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

2023-05-25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工业制造行业中,机械焊接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工业市场中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需要工业产业持续提升自身的整体制造水平,并增强效率,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所以,机械焊接工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升工业制造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工程机械焊接工艺;智能机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展也变的十分迅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中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渐渐地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产业。为满足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的工程机械厂家对相关技术做了一定的变革,创新似的改进了之前的技术含量低,广泛的发展状况,渐渐形成了核心科技的新的发展模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出来[1-3]。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整个行业的关键技术是机械焊接技术。为了增高工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创新工程机械的焊接技术,了解工程机械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寻找新的焊接技术和工艺[4]。

1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应用优势

工程机械焊接工艺与普通焊接工艺相比,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可以将机械焊接设备作为基础,设计焊接工艺和焊接构件,以满足焊接的需求。除了专业性之外,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样是这项焊接工艺的特点。工程机械焊接工艺所应用的构件,相较于普通构件,结构形式较为复杂,故焊接工艺的发展受到了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而工程机械焊接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工艺,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专业性强。为满足机械焊接工艺的需求,在实际应用焊接工艺时,需结合工艺需求和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专门设计焊接设备,以保证焊接工艺与焊接设备的匹配性,从而使械焊接工艺的应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2)操作性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机械焊接工艺会使用专业的焊接设备,故设备具有单一的功能和结构形式,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和维护。

2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发展规模也在持续增大。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程机械焊接工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与工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中国当前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研究和关注,并研发出了多种先进的焊接工艺,其中融入了电子学科、材料学科等,使工程機械焊接工艺发展更加成熟。与此同时,工程机械焊接工艺也逐步应用到了工业产业中的多个环节中,包括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等。通过对先进焊接工艺的应用,能够极大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消耗,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同时,因为开发出了智能、自动化以及波控等新型的焊接工艺,极大提升了中国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以往的机械焊接工艺一般会被应用到材料连接过程中,因为焊接所应用的设备较为落后,焊接的效率也十分低,所以能够应用的范围较小。随着中国对机械焊接工艺研发的重视,焊接作业所应用的设备得到了优化,近些年来焊接设备逐渐变得更加智能。例如焊接工艺中所应用到的变位设备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能根据焊接作业的实际要求,获得人工焊接无法获得的效果,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同时智能机器焊接的出现,可通过输入相关的参数,实现自动焊接操作,从而避免了人力的消耗,同时也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目前这种智能机器焊接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技术力量,同时也提高了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3我国工程机械焊接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幸福国家的道路上的伟大发展和建设,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与国内工程机械有关的技术。与此同时,在近年来创建中国名牌的口号下,机械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都积极开展了创新研究。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工程机械焊接技术与先进技术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学习最新的先进技术,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制造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好地为建设一个以社会为主导的现代化国家服务。

3.1焊机数字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大量使用,焊接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数字化控制正在逐步显现。数字控制设备可以确保标准化焊接过程的准确实施,简化手动操作步骤,确保了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但是,在我国的生产进程中,由于数字控制的核心领域尚未完全掌握,在应用于焊接工艺时必然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不能符合大规模焊接工艺的准确控制,这与我国当前工程机械的发展过程是互相冲突的,这影响着我国工业化的向前一步更快地发展。

3.2智能焊接工艺

人工智能(AI)和焊接机的概念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其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可以释放焊接技术中的很多体力劳动者。只需要具有相当知识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通过按下提前编好的程序生成的特定按钮来完成焊接过程。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焊接过程的速度。它不仅可以满足目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而且还适应各种特殊要求和特殊建筑制造环境下的焊接实践。

3.3环保化的焊接工艺

不管生产什么产品,都要注意环保。建筑机械的焊接也不例外。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从国外进口绿色程度高的焊接技术设备,以确保它们在焊接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否则,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会损害工人的生命安全,还会污染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在工程机械焊接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焊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业产品的质量,中国在工业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其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焊接技术的研发当中。在当前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焊接工艺是其中的关键性技术,与生产率有着直接的关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机械焊接工艺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技术不够完善等,所以需要积极吸收先进技术,优化机械制造中的各项参数,利用新型生产设备来提升焊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剑,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蚕业,2019,51(07):11-15.

