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02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市政协机关荣获年全市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来之不易,这是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成员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绩效管理先进处室、考核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同志全面总结了市政协机关年绩效管理工作,对年机关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他讲的这些意见,我都赞同。下面,我简要讲两点意见:

一、年机关绩效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特点鲜明

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市政协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按照市委的总体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与全市人民一道,战冰雪、援震区、迎奥运、谋发展,既夺取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又推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果丰硕,必将在市政协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年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市政协机关获得各级各类集体荣誉33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政协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结果,是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结果。

回顾年市政协机关绩效管理工作,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围绕中心议大事,注重创新求实效。去年市政协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整合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功能等重大问题,分别召开三次常委会议,与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协商,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深入开展,市政协积极创新协商议事平台,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运录和郑万通等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市委、市政府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汉联合举办了“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论坛。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高层官员和各路专家、学者聚会,共同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改革路径出谋献策,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鼓与呼,为争取中央、省对“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大力支持积极奔走。近30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对“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论坛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扩大了市政协和市的影响。会后及时整理报送了论坛情况专报和组建光谷科技银行、设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市场、设立节能减排交易所等6个信息专报。等全国政协领导已在专报上阅批,全国政协办公厅还行文专报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李克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已研究决定,年将就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进一步的专题协商。市政协积极创新建言献策形式,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献一策”活动,丰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载体,活跃全市政协参政议政局面,增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推进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提供了大量的锦计良策。市政协还积极创新提案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大型提案咨询活动,开展承办单位和提案者之间的提案办理“面对面”交流活动、建议案办理工作“问效”活动以及提案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促进提案针对性和提案质量进一步提高。市政协也更加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在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中的作用。年全市政协工作呈现出生动活泼、热烈有序的局面。

二是围绕目标抓落实,措施可行树新风。年,办公厅、研究室和各专委会围绕年初确定的全年工作要点和绩效管理目标,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年终兑现奖惩的责任制;年是政协历史上干部队伍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年共提拔各级干部25人;开展“两型机关”建设,注重机关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育干事文化,“讲实绩、求实效”的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委员参政议政情况统计通报制度,加强了委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办公厅和专委会密切协作,重大协商活动组织配合好,处室间分工不分家,各项事务性工作组织细致、严谨。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政协机关各项绩效管理目标。发生特大地震后,心系灾区灾情,汇聚力量伸援手。机关及时组织书画家和政协委员开展书画义卖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共捐款259万元。利用捐款帮助县重建了大庄小学。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对于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地加以总结,更好地保持和发扬。

二、年机关绩效管理工作要再上台阶,力争有新的业绩

年我们被评为全市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市委对政协机关工作的肯定。面对荣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年既是建国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周年,又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困难最多、面临机遇最大的一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年市政协工作要点已经下发,要确保这些工作圆满完成,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为此,从加强机关绩效管理工作出发我再强调两点:

一是要以绩效管理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实施绩效管理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要决策,多年实践表明,绩效管理效果实、带动大、管长远。我们要切实把加强机关绩效管理作为市政协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办事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实、抓好。首先要把加强学习纳入绩效管理中来,在市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器。要紧密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际和政协工作特点开展好学习活动。在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形式,促进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着力研究解决履行职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这项工作还要作专门的动员和部署。

其次,机关自身建设的重点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现在的这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懈怠,中国有句古话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只有通过自身不懈的学习实践,与时俱进,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相适应。作为市政协的干部特别是要在综合协调能力、文字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上进一步提高,要作到“会说、会写、会做”。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创新意识,要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努力创新,更好的发挥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作用。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取得进步。机关自身建设的力度和成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要继续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使我们的工作与全国政协的工作能够接轨,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强民生”工作主题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把绩效管理工作与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和谐型”政协机关相结合,与贯彻和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文风、会风、作风等建设,促进机关工作协调统

