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2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初心探源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涵

二、守初心担使命必须把党自身建设好

三、认真履职践行初心

在党内开展集中教育,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的内在要求。中央部署开展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重温“我是谁”"为了谁” “依靠谁”“我 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 “到哪里去” 这些根本性问题,正当其时,意义深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题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下面, 我围绕这次学习研讨主题,结合平时学习、思想、工作实际,汇报几点学习体会。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

初心探源和党的初心使命的内涵

“初心”是佛教用语,指初发心,“使命” 是使者所奉命令, 也就是任务。从学习掌握的资料看,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一次提到 “不忘初心”是2015 年 7 月 1 日,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 中说,“党的

事业, 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总书记提“不忘初心”,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取得多大成就,无论走到多远,都要坚守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一次提到“牢记使命”是 2013 年 3 月 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 “全国各族人民 一定要牢记使命,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一处使, 用 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一次把“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连在一起使用,是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认为,这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党的奋斗主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源于苦难、源于梦想、源于信仰。鸦片战争后,我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处在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我们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以说源于苦难。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救亡图存、奋斗图强中升华出来的。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梦想,肩负起历史使命,所以说源于梦想。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确立起来的。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前行,所以说源于信仰。在我党的历史上,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而舍生取义的革命 烈士数不胜数,其中,"断肠明志" 的陈树湘是最感人的烈士之一。在

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押送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践行了他昭示对党绝对忠诚的一一个精神范本,标注了信仰的高度,输出了信仰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理解,是因为我们党的事业成就巨大,容易产生自满和懈怠;走得太远,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那么,新时代我们究竟需 要不忘什么、牢记什么呢? 一是不忘党的本质、牢记党的信仰,就是不忘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牢记我们党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不忘党的性质、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三是不忘党的理想、牢记党的信念,就是不忘我们党的革命理想,永远铭记自己的初心。四是不忘党的本色、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就是不忘我们党的来路是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始终保持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总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守初心担使命必须把党自身建设好

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 建设

的原因所在。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 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表明了政治上建设党的重要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一要把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两个一 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二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这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

一致,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三要夯实政治根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四要涵养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要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标准。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

五要永葆政治本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_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三、认真履职践行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体到个人,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具体到组织部长,就是要带头践行初心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提出的“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走在前、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做“讲政治”的表率。“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只有自己过得硬,腰板挺得直,说话才有底气,行事才有分量。要不断铸牢政治忠诚、保持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严格政治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做“重公道”的表率。“公道正派” 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是贯穿干部人事工作始终的生命线。作为组织部长,要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事,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办事,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在选人用人上要公平公正公开,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识别和考察干部中,做到历史、全面地了解干部;在培养和使用干部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在教育和管理干部中,做到以人为本,严管善待。让埋头苦干、忠诚干净者受到褒奖重用,让不干实事、弄虚作假者没有市场。

三是做“业务精”的表率。俗话讲“干一行就要爱一 一行,爱一 行就要精一行。”不管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 只有钻进去,才能找到工作的真谛,才能从粗到精、精益求精。组工干部要如此,组织部长更要如此,要常怀"空杯心态”,经常深入基层,到基层组织、基层干

部、党员群众中,多看、多听、多问,及时学习组织工作的新政策、新方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做党建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理想信念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由理想和信念两部分组成, 实际上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概念。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需要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同时也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教育成效。

理想信念是一个较为宽泛且抽象的概念, 我们必须置身于日常生活透过事物现象去探寻其本质、总结其规律, 理想信念教育才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实效性。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必须遵循理想信念教育总规律, 掌握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方法。我们需要保持充分耐心和信心, 不可急功近利, 不要为了尽快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目标整理一些虚假材料,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理想可以分为当前理想和远大理想。当前理想更多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空间地点油然而生的一种及时需求, 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兴趣爱好的变化而随之改变, 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它具有不稳定性或反复性。远大理想则具有长期性及稳定性。远大理想往往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初步综合认识再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而生成的美好愿望, 它受外界影响较小不易变化。当前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当前理想尽量实现的条件下远大理想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我们不能只注重当前理想的实现, 远大理想只是空谈。我们也不能只重视远大理想的实现, 这样容易使人丧失信心, 远大理想的实现也必然是幻想。我们应该把握好当前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关系, 将当前理想与远大理想有机结合成为一个系统性整体, 这样才能使整体理想更有效率的实现。信仰是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人生符号、价值认同、思想观念, 它是根深蒂固的、一般不可逆转的, 对于理想的形成及实现具有催化剂般地推动作用。

