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

2023-04-04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第1篇

2、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4、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5、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课程的教学探索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互渗透探赜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8、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模式探讨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10、“三全育人”视觉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及路径研究

11、自媒体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12、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初探

1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探索

14、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浅谈团体辅导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6、刍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

1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18、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探赜

1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对策

20、基于微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21、论茶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浸润功效

22、知青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实践

23、心理剧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4、媚俗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5、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

26、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

27、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2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调查与思考

29、探究素质拓展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0、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31、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32、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3、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4、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析

35、TET教师效能训练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6、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37、新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机制探究

3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积极心理学探究

39、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40、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41、“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42、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策略

43、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

4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路径

45、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6、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47、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赜

48、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49、浅谈民办高校中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结课;总结;预习;作业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于一堂有效的初中数学课而言,结课与收口的作用是相同的。正因如此,很多一线初中数学教师为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很重视结课,甚至还有部分数学教师会在结课方面深下功夫。如今,国内关于数学结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提出诸多有效的结课策略。本文受到相关研究的启发并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具体可采用如下结课策略。

一、总结式结课法

总结式结课法即在课堂结尾阶段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节所学。在观摩其他初中数学教师上课时发现,总结式结课法是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结课方法之一。该结课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实用且有效。例如,教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这样说道:“同学们,经过一堂课的紧张学习,相信大家都非常累了,也非常期盼下课。接下来,就让我们放松一下。哪位同学可以站起来说说我们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问题提出后,经过短暂思考,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答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高线、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一下?”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道:“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也是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待同学们回答完毕后,数学教师又用粉笔总结性地在黑板上写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再一次对相关内容进行回忆和思考。

总结式结课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次总结,数学教师运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架构。因此,数学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采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二、预习式结课法

预习式结课法是指在课堂结尾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下节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方式进行结课的一种结课方法。这样结课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预习,同样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例如,教授“图形的平移”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说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图形平移相关知识已经充分掌握和了解。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为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方式。请同学们打开‘图形的旋转’相关教材内容,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图形的旋转’相关知识内容。”说完之后,数学教师便通过极其概括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提前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研究表明,预习式结课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好课堂剩余时间。如若课堂剩余时间充足,则可更为细致地带领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如若课堂剩余时间有限,则应简练地带领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内容进行预习。这样的做法是灵活且科学的,同时也利于提升预习式结课法的运用质量。

三、作业式结课法

作业式结课法是指运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这种结课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常用的结课方法,且在具体的结课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例如,教授“因式分解”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阶段,有的放矢地布置了如下作业:因式分解(1)3a3b2c-12a2b2c2+9ab2c3;(2)16x2-81;(3)xy+6-2x-3y;(4)x2(x-y)+y2(y-x);(5)……并說道:“同学们,课后大家需完成上述作业,明天将作业上交给老师批阅。除此之外,大家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搜索与因式分解相关的练习题,针对因式分解进行系统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完成后,大家需要对答案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从而确保答题的正确率。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对因式分解相关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下节课时我们共同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作业式结课法虽然较为传统,但切不可忽视其重要作用。作业式结课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结课与新课导入同样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对结课策略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适宜的结课策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结课策略的运用切不可偏废其一,应将其综合起来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初中生更多的新鲜感,最大程度地发挥结课成效。

参考文献:

[1]许瑞珠.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及案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石锁华.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张源.让课堂小结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杠杆解——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08(05).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结课;总结;预习;作业

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于一堂有效的初中数学课而言,结课与收口的作用是相同的。正因如此,很多一线初中数学教师为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很重视结课,甚至还有部分数学教师会在结课方面深下功夫。如今,国内关于数学结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提出诸多有效的结课策略。本文受到相关研究的启发并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具体可采用如下结课策略。

一、总结式结课法

总结式结课法即在课堂结尾阶段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节所学。在观摩其他初中数学教师上课时发现,总结式结课法是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结课方法之一。该结课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却极为实用且有效。例如,教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这样说道:“同学们,经过一堂课的紧张学习,相信大家都非常累了,也非常期盼下课。接下来,就让我们放松一下。哪位同学可以站起来说说我们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问题提出后,经过短暂思考,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答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高线、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一下?”又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道:“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也是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待同学们回答完毕后,数学教师又用粉笔总结性地在黑板上写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再一次对相关内容进行回忆和思考。

