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

2023-06-22

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一、信息时代大型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 各级管理者对会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大中型企业管理实际来看, 他们往往都十分重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因为资产管理、投融资策略等企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 更要有一套精准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帮助企业预见到可能产生的风险, 并予以规避, 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在快速发展道路上降低与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放眼望去, 近年来, 由于投融资管理不当, 导致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案例不在少数。从这点意义上来讲, 各级管理者必须对会计管理工作加强认识。而在现实工作中, 不少大型管理者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仍然不足, 也有的企业由于其家族企业的本质属性, 从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财务部门就一直被当成是被动执行的部门, 财务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也就无法成为企业的防火墙, 这些无疑都是当代大型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管理工作不重视的表现。

(二) 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 很多大型企业都制定有会计管理工作制度。而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 以用友、金蝶两大主流财务管理服务软件为例, 它们也在积极投身于互联网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变革中去, 不断升级软件与互联网、电子政务相关的服务内容。包括工商、税务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各级行政管理服务机关, 原来必须由专人投入时间、精力现场办理的事务随着电子政务及行政部门线上服务平台的投入使用, 已经大大缩减了业务办理的时间, 人们通过电脑即可方便快捷地处理申报、查询等事项。诸如以上种种当今社会会计管理工作涉及的全新变化都需要企业重新构建会计管理制度, 以符合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三) 会计管理人才水平有限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 会计人员是“越老越香”, 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使得很多企业有不少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而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随着互联网对会计管理工作带来的变革, 这些年纪较大、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除了理论知识丰富、耐心细致等优点仍然鲜明, 对于计算机、互联网、财会相关应用软件应用能力的不足恰恰成了他们的缺点, 相比于年轻一些的会计人员, 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完成会计管理工作, 他们的效率明显不高。从这点意义上来讲, 大型企业会计管理人才水平有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信息时代大型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思路分析

(一) 各级管理者要提高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信息时代的大势已经非常明显, 在各行业都在顺应时势搭乘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构建的快车的时候, 大型企业更是不应当落后于他人。而在此背景下, 企业各级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从企业内部打造出一个依托互联网开展会计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 企业管理者与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要积极了解一些新兴的, 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财务管理服务软件, 并在工作实践中予以应用, 逐步替代一些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方式, 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二) 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在信息时代为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利好的同时, 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可能因使用不当或人为失误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鉴于此, 笔者认为, 企业在选择性应用互联网会计管理软件的同时, 一定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起一套安全可靠的财务管理系统, 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抵御来自互联网平台不稳定因素侵扰的能力, 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 选用与培养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

长期以来, 大型企业选用会计人才都有严格的标准, 例如从业资格证等都会进行审查。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企业选用会计人才除了这些基本条件以外, 还应当着重考虑近年来高校财务专业毕业, 或者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过大量会计实战, 年纪偏小、对于计算机、互联网、应用软件非常熟练的人才。与此同时, 要对企业一些年纪偏大的人员开展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提升他们在信息时代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 信息时代对当代大型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现阶段大型企业存在的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从业者专业水平有限的问题, 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建立科学性和安全性更高的会计管理系统, 才能使会计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科学发展大局。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迎来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铺设时期, 互联网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众多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放眼望去,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鲜词汇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了企业管理者的口头禅, 互联网+也正以席卷一切的态势改变着商务、政务等与众多行业息息相关的体系。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为例, 原来工作流程中很多必须由人工完成, 且产生大量单据、纸张损耗的重复性工作流程很多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计算机上实现处理, 大大提升了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对从业人员知识应用水平与大数据时代相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大型企业财务部门就职多年, 结合实践经验借本文简短表述关于信息时代大型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思路的观点。

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摘 要]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程序,只是为会计核算服务,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新的会计核算模式,能满足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文章深入分析了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事件驱动型会计;会计信息系统;ERP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3. 022