一、规范有序、灵活高效运转,为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用理论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提高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的本领。一是要搞好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围绕“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等议题,高质量组织好常委专题协商会议。积极争取全国政协就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问题来汉开展调研、视察,召开专题协商会。二是要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加强提案督办和提案办理追踪,提高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水平。在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财政体系、政风行风等方面开展好专项监督和特约监督活动,加强和改进委员参与全市绩效管理第三方评估工作,重点围绕推进“四城同创”等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开展视察。三是要认真组织好委员参政议政。围绕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力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要组织好纪念建国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周年的系列活动。目前,市政协年的工作要点已下发,办公厅、研究室,各专委会要按照工作分工的要求提前策划、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

同志们,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我相信,机关年绩效管理工作一定会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有全体政协委员的支持和努力,有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工作,市政协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我们将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周年献上一份厚礼!谢谢大家!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次提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重的论断,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选举+协商”的民主,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人大的选举民主并重且互为补充。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要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也是新世纪现阶段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

一、推进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国家,指多数人的统治,与贵族政治、寡头政治相对立。西方资产阶级扩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确立了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照搬这种民主制度,结果水土不服,导致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衰退,后患无穷。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要使中国彻底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就必须发展和加强革命统一战线,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致力于建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就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政治组织,逐步形成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基本框架。 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则共商建国大计,协商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这是运用协商民主形式的最初尝试和成功实践。可见,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协商民主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实践发端于中国,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度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民主是当时的主要政治形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时,毛泽东针对“政协还要不要存在”、“协商还有没有必要”的疑问,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确立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后的10多年里,人民政协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在国家政治生活舞台上,发扬人民民主,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不存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应随之转型,必须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代表各种利益主体的政治形式,实现有效的政治整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这种新的政治形态就是协商民主型政治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反映了当代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政治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一道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荣辱与共,团结合作,平等协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合作协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并不适合中国,推进协商民主,为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协商式民主的实质是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投票表决的局限性,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更真实的涵义上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政协责无旁贷。这是因为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同协商民主一脉相承,在协商民主建设中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第一,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广泛主体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广泛的主体结构,与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人民政协涵盖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凝聚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以说凡属于人民范畴的都可以涵盖在人民政协的构成之中。因此,人民政协既是广泛团结的产物,也是实现广泛团结的组织,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协商民主范围广泛的特点。

随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壮大,参加政协的界别也不断调整扩大,人民政协的主体性也在相应扩大。第二,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巨大包容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另一优势。作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实现

政协委员、各界人士政治上的有序参与。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发表意见,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从而把社会上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愿望的表达、诉求的提出、关系的协调、矛盾的化解,纳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避免无序的、非常规的“大民主”状态。这是我国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最安全的民主形式和渠道。第三,人民政协能够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协调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人民政协代表广泛的利益主体,能够包容各种利益诉求,位置相对比较特殊,工作形式比较灵活,是执政党和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管理和调控、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纽带。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层和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通过提案、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提供表达途径和参与平台,从而实现减少对立面、消减冲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成为最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第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在协商民主中,协商是形式,民主是目的,人民政协的三项职能都体现了协商式民主的优势,都蕴涵了协商式民主的本质。近年来,石乔口区政协在履职中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优势,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政治协商领域,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协商机制,充分利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和重点协商,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在民主监督领域,坚持以建言献策为主要手段,以弘扬团结民主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专项视察制度,督办提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多种形式履行监督职能,畅通了民主监督渠道。在参政议政领域,通过课题调研引导委员积极参与,通过界别活动引导委员有序参与,通过建立机制引导委员有效参与,从而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质量。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工会女工委员会作为企业联系女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使得妇女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妇女工作发展格局已经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按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顺应时代变化,服务妇女需求,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妇女工作新机制,拓宽妇女工作模式,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妇女工作格局,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工会女工组织面临的新课题。特别是作为金融企业,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发展,为国家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即将进行的体制改造必定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利益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将逐渐显现,一些影响企业公平、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必将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影响员工情绪,影响企业稳定。面对这种情况,工会女工委员会就必须搞好工作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和安定团结的局面做出贡献。

