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07

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问题愈来愈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安全事故频发,人们慢慢地意识到在建筑管理中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现代化建筑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安全管理概述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建筑安全管理现状,旨在提出现代化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管理;安全管理;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安全管理的体制性与机制性问题,直接导致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认清现代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以及风险预测等。在现代化建筑管理中,安全管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做好施工人员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否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轻则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重则造成停工、返工或人员伤亡,由此可见,在建筑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2、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2.1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制定科学、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等现象相当普遍,企业内部组织的安全管理、安全培训等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仅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总承包企业对挂靠企业以及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很多监理机构或个人没有很强的责任心,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2.2 没有系统的法律保护体系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法律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安全的成文法,然而,这些成文法还不全面,远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律保护体系的水平。鉴于此,有许多承包商钻法律的漏洞,以达到逃避安全管理责任的目的。此外,一些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重新规划与调整原机构的工作人员,从而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大大削弱,给安全隐患创造了滋生的条件,对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当不利。

2.3劳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差

在建筑企业改革背景下,很多企业雇用大量的农民工以及外来工进行建筑施工,这些劳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没有熟练掌握安全技能,综合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有很多劳务人员根本不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规范标准等,甚至,有些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就进行上岗作业,从而给建筑施工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3、 提高现代化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3.1 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对建筑安全管理体制要进行大力完善,这就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但要监督管理建筑业房屋建筑工程,也需要依法监督管理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为使有关责任部门在加大工作量的同时,不对其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各个行政主管部门在各地建立分管小组,其构成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业务素质培训与安全管理培训。

3.2修订、完善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行业的自身特点,应不断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规、法律以及安全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目前,对《建筑法》需要进行加快修订,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内容要予以增加,对与安全生产许可有关的规定要予以补充,并且还应认真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意外伤害保险等。

3.3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

从本质上来讲,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是对建筑市场管理体制进行大力的完善,以顺利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程序化。要认真详细地分析之前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模式,要采取一定措施将其固定下来,将该管理工作模式变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并且利用图表或者文字将其呈现出来,以之作为指导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依据,引导建筑施工逐步地向条理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3.4加大对劳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劳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單位要加大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质量意识的培训工作,让劳务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使其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熟悉施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具备本岗位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施工,努力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把施工质量和安全意识时刻放在第一位,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5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积极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水平,有效地降低劳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劳务人员的安全得到切实保护。此外,施工企业要在机械设备上安装一些安全装置,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这样既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从而在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由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我国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关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与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针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缺乏系统的法律保护体系、劳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不断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修订、完善建筑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此外,还要培养全体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采取正确的对策处理好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从而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占辉.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时连彬.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2.

[3]杨勇.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江西建材,2015.

[4]石书羽.浅析现代化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J]四川水泥,2015.

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農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不但涉及自然科学,而且也涉及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供帮助。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中应该将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纳入到日常工作范畴中,以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既发挥农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兼顾生态效益。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保守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早已被提出,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推陈出新,仍然停留在保守落后的水平,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也仍旧采用落后传统的老旧模式。

2.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管理,针对农业工作的发展情况一再发布相关文件,强调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完善,并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转变。然而实际工作成效不突出,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仍然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3. 农业经济管理侧重点不对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药、化肥滥用及过量使用、盲目引进高产物种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农作物产地的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从而导致大量农产品的低质量、高残留与人们注重健康、生态平衡之间产生了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农药残留超标也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减少了农产品产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下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要努力转变侧重点,从以往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为现代农产品的销售提供市场信息,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技术及信息,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便捷,提高管理效率。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如美国、日本等,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较低地位。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所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树立新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我们知道:“理念指导行为”。因此,要解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抛弃保守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新型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要从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出发,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其经济管理行为。

