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01

油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水彩绘画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适合表达人的情感和思维内涵。本文主要探索现今水彩绘画语言的特色,分析水彩语言的发展途径和精神内涵。当代水彩艺术应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创新,适应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在发展与探索中努力拓展水彩绘画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水彩绘画语言;水性综合媒材;创造性因素;艺术品质;技法

在当代社会的艺术创作中,急剧变化的艺术形态变化飞快。水彩绘画语言的发展把综合媒材运用在水彩作品中,它定位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当下文化现代艺术理念,使其更具有独特性。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也成为现代水彩艺术追求的方向。现代水彩艺术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形象语言,由于它本身传达了一种精神观念,因此,水彩艺术影响着人们观察世界的审美方式。

一 传统水彩绘画语言

水彩绘画通过画面表达出来的语言与人们进行交流,它内在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元素的奇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在受众与载体之间传递着不同的感受,因此,水彩画的绘画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在绘画艺术中,语言是构成绘画艺术的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指的是绘画者对作品形、色、线的节奏韵律构成,是不同绘画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按一定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还有对工具、材料的运用,是一个有机的形式体现,是用一种艺术手段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技法。绘画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来传达人们不同的心理和思想。换句话说,绘画语言实际上是融合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体。只要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以及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可以合理搭配运用。它是画家感情的绘画语言表现。

从广义上讲,用水作为调和剂的色彩画称为水彩画,但通常所说的水彩画指的是以透明色为主的透明水彩画。水彩画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它特有的表现形式是由它的材料性质决定的。水彩画用色透明轻快、清新明丽、水色交融,用笔畅快灵动、潇洒飘逸。水彩画在作画方式技巧表现和艺术处理上独立完整。尽管由于时间的推移水彩画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水彩画鲜明的艺术特色仍然是水的流畅之充分运用以及色的透明之发挥。当水与彩两者结合在一起时,流畅、明快、易溶易渗使得色彩在节奏变化中潇洒灵动、光波淋漓。

水彩的绘画语言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其它艺术不同,它以最平常自然的水为媒介调色,以独特简便的纸笔为材料,在绘画者混色与渲染的技法,精深的素描和高度的艺术概括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痕迹,凝结的梦境景象,清新明丽的色调,水色交融的蕴蓄是其它材料画种所没有的。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水彩绘画语言表现得越来越成熟,以其语言的广泛性与可变性体现出自由奔放、严谨精致的表现力。

二 当代水彩绘画语言的特色

1 水彩抒情性语言

水彩是一门外来艺术,大约在200多年前传到中国,并以其简便轻快的语言形式被中国国民所接受,中国本土的绘画艺术形式注重意境、格调,并赋予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因而中国水彩绘画艺术在吸收西方水彩艺术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样式。中国画家讲究在作品中表现意境,以此衬托出美感。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简约、线条抽象、玄幻的水韵以及大片的空白来表现事物的形象,注重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艺术中非常宝贵的文化思想,所以水彩绘画在发展中形成了重意境的语言特色,水彩绘画作品产生的意境,以其高雅的格调给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觉。

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都是以水为媒介,但中国传统绘画却赋予水以独特的审美内涵,而在西方水彩画家眼里,水只是绘画的媒介、载体。中国人认为水色具有象征意义,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利用水的透明、流畅表现空灵、淡远的意境,通过渲染润泽的技法产生不同的艺术视觉效果。水是传统绘画和中国水彩画的桥梁,在水彩画中,水承载的色彩有的表现了气势磅礴、流动冲涌,有的含蓄韵雅、清澈明净,充分体现出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美。水色在自然和雕琢中虚实相生,在表达艺术语言时注重追求神韵,在创作中把水彩画语言的审美内涵表达成抒情性,并于水彩画中体会朦胧奇特的境界,使人产生一种别有韵味的抒情美。

如王涌的代表作品《醉秋》,清雅脱俗,追求主观意趣的表达,他用湿画,打破常规的焦点透视,运用结合简洁的设色和洒脱的纸笔勾线,使作用极具表现力,作品单纯而不单调,宁静而清新脱俗。再如,郑起妙在其作品《童梦》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使用了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大面积的优美纯色块把画面有组织地切割,看似粗糙的造型其实是经过精心而为的。另外,王维新的风景画《海城雨》,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画面在形与线之中蕴涵着冲动与动感,瑰丽幽静,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在色彩的处理上,以浓淡相间的墨色作底,并在画面上以红、黄、蓝为对比,在沉着的水墨色之间显得稳重而醒目,借鉴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和神韵,体现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在自然流畅之中透出深思熟虑,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底蕴。

