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2024-01-04

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工程能力

工程师不同于科学家,“科学家发现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从未有过的世界”。工程师所从事的工程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工作,均是实践的过程与体现。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实践是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大学本科四年是参与工程实践、形成工程思维、获得工程经验的极重要时机[1]。对比时代要求,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人才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评估认证的发展目的即最大限度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突破原有的工程教育技术壁垒,使得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的培养实现标准化、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地方工科院校要不断提高对工程教育的认识,切实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国内外工程师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推动教育国际化,增强工程教育竞争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程教育。美国推行了加强STEM教育体系的国家行动计划“2020工程师”计划、工程教育联合体(EEC计划)等系列工程教育计划,并强调今后要加强和强化高等教育评估,将政府拨款跟评估挂钩;欧盟亦提出了加强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欧洲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计划,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2]。

一、地方工科院校进行专业认证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应用型工程能力培养遇到瓶颈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是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工程”为今后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方向和目标。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工程师,尤其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更需要较多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与施工管理人才。

在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工程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并树立正确的工程教育与工程认证观念,认清工程认证的结果与学科水平无直接相关性,对待工程认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证据说话,摒弃工程认证过程中的模糊判断与预设结论,以提高学生工程教育质量为目的,摒弃功利心,以持续高质量工程教育为目的,抛却功利心,并持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力戒攀比风[3,4]。

二、基于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改进

课程体系关注是否体现了认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即要以全体学生成长为中心,全方位指导结果作为导向,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持续改进,机制与有效运行等指标,改进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需要聚焦(标准)要求的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围绕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对学生期望设计,注意不要脱离标准,并关注机制是否健全与执行,执行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学生达成预期目标,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必须考虑全体学生。课程设置参照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的OBE (Outcome-Based-Education),结合专业实际设置与修改课程体系[5,6]。

根据表1中OBE教学体系与传统教学体系的差异与要求,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准备住建部专业认证的契机,修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如在《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中增设增加一周《水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就业后完成给排水规划设计及工程咨询项目中涉及的经济分析和成本核算完成能力。原有《给排水CAD》及《给排水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中增设鸿业市政管线和BIM的教学内容,真题锻炼学生利用鸿业市政管线进行给排水规划图纸编制、水力计算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能力,并对图纸的标准化进行强化。同时,增设1.5个学分共48学时的《给排水设计规范解读及应用》、《水工程运营与管理》及《水工程案例分析与解读》三门课程,三门课程聘请校外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讲座的形式进行集中授课,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给排水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设计规范及工程案例之间的有效衔接,对后续的毕业设计及工作能力构成有效提升。

三、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生工程能力提高的教学环节建设。学院成立了市政工程研究所、城市水环境研究所及教师工作室,除高度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外,积极发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把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注重学生较复杂工程与科技问题的认识与初步解决能力。从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实验方案的制定、数据检测及仪器分析方法到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国内外科技文献查阅、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开展及探索性实验的开展等环节给予充分指导,使得学生掌握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的基本程序、步骤与方法,初步掌握科研项目的独立思考、论文写作到投稿的基本能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主持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5项,国家和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各2项,申报专利3项,发表论文5篇。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共赢互惠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办学合作与联系。与中国水务(长沙)有限公司及湖南泛华设计公司合作申请湖南省产学研示范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与协作,促进学生进行城市市政工程的规划、施工图设计、改扩建工程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学生参与教师及产学研示范基地的各类给水工程规划、排水规划、消防规划及水厂施工图设计、美丽乡村农村污水收集规划、各类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30余项,学生的工程规划设计能力、绘图软件应用能力、设计规范应用能力及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后续将继续通过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特训,使得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较大提升,如表2所示。

