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范文

2023-09-12

设计专业范文第1篇

我是一名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因为学设计可以绘画出自己的理念,让更多人感觉到你的快乐。四年里,我参与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多次参加了多次设计大赛,很好的锻炼自己,包括专业知识、心理素质,使自己更加理性成熟。参与使我充实、快乐,使我成长。此外,我热爱文学,能够把丰富的文学知识运用到学习与创作中。 在思想方面。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差的比较大,如何正确运用理论去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学习方面。以专业动漫为主体,其他科目知识为辅。大学三年认真学习各科专业课程,已基本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另外,我非常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每天早上坚持起来晨读,注重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大学期间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工作,我懂得了劳动的艰辛,懂得了做任何事都需要认真、耐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让我更珍惜所有劳动成果,更合理使用父母的血汗钱。在其中我更是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我相信我用百分百认真处事工作的态度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合作伙伴的帮助和指教,可以战胜一切。

设计专业范文第2篇

摘 要:双创教育虽已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但一直都是以就业的导向的,并未与专业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整体,教育效率低。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推动下,只有进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才能实现高效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备双创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的新型人才。本文构建了模块化的“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模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体现在知识的整合,技能的整合,表现在知识模块与技能模块的整合。重点研究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模块化;“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充分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老牌工科专业面临着转型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了教育的关键。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扎根在专业教育的沃土当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育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落脚点。

一、“互联网+”时代特征

什么是“互联网+”?阿里研究院认为,“‘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城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将呈现出如下新特征:①大数据资源的出现;②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③信息的自媒体化;④用户的中心化;⑤创业的长尾端化。

二、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区别

专业教育主要是通過课堂与实践等环节,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行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偏重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国的专业教育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专门教育。

双创教育的目的在于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双创精神、双创技能和双创能力。双创教育特别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学生开创型、主动性的开发和提升,使学生具有双创能力、实战能力及敏锐发掘创新点能力,具备创造性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三、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都是奉行传统的专业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机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才开始重视双创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双创教育都是作为选修课和网课开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教育体系,可以说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二者均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且缺乏关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积极实现“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即二者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实现对专业知识认知的创新升华,实现专业教育新的社会价值,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

1.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是教育效益增长的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由教育培养的,因此,这种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我国的教育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像教育偏离社会、偏离以人为本的倾向,教育效率普遍低下等问题。为了提升教育的价值,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验,在传统专业教育中增加双创教育内容,提升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提升教育社会价值,促进教育效益增长的有效手段。

2.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是就业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随着国家间竞争和人才流动的加剧,大量依托专业知识的创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以提供专业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考验。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主动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互联网+”时代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工作岗位的创新者创造真。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凸显。大学职能转变为在研究和教学之外,还要承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甚至直接向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这就要求转变单一的专业人才教育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的构建

教育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双创教育是为了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所传授的是不同领域的知识,为了研究不同领域的知识,根据赫伯特·西蒙的模块化概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模块化。模块化的知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子知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必须与其他知识模块融合以构成更大的知识模块或知识领域。为了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在一起,将专业教育分为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将双创教育分为双创知识教育和双创技能教育。构建出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如图1,专业知识与双创知识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程又是由不同的知识模块构成;专业技能与双创技能也要通过不同的实践环节来实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的实践模块来承载特定的训练技能。将知识和技能模块化后,图1整合模型模块化后为图2。

[专业教育] [整合] [双创教育]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双创知识] [双创技能] [整合]

图1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

[专业教育] [整合] [双创教育] [专业知识模块1

专业知识模块X][…] [专业技能实践1

专业技能实践X][…] [整合] [双创知识模块1

双创知识模块X][…] [双创技能实践1

双创技能实践X][…]

图2 模块化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

五、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整合

新工科理念,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变革而提出的。新工科专业,是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传统工科专业必须进行升级改造才能与时代接轨。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由机械学与电子学组合而成,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以机械学和电子学为基础,既懂机又懂电,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懂得技术装备,能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具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必须烙上“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时代印记,才能使冷冰冰的机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和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必须进行转型调整。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中高效植入双创教育,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适应新时代必经之路。依据构建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机电一体化专业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点开展双创教育,把双创教育整合到专业教育的系列环节中,特别是实践性教学中,将双创教育贯彻于人才培育过程中。

