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弃物范文

2023-10-13

危险废弃物范文第1篇

1、 检验科三废处理工作,由清洁、保卫人员负责。

2、 三废种类:有毒、具腐蚀性废弃物;废弃有机溶剂;细菌、病毒、动物性试验后的废弃

物。

3、 三废处理规定:实验室化学类的有毒、具腐蚀性废液物,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

内,用专用设施分别收集保存,定期用化学方法将其中和,降解致无害,再经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废弃有害溶剂,实验室应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处理;细菌、病毒、动物性实验后的废弃物必须严格消毒后,集中处理;严格根据国家环保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指标对各类废弃物集中处理。

实验室管理制度

1、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试验的检测、检定的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

2、 实验室内严禁随地吐痰、吸烟、饮食和会客。

3、 禁止将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存放于实验室。

4、 非本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

5、 试验后的所有用品,应尽快按要求处理,洗净放回原处。

6、 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进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应戴工作帽,换鞋,工作服、鞋、帽不

得带出实验室。

7、 各实验室要有安全、卫生值日制度,要有专人督促检查。

HIV 实验室工作制度

1、 进行实验室前须更换工作衣、帽、鞋,操作时要戴好手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 核对血液标本编号、姓名,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正确吸样加试剂,发现可疑标本反复进

行复查,务必做出正确结果。

3、 疑有HIV阳性,经复核后依然阳性,应送省确认实验室确定,同时做好记录,并保护患

者隐私。

4、 在实验过程中所以废品废物、废水必须严格消毒处理,实验室每天必须进行消毒杀菌工

危险废弃物范文第2篇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血库。

3、职责:

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次制度。

3.2 组长:监督小组成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制度,及时更新修改相关规定,对于出现相关意外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保障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安全,并对违反此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4、具体内容: 4.1 损伤性废物

采血针、刀片、玻片等损伤性废物放入防刺伤的黄色锐器盒内,存放损伤性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存放到容量的2/3时或48小时后交科室清洁人员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登记交接记录。 4.2 感染性废物

4.2.1 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帽子、手套等用后均应放入黄色双层垃圾袋中。 4.2.2 废弃的血液应高压灭菌无害化处理。

4.2.3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签等物品均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由清洁人员按指定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登记记录;病人体液、排泄物等应放入2000mg/L的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120分钟后倒入医用下水道。 4.2.4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试剂盒等均应放入黄色双层垃圾袋内。 4.3 废水处理

洗刷后的废水(清洗反应杯、试管等),仪器循环水槽排出的水等,直接倒入医院排污系统进入污水处理站。 4.4 废弃物的处置

4.4.1 每日由科室清洁人员或操作员负责收集、分类,废物不得超过容量的2/3,出科前科室安全人员与清洁人员核对后一起填写《医疗废物登记表》。由清洁人员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4.4.2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预案,同时向院感办、科室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处理结束后写事情经过及预防措施,并在生物安全委员会处备案。

5、登记相关文件

危险废弃物范文第3篇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及血库。

3、职责:

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次制度。

3.2 组长:监督小组成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制度,及时更新修改相关规定,对于出现相关意外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保障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安全,并对违反此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4、具体内容: 4.1 损伤性废物

采血针、刀片、玻片等损伤性废物放入防刺伤的黄色锐器盒内,存放损伤性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存放到容量的2/3时或48小时后交科室清洁人员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登记交接记录。 4.2 感染性废物

4.2.1 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帽子、手套等用后均应放入黄色双层垃圾袋中。 4.2.2 废弃的血液应高压灭菌无害化处理。

4.2.3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棉签等物品均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由清洁人员按指定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登记记录;病人体液、排泄物等应放入2000mg/L的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120分钟后倒入医用下水道。 4.2.4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试剂盒等均应放入黄色双层垃圾袋内。 4.3 废水处理

洗刷后的废水(清洗反应杯、试管等),仪器循环水槽排出的水等,直接倒入医院排污系统进入污水处理站。 4.4 废弃物的处置

4.4.1 每日由科室清洁人员或操作员负责收集、分类,废物不得超过容量的2/3,出科前科室安全人员与清洁人员核对后一起填写《医疗废物登记表》。由清洁人员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4.4.2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预案,同时向院感办、科室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处理结束后写事情经过及预防措施,并在生物安全委员会处备案。