2 水彩语言理性的写实手法

写实手法是艺术家一直遵循和表现的手法,在中国,水彩发展至今语言形式仍多以写实为主。水彩艺术家多用写实手法再现水彩技艺。传统的英国水彩画作画程序严谨、并具有优美的韵味以及轻快自如的水分,在精致的画风推动下,充分完善了古典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水彩语言色彩浓郁、刻画逼真。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绘画语言风格。在画面的题材及表现方式上,水彩绘画语言在中国的发展是对传统具象和写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写实主义在中国是受众最广泛的艺术,尤其是近代以来,写实绘画作品,加以古典艺术的影响,使现代中国水彩画家在刻画与写境上,已经将写实艺术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王维新的写实水彩作品《印度妇女》,人物如意而传神,表现手法因对象有感而发,画中人物脸部结构线简洁、自然,画面设色单纯,大色块的对比描绘出了构图的形式美,使人物的神韵跃然纸上。又如,水彩写实画家孙正学在其作品《秋忆》中,把精微写实画法与撒盐、撞水结合,生动刻画出了芦苇的蓬松、飘逸之美,表现了完美动人的秋韵。南方水彩画家罗宗海,在作品《行行好,我为你祝福》中注重画面色彩的冷暖对比。大胆地用色来加强光感,突出了画面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极其鲜活。

3 水彩语言的多样性

水彩在中国蓬勃发展,水彩艺术是当代重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现代意识的升华要求语言的多样性,它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方法在不断更新变化。首先是水彩语言呈现出唯美与装饰风格,装饰艺术受“纯艺术”的影响,由史以来就和艺术主流紧密结合,社会文化品位和文化消费对广大人民众做出了极大的审美趣味的引导。水彩艺术以其丰富的特殊技法和独特的肌理效果使当代水彩艺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装饰倾向。如邱光正的作品《我们是炎黄子孙》用蜡笔和油画棒丰富了水彩的表现能力,丰富了画面的装饰语言,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又如,彭自力的水彩画作品《山寨》具有装饰意味,画面采用直线与竖线结合的构图方式,来体现整齐山寨的装饰意味的平衡美,采用线构图使画面统一平衡,具有装饰意味,展现了江南水乡风景的独特秩序美及恬静美。

其次,水彩语言具有抽象与象征性,注重主观想象,尽力消除物象的个别、特殊的形象特征,融入很强的民族意识,努力获取物象最根本的形象。将其作为创造作品形与色的独立构成因素,将其表现为独立的艺术形象。如在水彩画家陈勇劲的作品中,冲出了逻辑思维的束缚,构成新的意念。他的作品《有海螺的静物》,把绿色的布、黑色的椅子,和一个海螺同置一个画面,通过色块的对比体现着一种宁静、安祥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历程的深层思考。

三 水彩语言发展的意义

1促进艺术文化的发展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代水彩语言溶入了当代绘画艺术的各种观念和形式,并包含了当代水彩画颜料的性能及材质。水彩艺术在多元文化的土壤中是广泛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为当代主流艺术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筑就了水彩向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使水彩绘画艺术更加辉煌。绘画语言包含绘画技法的艺术效果和观念的传达,作品当中所要传达的主观情感是画者形成的艺术文化潜入到画面当中的情感体验。

2促进了艺术思维的广泛发展

艺术作品也都是个性化实践的产物,后现代艺术认为生活就是艺术本身,在当代,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思维的随意性及多样化,以此充分体验人的情感。水彩画语言的发展充分体现着艺术思维的跃进。水彩颜料具有的随意性和丰富的肌理效果,它带给人们艺术思维的广泛发展,使水彩绘画艺术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框架限制,探索水彩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新涵义,提倡形式、技法的创新,促使艺术家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艺术观念的滞后束缚了中国当代水彩艺术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水彩语言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使水彩语言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如青年画家王涌等大量借鉴了中国画写意的绘画语言表达。水彩画语言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符号,有了观念、理想的语言思想,使画面水彩语言变得丰富无比。水彩画语言的思维与时代、地域、环境、民俗以及绘画者的艺术感染力有关,水彩绘画语言思维方式的发展能促进水彩艺术的发展。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在当下全球信息化下水彩绘画语言在创作构思阶段就应该考虑文化之间的不断相互渗透,把各种因素组织到一个画面当中,讲求画面形式感,通过这种构思,画面表现形式就会趋于多元化,从而体现所要表达的语言和思想。因此,艺术思维可以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深深的吸引观众,充分体现当代社会的文化语境。

3促进了艺术革新

无论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现代艺术思想,进行各种艺术创作所运用的途径都是从艺术革新出发。这使得人们重新认识艺术发展态势。水彩语言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艺术是不断革新的再现,是强调个性风格和身份特征。水彩语言的发展正是艺术革新中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创作的结合。当代中国的水彩画创作,在认识上的开阔和观念上的革新都会给水彩艺术带来很大的影响,多元的文化使得水彩个性语言的发挥更加丰富。

4促进了创造性空间的发展

水彩画发展到今天,对美的创造是复杂多变的,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现代绘画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强调艺术个性的表达,并用崭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创新和开拓的现代水彩艺术语言,更多的吸取西方水彩艺术的精华,强化水彩本体语言的独特性,使水彩画创作体现出独特完美的风格,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水彩画形成了今天的风貌,拓展了创造性空间,超越了传统艺术的界限,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加入现代意识语境,形成人类艺术的多样性,强调了对创造力更多的使用以及艺术在现实生存中的更多空间。水彩绘画艺术拓展了更多的艺术语言去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将感觉融入到水彩绘画作品中。水彩语言及其丰富,它从观念到技巧不断的寻求创新,用笔触、色彩、形状等来诠释空间,水彩艺术家借助作品来展示内心的情感,创作出富有时代感的作品。