1.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因此,要勇于做出农业经济管理体质的变革,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改变过去保守落后的单纯追求产量的管理模式,从单纯重视数量向重视数量及质量的方向转变,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多元、多产业链结合的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要加快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创新力度,促进纵向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2.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经济各个区域发展不协调、农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脱节、农业整体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显露出来。因此,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建设市场化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改变过去仅仅满足个人需求为目的的小农经济思想;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经济管理的手段,重点建设主导产业及产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个区域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将市场需求作为开展农业活动的导向,让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农业发展规律,建立集约型社会化农业。同时,要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机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农业也已逐渐向信息化农业方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要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确化控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收益。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那么相关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改变及信息化技术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其对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及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及水平;同时,要努力培养大量新型农民及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其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和生产操作技术水平,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此外,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道路及水利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吸引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加入到现代化农业建设中来。

结语

总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体制上、制度上的不足,也有思想观念、人才储备上的缺陷,还有生产技术、设备及投入上的问题,立足这些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是保障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薛松.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2]施明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7(1):74.

[3]王悦.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8(26):74-75.

[4]王虎忠.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管理方式;精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在馆藏设备、文献开发利用等方面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但也应当看到,图书馆在实现硬件升级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要适时调整思路,建立起科学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同步现代化,从而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一、管理现代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

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及图书馆业务管理构成了图书馆管理体系的两大部分。行政管理侧重于制定图书馆整体的工作思路及计划,同时做好管理人员的调拨分配、及管理物资的使用调度[1]。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模式下的信息管理难以做到准确、全面、及时,给图书馆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立足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注重对新问题的研究,主动求新求变,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合理调配,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

业务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优先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业务管理涉及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文献资料的信息管理及利用,是确保图书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

二、科学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作为科研文化机构,主要通过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开发及使用,履行其教育功能和情报功能。图书馆的公益性及职能要求决定了图书馆的运转要紧紧围绕读者这一主体,将读者作为图书馆各项管理及工作的重心。而要做好读者服务,就要考虑到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使图书馆走上现代化发展道理,与读者时刻保持信息同步。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客观上又需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依托现代化馆藏设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使用。

三、以党校图书馆为例,探究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党校图书馆是做好党员轮训工作的重要资料信息集散地,要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离不开科学管理方法的采用,而精细化管理就是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2]。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对管理要点的掌控,实现关键环节的“精”管理,及考核、制度方面的“细”管理。

1、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实现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结合

管理制度带有整体性、长期性及稳定性的特点,科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强力保障。图书馆各项管理的精细化及规范化,也是科学管理的主旨所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要以切合党校图书馆工作实际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明确管理内容,建立职责体系,健全考核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标准明确的奖惩办法,调动员工积极性,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在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流程中,始终将制度放在首位,促使党校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常态化。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思想建设的同步进行,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其岗位意识及服务意识。

2、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各种管理因素的和谐化、稳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一种激励过程。管理人员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加以了解,可以通过引领和激发被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动机来达到管理效果的提高,这便是高效化的激励机制。在党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中,应着重采用多样的激励措施,如物质奖励、树立典型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岗位奉献意识及进取创新的精神。

此外,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图书馆的使用者,也即是读者的细化管理理念,图书馆的作用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立足于为读者解决各类新问题,始终将科学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读者群体方面,积极采纳读者的各种建议意见。如党校图书馆随着时代进步,收录的文献类型也渐趋多样,一方面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满足读者各类文献需求的客观需要。

3、管理决策上实行民主化

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需要具备正确的决策,而决策又由实践而来。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既参与了具体的管理工作,又为读者提供着各项服务,因而他们能够准确了解读者的动态需求,在改进图书馆的管理环节方面可以给出最具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决策的做出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3]。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民主化的决策管理,作为管理者而言,要拓宽与员工的交流渠道,收集员工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

4、注重管理效率,及时消解矛盾

科学管理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和谐紧密的关系,注重管理的平稳性和持久性,这就需要上级与下级之间,要保持平等和尊重,关心员工需求,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意见的空间,对员工意见认真对待,合理采纳。

另外,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彼此经历及看法不同,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时就要及时消解矛盾,注重加强员工思想建设,使员工互相之间做到尊重理解,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馆风。

总之,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方式途径上,要坚持制度建设、以人为本与民主决策的三方统一,采用精细化管理,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伟光.浅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294.

