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4

干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习近平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干部在学习的时候,要认真的去了解其思想的真实意义,研究透彻其真实内涵,认真贯彻和落实。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方式方法,优化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工作的深入和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干部教育培训;内涵;创新

对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是我党多年以来都格外看重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了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才能够加强我党的素质队伍建设,促进我党更好发展。习近平同志的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包括了多项内容,不仅仅论述了干部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还提出了对干部的要求、培养年轻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工作等重要理论,是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这些重要的思想,为我国的干部培训教育提出了新的正确的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没有全面掌握“好干部”培养的内涵

何为好干部?好干部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是要落实到实处的。然而在现在我国的干部培训工作过程中,因为没有全面掌握“好干部”的内涵意义,导致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之中,出现了一些教育偏颇。大多数的培训只是单方面的以提升干部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严重忽略了对干部们理论知识的培养。很多干部并不认为理论不足是干部教育培训中应该解决的问题,说明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严重忽视,以至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并不上心,甚至可以说是敷衍了事,培训单位应该对这一现状进行充分的重视。有的培训单位对于干部的教育工作比较重视,将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的安排,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好干部”,但是由于机构对于其内涵理解的严重失误,使得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无法实现融会贯通,最终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总得来说,在培训“好干部”这一目标中,大家都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对其内涵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化。

(二)培训内容比较统一,对学员的教育缺乏针对性

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让干部充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意理论、党性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这是干部们必须掌握,也是必须要深刻了解的。然而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之中,这些课程虽然都被设置在了干部们要学习的内容之中,但是因为一些讲课的老师没有进行对学员们进行前期分析和调研,对每一个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都没有清楚的掌握和了解,以至于让理论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干部们在学习时,也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有所思有所悟。有的单位在培训干部时,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并没有设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门课程,因此干部只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对该理论进行理解。但是经过了二次解读之后,理论和涵义已经偏离了书本中的意思,对干部的理解造成了困难。

(三)缺乏深入的培训需求,分类培训原则没有得到彻底的体现

在对干部的培训过程之中,分类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培训内容。分类的形式有很多种类,有的是因为岗位的不同进行分类,有的则是按照学员的级别不同进行分类,比如说处级干部为一个班,局级干部为一个班。然而这些分类原则,也都只是单纯的从干部的群体差异性考虑,并没有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实现分类,授课的内容也都是大致相同的,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还有的培训单位,虽然也注意到了学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也将分类培训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一味的追求个体差异性,却忽视了岗位、党以及国家的真正需求。

二、习近平干部教育培训思想创新

(一)严格按照“好干部”的要求进行培训教育工作

要严格的遵循“好干部”的标准来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有效率的干部培训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让干部明确其重要性,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是做一名好干部的基础,也是干部们应该第一掌握的学习内容。在对干部进行信念理想的加强培训时,一定要掌握好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永远都是干部培训中最核心的内容,既要将干部们将马克思主义阐述明白,又要严格遵循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同时还要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理论体系。如果干部们的思想上有什么问题,要耐心的答疑解惑,让干部们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党性修养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干部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要严格的按照“好干部”的要求,充分结合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来进行授课。要培养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兢兢业业工作的精神,刚正不阿的品格,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好干部。”

(二)明确培训导向,促进培训实效性的提升

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和国民教育是有差别的,干部教育是要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而国民教育则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播。在进行课程的设立时,要紧跟时事,结合社会热点,中央出台的重要理论内容、干部的能力、心理素养和品德等方面进行考虑。上课的过程中,也要以问题为核心,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干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能力,让干部能够更清晰客观的看待问题。

在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干部本身出发, 以人为本,了解教学的真正需求。需求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中包括干部的个人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及组织的需求。要从需求出发,做出详细科学的教学内容。要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只有做好了调研工作,才能够进行培训。面对不同的学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划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让学员能够更好的进行培训学习。每个干部的成长经历、出生环境、知识理论、个人阅历、文学素养等都存在着不同,在授课时,要根据个体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每个人的实际进行教学。

