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16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药学 毕业实践 影响因素 提高质量

毕业专题实践一直是药学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专题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搭起一座桥梁。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实验学科,本科生毕业后多在医药企业从事生产研发工作,这就要求中药学专业毕业生能在毕业实践期间提高动手、独立思维和科研设计能力,缩短自己与医药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好的融入社会开展工作。

1影响中药学专业毕业实践的主要因素

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在三年半的理论课程学习后,进行半年毕业实践工作。毕业实践质量高低取决于毕业实践题目的选择,实践过程知识的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目前影响中药学专业毕业实践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1学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综合能力在毕业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提高

不少中药学专业本科生认为,毕业实践是一门时间较长的实验课,等老师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而后照本宣科操作一下。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实践是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综合运用,忽视了毕业实践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思维及科研设计能力。

1.2毕业实践与学生就业方向不协调

由于实验经费和指导教师科研方向的限制,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践选题方向性较强。而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各不相同,这使很多学生对毕业实践题目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在毕业实践期间,许多未签约的学生忙于找工作。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很难集中到毕业实践中来,形成拼凑论文应付考核的局面。

1.3毕业实践的指导教师监管不到位

承担毕业实践指导的教师多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有充足时间指导多名毕业实践学生。而对刚开始毕业实践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学习阶段,需要指导教师耐心、全面引导。这种学与教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实践质量。

1.4毕业实践期间缺乏有效统一管理和定期考核

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践期间被分配到各个研究所,在整个实践期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来控制学生毕业实践进程。同时在学生选题、实验、结题阶段缺乏定期考核制度,无法掌握毕业实践不同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困难,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也缺乏有效监督。

1.5毕业实践成绩评定不够综合、客观

目前对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评定多集中在指导教师评语和毕业论文水平两方面,而忽视对学生在毕业实践期间综合能力的评定。这种情况往往是导师题目大而空,学生真正能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部分微乎其微。

2结合中药学专业的特点有效提高毕业实践质量的探索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验学科,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中学了多门专业课程。毕业实践过程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对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合应用有进一步了解,具备一定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科研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毕业实践质量。

2.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

2.1.1正确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本科毕业生面对毕业实践这个全新学习阶段时,导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在毕业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有重要意义。首先导师应从自身科研经历和对医药企业生产、科研运行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践与将来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调动其参与毕业实践的积极性。

2.1.2结合中药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需要合理选题

毕业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毕业生和医药企业等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搭起一座桥梁。实现这个目的,毕业实践选题至关重要。指导教师选题应紧密结合中药学专业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和医药企业对学生独立从事生产、科研能力的需求,选择涉及知识面广、深度适宜、可行性强的题目。切忌题目过大或专业性过强。立题后,应尽快指导学生进行全面药学文献检索,独立完成文献整理和开题报告撰写工作,了解题目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同时指导学生制定完整实验方案。这部分工作的锻炼,对学生将来在医药企业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很有意义。

2.1.3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监管作用

中药学专业毕业实践具体实验过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较为全面,需要导师耐心指导。尤其在实验工作开始阶段,学生普遍感到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有很多矛盾。导师要指导学生将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升华提高,耐心解释反常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研究兴趣。中期阶段,导师重点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多种先进仪器设备,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解决问题,自主完善实验方案,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2.1.4在毕业实践末期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

毕业实践末期主要工作是实验数据整理和毕业论文撰写。本科生首次接触科研论文,对撰写的规范性、严谨性了解甚少。导师在这个阶段应让学生学习规范化论文模板,讲解科研论文撰写思路和写作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及时给予修改校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写作习惯。高质量毕业论文撰写,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毕业论文管理

2.2.1让毕业实践管理贯穿于实践全过程

毕业实践工作管理应贯穿毕业实践全过程。学校、学院、导师应共同努力建立起三重管理制度,管理过程中沟通很重要,避免管理脱节。就中药学专业来说,毕业实践的主要工作是在导师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导师最了解学生考勤情况、实验态度、实验作风,应定期评比,奖惩结合,鼓励良性竞争。学院应定期与导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和监督导师管理是否存在问题。学校应定期听取导师和学院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毕业实践环境,提供必须的实验仪器、设备等,保障实践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2.2强化质量意识,建立综合考核制度

