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26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建筑行业愈发火热。在进行建筑之前,设计师们需要对建筑地点进行勘测和调查,通过对水文资料的仔细阅读,可以得知在具体地点及范围内有无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种类,也是当今社会下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但如果地下水经过了开发和利用,那么在地下水矿脉行方进行工程建筑就会有风险。因此在工程建筑的设计之初,进行工程地质勘测十分有必要,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分析当地的土质是否符合工程开发的条件。水文地质勘探对于工程地质勘探来说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对工程进展和安全程度又有相对应的参考效果,因此在工程勘探的时候应当尤其注意水文资料中的地下水开发。本文将从地下水的危害开始,对工程勘探中水文地质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地下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勘探;评价分析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发浪潮的顶端,一大批地质学者投身到地质勘探的工作中,我国的建筑行业以及工业发展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良好竞争和发展,国家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进行工业设计和勘探的时候,对原本的土地性质勘测就显得格外重要。因地下水的特殊性质,导致上方有工程建筑的时候既有可能带来风险,所以在工程地质勘测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的了解异常重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已经不仅是人们居住的房子,办公的地点,更是居民生活的保障和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样,对基础建设的重视才能促进我国工业建筑更快发展和前进。

一、基本定义

1.地下水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国外学者认为地下水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与地表水有显著区别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层中饱水带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动或渗透,使土壤和岩石饱和,并补给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岩石空洞里、在组成地壳物质的空隙中储存的水[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2.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是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2]。

3.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把地质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工程活动实践,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及理论的综合研究,对工程所辖地区即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解决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预测并论证工程活动区域内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提出其改善和防治的技术措施,为工程活动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提供所必需的地质技术资料。

二、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危害

众所周知,水文资料对工程地质勘测开说非常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勘测该地区是否存在地下水开发的情况,也正因此,地下水的存在给施工單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3]。

1.水位上升带来的危害

当前环境背景下,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处于季风型气候,都会有梅雨季节的存在。而雨水恰恰是地下水的来源之一,通过大量的雨水降临后,地下的水位开始暴增,而因为水位暴增的原因,导致原有的岩石层受到挤压而开裂,开裂后大量的积水就会涌入沙土层,也就是我们建筑时见到的地基层面,地基层被雨水浸泡,很容易导致地基的开裂和硬度降低,也就会导致建筑物产生危险。

同时,在长时间的浸泡下,建筑物底层的地基有腐烂溃败的风险,会渗出大量的水分将防水层破坏,建筑物的底层也会被水浸泡,从而造成底层居民或是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变差,并且在长时间阴暗的环境下,极其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届时还有可能会有传染病的风险发生[4]。

2.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很多地区的地下水都直接连接了城市供水的管道,通过对水流的改向,引导水流往水厂方向运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过滤后,成为了人们日常的居民用水。但过度的地下水开发会导致平流层的水位降低,众所周知,地下水资源的成长环境是处于地下的溶洞或河流,其内部构造是中空的。而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是岩石层中更多的空隙,这也会导致地面下凹,如果地面还存在着高大的建筑,那么地面下陷的速度将会更快。同时也会对建筑中的人和财产产生威胁。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那么在干旱的过程中,表层土地的水分被蒸发,变成了干燥且硬质的土地,这也会进一步地拉低表层土壤的弹性,导致土壤会在极快的速度中断裂和下沉,同样也会对地表建筑造成极大的威胁。

3.水位变化对土地的破坏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由不同层面的地质组合成的,而地下水一般处于岩石层的夹缝中,水文地质的工作人员们通过对土壤水分和岩石层的侵染情况推断出地下存在地下水,在地下水的产生过程中,雨水和一些河流是主要条件,通过地表渗透的水分一步步形成地下河流或是地下存水。而随着地下水的水位增长和下降,岩石层内部的容积也在不断地被挤压,而岩石层具有弹性变形、脆性破裂、摩擦滑动及蠕变等变动特点,随着一步步的挤压和下落,岩石层会发生下降甚至是断裂。岩石层作为地表最主要的支撑结构,断裂的后果非常严重,可以波及极大范围内的地表建筑[5]。