一、创新工会女工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一)、创新运行机制是实现妇女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顾秀莲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妇女工作的创新实践》的讲话中提出,“构建工作创新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后劲的保证”;“要积极探索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发展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妇女工作创新体系”;“在创新运行机制方面,要着眼于调动一切有益于妇女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既体现了探索和创新运行机制是构建工会女工工作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如何创新运行机制提出要求。一方面,妇女工作要加强纵向联系,善于“借机、借力、借钱”,使工会女工工作与企业的工作重心、与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实现“共鸣、共振、共进”,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促进女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横向联系,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优势,变“为人所用”为“为我所用”,为妇女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创新运行机制是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客观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对工会女工组织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广大妇女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妇女的价值观念、生存状况、发展要求都 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资源获取、平等参与等机会增多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压力和冲击,妇女的群体利益分化加剧,单一的运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所以女工组织必须适应发展着的企业新体制和妇女群体的要求,充分和全面把握自己工作对象的变化,增强创新能力,在提高妇女、帮助妇女、服务妇女、联系妇女、加快发展中探索新思路,创立新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把妇联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不同的妇女群体享有平等的发展资源,共享发展成果,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及时有力地得以彰显。也只有这样,工会女工组织才能增强党在女工群众中的凝聚力,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执政地位更加坚固。

、创新运行机制是工会女工组织创新工作模式、拓展自身功能的紧迫需要。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与社会转型相同步,社会经济构成复杂化、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社会服务的需求量也日趋增长。工会女工组织作为妇女利益的代言人,应当抓住机遇,积极适应改革发展的趋势,创立新的运行机制,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寻求企业发展与妇女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利用企业发展的有效时机,拓展自身功能,创造实现妇女价值的平台,形成新的工作模式,使女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结合企业实际。女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层次的妇女发展状况也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在掌握企业实情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和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女工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创新运行机制,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改革现状影响妇女发展的主要矛盾,增强妇女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女工群众为本。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将女工的真实需求和愿望不断向决策层传输,另一方面在引导妇女参与的同时,让妇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创新运行机制的前提就是要始终以女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着眼于女工的全面发展,不断延伸领域,扩展对象,丰富内容,创新服务女工的载体,增强女工组织的凝聚力。

三、创新运行机制的工作实践

、着眼于提高素质,探索培训管理机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素质的提高既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主体条件,同时也是妇女全面发展的基础。工会女工组织应加强对女工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女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女工应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提高女工学科学、学技术 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

、着眼于维护利益,创立帮困援助机制 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当前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会女工组织必须正确处理强势妇女和弱势妇女的关系,统筹兼顾,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女工委员会应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对贫困女工、退休女工的妇科普查、帮教妇女等问题作专项调研,针对传统帮困工作存在资源不足、或是资源利用没有长效性、或是没有有效整合等问题,设计项目,突破难点,形成长效性的帮困援助机制。

、着眼于服务妇女,拓展平台建设渠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的不断发展,工会女工组织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创办有特色的优势项目,使有限的资源女工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办更多的实事。

、着眼于联系妇女,完善联系工作机制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工会女工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女工组织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深入了解基层妇女群众的情况,正确反映不同方面妇女群众的意愿,激发和集中妇女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群众、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桥梁更加畅通,纽带更加坚固。不断探索和建立不同的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工作机制,努力实 现妇女组织与各界妇女之间的良性互动。

1、女工代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女工代表恳谈会,定点、定题、定人;每次活动根据不同阶段的女工工作难点、热点问题设计主题,明确特定的参与对象。通过会议制度形式将工会女工组织与妇女的联系纳入规范化运作的轨道,使“联系群众更直接,反映民意更快速,制定措施更可行”,提高服务妇女的有效性。

2、执委分工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女工委员会执委分设的各专职委员,分别联系各分工会女工组织;各专职委员应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和调研活动。执委分工负责制通过制度形式加强与执委的联系,最大限度联系和集中各分工会的优秀女性,调动和发挥优秀女职工的积极作用,为强势女工帮助弱势女工提供平台。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抓改革促创新

1、着力解放思想。倡导敢破敢立、敢闯新路、开明开放,提高健身健康意识,切实转变落后的思想理念、思维定势,让敢想敢干、执着担当、创新创造在体育系统蔚然成风,不断趟出新路子、开辟新境界。

