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

2023-06-08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近年来,XX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以“宁夏旅游小特区”为目标,构建全域旅游“一核、两中心、两轴、三片区”的全域空间布局,铸立“魅力金凤 休闲之都”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辖区现有2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4家,高端品质酒店和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26家,旅游商品研发基地8个,旅游特色购物店2个、特色旅游街区1个,直接从业人员1881人。2019年,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切实形成了XX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格局。在深入考察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银川市XX全域旅游规划》《XX全域旅游三年工作计划(2019-2021年)》,全力构建“一核、两中心、两轴、三片区”空间布局。

二、丰富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

。一是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充分发挥辖区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览山公园、花博园等区域为重点,全面推进阅海滑雪场、水上运动休闲区、夜游银川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精心打造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和“悦游银川”,环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二是推进“旅游+现代农业”,南部以打造良田镇农业观光特色小镇为抓手,打造银川市的“百果园”“后花园”;北部以拓展丰登镇润丰村利思田园蜜语农业生态产业园功能为主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推进“旅游+商业”,立足商业联盟和“六大商圈”特色优势,推进六大商圈植入旅游元素,先后举办“乐活金凤·悦享生活”、“文化金凤·四季欢歌”等系列惠民活动,推动消费体验升级,擦亮“购物在金凤”品牌名片。四是推进“旅游+研学”活动,统筹宁夏博物馆、科技馆、地质博物馆、大剧院等展馆、剧场资源11家,精心打造“研学游+夜旅游”精品路线。

三、强化基础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出台旅游项目扶持政策,建立完善旅游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宁夏特色旅游商品创新研发与宁夏特色物产馆建设、夜游银川等一批文旅项目,实施良田镇胭川湖123产业融合旅游示范区等6个项目。整合XX旅游景区、宾馆酒店、餐饮美食、节庆活动、特色购物、乡村旅游、新兴业态等各项旅游信息,建立旅游数据中心,通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实现一站式旅游服务的内在需求。

四、优化公共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丰富森淼生态旅游区、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银川文化城等区域项目产品,推动森淼生态旅游区、“悦游银川”项目创建4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投入660万推进旅游厕所、旅游商品研发、旅游特色街区及旅游购物商店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借势宁夏、银川市成熟旅游平台,强化营销推介,宣传“魅力金凤·休闲之都”品牌,不断扩大XX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中国要美,农村须美。

乡村旅游是很多地方乡村创收增收的支柱产业,是文化兴盛的特色产业,是幸福生活的民生产业,是美丽中国的生态产业,在这样一个山水乡愁逐渐消弥的时代,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正面临着部门难统筹、文化缺深度、产品缺体验、产业缺联动、营销缺整合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而全域旅游是实现以人为本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旅游综合协调管理的新抓手,也是主客共享生活方式的终极追求,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理念指引,在空间优化、产品建设、服务升级、民生幸福等方面都影响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当下 全域旅游推进如火如荼,近300个省市县已先后启动全域旅游建设工作,国家旅游局也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262家名单,如何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为引导,进一步促创新、促突破、促发展、促保护、促美丽,打造特色鲜明、美丽灿烂、原味乡愁的中国特色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命题。

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应运用全域化的理念和思维做好 从怎么建(规划引领),怎么管(运营支撑),怎么卖(营销拉升),怎么投(投资导向)的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做到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农村景区化,全面联动和农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将中国乡村旅游从传统发展提升至乡村旅居生活目的地。 做好怎么建

规划引领,实现全局规划引领下空间、产品、服务等全域发展。

1、全局规划引领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涉及文化、商贸、教育、金融等各产业,也涉及旅游、交通、文化等各部门,也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等不同主体,应当以全域化的理念和思维联动产业、联动要素、联动行业、联动部门、联动全民,综合性产业综合抓,以旅游规划全局引领,全域统筹,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干到位;同时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制度保证等方面齐抓共管,合力共兴旅,从小马拉大车到群马拉大车,实现综合产业综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湖州组建市旅游委员会,增设了乡村旅游处和产业促进处,推动完成了市县两级旅委体制的全覆盖,建立了市旅委代表市政府对36个部门和7个县区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基本形成了“统筹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执法、统筹考核、统筹营销”顶层体制保障,是中国乡村旅游全域联合引领的典范。

