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2023-04-06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市场渐趋饱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对策

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事关贫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某高校的部分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期望值偏高,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面对将来的就业形势,91.5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甚至非常困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贫困生就业取向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47.66%的贫困生认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会成为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这也是家庭对学生的期望;二是面对就业竞争压力,41.25%的学生选择继续升本或考研深造,以期在毕业后找到薪酬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2)选择面向基层回农村就业的比例低,只占2.13%。68%的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3)61.85%的贫困生对月薪期望值较高。对于刚刚就业的贫困生来说,一开始就想要就获得高薪酬的思想容易造成他们工作心态的不稳定,心理落差大,从而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和信心。(4)贫困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只有1.21%的困难生选择自主创业。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二是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及行业人士指导,担心一旦创业失败,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存在创业恐惧心理,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贫困生比例不高。总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导致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就业困难程度增高。

2.家庭经济困难,就业成本偏高,个人素质较低

调查发现,64.57%的贫困生会将大学期间通过参加校外兼职或勤工助学的收入作为生活费,而学费主要依靠助学贷款或亲朋借款。相对于贫困生而言,一是面对日趋增高的赴外地求职差旅费、参加面试的着装费、简历制作打印费、电话信息费等不能自足,减少了面试机会;二是没有充足的经济保障来参加各种培训班,获取行业执业资格,失去了一些就業机会;三是有42.64%的学生表示,因需要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打工或勤工助学,而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人际交往及协调能力培养方面不够,导致贫困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提高,影响了就业成功率。

3.帮扶效果不明显,经费支持有待增加,政策落实存在差距

政府、高校和社会为帮扶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行的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解决了部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因地域差距明显,贫困生绝对人数增多等原因,对于贫困生就业方面帮助效果不明显。高校对贫困生贫困程度掌握不全面,评困机制不健全,很多资助工作不到位。经调查,88.51%的贫困生认为政府有必要建立贫困生精准就业扶持机制。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帮扶对策

1.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1)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鼓励贫困生从基层做起,从小岗位做起,从小企业做起。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规划,从实际出发走出自己的职业道路。(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敬业、吃苦、协作和创新精神,掌握就业主动权。(3)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发挥自己的才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新创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2.高校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针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措施

(1)高校要应对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2)设立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健全评困机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加大推荐力度,增加创业培训与创新意识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网络咨询,使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积极就业。(3)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达到入学即就业的效果。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施行更多的就业扶持政策

(1)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完善就业市场法规体系,逐步把贫困生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制定针对贫困生就业倾斜政策,减轻贫困生群体的就业负担。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赵建新.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J].农业考古,2007(6):255-257.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深入,资助贫困大学生与“立德树人”的联系日益凸显。基于此,文章针对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的目的与价值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其现存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以全员参与促德性涵育、以平等尊重促心理健康、以关怀服务促成长成才等立德树人式资助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立德树人;心理健康

现阶段,“立德树人”背景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在德性涵育、心理健康以及成長成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资助贫困大学生与“立德树人”的研究分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

资助贫困大学生与“立德树人”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立德树人”教育的支持;而“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同样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资助。

(一)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来说,要树立起引领社会发展之德,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要有引领社会发展的德行。学校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人穷志不穷”信念的塑造,从而以贫困大学生的责任的担当、诚信的坚守来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学生和谐成长的德行。也就是说,要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成长力量,不能局限于知识、技术的传授。而且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常见。通过人格力量的支撑,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克服困境的勇气与能力。最后,还要把所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塑造成创新、创造、创业之人。也就是说,资助工作要与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相结合。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不仅是时代的需求,而且是改变贫困大学生现状的上升通道,能够推动贫困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1]。

(二)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价值

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很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立德树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德行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树人是指“助益于人,使之成人”。也就是说,加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德行以及“树人”的理解,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立德树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立德”与“树人”的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肯定了德性修养的基础性,而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的,还给予了“人才培养”以总体性的深刻关切。

再次,立德树人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终极价值。贫困大学生资助不仅仅是对教育公平的维护,更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无论如何,都要把资助工作落实到贫困学生“成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资助不是目的,只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一种手段。只有发挥好资助的育人功能,才能更好地推动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全面发展。