0 前 言

当今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部分,也需要不断完善。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也称为“会计电算化”,其功能局限于会计核算,解决的是会计工作的效率问题。但它满足不了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的要求。针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点,学术界提出了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思想。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能满足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在我们国家,对于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学术探讨已进行很久,但其思想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1 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信息化初期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模拟手工账务处理方式,只用于会计核算,主要记录经济业务的价值信息。美国会计学者乔治·索特提出,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价值法”,一般重点记录价值信息,主要通过几张通用报表提供给信息使用者(1969年)。因为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记录经济业务的价值信息(或者说财务信息),而没有全面记录经济业务非价值方面(或者说非财务信息)的信息,所以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只是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局部信息,是经济业务的一个局部视图。因此,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也称为“视图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服务于会计人员的部门级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实现数据的集成,形成很多数据“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今大数据、物联网、网上银行及电子发票的出现,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已不再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时代。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美国会计学者乔治·索特早在1969年就提出了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雏形。经过后来学者们的不断完善,现在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思想方法。

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在事件驱动机制基础上。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将业务事件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最小信息单元。一项经济活动可分解为若干业务事件,如物资采购活动可以分解为采购申请、采购合同签订、供应商供货、货物验收入库等事件。业务事件又可用若干特征属性来描述,如货物验收入库业务要记录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成本、入库时间、供应商等信息,不仅包括价值信息,还包括非价值信息。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要求记录业务事件各方面的信息,既要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还要满足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要求[1]。

“事件驱动”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即开始执行,平时对元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才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进行处理。当把事件驱动机制引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会计术语时,是指一项业务事件一经发生就意味着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即在业务事件发生时实时记录业务事件各方面的信息数据并控制业务过程[2]。在事件驱动机制下,系统把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也视为一种事件。当信息使用者需要某种信息(如需要查询某一报表或某一明细账)时,在系统里提出需求,相关程序指令即开始执行,系统根据系统数据库里相关业务事件的基础数据当即为信息使用者生成并提供相关信息,提供的信息是业务事件的基础数据的某种视图。系统能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多种视图输出。

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业务事件发生时实时记录业务事件各方面的原始信息并控制业务过程,把会计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等会计信息作为业务事件原始信息的某种输出视图,由系统依据业务事件的属性以及在系统设置的相关参数、方法、模型等自动生成。系统能同时满足企业会计核算和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比较,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以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为系统数据处理的元数据。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里,元数据是记账凭证,会计账表是系统对记账凭证加工后生成的衍生数据。在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里,元数据是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即原始凭证上的信息),记账凭证和会计账表都是系统对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加工后生成的衍生数据。

(2)能满足企业管理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只能满足会计核算需要,里面主要是记账凭证和会计账表等会计数据,只为会计人员服务。即使非会计人员能登录到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一般人也看不懂大部分的会计资料,不能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而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里记录有关于业务事件全面的、多维度的原始信息,除满足会计核算需要外,还能满足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

(3)实现了数据的集成。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企业为ERP系统)的子系統,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大部分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是通过非会计子系统录入ERP系统。会计子系统只是按照事件驱动机制析取其财务信息,自动生成会计数据。只有少部分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需要通过会计子系统录入系统。数据的集成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4)实时处理。在业务事件发生的同时,要求在系统里记录业务事件的各种原始信息。同时系统可以立即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自动完成会计核算,实现了业务过程与会计核算的同步。在业务发生时按照业务处理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记录和处理有关的数据并控制业务过程,进行事中控制。

2 目前国产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很多企业使用国产ERP软件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用友公司开发的ERP系统软件是国产ERP系统的代表。下面以用友ERP为例分析国产ERP系统存在的问题。

用友ERP系统是一个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包括会计方面的子系统,还包括业务方面的子系统。会计方面的子系统包括总账、应收款管理等子系统,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方面的子系统包括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包括总账、应收款管理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可以把总账子系统理解为综合性的子系统,其他会计子系统是从总账子系统分离出来的。其他会计子系统各自负责某一方面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生成的记账凭证要传递到总账子系统,由总账子系统进行综合性的会计处理。没有从总账子系统分离出去的经济业务仍然由总账子系统进行全面的会计处理,包括相应记账凭证的填制。

