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范文

2023-10-23

高端装备制造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7-0174-0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及各行业进行简单再生产提供工具和装备的生产制造部门,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科技技术为核心,处于高端产业重要环节,决定整个产业中战略位置,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处于主体,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按照工信部印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选择,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端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1.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浙江地区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近几年浙江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其人才的缺口呈逐年增大的趋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正日益加强。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装备制造业也将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一支掌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随着全球大中型企业在浙江地区投资建厂,迫切需要大量的相关高技能人才。

2.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将深化教产合作,强化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搭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探索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会议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例为15%,到2020年,将比例提高到25%以上,提高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同时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却十分缺乏,浙江地区的一大批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否则在浙江地区获得生存越来越困难,面对近年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增长远远不及高端设备的增长,而目前我国培养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目前高等学校大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没有专门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作为培养的专业,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发生变革,加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未来十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养力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变。

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办学专业定位不明确,职业教育灌输不强,不少高职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受场地、资金等因素导致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人数严重不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薪金待遇上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容易出现留不住人或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企业职工培训处于被动局面。企业自身重视生产与短期利益,对员工培养投入不足,使企业应承担的培训责任转移给职业院校和社会。同时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为企业员工制订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大部分企业很少设定专门的培训部门,企业员工很少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对培训教育资金投入欠缺,缺乏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

3.高技能职业培训的机制尚未成型。随着市场化的竞争,行业、企业的竞争加剧、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人才的最大受益者,企业经营者如果只追求利润,对高技能人才只使用不培养,形成不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社会上的培训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培训机构为数众多,但在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规模达不到高技能人才所需要求。

4.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高端技能人才学历层次偏低,以技师为例,学历层次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直接影响到现有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从而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地区分布上看,人才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将带来直接影响。

三、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

1.根据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构建高素质技能人才知识、技能与素质体系,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高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人才,是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被企业所用。我国要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必然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70%以上需要高端技能人才,需要建立产学研基地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相对应。

2.以“校中厂、厂中校”与“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编制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选派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为院校学生授课。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组织框架。以“校企合作、产学一体”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秀企业文化,对接企业岗位要求,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技能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

3.强化行业标准应用,培育“双师”结构高素质师资团队建设。为保证基于行业标准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推进,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内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一线企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建成了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在江浙地区及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师资团队。以行业企业一线产品为载体,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注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制定,并编写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培训教材,课程的内容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新技术、工艺相结合。

4.实施项目化管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县校合作,既发挥县域的优势,又利用院校的人才、科技、教学资源优势,达到县域和院校的双赢――一方面提升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为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同时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实行专业教师互访学习等内容;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开展课程深层次合作、共同组建技术开发室、探索引入四年制课程体系等内容。

5.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人员、规模的限制,凭借企业自身很难开展培训高技能人才。可以考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小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高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中小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总而言之,提升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的引导和政策上的支持,结合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规律,将企业的利益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正楚,潘红玉,寻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模式变革趋势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78-179.

[2] 史旦旦,任梅.浙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2):57-60.

[3] 金潇明,周劲松,文益民等.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9,(4):42-44.

[4] 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3-5.

[5] 王莉杰,涂丽华,胡春榜.基于技能竞赛视域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10):18-20.

[6] 潘万贵,林海波.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基于“三位一体”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0-42.

高端装备制造范文第2篇

2010年12月22日 19:3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中期趋势能否持续经济复苏拐点隐现强势调整谁主沉浮市场热点快速捕捉前 言:2010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智能制造装备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0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决定》精神,目前市场已经熟知的陆(高铁)、海(海工)、空(大飞机、卫星),以及市场尚未充分发掘的“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都将是国家政策明确扶持的细分领域。我们相信,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先重点发展方向,未来中国做强做大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实现制造强国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并最终通向“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研究结论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而智能的高端装备,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因此,先进性和智能性是其两大主要特征。由于智能制造装备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站在战略高度上深入理解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配套”功能。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中仍以制造业为主,在紧紧围绕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而展开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作为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便被赋予了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结合这一定位,我们认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配套功能不仅体现在对于海工、高铁、大飞机、卫星等高端装备的配套及对于其他行业制造装备的零部件等简单配套,而更重要的发展方向将是为各行业提供控制系统、成套生产线、机器人等各种高级形式的配套。