2、全域空间联动

转变以往乡村旅游景区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变乡村旅游以景区(点)为主要架构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构建起以景区、度假区、休闲区、旅游街区、旅游小镇、旅游示范县市等不同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推动乡村旅游空间域从景区为中心向旅游目的地为核心转型。

3、全面体验升级

乡村旅游不是单一发展的,不仅要有漂亮的绿水青山,还要有各种玩的,各种吃的,也要有养生、文化、度假、名人等特色,才能吸引人、留住人,要从走马观花式的乡村旅游到浸泡式的乡村旅游。展示大美乡景,品味特色乡风,开展传统民居体验、新村风貌体验、宗教朝圣体验等;玩味休闲乡趣,结合纯朴的乡土风情、传统的农耕农艺开展农事活动休闲;体验时尚乡野,开展登山、露营、健走、滑雪等特色娱乐体验;感受幸福乡居,打造气候养生、温泉美食、生态康养、绿色理疗等产品;体会欢乐乡会,充分结合当地的节庆活动和传统节日,深挖内涵,时尚打造。

4、乡旅产业融合

以乡村旅游业激活传统农业,大力发展文化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精致农业、科普农业、休闲渔业等新业态,打造盈利点、观赏点和突破点。推进农业本土化,打造地地道道的“乡村生活”,让原生原长、土乡土色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合、提炼、创新,让原乡和时尚结合,创造提升农业文化的附加值,以产业发展延续乡愁;推进农产礼品化,标准化打造“乡村礼物”乡村商业土特产,推进锁化布局,智慧化运营,促进特色农产订单式发展。同时要联动商务会展业、健康养生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运动产业,全面实现旅游业的联动效应。通过企业的带动,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共享致富成果;通过资金投入、新技术带引、培训新型农民,使农民在自家的土地和家园上成为产业工人。

5、乡村经典示范

特色村镇示范,遵循“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原则,打造风情小镇、风情乡村;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科技示范园和主题休闲农业园;特色星级农家、民宿示范,整合休闲农庄、散户等资源,打造非遗人家、陶艺人家、风情人家、海岛渔家、民歌人家、水果人家等;乡村旅游综合体示范,按照高端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原则,打造集康体养生、乐享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品质乡村度假村;全天候产品示范,打造生态观光、农事文化、美食美购、文化演出、民间活动和夜间休闲等全方位体验产品。

做好怎么管

运营支撑,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专业化和持续性。乡村旅游要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远的方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运营以及高标准的管理来提升综合竞争力。

1、重视专业化运营

重视有专业运营力的旅游运营商,将景区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景区经营风险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偿经营,所有权产权归属不变。经营权的转让是解决景区发展和建设中资金问题的途径,政府享有所有权与管理权,公司享有经营权与收益权。

2、做精标准化管理

建立乡村旅游服务管理评价体系,游客的餐饮、住宿场所必须取得标准规定的资格证书,要素开发与乡村活动要确保符合当地特色,例如乡村旅游的旅馆必须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餐具,农场的建筑需要符合当地特色。建立乡村旅游服务管理评价体系,如导游评定体系,通过培训、考核和和游客抽样调查等将导游分等级,规定不同级别导游的导游费提成和相应的多元激励,形成良好的乡村导游选拔晋升机制,提高乡村旅游导游服务的整体水平。依次类推,建立餐饮、住宿场所等的评定体系。

3、做好人才管理

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二是有关部门或企业可以通过与本地高校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人才的对口培养,三是引导现有旅游业从业人员进一步拓宽专业能力形成复合型专业人才,四是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来乡村就业或创业。借鉴丽江酒吧模式,吸引有品位追求生活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创新酒吧品牌,打造吸引力。同样,全国有诸多喜欢乡村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年轻人、中老年人,他们素质高,偏爱乡村的环境,追求乡村的宁静,对生活充满想法和热情,能够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做大胆放手给他们提供机会和平台做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