长期的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最后的实践就是对干部们的学习成果的验收。实践是重要的,只有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干部们才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将干部们带到真正的一线进行实践活动,到广大群众中去,到基层工作中去,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三)一切从严管理,加强学风建设

从严治校,这就要求对干部加强管理,推进学风建设,不论是干部的衣食住行,还是学习和使用,都要制定明确的标准要求。第一,就是要严格要求干部的思想教育,要以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作为首要目标,重视干部的作风教育、党性教育和思想信念的教育。第二,要对干部进行严格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制定全面详细的学习标准,让干部坚持高标准的要求自己,以此来促进学风建设,如果有违反规定的情况发生,要进行严格的处理。

从严治教,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能力和素养。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对党要忠诚,要坚持以德施教;第二,教师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准,作为党校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专业素养,深厚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和实际实现融会贯通的能力。

从严治学。作为党员,能够参与到党校的学习中来,是难以忘怀的经历。因此,干部要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学员意识,既然来党校学习,那么就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不能够因为自身的干部身份就想要走特例。在学习的期间,要尊重教师,认真投入到党校的学习中来。另外,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丰富对学院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模式,尤其是经过培训之后,要重点考核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

结束语:要严格遵循习近平教育培训思想进行培训,提高干部解決问题的能力,加强党风建设,促进我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委党校课题组.习近平干部教育培训思想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146-152.

[2]郭兆云.习近平干部教育改革创新思想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2017(10):4-5+14.

[3]陈荣武,蒋佩芳.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初探[J].党政论坛, 2015(11):12-15.

干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校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培训等科技推广活动对农村干部培训教育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村干部素质、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村干部培训教育;促进作用

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骨干队伍,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只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式的新要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徐文荣(2008),陈瑞林(2009),魏晓理、李映福(2011)认为,基层农村干部应该提高科技意识和整体素质,满足农村对农业推广的需求。黄革新(2004)强调,要切实抓好农村干部培训,着重强化科技意识、强化带头意识。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成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农业高等院校为村干部培训提供了理论平台和实践示范基地。黄红焰(2011)认为,农业院校要建立高校服务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平台,把高校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传授给农民、贡献于农业。黄红焰(2011)提出,农业院校要建立高校服务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平台,把高校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传授给农民、贡献于农业。黄国清、宋心果、邱波(2010)指出,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教育培植示范户来影响周围村民,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

近10年来,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统筹改革的试点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产学研精密结合的办学特点和杨凌示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各项重大战略部署。学校把农村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使命和服务社会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将学科优势和专业技术转换为培训教育优势,王艳杰、孙养学(2011)认为,要分析农业科技培训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培训客体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莫云山、周祖流(2011)认为,干部培训应该创新模式,政治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实践操作的培训时间各占1/3,要着重培训实用技术,加强创业指导。该校坚持农村干部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把培训质量作为第一生产线。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促进干部培训工作、保证干部培训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世和(2011)认为,加快西部山区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方面鼓励农村干部、科技人员到农业院校深造,另一方面将带回的新成果为农民群众做出样子,让农民群众跟着学、跟着做。结合学校实施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推广模式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村干部培训工作于农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高新科技展示、科技培训、科技扶贫等科技推广活动有机结合,在促进农村发展、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良性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和科研改革。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继续,是联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纽带,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农民经济效益的桥梁,对促进农村干部培训、开拓干部视野、拓宽农村干部带头致富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实现了农业高等院校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促进培训干部增强科技意识、加强科技知识学习,努力成为领先科技、率先致富的带头人

科技兴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干部要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努力实现从传统的“管理型”到新形势下“服务型”的角色转变,实现从传统的“行政领导”到新形势下“示范指导”的职能转变,真正成为领先科技、率先致富的领头人,成为指导农民奔小康的行家里手。

良种优法、科学养殖技术、植物高效栽培、无公害产业的生产贮藏加工技术等农业科技成为农村实施“科技兴村”的急需技术,而农业科技推广与干部培训的结合对此起到积极作用。科技推广人员将科研教育的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经过整理筛选,挑选出经过生产检验、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通过干部培训工作带入农村,增加农村干部的科技意识,开拓农村干部经济视野,为推动农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展示新成果、新技术,增强农村干部学科技、用科技的信心