二、影响理想信念的因素

一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往往与生存生活环境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家庭传统教育、工作性质、社区环境影响尤为突出。家庭传统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家长对子女的品德养成、人格塑造、行为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启蒙、情感熏陶等方面教育都对子女有深刻而又持续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怎样往往决定培养出来的子女是什么样。如果家长希望子女工作稳定, 往往就会促使子女尽量进入国家性质单位或其他人事变动较小的单位工作。如果家长希望子女赚大钱, 往往就会促使子女创业, 尽量寻找高薪行业, 甚至为了追逐梦想宁愿背井离乡去辛勤奋斗。当我们走出校园投身工作岗位后, 工作性质和环境、人际交往又会对人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工作氛围懒散懈怠, 工作单位管理混乱, 我们就有可能毫无进取心, 甚至衍生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 反之亦然。

三、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主要对象就是青少年及领导干部。青少年一般处于学生阶段, 是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也是理想信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朝气蓬勃的阶段, 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将落实于青少年, 青少年也应该有强烈的民族复兴责任感, 胸怀祖国和人民, 融小我于大我, 把个人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做出属于青少年这一代的历史性贡献。全社会应该动员起来重视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培养, 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增强民族认同感, 不能仅仅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 应试水平的提升。我们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总方针, 时刻关注青少年思想动态,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思想品德考核、监督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教育的成效不应该只由智育成绩、升学率、就业率来衡定, 而应该把德育成效考核参考进去。家庭教育家长们不能只盯着分数的高低, 也应该重视理想信念的培养, 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子女。理想信念是青少年成长的动力, 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理想信念教育。

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职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较强的政治影响力。领导干部应该充当好先锋模范作用, 事事为人民着想, 时时为人民着想。领导干部应该管好手中的权力, 不能用来谋私利, 而是应该用来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领导干部不能有任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作风, 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应当有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功的政治心态, 真正认识到人民衷心拥护才是最大的政绩。

领导干部应该洁身自好, 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圈子。领导干部要与上下级保持健康的工作关系, 切忌结成利益小团体。领导干部应该自觉通过多媒体、党政刊物、各级党校等各种渠道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政治本色, 保证理想信念不变质、不变色、不动摇。

理想信念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应该保持耐心和信心, 把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当作一种事业去干, 使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而又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

摘要:理想信念是出于人内心最深沉的愿望,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具体表现。理想信念对人的实际行为一般施加有目的的引导, 因此人的实际行为一般也蕴含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开放性等主要特点, 研究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实践具有长期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领导干部,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63.

[2] 潘才奎.新媒体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J].人民论坛, 2018 (1) :114-115.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X年风雨兼程,这一根本动力和理想信念,始终激励我们党在弱小时、在逆境中,都迸发出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挫折所征服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危亡而奋起、饱受苦难而辉煌,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猝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而在乡镇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克服艰难险阻、贡献自身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要提高站位、站稳立场,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和作风操守,做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一要坚定不移站稳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把对党绝对忠诚铭刻在内心深处,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践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以始终爱党、始终信党、始终为党的政治自觉,对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敢于斗争、积极亮剑。

二、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学深思、落实做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信念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

一要学习新思想。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加深对新思想真理力量的感受,把握其中的大智慧、大思路、大战略,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真正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

二要落实新思想。要学深悟透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学出对党的忠诚,学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三、坚定理想信念,要为民服务、积极担当,不断提高个人本领,一要不断强化担当精神。

深入学习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并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干实干、奋斗进取,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创出无愧于党、无愧于职工、无愧于企业的光荣业绩。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这本书谈的内容很丰富,用思想提升品质教育的意蕴审视教育目标完美的教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教育期待教育教学生活方面作者均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传输。他提出要尊重儿童需要,崇尚自然,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种社会机构,它服务于三大目的;对学生监护、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诸如兴趣、态度、价值的其他那称之为学习的行为等)教育是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学校绝不可能是军营、监狱、医院,应成为人民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应该展示出生命的灿烂,跃动,纯真与生机勃勃。真正的学校应当是日常生活话的不应当拘泥于规则和机械憧憬式死板运做的体制。而应当促进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方式自发的出现在学校里。然而这一点似乎没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我们的教育似乎更关注儿童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则掩盖在教育的这种社会职能之后,被有意天意忽略了。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木神通,可在他们身上确难寻真情流露,个性释放。

二、有关教育的目标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延伸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的说,说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得人。在说到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作者写到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天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倦,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从这里我们可以嗅出这里的乌托邦气息,看到一相没有被黑夜与习惯所摧毁的童心在跳动。读了这样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谁又会无动于衷呢?我把这段文字抄在黑板上,让六年级的学生读分享它的诗意,让他们从小学会追求崇高。