2.1 关于总账子系统

对于没有分离出去仍由总账子系统进行全面会计处理的这部分经济业务,用友ERP系统完全没有实行事件驱动型会计的思想,而是完全采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法。对这部分经济业务,仍然是由会计人员根据纸质原始凭证在系统里填制记账凭证,系统里基本没有这些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对这部分业务,在系统里只是一种事后核算,没有过程控制或者说事中控制。

2.2 关于其他会计子系统

对于其他会计子系统处理的经济业务,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1)有些业务的原始凭证信息是通过业务子系统录入ERP系统共享数据库的,如采购入库单通过库存管理子系统录入系统、采购发票通过采购管理子系统录入系统等。对这部分业务,完全实现了事件驱动型会计思想。对这部分业务,按照事件驱动机制,相关会计子系统能自动析取系统里原始凭证的财务信息,自动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对这部分业务,在相关的业务子系统里也有对业务过程的控制。

(2)有些只涉及财务的业务如支付供应商货款,这些业务的原始凭证信息是通过相关会计子系统录入系统的。同时相关会计子系统按照事件驱动机制自动生成相应记账凭证。对这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只是部分实现了事件驱动型会计思想。这部分业务的原始凭证信息是事后通过相关会计子系统录入系统的,所以在系统里没有实现对这些业务的过程控制。对这部分只涉及财务的业务事件,系统也需要完善。

3 建立和完善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议

3.1 提高对事件驱动型會计信息系统的认识

现在的国产ERP系统,还有一些业务没有实行或没有完全实行事件驱动型会计。现在这部分业务有条件、也有需要完全实行事件驱动型会计。系统设计开发人员和会计人员对此要有深入认识。可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专业学会深入宣传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思想。

3.2 关注系统用户体验

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但用户的操作要尽可能简单明了,特别是对于非会计人员。对于非会计人员,如果系统操作太复杂,会影响他们使用系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不能发挥系统的作用。可以分别针对会计人员和非会计人员,采用不一样的操作界面。针对会计人员,要求能熟练操作系统,注重操作的效率;针对非会计人员,注重操作简单明了,可以在操作界面上设置一些操作引导。

3.3 精心识别每种业务事件的属性

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是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唯一的元数据。所以,对于各种业务事件,需要记录哪些属性信息,要精心识别。对于一项业务事件要记录哪些属性信息,取决于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其他各方面的需要。国产ERP系统里关于业务事件属性项目的设计,还需要完善。

在系统里,关于一项业务事件的原始信息要通过原始凭证(单、证、表等形式)予以记录,如:收款业务通过“收款单”记录、原材料入库业务通过“入库单”记录等。系统里的原始凭证上的信息项目不一定与实际的纸质原始凭证上的信息项目相同。除纸质原始凭证上的信息外,系统里的原始凭证可能还需要有其他一些会计核算或其他管理方面需要的信息。比如根据采购入库单生成相应记账凭证时,需要在记账凭证上附加采购入库单的号码,同时还需要在采购入库单上附加记账凭证的号码。这样就方便在系统里进行审核、审计或追踪数据来源,而不一定要查询纸质原始凭证。

主要参考文献

[1]项国.基于数据仓库的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J]. 市场周刊,2016(11):75-76.

[2]李文华.基于REA模型的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3]邓丽萍.基于物联网的会计信息化设计[J]. 财会通讯,2018(1):103-107.

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1项目概况

按照本企业新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 实行“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并将“市场采购权、价格控制权、质量检验权”实行分离控制, “三集中”、“三分离”的新型管理体制建立后, 物资公司承担着企业大部分的生产建设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任务。

该平台由七大子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供应商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代储代销物资管理、系统维护、统计报表) 构成。

2项目的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 使各级管理部门能够适时、便利地制定改进措施, 实现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具体表现在: (1) 以物资供应管理系统为突破口, 实现企业经营生产过程的物流控制; (2)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数据、流程和决策过程的信息化; (3) 通过项目开展, 逐步完成流程改造,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4) 通过生产系统的信息化改造,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 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3物资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网络结构