通常,地下水的活动性并不高,自身的流动一般是很缓慢的。造成地下水水位反复无常的情况则大部分原因是对于地下水的开发过于严重,改变了地下水的流向和速度,导致地下水存在地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岩石层和沙土层难以支撑地表压力,发生了坍塌和断裂。

三、工程地质勘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完善勘测制度

现阶段,很多的工程勘测队伍并不专业,甚至一度没有专业的人员带队,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无法对地址进行客观精准地分析和判断,也就造成了很多工程地面的质量不佳。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进度中的风险,同时对勘测队伍的管理也要做到时刻监督工作完成情况,在勘测过程中,必须要走完相对应的流程,包括采样在内的资料阅读、样品采集、样品化验等方面,都要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基础性,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个良好的工程地质勘测[6]。

2.详细了解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通常由当地的水文局进行统一妥善地保管,在数年前甚至是十数年前,我国对于水文资料的重视程度并不如其他地质勘测那样高,导致很多的水文工作没有进展到位,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测对水文资料的查阅上就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不管有没有详尽的水文资料和地下水开发档案,工程勘测都必须保持一颗敬业的心理,不能因为资料的缺失就高兴,不能因为工作量的减少就不作为。在资料缺失的情况下,工程地质勘测队应当对缺少的水文资料进行调查,通过实地勘测对土地及底下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通过和当地的水文局进行联动的方式合力对当地地区进行地质勘测活动。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当地水文局获取一手的水文资料,同时由于自身的参与,可以让工程地质勘测人员对地下水的情况有一个更丰富的认知,从而更加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对工程建设设计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3.专业化程度要提升

在以前的工程勘测的队伍中,大致存在着专业人员带着几个打下手的工作人员进行勘测工作,这样的方式很难将效率提升,并且一个人或是两三个专业人员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又因为专业人员的缺失,导致不能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样也会促使勘测结果的不准确和对数据的认识不完全。

大多数情况下,施工单位会培养专业化的勘测队伍,陪伴施工队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工程开展,但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仍不够精准,一些施工队里面的勘测队伍十分懒散,甚至对于基本的水文资料也是充耳不闻,只顾着埋头混日子。这样的情况会给具体施工造成巨大的麻烦,也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地下水的开发和发现,必须存在一个清醒的认知,在绝对精准的程度上分析工程建筑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只有个方面达到标准化和专业化,才能对施工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判断[7]。

四、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与分析

通过分析地下水在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测的危害分析,从而得出评价

1.地表和地下水情况

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勘测中,对地表和地下水情况的了解都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作为地址评估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地表基本情况的判断和检验也可以推测出地下水的含有量情况,对公路、稻田、土地、河流、建筑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测,通过对相关地区土壤含水量进行记录,并根据所排查的地区画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图,在效果图上标注数个勘测的地点,将勘测点进行结合和链接,由此的出一套区域内的地址地表地形图。

同时由于地下水会对所处的岩石层造成影响,所以在发现或是疑似有地下水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和报备,并在相关资料上标注清楚,由此来避免因标注不及时导致的地下河上方开始施工。

对于地下水来说,大量的降雨会导致水位上升,因此在勘测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全年内的降水量进行分析,通过寻找降水量最高的时间段,观察地表渗水的情况,判断地下水的位置和地下水水位的情况。

2.地下水承压层的问题

地下水一般存在于地下岩石层的夹缝中,因此在夹缝上方的岩石层就具有一个类似承重墙的作用,而承重墙受到了反复的挤压则会发生变形,这也就会导致承重墙向上凸起,致使地面也会产生突起。如果在这样的地貌环境之上建造建筑,则会产生非常大的危险。

