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通知书范文

2023-04-25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1篇

调查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既包括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到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然而,教育界关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性研究。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主持了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课题,目的在于探索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普遍规律,给大学生择业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科学建议。

课题组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2000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这次大学生职业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基本上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抽取1200个样本。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6份,有效回收率为74.67%,取置信度为95%。

职业理想何时形成?

半数以上学生职业理想在大学成型

从调查结果看,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何时比较明确地确定”,回答“大学期间”的482人,占53.9%;“尚未形成”的179人,占20%;“高中期间”的157人,占17.6%;“初中期间”的45人,占5%;“小学期间”的31人,占3.5%。过半数的毕业生

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然而五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协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

影响职业理想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舆论

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在确定理想中的职业时,受外界哪方面的影响最大”,回答“社会舆论”、“家庭”、“学校”和“地区”的比例依次为40.1%、26.9%、18.5%和14.5%。总体上,社会舆论对于职业的评价在学生形成职业理想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和学校次之。

收入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定项选择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其相关因素包括什么”,依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收入”697人,占77.8%;“就业地区”499人,占55.7%;“发展阶段”488人,占54.5%;“职务”306人,占34.2%;“声望”269人,占30%;“权力”164人,占18.3%。收入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业地区和发展阶段位居其次;而在以往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因素已退居最末。

对就业状况满不满意?

本次调查将就业准备赋值定为0至10,0代表极不满意,10代表很满意。调查结果显示:选“8”的247人,占28.3%;选“9”的123人,占14.1%;选“10”的36人,占4.1%。调查表明:大学生总体上的就业满意度较高。

与此相对,本次调查概括出了职业选择过程中遭遇的6类苦恼:想去的单位不要我,要我的单位不想去,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调查显示:选择“想去的单位不要我”的431人,占48.1%;选择“要我的单位不想去”的341人,占38.1%;选择“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的407选择“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的210人,占23.4%;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的380人,占42.4%;选择“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371人,占41.5%。 人,占45.4%;

本次调查运用了就业准备程度量表——李克特量表,包含的问题为:“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突变使我难以适应”,“我不知道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大学期间对工作的准备很少”,“我选择的工作与我的性格很适应”,“我对将来自己如何一步一步晋升、发展有明确的设计”,“大学期间我已经为工作锻炼了必要、充分的能力”,“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测,走一步算一步”,“自己的升迁掌握在别人手中,职业设计毫无意义”8项,就业准备程度一般以上的289人,占32.4%,较高就业准备程度的111人,仅占12.5%。

什么影响了职业选择?

选择职业过程中的外在影响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筛选、综合为4类:受父母期望的影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受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和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调查显示: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9.8%和6.9%;受生活环境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43%和9.4%;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38.2%和7.5%;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2.5%和6.8%。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总体上受生活环境这一较客观的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不仅左右了职业理想的形成,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的现实选择。父母的期望和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随着大学生个体独立意识的回归正逐步减弱,但在目前状况下仍有生存空间。

个人状况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调查将个人状况分为4类: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调查显示:对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1.9%和29.3%;对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8.1%和24.7%;对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7.4%和20.1%;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仅占39.4%和13.4%,其中说不清的占32.2%。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状况说不清,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概念,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予以重视。

其次,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2.1%和9.8%;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4.1%和8.8%;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6.8%和9.3%;与个人的专业方向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42.2%和24.2%。调查表明:60%左右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个人状况的结合方面较为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爱一行、干一行”;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没有找到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一状况的改善有待于大学生个人、教育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考虑最多的是“符合个人的兴趣”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因素总结为10项,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第二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第三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待遇高,能发挥个人特长,能解决户口或住房,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点在大城市。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关注两类条件: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

从毕业生工作的单位性质来看,按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小学校,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国防军工单位及其他。

能力、机遇和社会关系因素

本次调查将当前大学生必需的多种能力筛选概括为以下8种:A专业技能或特长;B计算机、外语水平;C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D对社会的适应能力;E创新意识、勇气;F合作意识、奉献精神;G竞争意识、挑战意识;H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机遇、时机;J社会关系(亲戚、老师、朋友等)。对于这10项分别赋值为0至10。0代表完全没有或很糟,10代表完全胜任或很好。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表明:在上述10项中,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的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自我评价较低的是计算机、外语水平和社会关系。

地区差异与职业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地区差异而对职业选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职业理想所注重的内容不同

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有4项明显差异,按差异大小排序依次为:职务、就业地区、权力和收入;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倾向于职务和权力因素,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则更偏重于就业地区和收入因素。

