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

2023-04-07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节能、环保型的概念车型, 追求车身的轻便、动力性能的强劲与省油、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等, 这也使得当前的焊装生产工艺越来越多的采用新型节能材料进行焊装生产, 引入高科技的焊装工艺致力于自动化焊装、激光高效焊装、高精度焊装、信息化生产线焊装的科学生产与管理。在人们勇于创新的实践中, 焊装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提升, 同时也展现了与国外先进汽车生产企业存在的现实差距。例如对新型车身材料的焊接技术掌控、对中频点焊及激光焊接设备的创新应用以及对多品种车型的混线柔性生产装备及技术娴熟运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深化改革, 促进焊装工艺未来科学的发展方向

面对焊装工艺大量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们首先可从焊装生产线入手, 引进机器人的创新管理模式, 从而彻底的取代人工式的误差大、耗时耗力的落后管理模式, 在机器人程序化操作之下, 焊装工艺的参数将会得到科学控制, 车型变换将会快速、准确, 制件的输送将会及时到位、总成的检验及坐标、在线、扫描检测将会整合为有机的整体, 从而发挥对各部件装配的实时、准确控制。

3 未来车辆焊装工艺的生产管理

3.1 利用DELMIA软件进行车身三维焊装的生产规划管理

应用DELMIA软件进行车身三维焊装是基于数字化工厂概念进行的软件方案规划与生产管理, 其由两个独立的软件组成, 他们是DEP与DPM。其中前者也称为协同工艺规划信息平台, 在数据库的高效支持下, 该平台实现了焊装生产中的协同作业与项目的集中管理, 包括对产品三维模型的分析、工艺流程的选择与生产方案的规划、评价管理等。DPM则主要对焊装工艺做进一步的细节规划, 并对各项生产管理的应用环境进行充分的检验。该管理环节主要以DPE规划平台的各项资料数据为依据, 进行整个车身焊装的仿真模拟与验证。该类管理规划方式具有高度的仿真性与评估方案的准确性, 实现了高效的数据共享, 通过工艺的评估可有效的使生产规划管理行驶宏观监控权利, 并能依据评估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做实践生产中的进一步整改。

3.2 全面促进机器人柔性焊装线的整合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与生产起步较晚, 虽然目前在一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已构建了多条机器人焊装生产线, 并完成了关键生产工位的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与开发, 然而机器人整体产品的性能却依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汽车生产线的总体方案布局不够完善, 尤其未能达到柔性化的生产管理标准。另外多总线的控制与焊装线的技术应用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自主研发的国产机器人, 其柔性化的生产性能较差, 尤其在大型生产项目上的专业研发尚处在空白。鉴于以上现状, 我们首先应通过深化引进、完善采购的方式实现与国际高水平机器人研发行业的全面接轨, 通过成套采购、自主研发、完善交流的方式借鉴成功经验。在焊装线的生产管理环节, 我们应全面促进机器人的柔性生产, 强化机器人的作业程序, 引入PLC控制程序对整个焊装系统进行完善的控制, 从而促进机器人在焊装生产中实现对周边设备的高效逻辑控制、自动化的操作焊接设备作业、输送环节与焊装夹的准确协调操作、安全防护生产管理等。在硬件管理环节中我们则应主要致力于实现对机器人整个控制系统的构建、公用系统、信号采集系统等的科学设计与管理等。

3.3 展开合理的工艺设计、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管理是提高焊装工艺质量的必要保证, 为了满足产品生产的技术与质量标准, 我们应合理的选择工艺装备并以质量规划为前提, 一切与之无关的投资坚决省掉, 而将有限的投资均用在质量规划上。质量完善的重点应首先体现在人力资源的投入, 如果投资有限那么可以先进行部分自动化的生产, 将建设重点放在重要的工位上, 引进红外线高度精密在线监测仪器, 并完善监测手段。当然重要的生产与工装设备也应从国外知名的企业引进, 一些重要的仪表可以全球采购的方式引进。同时依据目前我国设计研发人员经验欠缺的现状可深入开展跨国企业联合、为行业交流与经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4 未来车辆焊装工艺的质量管理