四 结语

当代水彩语言的发展需要丰富水彩画的表现力,以及现代艺术的精神。艺术生命力来自于生活,水彩画应给人以情感的陶冶,表现主观世界和内心情感。我们应在保持水彩绘画自身审美的情况下,赋予水彩画以强有力的文化表现。

参考文献:

[1] 南国栋:《水彩画艺术语言与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2] 邹伟:《从当前水彩创作中的肌理研究与运用看水彩艺术的创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第3期。

[3] [英]理查德·波尔顿:《创新水彩画技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4] 周刚:《水彩画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 杜高杰:《水彩画的美学观念与艺术语言》,《美术》,1991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杜粉霞,女,1979—,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绘画,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赵涛,女,1978—,内蒙古包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基础,工作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油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文本 真实 审美 情感

摄影在发明伊始就出现了长时间曝光的作品,其中人物造型优雅效果如同油画。在当代,照相写实主义的油画更让人感到油画和照片之间难以辨别。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出现了一批利用新闻摄影作品完成的写实油画创作。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真实性是它的本质特点,艺术性是帮助其完成真实表达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摄影是造型艺术的一个方面且与绘画紧密相连。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油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巧的表现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表达都涵盖了多方面的含义。注重当下的实效性也成为油画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摄影与油画创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正确理解和看待这种联系和影响,能够更好地促进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的发展。

历史的视觉文本

新闻摄影作品在完成其实效性报道职能后,转而成为记录历史的视觉文本。自从摄影发明之日起,我们就有了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视觉记录。新闻摄影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类记录了丰富的视觉历史文本。对于油画创作来说,早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报道文体的绘画,它不但具有艺术通常所具备的审美性,还具备了新闻媒介功能。美国画家本雅明·韦斯特于1770年的《沃尔夫将军之死》是最早将当代历史事件付诸油画创作的作品,其影响已远超一般的文字类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类似于新闻报道的绘画与新闻摄影有着相似之处,但它所表现的内容是超越新闻图片的,因为它不只是以图像来说话,还包含着描述性内容和图示性内容。与新闻摄影不同的是,画家不一定亲临现场,有时画家可以在事后通过搜集资料、采访等方式描绘出事件的发生情形。在西方美术史中,从大卫的《马拉之死》到契里柯的《梅杜萨之筏》,都强烈震撼着公众的心灵。这种绘画作品不同于其他风格流派,其作用如同新闻报道一样把真实信息传递给大众。2008年,国家组织了重大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历史,很多作品是参照当时的新闻摄影来完成的。如陈坚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靳尚谊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马刚的《毛泽东会见尼克松》、郑艺的《历史的审判》等。画家在对于新闻历史照片的利用过程中不像新闻摄影在许多层面受到限制,比如拍摄的角度、构图、光线等因素。油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既利用了真实的历史照片,又在创作中加强了艺术性,使得画面更加耐人寻味,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是对于新闻摄影作品在历史层面的重新解读。在当代,反映重大事件的油画作品和新闻摄影作品都已经成为宝贵的历史视觉文本。

对真实的表达

新闻摄影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油画创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传播速度上远远逊色于新闻摄影,但由于绘画是以形象来表达内容,它带来的真实感更加直观、强烈,因而在对人心灵的触动效果上往往大于摄影。真人、真事、真场景是新闻摄影的前提条件,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准则。新闻摄影要坚持现场拍摄,具有很强的可信性。通常人们都认为新闻摄影是绝对真实的,而油画创作是经过画家处理后的艺术真实。然而在数字图片处理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当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相比较而言,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真实是通过画家对于事件的理解并加进了艺术归纳和情感投入的真实。今天,画家也像富有社会责任心的新闻从业者一样挥笔而作。2008年中国写实画派29位艺术家创作的抗震救灾大型油画作品《热血5月·2008》表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抗灾感天动地的悲壮情景,以此表达对灾区的支援。展览中的油画作品多是参照救灾的新闻摄影照片进行创作完成的,给人以深刻感受的是摄影家杨卫华的作品《敬礼娃娃》,在通过油画的方式表现后更加突出了画面的感人气氛。油画作品中的人物不像新闻摄影那样绝对不可改动,画家在利用新闻照片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照片进行适当的修改是为了强调艺术感觉的真实性,使形象更加感人。当下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油画创作,对于真实的表达和理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拍摄和描绘,图片的电脑处理技术在带给画家便利的同时,也给制作虚假的新闻摄影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当代对于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中真实的表达更应该侧重于新闻摄影师或者画家的职业道德,有真诚的创作动机和行为,其作品也必然是真实可信的。

