先在学校学习的时候, 学生会和社团等就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参与到一些平台参观和专业介绍等诸多的活动中。其次, 在实习阶段, 在学校的安排下, 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 这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对创业过程有一定的认知。最后, 就是在实战平台中, 构建一些创新创业类的项目, 让学生从新闻实事、课程知识中去发现和了解一些创业灵感。同时, 还可以引用“城市农村”等往年的创业项目。而且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尽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 结合互联网+的优势, 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等方式, 来引导学生创业, 更好地培养一群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三)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将“专业+创业”融合式的发展模式合理化的应用到教育和教学的进程中, 而在应用的过程中, 还可以构建一个完善且多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 不仅是对教育者进行相应的评价, 而且还要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评价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 不仅可以推动“专业+创业”模式的顺利进程, 对于培养一些理论+技能性的综合性人才也有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 尽量通过“过程+结果”的双层评价模式, 这样才能为相应的教育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可以构建一个一致性的教育评标标准, 从综合的角度出发, 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此外, 还要以系统性的考核评价指标为参考, 在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中, 通过互评和自评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拥有更为出色的创业表现。

三、结语

“专业+创业”的融合模式在现阶段已经成为高职财经类专业教育发展的主流, 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地将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同时, 也要将一些全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不仅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创业提供参考, 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专业同创业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 不仅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精神, 同时, 也是高职院校在未来的发展思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充分地意识到, “专业+创业”的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在构建一座沟通桥梁的时候, 也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融合机制。本文就以财经类的专业为例, 首先介绍了影响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设策略, 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专业+创业”,高职财经专业,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立平.高职“专业+创业”融合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J].电子商务, 2016 (4) .

[2] 徐博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7 (4) .

上一篇:专业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专业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