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21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尽管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确立已近百年,成人学习也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在教师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独特的需要在职后教师培训项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融合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是提高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成人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职后教师培训;融合

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确立,成人学习也成为了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职后教师培训项目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的分量举足轻重,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带来了明显的国家公共价值、社会价值和教师专业发展价值。[1]

然而,在“国培”项目实施过程中,上述一些价值并未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参训教师对项目评价不一。在影响项目成效的众多原因当中,以下两条值得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在教师教育领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2]“国培”项目参训教师具有丰富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对自身专业发展和个人事业抱负有着强烈的追求,然而,他们的独特需求在“国培”项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二是一些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理念落后,依旧采用传统的补偿式课程体系,课程的“预设”特征过于明显,[3]多半停留在如何教育教师上,而不是如何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上。[4]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习得观把教师学习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往往是培训组织者提供一份既定的“学习菜单”给学员。虽然认知建构理论下的认知观强调了个体的能动性,但却忽视了教师学习的社会情境性和交互性。

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教师教育的理论取向已实现了从行为主义理论到建构理论到社会文化理论的转向。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不再是知识的线性累计,而是发生在个人与群体互动中的一种明显中介作用下的实践活动。[5]这种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对“国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担任“国培”示范性项目广州大学初中英语项目的执行人及学科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设计并实施了2012—2016年共五期培训项目。团队将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融入项目设计和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分析了两者的契合点,并以广州大学“国培”项目为案例,阐述了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策略。

一、成人学习者的特征

成人学习之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提出了成人學习理论,认为具有以下区别于儿童学习的显著特征:

第一,成人学习者具有明确的自我导向性,拥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6—8]成人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是自我指导型而非依赖型,是内部趋动的,他们能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当学习与其独立的自我概念发生冲突时,成人会抵触甚至反抗。因此,他们对教师提供的菜单式的培训内容有一定的反感,也不认同强加于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第二,成人学习者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9—11]一方面,成人新知识的建构依赖原有的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可以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人的丰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这些经历和经验塑造出成人学习者的鲜明个性,构成了成人自我身份的源泉,因此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经验性特征也使得这个群体在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方面的异质性非常明显。

第三,成人学习是问题驱动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12—13]成人学习者期望所学能够解决他们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倾向,并能够为达成预先设定的目标付出努力。

第四,成人学习以成人教师为依托。[14]这意味着在学习关系中,成人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成人学习者的引导者、促进者,是他们的引路人,二者构成一个关系平等的学习共同体。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源自维果斯基思想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个体心智发展的社会来源及文化中介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由文化产品、活动和概念充当中介并受中介调节的过程,其核心思想体现在中介、最近发展区、内化、活动理论等核心概念中。

中介。这是社会文化理论最为关键的概念,认为人类所有的高级精神活动都依赖物质中介(如书、笔、电脑等)和符号中介(如图表、图式、语言等)。中介可通过自己或他人调节,例如教师、同伴,学习过程从他人控制中介到自我控制形成一个连续体。

最近发展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指其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在能力强于该学习者的他人,如教师、同伴等的协助和引导下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能力较强的教师、同伴等充当脚手架作用,帮助学习者迈向更高的水平。

内化。内化是个体从社会交流平台转换到个体内心理活动平台的必要环节,是实现高一级认知功能的必经之路。模仿是促进内化的重要机制之一。社会文化理论下的模仿不是行为主义的“鹦鹉学舌”,它是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

活动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个体与集体(共同体)互动的过程,强调以活动为中介。活动系统被提出作为心智发展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以下要素:主体,即参与社会活动、寻求发展的个体,其中主体的能动性(如动机、意志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客体,即活动的对象物、目标;中介工具,即帮助主体操控客体的物理和心理工具;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目标的实践群体、各活动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分工,即活动群体成员各自的职责与任务;规则,即活动群体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15]

三、成人学习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契合点 成人学习的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主张有许多契合点,对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成人学习的自我导向性特征反映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对认知主体重要性的强调非常契合。认知主体,即职后教师的学习动机、意志和选择等对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创造理想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持续参与到群体学习活动中。同时,成人的自我概念也对职后教师培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在项目设计时,教师培训者要帮助职后教师自己诊断学习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时,要创造一种使成人教师感到放松的物理环境以及感到被尊重、被激励的心理气氛,这些物质和心理环境是促进成人学习的重要中介物。