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下水喷涌的情况没很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进度的暂停,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需要进行向地底灌输水泥浆以封住地下水溶洞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工程设计之初,必须要对象对应的基本情况做完善的了解,避免后期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管涌或喷发的情况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更是对整个工程进度的暂停,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工人的生命安全危险。因此,工程勘測不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还要想着自己的数据是否精准直接的影响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3.其他细节地质情况的标注

其他地质细节指的是在工程地质勘测中发现的一些特殊现象,例如发现建筑体地上预审渗透情况并不良好,这可能是地下岩土层过厚而泥土层过于薄弱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会导致雨后的排水效果差,因此应当将这类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行报备,在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防水设施的组建,地基使用的水泥和钢筋也要换成耐腐蚀的高强度材料。同时,如果发现地表泥土非常柔软,这可能是泥土层存在沙土化的结果,也需要向上级进行报备。通过之后需要对地基进行加深处理,目的是为了防止泥土过于柔软导致的地基不稳定,后期可能会有建筑倾斜甚至是塌陷的危险[8]。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是必须的也是必须要的,通过对当地水文资料的了解和阅读,对施工地点附近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情况有一个完善的了解,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不了解地质情况而盲目的施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工程建筑完成后,详细的地质勘测可以保证建筑在使用年限之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的方面施工方应当完善自己的地址勘测队伍,对队伍的专业程度进行分析和提高,引进专业性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工作开展,在保证工作进程的科学性之后也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弓足总人员需要对周边的地理、土壤甚至是天气情况都要有一个完善的了解,对工程设计进一步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为可能发生的事情打下预防针,尽最大可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成文.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00246-00246.

[2] 李修民[1]. 基础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及其评价[J]. 建筑技术研究, 2018, 001(005):P.52-53.

[3] 修民 李. 基础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及其评价[J]. 建筑技术研究, 2018, 1(5).

[4] 王延芳. 山东省聊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报告:1996-2000年[R].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2001).

[5] 李修民. 基础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及其评价[J]. 建筑技术研究, 2018, 1(5):2.

[6] 王宁.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危害探讨--水文地质问题[J]. 地球, 2015, 000(007):183-183.

[7] 张傲妲, 高福中. 试论地下水对地质工程和地质勘察的作用及其影响[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34):1.

[8] 唐宗鑫. 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的地位及意义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36):2.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提高,为建筑工程行业也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并且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所以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也成了工程进行过程的重中之重。而地質勘查是工程建设的基石,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完成的质量以及工程作业中的完成效率,因此,地质勘查作为工程建设的先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大部分地质勘查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在地质勘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列举出了若干对于问题的解决对策,确保地质勘查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与对策

0 引言

对于各种地质构造比如地质构造、水利条件、岩石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勘察工作就是地质勘查的主要任务。工程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地质勘查、结构设计和最后的施工工作。为了确保后两个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地质勘查在第一阶段的位置就是关键,只有第一步走好,后面的工作才能进行。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危及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问题,这就给整个施工整体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 什么是工程地质勘查

1.1 地质勘查的含义

在工程学理论的基础上,在施工之前,为了确保工程建设整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能够有机的结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地质构造进行的勘察和研究就是地质勘查,其目的是能够让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设计、计划以及施工。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首要阶段,连接着后续阶段的每一个程序,是工程的安全保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的依据。

1.2 地质勘查的具体工作

调查工程建设场地岩土的地层时代、岩土的类型、地质结构、岩土的性质、水质的情况以及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是工程地质勘查的具体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工程进行前期,对选址周围的地层、水文和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与勘查,查明一些能够威胁到工程建设施工的不稳定因素,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且能够迅速做出调整。

工程地质勘查可以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是选址勘察,即对建设地段土质情况的调查,选定适合施工建设的场地;第二步是初步勘察,对所选定的施工场地土质的稳定性情况进行调查与判断;第三步是详细勘察,也就是按照工程的施工图来进行详细的测量、实验和对比分析等任务。

