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范文

2023-03-21

政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作为企业实体考量的重要角度,企业政治学视野下的相关研究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同时也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文章针对其也在现代社会下的定义以及其负有的属性展开讨论,分析了其对现代社会的具体影响,同时详细论述了企业政治学视角下企业及其活动的发展意义,希望以此促进企业政治学研究的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企业政治学;企业及其活动;企业发展

1、前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的社会属性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保障企业的发作战与经济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企业政治学视野下企业及其活动的研究方向还存在有一定的困难,其要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2、企业的定义和属性

企业在现代的定义是作为某种社会活动的主体存在的,是一个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属性的基本社会单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为社会贡献与创造一定的财富,同时也会消耗。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活动来发展生存下去,又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相关活动。企业并不仅是一个存在的实体,他是具有历史属性的,代表了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才能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因为在在这之前,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升级变化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日趋成熟,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已逐步步入经济发展阶段,成为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主导力量,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上个世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经济逐渐具有了全球性,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社会最为主要的特征,现代企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最佳商业模式。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想要寻求自身的发展,都需要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管理认为,公司是从事生产、经销或者其他服务性经济活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存在对社会负有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对生产进行发展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繁荣;对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以创造自身财富;累积资本,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从企业管理层面上来看,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在于:追求利润来保证自身的生存需求同时,为社会提供劳动岗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合理性时,企业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统一的。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企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如何取舍就成为了学姐一个探讨已久的问题,也是企业必须面对和选择的问题。从价值哲学来看,经济属性的存在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而其社会属性就是其在社会上存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企业的本质是利他和利己的统一,更是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企业的二元性和企业价值的实现表明,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不可避免地涉及人,团体和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各种关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一个实体,企业的不同需求只能在客观世界的物质,能源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得到满足,而客观世界是由与企业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实体组成的。因此,实体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企业只有在这种实体和关系的关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它一直是在一定的歷史条件和发展水平下形成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具体而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源与保障等相关因素结合在一起。

3、企业及其活动的政治分析

对企业及其活动的分析不能简单地从一个维度进行,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立体的考量。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影响,使得我们对企业及其活动的思考并不能客观有效地进行,不可避免地导致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方法和结果通常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承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理解和处理与企业及其活动有关的问题时犯了严重的形而上学错误。具体而言,就是在思考相关问题时很容易从极端的角度出发。这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无法正确解决问题。在研究企业及其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明显偏差对于企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存进作用,反而对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伤害并扼杀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因为中国企业不仅简单的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体,更重要的存在意义在于促进工人参加政治活动,是具有政治意义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中,企业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对对社会的辐射效应至关重要,更需要扩大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建设中来。因此,在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企业政治的培养和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政治市场。对企业及其活动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从社会政治层面出发,探讨社会对于社会可以发挥的作用。

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尽管对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有了一些成就,但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企业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尚未形成,限制了对企业及其活动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无法成功的构建企业政治学科,就很难发展企业政治相关研究的推进,而企业的相关发展也将停滞不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还要受到企业体系建设、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研究解读方向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而且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企业政治学视角下企业实体相关考量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企业及其活动的相关研究具体情况提出几点促进企业政治角度相关研究开展的措施,对企业政治的学科构建与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此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会. 政治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2010.

[2]李彬. 政治学视野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00(019):1-1.

[3]臧韬. 中国视角下跨国公司与收入来源国的税收博弈[D]. 吉林大学.

[4]俞楚珩,任翠玉. 企业实体投资决策的三大考量[J]. 中国物价,2013,000(006):83-84.

(作者单位:太原市工业材料创新中心)

政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日本政府内阁会议6月14日正式批准了新的经济增长战略。至此,“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新增长战略已全部射出。

安倍的措施已初见成效。日本内阁6月10日上调今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至4.1%,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正增长。安倍的箭法不仅决定日本能否走出“失去的20年”,还将影响到日本的农业、劳动力市场、男女分工等社会方方面面。

增长战略的核心之一是“放松管制”。既包括繁文缛节的行政监管,也涵盖日本社会特有的许多商业习惯和潜规则。

在世界银行的商业环境排名中,日本因税制优惠较少、行政管制过多,综合排名不过在24位。鉴于此,安倍政府将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都市圈打造特定功能的“国家战略特区”。

“特区”对外国医生执业、国际学校设立、外国人长期定居等方面放宽行政管制。对此,日本医生们满腹狐疑,担心外国郎中冲击自己的“金饭碗”。

与之相比,安倍的劳动市场改革和就业政策对社会基础的触动可能更大。

安倍提出,要解放日本女性生产力。到2020年,包括短工在内,25-44岁日本女性就业率将提高到73%。而该年龄段是日本女性的婚育期,将这些女性从家庭驱使到职场,意味着日本最有特色的“专业主妇”阶层将逐渐缩水。为鼓励婚育适龄女性就业,安倍还提出“三年育儿休假”制度、扩充保育所等设想。

对这些设想,74岁的南武株式会社董事长野村和史付诸一笑。南武株式会社从事特殊油压活塞设计制造,一向鼓励女性就业。100多人的工厂,1/4员工是女性,在日本制造业颇为罕见。但即便如此,野村和史仍坦承制造业企业不可能做到“三年育儿休假”。

日本的雇佣体制曾经是“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及“社内福利”的代名词。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特别是在小泉政府结构改革的冲击下,派遣员工、临时工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已带来了突出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

安倍还要增加非正式员工的数量,鼓励职场人员流动性。这也让野村和史颇不以为然。野村认为,公司以技术立足,需要员工高度忠诚。采用派遣社员,固然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但会影响正式员工的士气,也不利于技术传承。

综合看来,“安倍经济学”的各种炫目目标,与具体政策间的耦合性似乎较差,甚至在逻辑上还有自相矛盾之处。

比如,安倍提出到2020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从现在的大约4500亿日元达到1万亿日元。然而,日本政府3月15日公布估算数值称,在完全取消关税之下,加入TPP将使日本主要农林水产品产值减少4成,损失约3万亿日元。