1.把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战略性、统揽性工作,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首先要把双创教育的理念整合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创新为主线、以创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为总揽,开展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必须完成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理念、课程架构,课程内容等。致力于培育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专业素质、创新思维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使其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运行规律和经济运行方式,做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准备,做到即便不创业也能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并充分实现其人生的价值。要將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整合后内容纳入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1)以创新为主线寻找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指以新思维、新创作、新发明、新技术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教育的发展更要有创新。只有将大学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将学校办学定位为创业型大学,将创业基因植入个人人生规划之中,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双创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将二者整合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2)以实践为平台尝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路径,双创教育是一门实战性教育,不但强调过程,更注重通过能力的发挥与资源的整合并产生实际结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也已成为专业教育实战性的重要内容,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照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增加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比例,提高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质量,实践平台搭建将成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必经之路。

(3)以课程为载体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机制,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最前沿、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本文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加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处理好通识教育、科学基础与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尤其要结合国家政策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构建平台,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将双创教育内容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中

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大纲,整合了双创内容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才能符合产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在专业教育中整合入双创教育内容,课程内容要符合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实际,融入能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双创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基于专业背景敏锐发现和把握创新创业机会。

3.将双创元素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中

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际应用强、与企业联系紧密、与产业直接对接的特点,将双创元素整合到专业教育中,更具有可行性。专业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典型的企业创新创业案例,在介绍专业知识同时重点要把学科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前沿技术可能产生的创新创业点提炼给学生。学生通过整合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能够发掘出未来将要学习专业的创新创业点。

4.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创业课程

为了实现学生以创业为起点的高层次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成功率,不但要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还要增加符合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色创业课程,在该课程中介绍可以触发创业机会的每一个创新创业知识点和机会窗,把每一个创新创业点整合到专业知识中,实现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同步教育的双重目的。

5.将双创教育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中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包括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三者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习,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进一步熟练技能。学生围绕毕业设计题目,学习和提高研究设计、数据处理、资料统计、资料总结、论文撰写等综合技能,为创业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准备。在顶岗实习环节,学生通过接触企业生产实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双创教育高效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中,将提炼识别的创新创业点整合到专业实习中,并进行重点实践。

六、结语

本研究课题构建的模块化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为职业院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双创型人才提供了借鉴,从专业源头修复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之间的鸿沟,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搭建了融合之桥。整合了双创教育的专业教育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效率,达到了高效教育的目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是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行动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整合,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及培养双创型人才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5:2.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3]彭文博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4]张项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

[5]邵伟,张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维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

[6]刘阳.高校创业教育校内支持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04.

[7]赵莹,王林桂,姚广龙,王健,余文刚,宋希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性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8]王元卓,于建业.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大数据,2018,11.

[9]杨涛,杨晓培.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J].职教论坛,2012,09.

[10]曾鸣.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J].支点,2019,02.

课题来源于“天津市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年度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课题编号XHXB2018B087

设计专业范文第3篇

其中里面的艺术类包括了传统的艺术类专业如美术、音乐等相对就业面狭窄, 但是在传统艺术类专业里有一些新兴专业如动画设计、广告设计等美术设计类专业以及游戏策划等专业开始突然走俏, 艺术类专业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正朝多方向发展。

其中曾经被一度称之为“新世纪的朝阳行业”的动画设计专业也在其中, 并且有一段时间的动画设计专业处于低迷的状态, 回顾当时的市场动画行业人才大量缺口, 紧跟着大批的本科、专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开设动画设计专业, 还有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都为动画设计专业培养、输出了规模庞大的毕业生。当时出现了矛盾的局面:一方面行业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大批量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问题出在了哪里。学校的盲目跟风, 不具备办学条件, 但是落后的教育模式也是原因所在。现在整个动画市场真正慢慢的复苏, 但是上文中提到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本文将从院校传统的动画专业培养和教育模式的角度去探讨为何培养出的学生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出现了偏差, 以及怎么应用具有前瞻性的一些教育措施来缩小这种供需关系的一点思考。

