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

2023-03-04

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一、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英语学习方面,你认为什么最难?”60%以上学生的回答是“记单词最难”。这也是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词汇是英语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没有一切。词语是语言中的“砖瓦”,词汇量的多少以及对常用词的活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理解和表达的优劣。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更是被大多数学生当作敌人来看待。记单词成为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成为们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很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即把单词一个个孤立的翻来覆去的背,其结果是忘了记,记了忘,忘了就再记。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另外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书面表达,也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对于考纲中规定的词必须准确记忆。并且,仅掌握考纲词汇还不够,还应不断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一是增强构词法的知识,了解常见的合成词、派生词和词的转化;二是有意识地积累大纲外的常用词,这往往通过课外阅读或课外学习来实现。近几年试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生词,在学生做题目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做错题目时,不是因为这个题目的语法不懂,而是因为在这个题目中有那么一个或两个词的词意的模糊或理解不确切,而造成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不透所致。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单词,学生大脑中的单词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英语教学中“单词记忆”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大障碍。如何高效记忆英语单词已经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所以,我们对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找到适合学生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我们学会科学地记忆单词,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记忆效果,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从中感受学英语的乐趣,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了解记忆单词的多种方法。

2.找出适合学生使用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使学生更快更牢固的记忆单词。 3.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 4.有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方法

1、统计归纳法。

2、综合分析法。

3、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提炼课题,制定方案。我们初二英语备课组的老师对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即把单词一个个孤立的翻来覆去的背,其结果是忘了记,记了忘,忘了就再记,甚至还有的同学不会拼读音标,背单词时,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用了一个晨读只记住两三个单词而且一下课又忘干净了,到头来什么也不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决定对如何高效记忆英语单词进行研究,旨在找到适合学生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记忆单词,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记忆效果,感受学英语的乐趣,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进行学生记忆单词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对泰安南关中学2007级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有29%的学生英语成绩优秀,27%的学生的英语成绩良好,34%的学生英语成绩不太好或较差。其中学生英语词汇积累量也大有不同。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表现为英语词汇积累较多,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数词汇积累较少。而他们记忆单词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有80.7%的学生是出于学习任务的需要而不得不背,只有13.3%的学生是出于兴趣爱好,想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这些学生中71%左右的学生每次大概花 30-60分钟的时间去记忆单词,尽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单词还是记不住。。

3.组织快速记忆英语单词兴趣小组,共三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由宋汶红、张瑞玲、陈立明老师辅导,其中一个小组为优秀学生组成,主要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两个小组为中下游学生组成主要通过学习音标记单词,另外辅以其它快速记单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单词。 4. 举行英语百词大赛、英语翻译大赛、英语阅读大赛检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发现学生不再恐惧记单词,词汇量有了较大提高。

5.搜集整理研究结果,完成有关资料的整理和归类撰写结题报告。

经过研究我们探索出了几种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如:根据音标发音记忆法、语境记忆法、笔记记忆法、间隔反复记忆法、归类法等等。通过举办记单词兴趣小组的举办,很多学生克服了记单词障碍,英语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五.研究成果

我们通过举办快速记忆英语单词兴趣小组,进行了近一年的如何高效记忆英语单词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记单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一)根据音标发音记忆法

英语是一种有声语言,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拼读?朗读英语,对记忆单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初中英语中的单词绝大多数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因此只要读音准确,并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记单词还是比较轻松容易的?但自2001年泰安市的中考不再考查单词辨音以来,好多老师就不再认真讲解音标,对音标教学只是蜻蜓点水,致使大部分学生上了四年初中连音标也不认识,对于单词的认读只是在老师一遍一遍领读下进行,随着单词量的增加,学生会感到越来越吃力,到了高中就会有更多学生感到吃力。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认真研究,进行了多次集慧式备课,研究如何利用英标记忆单词。组织记单词兴趣小组,从学习音标入手,总结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使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发音来拼写单词,掌握了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和规律之后,大多数的单词是可以听音拼写出来,不规则的单词不多,如果学生记住了单词的发音,再看过几遍,就可以拼出80%的单词。所以记单词,第一要诀就是把它正确地读出来。这样一举两得,既学会了单词又练习了单词的发音,为将来能讲一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英语单词的拼写和音标的许多规律,也需要学生自己多读多想,去摸索,去归纳,发现它们的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 26个字母发音规律