1.3 地质勘查工作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地质勘探、地质检验、观测等方面。对于勘察方法的选择,应该注意其实用和高效,使得勘察工作高效顺利进行。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并且结合遥感等现代技术,辅助勘察工作。

2 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勘查的特点要全面关注

完成好工程建设这个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项目工程,要对地质勘查的特点进行重点关注,要不断总结工作中的方法,吸取过去的经验,将技术进一步的提高,还要正确认识地质勘查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注意到它的困难度,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出现成本价格过高,以至于投标价格不及成本。在工作量布置方面也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分要求工作量,也不能让工作量太轻,一定要满足规范的要求,而且不能让特殊实验项目过少甚至降至没有,要重视起其重要性。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调动其积极性,让因为对勘查现场的难度没有正确估算导致的工期拖延、现场管理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勘测报告不准确、甚至退标等现象不再发生。

2.2 缺乏科学高效的勘察方法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不能够正确的使用地质勘查方法手段。做事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因此,勘察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整个勘察过程都是白费力气,对勘察结果产生不利的直接影响。比如有些勘察人员采用静荷载实验来作为确定土层承载能力作业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压裂深浅不同的土层两侧的压力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在地基承载压力的时候按照哪种压力值来确认计算出现分歧,造成勘察结果的不同,并且也不能够确定此压力值就是地基承载力的竖直压力值;其次,就是地质勘查所用的设备技术未达到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会导致竞争,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择优选取,这就导致了成本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有些需要成本比较低的勘察团队就能够接到更多工程,但是这也造成了价格低的勘察队伍技术也相对落后,因为为了节省成本,勘察单位的地质勘查设备并没有跟随这个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依旧保持着比较落后的设备水平,所以在进行勘察任务的时候不能满足勘察任务的根本需要,造成勘察过程中的数据不可靠,为勘察工作后期造成困难。

2.3 地质勘查团队缺乏技术人才

在勘查过程中,对勘察任务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参与地质勘查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在人才辈出的现今社会,不免出现滥竽充数者,有些员工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课程教育和技术培训,更没有进行过实践操作,因其自身能力的原因,导致其无法对专业设备和技术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和处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态度不认真造成人为的严重后果,更是得不偿失了。

2.4 地质勘查工程施工过程存在问题

地质勘查施工中的问题会导致勘察结果的错误,无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例如,在对既含有潜水层,又含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层进行勘察作业时,不对承压水头和分层量测水位进行测量施工,会使得建设人员对地下水质模糊,无法进行地下水相关的施工工序,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3 地质勘查问题的解决对策

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与项目建设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会对日后的投入使用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有效地解决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涉及的几点问题,现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3.1 加强地质勘查过程的管理监督

最近几年,地质勘查工作不再是一个整体作业了,分出了几个标段,但是因为各个标段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方式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工作的结果对不上号,出现较大的差异,对使用过程产生不利后果。要想妥善的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勘察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在地质勘查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条不紊,还要建立监管机制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完工后的麻烦。

3.2 完善地质勘查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查的技术提升也今非昔比,各种专业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规范问题,因此,要注重完善地质勘查工作规范的修订,将地质勘查工作的流程和具体措施加以规范,能够达到安全、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务的目的。

3.3 重视勘察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成长得越来越迅速,地质勘查工作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地质勘查部门要尽快加强对勘察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在地质勘查的工程中,因其不是一个小规模的技术性项目,所以在工作中只要出现人员的不合格,就会导致整个工程进度缓慢,就更不用说当多个地质勘查项目进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是有多重要了。另一方面,因为勘察人员在地质勘查的工作中不是每天进行,并不会有机会长期作业,难免技术会有些生疏,这也是导致勘察工作者中出现技术不足的问题了。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做到文明施工,具有高责任感,保证施工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技术支持,形成了特有的地质勘查技术,有了自己的特色,由于地质勘查的难度较大,安全系数较低,对于地质水文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较大,因此,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办事,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结合各地的地质特点,对地质状况进行勘察,要不断总结新方法,吸取新经验,加强对勘查技术的研究与更新,做到工作量小,完成质量高。还要加强相关规范的制定工作,制约地质勘查工作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让地质勘查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合理构建数据勘查系统,完善各类数据的统计与应用,对于地质勘查内在存在的风险加以控制,确保整个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为我国工程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參 考 文 献

[1] 王燕.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255+277.

