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技术范文

2023-09-15

低碳农业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1049

低碳农业经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体现,其主要的内容便是研究低碳技术与低碳能源,切实地在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但是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很多弊端,如何规避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弊端,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农业发展的重点。文章将针对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

1低碳农业经济研究方向

综观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市场,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有四种。其一,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其中包含了与碳排放相关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能源排放的结构转型。其二,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主要是探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阶段的碳排放形式之间的关系。其三,是农业经营与生产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1]主要结合不同时代的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整治等内容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在此种研究方向中,还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为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四,碳排放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低碳经济作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发展契机和风险。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的生态能源已经在当前社会中广泛地运用,并成为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经典焦点。此外,在全球变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内容,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低碳农业经济能够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结合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实际生态特点,实现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中能源减排。此外,从我国农业投资来说,农业自身活动产出与投入量相对较大,在农业产出必需用品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化低碳转型,可以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杜绝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农业经济兼顾我国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统筹了我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多种生态与农业战略的内容,既能够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又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1有利于现代化、生态化农业发展

低碳经济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经济模式转型举措,也是我国未来农业经营发展的着重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低碳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2]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正在积极地向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进行紧密的结合,全面地认识低碳农业经济观念的相关内容,逐步地转变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农业生产弊端,切实地保障我国现代化农业与生态化农业的稳步践行。

22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是我国第一产业,也是保障我国自给自足的主要产业机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基础产业模式。合理、科学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是保障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将低碳农业经济模式与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机制不断健全,将眼光放眼于未来,从传统经济模式到新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切实地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践行生態农业、现代化农业。致力于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切实地践行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未来子子孙孙的需求提供保障。

23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低碳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社会科技、社会农业等各个层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展现着我国当前科技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低碳农业经济切实地落实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技术与低碳农业技术的紧密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生态化、规模化的开展,迎合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途径

31大力宣传低碳农业经济优势

低碳农业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必要不断地强化广大农民群众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的意识,并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地融入到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当中。[3]全面地将低碳农业、低碳生活理念与其优势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全面地认识到低碳农业的真实效用。统筹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地区产业合作组织、政府部门、农村合作社等各个组织,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逐步规范化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内容。全面统筹多种媒体,可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广大农民宣传低碳农业经济的优势,切实地转变农民传统的思

想观念。逐步使广大农民在日常的生产中尽量减少对水、电等资源的浪费,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化肥、逐渐地在生活生产中养成低碳生态的良好观念,为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2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

完善的制度在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完善的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与创新。建设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必须要明确不同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阶段工作的重点。结合广大群众的意愿、立足于群众的基本利益,统筹政府以及社会农业部门积极地给予广大群众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地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结合不同农村经营主体制定出明确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为了鼓励农村经济低碳发展,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针对高碳农业生产产业征收一定比例的生态农业补偿费用,在一定形式上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切实地通过完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明确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等手段,推动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

33全面创新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

先进的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是夯实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加大低碳农业经济财政投入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对低碳农业科技技术的创新投入,研究发明出适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科技技术手段,转变传统劳作方法,切实地做到节约肥料、节约用水、节约花费、节约油料、节约煤炭等工作内容。全面地在农村地区推行生物、物理农业技术,培育抗病、抗虫能力较强的生物品种。此外,还要将先进的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向广大农民进行传播,使广大农民掌握最新的低碳农业技术。切实地利用我国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人才培养的手段,确保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深入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是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举措。但是当前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当下,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社会政府部门和农业发展部门,必须要切实地认识到我国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宣传低碳农业经济优势,在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的同时,全面创新低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确保我国低碳农业经济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10(6):22-23

[2]凌红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37(9):215-219

[3]张宏远低碳农业经济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简析[J]. 知识经济, 2017(17):56

低碳农业技术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主要以低碳农业经济的认识与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首先介绍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作用,包括低碳农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转变、低碳农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低碳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其次从制定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加强财政部门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规范农村生产的农民行为、开发并推广低碳先进技术和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经济的认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业经济;认识研究

低碳环保为现阶段社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思想,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低碳农业经济能够为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保障。在中国社会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占有特殊位置,我国正处在社会形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要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将低碳环保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战略目标,最大程度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

一、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作用

(一)低碳农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转变

现阶段,农业出现产品供给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下降、环境资源破环等问题,国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受资源匮乏、肥料资源利用率下降、环境保护力度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进程。低碳农业的实现,需要将利用化学肥料及生产农药等帮助动植物生长的理念转为利用有机化肥及生物农药获得农业产品的最大经济效益,增加资源利用价值,建立农耕操作、耕作技术与现代先进农业技术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济体系,降低农产品投入成本,排除化学物品对农业产品的干扰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变。