投资逻辑:尽管智能制造装备涉及领域众多,但结合此前高端装备领域已经将大飞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等重大复杂战略工程确定为发展方向,以及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指导目录开始提倡“必须要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执行原则,我们认为,相比其他领域,智能专用设备(机器人、各类无人机械)及智能控制系统这两大领域最能体现“高端、智能”的特点,同时,由于其既能代表行业的技术升级方向,又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前景,而目前资本市场也并未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将极有可能成为智能制造装备中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建议投资标的。我们重点推荐机器人、智云股份、日发数码、金自天正、宝德股份、先河环保、尤洛卡。(

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股票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装备制造业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而意味着未来国家将对装备制造业进一步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所以,装备制造业有望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产业热点。而产业热点历来是A股市场的板块热点,故此类个股在近期的活跃,主要是因为主流资金开始深度挖掘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热点所引发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已到了加速释放成长潜能的周期。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重工业化进入到提速的阶段,高铁的建设、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后发优势等产业正在加速我国重工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引擎。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积累之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而且目前我国高铁等方面的建设,也为技术积累提供了释放的窗口,从而使得装备制造业出现了厚积薄发的态势,进而推动着装备制造业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黑马群落、高成长股集中的群落。

目前下游需求的旺盛也将推动着装备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加速成长。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机械化的趋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无论是纺织机械设备还是煤炭等矿产开采设备,都将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需求旺盛周期。所以,近期媒体屡屡报道了关于纺织机械等提供生产线自动化能力的设备需求旺盛,这些均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成长契机。二是我国大规模的政府或央企的投资。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大高铁、海洋石油、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特高压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这就意味着随着政府以及大型央企投资力度的加大,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海洋石油、高铁等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

而且,这还会形成连锁的反应,比如说高铁对高速车轴、高速钢轨等,这些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亚于房地产企业,所以,可以肯定的,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意味着该行业将成为未来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投资主题。

也就是说,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活跃只是该板块长期牛市征途的一个序幕,因此,此类个股今日的高点就可能是明日的低点,如此就描绘出此类个股未来的高成长蓝图以及二级市场持续震荡走牛的蓝图。所以,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装备制造业板块。

其中有两类个股可积极跟踪,一是下游需求旺盛的装备制造业个股,其中高铁的天业通联(002459)、太原重工,煤炭设备的郑煤机(601717)以及即将上市交易的山东矿机,风电设备的湘电股份(600416)[31.55 1.28%],海洋工程的中集集团(000039)、振华重工(600320)[7.27 5.21%]、中海油服(601808)、杰瑞股份(002353),环保设备的盛运股份

(300090)、先河环保(300137),高压、特高压的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特变电工(600089)等。

二是为这些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设备的个股,比如说风电变流器的海得控制(002184),自动化设备业务的汇种技术、英威腾(002334)等。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五大方面。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在2011年一季度出台。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出台的时间则将暂时“让路”,在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后再公布。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目标,在高端装备业方面加强创新、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培育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加强产业集聚地的建设。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未来1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总体上处于下游和低端位置,一直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要向“制造强国”转变,就必须发展高端装备,走在各国的前列。所以装备制造高端化将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据悉,到202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将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一分支产业中,航空装备产业被列为首位,其次分别是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方面的上市公司有航空动力(600893)、中国卫星(600118)等;高速铁路方面有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等;海洋工程方面有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等;智能装备方面有远望谷(002161)、合康变频(300048)等。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今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据市场人士分析,高端装备的五大细分领域,行业市场容量均较可观,发展潜力巨大。以高铁为例,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在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而航空装备产业,由于有大飞机项目、发展支线飞机、低空开放等机会,更是前景广阔。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在2011 年一季 度出台,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目标, 在高端装备业方面加强创新、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培育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加强产业集聚地的建设。

未来10 年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增长期,预计到 2020 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 产值将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 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25%。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一分支产业中, 航空装备产业被列为首位,其次分别是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板块,航空装备业由于其高技术密集、高资本密集以及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而列为高端装备 制造业的首位,按照航空装备的下游用途,可以分为军用航空装备和交通运输用航空装备和通用航空装备。 发展军用航空制造业事关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高低的反映; 而发展大飞机和支线飞机为主的运输航空装备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端消费需求;