[2] 庞莉,王璐.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城市地理,2016,06:112.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是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5%。2010年发生的贵州关岭滑坡、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云南贡山泥石流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造成了千余人的死亡和几亿元的经济损失。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加之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不断上升等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响应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更加科学、系统、有效地应对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事件,我们必须立足防大灾、应大急的理念,加快建设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

一、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在组织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预案编制与管理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来看,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大力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在国家级层面,虽然成立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和应急中心,但只能针对大型、特大型突发地质灾害开展应急或指导地方开展应急工作,应急中心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在省级层面,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厅、局)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但因人员编制太少,未能成立专门管理的应急办公室,多数省份的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队伍尚未建立,已经成立的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还很不健全。绝大多数地(市)、县国土资源局没有专职地质环境管理人员,没有支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的专业队伍,无法承担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

2.应急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地质灾害调查经费投入不足。先期部署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经费一个县(市)20万元,不能对宏观判断的地质灾害隐患投入勘察工作量进行稳定性评价和趋势分析,调查程度较低。二是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评估的技术方法研究不够深入。目前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多是专家在现场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有针对性的应急监测、处置和评估方法研究很少,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经费开展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三是群测群防队伍工作经费没有保证。地质灾害大多分布在贫困山区,地方财政经费承担群测群防员工资费用的能力差,监测设备也十分落后;财政经费没有能力保证,靠行政命令部署群测群防工作,极大地影响了群测群防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四是应急培训演练不够,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亟待提高,需要投入经费开展各种训练和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

3.应急装备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装备刚刚起步,虽然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发组装了车载应急监测和远程会商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等设备也在逐步到位,但在省级以下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装备配置比较弱。应尽快编制、分级提出地质灾害应急装备标准,推进省(市、区)、地(市)、县(市)各级地质灾害装备建设,改进群测群防员的监测设备和手段,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4.统一协调、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已经形成并得到有效执行,但国家一省一地一县分级应急值守还没有形成灵敏的联动机制,针对某一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的应急响应仍未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专业化应急队伍建设

以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为基础,立足现有条件,着眼近期需求,统筹优化资源,平战结合,分级分区建设一专多能、反应灵敏、协调运转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建实建强国家地质灾害应急中心,逐步建成西南、西北、中部、东南、东北和三峡库区六个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分中心,促进和带动各省(区、市)建立省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履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职责,适当扩充技术人员,精细选聘应急专家,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同时,加快组建省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建立省级应急专家组,加强基层应急处置能力,重点县(市)可相应地适度建设应急处置队伍。

(二)应急支撑平台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制定数字化应急预案,建设应急技术平台、配置完善的应急装备、建立应急培训与演练基地、编制应急响应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支撑应急预案快速、高效运行的基础系统。主要内容为:

1.应急技术平台建设。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GIS、GPS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急中心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形成满足国家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需要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系统,包括应急值守管理子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应急资源调度子系统、灾情险情分析子系统、应急决策专家支持子系统、应急培训与演练管理子系统、应急队伍评估子系统和专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等。

2.应急装备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需求,制定地质灾害应急装备规划,分轻重缓急配置、改造或研发必要应急装备,建成基本满足专业队伍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

3.训练基地建设。根据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保障、训练、会商和档案存储等需要,建设国家级地质灾害应急训练基地。在北京建设具有应急指挥、室内培训、后方保障、桌面推演、专家会商和档案存储等功能的后方培训基地;在三峡库区建设具有模拟不同灾情险情、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开展应急调查监测和远程会商、模拟避险撤离等功能的现场演练基地。

