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申请书范文

2023-07-02

初中申请书范文第1篇

共青团是我们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它能在生活学习上、思想上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优秀学生入团申请书1200字,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志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我一直想加入中国共青团。因此在初中二年级时,我向团组织提出了入团申请,我深刻地了解到,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四化”“五爱”品质的集体,也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大学校,还是党的后备军和助手。正是如此,我一定要发愤图强,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努力去争取加入这个先进组织。

自从成为共青团员的那一刻起我便意识到了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深切的感受到共青团员不止是一个称号,不止是一种光荣,而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思想先进的青年的使命。因为通过团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干部,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严于律己,表现突出,在思想、工作和学习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了我系开展的《我是团员》的征文活动。三年来,我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得到了老师和班级团支部的认可。

在工作上,我身为一位班级团支部干部和信息员,我作到了上情能下达,下情能上达,不仅成为党联系青年的纽带,还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像非典时期传达老师布置的各科学习任务,并将每天的作业上交给老师批改,完成了非常时期的学习任务,获得了优秀班干部的荣誉;还有我班的特困生较多,有一名女生家庭贫困但因大一没有特困证明而没有补助,我在生活中帮助她并如实、及时向班主任反映此情况,老师对此事非常重视,不仅替她申请了特困名额、送衣送鞋,还号召大家对她生活进行帮助,使大家都感到了组织的关心和班级的温暖;去年和各班委协助团支书组织班级去驼梁春游,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在这些活动中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抱着一份认真的态度,尽量将每一件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锻炼自己的同时为同学服务。

在学习上,我从来不肯放松一丝一毫,在各项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三次一等奖学金和一次二等奖学金并一次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在暑假,我也不放弃参加学习的机会,去年我组织石家庄的同学开展了暑期实践活动,写了《现今影响投保的原因》的暑期实践论文,并获得校级暑期实践先进个人的称号。但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促使着我进步,促使着我走向成熟,融入社会,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同时,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窗外》征文中获一等奖,组织主持班级英语角和朗诵比赛,带领宿舍参加《旭日》征文活动,并获得了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我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把自己锻炼成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干部。

初中申请书范文第2篇

在团组织的培养下,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学习团的章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青年人要更好地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应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因此,我特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我入团以后,决定做到:坚决执行团的决议,遵本守团的纪律,按时交纳团费,积极参加团的工作。同时加倍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坚持真理,改正错误,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文秘范文]

请团组织进一步考验我,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批准我的请求。

此致

敬礼

初中申请书范文第3篇

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热门国家之一,今天小申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去英国留学的详细攻略吧!

01

时间规划

留学申请中的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大学在申请时间的把控上十分严格,所以在每个时间点都应该准时完成相应的内容,才能确保我们可以申请到梦想的大学。

首先,想去英国读研究生的学生,本科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大学四年里都不可忽视成绩。如果你对自己之前某些课程的成绩不满意,一定要记得在大四的时候可以选择重修课程进行刷分,争取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除了本科成绩之外,英国留学所必须的雅思成绩也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们在大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多给自己一些准备的时间就多一些机会!

大四上半学期(9月-1月):

如果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雅思成绩,那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更严格的魔鬼训练了,争取早日拿到满意的成绩。如果无法达到雅思成绩,那选校的时候就只能选择一些可后补雅思成绩或有语言班的院校了。

大四下半学期(3月-4月):

同学们就可以开始选择院校,选择专业,准备申请材料了,具体内容会在接下来的部分做详细的介绍。一般语言开始申请的时间基本是3月开始,雅思没到的童鞋们。语言建议先申请,因为很多童鞋最后是因为语言出不了国门的。先申请,到时候有新的高分的雅思,你可以邮件到学校换语言课的周数,或者取消语言课的定制。一般语言课到4月下旬,热门的大学就基本定空了,到时候就真心只能国内考了,如果考不到,就读不了了。别等到6.7月实在考不出再想到这个事情。

部分英国院校从6月就开放正课申请了:

同学们就可以开始递交材料了。注意!申请英国大学一定要越早越好,因为英国大部分院校采取的都是先到先得的原则,一旦名额招满之后就不再接收学生了。

递交完申请之后,就可以进入放松阶段了,同学们只要静静的等待收学校的回信就好啦!一般3-6周就回收到回信了。

02

院校选择

在院校的选择上,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本科成绩以及雅思成绩来进行一个大致的判断,再根据英国院校的排名来进行选择。在这里小申为大家附上2019年最新英国大学前40排名表。

前往英国读商科的同学可谓是占了大多数,那么这里小申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

英国排名前30的大学商科专业招生要求

03

材料准备

文书类材料

1.个人简历

申请研究生院校入学,要准备一份合适的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的目的是让校方老师清晰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情况,应力求在真实、全面、简明的基础上准确地反映自己受教育和从事专业工作的经历,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作方向、研究兴趣及成果。

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国籍、家庭住址、邮箱、电话等)、受教育经历、实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论文发表(研究成果)、外语水平(IELTS考试成绩或待考日期)。 2.个人陈述

众所周知,PS在所有文书类材料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帮助申请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大部分同学都很容易将个人陈述理解为自我介绍,因为写出的文章类似于个人历史陈述,只是陈述事实,没有思想。很多同学写学习动机时就简单地回答因为感兴趣,如此笼统的动机并不足以说服学校教授给你offer。事实上这个部分可以多写一点自己对所申请专业的理解以及看法。

3.推荐信

英国硕士申请一般需要两封推荐信。

对于应届毕业生可选择两位专业课老师作为推荐人,而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可选择写一封学术推荐信,一封公司推荐信。学校期望看到你的老师或领导对你的学习能力、学术成就、工作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你本人对所申专业的适应性的评价,主要是对申请人的背景和能力进行证实和补充说明。

4.作品集

作品集对于艺术和设计类同学来说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申请材料,其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PS和平均分。

大多数艺术和设计专业都要求提供作品集——即使学校没有强制要求,提交一份出色的作品集对录取也是很有帮助的。

证件类材料:

1.中英文成绩单; 2.中英文在读证明;

3.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翻译件(仅针对已经毕业获得学位证的同学); 4.语言考试成绩单(没有成绩单只能获得有条件录取); 5.获奖证书;

6.实习工作证明以及护照。

其他

1.填写完整的申请表;2.国际信用卡(针对部分需要申请费的学校)。

英国大学录取者非常看重申请者的自述信、推荐信、简历及成绩单等其他材料。

他们希望看到申请者经过精心准备后提交的申请材料。如果大部分申请材料雷同、乏味,就很难体现申请者的特点,更难看出申请者具备哪些独特的素质,特别是自我陈述。申请表也是必须认真填写的文件。这是录取人首先看到的文件,应做到内容准确,打印清楚并且不要忘记签上你的名字。

初中申请书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正逐步向着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由以往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结合的多种经营和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农业方向转变。农村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终端,将由30%以上不能升学的毕业生直接输送到社会。因此,农村初中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生物学学科教学,对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经过了几年的课程改革,但是,在农村初中教育中,生物课教学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课时安排少,师资不足,教学条件差,尤其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由于要应付统考学科(语文、数学)的学习,很少上自然课,造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致使学生兴趣低落,给农村中学生物学学科课改教学形成了很大的阻力。整个农村初中生物学课教学处于一种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勉强维持的低水平状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关键。本文就农村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改革与对策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彻底改变师生评价制度,培养兴趣浓、有创新习惯的优秀学生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验教学,反映出农村初中生有很大部分不适应课改教学,學习目的不明确,兴趣很低,学习习惯和主动性都较差。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项具有长远效应的基础工程,必须从入学阶段抓起,彻底改变传统的方式评价学生和教师,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生物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生物教师应主动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初中师资在数量上的不足和素质的偏低,已经成为影响实施课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培训提高生物教师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却是实施生物学学科课改的有利条件。其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可采取培训提高与自学相结合,鼓励教师努力学习。再次,无论是受过还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教师,都存在一个培训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问题。组织短期实验技术培训班,对现任学科教师轮流培训。2008年暑假,由省组织举办的教师素质创新学习培训,就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效举措。