做好怎么卖

营销拉升,实现乡村旅游品牌的价值的放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卖品牌就是卖乡村、就是卖生活、就是卖全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卖好全域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品牌营销要做到传统营销和新媒体营销联合出击,通过

“三位一体”的营销手法,先策划一个节事活动或话题,通过互联网引爆营销,再通过传统媒体做正式的推广。网络营销相当于空军,可以辐射到13亿人,可以辐射到全球;传统媒体相当于地面部队,基础支撑强大,联合推广具有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全媒体营销要做到“六有”:有心,洞悉诉求,打动人心;有拉风,创意创新,吸引眼球;有料,底蕴深厚,不断挖掘;有感,唤醒共鸣,粘住客群;有逼格,升华整体,展现风貌;有效,检视自我,对外宣传。做好网站建设、产品推广、价值挖掘、形象包装、营销配套,引领乡村旅游营销工程;要利用大数据挖掘和新媒体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优化搜索引擎,优化官方微信、微博,推出更多实用的APP,建立网络营销旗舰店等;要创意营销,做好体验营销、影视营销、服务营销、造势营销等营销手段。

做好怎么投

投资导向,实现乡村旅游资本活力的焕发和产业活力的升级。乡村旅游投资增长迅速,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261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0%。然而乡村旅游投资中要重视对投资领域和投资模式的深入研究,避免盲目投资。

1、深化乡村旅游投资内容

投资内容要从单一产品建设向特色乡村民宿、乡村度假酒店、历史文化村落、养生休闲山庄、旅游风情小镇等多类型、多业态乡村度假产品拓展;注重旅游收益权的投资,如乡村营地、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小火车等都是比较好的投资领域。

2、拓展乡村旅游投资主体

从单一投入到多元革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推进PPP等投融资模式等,筹备组建乡村旅游产业基金,搭建资本平台;积极吸引国际资本参与,拓展投资主体,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国内规划设计领军企业、景区运营金牌管家、智慧旅游先行单位及旅游投资创新平台于一体的旅游全产业链创意服务商,先后承接了《中国乡村旅游标准》的制定,以及《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三亚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5-2030)》等乡村旅游规划近百个,并整合旅游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运营管理和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成立了乡旅产业发展中心和全域旅游中心,以“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践行“美丽中国,巅峰智造”。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首发《乡村旅游》,转载请注明)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2016-02-26

中国网2月26日讯 记者从河南省旅游局获悉,昨天,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在开封召开。河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寇武江做了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去年河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双“破五”,分别达到5.18亿人次和5035亿元。

截止“十二五”期末,河南省年均分别增长14.9%、17%,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会议指出,河南省旅游业总体呈现五大特点,即旅游业发展氛围浓厚,产业素质明显提升,转型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影响广泛,市场秩序规范。

寇武江指出,“十三五”预期目标是:全省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13%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正处于旅游形式良好,但也存在着多方面矛盾的转型关键期。“2016年是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全省旅游业要坚持观念转变与结构调整同步、投资驱动与消费拉动并重、硬件完善与软件提升并举,做精旅游产品,做大客源市场,做优旅游服务,做靓主题形象,做高综合效益,立足实际情况,克服井喷式市场需求等多重矛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打造新支撑。”寇武江指出,2016年旅游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8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以上。

会议指出,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市场开拓为抓手,突出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保护优先,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化、个性化、标准化转变,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着力优化市场环境,形成河南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常态化。(伍策 一剑)

全域旅游核心发展理念:

1、全地域: 整合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吸引物要素,将整个地域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2、全领域: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成规模”的泛旅游产业格局;

3、全要素: 不仅要完善“食、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还要培育“商、养、学、闲、情、奇”新兴旅游要素,带给游客完美的旅游体验。

4、全方位: 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破除壁垒,实现多规合一,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