4.技术标准规范。遵循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等方面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网络互联、视频会议和图像接入等建设工作,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人口基础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标准规范,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和地方兼容中央、下级兼容上级的模式,形成全国应急响应平台在功能规范、业务流程、数据定义与编码、数据交换上的统一标准化体系。

(三)社会化应急网络建设

依托群测群防体系和社会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资源共享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推进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减灾进社区,全面提高基层地质灾害应急能力,一旦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可实现临灾反应、先期处置、就近支援和协作响应。

1.辅助性应急网络。集成社会优势应急资源,尤其是国土资源系统优势技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面临重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中,实现就近支援、协作响应,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提供辅助应急支撑。

2.普遍性应急网络。依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结合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建设“地质灾害应急减灾示范社区”,探索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县(市)按需建设应急处置队伍,以点带面推进社会化应急处置网络建设。

(四)应急信息远程会商监控平台建设

以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专项和公共信息,建设满足地质灾害应急需求的信息平台。

1.远程会商系统。通过有线网络、卫星通讯网络,架构国土资源部、应急中心、灾害现场的远程通讯与信息传输,推进“平灾兼容”的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建设,为应急指挥、信息传输和远程会商等提供通讯与信息保障。

2.远程监控系统。依托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网络和重点地区监测网络,基于调查、监测和治理工作成果,实现灾情速报与动态跟踪;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架构灾害现场与后方应急中心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全国地质灾害及时反映及处置等提供视频值守平台。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一些配套保障工作,如: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起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争取多方支持,形成以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积极申报关键技术研究经费,支持关键领域科研和发展;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技术研究,注重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细化应急预案,统筹国土资源系统应急资源,综合社会专业资源,协调联动,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运行保障。

(作者: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

(本文责任编辑 赵端)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现代的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准确了解、评估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而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又是一项主要的勘察内容,因为水文地质可能潜在各种的问题,进而引发工程危害,后果难以预料,因此重视并切实做好对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常见水文地质问题,然后主要就如何防治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防治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当将水文地质问题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做好相关研究与应对工作,一方面既要客观认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常见水文地质问题,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对工程带来的危害。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常见水文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指的是为掌握影响工程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包括对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岩石等的了解。其中,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主要内容,因为其可能潜在各种问题,对工程的建设以及后期使用、管理、维护等,带来严重危害。

(一)地下水升降

从积累到的勘察数据信息和相关工作经验来讲,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便是地下水升降。地下水上升或是下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机制和过程较为复杂,如人为活动因素、地质活动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因素等等[1]。如果地下水水位发生上升的话,会使得岩土的内部结构改变,不能保持稳定,容易造成崩塌,进而给工程建筑带来危害。如其会导致土质附加应力减小,使得地基的承载力减弱,并致使地下水污染、土壤盐碱化。相反,如果地下水水位发生下降的话,其又会致使地面开裂、地面塌陷以及地面沉降等危害出现,均不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地下水波动

除了地下水的升降之外,其不断的发生升降波动,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常见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波动多数原因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大量的降雨、融雪,或是长期的干旱等,就会使得地下水水位时升、时降,这会导致膨胀性岩土不均匀收缩、膨胀,最终使得地面发生变形、开裂,危害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地下水压

在没有发生地质变动的情况下,地下水压会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在人为活动的介入和干预之下,其水压则可能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包括工程建设本身,也可能会致使地下水压改变,进而使得地质环境、岩土条件也随时改变,这种改变既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施工,更会对工程的后期使用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策略

针对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应当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以规避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隐患。

(一)科学制定水文地质勘察计划、合理分配勘察任务责任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为了有效的防治水文地质问题,首先是应当根据客观条件、工作要求,科学制定水文地质勘察计划,如要明确重点的勘察内容、勘察信息、勘察周期。在初步掌握了水文地质情况之后,还需要结合既往的工作经验、学科专业研究成果,预测可能发生的水文地质问题,并加强专项勘察,制定应急预案[2]。再者,是需要合理分配勘察任务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勘察任务合理分工,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防止出现疏漏后相互推诿,使各项勘察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二)切实做好对静水位的测量