2、以推进“一县一品”为抓手,着力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强化服务,继续支持南康乒乓球省级训练基地发挥改革引领示范作用,以乒乓球项目快速普及,带动乒乓产业各门类、新业态发展,形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共同发展局面,走出一条体育改革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路径。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探索市属体育场馆采取公司化、企业化运营模式。支持崇义县、XX县、XX区、赣县推动户外运动项目发展;支持大余县进一步开发建设丫山健康运动休闲旅游区;支持瑞金、兴国、于都打造红区运动休闲旅游基地;其他县因地制宜、探索体育综合发展之路,拉动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3、完善公共服务方式,充分调动体育社会组织积极性。研究制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法》,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力量、体育社会组织承接体育部门转移职能及委托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让赛事活动、健身场地由政府、部门包办转变为政府部门购买服务、社会一起办。创新经营服务形式,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积极性,为体育市场注入活力。

4、创设体育发展平台,着力推动智慧体育建设。通过斯迈夫会员社群分会等体育产业会员社群和体育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进入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用品制造等领域。探索建立市级体育产业研究智库,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建设XX智慧体育平台,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整合体育社会组织、场馆、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为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提供便利。

二、抓项目促提质

1、落实体育事业发展相关规划项目。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xxxx”规划纲要》《XX市全民健身计划(xxxx-xxxx年)》等体育相关政策,推动《XX市“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XX市“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XX市足球事业发展规划(xxxx-xxxx)》等规划项目的落实。

2、推进现代服务业体育重大项目规划建设。落实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积极融入我市“现代服务业攻坚战”部署,抓好体育旅游有关项目建设,按照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坚持体育用地、居住绿地与公园绿地的“三地”融合,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设施。加大户外运动场地建设力度,促进体育与旅游(休闲)项目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及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精品线路。市本级实施XX市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和XX图书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建设。指导配合县(市、区)规划建设运动主题健身休闲公园、登山步道、山地自行车道、城市绿道、足球场、攀岩场、滑翔场、汽摩场等户外体育设施,有计划建好城市、乡镇、社区的室内外场馆(全民健身中心、“两场一馆一池”、乡镇健身工程等项目)。发挥各地资源潜力,支持打造x-x个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发展示范点或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3、积极做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北上南下”工作路径,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汇报沟通,加强向体育事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学习,服务好对口支援工作,拓宽振兴发展新路。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省厅局)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XX、崇义等更多的倾斜和扶持。xxxx年计划组织、承接并开展国家、省、市体育相关人员培训活动xx次以上,参训人数xxxx人以上。争取更多的赛事落户XX。

三、抓群体促健康

1、推动《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xx-xxxx年)》的落实。加强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快群众体育的社会化,努力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2、突出品牌特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体育.惠民xxx”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XX市民健身大联赛,搭建活动平台,印发《市直驻市单位及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安排》《市级体育社团民健身活动安排》,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并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开展好节、假日群众健身活动,办好春节“龙腾狮跃闹元宵”、端午赛龙舟,国庆球类、户外项目赛事,暑期游泳等XX本地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x月x日“全民健身日”期间,联合各相关单位及单项体育社团,集中推出一批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优秀体育社团、健身站点,打造“市民健身大联赛”等活动。培育好健身休闲项目,争创省级全民健身活动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符合单位系统、企业职工特色的全民健身比赛和活动。

3、积极举办和承接特色赛事。发挥各类体育主体作用,积极挖掘红色、客家、山水资源,盘活体育场馆,争取多部门协调配合,承接国家级、省级、周边省市赛事活动。xxxx年全市重点举办(承办)好乒乓球、攀岩、游泳、篮球、足球、自行车等xx个以上高级别赛事和若干个体育品牌赛事(游泳、自行车、攀岩、足球、乒乓球等),扩大XX影响力。