a ⒈ /ei/ name able cake table take date ⒉ /?/ apple cat map am match matter sad and angry ⒊ /α: / dance last pass plant ⒋ /? / want what watch wash b /b/ book big bag box c ⒈ /k/ clean climb cup clock cook collect curtain clothes ⒉ /s/ face nice pencil city cinema d /d/ desk doll dog dad day don’t dish does deep e ⒈/i:/ he she me evening meter ⒉/e/ elephant egg bed pen best get empty Feb. next then send ⒊/i/ enjoy English eleven because forest f /f/ fine friend fly foot fan fall fight favourite fruit funny g ⒈ /ɡ/ gun glass glad go get ⒉/dз / age orange village h /h/ hat her house honey happy have heavier hurt hobby hospital i ⒈/ai / fine bike five ice climber hiking kind ⒉ /i/ is sit miss pig picture interesting ill dinner him listen pick river j / dз / jeep jacket jump Jan. July June k /k/ kite cake thank kangaroo speak take walk work lake like l ⒈/l/leg left ruler flag lamp longer relax play ⒉/l/ apple bowl tell old tail whale m /m/ am map my mouth milk n ⒈/n/ no know new hand ⒉ /?/ thank think thing uncle swing o ⒈/?u / old home nose coke tomato tofu over hold piano ⒉/?/ dog not clock box robot on from forest often stop ⒊/Λ / son month mother love young ⒋/u:/ who do whose p /p/ map jeep pig pen apple plant play potato please policeman q /kw / quite quilt quick r /r/ red radio brother rain read run rabbit write mirror library s ⒈/s/ sit miss this salty books spring swim sleep sometimes grass⒉/z/ nose those rose rulers season t /t/ it sit not that table little tired take left fruit but plant u ⒈/ju: / use usually excuse menu ⒉ /Λ / bus us sun duck uncle up trunk funny must ⒊/ u / put pull helpful v /v / five vapour very seven village live w /w/ we window watch want wait water Wednesday winter with x /ks / box six fox relax y ⒈ /ai / my fly why bye ⒉/ j / yes yellow young yesterday ⒊/ i / happy baby very windy snowy study z / z / zoo zero 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ai /ei/ wait paint ay /ei/ may play day say stay air /ε? / air hair chair fair al / ?: / tall small ball all talk walk ar /α: / farther farm car arm garden hardly party ea ⒈/i:/ meat please tea read cleaner east easy leaf season ⒉/e/ head bread ready ⒊/ i? / theater 4. /ei / great ear⒈ / i? / ear hear near ⒉/ ε? / bear bear wear ⒊/ ?: / earth learn ee /i:/ meet see bee feet jeep seed weekend sweet sweep eir / ε? / their er ⒈/ ? / worker teacher November later ⒉ / ?: / her ere ⒈/i ? / here ⒉/ε? / where there ew ⒈/ju: / new few ⒉/u: / flew grew igh /ai / right high bright ir /?: / bird girl shirt thirty third oa /?u / boat coat road goat ong / ?? / long song oo⒈ /u/ book foot good look ⒉/u:/ moon balloon or ⒈/ ?: / short fork pork north ⒉/?: / word world work oor / ?: / door floor ore / ?:/ more store sore ou / au / out house mouth cloud south bounce our ⒈/ ?:/ four your ⒉/au? / our ow ⒈/ ?u / bowl window know row ⒉/au / now cow flower down how oy /?i/ boy toy ur / ?: / turn 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th ⒈/θ/ thank mouth thin think twelfth ⒉ / e / this that with together tr /tr/ tree train trip dr /dr/ dress driver sh /∫/ shirt wash short ship shine shop show fresh ch ⒈/t∫/ child chair catch teach watch ⒉/ k / school Christmas tw /tw/ two twin twenty wh ⒈/w/ white wheel what ⒉/h/ who whose whom ts /ts/ jackets kites ds /dz/ birds friends

(二)熟练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

英语单词的构成也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善 于发现、总结和归纳,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构词法有以下三种:

1、转化法: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也叫兼类词。例如:water n. 水 Would you like some water? v. 浇水 We water the flowers every afternoon. play v. 玩 We play basketball every afternoon. n. 剧 This is a good play.