(二)低碳农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当前,中国的许多地区种植农产品仍采用化肥与农药价格增长的方法,但是这样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生态环境。所以,需要将投资高、产量低的农业发展趋势转为投资低、产量高的农业经营模式,尽量降低有害农业物品的投放数量,防止环境受到污染,并且依据最少的物品投资实现农业经济的最大效益,例如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等,以此提升产品使用效率,增加劳动产量,降低成本,促进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低碳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经过调查,农业为温室中污染气体产生的源头之一,在农业集中化发展与大规模使用肥料及农药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威胁,一方面增加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甚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样会提高气候大幅度变化的几率,影响农业产品的不稳定生长。农作物生产结构与空间发生变化,极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与传递。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进程加快,致使土壤质量不佳、生态环境被破坏。当农业经济生产模式转为低消耗、低污染的管理理念时,不但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能够适应全球气候的各种变化方式,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进程。基于此,重点发展低碳环保的农业经济,创新资源充分利用理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结合目前我国各种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与农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具有统筹性与科学性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设计一套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执行方案,明确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优化现有低碳农业经济建设内容,制定一些农业经济考核制度与统计方式。

(二)加强财政部门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

低碳农业要快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就要加强财政部门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通过采取优惠政策方法和奖励措施,构建政府大力支持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平台,以农业生产基本设施与农业产品生长区域、农业开发与科技利用为主要途径,对低碳农业经济进行改善。同时,注重农村经济教育、卫生设备的资金投入与网络构建的资金,不断整合农村生产环境,进而促进农业产品生产效率。此外,支持科研机构研发农业品种与技术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并认真分析的行为给予鼓励与奖励,促进专业人员全身心投入到低碳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中,凸显现代农业科技的价值。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通过植树造林、环境建设、绿化园林等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对这些活动进行适当补贴可以为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规范农村生产的农民行为

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生产的农民的规范行为,相关政府的工作人员应深入低碳农业的财政经济、税务水平,制定资金补贴、税务降低或减免方式大力支持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村企业,落实鼓励政策带领农村企业实现低碳农业产品投资的经济化,提倡低碳技术的引用,用先进技术取替滞后技术,促进低碳技术的升级与推广。同时,将农村产品质量与诚信和安全保障纳入低碳经济责任制度中,鼓勵产品制造人员遵从低碳经营理念。对于农户,整顿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专业技术研讨会或农民集体合作会议,树立农民低碳环保意识,通过无公害或绿色农药,体现农村生产行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四)开发并推广低碳先进技术

开发并推广低碳先进技术为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既是低消耗、低污染的基础,又是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首先,扩展低碳农业经济生产设备,尤其是创建农业示范园林、畜牧业合理养殖区域。其次,提高太阳能与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用测图技术定期对土壤含量与质量加以检查,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整合农村环境。最后,强化农作物生产制度,缩小农药与农业化肥的使用范围,可以利用粪肥或是有机肥料更换化肥,通过对低碳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五)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经济的认知

发展农业经济最主要的执行者是农民,农民的监督与执行职能对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政府应使用有效方法,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经济的认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是农民认识到低碳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第一,制定全方位农业生产科技方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带领农民学习先进技术、新型品种、创新工艺等文化知识,使农民的科技知识技能得到补充,为农民参与低碳农业经济建设活动提供条件。第二,政府相关负责人可以对低碳农业经济知识加以宣传,借助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媒介向农民介绍低碳知识,同时发放经济发展小书或举行低碳研讨会议宣传低碳经济的意义,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化。基于此,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经济的认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关于低碳农业经济的认识与研究活动为农村实现低碳农业经济指明方向,低碳农业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且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保障。基于此,国家各个政府机构应深入认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作用,采用科学有效措施,制定切合实际的低碳农业经济建设方案,通过制定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加强财政部门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规范农村生产的农民行为、开发并推广低碳先进技术、增强农民对低碳农业经济的认知等方法促进低碳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帆.关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2013(07).