通用航空装备的大力发展则有望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新增长点。对于航天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进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军用航空装备领域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有明确重组预期 的航空动力、哈飞股份(600038),民用航空领域关注受益于大飞机项目的西飞国际(000768), 通用航空领域关注低空开放率先受益的运营商中信海直(000099)和航空维修龙头海特高新(002023)。

高铁板块,高铁作为"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预计十二五期 间新增里程将超过 1.6 万公里。我们重点推荐目前手持订单相当饱满且相对南车市值较小的中国北车,以及紧固件龙头晋亿实业(601002)与国内铁路桥梁起重运输设备领导者天业通联。

海洋工程板块,未来 5 年内海洋工程装备将迎来建设和发展的高潮,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海洋 工程装备业产值有望到达千亿以上规模。我们看好国内独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海油工程,油田服务与专用设备提供商杰瑞股份,以及海洋工程业务蓄势待发的中集集团。

智能装备板块,重点看好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子行业,重点推荐机床制造龙头昆明机床(600806);集团整体上市预期强烈的精密磨齿机龙头秦川发展(000837);机床主业发展开始提速,且有 房地产项目及创投业务为机床主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业绩支撑的南通科技(600862);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天马股份(002122);以及工业机器人(300024)与自动化成套装备供应商机器人。

从宏观背景看,在房地产投资受限以及4万亿政策性投资明年将开始陆续到期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政策势必将保持投资增长的稳定性,这也在宽财政的政策规划中得到了证明。因此,那些有较强资金吸纳能力的领域就值得在明年重点关注,铁路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从行业基本面看,高铁板块也具备较强的增长动力。长江证券(000783)指出,

在高铁规划超预期和列车密度提升的双重推动下,国内高铁装备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首先,高铁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发展。《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原计划到2020年高铁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提速线路,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内地九成以上人口。而根据目前开工情况,预计在2012年高铁投运里程就将达到1.3万公里,高铁建设将远远超出预期。

其次,铁作为未来客运发展的主方向必然会继续大力发展,随着高铁旅客数量提高,列车保有密度的提高是铁路装备行业增长的第二大动力。目前高铁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运线路列车班次偏低,列车保有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随着高铁客流的增多,列车保有量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高铁装备行业增长。

在具体投资机会方面,广发证券(000776)[54.69 3.95%]报告指出,6个月内看好中国南车的投资机会,长期看好中国北车的机会。此外,在配件公司方面,看好新筑股份(002480)、中鼎股份(000887)、时代新材(600458)、华东数控、晋亿实业等公司的投资机会。

航天军工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其中蕴含了广阔的投资机会。国务院的决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第一位。

经过10余年的积累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率先开始了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未来10年航天军工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也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五大细分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是中国航天工业由科学实验型向生产应用型转变的标志,未来市场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大飞机项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国未来20年的市场规模约4,880亿美元,国产ARJ21和C919型飞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家低空空域放松管制后,通用航空的市场会迅速发展。此外,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母舰细分产业领域均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将持续深化:军工资产证券化是中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认为短期的某些意外事件会改变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目前,航空工业资产证券化率在35%左右,兵器工业集团的比例约20%,航天科技(000901)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个比例在10-13%左右。军工集团后续资产整合空间十分广阔。

高端装备制造范文第3篇

政策支持国产化

近年来,为了推进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少省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

比如山西省陆续出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山西省装备制造三年推进计划》《关于煤化工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意见》《山西省煤化工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法规,均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将推动煤化工装备项目布局实施放在各重点产业的首位,着力打造以现代煤化工关键设备为主导产品、具备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工程总包能力的晋北、太原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这些都为山西煤化工装备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联合发布了《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这是浙江七大产业的首个全省性规划,明确将以“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手段,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由“装备制造大省”到“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中,确定了重点突破的16个关键领域,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位列其中。”上海华谊集团副总裁魏建华指出,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牵头成立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小组,有关项目业主企业也相应地成立设备国产化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国产化工作;研发工作提前开展,装备制造企业主动和业主企业、设计院所对接,重大装备研究需统筹安排。