4.1 以精益求精的现场管理完善焊装工艺的质量管理

首先我们应撤销专职的工序检查岗位, 而将其设置在具体的车间与班组生产中, 强化直接生产人员的质量控制职能, 并通过有效的奖惩激励措施使他们精益求精、恪尽职守的开展质量把关。同时我们还应从设备工装的环节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 改变以往机动式的维修管理方式, 而实行真正的全员维护与养护策略。可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全体人员都参与到维修与保养的行动中, 切实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在设备的使用现场, 应做好维修保障记录, 并通过建立区域负责制度、实时的监控与检查制充分树立员工设备预防修理的意识并逐步积累快速维修、更换及下线处理的经验, 严格杜绝生产线长期停工的现象。对经常出现故障的焊装工艺设备应作及时的整改与彻底的维修。总之现场管理的重点应体现准时、按时生产、高质量生产, 对不合理的现象及时整改与完善, 建立实时的信息显示系统, 并及时了解现场作业的各个环节情况。

4.2 全面应用计算机组织生产、进行高效质量管理

信息化的时代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 因此科学的引入计算机组织焊装工艺的生产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将计算机引入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加强日常管理、深化效率管理、细化精度与质量管理, 从而使车辆生产企业在英明的决策管理、人性化的服务管理、经济效益明显的质量管理中提升全面综合的竞争力。计算机设备对于设计与制造的各个环节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能大大的缩短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周期, 提高生产效益, 利用网络传输功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 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环节起到完善的扶植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向国际化生产看齐, 向现代化管理看齐, 全面的引进计算机组织生产, 才能最终实现高效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

5 结语

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 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夯实基础并迅速发展着, 面对目前人们对汽车需求量之大、质量要求之高的现状, 车厂焊装工艺如何改变管理与生产落后的现状, 深化改革, 与国际市场的飞速发展缩短差距, 力争与行业龙头实现全面接轨, 最重要的就是从基础做起, 通过引进、自主研发、不断创新的管理意识使焊装工艺科学的实现集智能化焊装、自动化搬运、精细化涂胶等各类流程式、机械化生产于一身的一体化管理, 才能最终使我国的车辆焊装工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全面的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车辆厂焊装工艺现状的分析, 探讨了焊装工艺的发展方向, 对未来焊装工艺的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作出了科学的规划, 对促进我国车辆焊装企业构建一体化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推进焊装工艺的创新发展、车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焊装工艺,生产管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Erich Schmitt.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中汽车工艺的发展[M].机械工艺出版社, 2000.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全面阐述了烟草工艺技术管理的目标,并且从日常管理流程管理现场管理的三个角度进行审视烟草工艺技术管理措施,审视工艺技术管理注意事项,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烟草行业工艺技术管理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烟草;工艺管理;措施

引言

目前,烟草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正在朝着精益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其中,烟草工艺技术管理效果的好坏是制约烟草公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公司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增强现有的烟草工艺技术管理效果,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影响以及自身企业在今后的长期发展。

1卷烟工艺管理目标

烟草工艺技术管理是稳定生产的烟草产品质量的关键,确保实际生产质量与最初的工艺指标保持一致,并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匹配。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各种成本投入,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指标,是为了充分展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性能,精细加工各种原料,为保证烟草制品的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精度的意识,并致力于不遗漏生产线上出现的轻微缺陷有效地控制产品的各种工艺参数,实际产品指标满足公司规定指标的要求,更加强调过程控制和质量的自动化控制,减少因人工生产而产生的误差。定期检查生产线上各种仪表设备的性能状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保持高性能条件压缩空气、蒸汽、水等。供应稳定,流量稳定,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有效保证质量检验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人为错误的发生率被准确掌握,公司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确保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效益。

2卷烟工艺管理措施

为了优化现代烟草工艺技术的管理效果,必须加强日常管理、过程管理和现场管理三个方面。

2.1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烟草工艺技术管理的基础,是保证生产质量的根本条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协助进行有效的检验监督。员工需要更好地了解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和注意事项,更加重视工艺管理,这也是保障产品最终质量的基础。工艺技术管理对卷烟生产来说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在实际过程中保持对基础卷烟工艺技术的管理外,还需要关注添加剂香气、配方和水分含量等特殊指標。自最新版《烟草工艺技术管理》颁布以来,各烟草加工公司更加重视过程管理控制、各种指标参数控制和自动控制。这意味着管理不应该等于单纯的干数据,而应该通过生产现场的检查监督来实现,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降低材料消耗和提高质量稳定性的“双赢”阶段。同时,要把员工的教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改变只以传统处罚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让每个一线员工都能认识到保持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2.2过程管理

