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2023-09-10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基本情况:华阴市玉泉初中副政教主任王华新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评选为玉泉初中校级师德标兵。

主要事迹:王华新,男,汉族,生于1968年9月,该同志自参加工作,先后多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任玉泉初中校办主任兼政教副主任。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履行教师职责,团结同志,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创新,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甘心吃苦,力争把各项工作完成到极至,每项工作安排地科学有序。他每天到校后,都要打开学校邮箱,查看新的下发文件,同时浏览近期需要上报的各种资料。有时一两天内会有

五、六个下发文件,先下载、再阅览,分清主次文件,向校长汇报文件信息。之后,协同学校各层领导,安排、布置工作的开展,并及时向校领导反馈。当好参谋,服从校长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最后完成各项工作大量文字的编辑、整理、汇总、归档,总结上报。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五中学

Module 5 Western music Unit 1《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教学案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现有的英语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外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的使用教科书以外,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多媒体光盘资料,各式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来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教学案例,Unit 1《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教学总思想:

1.利用建构主意作为本课的教学思想,

2.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对音乐话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听懂别人对音乐的描述,运用适当的形容词评论各种音乐。 步骤:

第一步:warming-up热身导入

1.利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的提示, 激活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积极说出已知音乐家,音乐圣地,音乐类型等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结合的特点,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亲耳听辨音乐乐器类型,从而引出各种音乐词汇。

3.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名曲片段,使学生说出曲目,作曲家,以及对该曲的感受,从而引出第二个教学步骤-词语扩展。

第二步:词语扩展

使学生听懂本单元中有关音乐的一段评论,在这段的由欧美人做的很地道的评论中,学生可以边听边补充自己想评价但却不会用的词及句式。

第三步:听说练习

1.播放蓝色多瑙河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音乐,播放之前先列出几个问题,如作曲家的背景,曲子的时代背景等,使学生边听音乐边独立思考,而后带着这些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允许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开放性的。

2.以抢答的方式做英语游戏,游戏内容是西方音乐的扩展, 第四步:语法聚焦:鼓励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有关本课反义疑问句内容的句子,辨别之后再做相关练习,巩固知识。

以上是我的教学案例各步骤。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基本理念及与任务型教学六方面的要素的相对照,我对这个案例做了如下反思。

1. 对教学目标建立的反思。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并不是一气呵成的。设计这节课的最初目地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多了解一些西方乐器的名称,能够通过音乐的播放尽快的与乐器对上号,用英语脱口而出乐器词汇,同时简单了解几首耳熟能详的乐曲名称就可以了。后来通过在一个班的授课中,发现这样的目标太浅显,学生有广泛而深刻的求知欲,他们要求了解所听音乐的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及作曲家本人的经历等,这样促使我再次修改教学方案,最终确立了前面提到的教学总思想,觉得这样的目标

比较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各个方面。

2.教师角色与信息输入的反思

课标建议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在我的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本人想把西方音乐这个课题做细了,由此能够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抛砖引玉,引发学生了解国外其它文化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掌握大量信息,让学生就自己的兴趣去寻找资料,要求他们事先阅读做准备,并且背诵其中的生词以方便其后使用。另外在我的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以一个处事不惊而宽容的长者形象出现。

3.生角色与活动方式的反思 在我的教学案例中,一方面课前明确课题要求,让对音乐了解甚少的同学积极上网查询乐器,音乐家,音乐之都等有关基本常识,另一方面请有音乐基础或正在修习乐器的同学把已有知识充分分享给其他同学,这些同学由于能发挥他们所长,都非常积极,从而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为激活学生的旧知这一步骤做好积极准备。

4.学环境的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张立梅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1、知识巩固

速写的定义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2、欣赏:

站姿、坐姿、席地坐三种不同姿态的速写作品,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速写的魅力欣赏课本

4、5页,叶浅予、黄胄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聚落”。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政治等方面。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出现明显的骚动,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开始关注、期待下面的活动。 教师:“给你8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拿出笔开始作画。

8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 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 学生1:“这是我画的,我的居住地是在低缓的山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有学生说:“跟我画的差不多!”

教师:“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花草?”

学生1:“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有树有花空气好。”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2的作品:“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学生2:“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教师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气候条件要好!”

教师:“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自然条件!”

教师:“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好玩为目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播放投影片。“下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学生3:“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全,还有文化氛围。”

学生4:“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教师:“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教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科学院?”

学生3:“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教师:“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教师:“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学生:“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就好。”

教师:“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 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再展示相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活跃,课堂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作为学习新知识,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学习。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奋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白云,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对思维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叶季红

差异教学的体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拓展更是对差异教学的完美升华和检验。在这里,我从自己设计的一个作业案例中诠释我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心得。

一.教材内容

小学英语5A Module4 二.作业设计背景

本单元主要围绕“ 名胜古迹”这一话题开展教学活动的。针对本单元词汇量大,专用名词多的特点,以及怎样使学生轻松交流,并在谈话中运用和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等。我认为教师可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花些心思,以此来化解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三.作业设计

(一)作业预习和资料搜集

设计意图:这是课前准备的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堂知识而设置的,。这项作业虽然简单却需要长期习惯得养成。学生做这些作业可以满足其求知欲望,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并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

(二)会话自编和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提高性的作业。讨论伦敦及其名胜古迹或者运用所学讨论身边的一些著名景点和建筑,是对课堂所学的巩固和提高。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也较高。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在这种作业中往往暴露得比较明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完成。

本作业我将学生分成三个水平层次,并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基础作业,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本单元内容,能将单词与句子流畅的朗读和理解。提高作业,要求学生除了达到基础水平外,还要求学生能熟恋运用本单元会话进行交流和对伦敦进行灵活的介绍,掌握知识的要点。综合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前两项,并运用本课知识精髓进行活学活用,运用于日常生活会话中。虽然是不同的作业,但却达到了同一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了常用的句型,训练了听说能力。

(三)内容拓展

设计意图:这是拓展性的作业,是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种种途径收集更多的名胜古迹资料并整理前面所学所有相关内容,并让他在课堂上进行“独家报道”。教师用奖励或加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做,要让这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尽量保持练习的积极性。不管做得对不对,只要学生认真去做了,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然后再逐步扩大这部分学生的队伍。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对学生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也是一个锻炼。

四.自我反思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际合作化的扩大,英语的桥梁作用日益突出。《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外作业作为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再沿袭传统的背、抄、练等落后的作业模式,有悖于新课程,同时对学生终身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是不利的。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作业设计的两点看法。

(一)作业的层次差异性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必须要承认在我们学生中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内容,做到层次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同时,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水平。

(二)作业的多样性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形象生动并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业才会事半功倍。布置的作业不能千篇一律,形式要多样化。要进行相应而有必要的差异变化。以促进学生不同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下一篇: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