对于经国家批准的现代煤化工项目,魏建华建议,应提出明确的国产化目标、方案和实施计划,设备国产化率应不低于85%。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项目,优先予以安排。对国内空白或水平落后的装备,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并积极组织消化、吸收和自主化工作,推动现代煤化工装备定型化和标准化。

同时,魏建华提议,装备制造企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定位产品品种、价格和档次;瞄准高端制造,围绕石油、石化、精细化工、新材料、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重点着力发展与之相关的大型装置、关键装置、核心设备等。此外,企业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学研联合攻关的组织,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当下,‘互联网+’风头正劲,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突破口的《中国制造2025》将加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魏建华表示。

环保呼吁先进设备

“生态环境保护呼唤先进装备。”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潘家祯教授指出。

以石油化工厂内用水为例,世界平均吨油耗水量为0.5吨,我国为2.4吨;世界平均吨油排污水量0.15吨,我国为1.84吨;美国、日本工业污水回用率分别为80%、83%而我国只有10%~20%。现在不少合成氨、甲醇、纯碱等企业环保指标与达标有不小的差距,加上受持续雾霾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2030年节能减排的目标》的承诺,未来对新型环保设备的需求将会较大。

“节能降耗推动开发高效装备,装置的系统节能潜力很大。”潘家祯表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石油储量只占世界的2%,煤炭只占世界的11%,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3%。而单位GNP能源却为美国的2~3倍、日本的10倍。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存度将达60%,所以节能降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关于开发高效装备方向,潘家祯介绍,比如大型企业的汽电联产,能源梯级利用(燃气轮机发电产汽装备,高温气体净化设备);高温位热能回收,催化700℃烟气透平发电,余热锅炉产汽;低温位热能回收,300℃以下热源的利用(热泵、低温差高效换热器);CO锅炉化学能回收;高压液体的液力透平压力能回收;优化换热网络、蒸汽网络等。

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霍庆华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就是要用绿色发展要求倒逼产业调整,将我国能源供给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体系逐步转变为绿色可再生能源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煤化工产品必将出现向煤质清洁能源的转型和从普通燃料向重要材料的转型,这就需要高效石化装备作为支撑。

走向高端替代进口

潘家祯指出,过程工艺的大型化不断要求诞生新装备,为我国化工装备转型升级指引了方向。企业要在低谷中静心夯基础,狠心谋提升,向发展趋势要订单,做好了自己,不但可以替代进口设备,改造国内落后装置,也将有“走出去”的资本。

“大明重工看好化学品运输船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加快了关键配套组件槽板的研发攻关。如今,大明重工的化学品船用槽板组件不仅打破了欧洲公司的垄断,其加工制造能力甚至已经超越国外。”大明重工总经理王健非常自豪。

“物料的冷却结晶是化工、精细化工行业十分重要的单元操作,结晶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针对我国搅拌釜式结晶机、卧式长槽形螺带搅拌结晶机等种类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问题多,国外引进的DTB、ASLO、DP几种结晶机传热和降低能耗能力不足的现状,上海迅昌化工装备技术研究所进行了研发和创新。”上海迅昌化工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过志昌介绍,该所设计研制出了GLJ-高效刮壁式空心板片冷却连续结晶机和GGJ-高效刮壁式空心板片冷却分批结晶机。

据了解,这种结晶机在结晶的任何过程中可对冷却表面进行清壁操作,使冷却表面始终是干净的,结晶机的传热系数和冷却效率可始终维持不变,从而大大提高冷却传热效果,使一台结晶机可替代十几台甚至更多的釜式结晶机。

此外,山东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涡轮压裂车赶超世界水平。据了解,该公司研发的4500马力“阿波罗”涡轮压裂车是目前全球单机最大功率压裂车,我国由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涡轮压裂装备的国家。

对于今后装备制造业应具体提升的项目,潘家祯一一列举。

首先,流程工业装置大型化带来了对装备技术的新要求,如千万吨级大炼油厂的大型加氢反应器,我国最大内径5m、壁厚300mm、总重1200吨,而世界最大内径6m、壁厚480mm、总重1438吨,锻焊技术难度大,材质高强韧化。