在过程管理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两个指标,这贯穿了从原料准备到产品生产完成的整个过程。购买烟叶后,为了有效降低其加工阻力和增加灵活性,需要增加自身的温度和水分,优化烟叶的结构性能,对烟叶利用率的提高起到主要的促进作用。烘烤前,需要保持温度和湿度达到合适的标准,品质质量就不会有很大波动。由于工艺技术要求烟草具有恒定的干燥速率,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烟草的温度、降低水分含量、促进烟草的退卷松散以及增加填充能力和整体弹性,才能有效提高后期卷烟产品的整体质量和质地。在过程控制中均匀性问题非常关键,即每一次完成的烟丝的含水量的多少、烟丝的均匀性、添加量、掺入量、填充密度、吸阻、克重、平均硬度等。如果均匀性控制不当,最终烟草产品的味道和香味不能稳定匹配,从而会出现大的异质性,这完全不符合现代烟草行业的标准。在卷接过程管理中,烟支的吸阻、圆周、硬度、质量等物理指标对烟气指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保持各项指标的一致性是非常最重要的。

2.3现场管理

一般来说,烟草场地的管理过程分为三个等级。即一流的管理工艺技术部门;二级管理质量检查员和工厂工艺技术人员;三级管理机台操作。各班的管理过程应明确权限的定义、过程目标、考核标准等。同时,高级部门或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审查,形成上级衔接下级管理状况的良好机制。通过健全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工艺处可以指定标准操作规则和工作条例。质量检验部严格按照标准检查烟草产品的质量,这就是如何有效保证在从进口原材料到生产烟草产品的整个过程中确保高质量和无差错的关键。

3卷烟工艺管理注意事项

烟草工艺技术的全过程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除了要建立一系列适合现代烟草企业的管理制度,还要关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关注生产管理的细节。这就是烟草工艺技术管理能够展示其真正价值的方式,公司要充分了解自己生产设施的基本性能,组织专业科研团队的公关活动,最大限度地发现和论证设备性能指标,最大限度地了解原材料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外部环境对产品质量、成本等的影响。

例如,如果烟叶的吸湿指数对产品的后期质量影响很大,就必须积极开展烟叶吸湿过程的研究。烟草公司永远都要保持一个创新的发展理念,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产品发展趋势、监管部门的命令等因素及时调整产品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否则无法永远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生产过程中,工艺、质检人员起到保护产品质量的防线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态度,不放过生产线上出现的任何缺陷,不放过产品的任何质量问题,严格遵守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标准,不忽视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数据监控和数据验证,始终坚持数据体现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必须消除人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工艺、质检人员具有很强的协作能力,在生产中的管理号召力强,带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员工质量意识。一线员工必须始终带着学习的意识行事。特别是现代烟草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设备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掌握与获得新的烟草工艺技术,就无法全面适应当前自身工作的变化需求,加强学习也是鼓励个人成长和保持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稳定、有效的工艺技术过程管理是有效提高烟草公司产品质量、减少各类型成本投入的最有效途径。烟草公司及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全面关注这一问题,并利用现代化加强对烟草技术全过程的控制,以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并最终牢牢地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效地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文娟,屈飚.卷烟工艺标准多形式沟通传播的探索[J].传媒论坛.2019,(24).69,71.

[2]吴凤娇.烟草工艺中卷烟工艺管理的要点浅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64.

[3]梅琳,李佳.探析测量系统分析在卷烟工艺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6).196.