[2] 弭芃芃.党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9):229.

[3] 罗文荣.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2):76-77

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档案管理进入一个自我完善和提升的阶段, 档案管理是一个繁杂的过程, 需要有责任感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力量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 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进程。

2 档案管理现代化含义

档案管理现代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档案管理进行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专业的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使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纸制资料变成计算机系统存储的智能化资料。在现代化管理模式中, 计算机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具, 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将档案进行保存, 并随时可修改和调阅, 以保证档案的准确和完整性。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占据空间小, 存储能力大、查找迅速, 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电子文件取代传统纸制文件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和动态过程, 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进行现代化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以实现档案需求与管理的统一。

3 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化程度低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20世纪初国家制定了档案管理标准, 这使得我国的档案管理标准化形成一个体系。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许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基本是按照单位需求进行管理, 单位根据运营情况进行设备购买, 各单位的硬件设备情况不一。一些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配置, 低标准化使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缺损的情况, 这对单位档案现代化管理存在阻碍作用。

3.2 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少

档案管理现代化必然也要求管理人员高级专业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管理技能和专业技能, 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情况来看, 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低, 专业对口人才少, 使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 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3.3 档案管理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一直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问题, 单位领导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意识低, 那么会导致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少量经费不能购买大量档案管理设备和软件, 使自动化数字化档案管理成为空谈。

4 档案管理现代化对策

4.1 完善标准化建设

档案管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使档案管理建立在一相同的设备、技术、管理模式基础之上, 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使档案管理可以通过统一标准进行监督和规范。标准化理念的推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单位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合力来进行标准化的制定, 以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单位发展需求, 以促进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4.2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人才是档案管理的关键, 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档案管理人才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能力基础上构建一支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 使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可以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需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怕苦、敢于创新, 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基础上带动档案管理现脚步的进程, 促进档案管理健康发展。

4.3 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

单位领导要在重视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资力度。通过大资金量的投入使单位可以购买档案管理设备及技术软件, 将档案管理打造成现代化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要学会技术软件的应用, 以完成高效无误档案管理工作。单位要把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 加强管理力度, 加强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考核, 在了解档案管理状态基础上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单位要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 在吸取经验基础上提升档案管理经验, 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

4.4 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模式

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有较强的数字化意识, 在实际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和软件的结合来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先进数字化信息引进, 使档案管理向数字化迈进, 使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迈进。

总之,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要向现代化迈进, 单位要加大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标准化管理设施, 使档案管理早日进入到现代化管理模式中, 提升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提升档案在单位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档案管理健康发展。

摘要:信息和科技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借助现代手段不断进步, 档案管理的科技化、数字化是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目前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管理探究, 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探究

参考文献

[1] 刘淑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广播大学学报, 2002 (12) .

现代化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10年来,浙江农民培训投资加大力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但供给主体与培训内容相对单一,农民培训有效供给不足。作者认为应通过加快农民培训规划进度、建立稳定资金保障与“管办分离”的资金使用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分类、分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提高浙江农民培训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转型 新型农民培训 培训规划 市场机制

浙江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向资源集约利用的现代化农业转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近10年来,浙江农民培训存在供给规模小、培训内容单一、培训社会化发育不足等问题,急需政府从组织规划、培训体系设计及资金保障支持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一、政府投资农业人力资本是浙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

中央政府要求主销区要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的浙江,如何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难题。就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度而言,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耕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等农业自然资源极匮乏的省份,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唯有向资源集约利用、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化农业转型。

舒尔茨认为,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出路是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除了机械等物的要素外,更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因为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农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系,因此,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现代化农业改造的关键因素(舒尔茨,2006)。

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属性,相对于新生产要素引入产生的巨大社会与生态效益,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获得的比较收益低,承担的外部性成本高,农民对投资新生产要素的激励不足。通过政府补偿投资农业人力资本,内部化农民投资新生产要素的外部性成本,相应提高其农业收益,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