二、以“立德树人”为基础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现存问题

随着“扶贫攻坚战略”的深入,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力度也随之增强。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化,激发了贫困学生的进取心,但在立德树人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德性涵育方面来看

从德性涵育方面来看,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感恩意识以及责任精神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首先,诚信品格。贫困大学生对于诚信理念的学习、掌握以及认知都比较准确、深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失信行为。例如,骗取资助资格、挥霍资助费用、恶意拖欠贷款等。

其次,感恩意识。贫困大学生绝大多数都能铭记恩惠,并回馈施恩者,但是缺乏感恩意识的贫困大学生依然存在,有些甚至连感谢的话语都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再次,责任精神。据调查,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只有9%的贫困生愿意勤工助学,而大多数贫困生希望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等无偿资助的方式来获取资助,从而支撑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特点[2]。

(二)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

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情感以及人生态度方面还存在问题。

首先,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受经济条件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贫困大学生的见识、特长以及能力等都相对落后,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把自己隔离起来,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

其次,贫困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通常不够稳定,这是因为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通过努力进入大学后往往自尊心强烈,不愿接受他人的怜悯,但现实生活中受到经济、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的困扰,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由此产生了挫败感,而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弱,于是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再次,很多贫困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比较悲观消极,不能积极面对困境,甚至怨天尤人,缺乏忍耐力与信心。

(三)从成长成才方面来看

从成长成才方面来看,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在创业意向、知识水平、个人品质、生存环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贫困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就业创业比较困难。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远远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而要想通过创业来带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贫困生的创业素质还无法满足当前创业的需求。据调查,绝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都有自身的职业规划,但基本上都会受到自身能力、特长以及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奋斗目标不明确,创业落实困难,所以毕业后直接创业的贫困大学生很少。而且各个高校对于扶持创业政策法规的讲解也比较少,相关的创业指导实践课程也比较少。贫困大学生合作创业的意识比较强,这与贫困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种类繁多有很大的关系,但他们在创业、风险承担、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的实现策略

要想解决以“立德树人”为基础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现存问题,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全员参与促德性涵育

以全员参与促德性涵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全员参与来推动贫困大学生德性涵育的完善。首先,各个高校要加强助学机构管理育人职能的发挥,领导小组做好统领,各个部门之间做好配合与协调,从而建立起全面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强教师育人功能的发挥。通过课程教学,把课程内容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相结合,从而进行学生品质内涵的培养。再次,要做好相关部门的服务。为贫困大学生打造一体化的服务工作体系,实现精准资助。最后,要加强贫困生的引导,使得贫困生从受助方向自助、助人方转变,从而增强其诚信、感恩以及责任意识。

(二)以平等尊重促心理健康

以平等尊重促心理健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实现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有很多高校实施贫困生自诉选举制,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影响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要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就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例如,高校要凸显出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怀,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有温度的资助,而不是把资助工作看为执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贫困大学生自我关怀精神的生成,使其更好地融入人际交往中。也就是说,各个高校要以真正关怀贫困大学生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以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贫困大学生,给予贫困大学生充分的尊重,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以关怀服务促成长成才

以关怀服务促成长成才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实现的核心环节。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实施立德树人教育,不仅需要满足贫困大学生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尽力满足贫困大学生安全、归属、自尊、自我实现以及爱的需求。只有提供差异性的资助关怀服务,才能实现精准资助,推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来说,首先,各个高校要加大资助力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奖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岗位。其次,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的心理辅导以及职业化建议,从而在推动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再次,要加强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满足贫困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升其自我發展的能力[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出发,分析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明确现存问题,与时俱进,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不仅可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的实现,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灵波.贫困陷阱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10):81-85.

[2]黄维,张茂然,徐微.从保障资助到发展资助:反贫困视角下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4):25-30.

