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

2023-03-07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近年来,我们XX工会按照集团公司工会的部署和要求,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维权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服务领域、丰富维权帮扶内涵,为困难职工提供快捷完善、行之有效的帮扶服务,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工会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沿阵地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工会帮扶维权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

在帮扶救助上,主要做到了"三个三"即,坚持了"三个到位",建立完善了"三项帮扶制度",打造了"三个帮扶品牌"。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困难帮扶工作铺路搭桥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公司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帮扶中心的建设,公司党委书记XX、工会主席XX等公司领导曾多次了解情况和现场办公,X书记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他要求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要帮得准、扶得到位,公司党政一直支持这样的民心工程。专门了成立了帮扶救助中心,"煤海阳光"帮扶理事会和煤海希望助学理事会,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没还希望"助学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成立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帮扶救助中心领导组,明确了帮扶救助职能、工作宗旨、帮扶程序、帮扶经费、帮扶救助对象、帮扶救助条件等,形成了由党政工团参与,有效运行的"大帮扶"格局。同时,建立了基层帮扶小组,全公司的困难帮扶网络已经全面形成并正常运行。

二是软硬件设施到位。公司工会为帮扶中心配备了电 脑、文印设备;对全公司所有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全部输入电脑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随时查阅;电视、广播站、《XX》、《XX人》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帮扶中心的运作机制,扩大帮扶中心在社会的影响力,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扶中心的良好氛围。

三是人员、资金到位。在专门设立帮扶工作专人专管的同时,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将帮扶资金纳入了预算,规定公司拨付专款,每年注入帮扶资金10万元。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帮扶资金筹款活动,发动广大员工群众个人自愿捐款,从而保障了帮扶中心稳定的资金。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XX公司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XX公司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并全部上墙,同时还设立"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用帐户",实行阳光操作与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公司党政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近两年来,帮扶资金已达42万余元,xx年对45名大病、家庭困难、受助学生共救助39900元,xx年大病救助7万余元,并会同集团公司救助中心救助大病和病亡无收入户、特困难户与病亡遗属共898人,救助金额达到4166600余元,真正把党组织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心中,把党的关怀之情传到了千家万户。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我们在严格申请填报申报程序的基础上,对帮扶的对象名单、帮扶金额,一律进行公示7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设立由帮扶中心资金使用监管小组和职工代表巡查组,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巡视,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帮扶中心在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爱在XX,我们都是一家人"帮扶活动,在活动中,实行了帮扶"双结合",即大走访与结对互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注重打造应急帮扶、结对帮扶、助学帮扶和造血帮扶四个品牌,为困难职工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深得职工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

一是打造了"应急帮扶"品牌。在帮扶中心热情受理困难职工的救助申请,派人上门核实困难情况,并将核实情况汇报有关领导,由帮扶中心上会研究确定是否帮扶。,对突发情况,则启动帮扶应急机制解决。如去年7月12日,38岁的警员XXX,上班时面色苍白,并不时地用手捂着胃,所长见她不对劲,让她早点回家休息,可她走上街时,突然大口吐血,单位同事把她送到同煤总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胃癌晚期,经大同、太原、北京等各大医院几次手术和治疗,前后花费20多万元,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帮扶中心得知情况后,紧急启动应急帮扶机制,为其特批帮扶资金一万元,科内指导员和所长带头先后三次开展募捐活动,共捐款17000元,工会女干部也伸手援助捐款1000余元,从经济上和精神上全力支持她鼓足战胜病魔的信心,使他全家深受感动,其本人因胃部切除五分之四,连化疗都不能,所以她曾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死的心都有,在帮扶中心和所里领导及同事的一次次的爱心行动,把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她自己也下决心,一定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她还深有感慨地说"没有公司党组织的关怀,没有帮扶中心的应急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二是打造"结对帮扶品牌"。近两年来我们以"结对子"的形式,帮扶了许多特困员工家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以"面对面、心贴心、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登门大走访,结对子,帮扶工作进万家"的主题活动。为倾听民意,体现人文关怀,我们本着"倾听民意,解决民忧"的原则,走访调查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排难解忧,通过对困难家庭摸底,我们由各级基层单位与耿德贵等40余名特困户结成了40个帮教对子,进行困难帮扶。如今年55岁的高金钟,家住庙沟平房,2000年因患肺结核病归劳保,53岁的妻子尹子兰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疼得连地都下不了,她和两个女儿高慧敏,高慧玲都没有工作,仅靠丈夫的收入进行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很是困难,工会责成掘进一队党政工干部与其结成对子后,他们多次登门问寒问暖,并经常干一些挑水、送炭、劈材等家务活,公司工会还为其送去千余元的捐款,并帮助其两个女儿联系的工作单位,使全家的经济收入逐渐宽裕起来,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高金钟逢人便说"多亏了工会和单位领导的关怀,不是他们的帮扶我家的日子真是没法过。"自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以来,40个区队先后为40名特困家庭办实事260余件,共发动员工捐款53120元,使这些特困户都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各自的后顾之优。