2.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基本符合的403人,占67.2%,很符合的64人,占10.8%;而非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基本符合的350人,占60.1%,很符合的46人,占7.9%。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更高些。

3.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的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小的182人,占30.4%,很大的32人,占5.3%;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中受影响较小的160人,占27%,很大的60人,占10.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的影响比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大。

4.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不同

在选择单位和职业时,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首先看重待遇、单位的名气和能否解决户口或住房;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看重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行业是否有保障和晋升机会是否很多。

5.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存在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总体上对于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更高一些,按差异大小依次为:计算机、外语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专业技能或特长。

6.择业中精神压力和获取的有用信息不同

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获取有用信息较少的310人,占52.4%,而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为252人,占42%。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认为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226人,占37.7%,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达290人,占49%。

当然,学校所在地区不同的毕业生,在择业上也显出一些相同的方面。首先,职业理想的形成期普遍较晚。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324人,占54.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316人,占53.6%,两地无明显差异。其次,对职业理想中的发展阶段都比较看重,而对于声望因素又都不重视。第三,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无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整体的统筹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业准备与职业选择

就业准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工作能力的培养、个性与职业的调和、职业设计与职业规划等为选择和胜任职业而作的准备。

就业准备与满意度成正比

就业准备与就业满意度呈较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355。这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大学生群体较充分的就业准备程度将产生较高的就业满意度。此外,充分的就业准备既有利于提高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 程度,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哪些因素影响就业准备

统计结果显示,以下3个方面对就业准备有较大的影响。

1.对自身的了解程度。

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包括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了解。调查表明:在上述4种因素中,对个人能力、素质的了解程度对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对个人兴趣、爱好的了解程度和对个人性格、气质的了解程度。

2.个人能力的差异。

在各项能力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计算机、外语水平。

3.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

调查显示,对将来的晋升和发展是否有较明确的规划对就业准备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较好的职业设计能力,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必要的能力,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程度。

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

除就业准备因素以外,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状况的符合程度和各项能力对就业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

(1)在个人状况与职业选择的符合情况中,对就业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个人性格、气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其他依次是: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的符合程度。这说明单纯的专业对口已经不是与就业满意最相关的因素了,而个人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状况在就业满意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在各项能力中,对就业满意影响最大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这充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大学期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被广泛重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日益突出;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等能力已经成为择业的基本条件。

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能力因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选择中的就业准备和就业满意度,对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

(1)对于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的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勇气;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

(2)对于职业与性格的符合程度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仍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和计算机、外语水平。

(3)对于将来晋升和发展的规划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勇气;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于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的必要能力,最有作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创新意识、勇气,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能或特长,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计算机、外语水平。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2篇

2、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浅析及引导途径探索

3、95后女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研究

4、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分析

5、构建服务型的大学生择业观引导机制

6、电子竞技行业对“0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7、医学类大学生择业时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8、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9、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11、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研究

13、关于大学生择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14、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

15、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

16、大学生择业偏好的经济学分析及可行性建议

17、浅议如何当好大学生择业的参谋

18、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

19、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及对策

20、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

21、“考证热”现象背后的大学生择业取向研究

22、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23、90后大学生择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4、浅谈大学生择业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25、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调试策略

26、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综述

27、对当代大学生择业问题及就业指导的探讨

28、当代大学生择业策略的研究

29、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对比分析

30、从“微商热”现象看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择业观

31、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与调适

32、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

33、公务员考试热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偏差与调适对策

34、无意识教育渗透下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的确立

35、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36、大学生择业攻略之保险业探析

37、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教育

38、大学生择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39、酒店业发展现状及大学生择业观浅谈

40、关于大学生择业意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41、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择业思考分析

42、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43、当代汽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

44、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45、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干涉

46、大学生择业特点与就业全程指导研究

47、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实证分析

48、中美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取向对比的实证性研究

49、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思考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3篇

1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概况

择业心理是指择业主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倾向, 对个体而言在择业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主要是在大学专业学习及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选择职业的态度、认识评价及心理倾向。

1.1 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及特点

目前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的研究大多通过自制择业心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进行。对当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压力等问题,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分析, 论述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徐复智采用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对驻泰安市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1]。杨虎民则通过问卷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结构的组成[2]。冯彩玲从择业技能、单位性质、求职影响因素、择业期望等方面对沈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的择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3]。项炳池认为大学生择业心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盲目性、被动性、群体性、多变性[4]。康文指出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矛盾、焦虑、自傲、自卑、自负、挫折、攀比等等亚健康的心理状态[5]。金怡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矛盾冲突所在[6]。有一些研究对研究群体进行了分类, 王滨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了分析[7]。祝玉芳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择业时存在的矛盾心理做出了分析。还有些学者除了关注大学生存在的择业心理问题外, 还探讨了择业心理产生的根源。