[2]周勇.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3]文再坤.发展湖南低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C].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

[4]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

[5]李婷,贺宁泳.关于低碳农业经济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5(15).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人民政府)

低碳农业技术范文第3篇

▲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

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市场经济

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还需从市场经济本质的角度进行解读。

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单纯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自动均衡很难实现,或者说这种实现是低效率的,是与市场经济追求效率这一特征相违背的。市场经济以竞争政策为核心,但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市场每一个个体思想和行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中的各个环节更有效率。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论述中就曾说到:“人们在市场上应当能够自由地按照能找到的交易对手的价格进行买卖,任何人都能够应该自由生产、出售和买进任何可能生产或出售的东西,重要的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机会应当在平等的条件下向一切人开放,任何人或集团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力量对此加以限制,均为法律所不许可。”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于公平的要求,公平是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这二者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初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内公平”即交易规则公平和交易机会平等受到极大的重视,政府由此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对其加以保护,加速刺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是,追求效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拉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收入越高者消费倾向越低,如果这种差距导致社会两极尖锐分化,最终结果是社会消费需求的急剧萎缩,经济效益的丧失。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外公平”,即分配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的调解,这就需要社会政策来解决。正如克洛特·古特曼所说的那样,市场经济所创立的政策框架使得竞争过程得以产生,但是社会平等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因为“市场只能根据人们在市场中的表现来分配收入,还不能考虑到人的社会因素”,“这些社会政策是用来帮助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免受非他们自身的过错引起的生活窘迫”。也就是说,“市场外的公平”单靠市场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种被称之为“市场失灵”的现象就需要政府在就业(最低工资和工作环境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制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政策来调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对“市场内公平”的破坏。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还使得“场外不公平”变得更加严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中国学者估计为0.458。可见,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都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从而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矛盾: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等等。

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地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J·德勒斯认为,社会政策是完善统一市场自然的配置条件和解决困境的手段,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诸多矛盾,不可能期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自然解决。经济政策关注效率,社会政策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政策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李培林在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布会上表示,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已成为中国新的民生三大问题,并认为贫富悬殊是公众目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风险;要解决类似于新民生和贫困这样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给公民一个均等的致富机会。王绍光认为中国在改革头20年基本上只有经济政策,一味追求效率必然导致市场和社会的脱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高昂的成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

能仅仅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回归。中国目前正处于回归的转折点上。有学者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本质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

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从过分强调经济政策到平等关注社会政策的转变。还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和本质公平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这些真知灼见都值得高度重视。事实上,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实践也渗透着这两种政策的平衡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建和谐社会,才能维护“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仍要强调市场效率,但在讲求市场效率的竞争状态下,应使公平不再仅是“兼顾”,使社会政策不再从属于经济政策。正如P·弗林所言:“社会政策已不再是经济成功之子”。因为,经济政策决定如何生产和如何获取最大利润;社会政策则是决定在何种条件下进行生产,如何在利润被使用时获取更多的益处。从本质上讲社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性因素。竞争成功或失败的最终标准是所有人民能够得到的生活质量如何。总之,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需要形成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两个方面的有机平衡。经济政策可促进和保证经济与就业的持续增长、竞争秩序与发展效率,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经济政策的调整、规制与保障。但仅有经济政策不足以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性,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不仅在于物质的增长。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更需要多元化的考评指标,构建一个保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社会政策。市场经济的本质使得社会政策不再是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社会政策的投资不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和成本,其发展将会有力地维持经济、就业的增长,社会稳定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因此,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政策基石

低碳农业技术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低碳经济贡献度和企业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计算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可用以分析和比较不同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导向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碳绩效;低碳经济促进系数;低碳评价指标;低碳经营水平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技术、高人才密集、高创新能力和对自然资源依附性较小等优势,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借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程度,结合单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计算得出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可以量化反映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

作用。

2 低碳经济促进系数的概念

由于相对国民经济经济总量来说,单个高新技术企业对整个低碳经济发展影响的绝对量是微不足道的,须结合行业低碳经济贡献度计算单个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来衡量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而对企业的碳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计量模

型为:

其中,PCOE为某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COI为该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表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由该行业形成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LOE为该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

2.1 行业低碳经济贡献度

计算高新技术行业低碳经济贡献度的具体方法是在剔除该高新技术行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后,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重新加以计量,通过比较剔除前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得出该高新技术行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本文定义含有该高新技术行业影响的指标数据为原始组数据,用传统产业的相应数据替换原始组数据中该高新技术行业的相关数据后,得到的数据为替换组数据。将原始组数据和替换组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处理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第t、t+1年含有该高新技术行业影响的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原始组t、原始组t+1和剔除该高新技术行业影响后的低碳发展水平指數替换组t、

替换组t+1。由于该高新技术行业的存在使得低碳经济水平得到的提高在低碳经济水平总提高中所占的比例,就是该高新技术行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用符号COI表示,计算过程如公式所示:

2.2 企业的低碳经营水平

依据上述低碳经营水平评价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LOE:

其中,LOE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表示某企业的低碳经营相对于其所在行业的发展水平;W1、W2、W3分别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E1、E2、E3的权重;E1、E2、E3根据企业和行业平均数据计算,反映企业的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和科研创新力度相对于其所在行业的发展水平。

2.3 低碳经济促进系数的计算

在前面的论述中,能够得到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COI以及该高新技术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LOE,二者相乘即为该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PCOE,其含义为,如果该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均按该企业的低碳经营水平运营,该行业对于低碳经济的贡献程度将达到百分之多少。如公式所示:

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范围涉及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系统和设备。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兴通讯将环境保护融入到每个运营环节以及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之中,设计和实施环保节能解决方案,引导高效、低碳的发展模式。

3.1 行业低碳经济贡献度的计量

通过对200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到含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的原始组数据。再将原始组数据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到的相关数据替换为相应的传统制造业数据,形成一组新的替换组数据。替换组数据反映,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行业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该行业不是高新技术而是传统制造业时相应指标数据的水平。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便于结果分析,将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两个主成分y1、y2的线性组合为:

y1=0.962X11+0.921X12+0.968X13+0.736X21+0.755X22+

0.950X23+0.980X31+0.882X32-0.727X41-0.913X42+0.695X43

y2=0.214X11+0.103X12+0.052X13+0.565X21+0.575X22+

0.201X23-0.106X31-0.319X32+0.644X41+0.364X42-0.298X43

将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2006~2012年原始组和替换组的主成分得分,记为、,主成分y1、y2的方差0.75528、0.13622即为其权重,可得到低碳发展水平指数的计算公式:

从而得到含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的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和剔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影响后的低碳发展水平指数。最终计算得到2012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

3.2 企业低碳经济促进系数的计算

中兴通讯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2年中兴通讯共消耗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21712.784吨,其中电力占主要部分,达到各種能源总和的93.08%,天然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自来水分别占3.02%、1.95%、1.16%、0.37%、0.41%。中兴通讯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8586652.5万元,按产品划分,其中终端、设备制造实现收入2583880万元,研发经费投入为237298.2万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平均数据根据2013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加工计算。得出中兴通讯的碳排放强度水平,能源消耗强度水平,研发投入强度水平。

在同一判断矩阵中,评判比较各指标在评价企业低碳经营发展程度时的两两重要程度确定E1、E2、E3的权重。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535,对应的特征向量为=(2.6207,1.1006,0.3467)T,经一致化处理后为=(0.6442,0.2706,0.0852)T。即碳排放强度水平E1的权重为0.6442,能源消耗强度水平E2的权重为0.2706,研发投入强度水平E3的权重为0.0852。则中兴通讯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为:

结果意味着中兴通讯的低碳经营水平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水平的1.49倍。再根据求得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和中兴通讯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最后得到其低碳经济促进系数为22.74%(15.26%×1.49),即如果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所有企业均按中兴通讯的低碳经营水平运营,则该行业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度将达到22.74%,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表明该企业具有较高的综合碳绩效水平。

4 结语

相对国民经济总量,单个高新技术企业对整个低碳经济发展影响的绝对量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借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程度。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在行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程度,结合单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低碳经营水平,计算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促进系数”,对企业的碳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反映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国家监管部门评价企业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比较不同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贡献的差异,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更好地向低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关注,企业通过披露低碳经济促进系数,可以向投资者表明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贡献程度,如果资本市场能够对披露的信息做出正向反应,则会促使企业提升其低碳经营水平,从而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导向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 麦海燕.企业低碳水平的动态绩效评价[J].财务与会计,2013,(1).

[3] 吴玉萍.煤炭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12,(8).

[4] 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

[5] Nick Kelly.The Role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Reducing Scottish and UK CO2 Emissions[J].Energy Policy,2006,(1).

[6] Daniel Sperling,Sonia Yeh.Toward a Global Low Carbon Fuel Standard[J].Transport Policy,2010,(17).