其次,新能源领域使用的压力容器LNG、液氢、液氦、核聚变、CO2捕捉将得到快速发展。

再次,随着石油加工过程的发展,原来最简单的原油蒸馏装备塔、炉、换热器、泵、罐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催化反应过程占据主导地位,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液气固三相反应器应运而生,而大型低温球罐(-30℃,1.72MPa)更是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聚烯烃品种越来越多,相应需要许多技术难度大的新设备——乙烯裂解炉、板翅式冷箱、350MPa超高压反应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带搅拌浆的各类聚合反应器、重型螺旋卸料离心机等;百万吨乙烯所需的关键“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压缩机;百万吨级大乙烯大型离心压气机——单—机45000KW,要求高可靠性、高寿命。

此外,通用石化装备中,30万吨/年合成氨成套装备、6万立方米/时的大型空分设备、由9000米升级到12000米的石油钻机、海上石油平台等都是未来好的研发方向。

携手集优“走出去”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雄厚的资本支撑为化工专用设备制造走出国门提供了难得的巨大商机,化工装备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巨大。”魏建华对此信心满满,并建议业内企业大力为之。

中信证券并购部联席负责人张欣韵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兼顾了国际、国内需求,有望带动中国经济从过去30年严重依赖劳动力及资源要素的“世界工厂”增长模式,转型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参与者”。未来30年,装备制造产业链、基础设施产业链、能源管道产业链等产业链企业将最有希望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增长机遇。

据笔者了解,2015年年末,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与南苏丹SUDAR石油公司分别签署了南苏丹tharjiath重油电站及附属线路工程项目商务合同,合同金额约24亿元。这是中钢设备继2015年6月签订阿尔及利亚230万吨综合钢厂项目总承包合同后,在非洲市场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中钢股份副总经理、中钢国际董事长陆鹏程表示,该公司将与阳煤化工集团在国内项目良好合作基础上,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在海外项目上的合作,增强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像中钢一样走出去的公司不在少数,由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12万立方米等级特大型空分设备,将配套世界最大天然气制甲醇项目——伊朗波斯湾附近的卡维(Kavin)210万吨/年甲醇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制造的特大型空分设备正式进军国际高端市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空分设备、压缩机等产品已出口到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涉及油气、化工、医药、发电等领域。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套钻机及系列钻井泵等钻采装备远销中东、美洲、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大洋洲等地的58个国家和地区。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cramco)量身打造的3000HP智能一体化沙漠快移钻机下线,是如今中国民营石化装备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笔者从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揭晓的2015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了解到,共有6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比上一年增加3家,上榜数量居各国第一位。

数据表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仍然主要分布于亚太、欧洲及中东市场。此外,非洲市场在全球各大市场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却保持了增长,这说明非洲地区孕育着无限的商机。2015年石油化工领域共完成1253.36亿美元,较2014年的1282.2亿美元下降2.2%。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今年排名104位,较去年216位提高了112位,名次提升最快。

高端装备制造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在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主要内容,以美国在核心产业链中主导全球化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域控制、持续研发与创新突破;日本在核心产业链中的高技术高质量、抓准时机转型、政府扶持政策,德国在核心产业链中的设备制造、政府引导、人才培养为例,以三国的主要做法作为借鉴来发展中国的核心产业链安全建设。

关键词: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建设;西方产业链建设;产业链关键领域;持续研发

本文索引:刘泽慧.西方发达国家在核心产业链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J].商展经济,2022(03):-062.

1 美国在核心产业链安全建设的做法

1.1 主导全球化产业链

美国主导下的产业全球化经济产业链合理分工,分别由产品消费国、生产国和资源供应国共同构成。美国在整个全球化战略分工管理体系中,不仅需要负责向全球企业提供服务输出市场需求,还负责输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来推动全球化的整个全局战略统筹与整体组织。当前,全球整个产业链的复杂分工合作还是以美国为主导,形成了欧美以电子产品的技术创新、研发生产为主,日本、韩国等以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制造为主,澳大利亚、巴西等则以工业原材料出口为主的产业体系。