同时,安倍一方面积极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直接要求私营部门提高员工工资,大政府色彩明显。同时又以减免税收、改革劳动力市场等措施优待大企业,通过挤压社保支出、增加消费税率填补企业减税后留下的财政收入空洞,新自由主义色彩非常突出。

用美国人的话说,安倍既想成为民主党政府,又想成为共和党政府,二者难以调和。

新增长战略的可行性和实施程度被视为左右“安倍经济学”成败的关键。但许多人质疑新战略缺乏新意,远期目标大而无当,可行性欠缺,更多带有为7月份参议院选举造势的工具色彩。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指出,安倍真正目的是维持在夏季参议院选举前的政权支持率和舆论对“安倍经济学”的热度。选举之后,安倍政府恐怕很快将重心从经济转向修宪等政治课题。若判断成真,中日关系将面临新考验。

政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国内对中国军人与警察问题的关注,中国军人与警察的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呈现在广大民众的视野。政治传播视角下,国内对军人与警察形象的关注最初多以新闻媒体的零散报道为主。随着新媒体时代对中国军人与警察的报道增多,军人与警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意象。笔者依托互联网对中国军人与警察的报道,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国内关于“警察”和“军人”问题的整体认知进行简要介绍;并以来自百度的数据为样本,对2011年至2016年间大众媒体对军人与警察的报道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军人与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主题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军人与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主题的建构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关键词: 军人; 中国警察; 形象; 话语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一、问题的提出

军队治理能力与警务治理能力是国家强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和警察形象建设作为国家强制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的军人与警察形象对于维护党的领导、保持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我国的大众传媒作为“党的喉舌”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对政治信息和政策信息的传递与特定时期的政治意图和政策实施休戚相关。因此,从政治传播的视角考察中国军人与警察形象是提升军队治理能力与警务治理能力的应然内涵,更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前提。人民警察和军人的形象是动态的、发展的,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公安学界关于“警察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关于“军人形象”的研究早于“警察形象”的研究,大约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是关于“军人形象”的研究内容与主题的结构分布却较警察形象的研究更为零散且不成系统。随着国家强制能力的发展,警察和军人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其形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舆论导向的工具,军队与公安部门也更加重视其形象的建设与重塑。

二、既有研究成果与新的研究设计

(一)既有研究回顾与亟待完善的课题

学术趋势分析以海量文献资源为基础,统计全部年度及各个年度的收录和热门被引文章、近期及各个月份的热门下载文章,能够让研究者迅速了解该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有关“军人形象”和“警察形象”问题的学术关注度主要以1997年至2015年CNKI中各年度被收录和高频引用的文章为样本。“警察形象”和“军人形象”问题各年论文的收录量分别为:1997年19篇和8篇,1998年32篇和2篇,1999年30篇和2篇,2000年37篇和8篇,2001年31篇和6篇,2002年44篇和5篇,2003年36篇和10篇,2004年41篇和5篇,2005年40篇和5篇,2006年64篇和6篇,2007年74篇和10篇,2008年67篇和13篇,2009年82篇和12篇,2010年85篇和14篇,2011年82篇和15篇,2012年77篇和14篇,2013年85篇和11篇,2014年64篇和14篇。2015年的43篇和25篇。由此得知“警察形象”和“军人形象”问题的学术关注度从90年代末开始,虽有起伏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其中,“警察形象”问题的学术关注度上升的年份有: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学术关注度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和2013年,各为85篇。“军人形象”问题的学术关注度上升的年份有:2000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4年、2015年,学术关注度最高的年份是2015年。从图1得知,国内近18年来关于“警察形象”的学术关注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军人形象”的关注程度,2013年关于警察形象的研究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而关于军人形象的研究却出现显著递增的态势。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对“军人形象”的学术关注程度也开始增大。

对用户关注度的统计主要以CNKI中近半年及各个月份的热门下载文章为样本。2014年11月关于“警察形象”的用户关注度平稳上升并于2015年1月达到最大值,2月又呈现明显的回落,从3月开始用户关注度直线下降,并于5月降到近半年来的最低值。与此不同的是,2014年11月关于“军人形象”的用户关注度平稳下降并于2015年2月达到最小值,3月份的用户关注度虽有大幅回升,但之后又开始出现回落。2014年12月-2015年5月,国内对“警察形象”与“军人形象”的关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国内对“警察形象”的关注较“军人形象”更多。这是因为,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发生的接触与摩擦较军人群体更加突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和多元,这势必引起更多的关注。

CNKI中“军人形象”和“警察形象”问题的热门文献下载量分别为:2014年12月262篇和2539篇;2015年1月234篇和3177篇,2月53篇和776篇;3月222篇和2292篇;4月132篇和1351篇。由此可见,近半年来“军人形象”和“警察形象”的用户关注度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或许因为,公安机关重视塑造中国警察形象之后,警察自身形象与素质都在不断提升,警民冲突不断下降,恶性涉警案件逐渐减少,用户对警察形象的关注度降低(如图2)。“军人形象”的用户关注度虽然在近半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但从长时段来看,还是处于上升的趋势。另外,从每月的文献下载量可以看出,2014年12月有关“警察形象”问题的文献下载量占全部“警察”问题文献下载量的67%,2015年1月为82%,2月为55%,3月为68%,4月为66%。可见,近半年来学者对中国警察形象的问题十分关注,几乎占到全部警察问题的六成以上。然而,如前所示1997年-2014年CNKI中收录的关于“警察形象”问题的论文数量平均只占全部“警察”问题论文数量的4.1%,2000年收录率最高也仅为5.4%。这进一步说明,学者对警察形象问题研究非常关注,几乎占到全部警察问题研究的六成以上,这说明有关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所产出的学术成果却极少,这为我们进行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学术生长空间。

与此同时,近一年内有关“军人形象”文章的下载频次排名揭示了学界对“军人形象”的研究主要围绕军人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展开,这类主题的文章占到全部文章的一半以上。可见,从军队自身建设以及军队长远发展为视角来展开“军人形象”的研究是需要继续完善的课题。(表1)

