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2023-03-21

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及面对社会问题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因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不高,许多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课余学习时间严重不足,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认真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 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一般都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一味地讲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学习,而学生的学习也只是死记硬背,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失去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影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具体要求提出,只有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充分的备课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教师在课前的备课,是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为了提高初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地了解课程,什么内容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只需要了解,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内容,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对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做出充分的准备,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后,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真正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有效的情境导入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为学生营造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枯燥的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与生动形象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提升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我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个常用的、适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导入方法。

1.多媒体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的方式很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为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条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导入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程导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一首音乐、几幅图片或者一段影片,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中,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时事政治导入法。

“时政导入法”是思想政治课程导入方式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时政导入教学内容,把时政与教学内容联系到一起,很好地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时政导入把本来需要死记硬背的时政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学生的时政知识;通过时政导入更加有利于教师引入相应的政治理论,也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角色,从以前的教学生学转变为引导、组织学生学习,把课堂学习的实践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索实践的模式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作出适时的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思想政治学科中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模式,以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优化。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组织的作用,避免以往的大包大揽的教学行为,而是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学,尤其是比较简单的概念、内容等,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即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概念,可以师生讨论,也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会,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各执其词地进行辩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但是也有很多抽象的政治概念,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适时地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更加正确地接受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可学习性,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反复地钻研、实践、总结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真正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志忠.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效益的提高[J].教改聚焦,2009,(1).

[2]陈建斌.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探索[J].科教园地,2009,(1).

[3]朱宁.也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导入[J].考试周刊,2010,(4).

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编号:G40(2013)7-04-03

当前,随着中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进,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研究新方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大亮点。伴随着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我们深感:案例教学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值得全面推广。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使学生领悟书本知识,陶冶情感意志,开启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推广案例教学法

全面推广案例教学,是中学新课改、教学新理念的要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遵循其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回归生活、开展主体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一,高度情境性。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将典型生活事件真实再现或模拟出来,可以将书本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课堂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第二,主体参与性。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案例以生动典型的生活事件为题材,其直观性、非理性降低了教学起点,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真正参与教学活动,都能找到释放自身思维潜能的空间。其真实性、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轻松愉快地积极探索和思考蕴寓其中的抽象知识,促进了由“苦学”到“乐学”、由“厌学”到“愿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第三,深刻启发性。我国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学记》就指出:“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案例教学正体现了这一启发式教学思想。案例教学以逼真的事例支撑抽象理论,寓理于事,寓情于理,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理论灌输。学生可以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发散性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都可以在案例教学中有机统一起来。

第四,突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把课堂融于社会实践,融于学生生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掌握真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书本知识总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上述道理,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三、怎样用好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证明,做好案例的遴选和教学设计,是案例教学达到好的效果的关键。

(一)如何精选案例

1.注重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

2.注重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如何搞好教学设计

一般来讲,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分为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

1.呈现案例,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将事先印制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当堂叙述案例,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教师再提出问题和教学要求。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案例,浏览教材,深入思考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 问题,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其教学的具体程序、实施策略并不是统一的、固定不变的。只要教师坚定不移地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总结中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一定能成为受教师欢迎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一定能得到全面推广。

(作者单位:贵州省册亨县庆坪中学

552200)

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需要有一定的凭借和依托,其中巧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不失为一条高效的路径,如通过思维拓展、体验反思、情境讨论、行为导向等方式强化“政治认同”。教师要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

关键词:探究与分享;政治认同感;甄别现实;巧搭平台;重组盘活

初中生处于敏感的人生阶段,对学业远景的考虑、对政治政策的看法等都须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通过适宜的载体和高效的策略,可以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培育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感”不能空转,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和支撑,其中巧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栏目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值得教师尝试。

一、甄别现实,正视“政治认同感”