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杨凌农业科技推广网站、农林科技咨询服务热线等科技推广体系,不仅加速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直观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西北地区不同的农业环境和产业特点,先后成立了4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5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了杨凌百名专家咨询、农业科技培训等科技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的科技示范网络,共建立示范样板150多个,示范样板内推广展示科技成果350多项,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也为新科技的示范推广和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组织培训干部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专家交流,参与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争当科技示范户,通过培训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带回农村,进一步帮助群众学习科技用科技,帮助农民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来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对农村干部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需求,由科技推广人员收集汇总整理后反馈给科研部门,作为新课题进行研究,为科研方向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促进学校产学研的经济结合。

三、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影响,扩大农业院校干部培训工作的覆盖范围

科技研究、人才培养和农村社会服务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而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等院校农村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该校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受益的群众经常自发地宣传学校的科研成果,参与过培训的农村 干部也会自发地宣传学校的信念,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县乡党政干部、村干部、农村基层科技骨干到该校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10万多名,成为面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等领域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该校在西北地区建立了40多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构建其校内、区内、校外“三位一体”的培训基地20多个,与省内外60多个市县政府、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起以科学技术教育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三结合”多元化的培训师资队伍,共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库教师400多名。

科技推广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为扩大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覆盖范围提供了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干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农村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将农业科技推广、高校科研、农业生产、教学培训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领域,创新农村干部培训机制和推广体系,拓展村干部视野,增强农村干部带头致富的信心,有效地将最新的、最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现实农业生产中得新情况新问题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和丰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农业、农村、农民相互促进,使先进农业科技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达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从而实现农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莫云山,周组流.创新培训模式打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J].当代广西,2011,(1):33.

[2] 黄国清,宋心果,邱波.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科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2):244-247.

[3] 张世和.加快西部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路径[J].湖北农机化,2011,(1):54.

[4] 王艳杰,孙养学.基于特性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2):62-64.

[5] 黄革新.切实抓好村干部培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57-59.

[6] 黄红焰.植根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社科纵横,2011,(7):51-53.

[责任编辑 柯 黎]

干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南江縣 强化“三举措”开展“法律七进”

今年以来,南江县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三举措”,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致力于“活”,在创新推进上下猛药。深入挖掘更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法律七进”活动载体。致力于“实”,在优化服务上炼硬功。把“法律七进”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努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与“法律七进”活动同步深入开展“送法律服务下乡”活动。致力于“用”,在学用相长上出实招。加强工作调研,找准“法律七进”与法律运用的结合点,不断推动法律实践,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何冬云)

安岳县 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

今年以来,安岳县以强化培训辅导、强化审核指导、强化检查督导为抓手,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和监察平台建设,为保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正式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强化培训辅导,采取集中培训、点对点指导、现场演练等方式对各行权部门监察点和风险点进行培训指导。二是强化审核指导,严把监察点、风险点审核和填录事项协审审核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提醒各单位及时整改。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定期不定期到各部门进行工作检查,适时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度,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现场督促和指导。

(周清强)

珙县 “三举措”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珙县始终把教育培养作为干部选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大力实施领导干部人才“能力提升”素质培养工程,分批次、全覆盖地对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年轻干部递进培养计划,面向全县遴选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对象,进行跟踪分类培养。三是构建“311”学习阵地抓好专题学习,创造性建立“31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3”即三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馆,党的宗旨教育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馆;“1”即一校:珙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校;“1”即一平台:群众工作服务平台),通过基地现场学、网络监督学的方式,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抓实学习教育。

(陈开磊)

石棉县 搭建平台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石棉县针对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活动难组织、难指导、难提高等实际问题,积极创新学习载体,搭建平台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题。

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抓好参学“双对接”。寄发《致全县流动党员的一封信》《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资料,推动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学习对接。建立网络系统平台,抓好方式“灵活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缩短学习时空距离,让流动党员尽可能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建立互助交流平台,抓好质量“互帮学”。按照区域相近、行业相同原则,引导流动党员组成学习互助组,互帮互学。