CNKI中以“军人形象”为篇名的文献为181篇,其中学术论文117篇,这117篇学术论文中包括硕士学位论文16篇和博士学位论文0篇。CNKI中以“中国军人”为篇名的文献为734篇,其中学术论文为531篇。超星图书中以中国“军人形象”为篇名的图书为0本。CNKI和中以“警察形象”为篇名的文献为208篇,其中学术论文为169篇,这169篇学术论文包含硕士学位论文36篇和博士学位论文1篇。CNKI中以“中国警察”为篇名的文献为1073篇,其中学术论文525篇,这525篇学术论文中包括硕士学位论文24篇和博士学位论文4篇。超星图书中以“中国警察”为篇名的图书为48本。超星图书中以“警察形象”为篇名的图书为10本。公安学界第一篇关于“警察形象”的学术论文是1993年王福寿发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刍议交通警察的形象和素质》;第一篇关于“军人形象”的学术论文是1983年李平分发表在《电影新作》的《当代军人形象初探》。唯一一篇讨论“警察形象”的博士论文是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的刘昱彤《警察形象危机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第一本以“警察形象”为篇名的图书是2000年曹礼海的《警察形象塑造论:走向前沿的警察文化战略》。尽管CNKI中有关“警察形象”的文献只占“中国警察”问题的文献总数的19%,但是有关“警察形象”的图书数量却占“中国警察”问题的图书的33%。而CNKI中关于“军人形象”的学术论文占“中国军人”问题研究的22%,可见,与“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相比,军队更加重视“形象问题”的研究。

(二)新的研究设计: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大众媒体的报道

1. 网络舆情的分析

在当前大数据分析的时代背景下,从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上抓取公众对“军人”与“警察”关注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这种研究方法被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逐渐带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并为新理论的诞生创造生长基质。对于略显式微的文本研究而言,这种方法可以将所挖掘的海量信息最大化地呈现给研究者。笔者首先以“军人”和“警察”为检索词,对2011年-2015年各省互联网用户对“军人”和“警察”的搜索关注程度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各省对“中国军人”和“中国警察”形象作一比较观察。对图3和图7进一步分析可知,2011年-2015年全国互联网用户以“中国警察”为中心词的相关搜索中,搜索用户显著增多发生在2012年,搜索值最高时达2100万。互联网显示其所对应的事件为2012年5月《<中国警察>纪录片》在国内的播映。2013年,搜索量较2012年之前有略微增幅。2014年搜索量的增势又出现显著增加,在近五年的增势中仅次于2012年,搜索值最高时达700万。互联网显示其所对应的事件为2014年5月《中国警察将在巴黎景点巡逻》。 可见,近五年来,当与“中国警察形象”问题相关的热点话题出现时,国内民众对“中国警察”的整体关注就出现显著增多的趋势。大部分的省份对警察问题的关注程度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警察”问题的搜索热度越高,本省发生的与“警察”有关的事件就越多,越能反映一省治安之状况;“警察”问题的搜索用户越多,其中与警察职业相关的人员越多,越能反映一省警力之强弱。东北三省对警察关注程度的波动最为显著,极个别省份的波动无明显变化,例如青海和西藏,这或可与西部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有关,也可能与国家十分注重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安稳定有关。除此,对警察关注热度较高的前几个省份有,福建、四川、上海、广东、天津以及山东等地,北京民众对警察关注程度的增速虽有明显变化但较为平稳,未表现出明显的起伏。另外,从2011年-2015年各省对“警察”的关注的截面分析图中还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即在2012年间,各省较前年均有显著的增幅,此节点在互联网上显示的事件为《<中国警察>纪录片》的上映。可见,民众对中国警察的形象问题十分关注,并且在2012年之后,各省对与“警察形象”有关话题的关注程度开始出现大幅的增加。

除此以外,各省互联网用户对“中国军人”关注程度也相对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对“中国军人”搜索热度变化最为显著的省份有:福建、甘肃、辽宁和新疆。对“中国军人”的搜索量最高和最低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和西藏,最低的省份或许与该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有关。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人们对“中国军人形象”的学术关注度远远低于对“中国警察形象”的学术关注度。然而,与此不同的是,互联网用户对军人的关注程度却远远高于对警察的关注程度。这说明,尽管对军人形象问题的学术研究少于对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但是人们对于“中国军人”整体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警察群体,这也说明未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加大对军人群体的投入。

对用户在互联网上以“中国军人”与“中国警察”为中心词的检索图谱所呈现的社会网络和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如图4和图5。相关词与圆心的距离表示相关词与中心词的相关性强度;相关词自身大小表示相关词自身搜索指数大小,绿色代表搜索指数下降,红色代表搜索指数上升。2015年网络用户以“中国警察”为中心词的前后搜索行为所表现出的需求图谱与相关检索词组显示警察形象问题与警察问题的联系最为紧密。在以“中国警察”为中心词的检索所呈现的辐射状网络图谱中,接近中心度最强的节点是武装警察部队,点度中心度最强的节点是香港。可见,与“中国警察”相关的所有检索词中,检索指数最高的是香港;而所有检索词中与“中国警察”关系最密切的检索词是武警,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与“中国警察”的相关性都呈下降的趋势。指数上升的检索词中,接近中心度最强和点度中心度最强的节点都是警车。在这些检索词中,与警察形象相关检索词有:中国警察服装专卖、中国警察纪录片、专卖(服装)、新式警察服装、新式(服装)、服装,其中专卖(服装)、中国警察纪录片的检索强度呈上升的趋势,与警察形象相关的检索词占全部检索词的四分之一。