总结式结课法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次总结,数学教师运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架构。因此,数学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采用总结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二、预习式结课法

预习式结课法是指在课堂结尾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下节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方式进行结课的一种结课方法。这样结课方式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预习,同样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例如,教授“图形的平移”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说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图形平移相关知识已经充分掌握和了解。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为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方式。请同学们打开‘图形的旋转’相关教材内容,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图形的旋转’相关知识内容。”说完之后,数学教师便通过极其概括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提前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研究表明,预习式结课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结课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结尾阶段,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好课堂剩余时间。如若课堂剩余时间充足,则可更为细致地带领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如若课堂剩余时间有限,则应简练地带领学生对接下来的新课内容进行预习。这样的做法是灵活且科学的,同时也利于提升预习式结课法的运用质量。

三、作业式结课法

作业式结课法是指运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这种结课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教师常用的结课方法,且在具体的结课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例如,教授“因式分解”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阶段,有的放矢地布置了如下作业:因式分解(1)3a3b2c-12a2b2c2+9ab2c3;(2)16x2-81;(3)xy+6-2x-3y;(4)x2(x-y)+y2(y-x);(5)……并說道:“同学们,课后大家需完成上述作业,明天将作业上交给老师批阅。除此之外,大家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搜索与因式分解相关的练习题,针对因式分解进行系统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作业完成后,大家需要对答案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从而确保答题的正确率。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对因式分解相关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下节课时我们共同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作业式结课法虽然较为传统,但切不可忽视其重要作用。作业式结课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采用作业式结课法进行结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结课与新课导入同样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对结课策略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适宜的结课策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结课策略的运用切不可偏废其一,应将其综合起来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初中生更多的新鲜感,最大程度地发挥结课成效。

参考文献:

[1]许瑞珠.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及案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石锁华.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张源.让课堂小结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杠杆解——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08(05).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课 隐性逃课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或多或少有过逃课的经历,对于学生偶尔为之的逃课现象,做为教师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给予谅解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各学校严格考勤制度的情况下隐性逃课成了学生的不二选择。无论是公共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2010年3月广州羊城晚报报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师生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不仅逃课非常普遍,“隐性逃课”也相当严重,仅有26%学生认真听课。而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是指学生不到课堂来上课,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也就是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学生身在课堂,但形在神不在。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相对地在降低。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做为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其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力、自我的控制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较本科生要差一些。他们彷徨、迷茫、焦虑、无奈,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感觉到学生内心是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的,但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却又存在着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看小说、聊天、吃零食等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隐性逃课现象,而且存在的比例还相当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存在原因

存在如此大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厌学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逼迫下一路走过来的,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的比较少。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加之学校各项活动较多,使得一部分学生彷徨迷茫,无心学习,整天忙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生上课期间睡觉、发呆、看小说、手机上网或忙于写各项活动计划、总结之类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额授课,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或较少顾及到学生听课的状态,这就为学生隐性逃课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只是在填报志愿时在志愿栏里填了“服从”二字,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产生了厌学思想,这也增加了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无论对待何种性质的课程都是厌学倾向严重,所以在大学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2.从众心理在作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从众现象则更为明显,且由于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定向,常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在逃课现象中最为明显。[1]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弱,看到周围同学在课堂上忙于其它事情,也做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而且学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隐性逃课。

3.学生群体规范作用弱化,缺乏群体内聚力

群体规范一致性表现在群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统一,它调节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如果群体规范标准化很低,导致群体成员认知标准化作用降低,群体结构松散。班级过去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最基本形式,班级具有鲜明结构特征和目标特征,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内聚力也较强。[2]而高考扩招以后,学生对于班级的概念在弱化,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授课,通常是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心理上的互融性也比较弱,大多数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彼此不认识,群体的规范作用在弱化,更谈不上群体内聚力。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严格考勤但疏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管理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勤制度。教师大多都采用点名制,严抓学生的到课率,有的学校采用信息数字化管理,实行上课打卡制,这样可以减少或杜绝学生显性逃课现象的发生。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却极少关注,这也增加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也大多采取默许的态度。