三、优化课程内容,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需要

针对教学内容缺乏乡土特色及灵活性差等不足,教学时间安排较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弥补:(1)根据“一纲多本”的精神,为完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学科课标的要求,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删、补、调”教学内容。(2)增补乡土或地方教材。通过乡土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县情、镇情教育。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增强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制意识。(3)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以及进化、生态、环境和法制等观念。(4)结合动、植物的生活规律,联系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实际,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用、可信。(5)开设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愿望,选择反映现代生物科技、农业科技、健康与卫生、优生优育、生态与环境等内容,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与参观,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现代意识。

四、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教学过程应着重做好:(1)立足农村初中生物学教育的现状,做到教学规范化,教师必须按新课标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2)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机。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农村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生活或生产实际引入新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最后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3)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地感知,积极地思维,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概括出其中的概念和规律,学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4)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当堂消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材施教,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外兴趣活动使那些对生物学有兴趣、有志向、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是因材施教、因志施教的有效途径。此外,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一些调查访问活动,走访当地种蔬菜、水果和花草的种植专业户;养鸡鸭鹅、养猪、养鱼等养殖专业户,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增强商品生产意识。只有这样去做,才能为将来学生的升学深造或择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小康社会的共建作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徐强.浅谈农村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科技资讯,2010(08).

(作者单位 山东省桓台县侯庄中学)

编辑 鲁翠红

初中申请书范文第5篇

摘    要: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需要有一定的凭借和依托,其中巧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不失为一条高效的路径,如通过思维拓展、体验反思、情境讨论、行为导向等方式强化“政治认同”。教师要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

关键词:探究与分享;政治认同感;甄别现实;巧搭平台;重组盘活

初中生处于敏感的人生阶段,对学业远景的考虑、对政治政策的看法等都须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通过适宜的载体和高效的策略,可以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不能空转,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和支撑,其中巧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值得教师尝试。

一、甄别现实,正视“政治认同感”

从个体而言,政治认同有所淡化。时下,部分初中生埋头于“书山题海”,一方面对家事不管不问,柴米油盐、家庭和睦、孝敬长辈,仿佛与他们无关。家长也以高考为由,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办了学生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民生建设、国家大义、家国情怀对于他们仿佛遥不可及。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从学校而言,情感滋养缺乏有效抓手。部分学校只注重知识教育,只关心成绩和排名,甚少关注“政治认同感”的强化。即使偶有这方面的渗透,也只是浅尝辄止,难有“老牛耕地”般的深入。说教太多、直面批评太多,缺乏鲜活的案例支撑、缺乏有效的育人渠道、缺乏多维的方法引领,以致于“政治认同感”的培养流于形式、止于表面,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从文化而言,传承渗透缺乏正面引导。一方面,电视中尽情“娱乐”的内容轻易地征服了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心;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科学家与白衣天使等群体的爱国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宣扬。社会上也有一些负面信息的传递,“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比比皆是。初中生必须从这样窘况中跳脱出来。

二、巧搭平台,通过分类渗透强化“政治认同感”

通过思维拓展,强化“政治认同感”。所谓“拓展”即打开学生视域、拓展思维边界、提升思辨色彩。这样的探究与分享中,必须要设置冲突、矛盾、困境等,以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碰撞、争锋、辩论,最终达成共识,在一个更高、更理性、更全面的层面上强化其“政治认同感”。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中的“探究与分享”:现实中部分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砸日本车,排斥外国商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部分人对当年日本侵略者的行径比较痛恨,于是把砸日本车视为一种爱国行为。事实上,真正的、理性的爱国不是“打砸”、不是“抵制”、不是“拒绝”,而是让国家强大起来,让人民真正富裕起来。