三、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他认为学校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性理智的好奇心、关心人类命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胸臆与襟怀,使受教育者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具体言之,即

(一)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

(二)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

(三)帮助学生构进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

(四)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怎样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他认为把握好教学的四个基本素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时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即启和法、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包括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唤醒与张扬、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创造型人格的生成确立。他认为完美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浅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四、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他告诉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富有权养、有独立性、有自信、自由、自律、敢于冒险、具有创造力、足智多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决策和讲求效率的人。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钥匙。学习是产生一切探究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不由想到我们的这次课程改革,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我们教师学生有多少人是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存在方式呢?多是按别人要求人云亦云。盖兹达等人指出一个好教师应具有的人格品质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果断性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等。我们教师的学习眉睫:一方面自身学识的浅薄,在学术面前是小学生,另一方面工作的现实,考试的压力,没完没了的作业,教师无暇提高自己的学养。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肖川博士给予我们教师的是真诚与深刻,他与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个时代的梦想与温暖。

五、学会闲适

别将生命之弦勒的太紧,留一份闲适给自己闲适不是慵懒,不是无所事事的光阳虚掷。它是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是生活意趣的尽情挥洒,是没有喧嚣与逼灰的心灵空间,理性的顿悟,灵性的开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

他是个倾诉者,他享受着倾诉的快乐。他在深夜与自己推心置腹,他鲜活、灵动的文字难得掩饰自己的痴迷。他告诉别人最美的是留一份闲适给自己,享受生命的从容与韵律。他告诉人们体验生活的美妙意味是一个需要修炼与学习的过程,更需要心灵对世界深刻、持久的凝视。这些文字因思想的开放性、彻底性而越发清澈敞亮。

读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你会感到是那样的亲切与随和,它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他对教育界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予以学理上的阐释,并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他的文字似淡雅的香茗,胜陈年的烈酒无不体现着一对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读了这些文字,你会感到是那样的恳切、热情执着,是如此的激烈、深刻,你会感受到自由思想力量,会憧憬着幸福的教育生活,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仅领悟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如何去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大学生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刚进大学时,我们是刚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自己从思想上开始松懈,曾经的大学梦实现后开始一下子陷入了迷茫而不自知的状态。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园开展的各种讲座、老师学长们的指导,自己开始逐渐从迷茫中走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四有”新人第一有就是“有理想”,可见理想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我们青年学生,更是与理想做伴。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诗,感觉这是对理想最佳的诠释: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曾在一本励志书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信念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信念是盏明灯,照亮着一个期盼的心灵,照亮着人生的殿堂;信念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信念是《神曲》中的贝阿德丽采,带领着“我”走入神圣的天堂;信念是《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帮助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的搏斗。这段文字对于信念的描述虽然普通,但我觉得道出了信念的真谛。我们的奋斗,我们的追求,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或许永远只是一个梦。正是信念的才使得我们总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功后的荣光,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在于信念的树立与坚持的过程。

理想信念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动力。理想信念关系到我们的一生。1910年,毛泽东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也正是他的这种伟大理想和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坚定信念才使得他成为了一代伟人。

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我们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服务社会。青年时代树立了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就会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但是,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去树立理想,确定信念?怎样在大学期间为自己的理想而准备?这可能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同样,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也思考过。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素质品格,锻炼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大学开始,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但是,事实经常相反。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学会太多,四年的时光匆匆度过,回头时才发现什么也没有留下。有位大学生曾给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写过这样一封信:就要毕业了。回头看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也没学到。我不知道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前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

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是否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该如何充实地度过这四年的大学时光,才会在今后不后悔?如何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准备着?对于这些问题,我从李开复老师演讲和报告中得到了答案。

李开复老师曾在《致中国大学生的信》中阐述过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在大学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他在在信中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主要提出的几点希望: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基础课程;学会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好英语。

对于李开复老师的这些忠告,我想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认真体会。这几点要求也是今后在实现理想的征程上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样,对于自己,我也严格要求自己,除了达到以上的要求外,我也注重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工作能力。

通过这两年大学期间的工作学习,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以及听过的讲座,自己对于理想和信念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其实,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仅仅是观念而已。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树立自己的理想。记得参加一次学术科技节——“我的生活,我的学习,我的科研,我的梦想”报告会时,在与一位博士生的交流中,他说过: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只在那一念之间。所以,无论我们的理想有多大,有多远。其实,我们都可以把它变为现实。所以,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我相信,只要能够坚定信念,一步步走下去,理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成为高不可攀的巅峰;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有正确的信念指引,我们终会到达理

上一篇:警示教育基地心得体会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