[3]宋光辉,吕晓彬.高校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对立德树人教育效果的重要意义——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3-5.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前,随着高考制度的深入改革,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数字在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支群体,高校要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给予关注和重视。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身心和心理健康,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高校 贫困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全国在高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总人数占所我国整体高校在读大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根据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高校目前普遍重视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帮助贫困生增加生活方面的经济资助,而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十分重视。重经济补贴不重思想教育的现象,对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发展并不十分有利。因此,近些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1 高校貧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1.1 自尊心强,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困难,生活水平低,在学校常常为了生活费和学费苦恼和发愁,特别是好不容易来到城市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发现城市的生活远比自己家庭的生活好,周边大多数的同学都比自己的经济条件好,不自觉的将自己和家庭与周边的同学和环境进行对比,无形之中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所以,他们会对涉及家庭或自己的问题特别敏感,情感十分脆弱,情绪容易波动,觉得自身没有优势,凡事不如别人。强烈的自卑心理同时也让贫困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对于周围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总有一种被可怜和被施舍的心理,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故意置之不理,假装坚强和清高,甚至将老师与同学们的关心看成是一种“羞辱”,甚至不愿和广大同学交往,躲避辅导员和老师,缺乏与周边人们的沟通和交流。①

1.2 好逸恶劳,吃苦精神不足

中学阶段国家和政府对中学时期的困难学生很少有学费和生活费的经济资助,很多高中生因家庭贫困,大多会利用假期去勤工助学,靠自己辛勤劳动赚得钱以此来贴补不足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在高校,国家对贫困大学生有很多的奖励机制和学费绿色通道,在校贫困大学生只要学校申请国家奖助学金,都竞相去争取奖励名额,有的贫困大学生为了争取到贫困生补助名额不择手段,编造家庭贫困事迹、胁迫辅导员老师、诋毁其他同学,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很多贫困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利用课余和假期去辛苦勤工助学的貧困同学倒不贫穷,他们认为真正没有兼职,没有外来收入的贫困生才是真的贫困。②因此,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拒绝利用课余和假期时期勤工俭学,而坐等国家给予的贫困补助,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丧失了吃苦耐劳的好品格。

1.3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家庭情况困难的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制定的一项具有政府行为的贫困助学手段,为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经济借款服务。目前,很多高校却遭遇国家助学贷款收不回来的境地。由于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上缺乏正确科学的信贷观念,法律意识淡薄,在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资助面前,不择手段,违背诚信原则,甚至出现违背法律的行为。再者,高校还存在对贫困大学生重经济补贴,不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具体和特殊化,整体德育教育工作没有真正落在实处,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及其缺乏。

1.4 理想信念日趋迷茫

刚开始进入高校入学的大学生普遍都是信心满满,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特别是新入校的贫困大学生,刻苦努力考上大学,背负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几代人命运的使命,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未来的自己目标更加明确。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认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许多差距,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和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心理产生了很大差距,思想产生巨大压力,很多贫困大学生为了保证在大学学习的学费和维持日常的生活费,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思想负担日益加重,身心疲惫得不到良好的休息,不免产生负面心理。面对现实,很多贫困大学生认为现实与理想相差太遥远,逐渐对未来失去信心,生活在焦虑和迷茫之中,理想和信念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消退。

2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式主要表现在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奖励、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奖励和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国家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这些经济资助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经济上帮助在校贫困大學生顺利完成学业。贫困大学生本身就属于一种特殊的群体,而目前高校往往只重视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而忽视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使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空洞化,贫困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和特长爱好没有得到重视与尊重,使他们在思想上的根源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心健康发展。

2.2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无法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不能顾及和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由于家庭的贫困让他们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正视自己家庭窘迫,往往封闭自己,自卑心理严重,不善交往,甚至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不予接受,精神上长期处于逆反、焦躁、缺乏安全感的状态,这种不良的心理问题长期存在,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高校要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制定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目的。③

3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3.1 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高校不但要重视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有针对性的构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教育的方法,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有效,落在实处。高校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新生入学时进行全面心理测试,根据测试情况建立问题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跟踪表,使各班掌握好问题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手资料,及时有效避免和遏制心理不良倾向的产生和恶化。同时,要在各班级,各宿舍设立心理班委,加强对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在生活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汇报班级和学校。④

3.2 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

高校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多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幫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要客观、理性、勇敢的面对现实和分析问题,疏通心理障碍,扫除心理误区。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形成良好理论和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班级要多开展一些针对贫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活动,各系团总支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座、专题片播放、社会实践等形式,给大学生讲事实,讲道理,将正确的人生观融入到活动之中,从而起到教育警示的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树立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乐观的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3.3 提高贫困大学生法律意识,加强诚信教育