三是打造"造血帮扶品牌"。帮扶中心在检查职工困难申请过程中,了解掌握职工子女的就业情况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困难员工的子女圆了上大学之梦。农换工名开山的女儿名晓芳,其父亲于2000年因公负伤,已经失去劳动能力,巨大的变故迫使他离开了工作岗位,其妻也没有工作,xx年,其女儿XXX考取了山西大学计算机专业。这样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确实是十分困难,就在这种情况下"煤海希望"助学理事会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连续三年每年捐助其4000多元,解除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也圆了名晓芳的大学梦。她曾为公司工会写来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表示"我一定不辜负公司领导的期盼,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学业,以更加认真态度面对所有的困难与挫折,争取早日学有所成,回报企业,回报社会。"还有职工子女XXXX等学子,也都在助学理事会的帮扶救助下分别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四是打造"造血帮扶品牌"。该公司本着对青年负责的态度,始终把帮扶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尽力帮助待业青年走上了就业和创业之路。

该公司带着感情帮助就业,针对部分青年自理能力差,对家庭、父母依赖性强,学历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却有一定要求等特点,先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后对他们的求职意向作了详细记录。并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正面引导,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自谋出路等,使众多待业青年走出矿山,改变了命运。xx年以来,向北京、山东、太原以大同周边的一些用工单位输送待业青年300多人。为了打消青年的顾虑,每次都派专车专人带领他们前去面试,签订劳动合同。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不定期通过电话和家访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较好的青年还发放慰问品,鼓励他们先做人,后做事,从而,促使这些青年在各自的就业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

四大品牌的打造,拓宽了帮扶救助渠道,促进了帮扶救助工作,通过多管齐下,真帮实扶,帮在急需时,扶在关键处,使帮扶工作得到了公司党政的支持,也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典型】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汪xx,中共党员,20xx年2月担任xx省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表彰,19xx年以来连续四届被选为信阳市人大代表,期间8次被评为“优秀市人大代表”;20xx年被县评为“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20xx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县评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县评为“最美村干部”、“优秀人才”,20xx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固始县张老埠乡桥头村位于乡政府西南8公里处,属丘陵地区,辖8个村民组,402户,1462人,是张老埠乡五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户,368人,外出务工人数 600多人;2016年初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57户,141人,县对口帮扶单位为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口帮扶企业为国源超市。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汪荣秀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桥头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57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到户增收项目,落实项目资金5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落实项目资金86万元;新修村组道路4.5公里,落实项目资金120万元;新建提水站一座,落实项目资金30万,整修硬化大塘三口,落实项目资金60万元;新建生产桥2座,落实项目资金30万元。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积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我们还确定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养护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汪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xx年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莲藕种植,使桥头村群众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解决了扶贫异地搬迁户的生计问题,通过产业拉动,保证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如桥头村圣岗组贫困户杨运田,家有三口人,其本人体弱多病,妻子因家庭贫困改嫁他人,两个女儿都在上初三,家庭负担十分沉重。当莲藕基地落地桥头村时,杨运田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始终抱着几亩农田田不肯放松,汪书记通过反复与杨运田算经济账,他终于同意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目前杨运田除了可以获得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报酬,还可以通过在基地务工,获得每天100元的劳动报酬,年收入达1万元左右,同时还照顾了两个孩子,现在见到杨运田他很有信心的说:“我20xx年就能脱贫了”!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引导贫困户和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养鸡60万只,总收入1500万元,群众增收明显,尤其是有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鸡脱贫致富。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汪xx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该村朱圩组的贫困户袁xx,家有三口人,妻子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母亲也偏瘫在床,一个13岁的孩子在小学就学,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遇上雨天无处藏身”,对于他来说,上有病重的老人,下有就学的儿童,压的他无法脱身,生活黯淡无光。采取袁江海在村内走动时,见人“不抬头、不说话”透露出深深的自卑。汪荣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如果解决不好,袁江海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她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袁江海家帮助照顾卧床的母亲,同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协调孩子的学校,让孩子安心学习。同时帮助袁江海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和动员亲戚帮助,建起来三间平房,又给袁江海介绍在村旁边的水泥零售店,帮助装卸水泥,他既能照顾卧床的母亲,又能挣钱保障孩子上学,现在袁江海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年内就能脱贫。

目前汪书记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今明两年,将重点实施两个项目,一是依托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实施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帮助贫困户搬离“穷根”,发展莲藕种植业和养殖业。

【典型】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

王立彬,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197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文化程度,2006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党委副书记。自农场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坚持每周至少3天走访贫困户,严格按照农场"三个一"的要求并制定脱贫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帮助贫困户脱贫。