毕业实践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考核制度的及时、公平、合理。毕业实践考核成绩应由开题报告、中期阶段性2次考核、毕业论文评定四部分成绩组成。中药学专业毕业实践过程中,应阶段性组织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专家组成评审团对学生开题报告的科学性、新颖性匿名评分;在毕业实践中期组织2次考核,对学生实验进度、阶段性成果、和实验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和实验技能考察评分;学生毕业实践结束后,从毕业论文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三方面综合考察。

总之,充分重视中药学专业毕业实践质量的提高可为药学高校和医药企业等就业单位创造双赢局面,有利于学生很好的完成从上学到就业的转型,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志红,孙平华.药学本科毕业专题的实践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63-64.

[2]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2):66-67,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调查医学类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和培养质量,以根据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对培养过程评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该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较低。结论:学校应明确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就业

在高校扩招、高校合并的态势下,我国各类专业型大学也逐步向综合类大学发展,同时卫生部在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动态调整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与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推动以提高素质与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改革。如今,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我国近百所医学类院校中,均设有非医学类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因其投入少又热门,在各医学类院校布点数量位于前列。随着非医学专业的持续增设,问题随之暴露。由于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医学教育为主,使得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本专业认可度低、就业后稳定性差等现象。因此,对于医学类院校非医学专业就业的追踪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其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据以提出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内容。对某中医药大学8个学院17个专业的2017届毕业生进行毕业半年后的追踪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某中医类院校的两大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数据从求职基本情况、求职过程、求职结果、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进行研究。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对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半年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工作稳定性、职业特色、求职过程、教育教学评价等32项。问卷收回率为82.3%,有效率为80.1%。

2 结果与分析

2.1 就业总体情况

该校共设置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医院管理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共8个学院,17个专业。据2017年12月31日前的问卷调查显示,管理学院的纯就业率(除去升学率)为58.00%,在8个学院中排名第三,升学率为14.00%,排名第七,灵活就业率为16.00%,排名第一,未就业率为12.00%,排名第七。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88.89%和86.96%。由此可知,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较高。

2.2 求职过程分析

2.2.1 求职成功渠道与求职过程难点

对求职过程的分析首先从求职困难的原因和求职成功的渠道进行分析。对于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均有47.06%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实践经验的缺乏,其次是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再次是求职方法技巧缺乏,最后是社会关系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是学生这一角色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认为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占比也相对较高,反映出相应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所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有待改善。

从求职成功的渠道进行分析,28.33%学生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4.08%学生通过专业化的求职网站,14.31%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11.61%学生是通过父母及亲友推荐,9.21%学生通过校外现场招聘会,2.83%学生通过学校网站发布就业信息,1.70%学生通过校方(导师)直接推荐。反映出学校对于培养学生应聘技能和提供应聘渠道方面有待加强。

2.2.2 专业竞争力保障程度分析

专业竞争力保障度反映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找工作时所带来的竞争力的保障程度。市场营销专业竞争力保障度为50.00%,在17个专业中排名第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竞争力保障度为11.76%,在17个专业中排名15。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找工作中不具有专业的竞争力,专业为自己就业的保障程度较低;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信心不足。

2.3 就业结果质量分析

2.3.1 专业相关度分析

专业相关度反映学生实际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2.9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2.29,在全校17个专业中排名靠后,表明学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较低。在从事低相关专业工作的原因中,有30.53%的学生由于个人兴趣不想从事专业相关工作,23.16%的学生想找相关工作但不符合要求,17.89%的学生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17.89%的学生因收入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关系不想找相关工作。就管理类的两个专业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因其专业性质使得的就业面较广,市场包容性强,专业相关性较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较低,通过访谈发现,由于各类企业单位招聘中对于涉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一般招收工科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医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取得的是管理类学位,致使很多学生在应聘环节因不符合条件而不能报考相关岗位。