第二,成人学习的经验性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脚手架、中介、内化等概念密切相关。成人教师本身既可作为学习的内容,专家、成人教师、同伴的经验,又可以在参训教师新的知识建构中充当重要的中介作用。在职后教师培训中,成人教师模仿授课专家、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以及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行为和模式。但是,这种模仿不是机械重复,它既是他人经验的借鉴又是教师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知识的内化。因此,一个成功的职后教师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设计时要充分吸纳成人教师的经验,让他们参与内容的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培训者必须满足成人分享经验的心理需求,引导参训教师互学,多采用能让成人教师发表自身经验的培训方式,例如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磨课研课等。这些活动方式指向社会文化理论提出的同伴脚手架功能。

第三,成人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取向这个特征与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以问题为核心,案例为载体”相契合,也与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的过程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毛齐明认为,最近发展区体现的是两种能力的差距,而这种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者要跨越这个距离的过程,其实是主体不断提高理解情境和回应问题情境的能力的过程。[16]

第四,成人学习者以成人教师为依托这一特征与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脚手架、共同体等概念密不可分。尽管成人是具有独立自我概念的学习者,但是仍然需要依托成人教师来跨越最近发展区。这意味着在学习关系中,成人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表现为成人学习者的引导者、促进者,是他们的引路人,二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下通过各种中介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四、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融合的“国培”项目设计与实施实践 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对职后教师培训的实践意义在于,要“关心个体的感情,把他们看作独立的人,形成成人气氛;学习者参与诊断学习需要;教师是促进员、领路人;采取利用成人学习者经验的方法;课程应当与成人的发展任務相一致;学习者分组;学习活动以问题为中心”。[17]而“国培”项目是符合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的一种成人教育活动,项目设计与实施均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征,并将成人教师学习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我校五期“国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融合了成人教师学习的特征,围绕社会文化活动系统的六个要素展开(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培训者作为项目组织者,要最大程度上满足活动主体——成人学员的培训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引导他们设置和选择清晰、合理的学习目标,构建起具有学员、同伴和专家等多方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利用课室环境、教师语言、课件、培训方法、培训资源、反思表、培训简报等物质和符号中介作为工具条件学习,建立学习活动制度和规范,明确培训者和参训者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达成各种的学习成果。

在我校2016年实施的“示范性培训团队专项研修——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中,教育部对参训对象选拔的要求是“已入选或拟入选省级及以上教师培训专家库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培训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具有高级职务(职称)”。因此,如何利用这些成人优秀教师的特点和经验,采用社会活动系统组织富有成效的培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实践操作如下:

第一,以教育部颁布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为纲、根据学员的需求设置培训主题、目标和课程。我们围绕《英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了培训政策与理念、学科教学前沿和学科教师培训三个维度,各维度下的内容则根据学员需求设定。在接到参训名单后,我们立刻组建起QQ群,通过QQ群交流、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渠道精心做好学员的参训需求分析,参照学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短板,引导学员参与生成他们需要的培训内容。例如,绝大部分学员反映对近几年改革的热点“核心素养”缺乏系统的了解,于是我们便确立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参与式培训能力提升”为研修主题。学员从一开始的介入将培训课程的“预设”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学员自发的学习需求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根据优秀职后教师的特点设计培训方法和活动。我们为每一个培训主题制定了一一对应的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方法和活动的设计服务于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领悟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科教学前沿模块设计了几个与核心素养相关的专家讲座;又如,训前问卷调查显示71.5%的学员希望得到培训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且81.4%的学员没有接受过工作坊的培训,因此我们设计了凸显交互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能最大程度满足学员发表经验的心理需求的最近发展区活动,包括工作坊、同课异构、个人课前分享、小组磨课研课、小组合作教学、小组问题研讨等。例如,在小组问题研讨活动中,我们根据学员的困惑梳理出最为突出的若干问题,要求每个研修小组采用“十字线”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讨探究,步骤如下:①在如图2所示的一张大卡纸上画一个十字;②在上下左右四个格子里分别列出问题、成因、后果和方法;③一起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讨论此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然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通过消除原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小组集体走到课室前面向全班展示研讨的成果;⑤其它小组学员补充新的想法(详见吴卫东[18])。“十字线”法使学员学会对一个问题作全方位的分析,而同伴经验的碰撞能助推这个目标达成。