[2]左健,张晓宇,杜岩.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展望,2019,26(15):49.

[3]黄丽娟,浅析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8,13(09):220-227.

[4]许文清,任宇飞.工程机械结构件的焊接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2017(01):50-53,103.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中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应对环境问题,乃至由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问题。农村日益成为污染的聚集地,在环境权益保护方面,农村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笔者认为,在应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问题之时,必须更加重视保护好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行为要建立起有效监督机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 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一、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以他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然而,依凭这种“落后—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得不应对另外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有时是风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时段上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中国自身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是没有他者经验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次进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然而,中国必须同时面临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难题。正如邓正来所指出的,“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在制度和结构及其后果方面为当下的“世界结构”对中国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一是中国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直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期进入“工业社会”;二是中国在西方价值的“裹挟”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运动,尽管它的展开极其艰难;三是中国发展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结构导致了环境危险与科技——工业危险并存,而这一情形与近年来所建设的众多核电站叠加在一起,则标示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第二现代世界的风险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之际,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工业社会的逻辑与风险社会的逻辑是不同的,正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他又指出,“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饿!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性代替了需求的共性。”

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对这两难问题的处理。由于作为后发的国家,同时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其发展道路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试错”的方式前进的。同时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诸多问题又增添了这一两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亦或风险防控——问题的复杂性。

二、企业效益与农村环境保护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正如前述,中国需要在世界格局之下,处理好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不同的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及其结果将会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相关,也与企业的效益相关。一般来讲,处于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比较而言,在这一挑战之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无疑的是,某些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手段、法规及相关制度,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处于受破坏状态或是危险状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乃至生产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糟。农村居民这种弱势地位可能来自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基金投入不够,工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污染性企业集中于市郊或偏远乡村,民间缺乏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等;二是,源于农民自身的原因,环保维权意识不充实、农业生产劳动量大用于维权的时间和经历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妨碍农村居民对于自身正当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化发展方式的改变。在笔者看来,企业的效益不仅仅包括经济效益,而且也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长久获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效益,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了当地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话,那么企业的声誉很难被社会认可,企业也难以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提高技术含量,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减少排污量。同时,政府要给于大力支持,制定可行性办法和标准,为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简言之,改变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必将增进企业的长远效益并为有效地保护农村居民环境权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

在清楚地认识中国社会于当下时段的特性——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双重挑战的前提下,要想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村居民环境权,必须改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为了充分满足福建省新型农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新的国民经济社会增长动力需求,城镇化工程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化发展需要有力的社会金融政策支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中的前期金融市场需求和当前金融市场供给结构满足度和需求结构变化程度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探索了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对策措施建议。

一、引言

新型现代城镇化的具体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升华从而达到一个质变。与中国传统文化提法论相比较,新型现代城镇化更多地强调内在文化质量的全面深化提升,也就是我们要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由着更偏重物质文化规模层次增加向着更注重质量文化内涵层次提升深化转变,而不是从始至终着重于质量建设。

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具体定义主要是以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城乡三位一体、产业协调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健康宜居、和谐协调发展为五个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居民社区协调联动发展、互促共赢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福建省省城镇化的背景近十几年来,随着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

二、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再次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市区域集体城镇化提出要不断强调内在经济服务力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优化有效提升,以加快形成新型城市群集体经济为主要发展驱动主体,大中小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联动协同发展的新型区域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三、福建省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一)金融供给形式

目前福建省新型农业城镇化率已经初步到达70.6%,但是项目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地方银行贷款,而且由于地方性各级政府对于融资支持行为往往有较大的额度限制,导致新型农业城镇化工程建设项目主要资金来源结构形式单一,缺乏多种金融手段的政府融资支持形式。对于新型现代城镇化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都非常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仅仅依赖地方政府根本资金满足解决不了项目建设商的要求,需要合理的充分利用政府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来有效改善项目资金使用缺口大的问题。

