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

2023-09-19

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探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旨在为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工技术与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一、前言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是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是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电工技术理论以及实验技能的关键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逐渐的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合理的讲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配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以此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需求分析,目前,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来说,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更多的电力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用技能;其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内容分析,在制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网络教学的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明确教学知识点的联系,方便学生进行随意的选择和学习;其三,教学对象的分析,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先将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层次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构成知识点网络。然后再将所有的知识点网络添加到网络教学系统中,构成相应的学习单元,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控制机构。绕知识点建立WEB互交界面、热键系列、导航结构、素材库等,通过这周给设计思路,能够实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共享性、开放性、互交性以及易维护性。

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1.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动画演示、例题、案例等以知识单元的形式展现在该模块中。该网络系统中时,通过相应的教学目标,准确的了解该章教学的学习要求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通过和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应用超文本语言HTML制作相应的网页式课件,将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加载到网络课件中,当学生进入到该网络系统中时,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交互动能,网络课件中还根据教学中的疑难点以及关键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解析,保证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网络课件中的内容。

2.网络辅导。网络辅导系统是针对学生复习课堂讲述的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以及监测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而设计的,该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包含了20个学习单元,并且每一个单元中都包含了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例题练习、问题解析等内容,该辅助系统中涉及的内容全部都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多年的学习重点与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点,对相应的难点以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析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的強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3.课件点播。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中,在可能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摄制的教师江河的电子教案、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转化成同步的视频课件,然后将这些课件传输到网络中,学生们通过登录该网络系统,就能够点播相应的课件,这种供学生随时点播的网络课件,使学生如同在教室中聆听教师的教诲,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4.模拟实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模拟实验,是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软件,以一种模拟的空间来模拟现实中的实验环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将试验的理论、概念、重点以及难点等都标注出来,方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实验教学的所有内容,这种模拟实验能够定量的分析电力以及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的理解。

5.在线检测。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中,还设置有在线自测题库,通过ASP技术管理相应的测试题库,该测试题库中包含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测试题目的难度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试题目,ASP技术能够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实现对测试题目的快速组合,并且其还具有自动批阅以及分析问题的功能,当测试结束后,该系统能够自动的将试题的测试结果,其中包含测试的时间、试题的正确率、答题率以及测试的最终结果,然后将正确的答案以及答案的解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测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进行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涵盖到该网络教学系统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婷,刘涛,徐瑞东,张晓春.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62-64.

[2]张晓春.电工学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139-140.

[3]孙宏国,吕曙东,周云龙等.工电子实验技术教材的建设与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5);115-116.

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第2篇

【课题】

8.1 二极管

【教学目标】

知道PN结的单向导电性。描述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解释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1.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特性。 【

二、引入新课】

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体。但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会随温度、光照及所掺杂质不同而显著变化。特别是掺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导电类型,这是今天能用半导体材料制造各种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基本依据。

二极管就是由半导体制成的。半导体按所用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按内部结构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二极管;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通常所说的二极管是指普通二极管。 【

三、讲授新课】

8.1.1 二极管的外形、结构与符号

二极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8.1所示。

(a)外形

(b)内部

(c)符号

图8.1 二极管

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由P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三角形底边一端。 二极管的阴极引脚由N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短竖线一端。

强调指出:符号形象地表示了二极管电流流动的方向,即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向阴极,而不允许反

2-124

方向流动。

8.1.2 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关系

.正向偏置与导通状态

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8.2(a)所示,二极管阳极接高电位,阴极接低电位,二极管正向偏置。

此时调节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二极管表现出不同电压下具有不同的电阻值,记录每个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从而描绘成曲线,即得到图8.2(b)所示的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1)二极管VD两端正向电压小于0.5 V时,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对应的电压称为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或阈值电压(通常硅管约为0.5 V,锗管约为0.2 V)。

(2)二极管两端正向电压大于0.5 V后,电路中电流增加迅速。

(3)随着二极管电流增大,二极管VD两端电压维持在0.6 V ~ 0.7 V之间不再增加(硅管约为0.6 V~0.7 V,锗管约为0.2 V~0.3 V)。

(a)

(b)

图8.2 二极管正向偏置导通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特性

2.反向偏置与截止状态

二极管的反向电流、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8.3(a)所示,二极管阳极接低电位,阴极接高电位,二极管反向偏置。