从个体而言,政治认同有所淡化。时下,部分初中生埋头于“书山题海”,一方面对家事不管不问,柴米油盐、家庭和睦、孝敬长辈,仿佛与他们无关。家长也以高考为由,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办了学生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民生建设、国家大义、家国情怀对于他们仿佛遥不可及。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从学校而言,情感滋养缺乏有效抓手。部分学校只注重知识教育,只关心成绩和排名,甚少关注“政治认同感”的强化。即使偶有这方面的渗透,也只是浅尝辄止,难有“老牛耕地”般的深入。说教太多、直面批评太多,缺乏鲜活的案例支撑、缺乏有效的育人渠道、缺乏多维的方法引领,以致于“政治认同感”的培养流于形式、止于表面,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从文化而言,传承渗透缺乏正面引导。一方面,电视中尽情“娱乐”的内容轻易地征服了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心;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科学家与白衣天使等群体的爱国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宣扬。社会上也有一些负面信息的传递,“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比比皆是。初中生必须从这样窘况中跳脱出来。

二、巧搭平台,通过分类渗透强化“政治认同感”

通过思维拓展,强化“政治认同感”。所谓“拓展”即打开学生视域、拓展思维边界、提升思辨色彩。这样的探究与分享中,必须要设置冲突、矛盾、困境等,以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碰撞、争锋、辩论,最终达成共识,在一个更高、更理性、更全面的层面上强化其“政治认同感”。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中的“探究与分享”:现实中部分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砸日本车,排斥外国商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部分人对当年日本侵略者的行径比较痛恨,于是把砸日本车视为一种爱国行为。事实上,真正的、理性的爱国不是“打砸”、不是“抵制”、不是“拒绝”,而是让国家强大起来,让人民真正富裕起来。

通过体验反思,强化“政治认同感”。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反思体验,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印象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反思,展开深度对话,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反思“家”与“国”,对家庭高度负责与呵护,对政治高度认可,对国家绝对忠诚,应该成为当代初中生精神骨骼中的重要“钙质”。

例如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中的“探究与分享”:除夕之夜畅谈新年打算,有的人重在个人学习进步,有的重在小区环境更加优美,有的重在复兴中华大业。不妨引领学生反思:个人打算与国家富强之间有什么关系?最终学生意识到:“小家”筑“大家”,“大家”佑“小家”。

通过情境讨论,强化“政治认同感”。通过情境设置去理解“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或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安全》中“探究与分享”:一位渔民打捞上一个类似鱼雷的东西,意识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立即拍照将其寄送到相关部门,结果证实是外国的一个窃取情报的先进机器人。引导学生从这一情境中分析渔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尝试把自己置入这样的情境中,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通过行为导向,强化“政治认同”。认知清晰而明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唯有“货真价实”的行动,才是道德生成的落脚点。实践证明,愈是在现实行为中进行印证,其“政治认同”愈是清晰明确。

例如八年级上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探究与分享”:发现“乱排工业废水”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打电话报警、告诉当地相关部门、写建议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上前阻止……

三、注重实效,通过重组盘活培育“政治认同感”

“探究与分享”中的诸多栏目并非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恰到好处的创新。盘活、挖掘、重组之后“为我所用”,必将更好地为“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助力,为学生情感的悄然改变助力,为学生品性的良性滋养助力。

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借助一些鲜活的故事情节或史料,让生成变得自然而然。当故事(或教学过程)“有形”时,情感也就“有根”了,更有了沐浴和滋养的活水。历史或现实中不乏一些公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保卫祖国领空的事例,那种使命感,那种历史担当,那种大情怀,影响着后人,当然也影响着正在成长的中学生。

例如上述“保卫祖国领空”内容,本是《国家利益至上》中“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重组、盘活,变成更加正向厚重的内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钓鱼岛一直属于中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政治认同因子,重组为鲜活的情境,与学生的内心对接,并内化为学生精神骨骼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养料。

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子。历史毕竟与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非亲身经历而无感同身受。把教材重组为学生认可与喜爱的方式,必将达到无痕高效的目的。比如借助故事情境,化无形为有形;借助剧本表演,化“远观”为“近观”;借助“互联网+情境”,化平面为立体。