根据供应公司点多面广的实际工作需要, 将整个物资管理系统网络分为服务核心、分公司机关、各基层站点、外部用户等几个区域, 并依靠集团公司已有主干网络或依托成熟的网络运营商实施链接。在分公司机关及各基层站点选择合适区域建立各自网络结点, 以该结点为基础将网络扩展至内部用户桌面。

4物资管理系统总体业务需求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业务需求是逐步发展, 随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深入, 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信息共享、交换和互动。因此平台建设应具备可扩展性, 提供进一步的开发规范和开发接口。我们提供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除具有动态、整合、灵活、安全的特性外,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相互集成性。

根据自身企业在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销售、查询统计一体化的管理过程, 包括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物资收发存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稽核、查询统计等功能, 之间的流程关联下面以业务流程图呈现 (图1) 。

在此过程中计划管理、比价采购中相对于生产的急需性、全面性考虑, 详细制定了下列流程。

4.1计划管理、比价采购详细流程

说明: (1) 矿上报需求计划至所在供应站 (点) , 并由所在站 (点) 相关业务人员整理录入。 (2) 录入后的矿需求计划由其供应站 (点) 业务人员先进行一级平衡利库后, 上报分公司相关业务科室, 并由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二、三级平衡。 (3) 各库无法满足矿需求, 则根据矿平衡后需求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采购物资及数量, 并确定采购方式 (比价、招标) 。 (4) 业务科相关业务人员根据需比价物资 (物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邀请相关有渠道供应商进行报价, 并根据供应商报价生成比价单。 (5) 比价单由业务科科长审核签认后交管理科审核, 最终由处领导签定。业务科相关业务人员根据审核后比价单相关信息, 拟采购合同, 由业务科长审核后, 交由管理科签定 (加盖合同章) 后生效。

整个的物资管理的思路要求基于内外网门户平台的框架结构、统一安全验证和多种信息沟通方式, 实现方便、快捷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在物资管理系统提供完备、实用的功能基础上, 具有“成熟性、易用性、先进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突出特点, 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各系统灵活组合。

物资管理系统系列是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系统, 尤其对系统的成熟度、易用性、安全性、先进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要求较高, 开发建设中需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同时要有合理的建设策略和管理方法, 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的把握。为企业的管理及经营效益更好的服务。

摘要:针对目前市场竞争的要求和现代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一个物资管理信息平台, 为统一采购的业务模式提供支持, 实现物资管理的“粗放化”向“精细化”的转变, 实时掌控经营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流通, 达到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 降低库存管理成本、采购成本、人力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 在管理中创造效益。

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与早期的不同,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常采用原型法。原型法的原则是先确定分基本需求, 选择一个试验区, 设计出一个初步方案, 并用较短时间开发出一个能满足用户基本要求的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系统雏形 (即原型) 。经用户试用, 找出该原型的缺点和不足, 然后进行修改和补充, 再向用户演示, 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修改补充, 如此反复, 逐渐建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这样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迭代过程, 而不是多数传统方式那样的线性过程。这种设计方法较适应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特点。它的好处是通过一个示范系统, 便于用户理解、试用和提出意见, 吸引用户参与系统设计工作。

图1是原型法设计方法的基本模型和传统方法中最常用的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模型。

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研究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为全系统确定整体框架和结构, 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总体设计方案指导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不但要命名系统开发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得以实现, 而且要使所设计的系统达到优化。一般来说, 一个优化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运行效率高、控制性能好和可扩充性强等特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总体目标, 规划系统的规模和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说明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确定系统的硬软件配置, 规定系统采用的技术规范, 并作出经费预算和时间安排, 以保证系统总目标的实现。

如果没有好的总体设计, 就可能导致一个结构不良、功能无法满足要求的系统。这样的系统要么存储的数据不能满足应用要求, 要么有重复存储, 要么系统各个部分不协调, 或者编码不便于使用, 等等。总之, 不会是一个好的规范化的系统。诚然, 最初制订的总体设计方案, 反映了一定阶段对系统目标、功能、技术手段、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认识, 它是当时对所建系统的最高级和最全面的概括。但初期的系统设计只能是认识过程的一个起点, 其中必然会包含许多不足之处, 有待于开发实施过程中逐渐修改完善。