此时调节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即使二极管两端反向电压较高时,电路中仍然几乎没有电流,当二极管两端反向电压达到足够大时(各种二极管数值不同),二极管会突然导通,并造成二极管的永久损坏。记录每个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从而描绘成曲线,即得到图8.3(b)所示的二极管反向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1)当反向电压不超过一定范围时,反向电流十分微小并随电压增加而基本不变。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2)当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将急剧增加,称为反向击穿,此时的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

(a)

(b)

图8.3 二极管反向偏置截止与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综上所述,二极管具有在正向电压导通,反向电压截止的特性,这个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2-125

二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可以用理想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来模拟,但应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相当于开关闭合;二极管反向截止时,相当于开关断开。但是二极管又不能简单地用开关模拟,一是因为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具有方向性,即是单向导通的,这是理想开关不具有的;二是正向导通的二极管两端存在一个压降,对硅管而言约0.6 V ~ 0.7 V;三是反向截止的二极管有反向漏电流存在,该电流因数值较小(μA数量级)常忽略不计。为此,用开关模拟二 极管可用教参图8.3电路示意。

教参图8.3 开关模拟二极管工作示意图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参数是选择和使用二极管的依据。主要参数有:

(1)最大整流电流IFM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电流的平均值。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指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所允许施加的最大反向电压。

(3)反向电流IR指二极管加反向电压而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如果该值较大,是不能正常使用的。

四、小结】

1.二极管对来自两个方向的电流呈现不同的性质,在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一般约0.3 V0.6 V),电流只能从阳极(P型半导体一侧)流向阴极(N型半导体一侧),反方向是不能导通的。这个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2.二极管的参数反映二极管在各方面的性能,是正确的选择和使用二极管的依据。二极管的参数主要针对单向导电性提出来的。使用较多的是最大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

五、习题】

一、是非题:

1、

2、

3、4;

二、选择题:

1、

2、

3、4;

三、填空题:

1、

2、

3、4;

四、计算题:1。

【课题】

8.2 晶体管

【教学目标】

1.知道晶体管结构与符号。 2.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教学重点】

1.晶体管结构与符号。 2.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2-126

【教学难点】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二极管的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的不同表现。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二、引入新课】

晶体管的分类:按材料分有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按结构类型分有NPN型和PNP型。 【

三、讲授新课】

8.2.1 晶体管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晶体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8.4所示。

(a)外形

(b)NPN管结构和符号

(c)PNP管结构和符号

图8.4 晶体管

NPN型晶体管发射极电极(符号箭头向外)形象地指出发射极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管内流向管外,而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是流入管内的;PNP型晶体管的情况正好相反(符号箭头向内),电流由发射极流入,由集电极和基极流出。

8.2.2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晶体管放大作用可按图8.5连接电路。发射极作为公共端接地,并选取UCC > UBB。 在基极回路电源UBB作用下,发射结正向偏置(即基极电位高于发射极电位)。 在集电极回路电源UCC作用下,集电结反向偏置(即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

2-127

图8.5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调节电阻RB,观察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 (1)IB变化(增大或减少),IC和IE都会随之相应的变化(增大或减少)。 (2)IE IB + IC = ( 1+ )IB ,且IC >>IB 。

(3)IC和IE的比值基本为一常数,称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用字母β表示。

I = C 或 IC = IB

IB(4)发射结电压在0.5 V以下时,ICIE0,这种情况下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5)基极电流IB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发现集电极电流IC不随基极电流IB增大而增大。这种情况下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

就其本质而言,晶体管的“放大”是一种控制,是以较小的电流IB控制较大的电流IC。

8.2.3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 )是表征晶体管电流放大能力的参数。通常以100左右为宜。

2.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是指当晶体管集电极电流超过ICM时,晶体管的参数将会明显变化。

3.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是指为了限制集电结温升不超过允许值而规定的最大值,该值除了与集电极电流有关外,还与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有关。

4.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EO)是指晶体管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

四、小结】

1.晶体管是由两个PN结构成的,所以就有NPN型管和PNP型管之分。所以外加电压极性和电流方向都相反。

2.晶体管要具有放大作用,就必须满足其外部条件,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一条是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

3.晶体管放大时电流分配的关系式:IE = IC +IB =(1+ )IB 4.β称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IC = IB

5.晶体管的主要参数其物理意义是:——反映电流放大能力;ICM——对晶体管集电极电流的限制;U(BR)CEO——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能够承受最大电压的限制等。 【