(二)资金支持

宜业就是宜居,产业第一条。这主要是可能是因为城镇化的没有实现最基本的经济支撑,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不够成熟,主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产业化、规模化没有基本实现。中小微农民企业一直以来都认为是新型农业城镇化的重要有生力量,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新型就业机会岗位,从而迅速吸纳众多优秀劳动力。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

福建省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超过60%,其非农产业的占比却已超过90%,非农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城镇化速度。2019年,福建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为2596.23万元占总生产指数的6.1%,但却吸收了24.1%的从业人员,在快速工业化的发展背景下,大批农业人口仍然留在农村,过多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导致农业生产率低,农民收入无法提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上也反映了看出西部非农产业对农村转移流动人口的直接吸纳带动能力仍然不足。

福建省第二产业在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虽然占了48.54%的市场份额,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贡献动力在60%以上,但只仅仅吸收到了不到40%的从业转移人口,而第三产业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在2012年之后就会出现快速倒退,非农产业无法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再加上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的求职要求不断提高,也增加了农业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困难。

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存在问题分析

(一)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是当前阶段我国一个国民经济新的快速经济增长点,根据2018年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我国一个新型城镇乡村农民和一个乡村城镇居民将转化成农民成为一个新型城镇居民,消费品的实际需求將至少比社会每年平均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半年大幅提高1个月的一次百分点,可直接有效吸纳1000多万亿的我国农村农业劳动人再次就业进入并在我国各个城镇农村就业享受生活,进而直接有效带动1000多亿的我国农村产品消费者和拉动农村需求,然而实现这一个目的的敲门砖则需要将近6万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到2020年,福建省的城镇总人口基本上已经控制在4000万左右,城乡地区常住人口2780万左右,城镇化发展程度已经基本达到69.5%左右;到2020年我国福建全省的城镇总人口基本上已经控制在4200万左右,城镇地区常住人口3150万左右,城镇化发展程度已经基本达到75%左右。福建省年GDP总量超过5000,城镇化预计还能提高5%.2019年,福州省对于城镇化工程的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投融资中,中央财政拨款1034万元、地方性和国家财政拨款为全省固定资产的投融资5077万元,国内银行借贷占29.56%、债券占0.83%、外资占0.74%、自筹资金占25.75%、其他融资人则占8.17%。仅靠传统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金融方式无法满足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福建)

(二)仅靠传统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金融方式无法满足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有机整合,可以改善对农业和农民的服务效率。我国的农村金融主要包括了互联网金融,所供资本的时间点应该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相适应。传统财富管理产品的设计上对于这两个特点的重视度不够。我国农民群众金融需求呈现出季节性。如果错过了农时和季节的贷款,对于农民来说一切都将永远失败。我国农村金融类的产品及其服务必须跟上当今我国农村社会的组织架构变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团体组织的结构也正在进行着深刻改革。发包方和土地承包商之间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许多土地管理人员并非承包商,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的传统信用制度正在逐渐被弱化,农村的知识产权关系及其他人的利益关系也将发生更大的改变。

(三)福建省内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在福建省各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水平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大。2019年,在全省的几个地区和城市中,厦门的现代城市化程度位居第一高至89.2%,远超了全国的平均水准(60.6%),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人口集聚效应。福州与泉州也先后高居榜二、三,分别为70.5%和67.2%,均率远远高于目前的全国平均水准(60.6%),即将正式进入新型城镇化后期快速发展的阶段。莆田、三明、漳州、龙岩、宁德和南平,则在全国的平均水平(60.6%)左右或者之下。最后一位南平市的城市化水平5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与厦门城市化水平相比较,差了32个百分点,相差之大。

五、福建省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对策建议

(一)福建省資金供求解决

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向新型小微企业城镇化建设投放资金,拓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在进一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等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要求地方银行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各大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小微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各大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小微城镇化建设工程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及时制定优惠政策,拓宽其融资途径和渠道,增加其融资形式的多样性与资金融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提升了融资效率。

(二)福建的生态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

福建省从事生态建设,从事生态和社会文明建设始终一直保持着全国先进水平。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注重GDP增速,实体经济建设几乎是唯一重点,从而存在大量破坏历史文化建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福建省的城镇化发展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而且,生态环境的建设涉及范围很大,不仅仅只是污染防治的问题,还直接关系着影响产业健康和良性发展的问题,这并非一个行政部门、人民政府就可以能够解决的事情,必须要协调所有其他牵涉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去共同进行协调和思考。