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工程带来危害和隐患,因此为了向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规避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引起的危害,就需要在勘察工作当中,做好对地下水位的测量,预估地下水对建筑的影响程度,制定预防方案、采取预防措施。尤其是对静水位的测量,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静水位测量中,应当按照分层测定原则,制作好测定时间表,按计划科学、规范的进行测量。另外在工程前期勘测结束前,还应该再次对静水位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定保证将测水管下放至含水层20cm,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有效的数据,另外还要严格根据勘测顺序,做到科学、系统勘测预防。

(三)准确分析水理性质

水理性质对岩土、岩石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能造成地质结构的改变,如使岩土的透水性、给水性、崩解性以及胀缩性发生变化,进而给工程带来危害和隐患。为此,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前期,就应当准确分析地下水水理性质,如需要进行大范围、高频率、长周期的抽样检测,来全面掌握和了解地下水的实际水理性质情况,为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防止后期可能出现的危害。

(四)制定针对性的水文地质问题处理措施

在地质勘察中,要注意全面、详细的收集相关水文地质信息,如地下水潜水层、含水层分布及水位留存情况等,并基于这些数据预测可能引发的危害和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尤其是需要注意从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维护等整个周期出发,全方位掌握可能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的水文信息,必要时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来保持地下水水位、压力的稳定,预防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在工程设计中,应详细考虑到实际的承压含水层的情况,为此应当在基坑开挖施工完成之后,准确的测量、分析承压水动水压力数据,根据所获得的详细数据,合理的进行地基设计、布置,从而防止地下水动水压力在后期侵蚀工程的基底板[3]。最后,还需要准确检测地下水是否存在腐蚀因子,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的选用腐蚀材料,增强基底的抗腐蚀性能,防止危害与隐患。

三、结语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其可能会对工程带来各种危害、隐患。应采取科学、规范的勘察,全面掌握、了解详细的水文地质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預防措施,防治水文地质问题,从而保障工程建设及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曾滔.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20(23):190-191.

[2]刘振山,姬彦雷,许颜.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探析[J].四川水泥,2020(03):263-264.

[3]江忠彦,吴修嵘.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关键要素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06):100-101.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不断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采取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法, 从而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并且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总质量。但由于在实际勘察中, 水文地质勘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偏低, 进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因此, 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 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 工程的实际施工中, 人们通常会忽视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从而导致岩土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众多的安全隐患。目前, 我国工程建设中, 地下水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 不仅要勘察其腐蚀性的强度, 还需要勘察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 尽量减少因水位变化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 工作人员对其认识度不够, 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影响勘察数据的精确度, 导致工程设计参考依据失去准确性, 而设计以及施工流程安排都会存在安全隐患[1]。可见, 工程建设设计以及施工流程、工艺等都需要以水文地质勘察数据为依据。基于此, 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水文地质勘察人员, 都应重视此项工作, 运用科学的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情况, 并将真实的数据提交给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 保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 并进行施工安排, 增加工程建设的合理性, 减少或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

水文地质勘察中, 为保证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需要结合工程建设要求以及施工地质环境等因素, 实施有针对性的勘察工作。其中, 地下水的真实数据资料是工程建设最需要的水文地质数据。因此, 应在勘察过程中, 掌握地下水腐蚀及水位变化的有关数据,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进而做好预防措施, 及时研究解决水文地质问题, 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 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工程地质勘察中, 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 需要专业的勘察人员, 使用专业的、先进的勘察设备探测和监控水文地质环境, 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数据。

2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

2.1 地下水腐蚀

不同环境下的地下水有不同的特点, 而水位的变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 受到季节的影响, 同一气候环境不同区段降水量存在差异, 同样对地下水位变化存在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 即可能具有腐蚀性, 主要由于地下水中应有很多的矿物成分, 若是受到污染, 水中的矿物成分将会发生改变, 且还会出现继续增加的情况[2]。因此,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 工作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腐蚀情况进行取样实验。主要检测地下水中含有的矿物质, 并对其进行分析, 进而确定地下水的腐蚀程度;若是地下水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过高, 会腐蚀工程建设材料。