五、习题】

一、是非题:

5、6;

二、选择题:

5、6;

三、填空题:

7、

9、12;

四、计算题:2。

2-128

【课题】

8.3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教学目标】

描述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区分三种工作状态(放大、饱和、截止)。 【教学重点】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的外部条件和特点。 【教学难点】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的外部条件和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

二、引入新课】

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是由其集电结和发射结偏置不同造成的,它可以分成放大状态、饱和状态及截止状态。 【

三、讲授新课】

8.3.1 放大状态

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 IC =  IB,各极之间电流关系为

IE = IB + IC = IB + IB = (1 + )IB

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的电流和电压示意图如图8.9所示。

(a)

(b)

(c)

图8.9 放大状态晶体管电流、电压示意图

图8.10(a)所示电路是在图8.9电路基础上,将电阻RB接到UBB正极的一端改接到UCC的正极上。为了进一步简化电路,图8.10(a)中电源UCC省去未画,只标出它对地电位值和极性。

图8.6(b)中标出发射结的正向偏置电压UB E和集电结的反向偏置电压UC B,放大状态各点电位是集电极电位最高,基极电位次之,最低的是发射极电位。

图8.6(c)示意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通路,用一个变化的电阻表示其间电压降。变化情况可认为是受基极电流控制的。

2-129

8.3.2 饱和状态

处于饱和状态的晶体管,基极电流IB失去对集电极电流IC的控制作用,因而晶体管饱和时没有放大作用。

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电流和电压示意图如图8.10所示。

(a)

(b)

(c) 图8.10 饱和状态晶体管电流、电压示意图

图8.10(a)中,当UCE减小到接近为零时(硅管约0.3 V,锗管约0.1 V,称为饱和压降),集电极电流ICUCCUCERCUCCRC已达到最大值(晶体管饱和)。

图8.10(b)中标出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偏置UBE和UBC,饱和状态各点电位是基极电位最高,集电极电位次之,发射极电位最低。

图8.10(c)示意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相当于一个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相当于短路。

8.3.3 截止状态

处于截止状态的晶体管,各极电流(IB、IC和IB)都为零或极小。因而晶体管截止时没有放大作用。

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电流和电压示意图如图8.11所示。

(a)

(b)

(c) 图8.11 截止状态晶体管电流、电压示意图

图8.11(a)中,基极电流IB0和集电极电流IC0,所以集电极电阻RC上就没有电压降。晶体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电压UCEUCCICRCUCC。

图8.11(b)中标出了发射结和集电结的反向偏置电压UB E和UC B ,截止状态各点电位是集电极电位最高,发射极电位电位次之,基极电位最低。

图8.11(c)示意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相当于一个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相当于开路。

2-130

四、小结】

1.放大状态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电流、电压关系:IC =  IB,IE = IC + IB = (1+) IB,UCEUCC  RCIC 特点: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控制。

电位值分布(以NPN管,发射极接地为例):VC > VB > VE 2.饱和状态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极正向偏置。 电流、电压关系:

UCE0.3 V,ICUCC UCERCUCCRC

特点:集电极电流不随基极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电位值分布:VB > VC > VE 3.截止状态条件:发射结零偏或反偏,集电结反偏。 电流、电压关系:IC = 0,IB = 0,UCE = UCC 特点: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为零。

电位值分布: VC > VE > VB 【

五、习题】

一、是非题:

7、8;

二、选择题:

7、

8、9;

三、填空题:

8、

10、11

四、计算题:3。

【课题】

8.4 晶闸管

【教学目标】

知道晶闸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晶体管的结构。

2.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

二、引入新课】

1.晶闸管有普通型晶闸管和特种晶闸管。

2.特种晶闸管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等。 【

三、讲授新课】

8.4.1 晶闸管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晶闸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8.12所示。

2-131

(a)外形

(b)结构

(c)符号

图8.12 晶闸管

晶闸管的符号与二极管相似,只是在其阴极处增加一个控制极,在控制极上加控制信号时晶闸管导通。

8.4.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1.晶闸管工作原理可用图8.13所示实验电路验证。

2.晶闸管反向偏置,如图8.13(a)所示,无论是否给控制极加电压,晶闸管不导通。 3.晶闸管正向偏置,如图8.13(b)所示,控制极G没有接任何电压,晶闸管不导通。

