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技术范文

2023-09-09

材料加工技术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机械制造行业更为现代化,生产模式也逐步向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等方面发展,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机械设计的实际制造质量,还能够加强生产效率。因此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使用较为科学合理的精密化加工技术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这也是当前我国机械生产的主要方式,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企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

1.机械设计的特点

1.1系统性

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特性。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系统要求,同时,机械设计与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系统协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应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要求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使加工更加精确,达到更好的加工效果。此外,在“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影响下,我国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呈现出环保、绿色的特点。将环保理念融入机械生产,加快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结合精密加工技术的优势,将生产与节能、避免资源浪费相结合,同时要求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安全无污染,减少工业生产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实现工业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1.2相关性

机械设计与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密切相关。在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中,必须注意这一特点,通过寻找机械设计与制造与精密加工技术的关系,提高机械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重点放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业上,关注机械生产的数量,而没有机械设计和市场环境是相互关联的。为了满足项目開发和客户需求,我们应该借鉴经验,加强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市场环境调查和市场研究。

2.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应用效果

2.1集成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并逐步从自动化走向集成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方案。在整个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是相互交叉的。这样,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机械工业的稳定发展。集成化生产模式日趋成熟,其主要内部结构是几个子功能的组合。这些子功能发挥不同的优势,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2智能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已成为现代自动化的衍生或替代品。人工智能和机械自动化有相似之处。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也是各行各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内容。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就目前的智能技术而言,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许多现代生产系统中,这些智能技术已经形成。它可以实现机械生产系统的全自动化,使整个系统过程更加方便,最终具有成熟的智能判断和操作。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突出了“智能化”的科技理念。该系统可以自学习和更新,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

2.3低碳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近年来,由于传统机械生产的污染过于严重,传统的高污染机械生产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减少机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现代生产必须加强绿色生产技术,将绿色生产理念与现代机械生产设计技术相结合。必须加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改进和改革工作。党和人民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自中国最早的工业社会以来,机械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主要包括气体废物和液体废物。只有使机械设计更加绿色,才能在整个机械行业的发展中立足长远。由于我国传统的工业技术和管理还不成熟,还有大量的工业机械问题有待解决,同时,原有的环境保护没有得到重视,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忽视,导致废弃物三大严重问题,污染严重,内部物质损失严重,浪费严重等问题。低碳生产方式的实现可以降低这些指标,成为“三低”问题,使污染问题成为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基础。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生产模式来减少碳排放,使整个智能化的生产加工模式实现低碳绿色。

3.精密加工技术分析

3.1精密切削加工技术

精密切削技术能保证尺寸合格的前提下,加工材料线性好,满足精度要求。在机械生产的实际操作中,精密切削技术可以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精密切削精度会受到机床刚度的影响,工人应确保机体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变形。此外,机床的抗震效果也与加工精度有关。为了进一步控制机床主轴的转速,利用控制技术实现了机床主轴的精密定位。

3.2微细加工技术

微机械加工技术是利用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来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电子设备体积越小,对精度的要求越高,避免能耗过大,这也是擅长微加工的技术。

3.3模具成型加工技术

模具成型加工技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技术手段,主要被运用在曲面加工工艺中提高模具的精细程度。模具成型加工技术的运用要保障质量才能显示出技术优势,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加工工艺。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新的科学技术将推动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加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因此,在机械设计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和个性化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这也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危荣华.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1(09):76-77.

[2]李华.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8):173-174.

[3]刘明.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探讨[J].河北农机,2021(08):128-129.

[4]赵楠楠.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1(14):109-110.

[5]刘维平.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1(15):185-186.

材料加工技术范文第2篇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英文题名取自封面

有书目(第252-253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师生、其他材料专业,如复合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师生及相关读者。

ISBN 978-7-5019-7963-9: CNY38.00

本教材将《高分子材料》、《塑料助剂》、《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等知识进行整合,去其冗长,选取其必要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进行重新编辑,使相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全面介绍了聚合物树脂从材料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力求为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提供方便。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绪论、高分子材料概论、物料的混合与配制等。

2 高分子材料=Polymeric materials / 王澜,王佩璋,陆晓中编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并列英文题名取自封面

有书目 (第424-425页)

ISBN 978-7-5019-6654-7: CNY52.00

本书论述了各类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加工方法和应用,包括:通用塑料,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热固性塑料,橡胶等。并且结合这些高分子材料,分别介绍了各种助剂的功能和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检索结果以出版年月为序)

1.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温变英主编,2011,TB324-43/16

2. 高分子材料=Polymeric materials/王澜,王佩璋,陆晓中编著,2009,TB324-43/12

3. 聚合物复合材料/黄丽主编,2001,TB33-43/6

3 聚合物复合材料 / 黄丽主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专业教材

ISBN 978-7-5019-2629-9: CNY35.00

材料加工技术范文第3篇

根据这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能够很好的发现,现在高校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相关技艺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阻碍,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在我国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过多地依附于理论课程