2、派生法是英语构词法最重要的一种,由派生法派生的词汇很多,因此掌握派生法,可以很轻松地记住更多的单词。

(1)否定前缀+ 词根(基本词)

如:dislike disagree, discover, dishonest, discomfort,dishonor; unhappy, unknown, unable, unbelievable, unusual; impossible, impolite, impatient, imperfect; incorrect, incomplete, invisible; irregular, irreplaceable, irresponsible, irrespective; (2)词根 + 后缀

如:teacher,worker, reporter, reader, writer, leader, farmer, doctor, doctor, actor, visitor, governor, artist, pianist, violinist, scientist, nationalist, action, decision, invitation, pronunciation, pollution,

3、合成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如spaceship,mooncake, blackboard, supermarket, salesman, earthquake, nearby, downstairs, upstairs, safeguard, beforehand等,只要知道每个单词是由哪两个词合成的,就可以知道该词的词义并轻松地记住这个单词。

(三)要注意单词之间的联系。

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可能建立联系的单词很少,但是初中生有了小学的基础,上了初中之后就要注意培养这种意识,争取一串串地背单词,看见一个,就能想起一串。比如,同义的、反义的、形似的、同类的、同根的单词放在一块儿记。例如。在学到clothes这一单词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总结学过的关于衣服的单词,coat, shirt, blouse, trousers, dress „„这样效果会更好。又如,在讲到Healthy food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和自己会的食物单词写出来,banana, orange, apple, pear, beef, carrot, pork, beef, tomato, chicken,hamburger„„学生写完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归纳,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肉类,哪些是蔬菜类。之后又让学生进行归纳哪些是健康类食品,哪些是非健康类食品。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四) 记忆单词时要注意单词与句子、句子与文章的连接性,要不断地结合语境边学边练,不要一次在某个单词上花太多的时间。

一个单词一次只要背上几遍即可,主要是背过之后要不断地复习,特别是在脑子里复习。在脑子里多记几遍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不断地找机会使用,就可以将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那如何找机会使用,那就是要不断地结合语境边学边练。因为人们交流用的是句子而不是单词。所以只有学以致用,真正将所学单词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只有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所学新单词、新短语、新语句,才算真正掌握了单词。记住了单词在某一语境中的用法,不但可以在遇到此情况时熟练地运用此单词,还可以举一反三,将此单词用在相似的语境中,从而真正掌握单词的用法,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记忆新单词、短语除了放在语境中边学边练之外,为了巩固它们,还可以放在一篇课文里,提供一个环境,多多朗读,培养一种语感。这是很重要的。有了这种英语语感,那这些单词、短语就能运用自如。

总之,高效记忆英语单词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结合以上几种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平时做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法、法不离文,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使记单词不再枯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最终达到让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甚至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最终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总之,词汇学习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再加上努力勤奋,一定可以过词汇关。

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效课堂的实施原则,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五条途径。

关键词:物理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学生的物理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看教材,不会学习,作业抄袭现象比较普遍。自从实行高效课堂以来,通过不断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反思,我们以为,应该继续坚持以下原则:

一.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选用,课后作业的安排,检测反馈的设计上都应该贯彻这一原则。

二.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充分的发动学生,引导其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能够逐渐提高。

三. 不要追求某一模式,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该充分分析研究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选准教学内容,有梯度的设计好学生的活动,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其次,在课前就将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先预习教材内容,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在填写导学案中的内容,特别是自主学习部分要独立认真自主的填写。然后由课代表收集并检查完成情况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充实调整授课内容及方式。

第三,教师在上课时,先要处理预习中的问题。形式可以是学生讲,学生评,老师点拨,小结。也可以集体讨论。其关键是要充分评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加以引导。这一点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接下来,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本节课主要内容的部分:要始终以方法论,思维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步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讨论,交流,展示,评价。以巩固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升华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其各方面的素质,给他们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机会与舞台并促使其提高。如果在学生实验课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发现问题并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堂讨论结束后,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比如经典的练习题,习题,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观察报告,参观笔记。争取把自主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将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要注意,改善作业评价机制,变以往的单纯判断对错,为以评代判,继续引导。并且要激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以便逐渐杜绝抄袭现象。