1.2 关键环节领域的控制

美国在产业链上关键领域始终保持着产业链的设计、研发及高端制造业的控制,构建长期稳定的产业链控制能力。美国一是在研发、知识产权、标准、战略四个方面形成贸易壁垒,从而控制产业链的发展。二是基础能力控制,针对关键环节控制。三是价值单元链控制,也就是将产业链上关键价值单元的主体企业吸纳整合在一起,形成创新闭环,互通有无,共同推动的发展状态。四是平台软件相支撑,企业通过软件深深嵌入制造业设计、生产、装配和服务各个环节,以数据贯穿实现产业链的控制。五是创新生态驱动,在这五种模式的驱动下,美国牢牢把握住了产业链的控制力[1]。

1.3 持续研发与创新突破

以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市场为例,特斯拉纯动力电动汽车的迅速规模扩张,很快让传统电动车厂意识到未来的市场竞争重点领域除了电动汽车本身外,还包括电动充电桩技术、充电站通信网络建设一系列技术[2]。美国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等工业基础能力方面的创新技术仍位居前列,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凭借对关键零部件和工艺技术的掌控牵制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在无人驾驶方面,美国企业凭借数据处理、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关键产业链的创新技术,正在引领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

2 日本在核心产业链安全建设的做法

日本从地理位置来看属于东方,但从国家的经济体制来看,属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日本通过学习欧美国家工业化的思想及引进技术和设备,工业进步突飞猛进。

2.1 鼓励发展高技术与高质量

在与欧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下,日本制定和组织实施《外资法》,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外国创新技术。企业根据这些高新技术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良和不断创新,并设计生产开发出更加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从而大大缩短了日本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程[3]。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日本地区经济成长增速大幅高于美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工业技术的进步。

2.2 抓准时机转型

20世纪60年代,第一阶段,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在二战爆发后,承担起物资生产及加工,美国也愿意对日本不断转移技术和专利,使日本制造业重新振兴。第二阶段,日本逐渐转型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迅速打开制造业市场。第三阶段,在关键核心产业技术的突破,实现制造业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日本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领头羊,在企业及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来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使日本半導体产业迅速崛起占据垄断地位[4]。在日本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路程中,部分传统企业主动转型到需要更高技术准入门槛且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的商用市场,它们至今仍是民用市场的有力直接竞争者,比如自动电梯、液晶显示屏、索尼的前置摄像头等。

2.3 政府扶持政策

日本政府根据不同阶段国内技术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和研究实施不同的国内产业政策,引导国内企业的技术生产和服务经营发展方向。在产业金融、财政及税收、技术上都给予政策支援,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例如,战后初期,日本制度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将有限的煤炭资源统一分配使用,向其他煤炭特色产业发展倾斜后,又逐渐将其扩展到其他特色产业。20世纪50年代,日本先后两次成立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投资公库多家政策性专业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支持。

3 德国在核心产业链安全建设的做法

3.1 设备制造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以设备制造为例,德国是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配件工业强国,高档汽车占据全球市场的70%。德国的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原因是德国在核心产业链的设备制造上的强大,一是德国注重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在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研发方面相当巨大。二是机械设备的制造范围广且具体化。在机械设备中有32个细分领域,16个重点领域,这些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应用于汽车制造配件,还分布在钢铁、化工和自动化多个领域。

企业的高研发、高质量。企业作为制造业的创新主体,需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技术来参与市场竞争,且将基础科学和现在的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基础科学能够转化科学、应用科学结合,并促进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上中下游紧密配合。泛指一个企业之间的紧密产业分工合作,一个企业的分工处在整个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和企业处在整个产业链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相连接的工作[5]。在汽车行业中,汽车厂与上游供应链建立牢固的关系,以便准确得到需求信息。同时,与下游保持紧密联系,将生产出的汽车分销各地,不仅对企业形成巨大的优势,还是整条产业链的优势。

3.2 政府的积极引导

德国政府在制造业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推动产业结构良性调整、宏观调控和产业的全方位基础服务三个方面。德国政府对传统行业整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使机械、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6]。为保证工业的顺利发展,德国出台七大政策:(1)满足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增强创新能力。(3)加强工业融资支持。(4)保证主要能源供应。(5)保证主要原材料供应。(6)改善产品出口环境。(7)制定特定工业领域的特殊政策,为工业保驾护航。