共同的艺术审美要求

新闻摄影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强调艺术性,从这一层面来讲和油画创作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摄影记者不能在拍摄前像画家一样先进行构图,然后再按下快门。法国著名摄影记者布勒松说,一位高素质的摄影记者,在拍照时总会“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中完成构图”。从历届新闻摄影展览可以看出,许多新闻摄影记者,他们以娴熟的拍摄技巧,以及他们对传统构图等美学理论的深入理解使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力日趋丰富。提高画面的艺术性是增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内在要求。拍摄的过程是体现摄影记者报道思想的过程,记者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合理取舍,运用构图、色彩、光线等摄影造型手段,把新闻事件中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新闻摄影要塑造真实感人的形象,必须遵循形式美的规律。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提高审美品位,更好地建构对于造型艺术的理解,只有在平时加强对造型艺术基本语言的理解,把对造型语言的理解内化为一种自发的状态才能拍出优秀的作品。因为新闻摄影在很多情况下是在瞬间完成的,这就对新闻摄影家的艺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摄影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于形象、光线、色彩、构图等因素作出判断然后按下快门。对于新闻摄影者来说,建构对于构图、色彩、光线等造型因素的艺术素养的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研究写实油画作品,因为写实油画表现和研究的重点同新闻摄影对造型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油画作品的构图、色彩等造型因素是经过画家精心安排的,其中的造型因素是可控的。新闻摄影家可以在研究油画作品中逐渐丰富和加强自己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布勒松就曾专门学习过绘画,其摄影作品《穆费塔尔街》中小男孩的形象如同油画作品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70年代布勒松重探油画艺术,可见绘画对于新闻摄影家的深刻影响,共同的审美要求使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之间在审美的范畴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

殊途同归的情感表达

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感情的流露。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新闻摄影表现的不仅是典型瞬间的真实,也同样代表了与拍摄者的情感共鸣,是拍摄者对现实生活态度的体验,因为镜头是客观的,而拍摄者的眼睛是主观的。对于油画家而言是要通过一系列的造型因素来传达情感的体验。画笔是画家完成作品的工具,而摄影家的工具是相机,同摄影作品比较来看,绘画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充分。对于摄影师来说,只有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对祖国未来的关注才能捕捉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瞬间。真正好的照片,不但能真实反映现实,而且要反映对事物本身的一种关怀和思考,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渗透到摄影作品中去,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同情。从20世纪90年代摄影人解海龙的作品《大眼睛》中我们可以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从新闻摄影意义上来说,解海龙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摄影作品,他是在真实中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他的作品如同一张油画创作。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所要表达的人类情感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关怀是殊途同归的,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在借鉴中相互提高。

在当代,油画创作和新闻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利用也在油画界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梳理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相互借鉴和发展。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油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

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加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纤细、豪放。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油画

油画 是西洋绘画中的主要的一个画种。用快干油质调和颜料,绘制在经过处理的画布、板、厚纸或墙面上的绘画艺术。早期油画采有“坦泼拉”(Tempere)画法,即用鸡蛋黄或蛋清作为凋料溶合矿物颜料作画,再作薄而透明油色罩在画上。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 爱克兄弟改用亚麻仁油和核桃油等快干油作为调和剂,使颜色易于调和,被广泛地运用。特点为运笔自如,并可层层敷设,提高色彩亮度,能较充分地表现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从此,新材料和新技法很快流传全欧洲。凡• 爱克兄弟因此被称作欧洲油画的创造人。20世纪初我国出现研习油画者渐多,其中李叔同(1880—1952)最早研习油画并把种技法介绍到中国来。

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乳剂材料

乳剂材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材料,在现代得到了新的发展。乳剂型材料是兼含有水性和油性成分的混合型材料,两者的优点也兼而有之。各种坦培拉绘画材料如蛋彩、酪彩以及蜡质材料都是属于乳剂系列的。乳剂材料可用水稀释,干燥速度快,类似水性材料;可以作不透明厚涂,干后不溶于水,又具有油性材料的优点。各类现代的丙烯、乙烯合成颜料等既保留了传统乳剂材料的特点,又具备油性材料的长处,并且还有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效果,是有着很大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油性材料

使用油性材料以及天然树脂作为绘画媒介剂的主要画种是油画,它是由传统蛋彩和酿蛋白等乳剂型材料演变发展而来的。油性材料的特点是干燥缓慢、有光泽并可反复覆盖厚涂。油性材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说几乎包容了所有其它材料和画种的技法特点。油性材料的特性允许深入细微地刻画对象的造型,可以表现出对象丰富逼真的色彩关系,从而符合了14世纪以来人们再现视觉真实的愿望,促进了西方绘画向写实发展的进程。油画诞生后~直在西方画坛占主要地位,并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发展,这也证明了油性材料的优越性。从水性材料到油性材料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几乎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是绘画材料技法乃至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油与树脂的使用是使西方绘画材料技法区别于东方绘画材料技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湿的颜色层上轻轻向下压后提起,颜色表面会产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画特殊质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水性材料

人类最早使用的颜料是以水溶性材料为主的。在早期绘画中自发地以水、树胶或动物胶等天然的物质作为颜料的稀释剂和粘合剂是十分自然的,它们取材方便,使用简单,这在东西方早期绘画中是一致的。今天的水彩和水粉的颜料等都是水性媒介型的,其表现技法自由、流畅,可产生轻快、透明的效果,也是中国画、日本画等东方绘画的主要材料类型。