4.晶闸管正向偏置,如图8.13(c)所示,控制极G加一个幅度和宽度都足够大的正电压,晶闸管导通。

5.晶闸管导通后,如图8.13(d)所示,去掉控制极电压,晶闸管仍然能保持导通。

结论:晶闸管是一个受控制的二极管,除了应具有正向偏置电压外,还必须给控制极加一个足够大的控制电压,晶闸管就会导通。一旦晶闸管导通,控制电压即使取消,仍然保持导通状态。

使晶闸管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在控制极上加的正向电压称为触发电压。

注意:晶闸管导通后若阳极电流小于某一个很小的电流IH(称为维持电流)时,晶闸管也会由导通变为截止。

2-132

图8.13 晶闸管导通实验电路

8.4.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晶闸管允许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2)正向平均管压降UF:晶闸管正向导通状态下阳极和阴极两端的平均电压降。一般为0.4 V1.2 V。

(3)维持电流IH:维持晶闸管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

(4)最小触发电压UG:晶闸管导通要求控制板所加的最小触发电压,一般约为1 V5V。 【

四、小结】

1.晶闸管的结构:晶闸管由四层半导体(PNPN)、三个PN结构成,具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2.触发电压是使晶闸管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加在控制极上的正向电压,一旦晶闸管导通,控制极就失去控制作用。

3.晶闸管的特点: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

阻断→导通的条件:UAK和UGK加足够大的正向电压。 导通→阻断的条件:IAIH 或UAK0或反向。 导通后控制极失去控制作用。

4.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晶闸管的参数主要表现在可控导通和维持导通方面。例如:维持电流IH;最小触发电压UG等。 【

五、习题】

一、是非题:

9、

10、11;

二、选择题:11;

三、填空题:

13、14。

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第3篇

姓名学号

一、 填空题:

1. 如果把两个或多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这种连接你

为。

8.电压是指()A.两点间的电位差B.一点的电压 C.火线电压D.正极电压

9.节点是指()A.一条支路的交节点B.两条支路的交节点

C.三条支路及以上支路的交节点D.都不是

10.家用电压为220V,是说()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

3.交流电的极性你为火线和零线。而直流电的极性你为正极和。 4.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与各支路电流。

5.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元件上的电压之和也就是说串联分。 6. 电池在式程术语中称为原电池。电池 “碳棒” 是电源的。 7.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 8.电路就是指电流流过的。 9.一KWh就是电。

10.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出发流回到电源的负极。

二、选择题:

1.电阻R1;R2 并联,其总电阻为()A.R1+R2B.R1—R2

C.R1×R2D. 1/ R1+1/R2

2.有电阻R1=10Ω;R2=15Ω;R3=30Ω串联,其总电阻为()

A.45ΩB.25ΩC.55ΩD450Ω

3.蓄电池是()A.一次电池B.二次可充电电池

C.交流电D.都不是

4.交流电的英文字母表示是()A.ACB.DCC.ABD.LG

5.一只40W的电灯用电25h;一共用了的电度为()A.一度电B.二度电

C.0.5度电D.25度电

6.电池的总功率为()A.等于负载功率B.等于内阻功率

C.等于负载功率加内阻功率D.负载功率减内阻功率

7.在基尔霍夫中的ΣI=0;其意思是()A.电流等于零B.电压等于零

C.任意时刻节点中的电流为零 D.任意时刻节点中的电压为零

A.火线对地B.火线对零线

C.火线对火线D.正极对负极

三、名词解释:

1.什么是电池?

2.什么是开路;短路?

3.什么是支路;回路?

四、问答

1.什么是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第4篇

1 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 《汽车电工与电子学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以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而忽略了“够用为度”的原则;其次, 以往的电工电子课程只针对机械类专业来进行教学, 对汽车专业的学生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另外,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机电技术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要为学生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本课程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2 课程定位

《汽车电工与电子学基础》是对汽车维修岗位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目标, 以电工、电子学为主要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电器、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所需的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3 课程教学设计

3.1 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专业核心课程和来自企业的职业岗位需要开发技能项目, 再根据项目需要确定理论知识, 突出对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任务为驱动, 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理实一体教室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革考核方式, 突出过程考核。改变过去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的做法, 对每个学习单元进行过程考核, 提高考核的时效性。