现有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消极的东西,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大学生只有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 用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指导自己, 才可以在职业选择中做出合理选择。

1.2 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研究

现有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因素很多, 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变革中, 社会上的各种思想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大学生择业时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地域选择和社会地位, 强调自我发展。另一是个人因素, 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例如个人发展机会、个人能力的发挥和兴趣等。有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 从大学生的气质、态度、兴趣、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总体看来, 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3 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对策研究

现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制约。有研究者指出:一是高等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二是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面的政策、方针、就业形势、就业的方式等;第三, 在大学生择业时应给予心理辅导,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 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部分研究者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出发, 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首先, 应该努力学习好专业基础知识,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次, 纠正对择业的认知偏差, 改变不良心态, 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为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2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择业心理概念模糊、理论研究缺乏深度

现有的研究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状况、特点、影响因素、相应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的系统的研究。但是纵观现有的研究, 大学生择业心理这一概念还很模糊。大学生择业心理究竟是择业时的心理倾向, 在求职时所持的心理状态?目前的研究把这二者都囊括在了里面。由于其概念还很模糊, 因此需要进一步理清它的概念才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且现有的研究以理论探讨居多, 多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这些理论探讨中部分内容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很多内容是总结经验、提出相应举措, 其理论探讨不够深入。这些文章中虽然有部分研究将研究群体进行了分类, 但多数是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特点套用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 泛泛而谈, 很少是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2.2 实证研究较少、提出的对策缺乏操作性

要全面、理性、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但目前的研究中, 较少一部分研究者进行了社会调查研究。而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 研究范围多以某一省的几所高校甚至某一城市的某一高校, 发放问卷的数量也较少, 这就使得调查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各级各类高校中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真实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要取得实效, 就必须注重研究对策的实践操作性。目前不少研究者所提供的建议、对策多从宏观角度出发, 对具体情况解决实用对策者较少。虽然具有美好的前景, 但实施操作还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从社会和个人出发, 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这一具体操作性问题在众多学者的论述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因此, 对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应在对策研究方面倾注更多关注, 重视具体问题的解决。

摘要: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问题、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教育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对策研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深度、社会调查实证研究范围不广、提出的一些对策缺乏实践操作性。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综述

参考文献

[1] 徐复智.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和对策研究[J].岱宗学刊, 2008, 12 (4) :82~83.

[2] 杨虎民.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3 (1) :100~103.

[3] 冯彩玲.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 2007, 19 (4) :79~81.

[4] 项炳池.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及调适[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6 (4) :36~39.

[5] 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4 (4) :533~535.

[6] 金怡.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34 (2) :232~238.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4篇

一、高职生择业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自卑怯懦心理。

当今的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就增加了高职生的心理负荷;有的毕业生由于心理负担过重,缺乏应试的经验和现场应变、自我控制能力,以致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过于怯懦,这些学生在机遇面前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因为不自信和怯懦而导致求职失败。

(二)浮躁焦虑心理。

面对各种择业选择时,许多高职毕业生无所适求,在求职中或期望过高,不切合实际;或急于求成,以致事与愿违,处处碰壁,因而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

(三)贪图舒适心理。

不少毕业生择业时,希望自己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轻松、条件好,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越是艰苦地区、艰苦单位,高职毕业生越不愿意去,这就更增加了怕苦心理,高职学生选择职业很窄,这就更增加了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

(四)心理失衡状态。

因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足,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高职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高职生往往不能正确地寻找原因,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高职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如不及时有效地疏导,可能会诱发更大的问题。

(五)求高求全心理。

有一些毕业生存有不切实际的攀高倾向。要求用人单位各方面都十全十美,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这种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是不少高职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原因。这种心理往往使不少高职生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二、高职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高职毕业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择业条件,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才能找到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入社会的出发点。择业中的大学生,应当认真仔细地深层次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品质、价值目标、适应能力、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勇于参与竞争。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确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高职毕业生应确立合理的抱负水平,恪守弹性的择业态度,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强化信用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与现实契合的择业目标。