油画材料

油画材料可分为基底材料、油画颜料和媒介剂材料三大类。基底材料指承载绘画颜料层的依托材料和底子涂料。油画颜料是绘制时直接表达绘画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剂材料则是用于调整颜料性状并使其和基底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各种稀释剂、结合剂和上光剂等。

砌的方法是用刀代替画笔,像泥瓦匠用泥刀环泥灰那样将颜色砌到画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层次变化,刀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对比。用画刀调取不同的颜色不作过多调合,任其在画面上自然地混合能产生微妙的色彩关系。起伏过大的色层也可用砌的方法将其砌平。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有很强的塑造感

划指用画刀的刀锋在未干的颜色上刻画出阴线条和形有时可露出底层色来。不同的画刀能产生深浅粗细不同的变与画笔的笔触及画刀利的技法产生的色面形成点、线、面的对起伏的肌理变化。

点——众法自点始,一切笔法均出发于点。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点画法就是~种表现层次的重要技法。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也使用了点的笔触来表现光的闪烁和物体质地。印象派时点彩笔法成了其基本特征之一,但莫奈、雷诺阿和毕沙罗等的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和个性。新印象派则走向极端,机械地将点作为其唯一的笔法。现代写实油画中也有沿用以点的疏密来产生明暗层次的,可以造成肯定又不死板的过渡。点的方法在综合性画法中与线条和体面结合可产生丰富的对比,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油画笔又可产生不同的点状笔触,对表现某些物体的质感能起独特的作用。

刮是油画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刮去画面上画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刮去不必要的细节或减弱过于强的关系,让显得紧张的画面关系松弛下来。长期作业在一天作业结束时往往需要把本画完的部分颜色用刀刮去以便及时干燥,待第二天接着画。颜色干后也可用画刀或剃须刀把高低不平处刮得平整一些。还可在未干的颜色层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从而显现各种肌理。

如果说点画法和勾画法是形成油画点与线的手段的话,那么涂就是构成油画体决,即面的主要方法。涂的方法有平涂、厚涂和薄涂等,也有把印象派的点彩法称为散涂的。平涂是画大面积色块的主要方法,均匀的平涂也是装饰性油画的常用技法。厚涂则是油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用笔的主要特征之~,可以使颜料产生一定的厚度并留下明显的笔触而形成肌理。用画刀把极厚的颜料刮到或直接将颜料挤到画布上,可称为堆涂。薄徐是用油将颜色稀释后薄薄地涂上画面,可产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散涂则使用笔显得灵活多变、气韵生动。结合揉扫的涂法也叫做晕涂。

油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自古以来,赣鄱地区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种类丰富多样,这些具有多样性的地域文化给我们进行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并且它对油画创作题材的选择、创作技巧的表达、审美趣味的形成、艺术观念和风格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赣鄱地域元素与油画创作的关系对于艺术家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彰显艺术创作个性、凸显区域化艺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赣鄱地域元素;油画创作;应用研究

赣鄱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域内的文化资源类型十分丰富。油画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地域文化元素对于油画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赣鄱地域元素来说,如何挖掘赣鄱地域元素特征,提取赣鄱地域元素内涵,融合油画的创作技法和表达形式,打破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是现阶段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应用的重难点,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延续我国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赣鄱地域文化的特点做了重要分析,讨论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代油画创作中赣鄱地域元素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取赣鄱地域元素的特点,提出了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直接应用和融合应用措施,对于加强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推进油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赣鄱地域文化

民俗、语言、艺术、文学等赣鄱地域文化是处于赣鄱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赣鄱地域文化是指产生在江西地区的,文化特质鲜明,风格稳定,并且是由自身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地域文化体系。地域文化体现了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是在移民、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和外来文化等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赣鄱地域文化也称江西文化,泛指江西地区从古至今所创造的所有成果,包含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

江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富饶大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地域文化逐渐融合了时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且在各历史阶段得到了逐步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了庐陵、临川、陶瓷、客家、红色文化等为主的文化特色。[1]赣鄱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中心,也是禅宗文化形成所在地,还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对于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共同构建一个现代富有当地优秀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现状

油画起源于欧洲,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传承。油画传入中国可追溯到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的天主像、圣母像等。上世纪以美术教学为职业的日本和欧美留学生使中国油画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油画因国家的发展与兴亡,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洗礼,每一代艺术家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油画发展的波澜历程。油画家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中国油画事业努力奋斗,将油画与中国传统元素进行了紧密融合,呈现出油画本土的崭新面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市场兴起,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画市场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繁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使传统艺术观念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创作出了大量富有个人独特审美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近年来,油画作品拍卖价格飙升,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国际油画市场最耀眼的部分。中国当代油画开始流行,并走向大众化。艺术市场对现代油画艺术的积极影响,也暴露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艺术品市场的性质是盈利,使油画艺术创作逐渐类型化和形式化,出现了一些单一模式的创作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作品。从中国当代油画市场的现状来看,艺术品市场上的利润驱动现象严重影响了油画艺术的良性发展,艺术家不应以市场为导向,要保持作品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应成为市场利益的追逐着。在中国油画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油画创作对西方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的借鉴和依赖,缺乏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挖掘和运用,丧失了中华文化特质,完全成为了西方文化和美学的追隨者。因此,中国油画的形成和发展要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特色。[2]