4、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千人培训计划”。举办全国健身气功培训班,抓好一级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各县(市、区)开展好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年培训人数不少于xx人。吸引高校、社会专业人才,企事业单位体育骨干,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义工)等加入到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在全市开展“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组织举办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太极、武术等展示,XX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等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开展以“同一片蓝天”为主题的全民健身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5、规范指导并积极培育发展社会体育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考评办法和相关激励机制,市级培育x星级体育社会组织x-x个,培育发展体育社会组织x-x个,完善体育社会组织x个。做好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的登记备案工作。

6、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和运行市级国民体育监测中心,指导督促县(市、区)建立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配齐监测设备,完善监测机制,明确监测任务,确定监测场所和人员。创造条件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健身群众开展体质监测。

四、抓竞技强基础

1、备战十五届省运会。xxxx年是十五届省运会举办年。要加强项目队伍的组建,做好与十五届省运会项目设置的对接工作,根据省运会组别设置、年龄结构要求,有针对性的把各组别人员配全配齐,做好现有队伍的优化工作,确保参加年度锦标赛的运动员年龄段符合省运会年龄段比例,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不不缺项。

2、建好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培训)基地。发挥我市攀岩运动先发优势,与省体育局、x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共建x省攀岩队,深化教体融合,打造专业攀岩队,形成长效机制。支持并发挥省乒乓球二队南康训练基地优势,借力引力,推动我市乒乓球项目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培育水上运动等项目金牌新增长点,做大做强重竞技等优势项目。加强和规范田径、游泳、水上、摔跤等省、市级单项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力争创建x个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办好市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作用,使校办运动队、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省(市)基地融为一体,创出品牌和效益。

3、强化体教结合。完善体教结合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扩大训练网点,形成自身优势,改善训练、办学、保障条件。加强对县(市、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健全县级体校机构,积极推动项目进校园,市本级项目进校园学校数量达到x所以上。武术、攀岩、跆拳道等项目开启进校园试运行模式。

4、强化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提高各级教练员业务水平,把好入口关。用好国家体育总局对口支援的优势,进一步协调市内外体育院校、训练单位分期分批帮助培训我市教练员(体育教师),年内组织乒乓球、足球、综合教练员等多期教练员培训班。继续开展全市“十佳教练员”评选活动。抓好裁判员管理、培训、发展工作,根据我市裁判员项目、年龄结构、地域分布等做好全市裁判员培训统筹规划工作,推进我市青少年锦标赛裁判员选派制度改革,将裁判员纳入各项目协会管理,推动裁判员公平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5、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全面掌握县(市、区)各项目业余训练情况,规划和明确市、县级开展项目、规模、输送等任务指标。加大对优秀运动苗子的培养输送力度,争取多人进入省体育局“xxx优苗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各县(市、区)积极参加全省百县田径、篮球、足球运动会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6、做好青少年参赛、办赛工作。参加全国青少年相关锦标赛、攀岩赛,争取取得好名次;参加省锦标全部比赛项目,争取获xx个项目团体前三,全部项目实现团体前六,个体第一实现xx个以上。依托省级训练基地办好高水平赛事,xxxx年计划承办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分区赛(南方赛区)、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全国攀岩比赛及x省青少年乒乓球、游泳、足球锦标赛等x项省级以上赛事,举办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攀岩、武术套路、举重、摔跤、游泳等x个项目的市级青少年锦标赛。

7、加强市体校建设。市体校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训练水平,努力打造全省一流体校。着力解决好市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争取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办学形式、教师聘任、设施完善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市体校可持续发展。

五、抓产业促消费

1、提升体育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主动融入市“现代服务业攻坚战”工作大局,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整合力量,发展体育服务业,培育体育休闲、体育旅游、健身娱乐、竞赛表演、训练培训、“互联网+体育”等体育市场。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及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精品线路,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示范点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出台并落实鼓励扶持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注入更多资金活力。培育和引进大型综合体企业、广告策划公司、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落户XX,引导大众体育消费,提升体育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

2、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牢固树立公共体育设施“亲民、惠民、利民”,“以体为主、公益为先”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场馆设施的免费、低价位开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利用场馆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场馆运营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场馆活力,增强场馆综合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场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3、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吸引市场运营、金融、互联网、宣传等行业人士参与发展体育产业。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支持我市与体育发达省、市企业及社会组织对接,多形式开展体育管理干部、体育社会组织培训、交流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市属、驻市高等院校加强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体育相关专业的对接,开设体育经纪、场馆运营、体育宣传、体育休闲等专业,培养更多能从事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加强与发达地区、周边省市的联系、交流,借力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