[4]郭倩,王军.大型烟厂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工艺方案设计[J].大科技.2020,(20).150-151.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农民科学地种植小麦。山东省一些示范区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和管理,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及应用进行了探索,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优化;病虫害防治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有种类繁多、种植范围广、产量高等优势,小麦的优质、高产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国家财政的支持,农业种植技术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更加完善,促进了我国各类农作物增产,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影响着小麦种植的品质和产量。为了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种植,了解了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后续处理工作,对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小麦种植的高产技术及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1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要点

1.1   选择优质小麦品种,落实区域化种植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小麦品种繁多,种植者为了获得高产量和高收益,就需要及时关注小麦品种的生产和开发。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增加,小麦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对农作物生长和小麦产量有直接的影响。

在传统小麦种植技术中,以小型机械化作业的方式种植小麦,生产效率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小麦生产率偏低,所以山东省示范区在对小麦进行选种时,通常都会选择优质、高产的小麦种子,因其具有抗倒伏、抗病性等特点。早在前两年,山东省示范区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到7 000 hm2,单产313.9 kg/667 m2。这是因为找到了适合种植小麦的土地,不断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储水保湿能力。一般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地具有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特点,能够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小麦的优质特性。

1.2   优化耕作方式

在合理选择适宜的种植土地和小麦种子之后,就需要进行深耕细作,在播种前翻耕土壤,深度控制在25 cm以内,可以增强土壤储水保湿效果。不同土地的翻耕深度均不同,旱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25 cm,为保证土地处于良好的种植状态,需要旋耕土地2~3遍,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而倒茬地则控制在20 cm以内[1]。小麦种植深度要适中,避免因深度过深而导致小麦出苗晚、品质差。同时,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小麦生长不良,甚至死苗。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随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小麦在选育和培育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细化控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湿度及播种深度、距离等实现精量播种,这对小麦发芽率和播种速度都有着直接影响。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灌溉,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小麦种植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在耕种时必须做好土壤处理,保证土壤能够满足小麦健康生长的需求,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3   合理施肥,适度使用

通常在小麦苗期和抽穗期这两个阶段,需要科学、合理地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灌溉和有效施肥关系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经过研究发现,在小麦种植时需要做好底肥处理工作,保障小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科学、合理地施肥能够提高小麦在严冬季节的抵抗力和抗病性,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小麦生长的成穗率。还要定期检测小麦种植土壤的肥力,利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的配料方式,综合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等肥料,保证种植小麦的土壤处于微肥的状态。例如:山东省某地区每667 m2小麦田使用县农技中心研发的“耕田富”牌小麦专用肥N∶P2O5∶K2O(22∶10∶4)50~70 kg或威利达牌小麦專用肥N∶P2O5∶K2O(25∶10∶5)50 kg,配合播种前整地,每667 m2需施用农家有机肥3 000~4 000 kg,平衡科学施肥,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1.4   加强田间灌溉,做好田间管理

在寒冬季节,种植小麦完成长根、发芽等过程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及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方式,在保证小麦发芽率达到一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管理,提高小麦生长率,促使小麦在生长后期可以更好地完成生根、发芽等过程。同时,在小麦出苗后,需要及时检查是否出现缺苗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苗。小麦从灌浆到成熟阶段,为提高小麦根系的养分含量,促进小麦快速生长,要结合生长条件控制肥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适当配合磷酸二氢钾等化学药剂,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同时,在遇到干旱情况时,需要进行合理灌溉,将干热风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稳固小麦根系水分,保持小麦稳定生长,还要合理间苗,保证均匀度良好。在小麦生长后期,种植户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加速小麦成熟。在小麦收获时节观察小麦的状态,需要根据茎秆的颜色进行判断,若茎秆颜色变黄,则具有良好的弹性,籽粒有较高的含水量。也需要科学去杂,保证小麦种植的品质,实现小麦高产的目标,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   小麦病虫害种类

2.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主要出现在小麦生长的幼苗时期,颜色呈褐色,对作物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如果纹枯病较严重,麦苗就会出现枯死的现象。同时,在秋后小麦的成苗阶段也容易感染纹枯病,与幼苗时期的发病不同,叶鞘颜色呈灰色,而叶片整体呈暗绿色,在这期间小麦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枯死。研究表明,小麦之所以感染纹枯病,其根本原因在于小麦播种时间早、密度大,生存环境无法满足生长需要。