例如“排斥外国商品”一例,与其让教师独自“讲”故事,不如让学生互动“演”故事;与其作为旁观者“远观”故事,不如作为主演者“近观”故事的“色香味”。在“排練”的过程中,利用教育云平台,希沃3、班班通设备等把更多的资料呈现出来。这样的角色转换可以带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察觉”——觉察到大局意识,感受到政治认同,意识到国家层面;这样的“表达、转换和整合”恰恰适合于“政治认同感”的强化。

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政治认同感”的培育不是划定条条框框,而要借助初中生的“自我体验与感悟”。不妨通过“真心话大表白”“一对一访谈”和匿名反映等方式印证自己,从诸多取舍中强化“政治认同感”。或许在体验、感悟、印证等实践活动中,政治认同才能长长久久。从大局出发,从“大家”出发,才真正是对“小家”的负责,才是对未来的长远负责。

学完《国家利益》后,在原有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探究活动:在国家三令五申不能赌博的政策下,某家长隔三差五组织他人在家中打麻将赌钱,上初中的女儿实在看不过眼,将此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布在自媒体中,并呼吁警察“抓捕我爸,救救我爸”。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理解家风传承?你认为这个检举自己亲人的初中生在处理“小家”与“大家”上是否妥当?

“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之路,不仅仅是平面,不仅仅是单轨道,是多种因子的立体糅合、多种渠道的纵横呈现、多方参与人的集体出动。关于“探究与分享”中的思维拓展、情境探讨、体验反思、行为导向均可以为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助力,为课堂增值,为人文添色,为情感加油。更多细节都可以以“形象”和“耀眼”的方式,“擦亮”学生的眼睛、拓展学生的视域、加深学生的理解、厚植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政治认同的强化变得自然而又高效。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巧用新教材‘探究与分享’培育初中生‘政治认同’的实践研究”(GS[2020]GHB1769)

■ 编辑/王    波

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性 教学方法 策略 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勢头很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改正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解质量的提升,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给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落实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发展并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创新,实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形成教学思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也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机房的作用,重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并积极获取信息,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提供教学保证,教师重视声音图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课件的使用方法,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感情的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重视精确的感人的情境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并交给学生新课讲解的钥匙,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发挥激情的作用,并重视引进教学导入的情境化,做好教学的前奏。

教师可以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教学目标,研究的主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引进实际课型的需要,保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1.多媒体的教学导入

2.引用故事导入教学

3.列举事例进行教学导入

4.引进社会热点话题

三、优化学法指导,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将问题提得具有综合性,有讨论的价值,并让学生领会围绕问题的实质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展示讨论的成绩,请每个小组一个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提炼和引导拨正,并指引学生深化认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2.精讲精练

精讲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学生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筛选,追根求源,透彻剖析,做到精讲,才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教师要提高备课的质量,设计精讲精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而高效地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分清答题的层次,梳理知识结构,这些才是完成练习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精练要求教师提高备课的质量,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对所讲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内容要精要,方法要精巧,语言要精炼。另外,要把握好适度的习题量,以免学生在过多的习题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以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讲解和练习所巩固的知识就像珍珠,教师要用线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去除不重要的细节,指引给学生形成完善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形成知识化系统化的理解,构造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和内容。

四、优化课堂拓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课堂拓展的重要性

课堂拓展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重视形成课堂拓展,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2.课堂拓展的“广度”

课堂拓展要在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认识问题也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缜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图,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课堂拓展的“深度”

课堂拓展要在深入上开掘,挖深学生的内容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提出深刻的见解,并通过这些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答题的时候就能答得深刻而有见解。

4.加强课堂练习

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给学生充分训练的园地,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练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在带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优化永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归根到底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优化初中品德课堂,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设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优化初中品德课堂的办法,为全面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初中品德课堂向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初中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基础和本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联系使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可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日益重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作为承担着培养青少年思想认识、道德意识、实践行为责任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学策略、回归生活世界,让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活世界;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左静雅,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2017级在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湖北 黄冈 438000)