二、浙江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

本文将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①及实地调研,分析近年来浙江农民培训的供给情况。

(一)农民培训投资力度加大,教学设施不断改善。

2006—2015年的10年间,浙江农民培训机构的各项固定资产增加111.83%,增长最快的是现代教学设施,其中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由15991台增加到28196台,增长了76.32%,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由2006年的33377个增加2012年47478个,7年间增长42.25%;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则从2008年后开始减少,其功能逐步被多媒体计算机取代。现代教学设施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浙江农民培训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巨大改变,为适应移动教学的需要,浙江省为农民培训学校配置了平板电脑14745台。2006-2015年学校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增长了67.66%,同期浙江农民培训学校的总注册学生数从2551237人下降到2169702人,学员人数的下降与教学资源总量的增长使得生均教育资源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但作为经济发达的浙江,其农民培训投资增长速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到2015年全国农民培训机构的各项固定资产增长了338.26%,是浙江增长率111.83%的3倍多;同时,浙江农民培训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城镇职工培训学校也存在较大差距,代表现代教学设施水平的生均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及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农民培训学校均显著少于城镇职工培训学校,说明浙江培训资源的城乡差距存在巨大差距。

(二)农民培训学校数量缩减,年农民总培训人数逐年下降。

2006年—2015年浙江农民培训学校数量从5223所下降至2673所,10年时间半数农民培训学校被撤并,同期教学班(点)数量从32170个下降到22494个。当然,部分农民培训学校的合并,使得培训学校的单校教学资源规模和注册学员数有所扩大,校均专任教师数、校均占地面积及校均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等教学资源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6年—2015年,与培训学校数量同时萎缩的还有浙江省年培训农民总人数,从288.25万人下降到234.00万人,下降幅度接近20%。调查显示,除了农村就业人口的减少外,参与培训人数减少还和培训供给不能满足农民培训需求相关。相对于浙江3400多万的农业人口及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需求,浙江农民培训有效供给仍然不足。

(三)农民培训由政府直接主办,社会化办学发育不足。

2015年,浙江有各类农民培训学校2673所,民办农民培训学校不足1%,民办培训学校培训人数约占培训总人数的0.5%,绝大多数为“官办”培训学校(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办)。横向比较,浙江民办城镇职工培训学校大约占职工培训学校总数近三分之一,相对于城市职工培训,农民培训的社会参与程度仍然很低。

农民培训由政府主导有其合理性,相对于企业主办的职工培训,农民培训具有较高的公共产品属性,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培训也多由政府主导,但这些国家的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培训政策供给、规划制定及经费投入等方面,已基本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组织、农业院校及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多层次培训体系。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

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及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都明确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时期农民培训的主要目标,并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作为培训内容。长期以来,浙江农民培训内容的主体是初级生产技术类培训,而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的科技文化教育及系统化的中、高等职业培训则极为缺乏。本项研究在浙江的调研顯示,农民自身对培训内容需求呈现多样化,除了农业技能外,分别另有56.5%及46.3%的农民有经营管理和文化知识方面的需求。单纯的技术传授不能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培训必须注重科学价值观念的培养,忽视观念教育的单纯技术教育是治标不治本的浅层次教育(朱启臻,2008)。

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浙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浙江农民培训发展规划的制定。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及2017年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为浙江农民培训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组织管理及经费保障等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总结全省各地农民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并结合浙江资源现状、农业发展目标,加快浙江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的制定势在必行,为浙江农民培训的目标定位、运行管理及经费保障提供政策支持。

浙江农民培训规划由浙江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前期由农业科研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负责农民浙江农民培训需求的调研,为浙江农民培训的目标和功能的规划提供支持,并构建浙江农民培训组织管理体系,负责依据前期规划目标进行培训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指导与监督等组织管理工作,提高浙江农民教育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浙江农民教育的目标规划和功能定位应满足浙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目标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浙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围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科学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农民类型的科学分析也是制定农民培训内容的依据,针对不同类型农民的教育需求,规划和管理部门引导培训机构按规划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内容及教育模式。