四、基于工程认证的条件与问题分析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于1984年,在软硬件方面已有较好的积累,具备了较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同时,2017年上半年修订了新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工程能力提高的培养方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外聘实践教学指导专家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9人,能满足工程教育、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实习实训基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拥有流体力学实验室、水质工程学实验室(Ⅰ、Ⅱ)、水质分析师、水处理精密仪器室(Ⅰ、Ⅱ)、分析天平室、开放性实验室(Ⅰ、Ⅱ)、金工实训室、市政工程研究所及城市水环境研究所等实践教学基地,可满足学生校内工程实训的需要。拥有中国水务(长沙)有限公司省级产学研基地、北京首创常德污水净化中心、常德自来水公司、益阳自来水公司、常德海绵城市建设公司、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设计分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学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确保项目研究的正常开展和运行。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在积极准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工作,专业实验室及综合实训室条件得以大幅改善,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更好条件。学校对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工程改革、专业认证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有长远的规划,在2016年制定了《关于实施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学校一直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将为本项目提供环境、制度支持。近三年获得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奖1项,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五、结束语

目前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具有工程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教研室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与手段尚不丰富,缺少教学团队,学生工程能力培养难以有效衔接。主要拟解决方法为扩大产学研基地合作力度,使实践教学工程化、规范化;其次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设计院、设计公司训练,参与企业生产、设计、研发、管理等实际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再次,通过建立高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合作机制,使两者在处理和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经验及学生教育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使专业办学逐渐满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办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爱晶,等.卓越背景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学,2013(6):79-80.

[2]寇有志.美国工程技术教育专业鉴定制度的特色与借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78-80.

[3]蔡小春,等.美国高校工程沟通能力培养课程分析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7-60.

[4]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5]林健.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华盛顿协议》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6]张华,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学刊,2018(9):29-33.

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构建了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加强实践教学入手,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范例,并辅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制定创新创业激励制度、学科竞赛激励制度等措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落实十八大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1,2]。当前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中的现状为知识结构单一、重基础、以教师为中心,在此现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有必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制定相应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实施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

一、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要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西安科技大学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将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方法、创新思维等组合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新版培养计划突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主导思想是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由过去的18.8%提高到了27%,集中实践环节由原来的35周提高到了50周。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实训、电子工程实训、程序设计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等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相关的课程。

2.采取“三模块、一贯穿”的体系结构。“三模块”是指“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三个模块。理论教学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构成。集中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独立设课实验、创新创业训练、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贯穿”是指创新创业贯穿整个培养方案。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2学分的创新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在后续的计划中贯穿创新创业的理念,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集中实践教学中设置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第二课堂以学科竞赛形式进行补充。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注重创新思维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例如:偏向工程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以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为主。教学注重系统性、工程性、技术性、复合型模式培养。以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例,阐述创新创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实施方案。

1.采用阶梯式课程设置方法。根据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之間的前导、后继关系及并行性和时间性情况,针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上机学时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多次修订,摸索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阶梯式的课程设置,使学生逐步地体验程序员、软件设计师、软件架构师、项目管理者的角色[3]。针对软件人才应具备的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系统架构能力等,开设了阶梯式的工程实践学分课程。分别是:(1)程序设计实践课程。该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算法理解、程序设计思维、技巧、风格等多方面的素质。涉及的具体课程主要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等课程。(2)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该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研发能力,提高学生的项目规划、软件管理、人员分配、项目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积累有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涉及的具体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UML与软件建模》等课程。(3)信息系统实践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级软件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需求分析、开发方案制订、项目实施,以及沟通、协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涉及的具体课程是《软件项目管理》。

2.从分散各自为阵,到一条龙的系统性训练模式。以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往往是独立进行,学生在各自课程设计的有限时间(1周或2周)内完成设计任务,其结果往往是学生不能做出一个完整的程序或软件系统,达不到完整地、综合训练目的。因此,新的实践教学采用综合训练模式,将几门课程的实践课程连贯在一起进行,取代以往的离散方式,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3.采用多种方式结合,保证实践环节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组织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或要求。在实践环节(含校内外实践)上采用“项目驱动”培养方式,聘请富有经验的企业软件开发人员,采用适合教学的典型软件项目,进行商业化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训练。