5、登记相关文件

危险废弃物范文第4篇

2、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及安全防护工作。

3、负责组织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弃物管理处置的法规规章、理论实践及技术培训工作。

5、负责有关医疗废弃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6、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弃物管理中的其他问题及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疏勒县人民医院 2014年1月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院长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2、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由专人负责,护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污物的收集、处理要按无害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原则进行。医疗废弃物放置于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桶)内(损伤性医疗废弃物应放置于不易穿透的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容器内,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医疗废弃物放置),由专人使用专用的运送工具运送到医院焚烧物集中点进行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进行填埋,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4、医疗废弃物运送要封闭袋口,防止发生流失、泄漏和扩散,防止直接接触工作人员身体。

5、禁止丢弃医疗废弃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弃物或者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弃物更不得在露天存放。

6、医疗废弃物在各科室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工作人员每天(每次)运送废物结束时,对容器和运送工具及场所要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和处置。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加强监督,定期检查。

9、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在收集、运送医疗废弃物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一旦被医疗废弃物刺伤、擦伤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登记、报告等措施。

疏勒县人民医院 2014年1月

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1、成立医院医疗废弃物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组成人员发生变动,由相应人员接替。

2、医疗废弃物监管部门:护理部

总务科

3、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立即上报后勤分管XX院长(电话:XXX)或护理部(电话:XXX),下班时间报告医院总值班(电话:XXX)。医院应在24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及县环保局等医疗废弃物行政主管部门。

4、医院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当发生因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并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本应急方案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5、医院发生医疗废弃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当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弃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弃物泄漏、扩散的现场处理;

(3)、对被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在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7、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XXXX医院 2011年4月

医疗废物收集、处理人员

工作要求及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回收并焚烧各科室医疗废弃物、填埋焚烧后的残余锐器及不能焚烧的损伤性医疗废物。

2、回收、焚烧、填埋(焚烧残余锐器及不能焚烧的损伤性医疗废物)时,要穿工作服、带帽子、口罩、带厚橡胶手套,操作要使用辅助工具(如火钳、铁铲、锄头等),避免身体接触医疗废弃物,注意安全,严防被锐器刺伤。

3、每天用专用容器及包装袋到各科室分类回收医疗废弃物一次,回收后存放于医院焚烧物集中点(损伤性医疗废物用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容器放置)。

4、医疗废弃物(注射器、输液器、尿袋、试管、引流袋、尿管、负压吸引器、手套、吸痰管、吸氧管、针头、带血液体液的敷料等)每2天焚烧一次,不能焚烧的医疗废物每2天填埋1次,焚烧、填埋重量与科室填写重量应相符,并认真填写医疗废弃物交接、处置记录单。

5、特殊感染物品: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乙肝、艾滋病等患者用过的废弃物,要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处置,每天焚烧一次,时间为下午,由各科室护士长及相关科室责任人监督实施,并双签名(护士长或责任人、焚烧人)。

6、禁止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到院外。

7、每天(每次)运送废物结束时,对容器和运送工具要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8、每次焚烧后的残余锐器(针头、刀片)及不能焚烧的损伤性医疗废物要填埋,并将焚烧炉打扫干净。

9、服从管理,认真完成工作,讲究文明礼貌。

危险废弃物范文第5篇

一、切实强化对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认识

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认识。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以促进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以监督检查资源环境政策措施落实和资源安全以及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为重点,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福祉,事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识形势严峻性中,增强忧患和责任意识;在认识绩效审计迫切性中,全力工作,尽快在审计项目计划、被审计领域和审计内容上消除空白。

要根据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在整合审计力量的基础上,制定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具体的年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计划。同时做好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运用各种资源去预防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堵塞各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形成政府绩效审计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推动全国绩效审计的开展。要加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尽快健全各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揭示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机制存在的缺陷。要注重绩效审计研究成果的转化,及时指导审计实践,发挥“智库”作用。要下大力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创新组织制度,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探索审计人才开发规律和职业化道路,建立科学的准入、培训、培养、考评、考试、考核、晋升机制,建设高素质各类绩效专业队伍,使人才总量与绩效审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适应。