(三)要继续着力于加快打造\"智慧城市\"

信息化正在逐渐成为我们提升城市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创造性动力。深度融入信息化,以构建智慧城市作为着力点,提高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也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方式与策略,注重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城镇化建设相互融合。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靠\"互联网+\"。建设基础配套设施的高度智能化、社区服务管理的高度精细化、公共服务的高效便捷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财金学院)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本文用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及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方面;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关键词]产业聚集;工业化;区域差异

一、引 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经济结构会随之发生转变,而经济结构正是工业化的本质内涵。[1]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发展的聚集特性是工业化进程的突出表现。而关于产业聚集对工业化水平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McCormick对非洲的六个产业集群进行案例研究显示,产业集群能帮助企业克服增长和发展障碍,并能加速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是,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工业化进程的作用表现出一些差异。[2](1531-1551)Huang, Zhang and Zhu以温州的制鞋业为例,研究了产业集群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表明产业集群加深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使一些小企业进入某行业从事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温州案例表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集群对于农村产业克服成长的资金和技术障碍发挥着重要作用。[3](1-12)徐维祥等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表明,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组织模式,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培育、发展并提升了地方工业化的质量,具有良好聚集效应的工业园区在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与产业空间组织调整的同时,也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从多方面、全方位地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驱动地方城镇化发展。[4]刘军和徐康宁研究了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及空间演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推动了工业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形式不一的演化;产业聚集主要通过生产要素配置和增加产出两种功能影响工业化进程。[5]上述研究运用的方法分别是案例研究和回归分析,案例研究的优点是分析个案时较为具体、细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那就是难以从具体抽象到一般,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适性。上述关于产业聚集与工业化进程的回归分析,未考虑其它控制变量,其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没有关注产业聚集程度的差异是否导致工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因此,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中究竟发挥着多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否存在区域差异?

二、产业聚集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作用的实证检验

(一)计量模型与指标说明

影响工业化的因素虽然复杂,但是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交通基础设施等。为了较为精确地测度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有必要引入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我们把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

lnYit = α + β1lnEduit+ β2lnKit +β3 lnInstiit+β4 lnInfrait+β5 lnAggloit+εit

(1)

其中,Yit、Eduit、Kit、Instiit、Infrait和Aggloit分别表示各个地区各年度的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交通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聚集指数向量,其它字母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这里的地区为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

1.工业化水平。工业化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基本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化、[1]就业结构的转变[6]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7]为了精确反映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避免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我们选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三个维度反映工业化进程,并把它们作为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Y1),以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即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衡量。就业结构(Y2),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即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Y3),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

2.人力资本水平(Edu)。一般来说,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生产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该区域的居民可能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我们用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在1999年和2000年的数据中,对大学文化程度没有细分,只公布了大专及以上人员或人员构成比重,我们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6年+初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9年+高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2年+大学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6年。其中,2000年的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数据没有公布,我们以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替代。2001-2007年的计算方法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6年+初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9年+高中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2年+大专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5年+本科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6年+研究生文化程度就业人员比重×19年(因为博士研究生比重较小,研究生受教育年限采用19年)。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无法测度“做中学”和医疗保健形成的人力资本。我们预期人力资本水平对工业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

3.资本投入(K)。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可能对产业和就业等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各地区实际投资额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其代理变量,即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我们预期资本投入对工业化水平有显著的正效应。

4.对外开放制度(Insti)。发展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刘易斯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8]诺思更是强调了制度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和制度变迁起着决定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9]对外开放是中国30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变迁,越是开放的地方,越符合信息公开和制度透明的条件。各地区的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既有文献的通常指标一致,我们用商品出口值占GDP比重来衡量地区对外开放制度。我们预期对外开放制度对工业化水平有正的影响。出口数据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中间价折算。

5.交通基础设施(Infra)。表示基础设施,用铁路密度表示。交通基础设施通常被看作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是导致工业化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预期交通基础设施对工业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以公路铁路里程之和与地区面积之比衡量(单位:公里/平方公里)。