一、院校动画专业教育情况分析

院校的教育和社会上的需求脱节。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公司找不到可用的人, 说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偏差, 不足以为公司创造收益。原因如下:

1、部分院校不具备开设动画专业的条件和师资

部分院校开设专业的出发点是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的。目前高中毕业生逐年下降, 生源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上哪个专业火爆, 就开设哪个专业。往往都是先开专业把学生招到学校里, 然后才考虑师资的问题。师资解决的途径常用两种, 一是校内非专业教职员工转岗, 二是招聘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样就面临转岗教师专业性不强和新招聘教师经验不足的状况。更重要的, 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专业相关的从业背景, 往往依靠自己在学校掌握的知识技能或依靠教材进行授课, 所讲授的内容偏离行业需求。

2、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出现偏差, 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动画、游戏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进行了多次洗牌。游戏技术的革新往往是随着人们娱乐的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变化、升级。游戏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的变化:单机游戏向网络游戏发展;客户端游戏向Web网页游戏发展;PC (电脑) 平台向手机平台发展;传统操作 (鼠标、键盘或触屏) 游戏逐渐向体感游戏 (更强调交互性) 发展的特点。整个行业随着市场需求不断的发展、变化, 而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实还是定位在了动画公司或游戏公司设计部门的设计师或美工。与之配套的课程设置过于陈旧, 除了在学校掌握绘画方面的技巧可以灵活运用外, 动画、游戏的设计理念, 制作技术早就已经落伍了。比如电视台非线性编辑普遍使用edius, 学校教学普遍开设的课程是Premiere;游戏公司制作游戏时已经普遍使用游戏引擎 (Unity3D、UDK等) 时, 院校还在单教3ds Max或Maya这些软件等等情况。基础知识固然很重要, 但是与行业接轨, 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更不能忽视。

二、通过优化教育措施改善现状的一些思考

动画设计专业的教育与培养一定应具备前瞻性。一味的抱怨教育部门规划、监管不善, 埋怨学校重视度不够、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济于事, 从教育本身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提出一些的我思考供大家参考。

1) 专业带头人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了解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主流技术手段。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有前瞻性, 预见性。安排的课程应与课程的就业岗位衔接, 不能闭门造车。

2) 一线教师及时掌握设计软件更新版本的新功能。在信息时代, 知识、技术的更新奇快, 软件、工具的迭替飞速, 教师不得不根据行业需要进行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和时代的知识进行传递。

3) 平衡设计创意与制作技术的关系, 正确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设计创意与制作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味的学习工具, 没有好的创意思维, 是做不出好的作品的;反之也是一样的。动画、游戏行业受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影响非常大。例如:《阿凡达》由“电影之王”卡梅隆准备了14年, 耗资3亿美元, 4年摄制。导演卡梅隆表示, “我们花了这么久的时间, 是在等待电影制作技术发展起来, 等它能够捕捉到人类脸上细微的表情, 而不损失任何内心的情绪。”

4) 课堂教育需要改革创新, 课堂教学形式及教材不应拘泥于传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简到难, 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的大赛, 以赛促练, 增强对动画制作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育受时间、空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定要培养学生掌握自我提高的能力。比如关注动画、游戏行业的论坛、国内外优秀的视频教学资源、社区等。

6) 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及抗压力能力。动画行业的岗位本身属于创意、设计、制作部门, 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工作压力自然就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就需要研究一下各种软件之所长。

我觉得前瞻性教育, 就是能够把握时代的脉络, 有预见性的看待知识技术的发展, 注重知识、技能与行业发展的关联性, 有计划、有目的的根据行业岗位需求, 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者就像一个雕塑家, 学生都是具有被塑造性的, 教育过程需要像雕塑家一样在雕塑的过程中进行艺术的处理,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可用之才。

摘要:一味的抱怨教育部门规划、监管不善, 埋怨学校重视度不够、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济于事, 本文将从院校传统的设计专业培养和教育模式的角度去探讨为何培养出的学生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出现了偏差, 以及怎么应用具有前瞻性的一些教育措施来缩小这种供需关系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前瞻性教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爱贤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教育探索》2015·11.