二、构建“一体两翼”政府绩效审计监督体系

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受托经济责任,产生了不同的审计主体。选择恰当的审计主体并加一集合,是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因不同的宏观需要和审计目的而共同存在,彼此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代,却又相互配合,完全可以凝聚成完整的中国绩效审计组织体系,以适应现体制下日益繁重的政府绩效审计监督工作。

政府审计是国家宏观管理的组成部分,权威性较高、独立性较强、强制性较大。由于政府审计的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权力部门,可以从宏观上提出改进规制、完善政策的建议,实施对权力的监督;提出客观公正的公共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反馈信息,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善,增强政府公信力。所以,由政府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监督、反馈主体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复杂化,作为现代组织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由于其审计服务内向、审计地位相对独立、审计效果显著,因此通过其审查评价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可以促使内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绩效。

社会审计具有审计地位的双向独立性和审计内容的相对约束性等特征,很适合从事政府绩效审计。加之政府审计资源和规模的有限性,公共支出项目的不断扩充,投资额的大幅增长。如果将部分公共受托责任的绩效监督权受托给社会审计,是对政府审计的一种有效补充。

综上所述,根据“谁投资、谁监督”原则,构建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共同参与的“一体两翼”政府绩效审计格局,可以最大限度实施绩效审计工作,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三、坚持财务审计基础上的绩效审计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是否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审计范围主要是财务收支领域,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会计年度内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审计内容是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情况,而且是某一具体时段或事项、有规范的方法和标准格式,目的在于监督审计对象会计资料真实合法性,维护财经纪律。而绩效审计直接衡量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成绩和效果。审计内容是公共资金、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的业绩与效果,关注全部过程和审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宏观、全局的高度给予评价,目的在于监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促进政府公共投资决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更好地履行公共责任。两者差异较大。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绩效审计,是离不开财务审计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结果。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初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尤其是真实性,还得不到充分保证,社会诚信、损失浪费问题也很突出。如此情形下,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仍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更何况揭示损失浪费也是绩效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一种作用方式。应当保持相当比例的财务审计,把合法性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境性统一起来,为绩效审计提供前提条件、判断和比较基础。

四、扩展细化政府绩效审计内容

要顺应政府绩效审计多元化特征,在审计机关内部组成组织协调机构,确保财政、资源环境、金融、投资、企业、外资等专业审计部门协同开展绩效审计。要认真总结土地出让金、水污染防治资金、退耕还林还草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尽快将成熟的经验应用到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大气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要将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生态绩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审计实践中注重从政策执行、项目建设、设施运营、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绩效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其绩效,全面提升绩效审计质量与水平。

五、促进尽快建立绩效预算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对绩效审计影响重大,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建议强化在预算编制环节引入绩效的做法。要求资金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设立绩效目标及实施计划;建立项目资金申报绩效管理工作流程;按绩效预算要求重新整合,区分一般专项支出和绩效项目支出,并建立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审议和评价程序;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拨款,对项目实施的结果,按申报时的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价。要将全部政府性资金按绩效管理要求全部纳入绩效审计范围。并分类设计出绩效审计的办法,积极试行项目绩效审计与经常性支出绩效审计两种方式,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渐进式地完成各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

六、着力提升政府绩效审计公信力

要从法律高度,明确绩效审计要素和相关内容。建议审计法增加或细化对绩效审计的规定,增强绩效审计的刚性,依法全面、持久地推进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

严肃追究会计信息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责任。政府绩效审计的基础在于会计资料信息客观真实,否则,审计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重点是完善对会计行为和审计行为的监管程序,增加外部监管、电子监管和计算机系统审计,在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管中发现问题,对提供虚假会计财务信息、不依法执法的,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增强政府威望和社会信任感。可通过审计公告的形式,逐步实现绩效审计结果的信息披露,依靠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促使审计人员增强绩效审计质量意识和专业能力。应加大社会公众评价和参与力度。政府财力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结果,要与政府绩效评价、内部绩效评价、相关部门稽查结果相互交流、论证,做出科学结论;涉及县级层面的绩效审计和贴近民生、民计的项目,应邀请相关群众、人大和政协代表参与评价,通过在实践中整合社会评价资源,扩大绩效审计结果的公信力。

上一篇:空调净化下一篇:电子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