3.2 整体教学设计

3.2.1 校企专家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汽车电工与电子学基础》课程具体内容的确定应由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和企业专家, 在参照劳动部制定的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基础上, 对岗位能力进行详细深入地研究之后来进行。

3.2.2 采用“任务导向, 项目驱动”的思

路, 以“适度够用”为原则, 开发技能项目和知识要素

采用典型汽车电路为载体, 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确定的能力项目要与专业课的要求相一致。开发每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要素, 过程中打破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换之以强调能力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适度够用”为原则。

3.2.3 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选择实用汽车电子电路为制作内容, 通过制作实践激发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完成电路功能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最后再通过实践, 进一步验证相关概念或定律。

3.2.4 结合网络教学平台,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平台信息量大, 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汽车专业教学软件, 供学生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和消化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理论, 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3.3 教学单元设计

3.3.1 单元描述

在每个学习单元中, 学生按实训指导书连接电路并对电路提问:电路功能及其原理是什么?电路组成、特点如何?电路中的元件及特点如何等等。使学生明确完成上述任务应该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

3.3.2 信息收集

根据学习任务收集相关资料信息。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然后再集中讲解。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教科书、实训指导书、互联网、参考书等。

3.3.3 计划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所需设备、工具、电子元器件及相关信息资料;安全操作规定;学习进度等。

3.3.4 决策

对所作计划进行讨论, 确定最佳学习方案。

3.3.5 实施

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训指导书及相关信息资源的引导下完成对电路的连接或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遇到问题随时向教师求助。

3.3.6 检查

成员自检或互检学习成果, 根据存在的问题补充修改, 教师抽检进度和效果并提出建议, 以便在完成下一个任务时吸取经验和教训。

3.3.7 评估

教师通过电路测试结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效率、同学间的协作是否默契等并记录成绩。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

3.3.8 拓展

通过完成该任务提高学生对与此任务相关的电路的制作能力, 提高学生对含有相同元器件的电路的分析能力。小组内或组间可就此进行讨论。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1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4.1.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法。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主动探索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1.2 讨论式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教师的引导, 充分发挥交流互动的作用, 开展研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力, 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 通过相互提问、随机选定发言等形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激发认知动力。

4.2 教学手段

4.2.1 多媒体教学

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在理实一体教室通过投影仪和大屏幕, 显示教学相关信息资料, 使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

4.2.2 实际操作

在理实一体教室通过10个典型汽车电路的制作 (如倒车警报信号电路、汽车有触点点火系电路等) , 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最后通过8个实验验证相关理论与概念,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课程设计得到了学校领导及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的课程建设将紧紧围绕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 加强教材建设, 丰富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案例, 在教学改革道路上有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汽车电工与电子学基础》是针对汽车维修岗位群进行人才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教学设计是对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职业资格研究分析后, 根据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要求, 参照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完成的。课程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充分考虑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课程的基本框架, 按照学习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以行动导向实施教学,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学设计,任务驱动,理实一体

参考文献

[1] (德) Wilfried Staudt.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组.汽车机电技术 (一) 学习领域1~4[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