2.2   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一般发生在苗期及成株期,在叶背面出现白色霉斑,发病时在发病位置表面附着白粉状霉层,随着发病程度的加大,白粉状霉层会随之慢慢扩大并融合,甚至會以2 mm的厚度覆盖整个叶片。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率可达到10%,为了有效抑制白粉病的蔓延,一般常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治理。

3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加强病虫害预测

小麦病虫害可以通过物理措施进行预防。以划锄除草、人工割草的方式展开,通过增加土壤温、湿度的方式能够让其良好通风,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持土壤中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使病虫害防治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沟边自生麦苗,防止其影响其他高品质小麦的正常生长。

除了物理预防之外,还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的发生,生物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这种方法广泛且有效应用于病虫害防治。一般冬季小麦易遭受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育蚜虫天敌瓢虫,避免降低小麦种植的规模,控制蚜虫的侵害范围。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培育蚜虫天敌的时候,要注意小麦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免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3.2   加强农药质量管理

除了物理防治和生物技术防治之外,还可以通过喷洒农药的化学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选择农药时,应采用低残留和低毒农药,使用正确的计量方法,严格控制农药剂量,且小麦种植户需要把握好化学药剂使用的时机。在使用农药时需结合实际情况,通常使用化学防治时要结合杀虫剂和复配杀菌剂,必要时也需要使用高氯甲维盐、多菌灵类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削弱病虫害扩大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选择,避免农药超标而导致小麦品质降低。此外,还需要了解小麦发病的原因,对症下药,掌握小麦发病规律,及时发现并治理,避免因错误使用农药而无法保证预期效果[2]。

3.3   病虫害综合治理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以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地在小麦种植选种、生长监控、仓储管理等各阶段做好细节防控,精准掌握小麦生长及病虫害的抵抗情况,在小麦播种前和生长期间做好防御工作。

播种前,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根据区域的土壤环境和小麦品种的适配问题仔细分析,了解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及土壤温、湿度环境,掌握已发生病虫害的类型有哪些,排查小麦生长中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小麦易感染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生长期,借助以往的种植经验,分析其发展规律,全面防治病虫害[3]。例如:在出现金针虫害时,需要采用50%的辛硫磷、48%的乐思本及48%的地蛆灵和小麦种子进行充分搅拌,有效增强小麦抵抗力,以及阻隔虫卵残留的二次侵害。必要时,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规避风险,根据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采取适当的药剂配比,并选择合适的治理手段。病虫害严重时,也需要结合必要的化学方法,防止为害的扩大,提升小麦成活率,提高小麦质量。

4   结语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为了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就需要不断地优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结合多种防治手段,才能实现小麦的健康生长,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 1 ] 王海霞.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0(18):76.

[ 2 ] 刘香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种子科技,2020,38(20):42-43.

[ 3 ] 姜淑芳,明淑莲.浅谈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167-168.

(编辑:王婷)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当前中药制药的工艺水平仍比较低,缺乏过程质量监控手段,阻碍了中药制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文章通过采用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研究中药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采用过程分析技术设计了一套中药质量控制方案,对整个流程的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中药质量复杂性和质量控制系统性难题。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过程分析技术; 数据分析平台; 中药

Key words: Quality by Design; 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 data analysis platfor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0 引言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为防病治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药在我国的卫生医疗系统中有重要地位。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当前中药制药的工艺水平仍比较低,缺乏过程质量监控手段,阻碍了中药制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提升中药制造过程技术水平,实现中药质量的有效控制[1],对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质量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检测技术的完善,更取决于工艺品质的优劣。目前,国内的中药企业生产操作较为粗放,工艺参数与物料质量属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质量控制理念落后。需要加强对中药生产工艺的研究,引进更为科学系统的方法去考察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2]。质量源于设计(QbD)[3]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系统的理念,可用于指导研究产品的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手段目前多采用事后检验的方法,生产管理相对滞后,当检测到药品质量出现异常时,需要对该批次的产品进行再处理或直接舍弃,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生产成本。采用过程分析技术(PAT)[4-5],实时测量过程关键质量属性,监测生产过程轨迹,可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同时可获取过程的信息,加深过程理解,诊断异常的原因,为新批次生产提供指导。

随着越来越多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得到应用,中药生产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数据、过程传感数据、生产操作参数、物料质量数据等。这些数据中蕴藏着大量的过程特征信息,如何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与生产相关的模式和规律,已成为中药制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的挑战。