三、提升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采取的措施有: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做访问学者或到IT知名企业挂职锻炼;举行青年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训班;企业人员参与实习和课程设计;实行“学业导师制”等措施。这些措施既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条件保障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院从政策、场地、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保障。例如:制定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培育项目管理办法,划拨专项经费对教师参与指导学科竞赛予以支持;成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划拨了实验室用房和经费,保障了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场所;对每个专业要求必须承办一个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科技竞赛;在学院的聘期考核文件中,将指导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作为考核条件之一等。

五、第二課堂的有效补充

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还可为大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在各项赛事中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新创业经历,提高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

构建新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之后,计算机学院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在逐年提高。2011—2014年省级以上获奖293项,年均73.25项。在实施新培养体系之后,仅2015年省级以上获奖167项,增长了一倍多。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就业率和平均薪资也稳步上升,获得用人单位良好评价。总之,计算机学院通过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并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伟,黄祥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6):92-93.

[2]史晓楠,贾澎涛,罗晓霞.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软件导刊,2015,(11):30-32.

[3]罗晓霞.融合式的实践教学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5,(12):104-105.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omputer major;practical ability

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软件测试行业和高校软件测试专业建设的现状,阐述如何结合IT领域服务外包型企业的特点,努力探索渐进式双赢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合作为起点,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使校企合作走上健康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软件测试;服务外包,校企合作;双赢

1 软件测试行业简介

软件测试属于软件工程领域,是检验软件是否达到预期的最有效方法,是软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手段。1983年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术语中给软件测试下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2002年,RickD·Craig和Stefan P·Jaskiel在《系统的软件测试》一书中对软件测试做了进一步定义:“测试是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对测试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由上述定义可以得出: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提升软件产品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需求,软件测试活动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期全过程,软件测试已成为—个专业,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专门人才和专家来承担。

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软件市场的不断成熟,人们对软件产品的期望不断提高,软件的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软件测试作为软件产业中的新兴贵族而迅速发展起来,专业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迅速攀升。据招聘网站统计,国内超过150万软件从业人员中,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10万人,具有3-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更是不足5万人,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内30万的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缺口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另据51Testing软件测试网站统计,2011年受调查的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所在公司中,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人数比低于1:2的占50%以上,其中比例为1:7以上的多达17%。同时历史调查数据显示,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比重在1:2的企业在逐渐增多,而1:7以上的比重在逐渐减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正在从传统的“重开发、轻测试”的错误观点中转变,但这与国外成熟软件业l:1的人员比例还相差甚远。在微软公司内部,软件测试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一般为1,5:1到2,5:1左右,即一个开发人员背后,有至少两位测试人员在工作,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些数据表明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发展的潜力都非常巨大。

2 高校软件测试专业建设现状及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独立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从师资储备到专业设置,再到人才培养,整个周期较长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其在软件测试等新兴专业上的人才培养步伐。当前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中虽然有很多为高校毕业生,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在大学里接受过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专业教育,都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班或者实践积累等方式才进入了软件测试领域,这也凸显了高校在软件测试相关人才培养上的滞后性。

软件测试属于应用性很强的新兴专业,高校在开设软件测试专业和培养相关人才中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储备不足。51Testing软件测试网站在《2011年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中显示,当前软件测试的从业人员90%以上为1980年以后出生,而高校教师中的主力则主要是1980年以前出生,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软件测试专业系统学习和从业经历,同时,由于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投入在应用实践上的精力和动力都明显不足。二是缺少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也是新兴专业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专业培训机构虽然在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上有一定的积累,但其方式主要是短期培训,教学质量更多依赖于讲师的从业经验,课程和教材随意性很强。

企业是人才的需求单位,是新兴技术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企业的加入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校企合作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办学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既有助于高校解决前面提到的办学困难,为软件测试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又能够给企业带来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实力,实现合作共赢。