三、当代油画创作中赣鄱地域元素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应用,虽然能够很好地提升和改善油画作品的美感和质感,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赣鄱地域元素和油画的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给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和赣鄱地域文化的弘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难以与赣鄱地域元素进行融合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我国绘画艺术在已经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我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以写意为主,油画作品的则是以写实为主,导致了赣鄱地域元素与油画结合难度较大,对赣鄱地域元素和当代油画作品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油画技法和赣鄱地域传统绘画技法不同

油画属于外来艺术形式,所以本质上油画和赣鄱地域传统的绘画属于不同的体系,这样艺术家在创作蕴含赣鄱地域元素的作品过程中利用油画的材料绘画时,就会不适应,造成赣鄱地域元素很难与油画作品融合,也限制了油画家的创作。

四、赣鄱文化元素的抽取

赣鄱地区的江山胜景,巧夺天工,犹如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赣江之滨,人杰地灵,在美丽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出了优秀的赣鄱地域文化。

1.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的选择

民俗艺术本身就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民俗作为一种民间进行自我宣扬和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老百姓自由地表达情感、展示独特的精神风貌的一种社会行为。以往的油画作品中体现了菊花围裙、虎头帽、五毒肚兜、虎头脚鞋等赣鄱民俗文化元素,这些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美观且实用。[3]除此之外,赣鄱民俗文化元素还包括剪纸和年画等,代表了吉祥与平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身心健康的向往。因此,对于平安吉祥等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设计,契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2.赣鄱著名人文及自然风景形象选择

九江的白鹿洞书院、南昌市的滕王阁和鹰潭的龙虎山道教祖庭等历史悠久。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目前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是我国十大重点多功能自然保护区之一,风景秀丽、生物多样。另外龙虎山、三清山和庐山等自然风景更是独具特色。[4]这些赣鄱著名人文和自然风景都可以作为素材在油画创作当中应用,有利于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

3.赣鄱红色文化元素的选择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5]江西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重要的革命中心,革命旧址、故居、纪念纪念馆分布广且数量多,在数量和层次上赣鄱红色资源都位居全国前列。把赣鄱地区红色文化元素合理地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4.陶瓷文化元素的选择

瓷器是中国的代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句话是对景德镇陶瓷的高度赞誉,江西景德镇自古以来素有\"瓷都\"的称号,其瓷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闻名古今中外。瓷器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家中摆放的瓷器,瓶子代表\"平安\"之意,壶代表\"福\"之意等等,这些美好的寓意也可以在油画创作当中得到借用。现当代陶艺的许多语言也同样能够被运用于油画的创作当中,例如搅拌泥浆的效果、泥块构成的效果、不同细胞和肌理形态的表现效果。[6]

五、赣鄱文化元素在油画作品中的直接应用

油画起源于欧洲,服务于一些王室家族和欧洲的贵族阶层,正因为如此,油画在欧洲的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非常完整的艺术形式。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与欧洲人有很大的差异,其思想也与欧洲各国人民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研究油画的创作时,无论是绘画方法、绘画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力等。赣鄱文化与西方油画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障碍了赣鄱文化与油画的融合在油画创作当中,许多赣鄱文化元素很难直接被运用到油画中,因为二者的契合程度不高,所以如果对赣鄱文化元素不加修改,粗暴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中,只会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违和感和不适感。因此,在当代油画作品当中应用赣鄱文化元素时,需要对一些赣鄱文化元素进行甄选,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修饰,这样才可以让赣鄱文化元素更符合油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进一步让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艺术相融合,才能让油画作品和谐、自然。[7]

我们可以直接运用于油画当中的赣鄱文化元素主要包括:部分赣鄱传统纹样、图案和民族图腾等。这些赣鄱文化元素能够与油画很好的融合,在油画构图时,一方面要突出赣鄱文化元素重写意的风格,一方面要有效利用油画写实的优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赣鄱文化元素虽然可以直接应用到油画的创作当中,但是不能直接挪用,生搬硬套,这样往往会严重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感,甚至有可能造就一幅不伦不类的艺术作品。

六、赣鄱文化元素在油画作品绘制过程中的融合应用

赣鄱文化元素是江西地区独有的文化元素,因此,在当代中国油画发展当中,部分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融合难度较大,只能将赣鄱文化元素进行修饰后再与油画的表达技法和创作形式进行结合,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油画创作方式。在赣鄱文化元素的发展过程中,其风格独特且多样:以传统赣鄱文化元素为题材的作品往往更加挥洒和大气;而且在物象构成方面,赣鄱文化作品往往以写意为主,重在突出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西方油画的整体构图以写实为主,但在构图上却十分内敛且模式化严重。当然油画虽然讲究写实,但同样又被划分成两个类型,即印象派与写实派。在中国现代油画的创造过程当中,更加倾向于焦点透视,而国画则主要倾向于采用多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方法构图,这样的区别就导致了现代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在对空间的表达上都具有明显区别,而通过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的融合就可以相互促进,加强了绘画的灵活度。