2015年网络用户以“中国军人”为中心词的前后搜索行为所表现出的需求图谱与相关检索词组显示与中国军人联系最为紧密的短语也与“军人形象”有关。如图5所示,在以“中国军人”为中心词的检索所呈现的辐射状网络图谱中,接近中心度最强的节点是“中国军人图片”,且需求趋势呈上升的态势。点度中心度最强的节点是“图片”。可见,与“中国军人”相关的所有检索词中,检索指数最高的是“图片”。指数上升的检索词组有:中国军人图片、军人身份证、中国解放军、身份、数量、中国成都军区特种部队、中国特种部队、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等。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用户对中国的特种部队开始逐渐关注。可见,当前与中国军人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课题也与中国军人的形象问题有关。通过以上对有关中国“军人”和“警察”的网络舆论分析可知,网络用户对军人和警察的关注程度在全国31个省份中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不同的省份在不同的年份对军人和警察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相同的省份在相同的年份对军人和警察的关注程度各自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省份对军人和警察群体更为关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受互联网普及率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对军人和警察群体的关注普遍偏低。在网络用户的搜索中与军人和警察问题联系较为紧密的搜索词组都与军人和警察的“形象问题”有关。另外,从整体来看,有关“中国军人”与“中国警察”的研究由垂直、单向的知识谱系向螺旋或辐射式的关系网络转化。这种关系网络依托信息采编、传播手段和呈现平台等工具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为中层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命题的检验提供方法,所呈现的内容能够清晰地展现中国的军人与警察问题研究的结构关系与研究热点,引导研究者的研究倾向。

2. 大众媒体的报道

为了进一步揭示内在规律,并发现研究问题。笔者对2011年-2015年全国各大互联网媒体对与“中国警察”和“中国军人”相关的新闻报道的热点趋势进行分析。在对“中国警察”的相关报道中,报道热度在前10的主要新闻头条为:《马飚会见中国警察协会主席田期玉》、《刘坤:“一张中国警察的名片”》、《中国警察对话山大留学生 交流交通安全法规》、《中国警察今日开始在湄公河进行联合巡逻执法》、《中国警察网“经侦在线”正式上线运行》、《<中国警察>与全国观众见面》、《典型宣传影视剧化 传递中国警察力量》、《关停中国警察网廉政频道凸显公安反腐思维》、《中国警察将在巴黎景点巡逻》、《法国外长否认中国警察将巡逻巴黎 法国有警察》。这10条新闻报道中与“中国警察形象”相关的报道占7条,分别是:《刘坤:“一张中国警察的名片”》、《中国警察对话山大留学生 交流交通安全法规》、《中国警察今日开始在湄公河进行联合巡逻执法》、《<中国警察>与全国观众见面》、《典型宣传影视剧化 传递中国警察力量》、《中国警察将在巴黎景点巡逻》、《法国外长否认中国警察将巡逻巴黎 法国有警察》。在这7条报道中,有5条报道与中国警察的国际化形象与影响有关,分别是:《刘坤:“一张中国警察的名片”》、《中国警察对话山大留学生 交流交通安全法规》、《中国警察今日开始在湄公河进行联合巡逻执法》、《中国警察将在巴黎景点巡逻》、《法国外长否认中国警察将巡逻巴黎 法国有警察》。这5条报道中,大众媒体对警察报道最多的新闻是:2014年5月《中国警察将在巴黎景点巡逻》,报道量达54万条。可见大众媒体对“中国警察”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国警察形象问题”,而对“中国警察形象问题”关注的焦点突出反映在中国警察的国际化形象与影响上。

在对“中国军人”的相关报道中,报道热度在前10的主要新闻头条为:《韩媒:韩方将归还中方425具朝鲜战争时阵亡的中国军人遗骸》、《美媒建议美请求国际刑警组织通缉5名中国军人》、《拼了,为了中国军人的荣誉》、《俄罗斯姑娘:中国军人帅极了》、《中国军队将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中国军队历来服理不服霸》、《中国陆军新兴综合保障船在海南三沙入役》、《中国军队历史性改革拉开大幕》、《南苏丹维和指挥官吴建本:敢于担当 展中国军人风采》。大众媒体对军人报道最多的新闻是:2015年11月23日的《中国陆军新兴综合保障船在海南三沙入役》,报道量接近72万条。这10条新闻报道中与中国军人的形象有关的报道为3条,分别是:《拼了,为了中国军人的荣誉》、《俄罗斯姑娘:中国军人帅极了》、《南苏丹维和指挥官吴建本:敢于担当 展中国军人风采》。这3条报道都与中国军人的国际化形象有关,可见大众媒体主要关注中国军人的国际化形象,而国内的网络用户主要关注军人的国内形象,这点与大众媒体与国内网络用户对警察形象关注的侧重点相似。

三、讨论和结论:“军人”和“警察”形象问题研究的建构与展望

良好的形象建设是内在整体素质的外在反映。警察与军人形象塑造是在新形势下提升警务治理能力与军队治理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扎实推进警务机制的改革,贯彻军事战略的方针、加强军队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建设具有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对“军人形象”与“警察形象”的研究主题进行类型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军人和警察形象”的研究进行建构与展望。

1. 从“形象问题”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影响因素的角度研究“警察形象”与“军人形象”。

“形象问题”的研究基础理论为军人与警察形象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贡献了特定价值的理论成果。对原文文献分析,这部分研究现阶段仍较为薄弱。要继续加强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军人与警察形象问题的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2. 从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和“组织行为文化”角度研究警察的形象问题。

从军队自身建设的角度研究军人的形象问题。警察形象问题研究的具体范畴包括:警察公共关系、警察形象的危机管理以及警察形象的塑造。这一主题领域是当前警察形象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热点问题,研究者主要来自于公安机关与公安学界。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来看,警察形象研究被进一步细化,可操作的研究类型逐渐增多。其中,警察公共关系研究是讨论如何将警察形象向着增进社会公众支持、优化行政执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的良好态势发展的研究。警察公共关系与警察形象危机管理、警察形象塑造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错、交叉和交迭。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注重量化方法的应用,同时采取“混合策略型”的研究路径。从军队自身建设的角度研究军人的形象问题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少,几乎不到10%。这说明当前一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不以军人形象建设为主。此类情况将为以后的军人形象问题研究提供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生长空间。