2.3.2 就业各方面满意度

对就业结果的满意度分别从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进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5分制对结果进行评分,如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酬的满意度在全校17个专业中位于前列。说明学生对于就业所处行业的市场情况较为满意,也说明了市场对于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需求。

2.4 对培养过程的分析

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分别从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教学水平、教学态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问卷数据采用5分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在8个学院中,管理类2个专业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排名第三,而对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表明学生对于管理类2个专业的教学培养满意度有待提高。

3 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情况信心不足,但就某医学类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来看,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在就业质量方面,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对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满意度较高;从对培养过程的分析来看,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较低;从求职过程分析来看,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找工作时所带来的竞争力的保障程度较低。上述结果表明,非医学生在就业认知、就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亟需解决,它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明确专业特色,增强专业认同感

对于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来讲,有着天然的特色就是医学院校背景,如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为卫生医药行业培养营销人才,为我国健康卫生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从学生层面来讲,应做好自我定位,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掌握一定医药知识和管理理论的复合型综合人才。从学校层面来讲,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避免搞全校“一刀切”,以及时了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与需求,以提高非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医学专业属于医学院校的边缘专业,该类二级学院的教师一般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興趣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因此,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容忽视。

3.2 完善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工作

学校应继续研究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按照专业不同的方向设置课程模块,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本专业目的是培养既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又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市场上对于具备计算机能力的工作岗位大多招收的是工科类学生而非管理类学生,这就需要学校层面继续研究与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时根据市场需要做出调整。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学校应该明确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非医学类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参 考 文 献

[1]陈沛军,李娟,梁嘉豪,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与趋向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38-40.

[2]刘堃,杜清,何晓敏,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14-215.

[3]徐晓炜,任晋文.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现状分析与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6):221-223.

[责任编辑:高海明]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超声提取;超声中药学;课程建设;课程评价

[基金项目] 2019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纯’纵振动的三角形刀头的超声刀的研制”(2019B-204)

[作者简介] 贺洋洋(1987—),女,甘肅平凉人,硕士,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医学超声发方面研究;吕小旭(1987—),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学方面研究。

一、引言

中国是采用中草药治病和防病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开发与利用中草药材的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提取是现代化提取中草药材的重要环节。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主要种植150多种中药材。例如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然而传统的诸如溶剂浸渍法、煎煮法及水蒸馏法等提取方式,不仅耗时耗量而且提取率非常低,并且制约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前进步伐。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草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则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1]。

笔者所在学校现有中药学开设课程中,讲解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离心法、板框过滤法等,其主要缺点是工艺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如生产提取废水量大、过滤困难堵塞快、树脂堵孔、醇沉溶剂消耗大、高温浓缩时能耗高、造成环保负担等相关一系列问题。中药的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其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参阅相关超声辅助提取的文献可知,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提取的时间短以及产率也高等优点。但是,也因为超声具有无需高温加热的特点可使得提取所需的溶剂升温不高,所以如果对容易被酶化的药材进行有效成分的超声辅助提取时,必须将药材中的酶先失活,然后才能进行超声提取,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但学生并无超声提取方面的相关知识,中药学学生对超声提取方法零基础,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药企后无法尽快适应新工作,即使能勉强操作,只能按照流程进行,而不能对提取工艺、条件、模型进行优化,使中药提取物纯度低,操作复杂,耗能;提取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不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产品质量低。因此需要开设超声中药学课程以弥补此方面知识缺失。

二、超声中药学课程定位

中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单元就是中药的提取,其工艺流程、工艺方法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效果和质量。我国中药学专业现有的专业课程中,讲述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为离心法、板框过滤法、澄清剂法、醇沉法、树脂吸附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提取效率低、造成环保负担等问题。针对以上技术的缺点,我国中药与天然产物生产企业逐渐淘汰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更加积极主动的选用超声辅助法来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现有参阅相关超声辅助提取的文献可知[2],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提取的时间短以及产率也高等优点。但我国现有中药学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还未涉及超声学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无超声提取方面的相关知识,中药学学生对超声提取方法零基础,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药企后无法尽快适应新工作,即使能勉强操作,只能按照流程进行,而不能对提取工艺、条件、模型进行优化,不能从事提取技术的研发和改进工作,使学生的就业薪资低,企业不愿录用没有相关超声背景的中药学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院率先开设超声中药学课程以弥补此方面知识缺失,以便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处于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