3.3 注重技术性人才

德国培养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用于未来发展在各行各业之中。德国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一元”为职业学校,“一元”为各行业的企业。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培养高理论与高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型人才[7]。同时,德国拥有丰富的技工人员,这些技工人员有着高超的手艺、严谨规范的契约精神,他们的实际应用专业技术能力高。在德国,这类专业技术培训在企业内部的实地体验训练十分普遍,使他们的技术可以完全面对市场,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可以适应市场发展水平。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才是成功的根本(见图1)。

4 发展中国家产业链安全建设可借鉴的经验

4.1 培养人才扩大知识储备

以日本为例,长期以来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国民职工整体素质,促进人力资源市场潜力进一步充分开发,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实施福利政策引导海外优秀人才大量流入制造业;将传统职业教育方向延伸到企业职场,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掌握新专业知识、新职业技术,以便更好地掌握适应新产业技术、新模式,从而有效满足制造业及市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高端信息化和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4.2 自主研发积极转型

通过借鉴国外可以明显地发现,只是依靠国内模仿国外的研发成果创新生产技术,具有很大的外生性、被动性和在技术上的跟随性,而依靠自身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性、主动性和率先性[8]。所以,在发展我国产业链问题上,需要依靠自身发展并加以借鉴国外技术,以发展核心产业链推动发展核心技术链。而发达国家是以核心技术链推动核心产业链,并使核心技术链与核心产业链互相促进。我国发展新兴技术源与新兴产业源的模式具有不同[9],一方面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需要积极充分利用现有较完备的制造产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和制造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制造业和新兴实体市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充分兼顾和有效整合利用“外循环”,促进高效和高质量的发展,向现代创造产业大國和现代制造服务强国方向转型。

4.3 基于核心产业对核心技术整合升级

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具有提供社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多个基本方面的优势,但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比较依赖发达国家,若想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就需要高新技术和先进产业的综合协同发展。我国企业发展起步的各个阶段建立了一系列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战略重点技术和核心技术产业链。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能够促使旧一代核心技术产业链重新升级成为新一代核心技术产业链,从而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从低层次国家经济社会形态到更高层次国家经济社会形态的快速演变,进一步加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10](见图2)。

4.4 政府的积极引导

首先,依照德国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我国在构建创新体系时,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开展统一部署规划发展适合我国国情、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的战略规划。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上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就必须完全拥有自己的经济核心技术链和国家核心技术产业链。其次,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薄弱环节,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保障机制,从经济投入、人才投入、研发投入、政策优惠和法律保障等,以便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最后,需要不断完善配套体系,整合企业资源,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并培养技术型人才,深入学习企业的工匠精神,打造企业特色,提高企业质量、加快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夏小禾. 美国是如何控制产业链的?[N]. 机电商报,2020-06-15(A02).

彭苏平. 特斯拉的AI野心[N].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8-24(010)

周毅,许召元,李燕.日本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中小企业,2020(9):79-80.

金田林,吴泓毅,王振东.日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镜鉴[J].未来与发展,2021,45(4):52-56.

朱晓静,闫震霞.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4):92-97.

蒙禹霏.“工业4.0”背景下德国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关桥.吸收外来技术重在创新[J].学会,1999(12):5-6.

田雨佳.“德国制造”的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7):48-49.

韩江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核心技术链和核心产业链[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3):41-46.

韩江波.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技术链与核心产业链之间的互促[J].湖北社会科学,2009(3):99-102.

高端装备制造范文第5篇

摘 要:受贸易摩擦影响,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受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和美国可能断供配件的影响,业务遇到了一些困难。对在贸易摩擦背景下QSY公司自美国进口的配件可替代性进行分析,并从防范和降低供应风险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进口业务;影响;对策

引言

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7月起愈演愈烈,双方从互征关税,到制裁企业和个人,并呈现出长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铁路装備制造企业进口业务将遇到一些困难。根据21世纪初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后续确定的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方针,原铁道部选取了几家铁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分别承接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铁路装备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QSY公司作为被选中的公司之一承担了大功率内燃机车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工作,公司与美国相关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功率内燃机车机车已广泛运行在中国铁路干线上,公司现已掌握了大功率内燃机车大部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但还存在一些必须从美国进口的不可替代的零部件,主要为牵引控制系统、列车控制网络系统、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等少量配件。因此,需要全面分析贸易摩擦对公司造成的可能影响,并提前研究解决方案。