6.制造业聚集指数(Agglo),以区位商方法计算。区位商是用来衡量产业聚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优点是能较好地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产业聚集程度。t时刻地区i的制造业聚集指数Aggloit为:

Aggloit= (Mit / Mt)/(Pit/ Pt)

其中,Mit为地区i在t时刻的制造业人口,Pit为地区i在t时刻的就业人口,Mt 和Pt分别为t 时刻的全国制造业人口和全国总就业人口。由定义可知,制造业聚集指数的本质是各地区制造业人口占全国份额与各地区就业人口占全国份额之比。一般而言,这一指标的数值越大,表明制造业在该地区的聚集程度越高。

我们预期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并且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即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制造业聚集指数时,个别省份2006年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数缺失,以2005年与2007年数据的均值代替。

由于数据可得性原因,城市化水平采用2000、2005、2006、2007年的数据,其余变量均为1999-2007年数据。数据来源于2000—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7》。

我们对主要变量的数据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作用的实证结果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我们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这一方法能够得出有效的估计结果。[10]分析软件是Stata9.0。表2报告了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对应于3个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依次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由表2第2列(方程1)报告的产业结构方程式系数估计结果发现:首先,人力资本水平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且通过了5 %的显著性检验。其次,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也起到正向影响作用,并通过了5 %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投资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次,对外开放制度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但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最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基础设施四个变量的条件下,产业聚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0.0528,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如果产业聚集水平提高一倍,那么,产业结构升级幅度达到5.28 %,作用较为显著。通过观察方程2中解释变量系数的估计值,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投资、对外开放制度、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就业结构,其中,产业聚集的系数为0.1650,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同样,从第4列(方程3)的系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产业聚集显著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为4.93%,且变量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我们的预期得到了证实。

三、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影响的区域差异

前面的分析证明了产业聚集对工业化的重要作用,而产业聚集水平在四大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这种差异是否导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下面以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为考察对象,研究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影响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个省(市)。

以西部省份为参照系,引入区域控制变量East、Central和Northeast,重新估算模型(1)。其中East为东部省份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东部省份时,East取值为1,为其它省份时,East取值为0;Central为中部省份的虚拟变量,研究样本为中部省份时,Central取值为1,为其它省份时,Central取值为0;Northeast为东北省份的虚拟变量,研究样本为东北省份时,Northeast取值为1,为其它省份时,Northeast取值为0。估计方法和分析工具与上节一致。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在表3中列出。对应于3个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依次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回归结果显示:第一,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由方程1可以看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0.0068,但没有通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产业聚集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有正的影响,弹性系数达到0.1052(该系数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的系数与东部虚拟变量系数之和),对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分别为0.1044和0.0423,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东北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明显。由此可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大。第二,产业聚集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方程2的估计结果显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0.0680,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2217和0.2173,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的弹性系数为0.1086,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作用高于其它地区。也就是说,产业聚集程度的差异导致区域间就业结构调整程度的差异。第三,产业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由方程3发现,产业聚集对西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分别为-0.0083和0.0211,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为0.0777,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为0.2686,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低于东北地区,这与方程1和方程2的结果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业聚集对城市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而聚集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尚未体现,因此,可以认为,产业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只不过城市化水平受到的影响不是随产业聚集程度的提高严格递增的。

由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重要变量,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即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通常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可以推导出,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四、结论与启示

首先,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结果证实,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基础设施四个变量的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业聚集显著影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 0.0528,表明如果产业聚集水平提高一倍,那么,产业结构升级幅度达到5.28%;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对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0.1650;产业聚集显著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达到4.93%。

其次,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三个方面:对于产业结构来说,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0.1052,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044和0.0423,西部地区产业聚集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对于就业结构来说,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弹性系数为0.2217,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173和0.0680,中部地区产业聚集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也高于其它地区。对于城市化水平来说,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业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分别为0.0777和0.2686,而产业聚集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聚集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则不显著。由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即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通常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可以推导出,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最后,由于产业聚集能够推动工业化进程,且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防止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应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的途径有两种:第一,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第二,引导东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裕的资源禀赋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缺乏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并且不具备政策优势。因此,为了实施上述两种途径,应该尽快改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包括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就业补贴和融资支持等,引导东部地区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McCormick, Dorothy. African Enterprise Clusters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and Reality[J]. World Development, 1999, Vol. 27, No. 9.