三、超声中药学研究内容

(一)市场需要及本校学生学情

近年来国内在中药提取生产中推出了一些新工艺,如超声场强化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但当下我院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浸提技术,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无法快速掌握新型提取方式。针对相关情况,我们拟通过生产企业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等方面入手,针对生产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真正做到课程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3]。

(二)课程建设

超声中药学是超声学和中药学的交叉课程,通过在中药学专业开展,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掌握超声波的基本知识,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原理;(2)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传质分析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3)超声提取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的操作,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4)将超声提取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相关药企中。

超声中药学课程拟解决的问题:

1.超声的基本知识。微扰→效应→湍流效应→聚能效应→界面效应→机械效应 化学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

2.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论基础。中草药提取的本质就是能够使得有效成分(即溶质)从固相向液相进行传递的过程。其过程的物理化学模式一般有以下三个阶段的组成:溶剂向药材内部的渗透,以及药材自身的润湿阶段;药材内部溶质的溶解阶段;溶质由药材内部向表面,以及从药材表面向溶液主体的扩散阶段。

3.超声中药学课程主要特色。超声中药学是物理学与中药学科的结合,是首次将超声知识应用到中药学相关领域中进行本科生教学的,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让中药学学生掌握中药提取的最新知识。(1)实践教学比例较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研究中药超声辅助提取方法。(2)带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中,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的掌控能力,给与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3)将超声提取方法应用在药企的工作实践中。

4.超聲中药学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超声波物理基础,第二章中草药提取方法概述,第三章超声场强化提取中草药的理论基础,第四章超声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第五章超声提取中草药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第六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此门课程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课时设置为36学时,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12,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超声提取中草药的操作技能,能够顺利进入相关药企工作。

(三)教学评价

课程开设结束,组织学生和专家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争取达到全面扩展中药学学生对中草药超声提取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丰富理论与夯实实验技能,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就业跟踪。追踪学生就业状况,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了解学生掌握了超声技术后在工作单位的工作状况,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四、小结

超声在药学中可以进行灭菌、乳化、分散、植物原料的提取,玻璃瓶的洗滌等。超声中药学是物理学与中药学两个学科的结合,是首次将超声知识应用到中药学相关领域中进行本科生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让中药学学生掌握中药提取的最新知识,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并熟练运用超声提取设备和仪器,提高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颜蓓蓓,程占军.面向新工科的“建筑能源环境”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06):99-100.

[2]李伟峰,刘海峰.“探究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8,163(05):42-44.

[3]李娜.超声提取苦菜单宁实验研究[J].声学技术,2011,39(05):44-48.

Course Construction of Ultrasonic Chinese Medicine for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HE Yang-yang,L Xiao-xu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Gansu Medical College,Pingliang,Gansu 744000,China)

Key words:ultrasonic extraction;Ultrasonic Chinese Medicine;course construction;course evaluation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医药人才的培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人才培养策略中实现个体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调查是针对大连大学中药学专业2012—2015级本科生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教学的需求,为该专业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并為中药学学生的培养提供更具体、实际的方针策略。

关键词:中药学;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开展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现实要求[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依据[2]。通过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分类整理,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学校现有资源及约束条件,查找教学过程中现有的缺点与不足,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药学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整群抽取大连大学医学院本科中药学专业的2012—2015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83人。

2.调查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集中各班的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学习需求、自我评价等,以及对学校基础设施、教师教学、课程设置的看法和建议等。其中1—11题为单选题,12—16题为多选题,17—18题为自答题。

二、结果

1.一般情况。发放问卷183份,回收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90%。其中中药学专业2015级(大一)男生9人、女生15人,共计24人,占总人数13.33%;2014级(大二)男生11人、女生27人,共计38人,占总人数21.11%;2013级(大三)男生8人、女生48人,共计56人,占总人数31.11%;2012级(大四)男生24人、女生38人,共计62人,占总人数34.44%。