第三,创设符合成人教师的良好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崔琳琳指出:中国的外语教师教育领域主要关注教师对外语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掌握,而对教师心理、教师情感等个人内心发展重视不够。[19]笔者带领的团队在过去四年的“国培”实施过程中,努力打造并践行“专业培训”、“人文培训”、“幸福培训”的理念。首先,培训课室的环境布置明快、舒适、积极向上,桌椅以小组围坐形式摆放,全体学员在第一天破冰活动中生成的签到树、自画像、“十字线法”问题解决方案等不断补充到课室每个角落。除学员的专业需求外,我们关注学员的个人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并设计了系列活动加以满足,包括:每组代表轮流负责主持每个研修主题,主持人介绍专家、组织专家答问互动环节并对讲座进行点评;课前10分钟由每个组推举学员分享教学经验;在“我想说”观点园,学员可以随时在告示贴上写下感言和反思与伙伴交流;组织班级联欢活动满足学员的情感交流需求等等。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每一位学员的经历、经验、知识、情感和追求得到最大的尊重和实现,“国培”研修之旅成为了学员追求实现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幸福之旅。 五、结束语

过去五年,笔者的团队以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国培”项目,培训效果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认可,项目在教育部2014年和2015年对全国示范性项目的学员匿名质量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一名。

“国培”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具有国家形象的品牌。社会文化理论为现代教师培训奠定了理论基础,融合社会文化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的 “国培”项目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帮助参训教师建构起新形势下所具备的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理论和技能,促进外语教师多维的、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使这些种子教师回到当地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0(6):3—8.

[2]苏红.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新审视:成人学习的视域[J].当代教育科学,2013(3):26—29.

[4]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基于“社会文化—活動”理论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19]崔琳琳.外语教师学习研究述评:理论、主题与方法[J].中国外语,2013(6):103—109.

[6][9][12]赵红亚.试论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41—42.

[7][10][13][14]蔡俊.诺尔斯成人学习思想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72—173.

[8][11][17]孙长龙.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构建[J].成人教育,2016(11):82—84.

[15]刘学惠.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外语课堂与语言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1(7):46—51.

[16][18]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Key words】adult learning theory; sociocultural theory; post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tegration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1、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分析

1)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指导方案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 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都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以保证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顺利和高校教学。专业指导方案实际上是指对教学课程结构、课程学时、课程学分进行分配和调节的过程, 在指导方案制定时一般都先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性了解, 然后对课程的结构进行调节, 对课程学时、学分等进行合理分配[1]。

例如, 某省某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情况如下:①课程结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相关性必修课和相关性选修课, 在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 专业必修课所占的比例为55%, 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为25%, 相关性必修课所占比例为15%, 相关性选修课所占比例为5%, 这样既能培养该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师专业能力及素质, 又能扩展和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②课程学时:公共课程的学时约为720学时, 专业课程学时 (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 为1500-1800学时, 相应的学分为55-60;相关性课程学时为300-500 (相关性必修与选修课程) , 相应的学分为40-45, 充分体现出专业课程在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该校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程包括歌曲写作与改编、小型乐队编配、合奏与指挥、音乐美学基础等;专业任选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乐学概论、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基础、外国音乐史学基础、音乐评论、音乐编辑、和声学、配器法、声乐、重唱与表演唱, 声乐教学法、钢琴、中外管弦乐器演奏、室内乐、曲与说唱音乐等;其他相关性选修课程包括美育、教育、文史哲、审美、历史、中外美术简史、名作鉴赏、电影电视艺术简史、戏剧名作鉴赏、现代教育理论、中外教育史、中国文化简史, 外国文化简史、音乐文献检索、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等。

2)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实践环节课程方案

实现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实践环节, 足以见得实践环节课程方案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重要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学、

课外复习和训练等, 实践期间的学习成功一般不记入总学分。实践环节课程方案属于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社会实践模块、艺术实践模块和科研实践模块, 其中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入学教育模块、军训模块、劳动教育模块、社会调查模块、毕业教育模块、就业指导模块;艺术实践模块主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一般在第二学期~第七学期进行集中性实践, 实践的时间一般为6周, 在实践完成后需要进行艺术实践成果汇报演出;科研实践模块则是指论文写作、答辩等, 实践时间一般为4周[2]。