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调查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系统总体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撰写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2) 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写。 (3) 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审批。

其中, 总体设计方案编写包含了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规范化标准化设计、系统软硬件配置、系统开发计划、经费预算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逻辑设计

在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系统的目标, 弄清用户要解决什么问题和各个阶段在达到的要求, 从而提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即确定系统的功能。逻辑模型的基本成分是系统总体逻辑结构、子系统划分和功能分析, 可用文字、数据流程图和其它有关图、表进行描述。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地理信息系统一样, 其总体逻辑结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员等组成部分。

(1) 硬件。主要指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的设备环境, 包括计算机 (含存贮磁盘、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等) 、输入设备 (含手扶跟踪或扫描数字化仪等) 、输出设备 (含绘图机、打印机等) 以及网络和不间断电源等。 (2) 软件。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 如PC机上的DOS, WINDOWS或WINDOWSNT等, 图形工作站上的UNIX, OPENWINDOWS, MOTIF等。后者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即各种商品化的基于PC机或图形T作站的地理信息软件工具) 和在此基础上专为某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软件 (包括各种功能模块和各种应用用户界面) 。 (3) 数据库。数据库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个系统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按数据类型及应用功能可将数据库分为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两大类, 它们都包含空间型数据和空间定位型关系数据。 (4) 人员。与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人员包括系统设计开发人员、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最终用户等。

以上这四部分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3 数据库设计

依据逻辑设计的结果进行物理设计。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物理设计主要是确定系统的物理结构、使用的技术手段、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以及实施的步骤和时间进度等。具体包括数据库实体设计、标准化设计、软硬件配置、系统开发计划、经费预算和组织实施等。与其它地理信息系统一样, 数据库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来说, 数据库设计和建设的工作量及其调研的经费会占整个系统设计、建设工作量和经费的大部分, 甚至能达到60%~70%。数据库设计质量的好坏, 不仅影响到系统建设的速度和成本而且影响到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数据更新。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依其信息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专题信息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是空间型数据库, 它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1∶1000或1∶2000) 的数字化数据, 辅之其它基础性的社会经济信息。专题信息数据库可以是空间型数据库, 也可以是空间定位型关系数据库, 主要是用专题信息数据 (图形或/和统计数据) 建成的数据库。依其不同专题内容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库 (或分库) , 如规划管理信息数据子库、市政管理线信息数据子库、地籍信息数据子库、房产管理信息数据子库、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子库和建筑管理信息数据子库等。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子库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础信息数据库除作为基础信息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外, 它还要与专题子系统连接, 向它们提供有关基础数据。各种专题数据库或数据子库除作为相应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外, 也可能被其它子系统调用。因此, 应考虑各个子系统的需要, 遵循共享数据库原则, 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不应仅按子系统需求分别设计和建设各自的数据库, 否则会增加存贮数据的冗余度。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应该对大量的数据体用非冗余结构予以定义, 并根据需要使其能同时不同的用户使用 (批量处理, 交互处理, 联机的和面向事务的) 。 (2) 在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元素时, 数据元素的结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应保持不变。 (3) 应用程序不依赖于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方法和存放位置, 即数据独立。这通常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不同的应用程度可按其所需的数据结构去访问库中的数据;其二是当库中的数据组织发生变更时, 不需要重新编写或修改已有的应用程度。 (4) 系统对库中数据的存取进行控制, 防止无关用户对数据的非法存取以及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5) 系统要保证数据在逻辑意义上的正确性、有效性与兼容性。因此, 系统要提供各种保护手段 (如数据差错的检查与修复等) , 以防止任何可能危害完整性的情况发生。 (6) 要有一些辅助程序, 用于数据库的维护以及经常性的组织和必要时的数据库恢复操作。 (7) 要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独立的写入、修改、补充和删除。 (8) 要具有不断扩充和更新的能力。