一、贸易摩擦影响分析

根据2019年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的公告》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8号)中部分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对QSY公司自美国进口的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类(见下表)。

第1项,“锥形滚子轴承”目前无国内替代,影响很大。

第2项,“未装滚珠或滚子轴承的轴承座”美国公司和欧洲生产商签订了销售限制协议,欧洲生产商不能直接向我司销售,但该类型的轴承座主要用在修理机车曲轴的主轴颈上,当曲轴发生磨损或者人为控制曲轴公差(通过磨曲轴杆颈)就可以选用等级轴承座,我司已和相关生产商联合开发了等级轴承座,目前已试装考核多年,极端情况下可以替代。

第3项,“带齿的轮等其他零件”美国公司和欧洲生产商签订了销售限制协议,欧洲生产商不能直接(下转176页)(上接171页)向我司销售,但该类型的轴承座主要用在修理机车曲轴的连杆颈上,当曲轴发生磨损或者人为控制曲轴公差(通过磨曲轴杆颈)就可以选用等级轴承座,我司已同相关生产商联合开发了等级轴承座,目前已试装考核多年。极端情况下可以替代。

第4项,“其他螺钉及螺栓”目前国内因材料不过关,仍需要从美国进口。另外,公司前期也尝试从德国进口了一批同类配件进行试装,但整体性能较美国进口稍差,极端情况下可以替代。

第5项,“其他传动轴及曲柄”已完成国产化开发,因我司加工设备性能不稳定造成产能不足,需要适当进口。

第6项,“销及开尾销”已完成国产化开发,因我司产能不足,且缺乏成熟工人,需要适当进口。

第7项,“硫化橡胶制机器、仪器用垫片等密封垫”国产化开发不成功,需要进口。

第8项,“机体”已完成国产化开发,因我司产能不足/国产机体和进口机体相比没有价格优势,需要适当进口。

二、对策与建议

1.提前战略储备扩大寻源范围,积极引进欧洲和日韩同类产品并国产化开发,减少对美依赖。公司已战略储备因核心技术不转让无法进行替代化开发的配件,未来五年不需要从美国购买。另外,针对常规性的、大批量、重复使用且替代开发有困难的配件,公司早在贸易摩擦之初向美国公司进行了下单,这些配件可以保证公司12—18个月的生产不受影响;需要特别关注的锥形滚子轴承国内生产企业因材料、工艺不过关目前在QSY公司生产的大功率内燃机车上还没有进行装车考核。行业内西北轴承已广泛用在地铁项目,广州海轴生产的该型轴承已用在时速160公里客运机车,瓦轴和洛阳LYC研制的该型轴承近期将在时速250公里高铁上试用,建议公司联合其他行业共同开发,通过逐步试用来替代从美国进口;未装滚珠或滚子轴承的轴承座和带齿的轮等其他零件,通过与相关供应商联合开发将来可以逐步替代从美国进口的同类产品,剩余已实现国产化配件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增加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完全可以替代从美国进口。

2.更加关注报关HS税则号归类和产地证的准确型。加征关税清单包含商品的HS税则号和名称两部分,HS税则号是确定是否加征特别关税的重要依据,这取决于提供的商品申报要素资料是否完整,申报要素一般包括商品的结构、原理、功能和用途,所以对商品的描述应该准确、清晰。这样才能确定一个合适的归类,否则就可能会由于归类的原因导致加征特别关税;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产地也有美国其他地区生产的,这就要求商品在进口前一定要向供应商明确需要进口原产国是非美国生产的配件,避免因产地证不清楚导致加征特别关税。

3.建议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通过税收获得的收益,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一是重大技术装备减免税政策。2009年8月,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企业研制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而进口关键零部件及原产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公司自2010年执行该政策以来,获得了可观的资金支持,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自主开发。二是国家加征关税排除政策。研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认真分析商品替代面临的困难,加征关税对公司进口造成的经济损失,争取将公司从美进口项目纳入排除对美加征关税范围。

上一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下一篇:课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