第五,要尽量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第3篇

听读材料首选与课本配套的录音带。 在老师当堂播放对话、阅读材料或听力材料时, 先静听, 后模仿跟读, 重在模仿特定语境中的语音、语调。 课后, 学生可对照课文内容中的相关材料, 或静听, 或跟读, 或不看课文内容直接听录音。 录音材料也可选取诸如《疯狂英语》《这样说英语》《新英语交谈》《新概念英语》等语音纯正地道、适合训练听说能力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 这样, 既矫正了读音又能形成良好语感, 还能帮助学生为学好英语增强信心和培养较高层次的兴趣。

2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由此可见, 朗读对于学习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一门语言的教学, 朗读训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朗读是指在听读的基础上, 学生利用早、晚读时间, 就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出声地读。在朗读时声音要洪亮, 要带有感情色彩, 尽量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情韵。 如果是对话内容, 则要与同学协助做好对话表演。 中学生学习英语, 每天应坚持一小时左右的朗读, 以期训练、巩固所学课文内容和准确的语音、语调, 并在临场听说时能预测对话的主题和未来, 能凭借题目的要求触景生情、脱口而出。

2.1 朗读有益于提高对单词记忆的深度

很多学生习惯于采取默读, 或者简单的抄写来背记单词, 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比较传统, 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只对单词的书面形式比较熟悉, 记忆出呆板的静态单词, 为哑巴英语打下基础。 如果在抄写单词的同时, 还引入听读、跟读、反复朗读, 就可以有效防止哑巴英语的产生, 不仅可以保证对单词的准确诵读, 而且还可以促进对单词音、形和义的理解和记忆。

2.2 朗读有益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 在朗读中, 教师正确指导好学生有关弱音、失爆、连读、重音、浊化、音变、辅音连缀、缩略等语音问题, 进行反复朗读之后, 让自己听听自己所读, 从而在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同步的听力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相反, 如果在日常中不重视朗读, 也就缺少了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捉摸、自我感觉、自我训练的机会, 可见, 朗读对于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3 朗读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常能遇到, 有的人说话似乎他的舌头不听使唤, 说话一字一句地很多停顿, 而有的人说话非常流利, 如行云流水, 婉转有韵。 综合对比这两类人的特点, 不难发现前者平时沉默寡言, 后者经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由此可见那些说话口吃、生涩的人, 由于平时说得少, 口腔发音肌肉很少得到训练, 口腔肌就不发达, 不能紧听大脑思维使唤。 因此作为教学语言的英语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这点, 要求学习加强朗读训练。

3精读

精读要求学生在课后就所学课文中的对话、 阅读材料进行语句结构、语义、语用等全方位的研究性的阅读。 也就是在教师课堂讲解的基础上, 学生对整篇内容运用剖析的方式去分析每个意群、句子的语法结构, 寻找短语搭配, 联想替换, 准确进行汉语翻译, 以及重新感知本节内容中的重、难点句型, 加深理解并能仿造例句。 对于一些新发现、新疑点要有记载, 并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解答。 除此之外, 还要观察短文的谋篇布局、主题句的位置、段落之间的衔接等, 做到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 课余, 学生也可以选取自己很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主动去精读, 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4背诵与默写

学生对于课本或课外阅读中的一些精品材料, 可将它们读熟并背诵下来, 然后进行默写。 这样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即单词的正确拼写、短语的完整与准确、首字母的大写、标点符号的准确运用等, 而且有助于学生克服背诵英语的畏难情绪, 养成良好的记忆品质。