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目标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目标对其培养策略的制定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已经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与关注, 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师教育专职前培养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以保证培养方向的正确性及培养内容的科学性, 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音乐教师教育素质、道德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教学能力等培养要求, 尽可能制定出符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现对音乐教育热爱者的培养

音乐教育不但是一个艺术性较强的工作, 还是一个文化性、教育性、审美性较强的工作, 不是一般的教师教育专业者就能够胜任的, 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员才能剩任这份工作, 所以普通团高校要将对音乐教育热爱者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一大目标。

2、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音乐教师

虽然随着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 音乐教师的数量及专业宿主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际教育单位教学中了解到, 很多音乐教师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音乐审美观不正确等问题, 这就要求普通高校在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 还要将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德、智、体和美等方面的素质及能力, 作为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重要目标[3]。

3、以提高专业技能、创新思想及音乐教学能力作为培养根本目标

尽管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 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了提高, 但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专业技能、音乐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教育方法和教学能力还远达不到社会发展对高能力高素质音乐教师的要求, 故要将提高专业技能、创新思想及音乐教学能力作为培养根本目标。

例如:某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前, 就先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作为培养的目标之一, 然后将培养该专业人才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创新能力作为最终培养目标, 并将音乐专业知识和科学知识作为音乐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知识内容。

三、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必要性

1、是实现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符合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必经之路

我们都了解到当下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很多中国孩子在小学就开始接受音乐教学, 这使得音乐教师需求量大供应不足的问题, 虽然在最近几年音乐教师的供应量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但在音乐教师教学质量及能力方面依然大不到社会发展中对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而进行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恰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及能力, 使音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所以是实现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符合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必经之路。

2、是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人才和巩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适应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教育事业, 音乐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及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使很多普通高校都在不断完善和更新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等, 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音乐教师综合能力及素质。相应的措施一般都包括改革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制度、创新其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 (如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 、职前培养等, 其中职前培养的内容、方法最为丰富, 包括了前面提高的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技术应用等, 所以在高素质、高能力音乐教师培养及音乐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种培养途径[4]。

3、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很大作用在于培养和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综合能力、音乐教学专业素质、音乐创新能力、音乐教学实践能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适应了高校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适应了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主要方向, 以此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策略与实施

1、培养策略课程体系的构建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技能技巧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外实践类课程三大模块组成, 其中技能技巧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基础技能水平;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课外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该专业学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任何一个培养战略课程模块对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要对培养策略课程体系给予重视并构建, 然后根据该课程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措施[5]。

例如, 某高校根据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 构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课程体系, 即①通识教育课程:含有选修课和必修课, 总学分为57分, 其中必修课占51分, 选修课占6分;②专业课程:含有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课)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课) 和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课) , 学分分别为34分、18分和28分, 总学分为80分;③教师教育课程:属于必修课, 总学分为12分;④职前培养课程:属于必修课, 总学分为6分;⑤课外实践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汇报和艺术实践四个课程内容, 学分分别为1分、8分、6分和5分, 总学分为20分。

该校根据以上培养策略课程体系制定出来相应的音乐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见表1。

2、加强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督导与评估

为了能使该专业职前课程设置得到科学的合理性运行, 高校应根据我国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1]中规定的多条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评估, 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加以改善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建立有针对性的督导和评估体系, 按照相关的配套设施有力推行, 使课程系统的构建获得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 督导与评估的建立, 是对培养方案可行性的一个有效考核, 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精专业的人才发挥巨大作用。

3、职前培养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 要在学校全力配合下设置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 以实现课程教学中阻碍和困难的减少;第二,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 以实现高校师资队伍的组建、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配套设备完善等;第三, 要适当提高前期生源招生艺术考试要求, 做好考生考核标准把关工作;第四,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在进行该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时, 要不断提高的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即与时俱进,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以全面了解新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进而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能力的音乐教师, 满足社会对的综合型、应用型、实践型和创新型音乐教学人才的需求, 进而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第五, 高校要积极与校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如音乐培训机构、幼儿园以及演绎传媒公司等, 以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音乐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6]。

五、结语

众所周知, 教师专业基本已经普及到所有普通高校中,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专业行列重要部分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 也普遍存在于各大普通高校中, 这一方面放映出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相关企业单位对音乐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已经成为很多普通高校的重要教学专业项目, 其音乐教师成为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的重要对象, 这决定加强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普通高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故上文要对其培养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摘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 “素质教育”就已经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并将之作为我国教育的核心思想及目标, 在之后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 很多教育制度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与教育方法完善都根据这一思想及目标进行的, 有效提高了我国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一定位置。这使社会发展对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 所以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了解, 对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洪翔宇, 刘咏莲.关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音乐, 2015, 23:13-14.