通过对现在高校当中开展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调查我们能够十分明显的看出,现在我国高校当中大多数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都是依附于相关的理论课程的,导致了现在的教学实验活动当中的每个项目基本上都是彼此独立的,实验项目之间的从属关系不是那么的明显。并且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比较松散的,并且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导致了在很多的时候会出现实验项目的重复。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现在材料教学课程当中课程实践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

1.2 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模式以及内容比较的落后以及陈旧

现在的材料加工实验教学都是过于的依附课程教学内容,这也就都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高校都是将材料加工课程教学当成了材料加工理论教学的附属课程,这些日常的实验课程往往都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课程表进行临时安排的,然后在实际的实验课程当中,会有专门的老师来对学生进行的材料加工实验进行一个知道, 使得学生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这个实验过程,然后通过这个实验得出之前以及预估好了的实验结果。并且在对实验课程当中的实验进行选择的时候,也都是比较偏重那种验证性的实验,往往都是会对那些研究性比较强,有着丰富设计理念并且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忽略,因为这些实验项目的开展相对来说是比较的复杂的。现在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的实验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无法满足现在教学以及社会的需求。

并且现在的很多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在进行试验之前教师就会将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课程的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教授给学生,并且将其中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学生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通过教师对于这个实验过程的详细的讲解,就算学生是一次没有进行过这个实验,也能够按照教师已经给定好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照葫芦画瓢的完成这个实验,这种比较落后的实验手法以及实验过程完全的没有办法激起现在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欲望,更不用说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2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措施

在现在的高校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相关的教职工应该努力的进行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模式,更好的对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改革继续下去,完善现在落后的材料加工实验教学模式。

2.1 改革管理体制 ,优化课程建设

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高校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首先需要从实验的管理制度上来入手, 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是保证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我国的高校当中开展材料加工课程优化, 需要有关的部门建立一个材料工程的实验中心, 并且需要在这个实验中心当中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在实验中心当中还需要建立一个网络信息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对实验室的预约登记以及日常活动的开展。通过实验中心来对学校当中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一个统一的管理以及对实验设备的合理养护。

2.2 改革师资水平 ,优化课程建设

在现在我国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的改革当中, 人才是这个优化改革的核心所在。在实际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如果实验课程的教师本身没有这足够的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话,很难在课程进行的过程当中推动学生的发展以及进步。没有一个合格的教师就无法为学生在材料加工实验过程当中指导一条光明的道路。

2.3 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建设

在现在我国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过程当中, 核心的目的就是要将我国现存的落后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体系打破,增加我国材料加工实验过程当中研究设计性,努力的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需要高校当中的教职工人员具有更新课程的理念, 只有具有这一理念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对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3结语

现在我国高校的当中的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很多高校当中还是继续应用的传统的落后的实验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无法真正的培养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材料加工实验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摘要:实验课程在现在的高校人才的培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现在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加工指的就是将一些原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变成实用的材料或者是一种产品的加工过程。本文主要就是介绍了现在材料加工实验课程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以及优化的措施。

材料加工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机械实操和电脑控制的流水线上能够完成更大的产量,有效刺激了我国生产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电脑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只需要运用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处理的方式就能够发送操作命令并较好地掌握生产实况信息,是一项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技术手段。在应用数控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要制造生产产品的特性进行规划设计,不断优化设备内部录入的编码,使数字化的控制逻辑更加周密,设备运行更加高效。

1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信息控制机械加工的技术,数控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内容。数控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组成的生产技术,通过研发数控加工系统,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最初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系统加工零件的手段,逐渐成为国家制造业发展标志。数控技术使国家制造业产生巨大变化。数控加工技术凭借高效率优势,在加工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数控加工技术特点是速度快,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手段精度提高,可以检索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数控加工技术不需人工操作,采用自动化技术完成,减少很多烦琐的人工工作。机械加工行业数控系统由PLC、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数控系统分为软件、硬件,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程序完成加工。机械行业数控加工中,主控系统是特殊的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抗干扰性较强。应用数控技术进行生产,需要由各控制单元对机床进行控制,根据用户指定程序对导轨等结构进行控制。数控技术利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加工进行控制,不需人工操作,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设定相关程序,对加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加工质量效率。机械数控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取代硬件逻辑电路,促使操控系统具备处理运算等功能,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融合,可以促进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完成传统加工技术难以完成的复杂零件。可以随时更改系统参数设置,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可以迅速加工批量产品,提高工具管理水平。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加工机械更高效,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是技术发展趋势。