3.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研究军人与警察形象的传播与重塑。

互联网与移动网络出现之后,军人和警察形象问题研究不断产生新的、亟待研究的课题。军人和警察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大多表现为“智勇且不畏强暴”、“深刻的家国情怀”、“甘于忍受寂寞”的英雄式群像。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与微信的普及,军人与警察在街头与民众的冲突随时随地暴露在公众的视野范围之内,对军人和警察形象的多元化报道与民众最初对军人和警察形象的单一认知发生了相对的分离。这种分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表现为突然产生的新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吸纳将原本排斥在外的军人与警察形象涵盖以后,研究者与决策者作为重塑军人和警察形象的直接治理人应该采取哪些更进一步的方法和措施是亟须思考的课题。总之,建设中国国家强制能力,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内现阶段对“军人”与“警察”问题的研究与认识,拓展“军人”与“警察”形象问题研究的生长空间,更要具备国际视野与开放思维,充分运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文献计量学以及公安学的分析方法,多角度、深层次对中国警察形象问题进行全方位、大视野、立体化的观察与研究,为现存研究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树先.对树立与维护人民警察良好形

象的几点思考[J].上海:上海公安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1996.

[2]王艳艳.论新时期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女

军人形象的嬗变[D].上海:上海戏剧学

院,2010.

[3]石芳.新世纪以来军旅题材小说中的女

军人形象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

学,2010.

[4]张学真.英雄的涅槃[D].武汉:中南民族

大学,2009.

[5]李馨芳.以《亮剑》和《历史的天空》为例,

对抗战题材电视剧中中国军人形象的

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6]张艳霞.当代军旅电视剧中军人艺术形

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7]陈雪.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当代军人

形象再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

学,2013.

[8]罗建强.国民党军人在内地影视剧中的

形象变迁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

学,2014.

[9]冯贵洁.近十年来中国军旅题材电视剧

中军人形象的嬗变研究[D].石家庄:河

北师范大学,2014.

[10]刘卢浩.新中国银幕上国民党军人形

象的嬗变[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1]雷淑英.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人小说的军

人形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2]刘洪.让知识分子军人形象在军事题

材影视剧中大放异彩——评电视连

续剧《亮剑》[J].电影评介,2008,(4):

55-56.

[13]李琴,张力.改革开放以来军事题材电

视剧军人形象的嬗变[J].理论与创作,

2008,(6):19-21.

[14]韩亮.和平时代重塑英雄——谈和平环

境下军旅题材电视剧对军人形象的塑

造[J].中国电视,2008,(3):53-54.

[15]阮丹娣.浅议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军

人形象[J].当代电视,2008,(5):55-56.

[16]边国立.让中国军人形象绽放新的光

彩——2005年军事题材电视剧巡略

及《亮剑》点评[J].当代电视,2006,(2):

12-15.

[17]燕世超.历史在这里凝固——论张恨

水小说中抗日军人形象的崇高美[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36-38.

[18]王合伦.军人形象的衡定体系及其社

会舆论的评价标准[J].西安政治学院

学报,2006,(4):42-46.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政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发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发展状况和问题,提出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业发展状况与政府治理的关联性,从而归纳总结出我国农产品发展的创新之路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在研究国内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以韩国的绿茶农业为例,深入探讨我国今后农产品发展的道路,以求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农业发展模式造福祖国和人民。

关键词农产品;多元化;基层政府;治理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科研训练创新项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基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kyxl2013049)。

作者简介吴双延(1994- ),女,河北滦县人,本科生,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政治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01091我国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现状

1.1我国农产品发展的成功之处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对于农业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这一环节。这一现象也充分证实了马斯洛的需求层理理论,也可以这样定义:当基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开始更多地关注其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这一必然趋势的形成,无疑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农业摒弃先前的以单一农产品生产为主,高成本、低收入的自给自足型生产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和创新为基础的,以服务业为动力的现代化农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创意农业等众多发展模式相继形成[1]。例如我国生态农业典范云南梯田,充分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再如山东的名牌农产品发展,将当地农业做出品牌,如烟台苹果、邹城市“孔孟”牌黄金梨、鱼台县“世民”牌大米等。将这些农产品做成品牌,将扩大其销售范围,利于产品的出口。然而休闲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更是农产品发展的典范,如庄园农业、农家乐等,人们在体验绿色农业的同时,放松了心情,将农业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带动了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使农产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产业中,无形中增加农业产量,扩大农业的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范围,从而也加速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农产品逐渐成为第三产业的“原料”,深入其中,这也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2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不足虽然我国农产品一开始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但仍然处于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2.1与其他产业关联性低。农产品作为我国的基本产业,已有几千年历史。然而近几十年的改变将农业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农业开始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但作为农产品本身具有高成本、低产出、需求量大、竞争力低等不利因素,正因如此,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更高的独立性[2]。我国对农产品产量技术的提高已取得显著效果,然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却并没有因此提升,大多数以农业为生的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农业的高度独立性。农品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生,收入低,阻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初级农产品的出售已经不能够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上看,目前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仅处于初级阶段。

1.2.2技术含量及普及率低。自给自足的农业早已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层次上。21世纪是信息科技的时代,农产品价格低、绿色无污染,是工业、服务业的天然原料,要将农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并尽其所用,只有运用技术手段将农业更多融入到其他产业,才能更好地带动农业的发展。同时,目前我国对于农村落后地区的技术普及也存在问题。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生产,简化机器使用步骤,降低机器生产成本,让更多的地方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产量。

1.2.3品牌知名度低。我国农产品发展品牌众多,各省注重名牌农产品发展,至2007年上半年,仅山东省获得国家级名牌品称号的品牌就有12个,省级名牌农产品90个。但产品品牌虽多,知名品牌却少之又少,品牌力弱。农产品的发展需要有真正的知名品牌带动农产品发展。知名品牌的建立利于挺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产品品牌外向度低,国际注册品牌寥寥无几,导致农产品在出口时屡次受阻。