(二)认真做好求职准备。

高职毕业生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求职前的准备:1、全面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我国现行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就业市场的“行情”,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2、在择业前应进行“热身”活动,一是主动地尽可能早地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主动地听取就业指导专家或教师的分析与建议,理性、集约地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最佳职业的有效途径。二是参加就业模拟招聘活动。参加就业模拟招聘活动,可以全方位地为择业做好各种准备,从而增加自己在择业实战中取胜的几率。3、备好求职材料;一般来说,求职材料应包括个人简历、求职信、成绩单、外语等级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各种荣誉证书、其他相关资料等基本材料。高职生在大学期间应努力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以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同时还应多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比赛以及社会活动,为增强自己的硬件条件而努力。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才能更好面对严竣的求职市场。

(三)掌握择业心理调适的方法。

维护和保持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对每一个高职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为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1、学会调控情绪。

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情绪反应。为防止产生情绪障碍,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如:告诫和提醒自己制怒;及时离开现场;接受他人的劝解;让自己试着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找朋友、同学、老师、亲人倾诉;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等。这些做法对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惧怕心理、不满心理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疏导作用,使心境得到缓解。

2、学会自我鼓舞、自我激励。

高职毕业生不能因为暂时遇到困难或处于不利境地就悲观失望,而要在遇到挫折时,通过自我鼓舞、自我激励,重振精神,增强信心,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此处不识君,自有识君处”。即使应聘不成,也只不过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只要是千里马,何愁遇不见伯乐?!”

3、学会放松,静心养气。

择业过程中精神紧张的心理反映出来就是烦乱,干什么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时你可以采取一种简单易行的缓解方法——放松疗法。放松是通过积极的休息达到静心的目的。在择业中遇到挫折、产生心理冲突时,不妨运用放松疗法,暂时抛开择业的烦恼。静心是避免不良心境困扰的有效方法,也只有静心才能静思,然后冷静分析,调整心态和行为,为下一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4、求助于职业心理咨询。

各高校基本上都已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它的职责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为求助者提供帮助。主动地寻求心理帮助,进行职业心理咨询,是高职毕业生释放心理压力,调适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 许多高职毕业生出现各种择业心理问题, 本文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问题, 提出了一些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l]赵瑞君, 马喜亭.大学生心理辅导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7.

择业通知书范文第5篇

【摘要】新形势下中职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就业弱势群体,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心理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适的办法及对策,从而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特别是近几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高等学校不断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本文就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调适的对策。

一、中职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常见的不正常心理状态

就业常见心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职毕业生就业常见的心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问题。

1.自卑心理

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而使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2.自负心理

部分中专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做“白领”的,是国家干部。这种心理表现在择业上,则是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3.观望心理 

也叫矛盾心理,是中职生就业时瞻前顾后,左右彷徨的心理。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自己创业收入较高,但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4.悲观心理 

也就是冷漠心理,当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5.不满心理  

中职生根据具体的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不满的对象不同,不满的对象可能是周围的任何事物和人群。如对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就业推荐制度不满;对现行的国家就业政策不满;对家庭成员、家庭状况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不满等等。不满情绪的产生导致中职生的消极心理和不健康行为,从而影响正常就业和顺利择业的实施。

6.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是中职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市场定位,过分看重初次就业对一生的重要性,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条件达不到,挫折感就会导致就业焦虑。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几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各种媒体的不断渲染,在客观上加重了中职生对就业前途的焦虑,社会大氛围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压力使学生发生分化,部分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知识技能,以求就业顺利;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等消极现象。

7.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8.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9.攀比心理

中职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经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10.功利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往往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工资奖金待遇情况。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高工资单位,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孰不知沿海城市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消费水平也高,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沿海和大城市发展,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也是建功立业的地方。

鉴于上述种种现象,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解决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中职生就业的心理状态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中职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社会尤其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职生保持稳定、积极和正确的就业心态。其具体对策如下:

1.正确引导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我们要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2.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3.鼓励中职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职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职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4.指导中职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有的毕业生择业失败后,就无颜面对他人,不敢与用人单位接触,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其实人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的,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战胜或适应挫折。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虽然失败和挫折是伴随人生的事情,但它也是磨炼人的最好机会,一帆风顺并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能力。就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走向成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通力协作,正确引导中职生就业

家庭成员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们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同时,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国家已经制订和颁布了《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就业市场逐步得以规范和完善,使毕业生依法求职,有法可依。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泮成.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J].当代教育论坛,

2005(11).     

[2]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作者简介:翟三琴(1968—),女,河南巩义人,研究生,政工师,现供职于河南化工职业学院,从事过企业管理、社区管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

上一篇:放假安排通知下一篇:电影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