5、全过程: 实现游客整个旅行中的全程化服务。为游客打造“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购之丰富、娱之快乐”的完美之旅,为游客带来“商务、养生、研学、休闲、情感、探奇”等多元化的“旅游盛宴”。

6、全行业: 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性,都要找到自己位置,怎么做?如何做?都是围绕旅游业。

7、全时间: 实现全年旅游,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转变。

8、全社会: 引导社会各个层面,调动社会大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出谋献策,建言出力,都来投入建设旅游。

9、全产业: 创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地域文化融合,与特色资源融合,与大网络空间融合,力求在泛旅游发展的黄金时代赢取主动,谋求产业转型新跨越。

1

10、全空间: 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全新资源利用,所有地方而不是单独景区旅游,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全域旅游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2016年金猴闹春,开年出现了很多的火爆词语“IP”“供给侧改革”“全域旅游”等等,对于全域旅游这个名词,是在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在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又公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引发整个旅游行业及各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思索。笔者在这里就全域旅游相关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思考和探索。

一、什么叫做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这个名称其实很早就有不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来了,当时作为一个新创名词,没有引起行业的关注。例如奇创规划院和北二外的厉新建教授都曾先后提出来过类似的概念。笔者觉得其实全域旅游是之前的区域旅游和整体战略结合的升级版,是单一的旅游景点和目的地以地域扩展的一个方式。是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规划及整合营销的结合。是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链协作和产业升级的途径。

二、全域旅游的意义

1、全域旅游是国家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出路。在2016年1月11日,汪洋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大力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而对于旅游行业的供给侧,包涵了一个区域的酒店、景区、餐厅、车队、旅行社等等旅游行业相关的企业及其服务和产品。其未来发展,则要根据市场和目标客源的需要,相互结合、统一协作,方能以更好的营销方式和服务水平来适应终端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全域旅游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当然也更好的诠释了旅游供给侧改则的方向。

2、全域旅游是应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侧的产品升级版。2015年国内旅游已经突破40亿人次的出游市场,出游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周边游到度假休闲,从自由人到跟团旅行,从商务会议到高端定制,不同的出游客源市场的要求也各自不同,随着80、90后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后,所有的旅游产品都需要随着市场客源的需要升级和改变。过去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逐步失去了吸引力,这从旅游的散客和团队的比例基本达到7:3上就可以看出来了。那么全域旅游的思维也正是可以应对需求侧客源大潮的一个方式。通过全域协作和整合,到全体营销和服务,最后到全员树立口碑和品牌。

3、全域旅游是区域旅游产品营销及整合的创新版。过去我们提出过打造某个景区为旅游目的地,即使是有打造一个区域为旅游目的地的想法,多数是停留在区域的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上。全域旅游的概念是基于旅游产品的营销及整合的创新上提出来,那就不仅仅是需要一个全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更是需要调动区域内的各种旅游服务企业,不但拿出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更需要把各自的产品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旅游产品。这种有机的结合,需要有协作的心态,更要有全局的观念,也需要有效的营销思维和促销方式,

2 并且可以与其他的旅游产品和企业服务融合。

4、全域旅游会加速区域旅游的产业布局融合与协作提升。当一个地方提出全域旅游目标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旅游产业的布局与协作。在以前传统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旅游企业自己分析市场及需求,所有的营销传播的渠道基本都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相互的协调和产品的差异化基本没有做过多的思维。也正是这样才造成部分区域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形势严峻。当全域旅游的思维出来之后,旅游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结合整个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及产品,同时利用不同的产品的优缺点的互补,来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新产品和竞争优势。

5、全域旅游会促进区域内不同旅游产品供应商的管理服务提高。在全域旅游的整体模式下,在区域内的不同的旅游产品的供应商如果在积极参与全域旅游的产品打造和营销品牌传播,那么对供应商企业的管理上也会有更大的提高,会在区域内形成高等级的产品服务的聚合,并且逐步由市场的手淘汰管理差服务差的企业和产品。同时为了维护新的聚合性产品和品牌,各供应商之间有一定行业自律的约束和协作的条款,来促进品牌的提升,最后达到共同建设区域品牌的目的。