第五管理区区直辖4个居民委,1143户,2771人,是友谊县三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其中201X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户,40人,201X年初开展贫困户精准帮扶后,现有贫困人口4户,8人,脱贫16户32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立彬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第五管理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五进十出"工作法,在严格执行"十退出"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居委会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社区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出的20户贫困户名单在管理区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农场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落实项目资金40余万元;新修区直道路3公里,维修区直主道2公里,新修公共厕所3座,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修建小型厕所7座、室内厕所3所。得到了管理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王立彬同志带领社区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农场领导,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发展种养植业为主的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201X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来村里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使管理区群众在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的同时,通过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二是引导群众在发展养殖业做文章。引导贫困户联合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业,目前管理区养鸡、养鹅、养羊户逐渐增多,群众增收明显,尤其是有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王立彬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

对那些见人"不抬头、不说话"自卑的贫困户。王立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解决不好,这些人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这些"精神贫困"的贫困户家中,同他们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协调解决现实困难,帮助寻找致富门路,联系外出务工。通过精神扶贫,那些自卑的贫困户现在见人也热情了,一些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找到致富门路的收入增加了不少,一些贫困户年内就能脱贫。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加强家庭建设,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将起到重大作用。

社区中肖模祥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家庭。干净整齐的家具,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勤劳、朴实的生活原则;茶几上摆放有序的报刊和杂志,体现了好学、关心国家大事的文化家庭氛围;慈祥的脸庞,无不折射出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让我们明白了和谐家庭的真谛。

肖模祥同志出生于1956年,今年

已经55岁,男,汉族,初中文化,退休职工。当社区的人们一提起肖模祥退休老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称赞。

一、家庭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

孝敬老人、尊重和体贴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弘扬这种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肖模祥一家正是一个集传统美德和以“平等、互助、进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家庭美德于一体的文明家庭。在他的影响下儿女们都很孝顺老人。正是由于他的言传身教,一家人和和睦睦,从没斗过一次嘴。

在这个家庭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

家庭。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绝不铺张浪费,生活有规律、开支有计划。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筑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肖模祥老人的原则。他始终牢记“远亲不如近邻、得饶人处且饶人”等做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多年来,在和邻居相处中,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遇事相互协商,从未与邻邦里争吵过,每当邻里有困难时他主动上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其他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还总是请他去调解。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使他们一家生活有滋有味。

二、夫妻恩爱,教子有方

年近六旬的肖模祥夫妇俩自打结婚以来,从未红过脸吵过架,遇到矛盾,夫妻俩也总是相互避让,等到火气过后,总会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所以在孩子们面前树立了很好的家长形象。恩爱之余,两老便把教育子女作为自己的大事

来抓。由于肖模祥老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对子女的文化教育特别重视,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女们成家后,他还不断向儿女们灌输勤俭持家、全心为公的思想。每当孩子们回来他总要在他们面前唠叨几句:借人家一面镜子,照照自己这一天的行为。典型事迹材料老大在单位当了负责人后,肖模祥既为儿子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同时也没有忘记对他的教育和提醒。要求他平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抓好单位的管理,告诫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伸手拿,不该自己享受的不要去享受,吃喝要杜绝,心思一定要放在为民办实事上。在肖模祥老人的谆谆教诲下,在单位工作的子女非常尽心尽职,深受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儿子还多次受到单位表彰,在成家后也带着家规到新的家庭中,孝敬岳父岳母,尊重长辈,成为岳父岳母家人人称道的好女婿。

三、热爱公益事业,关爱他人

肖模祥老人退休回到家后,肖模祥

老人人退心不退,余热不断洒向公益事业上,为做好社区志愿者工作,肖模祥老人都会伴随社区工作人员,走家串户协助社区工作,送宣传图片,清扫辖区的卫生,多余垃圾。

肖模祥同志认为,和谐社区的形象要靠榜样来树立,社区只有真心为居民服务,为居民办实事,才能赢得大家信任。他认真组织社区成员学习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根据社区的特点,深入住户家庭走访,掌握社区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并把重点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户作为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他公正、公平、公心原则下,社区低保户的确定,没有一户违反上级原则,使贫困户真正受到社会的救助。

社区中小张夫妇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女儿招婿后家庭关系一直处理得不是很好,甚至小两口动起了手,肖模祥主动把他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多次走上门说理调解,还帮助他家找出了吵架的原由,主要是没有一条赚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正是那无怨无悔的坚定,廉洁自律的严谨和服务群众的赤诚,激励着他科学发展的信念和务实创新的热忱,在强镇富民的创业征程中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xx岁的xxx,已经在乡镇工作12年,在xx镇党委书记岗位上奋斗了4年。4年时间,他和全镇干部群众一道艰苦创