2我国农产品发展状况成因

2.1我国农产品发展总体情况

2.1.1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多。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有力推行,是我国农产品总量取得丰收的最大原因。这也是政府治理的有效体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到2011年我国的农产品总量达到了57 120.8亿t,相比较1978年增长了87.5%,农副产品的供应充足。这一点上,我国政府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农产品产量大增最大的推动力,随着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民的劳动效率大大提升,也使得农产品逐渐充裕[3]。

2.1.2农产品发展的模式增多,但是与国外相比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小差距。我国的农产品发展逐渐丰富,出现了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多种发展的方式[4]。以休闲农业为例,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度假放在了自然环境更好的农村,而休闲农业这种既有休闲意义又有教育意义的发展模式则成了人们钟爱的选择。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1 200亿的休闲农业的收入,先后带动了1 500万农民提高了收入[5]。目前我国现以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庄、民俗区等多种模式的休闲农业,我国农家乐已有150万家,平均每年接待4亿人左右。

2.1.3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科技的进步能大大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众所周知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通过农业科技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从1982年开始我国开始研究农产品技术的模型,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十五”期间,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增。纵观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物质收入的扩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农业科技进步处于增长的态势,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来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2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关联性

2.2.1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融合发展体制。城乡分割的体制,导致了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相分离。在我国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在偏向工业,按户籍划分的环境下,形成了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1950~1979年农业为工业现代化及建设提供资金约4 500亿元,但是因为惠农政策并未能实现,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反馈效应没有得到实施,最终造成了城乡发展区域差距拉大,工人和农民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中共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战略部署。而我国的农产品也随着政策的逐渐实施而不断增产,农业越来越被重视,农民的收入也持续提高。我国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提供了农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发展的模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进一步的发挥,将农业纳入了国民经济体制之中,消除了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农业的发展空间更加的广阔。我国政府取消了2 000余年的农业税,使得我国农民进一步的解放。政策的实施也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也随着政策逐年递增,农民的收入也逐渐的增加。由此可得,政策的合理实施能极大地促进农产品模式的发展。

2.2.2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新农村的提出给农业的发展以极大的指导。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政府的发展思路是必须要跳出原先单一靠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要充分利用服务业,工业,或者高兴技术产业等相关的因素综合的发展农业[6]。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发展精而美、新且奇的农业,要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旅游业、农业服务业等新型模式的发展,拓展农业发展方向[7]。

2.2.3农业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农产品的发展。实行一体化的管理,融合国家的农业部、水利部、国土的资源部等各个部门的涉农部门加以整合,统一让农业部进行管理。将涉及农产品初级发展,农产品的进一步的加工、包装、营销都统一管理,以避免部门之间的交叉,造成更多的限制。我国实行了改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产品多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正越来越多地颁布了因时、因地制宜的政策,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产量的增加。

3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3.1 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模式创新

3.1.1打造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我国农业发展在技术方面较先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不断完善的机械设备、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很多地区已完全进入现代化生产模式。然而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增大产量,并不是发展农业科技的根本目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机械化实用范围,力争打造更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将技术不仅仅停留在扩大产量的层面。技术好比一座连接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桥梁,通过技术,改变农产品本身的独立性。高技术与高附加值农产品将大幅度提升农产品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发展模式,使农产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8]。如我国麻类生物脱胶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了我国纤维的产量和质量;蜂蜜也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妆品和保健品中。这些先进的高科技在农产品生产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推广,是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9]。

3.1.2打造国内知名农产品品牌。品牌效应是指企业在实用品牌中,为品牌的使用者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品牌在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购买标杆的同时,也巩固了其在社会大生产中的地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品牌效应的影响,并且在农业中也开始组建建立地方农产品品牌,然而,这些品牌的的共同特点是: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影响力不高、对农产品的带动性较差。这就要求人们在创建农产品品牌时,要注重质的提高而非量的增加。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不仅扩大了农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同时也将大大增加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率,将我国农产品以全新的方式推向世界[10]。

3.1.3创新农产品形式,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我国农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产品种类少,形式单一,大多数以普通农产品形式存在,缺少刺激消费的创新之处。商家企业对市场了解不够全面,不能有效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投其所好[11]。虽然我国商品繁多,但大多数存在雷同类似的倾向,创新较少。在此方面,国外很多国家有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其学习研究。如韩国INNISFREE品牌,是由韩国AmorePacific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研制的以自然主义为主的化妆品。其所有产品都是从有机栽培的珍贵植物中萃取的草本纳米矿物水和精华,纯天然设计。这一产品一方面让消费者使用时安全放心,另一方面将农产品作为其生产原料,利用科技萃取植物中的有机成分。此种做法创新了农产品的发展形式,刺激消费,同时也为农产品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典范[12]。

3.2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模式与基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从我国的发展国情来看,农业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农产品发展方向和模式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还需要国家政府的引导。由于我国农业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因此基层政府对于农产品的发展和指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基层政府在农业的发展和管理中,遵循何种方法,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发展的走向。然而遵循过去基层政府的单一的管理体制是行不通的,因此,想要农产品朝着更好的、多元的方向发展,基层政府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必要的。

3.2.1深化农业体制改革,转变管理观念。我国基层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作用,基层政府是国家政策与实际情况的桥梁,基层政府更贴近人民生活,更贴近农业生产,因此基层政府反映的情况便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基层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状况的把握和定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未来的走向,因此基层政府对于农业的管理体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准确且迅速地找到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我国农业发展如今处在转型初期,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出口、农业体系都存在很多问题。基层政府要想改变现状,就要首先进行内部农业一直改革,转变过去的管理观念,紧跟时代发展,鼓励多元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大对于科技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型农业的发展[13]。转变过去以单一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模式,一味地提高生产效率是不足够的,政府要作一个连接农产品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使者,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弥补过去“缺位”的情况。在管理中发挥自己的政府职能,抓好农产品检测安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招商,抓好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以服务和引导为主要责任,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效率。