赣鄱文化元素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意境的表现,作者往往将自己的心理情绪完全融入到其意境当中,利用构图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境并非一个被具象化的事物或者东西,而是它们所代表的一种感觉,例如作者的思维感情和价值取向等。对于意境的深刻表达,这是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当中的一项非常十分重要的内容和目的,通过把意境注入到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当中,就可以促进我们把艺术和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在一起,在这些意境的熏陶和影响下,艺术作品再也不单单是一个冰冷的事物,而是一部注入了人的精神灵魂和人类情感的艺术杰作。所以当赣鄱文化元素和油画进行融合的时候,意境的融合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把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中的意境和其他元素充分結合,才能够大大地增强我们对于油画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融合了赣鄱文化元素的油画作品的审美质感和艺术的感染力。[8]

结语

油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具有国际性。油画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样式使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更替中传承与发展,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油画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能够看到在油画创作中恰当的融入赣鄱文化元素,有助于提升油画艺术的表达方式、艺术语言、艺术审美价值。如何在油画作品的创作中更好的运用赣鄱文化元素,是油画创作者努力研究的方向。赣鄱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可以很好地融合油画的表达技巧和表现形式,推动中国当代的油画的创新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油画实际创作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地融入赣鄱文化元素,不能生搬硬套赣鄱文化元素,创作一些不伦不类,让人不适的油画作品。只有提取赣鄱文化元素特点,合理的融合油画作品,才能够有效提高油画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汪源.试析油画创作实践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15(2).

[2]张美萍.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9(5).

[3]鲁微微.论20世纪80年代油画创作语言转型及当下启示[J].美术观察,2019(2).

[4]宾泉.浅析19世纪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和认识[J].美与时代,2015,12.

[5]王芳芳.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

[6]刘进宝.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对当代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4,6.

[7]赵志杰.信阳民间美术造型色彩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8]乔国锋.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项目《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8232。

油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我们鼓励人们既把购买油画当作一种消费,也要把它当作一种投资行。作为消费,当你看着你喜欢的那些作品时的那种心灵的愉悦,那种灵魂的沟通融合,这是一种意境;而作为投资,正如上世界一位纽约正交所总裁所言:没有什么股票能超过大师的油画,因为它是艺术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艺术品的买卖、收藏、投资已开始走出富豪们的专属区域,快步走人中产阶层和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正如国际经验早已证明的那样:当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开始萌动;达到7000美元时,这个市场开始起步;达到10000~20000美元时,这个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并逐步趋于成熟。所谓成熟有两点含义:一是指对艺术品的消费(如同对汽车、奢侈品的消费一样)已形成了市场,许多人仅仅是因为喜欢而“消费”艺术品;二是指对艺术品的收藏投资交易已经是一种普遍行为。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成巨大的交易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上海2006年人均GDP已达到7500美元,按国际经验,上海的艺术品市场已进入发展期。这从各拍卖公司近2年的拍卖情况也可看出:作品已不再局限于大师名家范围,大量三四线中青年画家的画开始出现;买家也不仅仅是那些紧紧围绕名家作品的以投资增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大量因为家居需要及因为“喜欢”原因的买家开始出现。这表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开始走出“股票”型的畸态,开始真正植根于中产社会这一广阔的土壤。因此我们说,这才是艺术品市场真正的“开始发展”。

首先是一种消费行为

在近年的艺术品市场中,油画市场发展极快,已大幅超越国画等其他门类。这与它的审美特性及中国中产阶层的年轻特性是十分相符的。现代城市建筑从类型讲基本都是西洋式的,因此,它特別适应同样来自西洋的油画;另一方面,瓷器古玩类对专业及资金的要求甚高,这就使其注定只能是小众类的玩意儿。在这种情况下,油画作为一个西洋泊来艺术,在中国仅有100多年发展史的情况下却能如此快地走向大众,也确实是有其必然性的。

然而,随着油画热的升温,随着这一市场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买油画这一基本问题仍然困惑着众多买家。沪上几百家画廊及画家工作室,十几家拍卖行大多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投资油画,增值发财。”我们不能说这一主题完全不对,但如果仅仅把油画当作股票来买,当作一种纯粹的投资行为,显然是对艺术的玷污,是对人类精神层面的降格,是对我们众多买家的误导。

我们认为:购买油画首先是一种消费行为。100多年前,在油画的老家,大批穷困潦倒的艺术家(这是我们现在对他们的尊称,其实那时他们只被称为画匠)每日作画,虽有一些个人喜好及精神寄托、宣泄的原因。更多的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卖画的与卖菜的没有什么差別。而买画的几乎全是因为个人审美及家居装饰的需要,几乎没有什么人将其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可怜的梵高(我们现在称其为一代宗师)终其一生,绘画不止,却未能亲手卖出一幅画。而其死后卖出的第一幅画仅值500法郎。买这幅画的还是他的生前友好,也只是因为同情梵高的一生穷苦潦倒。正如那时还没有奢侈品市场一样,那时也没有油画市场,因为整个世界都贫困。