2.中药学专业学生对入学教育、就业指导、毕业论文的看法。调查问卷中,关于中药学专业学生对入学教育、就业指导、毕业论文的看法统计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52名(84.44%)同学认为入学教育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可见入学教育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22名(67.77%)同学认为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就业目标、更新观念。同时,仍有部分同学对该观点持保留态度,说明我校的就业指导有待加强提高。首先,应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定位,使学生有一个实际准确的职业规划。其次,应细心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再次,针对不同专业或不同去向,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差异化指导。

138名(76.67%)同学认为毕业论文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果可见,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导师可根据学生爱好或专长,引导学生自行决定毕业论文题目和范围;其次,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实验技能培训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中药学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看法。(1)中药学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高校课程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如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核心[3]。调查统计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36名(75.56%)学生认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结构比例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134名(74.44%)学生认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结构比例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151名(83.89%)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比例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136名(75.56%)学生认为人文课程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课程设置基本能符合学生培养标准,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可适当增加临床实践课程的课时,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临床实践的机会;教师在授课时可多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比例,专业课应小班授课、专业区分化教学,使医学课程的设置紧密顺应现代医学科技和社会需求[4]。(2)中药学专业学生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看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5]。表1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统计结果。调查统计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案例教学、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基于网络的学习、PBL教学以及其他。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更多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并浓缩提炼课堂讲授的重点难点,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

考核评价方式决定教育实效。教育部要求加强高校基础研究,转变考核评价方式[6]。表2为学生认为合适考核评价方式的统计结果。调查统计发现,相比于期末考试和平时考试,学生更愿意接受形成性评价作为考核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此种评价方法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盲目地学习。学校应在部分学科或课程教学中试行此评价模式,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体系标准后,推广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

4.中药学专业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习情况的看法。在学生对教学设备设施需求的统计结果中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30名(72.22%)学生认为教学设备、教学设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会继续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硬件水平,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条件。

在学生对实验室或见习、实际基地需求的统计结果中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44名(80.00%)学生认为实验室或见习、实际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会继续加强实验室管理,增加实验课程,增設公共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对图书馆需求的统计结果中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64名(91.11%)学生认为图书馆(含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证明学校图书馆改造工程有良好的成效,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生对实习和社会实践需求的统计结果中发现,180名中药学专业同学中,149名(82.78%)学生认为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学校将增设更多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学校将对实习、实践单位进行监管,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5.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表3是关于多选题“您认为自己哪些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的调查统计结果。统计发现,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质、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交流能力满意度较高;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较强的需求;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很高的需求与期盼。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会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增设自习课,并定期配备任课教师答疑;可在课堂上布置学生自学课程的任务,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等能力。

关于自答题“目前学习方面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大一的部分学生反映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自习室学习环境需要改进。大二的部分学生反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大三的部分学生反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不足;做事缺乏条理性。大四的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授课方式较单一,可适当加强师生互动;科研能力不足;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等。另外,学生们再次强调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可见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未来学生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

6.中药学专业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表4为多选题“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调查统计结果。统计发现,学生对实习和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的改进有着高度期盼。学校会立足于学生的建议,改善教学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如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增设CBL、PBL课程,使授课方式更多样化;适当增加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设开放性实验室,并配备值班教师进行答疑;适当增加专业课及实验课的课时,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开展与医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讲座,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及思维创新。

三、讨论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学校未来的教学工作会将重心转移到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尽可能满足学生教育教学需求,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优质条件。

参考文献:

[1]欧本谷.学生学习需求评估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5):159-162.

[2]王志茹.大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实证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1(2):34-37.

[3]李璐丹.高校课程设置优化研究——以H大学教育学专业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5.

[4]王晶,曾志嵘.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发展及主要问题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4):93-95.