[2] 钟传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 2015, 23:41-42.

[3] 王玲, 司瑞姿.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对接问题的理性思考[J].音乐创作, 2016, 06:178-179.

[4] 张珊珊.音乐学 (教师教育) 专业史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1:111-114.

[5] 张炜.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评价及其共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 02:56-61.

职前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阐释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 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不外乎一般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另外, 教师还须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须的特殊能力, 即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备的特有的从教能力。这里强调: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它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显著的不同, 幼儿教师既要有教师的一般的专业能力, 还要具备其它教师无需具备而其必备的特殊技能。例如, 儿童化的语言表达技能、儿歌弹唱与鉴赏能力、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等等。

2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内容

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 蕴含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从三方面来指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 语言类技能

语言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师能够规范化、儿童化地运用语言、文字与幼儿进行交流及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书写、普通话、讲故事、英语口语等能力。

书写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诸如工作日记、工作计划、总结、教育研究论文等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以及规范地用钢笔和粉笔书写汉字的能力。

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

讲故事技能要求幼儿教师能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 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为幼儿演讲故事的能力。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准确、生动、流利的英语会话与交流能力。这是双语幼儿园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2.2 艺术类技能

艺术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具备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内容有弹唱及儿歌欣赏、舞蹈表演与创编、绘画与美术鉴赏等。

弹唱及儿歌欣赏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借助钢 (风) 琴, 运用声乐技巧自弹自唱儿童歌曲及对儿童歌曲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据不同的儿童乐曲编制儿童舞蹈的能力。

绘画与美术鉴赏能力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手法和儿童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

2.3 教学类技能

教学类技能指幼儿教师为顺利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所具备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基本的设计、组织、制作、创编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戏组织与创编、幼儿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戏组织与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达成教育目标需要自行编制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各方面教育目标都要寓教于游戏之中。

幼儿活动设计能力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内容的实际, 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的能力。幼儿活动设计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活动、游戏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师生专业技能职前培养策略

(1) 课程策略: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 对幼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钢琴弹奏、美术与手工等7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 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有考核、有验收;将写字、普通话等开设为必选课;通过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技能训练水平, 保证对技能训练的指导与拓展。

(2) 管理策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学校通过有效的指导、训练、检查、验收考核等方式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验收实施方案》, 使学生明确技能训练的内容、要求与验收标准, 安排不同内容的训练时间、指导教师及督促检查办法, 实施分年级考核验收, 验收不合格不予毕业。

(3) 竞争策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等活动, 激励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 并把优者优先推荐就业的机制引入技能培养之中, 进而形成竞争机制的培养策略。幼师院校围绕专业技能内容开展诸如讲故事比赛、舞蹈大赛、卡拉OK大奖赛、书画展、摇篮杯幼教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 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优先推荐技能优胜者就业。

(4) 教育策略:运用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榜样示范、参观感悟、名师报告等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目的意义的教育, 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主动性。在新生入学后, 组织召开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动员会, 组织老生同学的技能汇报演出, 让新生明确《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验收实施方案》, 切身感受技能训练要求及拥有技能带来的充实与喜悦;组织学生到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 了解优秀幼儿教师良好的专业技能给其带来的成功;聘请优秀幼儿教师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等。

(5) 活动策略:利用大型节日 (纪念日) 、日常班团会活动、运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契机, 组织学生参加演出、竞赛等活动, 以此训练学生技能的培养策略。如, 利用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全校组织开展艺术节系列活动, 检验学生技能训练成果;利用新年组织元旦迎新演出, 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机会参加社会公益演出,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艺术类技能等等。

摘要: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独特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幼儿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概括起来主要有语言、艺术和教学三大类。学生要想习得这三大类技能, 学校必须通过课程、日常管理、教育、活动等培养对策来实现。

关键词:幼师生,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郭维平.浅析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途径[J].教育探索, 2005, 7:113~115.

[2] 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论的阐释与辨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11.

[3] 谢秀丽.幼儿园工作管理[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

上一篇:执勤执法论文下一篇:支农资金论文

热门文章

职前教育论文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