(二)以浙江农民大学为主,统筹配置全省农民培训资源。

2013年12月,为整合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人教育培训资源,浙江省成立了浙江农民大学,作为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平台,主校区在浙江农林大学,同时设立浙江大学等6个分校区,并在各市设立农民学院。尽管如此,浙江当前的农民培训资源仍然分散配置于教育、科技、农业等多个部门,部门间各自为政、资金各自使用与培训活动各自实施的现象仍比较突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如何优化配置这些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仍需要时间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围绕浙江农民大学、各市农民学院及各县农民学校,构建全省统一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从省到市、县的浙江农民教育组织网络,不仅有助于浙江农民培训资源的整合,而且有助于全省农民培训的专业指导及培训供给质量的提高,以提高农民培训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职业教育资源分散配置的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因此,整合分布于不同部门的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长期目标是将农民培训纳入全省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逐步消弭城市与乡村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职业教育的界限,但浙江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城乡职业培训资源整合仍应根据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农村人口分布状况分步实施。

(三)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及“管办分离”的培训实施机制。

近10年来,浙江各类农民培训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浙江农民培训的投资增长幅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费保障问题仍是制约浙江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障碍因素。本文建议提取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用于农民培训,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市场化筹集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从而为浙江农民培训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1年,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从2011年开始,各省级财政部门须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的教育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目前这一部分的资金使用范围还没有明确涵盖农民培训。通过提取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用于农民培训的地方实践,最早就发端于浙江,从2003年开始,衢州市每年从土地出让金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民培训,并通过给农民发放培训券由农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

为了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率,还要建立“管办分离”的培训资金的使用机制。农民培训“管办不分“(即管理与实施为同一主体)导致的资金使用监管难、使用效率低是制约浙江农民培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管办分离”的农民培训资金使用机制可以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作为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者,而培训实施应交由相关培训机构,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充当培训实施主体,而是以农民培训商品“购买者”的身份出现,而通过市场化方式向教育实施主体“采购”农民培训产品,这样不仅有助于破解资金使用监管难题,而且可以激活培训主体活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管办分离”的培训资金使用需要建立统一的农民培训产品招标平台,维护培训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关系。

(四)构建多元、分类、分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本项研究调查显示,浙江农民培训实施机构主要以职业学校、农业推广部门为主,农业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参与度较低。浙江的农民培训仍由政府或准政府主办为主,缺乏竞争压力与有效激励的“官办”培训难以满足浙江农业现代化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事实上造成农民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及培训生源的下降。杨锦秀(2013)基于四川成都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当前政府提供的培训与农民的现实需求并不匹配,“供非所需”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培训要真正实现“管办分离”,政府除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外,还必须扶持涉农企业、农业协会及民间培训主体健康成长和鼓励涉农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缺乏足够的合格市场主体参与,农民培训的“管办分离”也将成为空话,破除部门利益是实现农民“管办分离”机制的关键因素。

浙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目标要求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当前以提供初级技术培训为主、缺乏中高等职业培训及综合文化教育的单一培训方式,不能够满足浙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人力资源要求。制定分类、分级的培训标准,在多元农民培训主体形成之前,形成浙江农民大学重点培养农民企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带头人、市级“农民学院”重点培养青年农场主和示范性合作社带头人及县级“农民学校”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工人与社会化服务人员的多层分级培训体系。

另外,随着农民培训资源的整合,浙江农民培训资源有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乡镇特别是村级培训机构有弱化趋势,在资源相对缺乏的背景下,资源集中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但培训资源过度向城镇集聚会给偏远地区农民参与培训增加成本与不便,降低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培训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因此,实用技术等培训资源应更多地配置到乡镇与村级。

注释:

①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201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5)《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2014)以及《浙江统计年鉴》(2006—2016)的相关数据整理。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朱启臻.农民教育重在提高有效性[J].农村工作通讯,2008(08):18-19.

[3]杨锦秀,吴春汶,朱玉蓉.公共资助农民培訓供需及均衡机制选择——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2013(01):72-76.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4YJA79006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G030039)以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CGGL042YBM)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姜和忠

上一篇:现代化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优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