针对中药生产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6],通过采用QbD理念考察中药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建立基于PAT的中药生产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同时建立一個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功能的数据分析平台[7],这对于提升中药智能制造水平,深度挖掘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隐含的知识,全面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术方案

基于PAT质量控制技术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首先对中药制剂的生产全过程(包括提取、浓缩、混料、制粒、压片和包衣等工序)进行梳理,通过风险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做进一步研究。

⑴ 基于QbD理念,采用实验设计和设计空间等方法考察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8]。

⑵ 采用PAT工具,建立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实时反映过程的生产状态。此外,采集生产全过程的数据,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过程模式和规律,加深过程理解,为生产决策提供参考[9]。

⑶ 建立中药生产数据库及数据分析平台,深度挖掘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隐含的知识,全面提升生产水平。

1.1 工艺参数的校准

首先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合风险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根据“人、机、料、法、环”的分类方法,列出工序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通过风险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以及相关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等手段研究各个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指标所产生的效应,建立工艺参数的设计空间,为生产过程提供参考。以养血清脑颗粒提取工艺为例,其过程包括粉碎、煎煮、浓缩和混料等工序,可以考察该工艺中药材的粉碎程度、煎煮温度、煎煮时间、浓缩温度、浓缩压力、混料时间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或析因实验、中心复合或Box-Behnken等实验设计方法,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产品质量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等方法建立起质量指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设立合理的质量指标范围,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建立工艺参数的设计空间,加深对提取过程的理解。选择在设计空间内的工艺参数,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一致,从而保证产品批次质量一致性[10]。

1.2 在线监控系统的建立

建立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做到质量指标的实时测量,从而实现过程可视化、异常检测等目的。在线监控系统通过监测生产的状态,进行过程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批次的质量一致性等。

1.2.1 煎煮过程监控

养血清脑颗粒的前处理过程中,当归、川芎、白芍等药材煎煮后进行浓缩,再与熟地黄粉末等混合得到养血清脑浸膏。在煎煮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提取液的温度等过程参数,控制各个批次的提取液温度等参数的轨迹尽量一致,不出现较大的波动,保证工艺过程的一致性。此外,可以在提取罐中安装紫外光纤探头或近红外光纤探头,采集提取液的实时光谱图。建立光谱图与提取液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实时监测提取进度,实现提取过程的可视化。

1.2.2 混合过程监控

药品的含量均匀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反映了药品的质量一致性,而混合工序直接了影响含量均匀度。因此对混合过程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在养血清脑颗粒的生产过程中,药材粉末与干膏粉之间需要进行混合,制粒整粒结束后也需要进行混合,建立混合过程的在线监控模型可提高养血清脑颗粒的生产水平。

近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PAT工具,目前已在粉末混合监控上取得了较多的应用。采用近红外光纤探头在线采集混合过程中物料的光谱信息,通过移动区块标准差(Moving Block Standard Deviation,MBSD)等方法可以判断物料是否已经混合均匀。用该方法可以判断混合过程是否已经到达终点,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

1.2.3 制粒过程监控

药品的制粒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制剂过程,直接影响产品的得率。若制粒时的水分得不到有效控制,会使得制成的颗粒不符合要求或无法成粒,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通过微波探头或近红外探头,实时采集制粒过程中颗粒的信息,建立起微波数据或近红外光谱数据与颗粒水分的数学模型,实现水分的在线监测,为制粒过程提供指导。

1.3 分析数据平台的建立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过程控制系统(PCS和SCADA),工业IT系统(MES和LIMS)等,通过数据平台采集、清洗和分析这些数据,提取出与过程相关的模式与规律,并形成专家知识,可促进对生产过程的理解,为决策制定提供指导和依据。数据平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数据建模,其应用流程如图2所示。

数据平台与设备或数据仓库进行通信,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数据、质量数据和工艺参数等,将其中的异常值和缺失值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数据建模。数据建模过程主要依据数理统计、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模糊集等理论,通过降维、分类、回归和聚类等方法,挖掘数据背后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比如聚类的方法,将生产过程相似、质量一致的批次聚成一个簇,而落在这个簇以外的批次可认为是与正常批次之间存在偏离;又如主成分分析(PCA)或偏最小二乘(PLS)等方法,对异常批次中的各个过程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各个过程参数对该批次变异的贡献值,可认为贡献值的过程参数的波动是造成异常的原因。