3 服务外包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优势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软件服务外包最早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他们将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大公司将自己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提供相应服务的专业公司来完成,从而降低其人力成本。服务外包型企业在国内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69号);2010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多家部委发布了《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

软件测试外包可分为客户现场模式和离岸模式。客户现场模式是指外包企业把自己的测试人员外派到客户的现场进行测试,可派整个测试团队进行独立测试,也可以将测试人员分散在客户的测试团队中,现在国内很多提供测试外包服务的公司都是以这种方式提供服务。离岸模式指的是测试外包方承接客户的测试服务项目,测试工作在外包公司内部完成,按照约定提交测试结果给客户,该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强化企业核心能力,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采用,是软件测试外包服务的发展趋势。

软件测试外包企业相比于招收测试人员的普通IT企业而言具有人才需求量大和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两大优势。软件测试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岗位,尽管整个行业内人才缺口很大,但单一企业内需要的软件测试人员都是比较有限的。当前国内的IT企业在软件测试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测试人员的数量远低于实际需要,有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测试团队,那些具有独立测试团队的大中型企业在招聘测试人员过程中,对应聘者的学历、从业经验等方面要求比较严苛,对于刚毕业的本专科学生来说,机会很少。软件测试外包企业服务于整个行业而不是单一企业,其在人才需求上一直非常旺盛,单是北京就有多家规模在千人以上的软件测试外包企业。同时,软件测试行业的专业性使得其工作岗位有了更细的划分,职位的梯度明显,很多中低端的测试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准入机会。软件测试外包企业在这两方面的特点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4 渐进式双赢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在高速发展的IT领域,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诉求很大,但实质性进展比较缓慢,校企合作“叫得响、落不实”。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企业参与教育方面尚没有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对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都没有明确;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新生力量的IT企业多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很多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自身仍处于创业和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人才供给上追求“短平快”,要求来之即用,缺少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当前IT领域的校企合作中,两种鱼目混珠现象严重:一类是变校企合作为“收费培训+就业承诺”,将培训机构的业务直接移植到学校,把校企合作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另一类是校企双方只顾及自身的短期效益,打着订单培养和提供实习岗位的旗号,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从事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技能工作,无视学生的职业成长。这种扭曲的校企合作方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质量不过关,在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想把校企合作做实,高校一定要从提高自身做起,避免急功近利和政绩工程,要有耐心和远见,在提升自身办学质量的同时谋求校企合作,让企业在获取人力资源上受益,从而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从2007年开始开设软件测试相关课程,2009年明确软件测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方向,2012届毕业生中有70%以上进入软件测试领域就业。这期间,我们一直坚持探索渐进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逐渐深化校企合作。

4.1 第一阶段:以校企合作为起点,把握企业人才需求规格,明确自身改进方向

面对人才培养上的困惑和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寄望于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办学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主动出击,摆正姿态,深入企业一线,探索校企双方在人才供给上的错位所在,对症下药,寻找自身改革的方向和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接收实习生是最容易为企业所接受的初级校企合作方式,企业的付出和风险相对较小,学校则可以通过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反馈为后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和准确获取企业需求,需要选择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过程最好能够覆盖到软件测试领域的典型工作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小组嵌入企业团队进行实习的方式,一方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企业,让企业感受到学校在合作上的诚意,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切实体验到一线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从整体上,全方位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实习过程中,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这种教师深度参与的有目的的实习,有助于学校内部统一思想,清醒地认识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的差异,明确改进的方向,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第二阶段: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进入第二阶段,校企合作的重点,一方面是要巩固和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是要针对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在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企业进行多角度的合作:①把企业项目中相对独立且技术难度适中的测试工作带到学校来完成,由企业派遣工程师进行相应的项目指导和管理,既能减轻企业在场地、设备和人员上的压力,也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②聘请企业工程师在工作之余,为学生进行短期的项目指导,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小学期和假期进入企业做工程师的助手,参与项目实战。③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观摩,举办校企联谊等活动拉近双方的人文距离。