设计专业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论述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现存问题,并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提出设想,同时也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毕业设计团队合作模式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使学生更能适应并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设计学;毕业设计;艺术学科;跨学科

本科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串连,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能否将大学里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对接于市场,服务于社会,毕业设计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而言,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是检验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新型人才的工具。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设计学科以及设计产业和行业的对接越来越快,高校在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不断迫使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进,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作为独立的一套体系,不同于其他设计、写生等实践环节,单一地考核学生所学的某一门课程,而是针对大学所学的所有课程的综合应用。

一、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存问题

1. “一对多”模式,指导效率低。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由于学生的扩招,老师的短缺,导致一名老师需要指导10多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就是“一对多”模式。不少高级职称的老师另外还要指导研究生,所以工作量也非常大,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此外,同一导师指导的课题重复或具有相关性,会造成研究课题的狭隘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实验资源竞争。

2. 毕业设计作品空洞。我们在看历届学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很空洞,完全停留在概念式、形式化和表象化的视觉层面,或者缺乏背景学科的支撑,因而使得设计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内容。事实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设计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了园林、生态等专业的知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家具、材料等专业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研究装置艺术的学生了解了电子控制、传感器、机械原理等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作品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 学生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正日益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同学正越发浮躁、功利,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同学仅仅是为了分数而看书,为了拿学位而学习,不求学到多少知识,但求完成任务。如在外实习的同学,有不少直接将公司的图纸、设计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网络找枪手,付费为自己完成毕业设计。

4. 与求职高峰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环节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求职的高峰期。因此,不少同学会请假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去单位实习,从而牺牲了大部分毕业设计时间。与毕业设计相比,学生更重视就业和实习。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设想

1. 加强毕业选题前瞻性和学术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提升设计的高度。 同学们可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1]。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事业,启迪设计实施的灵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以其为方向指引,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

2. 进一步加强毕业展展览方式的多元化,展板、实物、多媒体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在美术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大高校每年都集中在5月、6月举行。展示方式的多样、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新颖,应该是本科毕业展的重要特色。然而,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展在展览形式上较为单一。事实上,综合性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运用优势学科的力量,将艺术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加强团队合作,特别是跨专业或跨学院的合作。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其要求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分析能力,技术可行性,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化。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既可以避免毕业作品的抄袭,又可以也有效地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时间。

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因此参与的人员也要包括多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成员的设计质量以及进度都会影响到团队总体的设计质量与进度。老师也要及时跟踪,合理把握设计的大方向。然而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相比,跨学科毕业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布置时间。

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及时返校投入设计,将之列入考核范畴。学院要组织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工作记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5. 可实行二辩、三辩模式,防止同学心存侥幸,避免毕业设计的粗制滥造。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席情况,如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1/3,则通知学生不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只能推迟到后面二辩、三辩。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后期的重点环节,是检验学生四年收获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其重要性。我们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立足国际视野,尊重学生的创意,为学生提供平台,从而推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进程。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钟蕾.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联动模式探索,商场现代化,2012:100-101.

设计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更新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尤其是防火设计方便有了长足的进步,民用建筑工程防火设计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不断对民用建筑工程防火设计体系进行完善,民用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过,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工程量不断增加,结构复杂,而且机电安装工程的数量增多,这些都使得民用建筑工程存在很多火灾隐患,事实上也发生了很多比较严重的民用建筑火灾事故。所以在进行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时,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设计的重点内容,防水设计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也是关键的环节。

一、现代民用建筑火灾形成特点及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一)现代民用建筑火灾形成的主要特点