2.2 水位上升以及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岩土工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关联, 地下水位变化若是超出正常范围, 则会影响岩土工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施工中为减少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需要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针对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地下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 而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众多, 如:含水层结构变化、温度变化、降水量加大、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 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此外, 地下水位上升存在几种特殊原因, 即岩土施工中其结构强度、湿度等与施工要求不相符, 导致工程出现粉土管涌、淤泥质土流土破坏等现象, 从而危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稳定性。

2.3 水位下降以及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与上升一样, 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通常情况下, 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表现较为明显的人为因素有:采矿、地下水被大量抽取、以及水库的维修改建等, 都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严重下降, 极容易造成地面开裂、沉陷或是塌陷等问题。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造成的破坏, 严重影响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3]。因此, 为保证工程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应对人为因素加以控制, 建立减少使用工程周围地下水, 并控制各项工程的维修改建, 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现象。

2.4 水位频繁出现升降变化以及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面对地下水位的下降现象, 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人员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 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 与实际工程需求、工程地质勘察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膨胀性岩石会受到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出现一定的膨胀变形, 故而, 若地下水位反复出现变化, 则会导致膨胀岩石出现更大幅度的变形, 而在这种变形的影响下, 地面则会出现开裂, 最终破坏建筑物结构, 且在轻型的建筑物上结构破坏现象更为明显。此外, 地下水频繁出现变化的地点, 会受到地下水的侵入, 并将土层中含有的铝铁等成分带走, 导致土层失去有效的胶结物, 土层出现松动、含水孔隙加大, 而土层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则严重降低, 影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的处理, 不利于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野外水文地质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中, 水文地质野外工作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勘察形式。野外勘察可以获取全面的水文地质相关数据, 且数据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对于工程的整体设计、施工以及测评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其提供全面且具有科学性的水文地质环境数据[5]。工程地质勘察人员, 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不断学习先进的勘察技术, 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进而提升勘察结果的精度;同时, 在工作中应重视水文地质勘察, 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需要, 不断创新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保证做到按照实际情况分析水文地质问题, 并结合恰当、科学的检测方法, 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质勘察数据的精确度。

3.2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

工程建设中, 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工作包括钻探环节。钻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取杨鉴定及水文地质试验, 这一环节需要水文地质专业人员利用专业设备以及相关工具实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 钻探可以在多种复杂并存的环境下展开工作, 通过岩芯水文地质鉴定和水文地质试验, 获取水质化学成分报告以及水文地质参数, 为解决工程措施如地下水疏干排水、降水及其腐蚀性提供设计依据。

3.3 水文地质物探工作

水文地质物探使用最为频繁的两种方法为电法勘探和磁法勘探。其中电法使用较为普遍, 地形条件对电法勘探有很大的影响, 需要以岩石具有的电学性质作为基础条件, 对岩石的缝隙、含水性等电性条件进行分析, 需要专业人员使用勘测设备, 检测并确定岩层的物理数据, 进而对地下深层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判断并综合分析, 大致了解深层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为水文地质勘探提供依据。

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本建设程序, 而水文地质勘察又是工程地质勘察中重点, 地下水位的变化、压力以及地质结构等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 需要全面而认真的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进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为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提供前提条件, 有利于保证工程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

摘要: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其勘察数据精确度越来越高, 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但是, 水文地质勘察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弥补水文地质工作的不足, 减少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从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勘察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的影响与应对[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 (01) :40-41.

[2] 肖湘.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I[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旭日华夏 (北京) 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6:1.

[3] 孙杰, 崔英华.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 2015, (10) :83.

[4] 龚放.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四川水泥, 2015, (11) :50.

上一篇:景观园林论文下一篇:园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