高校应同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培养目标,并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进行课程开发。这一过程中要科学、客观地分析行业和学科特点,结合学校现有的师资构成和生源情况,作好可行性分析,切忌盲目照搬其他专业或院校的成功经验,改革过程可渐进发展,逐步到位。改革方案一旦确定,在执行过程中,人就成了关键因素。针对现有师资团队普遍缺乏软件测试相关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情况,可借助校企合作完成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升级完善。在当前的教育人才引入机制和市场经济影响下,从企业里引进合适的骨干工程师进入高校教师队伍还只能是少数情况,完善师资队伍的重点在于提升现有教师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应用实战能力。可以先邀请企业培训部门的资深讲师为教师作短期集中的专业培训以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再通过统筹安排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实践,作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加工后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带回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4.3 第三阶段:紧跟行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经过第二阶段的改革,在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后,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校企双方可通过合办企业的方式实现教育产业化,将企业规范的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与学校的人才平台相结合,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做到“产学研”三位一体。高校通过参与企业运营的过程紧跟行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企业则在收获高质量人才的同时,通过在高校建立联合科研基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校企双方还可结合各自的人才优势,在行业协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共同开发教材,制定行业规范,让优秀的成果为更多的从业者共享,促进软件测试行业实现良性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5 结语

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内依然会持续走高,软件测试专业的建设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任重而道远,高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才会使校企合作走上健康的共赢之路。

(编辑:赵廓)

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类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强化,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软件行业面临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数据体量激增、开发量级不断迭代增长的新局面。如何通过创新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及方法,提升软件工程的管理水平,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問题,提升行业竞争力,成为软件开发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的现状及相关应用后,针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开源化和群体性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系统的项目规划、成本控制、过程管理以及工程集成等方面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并从工程管理和项目控制两个项目管理领域的主要方面提出分布式软件开发、一体化过程管理的模式,以及人员培训、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模式

1   引言(Introduction)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和5G等通讯技术的普及,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依此构建的各类大数据系统也应用而生。软件工程在各类大数据系统中的使用既遇到了一些难题也带来一定的机遇。生产软件的传统模式从正向工程开始,随后维护软件、开展逆向工程和再工程,而大数据系统的生产软件模式将从逆向工程开始。因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软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源,加上不断开发和应用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挖掘数据软件和集约化生产软件将越来越重要。各大软件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应用新型软件的效果和安全性,应该加强对软件工程的管理,尤其应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软件产生的管理环节,对行业之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判断行业中虚假,以及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信息,企业应该对自身和其他公司存在的差异加以分析,尤其可以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问题,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2  大数据时代软件技术发展概述(An overview of soft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2.1   大数据时代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数字化的信息,这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使社会更快速的向科学顶端发展。除此之外,目前广泛应用网络技术,通常会使很多学科间的界限逐渐相似。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信息及类型不同的数据成为主要基础,推动各个行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流程产生极大变化。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将带给企业一定的挑战,同时带来一些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应用大数据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各类需要的信息及资源。在企业发展、提升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计算机系统也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1]。

2.2   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实体企业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发展变得缓慢,传统行业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深刻的变革。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都认识到了计算机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企业有效应用软件技术,能够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使人们生活更便捷。目前软件技术朝着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方向发展。通常这些大数据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并优化用户产生的数据,以此来研究用户实际需求,并且可将企业的洞察力提高。