[5]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6]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118-119.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专题实习是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专题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檢验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训练方面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专题实习分为课题选择、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四个阶段。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与观察、记录总结、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论文的书面表达,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论文答辩。根据《山东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依据《药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专题实习规定》和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药学院毕业专题实习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展。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理论和学术素养、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阶段。毕业论文(设计)既是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检验,也是学生的实践成果,又是学生毕业及获得学位资格的必要条件。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和目标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和质量,2012年山东大学出台《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对其提出了新要求。2013年推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要求自2014届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纳入教学系统进行管理。

一、指导教师毕业课题的申报

根据教学安排,学院下发应届本科毕业生专题实习课题申报的通知。院内各教研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根据要求提出课题申请。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中级职称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且具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的人员,申报课题最多为2项。

药学院目前拥有40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内实习,也可以选择在校外实习。选择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的学生,实行合作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外导师为第二导师。指导教师从本科论文系统中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表》。

二、学生毕业课题的申请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选择申请。指导教师与学生采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课题和人选。在校外实习基地或者个人联系的在其他单位实习的学生,需填写《外出实习申请表》,实习单位签字盖章认可。

三、开展实验

专题实习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要对整个毕业专题实习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包括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调查研究、文献查阅、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

在专题实习工作开始后的1~2周内,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措施等,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根据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计划和任务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实习,开展实验。并按要求,完成论文。

四、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在本科生毕业专题实习进行过半期间,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检查、监督学生工作情况和工作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本科生院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中期教学检查工作。中期检查的方式是学院检查和专家检查相结合。

1.学院检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填写《山东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汇报表》。学院检查结束后,学院写出全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说明书,交督导专家小组。

2.督导专家检查。针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前期的组织管理情况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开展情况,督导专家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检查。各督导组写出各学院中期检查情况报告,交本科生院。

3.本科生院将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情况反馈至学院。学院及时将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

五、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文献检测

根据教育部关于《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文件精神和规定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杜绝抄袭行为发生,山东大学自2013届开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文献检测。

1.检测方式及数量。检测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学校随机抽取,比例为毕业生的30%,由学院具体负责进行。检测分初检和复检。学院按照本科生院分配的篇数进行初检,初检不合格的论文(设计)修改后须复检。学院上报初检不合格论文(设计)数量,本科生院分配复检篇数。

2.检测时间及流程。本科生院开通网络检测系统后,根据本学院教学安排,按照要求进行论文(设计)检测。

3.检测标准及要求。检测论文(设计)的文字复制比例在30%以内(含30%)视为合格,超过30%的视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的论文(设计),修改后学校再提供一次复检机会,复检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复检不合格者,不予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还将在学生毕业后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中进行,若查到有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设计),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撤销其学士学位。

六、毕业论文答辩

专题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完成《山东大学学生实习报表》,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1.答辩工作由院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答辩委员会由原学位委员会成员及专家5~7人组成,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小组负责向学生公布答辩小组教师名单、学生参加答辩的时间及地点。

2.参加答辩的学生,向答辩小组汇报专题实习工作情况,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答辩小组可从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学生成绩。

3.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答辩情况等进行评议并确定成绩。

4.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答辩成绩(60%)。

5.根据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确定论文的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将成绩上报学院,学生将打印好的两份论文上交院办公室,装订存档。《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和学生的成绩单作为学生在校的成绩凭证,一并存入山东大学档案馆。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检查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是本科教学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本科生院根据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本科生毕业后,还会组织学校督导专家对全校所有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质量检查。专家组按照有关评价指标对论文进行检查和评分,并对各学院抽查论文的质量做出总体评价。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面临一些问题[1]。毕业论文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学期;学生实习地点分散;相对自由度较大。另外,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學生面临考研、毕业补考、就业等的压力,自身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以及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为提高和保障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系统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成绩评定方法、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规范安全的实验习惯;指导学生选题科学、具体,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作风[2]。

九、结语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暑期学校开放实验的实践,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3,4],为毕业专题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和实验基础。药学院在本科生论文的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2010年以来,药学院共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士论文21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5篇。药学院将继续完善毕业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加强毕业专题实习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志勇,张胜涛,陈昌国,等.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5):98-101.

[2]何炜,路丽华,辛春燕,等.初探怎样抓好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52-54.

[3]张泰松,邵伟,郝国祥,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55-57.

[4]张泰松,邵伟,帅翔.暑期学校开放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0,26(4):59-61.

上一篇:本科药学专业毕论文下一篇:本科药学毕业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