现代民用建筑工程火灾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用建筑火灾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现代民用建筑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机电设备数量众多,因此建筑内部存在大量的管线,这些管理难免会出现交叉分布的情况,如此复杂的结构以及大数量的机电设备,同时复杂的管线分布,都成为了引发民用建筑火灾的危险点。其次是发生火灾后控制难度很大。现代民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在民用建筑内快速的蔓延,控制难度非常大,建筑内部空间有很多可燃物品和材料,造成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再次是民用建筑发生火灾后的救援存在较大的难度。现代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跨度大,发生火灾时人员距离安全出口的距离通常都比较远,而且建筑内人员众多,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救援的难度。最后就是可燃物多,现代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不仅数量大,而种类繁多,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可燃性材料,如果发生火灾,如此多的可燃物质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现代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虽然我国现代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防火设计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防火设计规范化的问题,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时,很多都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火灾的规避设计,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也就无法准确的预测防火设计问题。这就降低了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是当前我国民用建筑对于防火区的设计比较简单,考虑不够全面,同时防火材料选择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主要考虑施工成本方面的问题,选择的施工材料价格低廉,防火性能较差。第三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时对于烟火的蔓延问题考虑不够全面。现代民用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存在很多的电梯井、各类管道井、楼梯井和空调管道等,这些都会加速烟火的蔓延速度,而设计人员对这些因素考虑不全面,没有通过系统的分析进行防火设计,进而加速了烟火的蔓延速度。最后是部分民用建筑中没有设计和安装自动报警系统,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即使有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性能也不符合标准,日常的保养维修工作也有所欠缺,导致了自动报警系统形同虚设。

二、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一)防火墙的设计和应用

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运行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可以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也可以使人们在发生火灾后能够快速的撤离现场。而防火墙就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比较常见的防火设计形式。在进行防火墙设计时,重点就是防火墙的厚度以及防火墙材料的选择。首先,民用建筑防火墙的厚度要根据民用建筑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火灾后发挥应用的作用,也减少了防火墙倒塌的几率,能够为现场人员的撤离争取时间。其次,防火墙的材料的选择务必要考虑到材料的防火性能,选择防火性能较高的材料,同时还要满足民用建设结构的要求。除此之外,在民用建设设计和施工中,如果有打洞施工一定要避开防火墙,不能在防火墙上进行打洞,否则就会降低防火墙的防火性能。

(二)门窗设计应用

民用建设设计中,门窗的设计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合理的门窗设计可以保证建筑室内的通风和采光,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人们提供逃生的途径,而且也有利于救援人员进行火灾营救。不过目前很多民用建筑在设计中都没有逃生门窗,或者是门窗上都加装了护栏等,这些都不利于门窗的防火逃生以及营救。对此,在进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时,首先要采取防火性能较高的门窗材料,例如防火玻璃等。其次要在适当的位置设计通风窗口,如果发生火灾,这些通风窗口能够使民用建筑内的烟雾快速的排出,减少人员的伤亡。

(三)设计合理的消防安全通道

民用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如何能够快速的撤离火灾现场,简单说就是如何能够尽快离开发生火灾的建筑。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消防安全通道,因此消防安全通道是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内容。虽然目前大部分民用建筑中都有相应的安全通道,不过很多安全通道的疏散门长期处于锁闭状态,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开启。或者使安全通道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增加了人们撤离的难度,无法达到理想的逃生效果,甚至还会引发踩踏事故。对此,民用建筑管理部分要加强安全通道疏散门的管理,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这样在保证用户安全的前提下,也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启疏散门。而设计人员再根据民用建筑的结构合理的设计安全通道的位置和路线,保证民用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快速的撤离火灾现场,使消防安全通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通道。

(四)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形式

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需要使用水进行火灾扑救,因此对于消火栓给水系统的选择至关重要。现代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通常分为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而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而随着现代民用建筑的层高不断增加,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区给水设计和不分区给水设计。分区给水设计对于民用建筑防火安全性能来说作用明显,分区给水主要分为并联分区供水、串联分区供水、减压阀分区供水三种形式,这三种供水形式各有利弊,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民用建筑的實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设计和选择,从而在保证民用建筑防火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做好用水的经济合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不仅关系到民用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民用建设防火设计时,要考虑到现代民用建筑火灾形成特点,结合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以及民用建筑的设计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从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李引擎,张向阳,李磊,刘文利,肖泽南.建筑防火安全的新思维——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历程[J].建筑科学,2013,(11):70-79.

杜春宇.浅谈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中外建筑,2016,(11):134-136.

孙作芹.性能化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防火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5,(09):22.

上一篇:招贴设计下一篇:平面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