4、推动体彩销售创新发展。进一步落实省“x+x”文件,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优化服务手段,强化网点建设,巩固、扩大彩民群体,加大体彩宣传力度,争取各方支持,落实体彩工作考评机制,加大体育资源与体彩销售的良性互动。推进依法依规治彩,进一步规范销售行为,强化彩票销售工作安全运行,提高彩票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增机扩点,开展好大卖场等销售活动,力争全年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xx.xx%以上,即达到x.x亿元以上。

六、抓宣传浓氛围

1、拓宽宣传渠道。提升体育宣传意识,发展壮大体育宣传员队伍,完善宣传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和运用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宣传效力,丰富XX体育信息网,构建XX体育微信、体育终端平台,不断拓宽宣传渠道。

2、加强主题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赛事、体育行业先进人物示范典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馆开放服务、体育彩票惠民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正能量,浓厚体育发展氛围,提升体育文化吸引力。

七、抓队伍优作风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改作风、提效率”意见及市委推进干事创业实行容错减责免责的办法(试行)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试行),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敢想敢干、奋勇争先,直面问题、敢于担当,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善谋实干、一心为民”等优良作风,努力建设一支创新、实干、团结、进取的体育干部队伍。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讲政治、讲规矩、守纪律;落实局党组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政治品质和从政道德教育,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动态排查、目标管理、预警问责等制度。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降低“三公”经费和其他各项公务成本,严肃各项工作纪律,确保廉政纪律执行到位。

3、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落实组织制度,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干部,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发挥工、青、妇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系统内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政协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幼儿园平安稳定,根据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门卫工作的相关要求如下:

一、配好门卫工作人员

门卫肩负着学校安全的重要责任,各学校必须按照如下要求配备专职门卫:一是工作责任心强;二是年龄原则上要控制在60岁以下的男同志;三是身体健康;四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门卫室要安装固定电话。部分规模小、生数少的学校暂时不能配备专职门卫的,要配备兼职门卫,兼职门卫的工作职责参照专职门卫的工作职责制定。

二、完善门卫管理制度

各学校要健全门卫管理制度,使门卫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维护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平安稳定。

(一)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学校要明确门卫管理的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实际和门卫工作人员的要求,明确门卫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并张贴上墙。要对门卫进行业务培训,要建立门卫值班日志及相关管理台帐,并将其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及相关部门要定期加强对门卫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

(二)加强管理,规范程序

学生在上课期间,不得无故外出。如学生因事中途外出,门卫应了解其外出原因,并持有班主任或有关老师批准的请假条方可放行。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学校要加强对接送学生、幼儿的管理。小学和幼儿园家长在正常上课时段内接学生回家,应得到班主任的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一律禁止学生家长以外人员接学生,如家中有特殊情况,需由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认可后办理相关手续。

(三)严格登记,注重排查

学校要严格校门进出登记制度,规范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手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防止不明身份人员以联系工作或家长接送学生为名混入校园。学生家长或外来联系工作人员确需进入校园,应出示有效证件,由门卫与保卫股有关人员或班主任联系,经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进入,否则不得进入校园。不允许推销书籍、兜售学习和生活用品等人员进入校园。未经教育部门同意的招生宣传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禁止无关的校外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因工作需要或其它特殊情况进入校园需由校领导批准。

(四)加强巡查,部门联动

节假日和夜间值班期间要加强巡查,若遇突发情况,应及时逐级报告或报警,同时要加强自身安全的防范和保护,注重策略和方法。加强警校共建,及时开展有效工作,重点加强对校内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对校园周边和重点地段的巡查,抵制社会不良青年对学校的侵扰,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安全、和谐环境。

(五)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各学校要对本校门卫进行业务培训,并积极支持门卫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门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灵源教育办

上一篇:人才基地工作计划下一篇:公文人才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