2.3   软件中的大数据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开始研究和应用互联网技术,不同行业都具备自己的数据资源信息库,使得互联网服务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比如软件工程行业能够产生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能够在挖掘特征、分析数据、监测状态等服务项目得到良好应用。因为传统软件的设计师及用户对于使用功能方面有着共同的要求,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关注编程准确率以及使用功能的效率性和便捷程度,没有考虑到用户规模以及需求量不断扩大时,访问数据也会变多的情况,如果数据预估值超出测试最大值或最小值,那么就难以保障软件运转情况,使用软件程序周期也会降低[2]。在开发软件工程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后,管理者更加重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产生的效果,目的是通过大数据系统中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按照相关标准分类整理产生的海量行业数据,并将线上项目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从而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和消费要求,其更重视用户应用体验,结合用户体验后的回馈信息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软件实用技能,调整用户运用难度和处理数据难度。目前软件工程行业开展的重点工作是怎样打造大数据网络平台,使其变为服务性质较强的运营平台,数据服务平台中将有效分析数据作为一个主要板块,另一个主要板块为实时的、真实的数据信息及价值,软件在开发后应该在短时间满足行业内有效储存、分析、管理和处理大量信息的服务功能要求。

2.4   软件工程的应用

(1)生活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这一学科兼具专业性及创新性,能够代表社会发展中的某个领域,达到这样的高度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了管理理论。软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不是非常难以了解和掌握,所以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尤其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购物,在人们购物过程中使用手机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来付款和转账,这样的形式能够避免零钱丢失等问题,并减少旅游中需要携带的物品数量。

(2)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应基于软件工程角度,有效引导学生,学生可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教师在对题目进行选择时,应该遵循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则,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问题:应该站在专业角度,学习更加专业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能够使课程设计具备相应含金量,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除此之外,应该保证选择课题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使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规范和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确保设计程序更加详细,在这样的方式下确保软件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3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big data system)

3.1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

(1)软件服务工程

在研究软件工程范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软件服务工程。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将其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作为开发软件的基本原则,根据服务项目内容向用户提供服务[3]。因为软件工程有不同的主题,从而应该在不同程度上调整其服务内容,投入更多的技术来维护软件工程。在开展服务工作时,开发软件人员应用分布式应用程序,使用虚拟操作开展管理工作,以此来服务于用户。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时,根据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编程网络数据,确保软件的互操作性,根据动态场景变化情况主动协调数据,以此提升软件系统集成度。

(2)软件开源

软件开源对于用户对于软件技术的体验较为重视。研究软件开源的过程中,使用基本方式方法,尽管会获得一定成果,但不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部分研究人员进行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时,也会将软件开源作为工作重点,划分开发项目为多个模块,并安排研究人员来研究每一模块。

(3)群体软件工程

这一软件工程是利用网络发布形式来开发软件,具体实际应用中使用工程“众包”模式,以充分发挥软件开发技术的作用。群体软件工程属于分布式开发软件模型,运行这一工程项目时,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开展创造性查询,利用“众包”应对开发区案件遇到的困难及问题[4]。此外,开发软件过程中,任何阶段都可以通过“众包”开发软件工程。

3.2   软件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1)应用软件服务工程技术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开发阶段、系统编程语言及数据系统等工具对软件项目进行开发,保证其具备维护性以及实用性,实际开发时,服务是软件核心,应用期间不断调整使用软件时出现不稳定性及安全性问题,保证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效率及质量,在实际中应用虚拟化集成技术,实现软件功能和分布式使用程序,确保准确传输各类数据,在生产生活中实现软件的管理过程[5]。基于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为在管理方面实现整体业务的标准化,很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而且为有效处理堆積数据造成的集群现象,工程师在处理数据时需要优化处理数据的整个体系,软件技术能够支持大数据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工程师对整个数据处理体系的优化水平,同时,大数据也将促使软件工程技术的和管理模式的不断迭代发展。

(2)应用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时代,本地网络是落实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本地网络不会受到恶意病毒攻击,企业在应用时可防止受到网络影响出现计算机中毒情况。而且用户应用软件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数据单元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互联网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较强,病毒和木马在开源时就可入侵计算机,这将威胁着数据信息的安全。大数据使人们生产生活更便捷,但在人们防御信息安全方面也带了一定挑战。随着物联网、5G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怎样使软件避免病毒的攻击。人们应用网络平台会面临信息安全问题,尽管目前各类防护软件能够缓解木马和病毒入侵的问题,但因为计算机具备的特征,其自身还有很多漏洞存在着,所以黑客很容易入侵。针对这样的情况,软件技术向人们提供服务时,也要重视信息的加密传输,确保黑客不能轻松获取信息。