无论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基本理念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展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中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理想化,教学内容抽象化,教学过程脱离现实生活、学生生活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强调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尤为重要。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學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意义

1. 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教育建基于学生的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1]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设计基础,按照一定的生活主题来构建课程内容,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强调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来构建课程内容。由此可见,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根本上都表示要把理论观点的学习寓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

2.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要求。从本源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的,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生长的唯一基础,离开了社会生活基础或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都将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化。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将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教授给学生,使他们接受外在的社会要求,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实际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原则上要求教学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许多观点、原理、概念都需要在相应的实践体验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然而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限制又恰好导致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造成了学生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矛盾,无法较好完成知行之间的转换。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学就必须要回归生活世界,将日常教学过程紧紧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被学生接受应用于生活。

3. 应对思想政治教学困境的必然举措。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形成了“从书本到考卷”的教学模式,教师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确定教学范围,制定教学计划,对考试要考的内容精讲细讲,对不考试的而对学生生活有益的内容视而不见,日常教学完全以考试要点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仅重视知识的灌输而不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得知识与能力相脱离,日常教学与做人教育相脱节。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二、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偏重知识的传授,因为思想政治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的培养上。但是在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还是按照书本原有知识结构实施教学计划,围绕中高考考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着重强调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也不太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仅是书本上知识的表面,并没有真正的内化这些知识,更不用说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已经成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之一。

2. 教学手段的生活性与学科性失衡。在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教师开始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经常运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却误解了生活化教学的本质,课堂过分强调生活化,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体实际体验,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中增加生活性、趣味性,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学,生活化教学手段的用意也在于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学习在生活中的用途。否则就容易导致整堂课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感觉很快乐,教师也感觉教学回归了生活,但实际上学生学到的知识却是有限的。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不能陷入生活性与学科性失衡的误区,正确的做法是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使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生活化,忽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

3. 教学实践环节缺乏生活基础。虽然现在教学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总体上还是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没有很好地将课外活动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当然也有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仅局限于偶尔组织听专家讲座、先进人物报告会,或者在大型节日、纪念日时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等。这些活动虽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实际上收效甚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如果实践活动脱离生活基础,只是一些简单机械的参观学习活动,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没有任何的效力。

4. 教学评价方式缺乏生活维度。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要解决的不仅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式就不能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衡量。但是现在很多教师依然以成绩论高低,对学生的评价仅依据分数这一项指标,完全不考虑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的公德意识、法制观念、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评价方式和范围几乎不涉及实际生活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2]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实际生活,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对知识的运用情况。

三、回归生活世界理念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1. 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倡导教学内容生活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内容是教材本身,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蕴涵着重要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寻找生活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切合点,将两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书本知识的作用和意义。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多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教师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强调考试要点,使学生很难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在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就需要对教材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将生活资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对接。”[3]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但是教师可以做到在理论的基础上挖掘生活性的知识,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2. 统筹协调教学设计,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在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下,已经有不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始注重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很容易出现重视活动效果,而忽视知识学习的现象。要想避免这种因开展活动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注重协调好生活化教学手段与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既注重生活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也注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课前导入环节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或素材设计活动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功效性,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新知识;在讲授新课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针对重难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模拟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通过切身感受掌握知识点。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服从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所有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丰富创新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生活化。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其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从实践中获取理论,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如何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目的也是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影响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实践活动应具有的生活意义,积极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使教学实践环节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盲目设置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并没有自身参与的体验,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也就无从谈起。

4. 深入改革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生活世界是多彩的、开放的世界,生活于其中的人也是各具特色的鲜活个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表现和才能,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环节就不能仅仅依靠分数来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还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所谓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就是指摒弃应试教育的陋习,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综合评价。”[4]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其他潜能和特质上,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推进学生道德测评的科学化,也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方水娣.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DB/OL]http://www.cn-teacher.com/sp/jxfs/zz/200612/80172.html,2006-12-8.

责任编辑 范艳玲

上一篇:经济政治社会论文下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