通过体验反思,强化“政治认同感”。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反思体验,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印象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反思,展开深度对话,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反思“家”与“国”,对家庭高度负责与呵护,对政治高度认可,对国家绝对忠诚,应该成为当代初中生精神骨骼中的重要“钙质”。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中的“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畅谈新年打算,有的人重在个人学习进步,有的重在小区环境更加优美,有的重在复兴中华大业。不妨引领学生反思:个人打算与国家富强之间有什么关系?最终学生意识到:“小家”筑“大家”,“大家”佑“小家”。

通过情境讨论,强化“政治认同感”。通过情境设置去理解“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或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安全》中“探究与分享”:一位渔民打捞上一个类似鱼雷的东西,意识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立即拍照将其寄送到相关部门,结果证实是外国的一个窃取情报的先进机器人。引导学生从这一情境中分析渔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尝试把自己置入这样的情境中,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通过行为导向,强化“政治认同”。认知清晰而明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唯有“货真价实”的行动,才是道德生成的落脚点。实践证明,愈是在现实行为中进行印证,其“政治认同”愈是清晰明确。

例如八年级上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探究与分享”:发现“乱排工业废水”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打电话报警、告诉当地相关部门、写建议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上前阻止……

三、注重实效,通过重组盘活培育“政治认同感”

“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并非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恰到好处的创新。盘活、挖掘、重组之后“为我所用”,必将更好地为“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助力,为学生情感的悄然改变助力,为学生品性的良性滋养助力。

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借助一些鲜活的故事情节或史料,让生成变得自然而然。当故事(或教学过程)“有形”时,情感也就“有根”了,更有了沐浴和滋养的活水。历史或现实中不乏一些公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保卫祖国领空的事例,那种使命感,那种历史担当,那种大情怀,影响着后人,当然也影响着正在成长的中学生。

例如上述“保卫祖国领空”内容,本是《国家利益至上》中“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重组、盘活,变成更加正向厚重的内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钓鱼岛一直属于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政治认同因子,重组为鲜活的情境,与学生的内心对接,并内化为学生精神骨骼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养料。

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子。历史毕竟与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非亲身经历而无感同身受。把教材重组为学生认可与喜爱的方式,必将达到无痕高效的目的。比如借助故事情境,化无形为有形;借助剧本表演,化“远观”为“近观”;借助“互联网+情境”,化平面为立体。

例如“排斥外国商品”一例,与其让教师独自“讲”故事,不如让学生互动“演”故事;与其作为旁观者“远观”故事,不如作为主演者“近观”故事的“色香味”。在“排練”的过程中,利用教育云平台,希沃3、班班通设备等把更多的资料呈现出来。这样的角色转换可以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察觉”——觉察到大局意识,感受到政治认同,意识到国家层面;这样的“表达、转换和整合”恰恰适合于“政治认同感”的强化。

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政治认同感”的培育不是划定条条框框,而要借助初中生的“自我体验与感悟”。不妨通过“真心话大表白”“一对一访谈”和匿名反映等方式印证自己,从诸多取舍中强化“政治认同感”。或许在体验、感悟、印证等实践活动中,政治认同才能长长久久。从大局出发,从“大家”出发,才真正是对“小家”的负责,才是对未来的长远负责。

学完《国家利益》后,在原有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探究活动:在国家三令五申不能赌博的政策下,某家长隔三差五组织他人在家中打麻将赌钱,上初中的女儿实在看不过眼,将此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布在自媒体中,并呼吁警察“抓捕我爸,救救我爸”。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理解家风传承?你认为这个检举自己亲人的初中生在处理“小家”与“大家”上是否妥当?

“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之路,不仅仅是平面,不仅仅是单轨道,是多种因子的立体糅合、多种渠道的纵横呈现、多方参与人的集体出动。关于“探究与分享”中的思维拓展、情境探讨、体验反思、行为导向均可以为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助力,为课堂增值,为人文添色,为情感加油。更多细节都可以以“形象”和“耀眼”的方式,“擦亮”学生的眼睛、拓展学生的视域、加深学生的理解、厚植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政治认同的强化变得自然而又高效。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巧用新教材‘探究与分享’培育初中生‘政治认同’的实践研究”(GS[2020]GHB1769)

■ 编辑/王    波

上一篇:纪检部申请书下一篇:食品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