3.2.2发挥基层政府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基层政府的职能要求其在市场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政府的发展方向应当朝着规范市场、辅佐市场的方向发展。农产品的发展需要政府作为辅助提供必要的指导,政府的鼓励方向影响了市场的发展方向。基层政府在引导方式有多种,宣传农产品多元化发展、加大农产品生产设备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鼓励农产品创新等。在实践中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能。同时,在实践中,要注意顺应民意,时刻分析市场运行态势,并对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基层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不能一味的减少和削弱自己的职能,要做到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3.2.3完善科技农业体系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多元化发展都需要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创新技术的出现。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正处于初级阶段,将简单农产品进行再次加工,且深加工技术还仅仅停留在农产品本身,技术水平尚且不足。基层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鼓励农产品新形势的出现,打造科技农业,完善科技农业体系建设。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其主要力量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对于农产品的发展,基层政府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好社会资源,做到人力物力完备。健全科技农业体系建设并不简单地提高科学技术,还需要有先进的机械设备、一支或多支高效能和高水平的团队、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正确恰当的政策。科技农业的完善有利于加强我国农业水平的提升。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技术的发展,创新的依据是市场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便利人们生活、为人们大量使用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创新技术的发展在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刺激消费,从而丰富人民生活。

3.2.4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与其他产业融合。农业发展在社会产业中是基础性产业,然而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农业发展水平较其他产业有加大差距。这就需要基层政府发挥其职能,鼓励其他产业带动农业的发展,从不同方面和层次与农业融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政府要用过招商引资、释放调整政策,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造便利条件。基层政府应发挥其调节作用。第二、三产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发展速度较快,而农业形式单一,收益低,发展速度较慢,但农产品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将其充分运用到第二、三产业中,将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基层政府完善产业结构,增加产业之间的连接性,将社会中各产业相结合,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产业链。基层政府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能力,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他产业的发展理念向着各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14]。

43卷6期吴双延等论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模式与基层政府治理在场3.2.5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好的政策需要好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从内而外[15]。第一,建立基层政府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想象。同时,针对政府内部消极不作为、不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严加惩治。第二,完善用人制度,严格执行基层政府官员考核制度,政绩考核相结合,使官员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基层政府在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政府官员做事尽职尽责,不得华而不实。第三,基层政府的之间互相监督,严禁各部门之间推脱责任,尽量完善各部门职责,防止遗漏。第四,做好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监督政府的最好途径,通过互联网将民众的建议汇集到政府,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基层政府要将其发展成为开放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建立制约监督机制,是为了提高民众与政府的紧密度,市民中更加了解政府,相信政府,也使政府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调节,更好地尽应尽的义务[16]。

4结语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现阶段农产品发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通过深入分析,进而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完善基层政府管理职能,深化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农产品多元化发展。基层政府要做各个产业的桥梁,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在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中,建立一个高效能、高水平政府,为社会造福,为百姓造福。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永彩.对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型的思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12(6):48-49.

政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权利”与“权力”是政治学研究中常见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近些年来被我国政治学界所广泛关注的焦点。权利和权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权力的膨胀会压缩权利的空间;而权利的过度扩张将导致权力的萎缩,国家会陷入无政府的动乱状态。本文分析了权力与权利的内涵及其特征,论述了权力与权利的辩证关系,从权利与权力的差异性中分析了它们的冲突及原因,以实现权利和权力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权利;权力;辩证关系;冲突

一、权利与权力的基本理论

1、权利概述及其特征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强调人权,把其作为反对封建势力、实现平等自由的思想武器,因此权利问题成为西方学者争相研究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权利的定义普遍有四种学说,即资格说、意思说、利益说、法力说。当前我国政治学界对于权利的定义更多是对上述四种学说的概括与折衷,但这些观点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人比较认可周永坤对权利的定义,他认为权利是“为社会或法律所承认和支持的自主行为和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表现为权利人可以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其目的是保障一定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在这里,权利主体已经获得承认与支持,可自由通过社会与法律的保障去维护一定的利益,这样这个定义就包含了上述各种学说的内容,在更广范围内给予权利的界定。

根据上文对权利的概述,权利具备如下特征:

(1)权利的基础是资格。权利主体是为社会或法律所承认与支持,有资格对规定下的所有物享有权利。比如,选举权意味着有资格依照法律规定参加选举,隐私权意味着有资格享有私生活的安宁与私人信息的隐蔽。

(2)权利的前提是法律保障。权利在获取法律的确定后,意味着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法律上获得了认同。权利依赖于国家法律的确认,并以法律规范为载体保证其实现。离开了法律保障,任何权利都将化为乌有。

(3)权利的核心是利益。权,意为权衡,度量标准;利,意为利益,益处。

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无非是为了追求、实现并保障其获得的某些利益,以此满足其特定的需求。

(4)权利以平等和自由作为行为准则。权利发生的前提是基于权利双方主体地位的平等,在平等自由的原则下表达各自意志,拒绝出现强迫性的服从关系。因此,权力主体即可以自由行使也可以选择放弃权利。

2、权力的概述及其特征

權力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获得广泛的关注。相比于权利,权力一词更偏向于中性,即可表现为正当性,也可表现为强制力。对于权力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当前,国内外主流的观点认为权力是将部分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一种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具有强制性。权力包含着支配与服从之意,是个人或群体基于自身的优势强迫对方听从其观念的一种力量,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正如巴克认为的那样,“在个人或集团的双方或各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或价值冲突的形势下执行强制性的控制”。权力就是有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意志去左右某事而不顾他人的反对,并通过权力的强制力实现社会整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权力有如下特征:

(1)权力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主体往往是国际组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等拥有特殊优势的群体,而另一群体则处于被管理支配的地位。同时,权力主体行使的权力具有高度强制力,可无需征求对方意见就能单向性付诸自身愿望。这种权力关系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2)权力的行使是积极主动的。权力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公众谋福利,权力主体在收获权力时就被赋予了“应为”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时要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

(3)权力以为公众的合法权利服务为目标。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认为:权力可以过度和转让,权力主体的出现正是源于社会公众“自然权利”的让渡。因此,权力源于公众为了保障和增进社会利益而集中个人的“自然权利”。

(4)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权力的集中性决定了其有限的存在范围,往往以国家为名义存在着,伴随着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二、权利与权力的辩证关系