6、全域旅游加速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过去的区域化发展的思路演变到今天的全域旅游的模式,这也是一个从传统思维到创新思维的转变,更是一个从初级产品往高级产品升级的过程。当全域旅游的概念实施后,从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去布局,从一个区域所有旅游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服务和管理,整合和协作都是一盘棋去看,会加速区域旅游的品牌传播速度,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更符合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并且对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战略有更强的推动力和提升力。

三、在全域旅游的大潮中的旅游企业的应对与思考

1、旅游企业在全域旅游的大潮中的思维转变。当我们谈到“旅游供给侧改革”说到“全域旅游”的时候,很多的企业都感觉到可能是一个机会,也许会有政策和方向的改变。那么在这样的大潮中旅游企业作为旅游服务及产品的供给商,应该首先从思维上转变。先要开放企业的经营思路,从单打独斗到愿意协作,从靠自己到愿意整合,从自己为自己摇旗呐喊到愿意共同打造创新产品及品牌。只有先从旅游企业的内部观点先转变,才是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大潮的基础。然后,就是旅游企业的传统的算账方式的问题,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舍弃一点暂时的利益,需要让出一点眼前的收入,用包容的态度主动联手主动沟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新的区域旅游的产品。

2、旅游企业在全域旅游中的顺势和借势。全域旅游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原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演变,在现在的国内的旅游企业来说,国内的旅游大的OTA发展到今天基本都出现了各种瓶颈,而对于区域化的平台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过去我们去海南上去哪儿网查,我们去云南到携程网看,我们去黄山登陆驴妈妈网了解„„

这些大的OTA真的很专业么?为什么游客不能去海南到海南的平台,去云南到云南的平台。其实有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机会,全域旅游的发展未来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地方性的旅游综合平台,他们一面携区域性的优势,一面以更接地气的价格和服务来提供更好的产品。那么旅游企业在这样的大潮之中,顺势发展借势而为,积极主动的转换角色不就是一个更好的做法和发展方向么?

3

四、全域旅游的核心问题及难点

1、地方政府在全域旅游中的角色扮演。全域旅游的概念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会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一个旅游局或者旅游企业的战略,更是一个区域的地方政府发展的战略。结合全域旅游的战略,需要制定一些的地方性法规,发布一些地方性鼓励政策,协调相关的政府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势资源和管理能力,同时用行政手段加市场手段结合的方式,对全域旅游的发展来保驾护航,指导规范。地方政府在全域旅游中需要做好裁判员和指导员的角色。既不能过多干预市场的发展,同时又可以规范引导,并给予适度的鼓励和奖励。制约全域旅游的核心问题也正是作为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和对市场的指导及规划。

2、全域旅游的核心问题及难点在哪里。全域旅游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着力之处,也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升级版本。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一个好的方向和方式。但是,作为全域旅游模式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呢?首先就是政府的战略和市场战略的结合。在国家旅游局的262个全域旅游的示范区,有些区域都还没有具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现在提出来全域旅游还是有一段路需要走的。所以当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不能落地的时候,那么全域旅游就是一个书本上的词语,无法实施。另外就是全域旅游实施中各个旅游企业的协作和整合,我们看到很多的旅游联盟和各自旅游联合体都是开始的愿景非常好,但是慢慢的都是各算各帐逐步消失无影无踪。对于全域旅游的参与企业,不应该是区域内的几个旅游服务企业,它应该是全体企业全员参与整体发展,那么这样观念的一致,愿景的统一,动作的协调等难点也是制约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最后关于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的执行和标准,也是影响着全域旅游的效果的关键因素。

五、全域旅游的思考综述

全域旅游其实不是什么鬼,也真的没有那么神,更不是深不可测的。它更需要的是政策的鼓励与奖励,政府的支持和规范,企业的整合与协作等有机结合到一起,用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做的宗旨去做一件事。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这里的“盛世莲花”越开越美!

