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营销工作总结范文

2023-08-15

种子营销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 当前县级种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县级种子管理人员大部分人员是2008年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种子公司调转而来, 主要从事种子经营与良种推广宣传工作, 缺少种子管理的相关经验, 在过去也几乎没有接触过种子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不具备应用相关政策法规的能力, 导致在新的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中, 种子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偏低。

1.2 缺乏经费、设施设备等保障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股所级单位, 财政预算拨给工作经费偏低, 无法保证各项工作开支[1];还有部分种子管理站的工作经费需要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核报, 造成资金使用不便。工作经费受限, 无法配备必要的种子质量监管设施和设备, 如种子市场监管用车难以保障, 直接影响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

1.3 经营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1.3.1 经营人员“三多”, 专业素质差

目前县乡级种子经营从业人员结构表现为“三多”, 即普通农民多、无相关专业职称者多、不懂技术者多, 甚至还有文盲或半文盲, 根本不具备委托代销种子的素质和条件, 无法开展种子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更不能适应种子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3.2 代销网点多, 经营秩序乱

由于代销点多,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 为争夺销售市场, 部分种子公司层层委托, 乱设代销点的现象十分严重。

1.3.3 委托单位多, 进货渠道乱

为了盈利赚钱, 不讲种子质量。多数销售点进货的时候是哪家公司的种子价格低, 就找哪家公司进种子, 大多经营户不断更换进货渠道[2]。在市场检查中, 查到有的一个代销点就为7、8家种子公司代销了种子, 一般的代销点都有2、3家公司的种子。由于委托代销单位多, 种子来源繁杂, 很难保证种子经营档案的规范制作。

1.3.4 经营行为不规范, 违法经营时有发生

一是各乡 (镇) 集市上出现了一些临时摊点, 这些摊点无固定场所, 到处摆摊设点,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二是一些蔬菜种子经销户在不具备经营资格的情况下也卖起了“两杂”种子;三是一些副食品摊店、五金店、小家电店、百货店也在销售“两杂”种子;四是还有较多的“四无” (无证、无照、无委托书、无种子销售凭证) 人员走村串户卖种子。

1.3.5 种子价格混乱

由于市场经济, 种子依质论价, 并随行就市, 没有统一的价格[3]。部分经销商有意混淆种子的真实性, 夸大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性状的宣传, 以高于常规价格销售给农民。

1.3.6 经营档案制作不规范, 问题种子无法追溯

部分代销点根本没有经营档案, 一无种子进货凭证, 二无种子销售专用发票。种子出了问题, 农民找代销商难, 或代销商拒不认账, 导致农民吃亏。

1.3.7 种子质量差, 合格率低。

近年来,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中, 不断出现种子发芽率不达标的情况, 说明市场销售的种子质量有所下降。

2 做好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宣传贯彻《种子法》及相关配套办法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法律意识, 使种子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

2.2 规范管理从业资格

规范管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人员从业资格, 每个种子经营单位或经销点必须参加专业知识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 才能上岗。

2.3 加强监督力度

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农业行政执法职能, 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农业法律法规的行为, 严格按法律法规处罚。春播期间集中整治, 强化市场监管和巡查, 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 立案查处违法案件, 杜绝伤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

2.4 规范管理种子市场

2.4.1 严格实施种子经营备案登记制度

全面进行证照的清理登记, 审核证照齐全后, 才能核发种子经营备案登记证。

2.4.2加强经营档案监管力度

检查各代销点的经营档案是否按规范制作, 如制作不规范或未建立经营档案的, 按规定进行处罚。

2.5强化种子准入把关, 杜绝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一是在种子销售季节, 对市场销售的种子进行质量抽检, 应检测所抽检的样品的水分、净度、发芽率三大指标;二是把好市场准入关, 建立健全种子经销商经营档案。备案时做到证件不齐的不备、未通过公告品种不备[5]。

2.6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一是争取更多财力、物力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加强现有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 构建一支业务技能过硬的专业队伍, 确保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及时化解种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3 结语

足够的人员、设备与资金是县级种子管理体制完善重要基础, 构建完善的种子执法管理制度, 接受来自于社会各界人员的监督, 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配备先进检测仪器与通讯工具, 构建完善的种子销售服务体系, 提供种子质量入户跟踪服务。以上措施的应用对于做好县级种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种子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基于此, 分析新形势下县级种子管理工作中面临问题, 并提出对策, 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县级,种子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汪军龙.浅谈新形势下的县级种子管理[J].种子科技, 1995 (4) :15-16.

[2] 杨和.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县级种子市场管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4) :12.

[3] 李小良.新形势下县级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 2015 (22) :245.

[4] 吴朝灿.新形势下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探讨[J].种子, 2009 (3) :125-126.

上一篇:餐饮营销工作总结下一篇:广电营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