基金项目:本文获北方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2 2)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CIT&TCD201 404010)资助。

作者简介:王志亮(1973-),男,河北邯郸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周悦(1988-),女,河北邢台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

(责任编辑:黄银芳)

低碳农业技术范文第5篇

摘 要:低碳经济自提出之日起,其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低碳经济进行系统研究,将更有利于掌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本文梳理了国家级与省级的低碳经济研究状况,期望能够给国内其他省份及城市的低碳经济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外研究动态;国内研究动态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中国当代的国情,是中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尺度较多的停留在国家层面,对省级层面,特别是省级内的次级地域的研究较少。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众多的省份当中,选取出了云南省进行研究。阐述了云南省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就云南省而言,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并存。云南省的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偏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省的资源和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概括的阐述了国内外及云南省的低碳经济研究状况。望能有助于研究者在了解低碳经济发展变化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其的低碳经济研究方向,制定符合国家级、省级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一、国外低碳经济的研究动态

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各国于1992年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此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采取措施,来应对全球的气候变暖,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英国在全球范围来看,它最先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其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效较为明显。英国在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同时也宣布了一个目标: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重大,其一直致力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实施能源新政,为美国未来低碳经济更好和更高效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多。受经济发展和资源稀缺的影响,日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投入巨资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其的低碳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同时还不断实施一些重大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就学术领域而言,国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性与实现策略。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遏制碳排放不仅收益远超过成本,还有很多的附带效应,如大气质量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低碳经济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一些学者如Treffers和Johnston证明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可能性。

(二)碳排放与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低碳化,倡导低碳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方面,从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三)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及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探索,在碳排放的研究中是一大重点。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四)碳排放与人口。人口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两个方面。随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型,发达国家将步入老龄化社会,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会使得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降低。

(五)碳排放与农业生产。较多的集中在农业的土地整治、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的生产水平等三个方面。

(六)低碳城市。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单元,在城市当中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主要的大城市,都纷纷开展了低碳经济的实践活动。

(七)低碳经济理论。国外在低碳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颇多,低碳经济理论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除上述研究成果外,国外低碳经济的研究还涉足了其他的一些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结合各领域的特点,形成了许多与低碳相关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低碳经济的研究动态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从而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贡献,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同时,鼓励全体人民都积极的参与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

中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自身的低碳经济进程。先是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而后在“十二五纲要”中指出:万元GDP能耗降低16%,万元GDP碳排放降低17%等的目标。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五省八市开展试点工作,发展低碳经济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除上述措施外,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自提出之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其的内涵进行了诠释,虽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部分学者的观点如下:付允,牛文元等(2008)指出低碳经济是“三低三高”为基础,以碳中和为方法,以节能减排为手段,以低碳发展为方向的绿色发展模式;庄贵阳(2005)指出,制度创新和能源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清洁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问题是低碳经济的实质。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较为凸出。很多学者均对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了分析。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对策方面,学者们,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发展机制、政府政策支持、加大低碳教育宣傳力度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发展低碳经济。

(四)低碳城市。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日益突飞猛进,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五)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低碳经济的衡量和评价,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于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缺乏统一的认识,到目前为止,虽已有了一些研究,但却很难达成共识。主要的研究,如付加锋(2010)构建了以低碳的产出、消费、资源、政策和环境这五个方面为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任福兵等(2010)从能源利用结构、产业经济发展、科技、建筑、交通、消费和政策法规等方面构建了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六)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关联性,这已经被认同,但这种关联性如何,却无法定论。杜婷婷等(2007),通过研究认为中国二氧化碳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呈“N”型而非倒“U”型曲线关系。

(七)碳排放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目前国内关于碳排放的测算主要集中于国家、省域或特大城市的研究,而对省域内次级地域的研究较少。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下:张德英(2006)利用系统仿真方法,定量研究了工业部门碳排放;王雪娜(2006)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尝试构建能源碳计量模型。

当前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重点是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和对策及其低碳城市等方面。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国内的低碳经济研究不太成熟,较集中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的尺度也较大,实践研究相对较少,所取得的成效不太明显。同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与国外研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三、省级低碳经济的研究动态—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为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云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节排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水污染治理也取得明显的成效。这些优势给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学者对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如刘丽萍等(2010)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发展的主要途径;王小李等(2009)对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何燕(2010)分析了云南省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及其任务;王捷(2010)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云南省的低碳经济进行了研究。

四、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必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在面对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应该扬长避短,化压力为改革动力,加大低碳经济的研究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2] 何燕.昆明低碳经济情景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环境科学导刊,2009,28(1):29-31.

[3] 解利剑,周素红,闫小培.国内外“低碳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1,(1):19-23.

[4] 丁丁,周囧.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2008(3):4-5.

[5]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8.

[6] 潘玉君,吴友德,华红莲等.省域主体功能区区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 刘丽萍,何燕,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及主要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214-216.

作者简介:刘树芬(1986- ),女,云南施甸人,硕士,从事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与教学工作。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下一篇:农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