(朱贵晴)

蓬溪县 健全机制优化领导干部结构

蓬溪县围绕优化领导干部结构,把解决干部的“上易下难”问题作为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建立健全干部常态退出机制,整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出台《蓬溪县公务人员治庸问责暂行办法》《蓬溪县部门和乡镇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明确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庸、懒、散”定性标准,公正、明确、统一干部“下”的尺度。严格依据组织考察、实绩考核和民主测评情况,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采取初拟名单、考察核定等程序逐一推进。采取“三票制”民主测评、社会评价等方式,公开公正评价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实绩表现,畅通不胜任现职干部“下”的渠道。建立健全退出干部信息跟踪、谈话回访、动态管理制度,对“下”的干部的专长、培训、考核等情况进行登记跟踪管理。

(冯 波)

井研县 力促人才互派工作出实效

今年,井研县加强人才互派工作管理,做好互派干部人才的督查、考核等工作,促进干部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实行双向选择,向党政机关、民营企业、互派人选发放调查表,收集派遣和接收意向,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30名互派人选中确定20名干部人才参与互派。加强服务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互派人员的跟踪管理工作,督促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做好日常管理。逗硬考核监督,建立双重考核制度,征求派出单位意见,对在企业工作表现差,违反考核制度的进行提醒谈话、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退回。

(雷丽群)

丹棱县 加强党小组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今年,丹棱将党小组会流于形式、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内容进行整治,重新对党小组设置、活动内容等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合理设置党小组,打破按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的常规模式,按照位置相近、产业相同的原则,重新进行设置。选好配强党小组长,采取党员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将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员选为党小组长,村组干部不再兼任,并将表现突出的小组长纳入村级干部后备库管理。明确党小组会形式,各党小组每月召开1—2次会议,村组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会议注重教育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发挥党员作用。加强活动保障,按照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标准将活动经费拨到各党小组。

(王泽敏)

大英县 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民生问题

今年以来,大英县坚持把规划引领、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改善民生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规划引领,把好服务基层“方向盘”。深入联系镇、村调查研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思路,指导镇、村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新村规划和帮扶工作规划,推进镇、村发展驶入“快车道”。夯实基础,筑牢经济发展“奠基石”。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联系服务基层的突破口,充分发动群众,多方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锻造助农增收“助推器”。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行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配套。

(李 佳)

古蔺县 整合资源整顿后进村“软弱病”

今年以来,古蔺县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整合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着力提高后进村(社区)收入水平、群众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是“输血”,加大基层党组织投入,大幅提高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下派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提升后进党组织战斗力。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第二是“造血”,县领导带头联系后进党组织,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整合部门资源,实行“组团式”对口帮扶。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查处村干部队伍、党组织中存在的作风突出问题。

(谢 红)

纳溪区 “四项措施”助力大学生村干部科学创业

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在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中,从项目论证、选择、落地、实施、保障等各方面入手,落实“四项措施”进行全方位帮扶,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激情。

开展集中论证,帮助选准项目。大学生村干部提出计划项目,区上对其进行分类归案,统一管理,抽调专家组成项目评估论证团队,对创业项目进行专题论证、评估,帮助选准项目。加强创业培训,助力干好项目。定期分类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产业化发展先进地区考察,邀请专家对大学生村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实行全方位扶持,确保干出成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个人自筹一点、项目倾斜一点、党费补助一点、党组织帮助一点”的办法,帮助大学生村干部解决创业项目资金问题。

干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阶段在许多农村,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工作成为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一个难点,本文浅要探讨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设备管理和维护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远程教育;农村;设备;管理