[3]Huang, Z., et al., The Role of Clustering i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Footwear Industry in Wenzhou[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7, doi:10.1016/j.chieco.2007.11.001.

[4]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

[5]刘 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及空间演化中的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6]Colin, M A Clark.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Co.Ltd,1940.

[7]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阿瑟•刘易斯[美].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美]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0]Jeffrey, M. Woodridg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M].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2002.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Regional Disparit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China

Liu Jun1 Xu Kangning2

Key word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ization; Regional Disparity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目前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由于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科技含量高。这包括两个方向:一是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走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经济效益好。这就要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此一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使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二要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三要全面整合中国产业,按市场化要求配置资源,提高中国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中国产业具有竞争能力。

第三,资源消耗低。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为此我们只能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信息化使得各企业在商品生产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来减少资源的消费,工业化的发展会更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这种良性循环就能在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环境污染少。传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国际上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第五,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在非熟练劳动力呈现出无限供给趋势下实现工业化,不但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更应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问题,应该在比较成本的原则下面对中国资本稀缺状况,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像传统工业化那样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二是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先发展后治理;三是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不过度地追求所谓的自动化。

建筑业的状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且具有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資60%以上需靠建筑业完成。为此,不可能依赖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来完成,必须依据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极大提高建筑生产力,出色完成建设任务,更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创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建筑用能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建筑能耗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建筑业的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实现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于企业发展角度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业过度竞争现象较为明显。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重要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且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相对较高,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竞争,为了释放自身生产能力,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其结果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建筑市场和“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同时,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类型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对建筑企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技术创新滞后、融资能力薄弱、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生存还是死亡?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立志与国际顶尖承包商比肩的少数优秀国内承包商而言,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遇,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真正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这当然是个问题。

二、基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都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豍。许多数字显示,近几年由于无效投资在不断增加,中国固定资产的总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新增投资使资产存量每年增长12%以上,大大超过国民净收入的增速。即使不考虑收入分配中对劳动报酬的倾斜,资产的增长也快于资本收益的增长。也就是说,平均的资本收益率在下降。另外,我国固定资产和GDP的比例已超过40%,但是资本目前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0%,换句话说,过去许多年投资而积累起来的资产每年所剩余的收益达不到GDP的30%,但我们却在消耗40%的GDP来追加投资豎。

三、基于推进宏观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H.钱纳里等人认为:“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成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林毅夫、蔡肪、李周把中国当时采取的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叫做“赶超战略”。他们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积极改革》一书中对由这种战略造成的产业结构扭曲、低经济绩效和福利损失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指出,从1953-1978年,中国在高积累(平均积累率为29.5%)下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高达平均8.2%(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6.0%)的高增长。

但是,在几十年“工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也没有改变自己在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相反,与原来起点大致相同的亚洲“四小龙”拉开了相当大的距離。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产值增长的数字并不能反映实质性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依靠高投资和高消耗实现了产值的高增长,同时也“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运以及其它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使我国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抑制了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降低了投资效率豏。

对过去走过的道路反思,认识到沿着着条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外延(粗放)增长道路,中国是无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的。

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还未真正实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建筑业的发展仍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建筑业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市场优势。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豐。

劳动力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虽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这种优势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只要我们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措施得法,中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变。这必将使“中国建筑”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后发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把握住发展机遇,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别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可以采取超前配置产业的方式,少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缩短甚至跨越部分产业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建筑业的前沿领域,形成后发优势。

注释:

豍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05]119号).

豎李爱明.固定资产投资暴增53% 数据又敲响警钟[N].人民网-市场报,2004年03月19日.

豏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M].人民出版社,2006.

豐2005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吴敬链.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李进峰.转型期中国建筑业企业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6]谷源祥.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上一篇:工业产品设计论文下一篇:建筑工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