5泛读

新课标规定了整个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目标。 6 级阅读技能目标: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9万词以上。 7 级阅读技能目标: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 万词以上。 8 级阅读技能目标: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 万词以上。 所以, 在学习中, 必须有一个整体性的计划, 每天坚持一定的阅读量, 多则3-5 篇小短文, 少则1-2 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选材难度要适中, 太难无法按时完成, 太易则没有效果;词数要适当, 300 词左右, 且有3%左右的生词, 以训练猜测词义的能力;完成每篇后的题目后, 还要划出两三个生词和短语, 原则是fresh and useful, 或者专门记在一个笔记本上, 经常翻阅识记, 从而巩固旧的单词、短语和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体裁要多样, 小故事、说明文、应用文兼顾, 熟悉各种文体的写法, 训练阅读不同文章的方法和速度;话题要新颖多变, 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生活小常识、体育赛事、商品广告、新闻报道,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目的要明确, 通过限时阅读, 积累和丰富语言知识, 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背景知识, 体验和培养英语运用的能力。

总之, “读”既是输入, 也是输出;读准才能听懂, 读过才能说出, 读多才能写出;读, 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 更能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是当前和今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要学好英语, 不可刻意强调应试作用, 而应该把它看作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与社会进行有效交际的实用工具。也就是说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 全面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其中应以“读”为龙头, 并强调“读”的效率和效益, 培养和提高其他各项能力。

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第4篇

在传统合成工艺基础上, 提高了甲醛、磺化剂与三聚氰胺的比例, 以1:4:2 (摩尔比) 的三聚氰胺、甲醛、磺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成。同时还将磺化剂亚硫酸氢钠改为氨基磺酸。提高了单体的羟甲基化和磺化程度, 得到了磺化度较高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高效减水剂。使该减水剂与普通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相比较, 具有更为优越的减水性能和早期增强效果, 且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不容易出现胶凝现象, 实现了产品性能和工艺的优化, 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材料

甲醛AR (37%-40%) 上海中试化工总公司

三聚氰胺工业品南京金星化工厂生产

氨基磺酸AR (≥99.5%) 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

1.2 反应合成条件及减水剂对水泥物理性能的测定

在合成磺化三聚氰胺甲醛缩和物的过程中, 保持原料配比不变, 羟甲基化反应、缩合反应和稳定阶段的反应条件不变;在磺化反应中, 保持pH值、温度不变, 只改变磺化反应时间。具体实验条件和所得试样见表1

可以看出磺化度随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当磺化时间由90min增加为105min时, 磺化度由70%增高至85%, 增高幅度较大;磺化时间由105min增加至120min时, 磺化度由82%变为89%, 增高幅度较缓慢, 趋于平稳, 但磺化度还是有所提高。所以最佳的磺化时间为120min。

不同磺化度的减水剂对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同, 随着磺化度的增大抗折、抗压强度都有所增加

2 结语

(1) 磺化度是影响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因素, 因此磺化反应在整个合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阶段。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及反应pH值对磺化度的影响很大。反应时间为120min、pH值为12时, 得到减水剂的磺化度最高。

(2) 改性后的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掺量相同时, 砂浆流动度会随着减水率的升高而降低。

(3) 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能够延长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

(4) 改性后的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对砂浆的流动度有较大的影响。当水灰比一定时, 砂浆的流动度会随着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减水剂掺量较高时, 砂浆流动度的随时间损失增大, 影响其施工性能。

(5) 改性后的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能够提高水泥胶砂早期强度。

(6) 用氨基磺酸做磺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胶凝现象的出现。

注:L0为没有加减水剂的基准实验

摘要:本试验在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传统工艺基础上, 选用三聚氰胺、甲醛、氨基磺酸为主要原料, 提高了甲醛、氨基磺酸与三聚氰胺的投料比, 使合成的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具有较的高磺化度;使合成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胶凝现象;通过对磺化反应时间及PH值的控制总结出合成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 并对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性能做了测试。

高效工作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文中找答案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解: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

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

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 l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 2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 3 )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 4 )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

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式

一、概括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

◆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⑪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⑫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⑬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⑭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⑮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

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问文章的顺序。(1)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4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

◆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四、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五、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03年《橡数之谜》)

六、问在文中某一具体情境下你的感受、体验、做法。 A指出这一具体情境下蕴含着的思想意义,道理;

B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谈你的感受、体验、做法,并说明理由。 C总结你的观点

七、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上一篇:简单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