信息时代,农村党员干部依托于21世纪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远程技术,对我国新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通过远程教育,能够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直接的党建工作规划、政策法规、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工作能效,是探索“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现状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在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现阶段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其一是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础设备是现代远程教育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主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用信息设备、多媒体设备等硬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远程教育对乡镇以及村站点的全面覆盖,包括偏远地区以及经济贫困地区。其二则是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资源规划以及教学大纲,整合党校教育资源,通过不断提升教学资源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区农村党员干部都能够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升,远程教育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初显成效。其三则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目前许多农村已经基本达成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骨干队伍这一基本要求。其四则是抓好对站点的维护使用,加强对站点的有效管理,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保证,但现阶段在许多农村,这项工作成为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一个难点,下面浅要探讨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设备管理和维护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终端站点基础设施有待夯实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远程教育所涉及到的终端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入远程教育的农村数量不断增加,其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要求逐步对终端基础设备进行更新和完善。但在乡镇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在远程教育设备的选取上往往选择了价格较为低廉的终端设备,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基本需求,但却没有能力更换,致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能效有所降低。

2、过度使用以及运维不合理

信息时代,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远程教育的强度、广度,各级党组织对于远程教育设备都采取了最大的利用程度,利用教育设备、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页、视频互动、在线学习、微博、QQ群等各种信息平台实现党员之间的互动、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教育互动,在高强度的使用情况下,使得许多远程教育设备过早的出现损耗,而许多农村党员并没有较高的运维技术,使得基础设备的使用率过高,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许多偏远农村,往往将远程教育工作站点设置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这些远程教育设备往往还承担着其他方面的用途,并没有做到专项使用。

3、缺乏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维护计划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基层党组织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进一步提升教育范围、教育广度、教育深度上,并集中资源深入探讨研究多渠道的远程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而在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维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往往仅简单安排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并没有聘请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运维保护方案,这些情况都直接造成了再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中的运维薄弱,继而没有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隐患,使得损耗进一步扩大,以至于后期无法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相应的解决措施

1、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更新完善工作

按照中央“以通为先、以用为本”的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干部远程教育设备改造升级的工作,应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对终端站点设备进行合理的更新完善,并且应该将资源适当的向农村倾斜,加大投入,扩大网络覆盖面。在更新完善设备的同时,还应该同时适当升级农村基层的网络建设、站点建设等配套硬件,以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的硬件设备条件,使之达到标准。

2、加强远程教育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

各基层组织应该按照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标准,大力加强终端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突出“配齐、训强、用好”的目标。所谓的“配齐”,这对远程教育设备,每个终端站点都需要专门、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并且需要对站点的日常管理、维护有一定的基础。“训强“就是指要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管理员综合素质,达到操作懂技术、工作知责任、管理有方法、服务上水平的标准。“用好”则是充分用好管理员的管理作用,不仅能够将学习工作扎实的组织起来,同时还能在维护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监督作用。

3、完善设备监督使用规定,杜绝过度使用

对于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各基层党组织应该尽量做到专项使用,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杜绝“公器私用”,合理的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设备的使用规定,各基层党组织可以在站点内粘贴设备使用说明保证学员的正确操作,并且应该建立定期检修的机制,聘用专业的设备检修团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做好设备使用日记,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王 迎;董锐;崔松;宋灵青.从历史的脉络看远程开放教育——访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约翰·丹尼尔爵士[J].中国电化教育,2011.(6)

[2] 丁 新.远程教育的实质性发展:协调与创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1)

干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既属于政府绩效考核的范畴,同时也是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评估对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际出发,提出完善考核评估的三条实施路径,以期为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

作者简介:曾荔,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讲师。

一、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试点区域和试点领域的实践表明,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当前主要是由同级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从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监督的角度而言,考核评估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自我监督模式下的考核评估。人大、政协等机关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虽然也有,但更多是以个案工作检查形式存在,不能形成常态化的监督。

(二)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客观公正

当前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中,对综合行政执法的考核评估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公务员考评标准,实际操作中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但以上五个方面的考核评估更多是一种指导性指标,定性评价的成份多于定量评价的成份,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太吻合,不能客观反映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绩效。同时,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设机构工作性质差别较大,适用同一标准也不能反映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部职位差异性。

(三)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程序规范化不足

甘肃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还存在程序方面规范化不足问题。例如相应规范性文件对案卷评查的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等程序性规范缺乏系统规定,评查的随意性较强其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和传统行政执法工作有较大差异,应有专门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和程序要求,当下的试点改革对此问题的关注度显然不够。