业,使xx镇连续几年呈现出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基层组织显著加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农村各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这些骄人业绩的背后,蕴含着一位党务工作者多少心酸苦甜的风雨历程,缀满了每一年沉甸甸的工作艰辛。

务实创新抓劳务

xxx同志自担任xx镇党委书记以来,始终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时刻不忘身为全镇领头雁的神圣职责与使命,胸怀群众冷暖,心系百姓安慰,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稳定时刻放在心上。四年来,他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通过多次召开致富能人座谈会,在认真分析镇情、村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劳务领域,建立劳务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他积极行动起来,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采取召开会议、座谈讨论、书写标语、印发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共书写固定性墙体标语195条,张贴宣传标语500多条,发放劳务指南、劳务信息等宣传材料2万多册。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固定劳务基地18个,劳务领域拓展到xx、xxx、xx、xx、xx、xx、xx等地。输出劳动力从2006年的8115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1.25万人(次),劳务收入从2006年的38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420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同时,按照劳务输出示范村的创建标准和原则,结合xx实际,全面掌握各项基础信息,将xx村确定为劳务输出示范村。

全心全意增收入

“做乡镇党委书记,就要抓好一个乡镇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几件大事,苦出点名堂。”xxx常说这样的话,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些话。

上任伊始,他就充分发挥自身政策理论水平高,学习钻研精神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作风认真扎实等优势,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集思广益,适时提出了着力实施“双带双推”( 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集镇城市化进程;以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程,走好农业稳镇、劳务兴镇、草畜富民、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强镇富民路子,并持之以恒的狠抓落实。近几年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充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这一思路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xx实际和发展要求,按照这一思路,在他的带领下,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苦抓实干,“五大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09年底,输出劳动力1.3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6200万元,全镇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兴建了xx养殖公司、xx综合养殖小区、虹鳟鱼综合养殖场等养殖企业。4年来,xxx到村上指导“两委”班子调整、经济结构调整、项目落实等具体工作,使全镇的牛、羊、猪的饲养量增长了3倍,在xxx的努力下,xx镇先后争取农业和农村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进一步激活了全镇16个村“一村一品、一家多业”的特色农业格局,涌现出了“xx劳务村”、“xx洋芋村”、“xx油料村”等辐射带动全镇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

鞠躬尽瘁解难题

“基层工作不需要多少高谈阔论,要拿简单的道理说服人、实在的工作打动人”。这是xxx的一个工作体会。霍城镇边邻关系复杂,矛盾纠纷频发,难缠的事务繁多。说实话,作为班长的张兴民,一肩挑着全镇的“三农”问题,一肩挑着全镇的稳定问题,苦楚很多、压力很大。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十个年头。这十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常“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班有一个叫吕飞的同学,学习习惯很差,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性格粗野,愿意和同学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劳动,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有利于转化方面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妈妈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问“老师,吕飞在学校里又怎么啦?”我赶快解释:“请不要误会,老师是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家访。”气氛缓和了。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高兴,学生也非常感激,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期末考试。

这些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还要扎实的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的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一、XX村整村脱贫项目计划情况

为了尽快将“一帮一联”行动落到实处,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村情,查找存在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制定计划,计划在3年内实现脱贫致富:

(一)开展扶贫开发“造血式”帮扶计划。

以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造血式扶贫方式使群众脱贫致富。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方式,建立瞄准机制,靶向疗法,定点、定人、定项帮扶。

(二)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两条腿走路的脱贫主导产业。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宣传,多方引导教育,推广以勒荔、

油茶、百香果、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品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建设紧跟发展需要。

从20xx年起,建设人饮安全工程,解决XX户贫困户人饮安全问题;修建村屯道路XX条共X公里,建设总投资XXX万。

(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在1到2年内引导群众做到户均输出1个长期劳动力与短期劳动力相结合,确保“种田打工”两不误,两促进。

(五)加强群众法制教育,弘扬文明新风,教育群众依法办事,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XX万元新建XX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包括舞台、篮球场),不断完善村级阵地建设,力争通过上级部门、领导的帮扶,激活自身发展潜力,不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精神文明整体水平。

(六)多方探索,借鉴成功经验

20xx年X月X日,XX村到我市扶贫工作相对脱贫攻坚工作典型的地方进行参观调研学习探求脱贫致富道路,积极引领全村群众走向同心合力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天,由XX村第一书记带队,XX村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经济能人代表、贫困户代表等多方面人员共XX人到XXX、XX村、XX村、XX村等村镇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建设项目学习调研,在XX区XX学习到了他们的土地流转使用好经验,随后学习了XX镇和XX村百香果种植产业发展路子,最后在XX镇XX村、XX村等参观学习了他们的党建、乡村建设、光伏发电等多个项目。

二、XX村整村脱贫项目保证措施

1、重点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我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村内道路、农田水利和人畜饮用水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变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上一篇:个人思想工作汇报下一篇:项目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