(3)应用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指企业将真实资源虚拟化为数字资源服务于用户,使用虚拟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时,将有效实现合理分配数据资源。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技术的支撑可更好的服务与用户[6]。大范围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传输信息的速率提高,更便于用户维护数据,因此虚拟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例如,VR技术,使用这一技术可以呈现物体的立体图像,帮助人们还原丢失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虚拟技术带来的优势,将虚拟技术深度融合到大数据环境中,加强企业发展推动力,使虚拟技术更具科学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虚拟技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使软件自身具备的功能更加丰富。

4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及方法(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4.1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由原有C/S模式发展为B/S

模式,目前软件工程发展更注重服务性质,即为软件服务工程。这一设计模式将服务作为基础,可以迅速建立使用及共享服务,并且按照需求来分配,以符合分布式程序进行开发。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使应用服务化和资源虚拟化,提供给外界统一的服务接口,以此来处理大数据条件下分布变化及动态的情况,解决异构系统数据和整合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用于服务的软件设计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7]。

项目管理受到费用、进度和质量的制约,为了满足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与目标,需要规划、指导并监督很多活动。项目管理研究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系统工程,另一个是项目控制,图1为大数据软件工程管理控制要素。从图1可看出,这两方面存在重叠部分,系统工程能够向重叠部分输入技术,项目控制输入规划、进度和费用等内容。利用文档来体现出工程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系统文档树和工程管理计划,“文档树”指的是用树形结构来描述项目需求,一系列面向系统工程的文档,系统工程文件在自定结构化形式中存在联系。系统工程师作出提案环节以工作说明书及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准备文档树,有利于后期确定成本和进度需要的文本化任务。项目经理批准文档树后,应该在生命周期内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工程管理计划指的是项目工程中的任务及进度要求,以及如何管理及实现工程任务的文档。系统工程师在提案过程中以工作说明书和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描述工程过程和计划、集成、组织、控制、检测系统工程需求为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经理在批准工程管理计划后应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及时更新和维护。

4.2   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服务软件工程主要基础是及时、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以在较短时间内搭建共享网络数据信息的途径,例如线上服务共享资源平台可以使用分布式软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机整合移动通信服务口和传感器服务接口,其中包括虚拟化资源,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行业、个人生活,以及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管理人员需结合用户具体要求指导、监督和控制软件体验活动,避免出现资源信息泄露情况。此外,管理人员也要将录入项目进度、成本及策划性能等管理控制内容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也要重视录入技术人员信息。

(1)培养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与人才建设不可分割,利用电子及IT产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团队,不断完善团队,促进企业创新,保证人才竞争公平公正公开,此外,应该构建培养人才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的竞争意识,更符合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除此之外,不断优化培训模式,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条件及形态特征,使教学模式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

(2)优化市场竞争标准

根据目前规范使用有关法律法规来打击伪造以及盗窃等问题,规范市场行为,共享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可以在技术方面支持企业和个人发展,有利于提高现代化工程的凝聚力,优化市场竞争标准,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3)严控软件技术质量

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能够突出大数据时代具备的特征,传统制造业使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转型,人们有着越来越多样和个性的需求,因此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功能不同和类型不同的各種软件。基于这一条件,应该不断优化和升级各种软件系统,满足现阶段市场不断增长的要求。除此之外,因为应用软件引发的运行质量和系统安全等问题,是很多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应用软件的水平,防止损害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软件最后环节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管,并开展严格、仔细的软件测试工作。

5  大数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ig data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5.1   开放式发展