2.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方法单一

有研究者曾对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心理课感兴趣的学生数也占调查总数的73.96%。这反映出,大学生内心实际是需要和渴望心理课的[3]。尤其是高职大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家长老师冠以“差生”的头衔,他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做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授课水平与学生的期待不成正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成绩考核方法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课堂听课行为。心理健康课改变了过去期末统一安排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小测试、小组活动、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查课程不会让学生不及格,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做为考查课的心理健康课,只要学生上交作业,无论作业质量如何,通常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给学生留下了只要去上课,交作业,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在心理上就不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三)家庭和社会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是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这一代孩子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和累,所以在学习上也不肯吃苦。一方面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优势自居,上学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混个文凭,毕业以后凭借父母的权势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为了将来自己有个更好的前程,往往选择那些实用性的知识,甚至到社会上去做兼职,积累社会经验。这也加大了心理健康课堂上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

2.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逃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体对于“一夜成名”、民众“选秀”、彩民中奖等的大肆宣传报导,使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大学生充满了幻想,迷失了方向。相反地,大众媒体却频频报导,大学毕业生蹬三轮车、卖茶叶蛋、擦皮鞋等,大肆宣传“读书无用论”,使学生的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如何減少或杜绝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这不是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2]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王井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大一心理课论文范文第5篇

姓名:王莹

学号:12920132200206

步入厦门大学的校门,我的人生历程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对未来的梦想,我开始了四年大学学习生涯的第一年。但是在惊喜与激动同时,一个个问题也摆在了我的面前。最值得思考的是,大学,究竟学什么。

通过为期十四周的新生研讨课的学习,我对大学的学习有了一些理解和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学号本专业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学业有专攻。还记得在高考录取结束,得知自己即将进入法学院进行四年的学习时,我的内心颇为纠结。一方面,对于法学或法律,我的了解确实不多,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本科的学业。另一方面,自己本身对于法学的兴趣不大,也有可能是对这门学问不太了解的缘故吧。但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对于法学改观不少。我也明白了,专业兴趣也感情一样,是需要培养的。虽然在入学之初我还在考虑要不要转专业,但是现在,我已经明确了自己要在法学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思想。的确,专业兴趣是能够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上,我被宪法学老师的风趣所吸引;被刑法的严厉所震撼;被民法的繁琐但贴近生活而想要认真钻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充满新奇个性的学习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兴趣,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才会学得深入,学得快乐。兴趣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然,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这是我们必须打好的战役。只有打好基础,拓宽视野,求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我们的导师也提到了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在大学,要学号一门外语,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生活用语,还需要有专业的词汇积累,这样,才能在之后的国际法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不仅在学习上,在工作中,对外语的掌握也成为必须。在国际交流日渐频繁的当代社会,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于自己来说,有利无害。

学会独立,助你成长。

离开了细心照顾自己的父母,精心培育自己的中学老师,在大学生活中,最先要学会的,就是独立。独立地学习、独立地生活、独立地工作。离开保护,学会独立,才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自己。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只有学会独立起飞和翱翔,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学会自律,助你成功。

自律源于每一个小事,每一次实践,比如不翘课、坚持泡馆、自觉排队、自觉抵御电脑游戏和电影电视的诱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这些都是日常小事,但是因此而节省出来的时间,却可以做大量的学习和工作。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仅在大学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让自己领先于他人。

当然,大学不仅要学会怎样读书、怎样做事,还要学会怎样愚人相处、学会怎样做人。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从日常生活的宿舍来说,我们的宿舍是四人共处一间,因此,学会与室友相处,是很重要的一课。我们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并且包容他人的习惯。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共同在法学院学习生活,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理应被接纳。我们不能固执的认为别人一定错误,反而应该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此同时,学会如何与导师、同事、领导相处,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不同的人,我们的交往方式都不同,这样,就能够锻炼我们的日常交际能力,也为以后在社会中的交际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怎样做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小,父母、老师就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在大学,诱惑比以前大很多,这样就更加考验一个人的人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现在开始,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上一篇:儿童心理学论文下一篇:心理学职称论文