如果将购买油画先当作一种消费行为,我们就有基本理由说服自己买油画。追求时尚的女孩总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哪怕节衣缩食也要买一个LV的手袋。对她们而言,购买及拥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因此,我们说,对奢侈的消费除了物质的享受外,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是不能以值或不值来评判的。

同样,油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也具备上述特性。当你看到陈逸飞的《黄昏中的圣马克教堂》这幅作品时,你会为大师创造出来的那种宁静所震撼;当你看着教堂圆顶上那黄昏的阳光投射下的缤纷时,你会为大师的天才而感动。我相信,任何一个女人在拥有她第一个LV手袋时会有这种感觉;任何一个男人在他拿到他第一辆汽车的钥匙时也会有这种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能证明购买油画首先是一种消费行为,只是它更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消费行为。2006年的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法国画家丹尼斯创造了三天卖出27幅作品、作品均价6万元的纪录。而在2000年他第一次参加上海艺博会时,他的作品只能卖3000元。丹尼斯并不是什么大师,在法国他甚至连小有名气都称不上。但他的画充满激情,充满了阳光。因此他的画在世界各地都卖得很好。纽约时报这样评价他“他一辈子都成不了大师,但他是在用生命唱歌”。他是第一个到周庄写生油画的西方艺术家。在2006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有一位别墅的女主人一次花了近40万元买下了丹尼斯的7幅画时,边上有人好心提醒她:“洋人的画不能买,今后不会涨的。”而这位女士只回答了三个字:“我喜欢。”这就是艺术品消费!一些画廊的经营者常喜欢说一个话题:中国人素质还没达到欣赏油画的程度。富人可以花十几万元买一个进口浴缸洗澡,却不肯掏3000元买一幅原创油画。他们为此摇头感叹。但反过来说,中国油画市场这种以增值赚钱的纯功利目的为主流的现状,不正是我们这些画廊的经营者十几年“苦心引导”的结果吗?他们在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当然,我们决不否认名家的油画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即便是三四线的画家的作品,也具备较强的增值潜力,因为所有的大师都来自于无名。从这个意义上讲,油画消费市场的发展成熟,也正是画家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出大师出于无名的基本条件。

投资价值也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品是不能大规模生产的,这是因为创作它的画家本身是不能批量生产的,正如并不是所有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学生都能成为明星一样,也不是所有美院毕业的人都能成为画家。对油画而言,要产生大师级的名家除了个人的天分和勤奋外,至少还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只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的民族和国家,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大师。当今世界,具备这一条件的只有两个地区。一个是油画的老家,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影响的欧洲(包括美国),在文艺复兴的阳光下这块沃土人才辈出,另一个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没有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没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没有能力承载西洋文明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油画起步虽晚,却拥有很多世界级大师的原因。

二是社会要富裕,经济要强盛,这是艺术家的阳光。只有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艺术品消费形成了广阔的市场,为众多画家提供了平台,才不会埋没本民族的大师,才能使他们走向世界。三年前,中央美院院长靳尚宜在谈到俄罗斯油画时说:那是一个充满艺术鉴赏力的民族,有柴可夫斯基,有托尔斯泰,有列宾,还有为新中国油画教育做出贡献的马克西莫夫。靳尚宜说:“当我知道我的老师马克西莫夫的一幅作品只能卖二三十万元,而我的作品却早已价过百万元时,我的心中只有悲哀。”现在俄罗斯已步入复兴之路,其艺术品价格也随之起飞。同样,当年陈逸飞创作《黄河颂》时,他从没想过这幅作品能创出4032万元的天价!当他住在18美元一个月租金的纽约某公寓的楼梯间内心茫然时,他也不知道会有今天的辉煌。其实,所有的中国大师今天的辉煌除了他们个人的天才和勤奋外。都离不开上述两个条件。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养育了他们,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力量和灵感;富裕起来的中国承载了他们,像阳光洒在沃土上一般使他们辉煌灿烂。这里面也有我们众多油画买家的贡献,所以我们说,艺术品消费实际是一种民族精神能量的积聚,是培养大师的摇篮。2006年3月,纽约索士比拍卖行总裁曾说过一段话:“2030年后的全球艺术品市场将是中国人唱主角,因为他们具备一切条件!”

因此,我们鼓励人们既把购买油画当作一种消费,也要把它当作一种投资行为。作为消费,当你看着大师们的那些作品的那种震撼的感觉,当你看着你所拥有的你喜欢的那些作品时的那种心灵的愉悦,那种灵魂的沟通融合,那种陶醉,这是一种意境!而作为投资,有这么一件事情值得记住:上世纪90年代道琼斯指数突破一万点时,纽约证交所敲钟庆贺。众多股民聚集在交易大厅。当股民问当时纽约证交所总裁哪种股票最具投资价值时,这位总裁环顾大厅,最后把目光落在大厅中央的一幅油画上。他指着那幅油画说道:“40年前,当我刚参加工作还是一名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时,当时的总裁以15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现在它值150万美元!没有什么股票能超过它,因为它是艺术品!”

上一篇:对话式教学论文下一篇:生活污水治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