王崇军 胡宗仁 柳婧 俞锐/文字

彭小丽 胡城苗/排版

采摘野炊、赏荷观景、坐船骑行„„走进衢江区盛世莲花农业休闲观光园,一派怡人之景扑面而来,游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特色街区、生态公厕、文化餐饮一应俱全

如是说陈建海家庭农场

农场推出的田园式休闲观光采摘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在去年12月“盛世莲花”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来园区采摘游的人更多了(图为:人参果)

在陈建海家庭农场的果蔬菜长廊里搭建了一个个柴灶,不少游客忙着切菜、烧菜。“最多一天有800人来休

36

够用。”

如是说一加一农业 谭得文

我是第一批到园区创业的,农场面积150亩,以栽培各种葡萄为主,原先大部分通过市场销售,随着游客增多,现在农场的葡萄有三分之一通过采摘游销售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能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通淋消肿、利小便、滋肾益肝。葡萄根、叶也是中药材。

如是说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

从2010年成立至今,衢江共投入1.1亿多元用于园区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内旧貌换新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实现“放心农业”“放心采摘”

“盛世莲花”越开越美。火龙果、蓝莓、葡萄等各类采摘水果应有尽有,仅草莓基地就有2000多亩,亩净收益2万元以上;葡萄基地1780多亩,亩均效益也在万元以上。据统计,2015年,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园区内“万元田”达到85%以上。

为了促进农旅融合,近年来园区成功打造了“荷塘月色西山下”“童年时光老爸果园”和“花海迷宫心莲之餐厅”等“五朵金花”,成功策划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盛世莲花瓜果蔬菜节”和“庆首个世界瑜伽日”等活动,打响了“盛世莲花”的品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如是说莲花镇党委书记杜卫荣

莲花镇从精品农业切入,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传统农业发生了质的改变,走上了一产与三产融合,农业与旅游并进的发展模式。

今后目标 1.‘放心农业’再提升 2.农旅结合再提升

Fighting

全域旅游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这里的“盛世莲花”越开越美!

王崇军 胡宗仁 柳婧 俞锐/文字

彭小丽 胡城苗/排版

采摘野炊、赏荷观景、坐船骑行„„走进衢江区盛世莲花农业休闲观光园,一派怡人之景扑面而来,游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特色街区、生态公厕、文化餐饮一应俱全

如是说陈建海家庭农场

农场推出的田园式休闲观光采摘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在去年12月“盛世莲花”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来园区采摘游的人更多了(图为:人参果)

在陈建海家庭农场的果蔬菜长廊里搭建了一个个柴灶,不少游客忙着切菜、烧菜。“最多一天有800人来休

36

够用。”

如是说一加一农业 谭得文

我是第一批到园区创业的,农场面积150亩,以栽培各种葡萄为主,原先大部分通过市场销售,随着游客增多,现在农场的葡萄有三分之一通过采摘游销售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能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通淋消肿、利小便、滋肾益肝。葡萄根、叶也是中药材。

如是说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

从2010年成立至今,衢江共投入1.1亿多元用于园区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内旧貌换新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实现“放心农业”“放心采摘”

“盛世莲花”越开越美。火龙果、蓝莓、葡萄等各类采摘水果应有尽有,仅草莓基地就有2000多亩,亩净收益2万元以上;葡萄基地1780多亩,亩均效益也在万元以上。据统计,2015年,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园区内“万元田”达到85%以上。

为了促进农旅融合,近年来园区成功打造了“荷塘月色西山下”“童年时光老爸果园”和“花海迷宫心莲之餐厅”等“五朵金花”,成功策划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盛世莲花瓜果蔬菜节”和“庆首个世界瑜伽日”等活动,打响了“盛世莲花”的品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如是说莲花镇党委书记杜卫荣

莲花镇从精品农业切入,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传统农业发生了质的改变,走上了一产与三产融合,农业与旅游并进的发展模式。

今后目标 1.‘放心农业’再提升 2.农旅结合再提升

Fighting

上一篇:政协调研汇报材料下一篇:消防验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