2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1开展编程控制中的应用

设备运行程序的编制可以说是数控技术发挥效用的核心环节,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要重视程序编写和优化,以高效率、高质量不断敦促机械化生产的进步。在传统的机械生产数控当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车间的生产需求和产品特定进行运行程序的编写,这导致了在车间生产线出现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程序进行修改,还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和遗漏,不利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在新型的数控编程设计当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根据车间内的生产情况对程序进行调节,进一步促进了程序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在数据上的精准性,使得数控技术对于车间内的生产实况把握更加清晰,也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不能过度依赖这种自动编程技术,还是需要管控人员加强研究,能够在存在隐患时及时进行人工的操作干预,保证生产安全稳定。

2.2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数控技术也能加工一些有关汽车制造方面的零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自己所需的工具都拥有了一定的要求。汽车现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步工具,它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购买汽车时,都会对它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就比如说,我们在购买的过程中会货比三家,首先在价格方面就会着重考虑,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代步工具。在汽车性能方面也会有所要求,就比如说,手动挡跟自动挡。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需求,所以,一个不起眼的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一些精密零件的制造会让汽车的造价越来越高,并且制作过程比较困难。现在拥有了数控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口,数控技术能更快、更好、更精确的做出汽车制造方面所需要的一些零件,让汽车制造业更加完善。

2.3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机械加工生产本身的流程环节较多,使用数控技术的管控效果更强,且可以把不同的实操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生产的高效运转。在数控技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前根据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编程设计,管控人员可以在中控平台利用一台终端设备查阅线路中的每一个设备生产实况,且对于其中的加工处理用最直观的数字信息予以展现,有效控制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在机械加工中一般是将产品进行拆解生产的,许多零件都需要进行组装拼接,严格控制生产的精度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并为后续的拼接工作做好了质量保障。数控技术的应用十分简便,在人力成本上的需求也更低,在使用优势上较为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2.4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生产环境以及相应的特征决定着大型机床设备并不适合运用至煤矿企业,因此还需重视当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这样能够适当的减轻企业承担的压力,避免因购置多样设备而增加成本,又能提升作业的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和性能符合煤矿企业的基本需求。数控技术自身的优势明显,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煤矿企业这种相对特殊的企业来说,此类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满足具体的煤矿企业发展规划。

2.5零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在制造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的时候,可以运用进这种技术,让产品的质量更加优质,生产速度也提高很多。在制造完成之后,正常流程都是拥有加工完成后的零件检验的环节,检查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使用标准。达不到使用标准的话是不能让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的,这会对一些机械造成危害,甚至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好。这些精密零件大体都要使用相关的仪器去检测,以人眼所及之处,所能看到的是微乎其微的。刚刚好,现在正在努力融入社会的数控技术可以有效完善这种问题,它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完成这项任务,大大节俭了检查零件所需要的人力,所以这项技术值得大肆宣传。

结语

现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的制造,而机械的制造又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数控技术可不断完善数控系统,提升机械制造精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机械加工行业进步,今后应用数控技术时要提高技术精准性,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涉及多方面,只有更新传统数控技术,更新先进的数控加工平台才能推动机械行业发展。机械加工行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机械加工行业数字化程度,推动行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攀.数控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77-78.

[2]司崇斌.现代机械加工中的数控技术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5.

[3]邓涌,郑丽华.浅谈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运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0):157,159.

材料加工技术范文第5篇

茶叶深加工的简介:

茶叶深加工技术是以茶鲜叶,制品茶,再加工茶,茶园、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广度变革茶叶产品结构。

茶叶深加工的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其中又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它们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人类造福,而企业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是丰富市场产品。茶叶当然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人们已经不满足茶叶仅仅是“干燥了的树叶”的产品形态,人们需要丰富化的茶制品。

三是开辟新的功能。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在深加工中也与其他的物质相配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茶叶深加工的技术

按《茶叶深加工技术》所述,生产深加工茶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或是四个类别:

茶叶的机械加工: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袋泡茶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茶叶的物理加工:其典型产品有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这是改变了茶叶的形态,成品不再是“叶”装了。

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指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加工形成具有某种功

能性的产品。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离和纯化茶叶中的某些特效成份加以益用,或是改变茶叶的本质制成信的产品。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是指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茶叶发酵工程等。茶叶深加工的茶产品

速溶茶

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一种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新型饮料,具有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等优点。分为纯茶与调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

茶饮料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茶色素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Roberts E.A.H.(1959)将其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并阐述了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途径等。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

茶多酚系列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

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茶多酚现已广泛运用于医药【茶多酚胶囊】、饮料生产、水果和蔬菜保鲜、食用油储藏等。

茶粉

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茶叶深加工前景

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是世界茶产量第一大国、茶出口第二大国。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参考资料:

1.夏涛《茶叶深加工技术》

2.《河南科技》1994年03期

3.高成;浅谈茶叶深加工科技的发展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4.茶叶深加工产品及其技术概况[J];福建茶叶;2004年03期

上一篇:陶瓷材料下一篇:复合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