二、完善甘肅省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意见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之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制度

1.进一步完善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

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估在当下和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的主要主体。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对过去行政执法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部际关系等进行的重大调整,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政府自身对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会更严、更高,对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会比过去要求更严、更高,所以传统的评估主体主导之考核评估机制和制度必须相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人大和政协是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的有效补充

人大和政协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监督机关,但法律并没有规定人大和政协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具体考核评估职能。考虑到大量行政执法工作直接针对的是行政相对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从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职能的角度和考核评估工作的性质出发,建议考核评估主体制度建设方面增加人大、政协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评估,将其作为我国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主体的有效补充。

3.积极引入综合行政执法之第三方考核评估主体

本世纪以来,各地政府购买第三方评估服务已被大量运用于养老、扶贫、教育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入,不少地方政府也尝试对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从实践效果来看,第三方评估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引入第三方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评估,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服务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中还没有第三方的有效参与机制,建议各地在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制度建设中积极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估。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估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第三方之独立性、公允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当下我国第三方考核评估能力不足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培育、规范、引导第三方介入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

(二)建立健全针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标准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1.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能力素质需求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责任目标。能力素质模型“最开始仅应用于私人部门,之后才逐渐被引入到公共部门使用,本质上就是指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达成某一指定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中应用能力素质模型,必须对综合行政执法的内部职位先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职位的具体职责,然后再结合该部门的职责和所属的系统设置指标。

2.充分考虑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内部政务类与事务类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之间的本质差异和管理需求差异,确立不同的考核评估维度。政务类和事务类的划分,具体到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务类是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而事务类的职位要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政务类的考核评估主题以责任、公正、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的利益要求为核心;事务类则侧重工作效率、政策执行力、工作态度等维度的考察。

3.建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以客观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估体系。实践中,综合行政执法出现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的欠客观性。为了客观反映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对考核评估之内容应进行详细分解,“通过逐项要素的细化,制定出考核等级标准和有关量化标准”,考核评估指标能予以量化的,尽量用数量化表示,建立客观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估体系;同时,对不能或者不便用量化指标予以评价的则采用横向比较法、目标管理法等其它方法进行描述表示。

(三)严格规范考核评估程序,增强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民主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1.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立法工作,明确规定考核评估制度,确保考核评估工作有法可依。严格规范综合行政执法之考核评估,必须要加强考核评估程序的制度化建设,此处考核评估之制度化建设既表现在对考核评估本身的法律规定,也表现在对考核评估具体程序的规定上。考虑到我国各个地方地域的差异性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身仍处在试点阶段这一特殊情況,由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对综合行政执法及其考核评估进行规制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建议各试点区域先行通过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立法,并在综合行政执法立法中对考核评估予以明确,在立法对考核评估有规定的前提下,结合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工作的实际,制定出考核评估的具体操作程序,对综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均予以详细规定。

2.建立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之考核评估制度,体现考核评估过程的民主性,实现考核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质上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与老百姓的利益休戚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应该成为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考核评估结果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实际执法人员绩效又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考核评估过程的民主性和结果的公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建立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综合行政执法的考核评估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既能让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有机会参与到行政执法的末端评价,实现其参与权和表达权;又能通过该制度的运行让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实现其监督权;同时,还能保证作为考核评估相对人的综合行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参与权、表达权。以上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参与权、表达权及监督权的实现过程恰恰又是通过个案践行民主、实现公正的过程。

总之,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在继续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程中,考核评估主体的多元性,考核标准的客观性,考核依据的法定性,考核结果的公正性无论是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是对开展好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本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张利兆.综合行政执法论纲[J].法治研究,2016(1).

[2]孙启平.法治政府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3]张玲.第三方法治评估场域及其实践逻辑[J].法律科学,2016(5).

[4]张晓东.国外高级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及其对我国领导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6(8).

[5]石晓铃.浅析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

上一篇:德育学期论文下一篇:汉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