大量数据流是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提,从而应不断创新升级技术,找到最佳的开发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有效应用软件功能等。网络运行能够提升利润,满足用户各类需求,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5.2   在其他领域中融合

目前很多领域应用软件工程技术,因为这一技术会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软件工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都能发挥巨大作用。运行应用程序,可通过数据平台收集并分析信息。

6   结论(Conclusion)

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因此提升了研发和使用各类软件的速度及范围,在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效果会对系统运行水平有直接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保障软件质量,将测试软件工作做好,结合软件用户要求和软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方式,保证科学、准确管理软件工程,发挥出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汪鸿彬.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信息记录材料,2019(6):81-82.

[2] 冯骥,冉瑞生,张扬.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3):19-21.

[3] 居朝洋.大数据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9(6):76.

[4] 李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176.

[5] 方玉杰.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6):8;10.

[6] 钦道理.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门窗,2019(20):238.

[7] 刘晓霞,贾冀哲,徐嘉拓.关于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5):40;42.

作者简介:

成安霞(1973-),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大数据,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开发.

软件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来自网上,并非科大官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1 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专业属于经济学大类,经济学类。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专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编程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崭新领域。虽然在名称上有很大的变动,可称作Financial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Finance, Quantitative Finance或者Computational Finance,但实际学习的内容是相似的,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编程、证券衍生物定价、风险分析、金融模型、金融信息分析和一些高级的金融理论等。金融工程项目课程是极具职业导向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当强的计算机和数学素质,同时具有管理和商务技巧的专业人士,使他们可以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公司财务部门等,从事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估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预测等工作。

金融工程专业的兴起,以及它的高回报率,吸引了许多立志投身金融业的申请者。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申请金融工程的人数还是在成倍地增长。虽然不断地有学校开设金融工程的硕士课程,但是增长的速度远远没有申请人数增加的速度快。因此,金融工程的申请越来越激烈也是在所难免。

2 专业特点

金融工程专业立足于师资力量雄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学科点,依托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金融、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熟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掌握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金融、计量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金融工程专才。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精神实质,认真领会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2.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通晓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策划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

4.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金融理论前沿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

5.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8.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专业论文、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以及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

9.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3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经济学模块;金融学模块;计算机模块;数学与统计模块等四大模块。开设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与分析应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与精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金融法等。特色方向

本专业设有金融产品设计、开发与定价;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与金融决策分析;公司金融与资本运作四个特色专业方向。

特色课程:金融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与分析应用等。学制、学位与毕业

学制原则上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亦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完成总学分175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48,实践环节学分15,素质教育12),方可准予毕业。

4 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专业主要是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所以,金融工程不同于MBA和MSP,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也称作金融工程师——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

2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总体来说工作相对辛苦,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为例,虽然实际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程序员没有本质区别,但不仅收入高,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就现在来说,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4.1 就业方向

主要到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等。 6 其他信息

6.1 金融工程的核心内容

金融工程中,其核心在于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它包括:

1.新型金融工具的创造,如创造第一个零息债券,第一个互换合约等;

2.已有工具的发展应用,如把期货交易应用于新的领域,发展出众多的期权及互换的品种等;

3.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运用组合分解技术,复合出新的金融产品,如远期互换,期货期权,新的财务结构的构造等。

6.2 金融工程的运作程序

金融工程的运作具有规范化的程序:诊断—分析—开发—定价—交付使用,基本过程程序化。

其中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产品的性能目标确定,方案的优化设计,产品的开发,定价模型的确定,仿真的模拟试验,小批量的应用和反馈修正,直到大批量的销售、推广应用,各个环节紧密有序。大部分的被创新的新金融产品,成为运用金融工程创造性解决其他相关金融财务问题的工具,即组合性产品中的基本单元。 6.3 金融工程师

金融工程师,指通过专业培训,考试通过,获取权威行业协会或相应金融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的人员。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不同,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

上一篇:对外营销论文下一篇:教师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