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评价方法

系统评价是从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对所设计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和效益评定。基本做法是将开发完成并运行的系统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 考察是否达到了系统设计时的预期的效果。然后对下列各项进行逐一审议和考核。

(1) 系统效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招种功能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是系统效率的反映。例如系统能否及时地向用户提供有用信息?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系统操作是否方便?系统出错率如何?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 (2) 系统可靠性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是否很少发生事故, 即便发生是否也能很快恢复。可靠性还包括系统的数据文件和程序是否妥善保存, 以及系统是否具有后备体系等。 (3) 系统的帮助系统需要有完善的帮助, 因为任何一个应用软件的使用都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而且即使能熟练使用也会碰到各种问题, 系统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步骤及设计思路, 其中详细探讨了数据库设计和逻辑设计思路,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地理系统,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设计评价

参考文献

[1] 周平.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 2009.

[2] 秦波.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二维数据查询与浏览[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1.

信息部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嵌入模式分析

(一)课堂教学的嵌入模式分析

在突出中职财经商贸课程的实践性方面仍需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如在促销方案设计实践中需要依托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源,场地资源、师资资源和课时资源。面对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其嵌入模式应从助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初始环节入手,以符合学生需求偏好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帮助教师加强课程实践知识传递的集成性和高效性。所谓“集成性”是指,教师能够将某知识模块的实践内容以“打包”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训教学的嵌入模式分析

在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中实训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权重,所以分析信息化平台在实训教学中的嵌入模式成为了重点。仍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为例,在实训教学中设置了虚拟销售模块,在该模块中学生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商品采购、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等工作任务,最终以虚拟销售业绩(得分)作为实训成果。针对这一模块,信息化教学便要求教师能够在线与学生形成工作任务互动,并在互联网思维下引导学生解决工作任务完成中所遭遇的各种难题。

二、嵌入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与课堂教学相嵌入所面临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聚焦学生学习的关注度面临着挑战,这不仅与中职学生的行为特征相联系,也与传统课堂教学所呈现出的松散性有关。上文围绕着促销方案设计分析了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要求,那么如何防止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搭便车”等行为,则是挑战应对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中的普及,教师时常会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向学生传递集成化的课程知识,所以如何避免学生将手机用于其他用途则也需思考。

(二)与实训教学相嵌入所面临的挑战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借助互联网思维来共同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此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存在于教学的过程质量管理方面,如在虚拟销售实训中如何及时解决学生的“想当然”和无视商业规范的行为,则成为了目前的难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制订商品采购计划时不具有供应链管理所要求的整体观,而且也不焦虑商品在库存过程中的消耗,似乎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恒定不变的,所有这些都需要依托信息化教学给予及时的纠正。

三、建设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建设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已较为成熟,在突出课程实践教学中则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在于:(1)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的职能,有效降低部分学生“开小差”“搭便车”的行为发生概率。(2)以具体的实践任务为驱动(如促销方案制订),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互的效率。

(二)在实训信息化教学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内含有全员参与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义,在实训信息化教学中则需要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职能。在模拟销售实训教学中,通过分组各团队成员便需在互联网思维下,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方案沟通和资料搜集工作,教师则对各小组所反馈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软件系统所仿真出的虚拟采购、库存、销售情景,对各小组进行过程指导。在事后质量管理阶段,则要求小组学生在任务微信群中进行总结与反思。

(三)在课堂和实训教学中培育学生自治平台

针对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中已经普及的事实,以及中职学生习惯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来实施信息互动,教师便需要将信息化教学延伸到课堂和实训教学之外,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嵌入。中职财经商贸类知识在不断革新,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相联系,所以教师在线应引导学生在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中积极发布与专业有关的行业信息,并带动班级学生能够主动将行业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最终,通过培育出学生自治下的信息化平台来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影响。

摘要:通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更为生动、具体、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实训教学中也能在仿真环境下体验岗位工作情景。但目前也需要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对信息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体系,中职,建设

参考文献

[1] 曹荣.浅谈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J].交通职业教育,2015(4):53-55.

[2] 王翔.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中职信息化教学体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上一篇:研究生工作思路下一篇:稽核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