根据数据建模的结果,对新的生产批次进行监控,可根据其过程状态判断是否发生异常;若发生异常,则对贡献值大的过程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生产重回正常的状态。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也可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护,并及时作出维护准备工作,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随着生产的进行,会得到许多过程知识,整理集成这些知识可形成专家知识库,为生产过程提供指导。

2 研究方案的适用性

在基于PAT质量控制系统项目实施期限内,可以根据中药企业的情况来推广应用,總体实施措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⑴ 梳理生产全过程,确定重要的工序

梳理中药制剂的生产全过程,列出各个工序中的过程参数,根据经验和风险分析方法,找出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控制水平较低、过程机理不够明确的工序,作为后续深入研究、重点建设的目标。

⑵ 辨析关键工艺参数,考察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通过风险分析和实验设计,对工序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利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小试或中试实验,考察关键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质量范围,建立工艺参数的设计空间。

⑶ 考察工艺和物料情况,确定在线监控手段

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工艺情况和不同的物料特性,需因地制宜地选择监控手段。对于煎煮过程,可以采用紫外光纤探头对关键的药效物质及杂质的溶出行为进行定量监测,并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制粒过程,采用近红外探头进行过程监控,实时监测湿度、粒度和过程轨迹,则是一个较合理的方案。

⑷ 购买数据库系统和高性能服务器,搭建数据平台

数据平台集数据采集、清洗和分析三大功能于一体,与数据通信、存储、运算密不可分。一套性能强劲的服务器对于数据清洗和建模是必不可少的,而性能优越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为其他程序调用平台中的模型提供可能。数据采集要求平台与设备或其他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平台应具有标准的数据接口(如OPC),物理设备也应具有同样的接口;数据清洗和分析要求平台中存在算法庫可以直接调用。

3 结束语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中药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可控性,是中药智能制造的关键目标。本文采用过程分析技术设计了一套中药质量控制方案,能对整个流程的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旨在解决中药质量复杂性和质量控制系统性难题。该方案对提升中药智能制造水平,深度挖掘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隐含的知识,全面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顾继光,罔静翔.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6:9-10

[2] 陈梅.中药生产提取工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D].湖南大学,2006.

[3] ISPE PQLI Guide Series: Part 1 Product Realization using Quality by Design (QBD): Concepts and Principle,2011.

[4] 陆婉珍,褚小立.近红外光谱(NIR)和过程分析技术(PAT)[J].现代科学仪器,2007.4:14-18

[5] 仲小燕,梁毅.浅析PAT在实施QBD中的作用[J].机电信息,2011.314(32):21-24

[6] 陈勇,李页瑞等;中药生产过程成套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自动化,2010.12(3):430-435

[7] 涂瑶生,柳俊,张建军.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 (17):132-135

[8] 陈晔.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中医,2007.7:1-5

[9] 王志强,杨泽.中药现代化与GMP[J].中草药,2009.40:55-57

[10] 李正,康立源,范骁辉.中药制药过程数据集成、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07-210

生产与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当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质量,就必须做好苗木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高产、高效的质量方针,确保目标的实现。针对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管理作详细论述,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管理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水平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园林绿化。为了提高我国园林绿化水平,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使我国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其中,提高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便是一个极好的对策。鉴于园林苗圃苗木的生产质量直接决定着园林绿化的实现,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务必要做好苗木的生产质量管理。下面就如何做好园林苗圃苗木的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1、质量策划方案

1.1确定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目标

在正式实施质量管理之前,要先确定好苗圃的苗木生产目标。确定生产质量目标时,最好的途径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包括苗木的栽植数量、品种以及生长习性、生长环境要求,并综合考虑苗木生产条件,如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等诸多影响因素,来确定苗木应该达到,且可能达到的质量目标。