高校要重视加强全校贫困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利用法律途径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正确的法律观念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坚决抵制外界带来的不良的经济诱惑。同时,还要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诚信教育,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培养,教育贫困大学生要诚实守信,言口必一。要带领贫困大学生认真深入学习国家奖、贷款的相关政策,遵守个人信贷规定,告诫贫困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于他们步入社会就业创业极为有利。⑤

3.4 为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要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多开展积极向上的互助互帮团结友爱的社团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多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帮助与尊重,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互助友爱,平等友善,人人关注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各班级通过生活上的相互帮助,学习上的相互鼓励,思想上的相互交流,从细节方面去关心和重视每一位贫困大学生。平时,学校要多开展系列讲座,向新入学的和即将毕业的贫困大学生宣传国家的相关资助政策,通过讲解一些“奖、贷、助、补、减、免”的资助体系细节,告诉大学生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就业,在资助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人力,保证已经录取和已在校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注释

① 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1):129-132.

② 孔德生等.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5-8.

③ 林胜平.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6-17.

④ 邱勤.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⑤ 潘勇.重视对大学生贫困群体的思想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2).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关键词]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中小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目的是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及建设和谐社会。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中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出发,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以期唤起社会各界对社会资助下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的全方位关注与深层次建构,促成贫困生资助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科学、和谐的轨道发展,给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探讨。

一、我县农村受助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县受助学生的感恩品质,探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随机选取了来自我县小、初、高、中职等四层受助贫困生,采用匿名的方式,每个层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受助贫困生对感恩自身意识和行为、家庭意识和行为、学校意识和行为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几方面进行调查,并走访部分学生。经过调查分析进行如下思考。

(一)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偏差

在调查中:“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你是怎么看待的?”53.25%的学生“会竭尽全力帮忙”,39.50%的学生“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而当问到“长大后是否会做义工?”仅有43.75%的学生表示想当义工。通过分析,大部分受助学生拥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有少部分学生感情冷漠,怕苦怕累,不愿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或帮助有困难的人,说明这部分学生还缺乏感恩意识、存在冷漠和忘恩情绪,需要我们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争取把感恩思想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直至内化为良性的感恩行为。

(二)受助学生人情淡薄,缺失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调查中:“你怎样看待父母为孩子成长付出的辛劳?”96.25%的受助生表示体谅父母的辛劳,长大后会报答父母;但问到“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只有56.25%的学生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从来都不关心的占12.2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但缺乏对父母的了解,甚至不关心父母。对于“是否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这个问题,47.25%的学生表示能经常与父母交流,偶尔交流的学生占32.75%。这表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少。由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意识仅局限于对父母的体谅,而没有用心去关爱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导致孩子不关心父母,而父母也缺乏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三)受助贫困学生感恩价值观缺失

在调查中,80.50%的学生会感恩祖国对自己的栽培,有回报祖国的念头;14.50%的学生选择独善其身,其余的则态度冷漠。“马路上有位老人摔了一跤,您是否乐意帮扶他起来?”78.00%的学生对于“扶不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的学生占13.50%,6.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1.50%的学生则装作没看见。在分析中得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的栽培知恩图报;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社会感恩意识薄弱,有的甚至认为国家与社会对自己的栽培、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可见,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感恩价值观缺失。

二、农村受资助学生感恩心理及感恩缺失原因分析

(一)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心理失衡

部分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有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应该的,不需感恩;有些学生则获得资助后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旷课,甚至随意挥霍资助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学生则因为碍于“面子”,故意隐瞒家庭状况,觉得申请资助会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二)父母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

参与研究的对象大部分从小为留守儿童,一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由于对孩子存在亏欠心理,远在他乡的父母通过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但却忘记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爷爷奶奶对其也是满满的宠爱,独生子女更是集众多宠爱与一身。这种忽视孩子情感教育的“爱”,最终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感恩情怀。

(三)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说一声 “谢谢”。另一方面,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比较少。学生在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及实践,使