电工与电子技术范文第5篇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使得传统教学领域中的辅助教学更加具体和完善, 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的交互环境。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 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 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于《电工基础》学科教学, 笔者亦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增加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强心剂。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理论知识非常重要, 但由于其理论性强, 概念多, 原理抽象, 内容繁杂, 公式众多, 教师如果单凭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很难解决《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图形、线路、图表、原理、结构等问题, 必然导致知识传授的枯燥乏味, 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 使学生积极性受挫, 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产生厌学情绪, 严重妨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阐明这门课程在本专业的重要地位, 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让学生在思想重视该课程, 端正学习态度。另外在教学中除了采用演示、实验手段和语言鼓励之外, 很有必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通过新颖的、多样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图像、声响来展现教学内容, 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利用问题诱导学生, 使学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 在讲解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节内容时, 其教学难点就是“电源的工作原理”。由于原理抽象, 学生普遍掌握不好。在教学时, 我首先通过实验观察开关闭合和断开时灯泡的明暗, 说明电源的提供电压的作用。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 将电动势的内部电荷移动情况和闭合电路中电荷移动情况、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 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后采用启发式和课堂设疑法, 提出在电动势的内部正电荷是在什么力作用下移动的?方向如何?闭合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端电压的关系等等问题, 让学生来回答,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而《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理论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时, 通过视觉、听觉同时并用的方法, 记忆率最高。而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正是利用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巧妙结合, 图文并茂, 直观易懂, 声像结合, 形象有趣等特点来传授知识, 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来接受知识, 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 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 在讲解《电工基础》中电磁感应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电流计指针的摆动反向不同从而得到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引起其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变化。再通过能量守恒定律讲清该实验现象的原理。最后运用多媒体软件制成课件, 讲授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判别原磁通的方向和变化趋势;第二步:根据楞次定律 (增反减同) , 确定感应磁通的方向;第三步:利用安培定则, 确定感应电动势 (或感应电流) 的方向。运用颜色、图形、动画等巧妙结合, 且利用鼠标来进行控制, 在放映给学生看的同时, 教师边讲解边给学生做手势,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容量大, 知识复杂, 原理抽象。学生只有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通过声、色、影、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通过对知识材料巧妙的编辑、播映、切换、重组, 以倒、快、慢、停等技术操作, 使传统教学中许多抽象、不易突破的教学重点、难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直观, 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乐学, 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物, 了解三相异步异步电动机结构和接法。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旋转磁场的产生的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配合电流合成知识运用安培定则、右手定则、左手定则来判断磁场的方向、感生电流的方向及转子受力的方向, 讲解这两个本节难点。最后通过习题强调本节的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知识情景化, 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生就能对知识理解得透彻, 记忆得牢固, 容易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促进检测和复习反馈

知识需要不断地检测、复习, 才能被保持和记忆。检测、复习需要信息的反馈, 反馈越及时, 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效果就越高, 反馈的范围越广, 层次越深, 知识面就越大, 准确率就越高, 运用价值就越大。多媒体教学用于检测、复习, 只要选准目标, 直观显示, 就可强化记忆, 引导思路, 有效地再现教学内容, 加快学习节奏, 扩大课时容量。检测、复习时, 可用提纲、图表形式展现出来, 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边放映边讲解, 串内容, 讲联系, 抓关键。

例如, 《电工基础》中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这一章, 以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三种表示方法为主线, 贯串全章, 在检测、复习时, 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围绕这条主线将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容串联电路的知识制成多媒体课件、投影片、幻灯片等, 教师在反馈时, 利用投影手段边放映边讲解, 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复习结束时配以试卷练习。第二次课教师有目的地选取典型进行讲评, 有正确的评判, 又有错误的剖析, 使学生深化理解, 及时修正,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课堂教学检测、复习变得生动活泼。

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指导技能训练, 培养能力

训练技能, 培养能力是专业课的重要环节, 也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 为专业课教学奠定基础。除了通过做实验来训练技能, 培养能力。《电工基础》教学中有许多实验课, 由于实验多是强电条件, 有些学生不注意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实验一般较复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 在学生实验前, 老师要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时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 并且还要反复示范操作要领, 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老师的讲解、示范的时间几乎要占用三分之一以上的课时。刚开始接触新的实验时, 不少同学感到很茫然, 不知如何下手。这时, 如果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在各个实验之前, 学生首先观察实验器材实物, 了解实验步骤, 老师配合讲解实验原理, 然后通过课件中的互动实验过程, 让学生首先在电脑上做实验, 学生实验步骤出错便会有提示或无法进行, 强化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都能无错完成电脑上实验时, 再真正动手。从而大大方便了同学们对实验步骤的了解和操作规程的掌握, 使他门实验起来从容自如, 得心应手。

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视野

凸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电工基础》虽然是一门基础课, 但电工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前沿科技。收集电工技术的新设备, 新发明, 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也可通过网络下载学习课件和资料, 强化学习效果。

事实证明,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从课程目标出发, 真正地把信息技术融入于教学结构之中;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协商学习和通讯交流、讨论、知识构建、创作实践、自我评测、学习反馈、认知的学习工具, 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作为呈现给学生真实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工具, 要让学生真正在其中体验, 主动、积极建构自己学习经验, 并通过网络通讯功能以及虚拟功能等方面体现和营造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以其独特的教学效果, 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确确实实地提高了《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诸多领域, 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 亦为新课程中优化教育教学的新的课改途径。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于《电工基础》学科教学, 笔者亦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工基础,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 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广东、北京、广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编委会.电工技术[M].广东高教出版社.

[3] 周绍敏.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浙江亚龙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使用说明书、实验指导书[M].

上一篇:电工学下一篇:电工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