1.2合理选择质量目标的实现途径

质量目标确定之后,开始选择实现途径。途径选择时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选择真正有效的实现途径。一般来说,苗木生产质量目标的实现途径,或者说操作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量化指标、指标分解、工序执行。需要注意的是,三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必须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

1.3合理配置所需资源

除了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外,实现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目标还需要配备其他各种相关的资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材料、机械生产和管理设备、信息资料以及管理资金等等。当所需资源一应俱全时,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这些资源便成为了能否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关键。所以,对于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管理来说,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1.4编制完整、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策划中,当所有材料、资源全部到位,准备工作充足且充分以后,便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制一套完整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來指导实际工作,以帮助管理人员顺利完成管理任务。

2、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2.1系统控制

一般而言,苗圃苗木的生产和管理都会牵扯到众多的生产部门,每一个生产环节设置一个与之对应的生产部门,并在每一个生产部门中配套多道生产工序,比如育苗、除草和病虫防治等。鉴于苗木生产质量的最终保障是由各道生产工序,做好苗木各个生产环节以及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也就是做好系统控制。

2.2因素控制

这里的“因素”主要指能对苗圃苗木生产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法以及园林环境五种。想要保证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好这五项质量影响因素。

1)人员控制。人员包括质量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两种。人员方面的控制主要指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技术操作水平、工作完成质量等进行控制。人员控制的最佳方法是实行“质量与利益挂钩制度”,将苗木的生产质量目标逐一进行分解,细致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然后将个人经济利益与生产质量挂钩,以此来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材料控制。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材料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苗木品种资源控制和生产资料控制。前者品种资源控制指管理人员要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园林苗木的不同类型、品种、作用以及生长特点;后者生产资料控制则指对农药、农机设备、农业生产技术等相关资料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料是提高苗圃苗木生产质量的保证。

3)苗圃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的选型要根据苗圃苗木生产的特点选择机械设备。若以生产种苗为主,应选择与种苗生产有关的机械设备,如苗木种子精量播种机、装盆机、自动喷灌机等。

4)技术与方法的控制。包括苗木生产周期内的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保证培育的苗木规格一致、生长健壮,这也是满足苗圃苗木质量和成本管理要求的关键。

5)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分、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病、虫、草等生物因素。在苗木生产管理中,要根据苗木种类和生长发育状况适时改善环境条件,如及时防治病虫害、除草、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和选择苗木的栽培方式等,为苗木生长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

2.3过程控制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从播种、扦插到苗木出圃都要认真管理,以保证苗木各个生长阶段的质量。苗圃生产部门主管策划并确定生产资源,组织、协调、指导部门人员照章生产,协调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确保苗木生产计划按时完成。技术部门要制定苗木生产标准及研究相应的生产技术,安排苗木生产流程,编制生产质量标准和技术指导文件,同时进行必要的现场操作指导和过程质量控制。按规定对苗木生长进行监测、评价,对验证和确认的苗木质量负责。

3、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

3.1 质量改进的分类

1)对生产过程的改进。苗木生产过程的改进主要包括苗木种植品种的确定与每种苗木的繁殖数量及生产各种苗木的规格;苗木繁殖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苗木生产机械设备及新技术的改良与引进等。改进生产过程可以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苗木生产成本,甚至可促进园林苗木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2)对管理过程的改进。它包括苗圃企业调整经营和生产目标、改变发展战略、变动内部机构、重新配置资源、调整奖励制度和苗木生产过程等。这种改进对苗圃企业来说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最高管理者还是基层管理者,都应针对自己的管理对象来改进管理。这种改进可以降低苗圃企业的苗木生产成本、改善人际关系、发挥更大的资源效益。

3.2 质量改进的管理

一要确定目标,提出方针、策略、方案和指导思想,进行策划,必要时应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二要支持和广泛协调苗圃内各部门的质量改进活动,并向其传达质量改进的目标。三要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采用必要的手段使每个员工都能有权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四要对质量改进进行鼓励,对改进的成果进行分析、评定,对于推出可行性强、效果明显、对苗圃生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方案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是加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明城市、城市绿化起到带头作用,并带动绿化苗圃的生产。

参考文献

[1] 韩玉林,董忠敏. 论园林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管理[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3)

[2] 张朝越,葛爱玲. 浅淡园林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论文下一篇:写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