得部分农村受助学生有感恩意识,却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感觉每一次受资助都是习惯性的、理所当然的,没有把感恩的意识落实到学习、生活方面。

(四)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身边一些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主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农村受助学生的影响,使其认为就算读了大学一样去打工,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去打工。

三、加强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的氛围与父母的教育对学生影响重大。第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第二,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第三,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像朋友一样地交心,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使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从而学会感恩。

(二)构建学校感恩体系,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构建学校感恩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第一,学校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第二,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感恩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营造社会感恩氛围,提升感恩教育动力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社会合力。第一,加强网络管制,从技术上对网络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第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总之,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的资助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资助更重要,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资助他们的目的,有效地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黄晓)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1 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1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压力转化的心理压力

贫困生常常靠举债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 他们在校期间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 但同时又拼命学习, 以期再得到较高数额的奖学金来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是要以牺牲学习时间为代价的, 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 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久而久之, 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会使他们的人格发生扭曲, 甚至产生某些精神疾病。

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足, 使他们这个群体在学习条件、消费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因此, 他们很难和其他学生融为一个群体。在看到经济实力强的同学穿名牌、进饭店, 出手大方, 贫困生相形见绌, 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

1.2 社会上一些善意的扶助动机实施不当, 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来自社会的资助, 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 特别是有些资助团体和个人为了达到一些目的, 把自己的资助行为大肆宣扬, 这无形中给受助学生施加了压力, 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受到了挫伤, 自尊心受到伤害。

2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2.1 自卑

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

2.2 自闭

由于自卑,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我封闭和孤僻的特点, 独来独往, 害怕参加社交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贫困生缺乏锻炼, 使他们讷于言语、羞于交往, 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不足。有的贫困生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就不与别的同学接触, 自己闷头读书, 不敢与他人交往, 结果就变的越来越孤独, 久而久之, 就产生远离集体、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行为。

2.3 抑郁

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 思想压力大, 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 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贫困生,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 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 而是怨天尤人, 恨命运不公;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 封闭自我内心, 回避社交活动, 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 逐渐形成抑郁心理, 终日情绪消沉, 积极性不高, 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

3 把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做好调适工作

贫困生身负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 坚持学习和生活, 付出了其他同学的几倍努力, 对贫困生心理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 应当充分认识, 积极寻求贫困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3.1 健全帮困体系, 从源头上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困难, 如果不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 而单纯的进行思想工作和心理素质教育, 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高校“奖、贷、减、免、补”的资助体系, 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和贫困补贴等方面的制度, 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此外, 学校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 单一的经济补助, 无法锻炼贫困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比起其它的“扶贫”政策, 勤工俭学这种用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的方式更容易让贫困生接受和受到锻炼。

3.2 强化精神帮困是把握贫困生心理障碍调试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活是影响每个贫困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阶段, 学校在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无法相比的优势。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除了面对主体学生的广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外, 对贫困生而言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观察他们外部的言语、表情和行为的变化, 掌握其思想脉搏, 善于捕捉异常行为之前的一些异常情绪, 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因势利导地发挥人的自尊心的积极因素, 在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自强自立, 树立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决心; (3) 要教育贫困生在立志、勤学、做人上下功夫, 指导他们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确定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并为此付出艰苦努力。

3.3 倡导相互关怀理念, 营造关爱气氛

教育非贫困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 尊重他人, 宽容他人, 以诚待人, 以心换心。要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 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鼓励贫困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 在活动中感到师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环境, 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保持心理平衡。

3.4 加强心理调试, 增强贫困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重负, 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贫困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教会他们善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对贫困生实行个别跟踪;针对贫困生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系列心理讲座辅导;对贫困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 使心理咨询中心成为贫困生的“爱心之家”;给贫困生创造条件并指导他们加强心理完善的训练, 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完善自己。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 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 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 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 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 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 细心的关爱和辛勤的浇灌。

摘要: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 容易出现大量的心理障碍问题, 严重影响到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因此, 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 并积极寻求贫困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晓飞, 夏牡.高校贫困生“软贫困”问题的理性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5) .

[2] 赵红, 代艳丽.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 .

[3] 陈丽旦, 桂伟, 郭业频.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业考古, 2007, 6.

上一篇:会计毕业前景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