通过上文对权利和权力的概述后,我们发现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权利与权力的联系性

(1)权利与权力是互补的。这主要表现在二者功能的互补上。权利的功能主要指向自由,权力的则体现在安全和秩序上,双方统一于公平与正义。得益于二者在功能上的互补,才维持了社会的平衡。如果二者当中有一方被偏废,就会或者导致社会失序,或者导致社会死序,总之,都会破坏社会正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权利与权力是相互渗透的。权利与权力相互渗透表现在:其一,权利之中有权力。就权力的起源而言,权力产生并集中体现于权利。国家与法律,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凭借其强制力,来保障本阶级的既得利益而诞生的。其实,权利主体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国家与法律的形成过程,而权利主体利益的保障是行使权力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意义。其二,权力之中有权利。没有权力便无法律,就没有法律上的权利。比如人大代表的提案权,这既是其(职权)权力,也是在行使其权利。

(3)权利与权力是相互转化的。权利与权力的相互转化表现在:其一,权利可以转化为权力。权力源于权利的让渡。例如,国家权力就源自于民众让渡其“自然权利”而成;董事会权力则源于公司股东权力的让渡等。其二,权力也可以转化为权利。权力分化会形成权利,例如政府将高度集中的经济权力分解给各类经济主体,便形成了这些经济主体的权利。权力还能保障权利的发展,这实质上也是权力向权利的转化的一种表现。

2、权利与权力的差异性

(1)主体方面的不同。其一,从主体指向来看。权利的主体往往是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等一般性主体;而权力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它主要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依特定章程而从事管理的主体,如公司的董事会等。其二,从主体的法律地位来看。权利主体在法律上普遍居于平等地位,二者共存于社会政治生活中;而权力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则更多是不平等的,属于主被动的关系。

(2)实现的范围不同。权利的实现及于社会所有成员,同一种权利可以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各种不同的权利也能集中于同一权利主体。权力则不同,它一般不会及于全體社会成员,只能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特定主体来行使。可见,权力的实现范围是受到极大限制的。但是,鉴于权力具有扩张性和易腐败性,所以权力的配置不宜过分集中。

(3)实现的方式不同。权力的实现,主要由权利人行使,但也离不开相关责任人的自觉行为。同时,权利的实现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而不能以权利人作为屏障;权力的实现直接来源于国家或特定组织的章程,其强制力是间接的,它以权力为中介。

三、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1、从权力对权利看

(1)权力试图突破权利的限制。权利是权力的源泉,权力应以权利为其界限,不能超越其赖以形成的权利的范围。但是,权力一经产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扩张性,而权利总力图把权力限制在其可能容纳的限度内。因此,权利与权力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

(2)权力伤害权利。权利和权力彼此渗透,若权力被非法使用,权利则会受到伤害。比如,某单位的领导或其他手中握有权力的人,非法使用其手中的权力,去侵犯他人权利,谋取私利,即所谓的以权谋私。

(3)权力否定权利。这是权力与权利的激烈对抗形式,体现在权力对权利的剥夺,例如,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王权至上,王权几乎剥夺了人民群众的主要权利;在现代社会,(政治)权力也会应某种需要,剥夺人民的某项或某些权利,从而使合法权利得不到行使,致使权力与权利的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

2、从权利对权力看

(1)权利限制权力。权力源自于权利,受到权利的诸多限制,在实际运行中,权力往往试图冲破权利的限制以寻求新发展,就会危及权利。权利为维持对权力的优势,将其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往往会加大限制力。权利与权力正是在这种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中,求得妥协与平衡,使权利与权力的发展,不致偏向一端,造成严重失衡。

(2)权利妨害权力。权利可以限制权力,若权利行使不当,超越公平与正义的界限,将会对权力造成一定的妨害。因此,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维护权力的正当行使,应对权利加以限制。

(3)权利否定权力。权力在突破权利的限制后,容易形成非法暴力,如此必然会引起权利的强烈抵制,最终使权力走向毁灭。比如,人民群众推翻专制统治,便是人民在行使权利(革命权),以权利否定权力(专制统治权)。

四、结语

权利与权力冲突源于它们是不同利益主体的代表。利益主体由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两部分组成。权利一般代表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权力则代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在利益一定的情况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常常发生矛盾,引起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二者冲突的根源在于物质财富的相对稀缺,不能满足各方的需求,因此,不断提高国民的维权意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加物质财富总量,乃是解决权利与权力冲突的根本途径。

权利和权力这对基本范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权力,每个人会因过度追求自己的权利而置社会秩序于不顾,反过来也不利于权利的获得;没有权利,权力主体会失去限制,民众的权利将会遭受损害。所以,正确认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及其存在的矛盾,不断实现权利与权力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永坤. 法理学——全球视野[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36.

[2] 克特·W·巴克.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 社会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3] 胡 杰. 论权力的权利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13(2).

[4] 蒋君芳. 浅议权力与权利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11(5).

[5] 魏清沂. 权力与权利的新探析[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12(1).

[6] 王庆延. 权利、义务、权力[J]. 南宁医科大学学报, 2011(1).

[7] 许剑秋. 论权力、权利、法律的三元结构[J]. 学习与探索, 1989(1).

[8] 王莉君、孙国华. 论权力与权利的一般关系[J]. 法学家, 2003(5).

[9] 覃 晴. 权力与权利的区分及其意义[J]. 法制与社会:下旬刊, 2010(11).

[10] 谭湘玲、彭余辉、陈小波.浅议权利和权力的冲突和平衡[J].甘肃农业, 2006(9).

[11] 胡旭晟、将先福. 法理学[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40.

[12] 卢 梭. 社会契约论[M]. 北京:外文出版社, 1998.

[13] 谢 晖. 论权利与权力界分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 2004(2).

[14] 唐琮瑶. 论权利[J]. 海南大学学报, 1994(4).

[15] 郭道晖. 试论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J]. 法学研究, 1990(4).

【作者简介】

农冠军(1991—),男,壮族,广西崇左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中西方民主。

上一篇:新闻评论论文下一篇: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